CN109120743A - 联系人添加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联系人添加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20743A
CN109120743A CN201811038309.4A CN201811038309A CN109120743A CN 109120743 A CN109120743 A CN 109120743A CN 201811038309 A CN201811038309 A CN 201811038309A CN 109120743 A CN109120743 A CN 1091207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contact person
mutual
timeliness
a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383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20743B (zh
Inventor
何锐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383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207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20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0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20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07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94Address books, i.e. directories containing contact information about correspond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55Directories for electronic mail or instant messa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 H04M1/27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 H04M1/274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 H04M1/2745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 H04M1/27453Directories allowing storage of additional subscriber data, e.g. metadata
    • H04M1/27457Management thereof, e.g. manual editing of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系人添加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所述联系人添加方法包括:响应第一用户将第二用户添加为时效联系人的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为所述第一用户的时效联系人;确定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观察时长,在所述观察时长内,获取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交互信息;根据所述交互信息,调整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时效联系人关系。本发明可以解决或改善联系人冗余的问题。

Description

联系人添加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联系人添加方法、联系人添加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社交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应用工具或平台。
在提供通信服务的工具或者平台上,用户可以添加其他用户作为自己通讯录中的联系人,例如同事、朋友、同学等。然而,通讯录中的部分联系人可能因为临时沟通的需要添加后并没有保持长期通讯,而用户可能也已经遗忘了这些联系人,不便于进行删除,导致用户的通讯录中存在比较多的冗余联系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系人添加方法、联系人添加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联系人冗余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联系人添加方法,包括:
响应第一用户将第二用户添加为时效联系人的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为所述第一用户的时效联系人;
确定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观察时长,在所述观察时长内,获取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交互信息;
根据所述交互信息,调整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时效联系人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交互信息,调整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时效联系人关系,还包括:
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是否存在所述互动行为;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不存在互动行为时,从所述第一用户的时效联系人中删除所述第二用户。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所述互动行为时,延长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观察时长。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所述互动行为时,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为所述第一用户的联系人。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所述互动行为,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消息发送和消息接收的行为。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所述互动行为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存在向所述第二用户发送评论或留言,或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的评论或留言。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所述互动行为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用户发布的内容存在评价行为,或者确定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内容存在评价行为。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所述互动行为的次数,判断所述互动行为的次数是否满足预设阈值;
在所述互动行为的次数满足预设阈值时,延长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观察时长。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为所述第一用户的时效联系人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确认所述第二用户为联系人的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为所述第一用户的联系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联系人添加装置,包括:
添加联系人单元,用于响应第一用户将第二用户添加为时效联系人的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为所述第一用户的时效联系人;
获取交互信息单元,用于确定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观察时长,在所述观察时长内,获取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交互信息;
确定关系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交互信息,调整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时效联系人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关系单元包括:
获取互动行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是否存在所述互动行为;
删除联系人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不存在互动行为时,从所述第一用户的时效联系人中删除所述第二用户。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关系单元还包括:
关系调整第一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所述互动行为时,延长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观察时长。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关系单元还包括:
关系调整第二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所述互动行为时,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为所述第一用户的联系人。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互动行为单元包括:
消息发送和接收检测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所述互动行为时,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为所述第一用户的联系人。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互动行为单元包括:
评论或留言检测单元,用于确定第一用户存在向所述第二用户发送评论或留言,或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的评论或留言。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互动行为单元包括:
评价行为检测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用户发布的内容存在评价行为,或者确定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内容存在评价行为。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互动行为单元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互动行为的次数,判断所述互动行为的次数是否满足预设阈值;
关系调整第三单元,用于在所述互动行为的次数满足预设阈值时,延长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观察时长。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联系人添加装置还包括:
关系调整第四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确认所述第二用户为联系人的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为所述第一用户的联系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联系人添加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联系人添加方法。
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示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联系人添加方法中,响应第一用户将第二用户添加为时效联系人的请求,将第二用户添加为第一用户的时效联系人,确定对于第二用户的观察时长,并在观察时长内,获取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交互信息,使得根据交互信息,可以调整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时效联系人关系。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添加联系人的方式,本发明中的方案一方面通过将用户添加为时效联系人,可以将需要短暂沟通的联系人与其他联系人进行区分,减少用户联系人的冗余,使得用户的社交关系更加明确;并且,可以使得用户的联系人更易整理,提高用户体验;另一方面,通过观察时长内用户的交互信息确定用户之间的关系,能够自动调整用户与时效联系人之间的关系,减轻用户的社交压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再一方面,还可以减少用户通讯录的资源占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联系人添加方法及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联系人添加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界面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界面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联系人添加方法的示例性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联系人添加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联系人添加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发明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发明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联系人添加方法及装置的示例性应用环境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102、103中的一个或多个,网络104和后台服务器105。网络104用以在终端设备101、102、103和后台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投影设备、可穿戴设备等等。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后台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后台服务器。比如后台服务器105可以是多个后台服务器组成的后台服务器集群等。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联系人添加方法可以由后台服务器105执行,相应地,联系人添加装置可以设置于后台服务器105中。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联系人添加方法也可以由终端设备101、102、103执行,相应的,联系人同步装置也可以设置于终端设备101、102、103中,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图2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2示出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2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2所示,计算机系统2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2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2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2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2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2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201、ROM 202以及RAM 203通过总线2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205也连接至总线2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2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2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2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2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209。通信部分2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2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205。可拆卸介质2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2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2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下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2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2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2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方法和装置中限定的各种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实现如下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例如,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如图3~图7所示的各个步骤等。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上述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包括具有通讯功能的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或者可以包括安装具有通讯功能的应用程序的终端设备。举例而言,以某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为例,其可以安装在手机或者电脑上,用户可以通过个人通信账号登录该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客户端。通常而言,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客户端或者电脑客户端添加其他用户作为自己的联系人,添加联系人的方式可以通过手机号、二维码、手机通讯录、附近的人等等。然而,添加的一部分联系人可能只需要进行临时的沟通,并没有长期通信的需要,在短暂的联系之后,用户往往已经遗忘这部分联系人,导致无法识别出这些联系人进行删除,造成了用户联系人的大量冗余。
基于上述问题,本示例实施方式首先提供了一种联系人添加方法。该联系人添加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终端设备101、102、103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也可以应用于上述后台服务器105。参考图3所示,该联系人添加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0.响应第一用户将第二用户添加为时效联系人的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为所述第一用户的时效联系人;
步骤S320.确定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观察时长,在所述观察时长内,获取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交互信息;
步骤S330.根据所述交互信息,调整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时效联系人关系。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联系人添加方式,本发明中的方案一方面通过将用户添加为时效联系人,可以将需要短暂沟通的联系人与其他联系人进行区分,减少用户联系人的冗余,使得用户的社交关系更加明确;并且,可以使得用户的联系人更易整理,提高用户体验;另一方面,通过观察时长内用户的交互信息确定用户之间的关系,能够自动调整用户与时效联系人之间的关系,减轻用户的社交压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再一方面,还可以减少用户通讯录的资源占用。
下面,将参考图3至图7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上述联系人添加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在步骤S310中,响应第一用户将第二用户添加为时效联系人的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为所述第一用户的时效联系人。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响应第一用户将第二用户添加为时效联系人的请求;其中,联系人可以包括已登记注册的通讯账号或者通讯地址,例如,手机/电话号码、Email、传真号等等;也可以包括上述通讯账号或通讯地址的集合,或者保存该集合的工具,例如,手机通讯录、通讯软件(例如,Twitter、Facebook、微信、QQ等)、邮箱通讯簿等等。用户可以包括上述终端设备101、102、103的使用者,或者可以包括登录到某客户端的用户,例如,社交网站或者平台、通讯工具等。在上述终端设备或者客户端上,第一用户可以请求将第二用户添加为自己的时效联系人,第二用户也可以请求将第一用户添加为自己的时效联系人;服务器105可以响应上述请求;举例而言,第一用户可以发送请求添加第二用户为时效联系人的请求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该请求后,可以响应该请求并且将第二用户添加为第一用户的联系人;添加为联系人之后,用户之间就可以通过通讯账号或者通讯地址进行沟通、联系,例如,发送短信、发送邮件、接收短信、接收邮件等。
基于此,时效联系人可以指具有时间限制的上述联系人;也就是说,只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某用户可以作为其他用户的联系人,并且可以保存在该用户的联系人中,与该用户进行沟通、联系;超出该一定的时间期限时,该用户不再作为其他用户的联系人;可以从联系人中删除该用户。此外,上述时间期限可以是一个月、半年、一年等;当然上述时间期限也可以由用户进行自定义设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此不做特殊限制。
由上可知,用户可以发送添加时效联系人的请求给服务器,或者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其他用户需要将用户自己添加为时效联系人的请求;进而使得用户相互具有时效联系人关系,也就是说,第一用户作为第二用户的时效联系人,第二用户作为第一用户的时效联系人。例如,如图4所示,某客户端上,用户B可以通过“添加为时效好友”的按钮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进而将用户A添加为自己的时效联系人。
在步骤S320中,确定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观察时长,在所述观察时长内,获取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交互信息。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确定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观察时长;其中,对于第二用户的观察时长可以指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互为时效联系人的时间期限;对于第二用户的观察时长可以由第一用户根据其需要的沟通时间确定一个时长;也可以由服务器或者客户端直接设置;或者,服务器或者客户端可以对每个时效联系人设置一个默认的观察时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修改该默认的观察时长。此外,可以根据该观察时长对用户的所有时效联系人进行分组,观察时长相同的时效联系人为一组,可以对每组时效联系人分别建立时效联系人列表或者集合。
确定观察时长之后,可以获取在观察时长内,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交互信息;其中,交互信息可以包括用户之间的相互沟通的信息,例如,第一用户向第二发送邮件、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消息等,第二用户向第一用户发送评论或者留言、点击查看第一用户发布的内容、对第一用户发布的内容进行评价等。此外,后台服务器105可以对上述交互信息进行记录和保存;或者可以获取在客户端保存的上述交互信息;当然,客户端也可以获取服务器上保存的上述交互信息。因此,可以获取任意两个时效联系人之间的交互信息。
在步骤S330中,根据所述交互信息,调整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时效联系人关系。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获取上述交互信息后,可以根据交互信息,调整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时效联系人关系;其中,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时效联系人关系可以指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互为时效联系人;或者还可以指第一用户/第二用户是第二用户/第一用户的时效联系人。调整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时效联系人关系可以包括将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时效联系人关系解除;也就是说,从第一用户/第二用户的时效联系人中删除第二用户/第一用户;或者可以包括将第一用户/第二用户变更为第二用户/第一用户的联系人;即解除对于第一用户/第二用户的上述观察时长;再或者可以包括将对于第一用户/第二用户的观察时长延长;当然,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包括其他调整方式,例如,将第一用户移出第二用户的时效联系人列表、将第一用户加入时效联系人的历史记录中等。
举例而言,可以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是否存在所述互动行为;其中,互动行为可以包括任何用户之间发送请求行为或者响应请求行为;以手机通讯录为例,互动行为可以是用户的发送短信行为,或者用户的拨打电话行为。
在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不存在所述互动行为时,可以从所述第一用户的时效联系人中删除所述第二用户;也就是说,如果上述交互信息中不存在互动行为时,可以从用户的时效联系人中删除没有互动行为的其他用户;例如,可以从用户的通讯录中删除没有互动行为的时效联系人。
在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所述互动行为时,可以延长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观察时长;其中,延长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观察时长可以包括在延长后的观察时长内保留第二用户作为第一用户的时效联系人;延长观察时长可以包括用户将观察时长增加一个月、一年等;或者可以包括在后台服务器105、客户端101、102、103中设置一个默认值,从而可以自动将观察时长后延该默认值的一倍、两倍等。例如,设对于第二用户的观察时长为三个月,在这三个月中,获取的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交互信息中存在互动行为,那么服务器可以对于第二用户的观察时长自动延长三个月,就是说在延长前的三个月到期时,再增加三个月,因此,对于第二用户的观察时长一共为6个月。当然,在延长对于第二用户的观察时长后,还可以在延长后的观察时长中,继续获取第二用户与第一用户的交互信息,从而继续调整第二用户的观察时长。
此外,在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所述互动行为时,还可以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为所述第一用户的联系人。以手机通讯录为例,可以将第二用户作为联系人添加到第一用户的通讯录中;以通讯软件为例,可以将第二用户作为好友或者朋友添加到第一用户通讯录中;以电子邮件为例,可以将第二用户作为联系人加入到第一用户的通讯簿中等。
进一步地,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所述互动行为还可以通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消息发送和消息接收的行为实现。也就是说,互动行为可以包括第一用户发送文字消息、语音消息、视频消息等信息给第二用户并且接收到第二用户发送的上述信息。例如,手机终端设备用户A发送短息给用户B;再如,微信客户端用户A发送语音消息给用户B。此外,第一用户发送消息的次数和接收消息的次数可以对应,或者不对应;例如,第一用户给第二用户发送了5条消息,接收到第二用户的3条消息等等。
再进一步地,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所述互动行为还可以通过确定第一用户存在向所述第二用户发送评论或留言,或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的评论或留言实现。也就是说,互动行为可以包括一用户对另一用户发布的内容进行文字评论或在某特定区域保存一段文字信息;以微信用户A为例,用户A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发布需要共享的内容及朋友圈动态,用户B可以浏览该内容并对该内容进行评论;以QQ客户A为例,用户B可以在用户A的留言板中输入一段文字。
更进一步地,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所述互动行为还可以通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用户发布的内容存在评价行为,或者确定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内容存在评价行为。其中,评价行为可以包括一用户看见另一用户的发布内容的标识后,对该标识进行点击,以便查看该用户发布的完整的内容;或者可以包括在上述标识的某一特定区域进行评价的行为;可以通过点击不同的标识进行评价,例如分数、表情、星等标识。以微信客户A为例,在用户A发布的朋友圈动态后,用户B发现之后,可以点击该条动态,进而浏览该动态包含的详细内容,或者点击“点赞”标识对该条动态进行点赞。
此外,还可以根据获取到的交互信息,计算所述互动行为的次数,判断所述互动行为的次数是否满足预设阈值,并且在所述互动行为的次数满足预设阈值时,延长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观察时长。举例而言,用户A的微信中,对于用户B的观察时长为3个月,在这3个月内的交互信息中,一共有5次发送消息、3次接收消息,2次评论、2次点赞行为,那么互动行为的次数可以是12。并且,预设阈值可以根据时间需求设置,例如10、20等。优选地,在互动行为的次数满足预设阈值时,还可以直接将第二用户变更为第一用户的联系人。
参考图6,上述步骤还可以包括服务器获取用户A客户端的信息,与用户B的客户端的信息;用户A客户端的信息包括用户A与其他用户的交互信息,用户B客户端的信息包括用户B与其他用户的交互信息;进而可以获取用户A与用户B之间的交互信息;交互信息可以包括上述的互动行为;参考图6,互动行为可以是用户A与B之间发送和接收消息行为、评论或者留言行为、评价行为等。当然,互动行为也可以是其他行为,例如,拨打电话、接听电话等。
进一步地,还可以根据第一用户或者第二用户的请求,调整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时效联系人关系;也就是说,服务器可以接收第一用户或者第二用户确认其时效联系人为联系人的请求,将时效联系人添加为第一用户或者第二用户的联系人;例如,如图5所示,用户B可以通过“确认好友”按钮将用户A确认为自己的上述联系人,从而将用户A添加至自己的通讯录中;或者,服务器可以接收第一用户或者第二用户延长对于其时效联系人观察时长的请求,进而将其时效联系人的观察时长延长。
下面结合图7对上述步骤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如图7所示,在步骤S701中用户A可以在终端设备或者应用程序上发送添加时效联系人的请求;服务器接收到用户A的请求后可以将该请求转发给用户B的终端设备或者客户端;然后在步骤S702中,用户B客户端响应用户A的请求;在步骤S703中用户B确认添加用户A为自己的时效联系人,步骤S704中确定对于用户A的观察时长为T,进而可以将用户A添加至自己的观察时长为T的联系人列表中;在步骤S705中,获取到用户A与B之间的交互信息;进而在步骤S706中,判断用户A与B之间的交互信息中是否存在互动行为;在判断结果是存在互动行为时,执行步骤S707,可以将用户A添加至自己的通讯录中;在判断结果为不存在互动行为时,执行步骤S708,删除用户B,可以将用户B从自己的观察时长为T的联系人列表中删除。
应当注意,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进一步的,本示例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联系人添加装置。该联系人添加装置可以应用于上述后台服务器或者终端设备。参考图8所示,该联系人添加装置800可以包括添加联系人单元810、获取交互信息单元820以及确定关系单元830。其中:
添加联系人单元810可以用于响应第一用户将第二用户添加为时效联系人的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为所述第一用户的时效联系人;获取交互信息单元820可以用于确定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观察时长,在所述观察时长内,获取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交互信息;确定关系单元830可以用于根据所述交互信息,调整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时效联系人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关系单元包括:
获取互动行为单元,可以用于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是否存在所述互动行为;
删除联系人单元,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不存在互动行为时,从所述第一用户的时效联系人中删除所述第二用户。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关系单元还包括:
关系调整第一单元,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所述互动行为时,延长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观察时长。
在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关系单元还包括:
关系调整第二单元,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所述互动行为时,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为所述第一用户的联系人。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互动行为单元包括:
消息发送和接收检测单元,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所述互动行为时,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为所述第一用户的联系人。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互动行为单元包括:
评论或留言检测单元,可以用于确定第一用户存在向所述第二用户发送评论或留言,或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的评论或留言。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互动行为单元包括:
评价行为检测单元,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用户发布的内容存在评价行为,或者确定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内容存在评价行为。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互动行为单元包括:
计算单元,可以用于计算所述互动行为的次数,判断所述互动行为的次数是否满足预设阈值;
关系调整第三单元,可以用于在所述互动行为的次数满足预设阈值时,延长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观察时长。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联系人添加装置还包括:
关系调整第四单元,可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确认所述第二用户为联系人的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为所述第一用户的联系人。
上述联系人添加装置中各模块的具体细节已经在对应的联系人添加方法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联系人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第一用户将第二用户添加为时效联系人的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为所述第一用户的时效联系人;
确定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观察时长,在所述观察时长内,获取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交互信息;
根据所述交互信息,调整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时效联系人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系人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交互信息,调整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时效联系人关系,还包括:
根据所述交互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是否存在所述互动行为;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不存在互动行为时,从所述第一用户的时效联系人中删除所述第二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系人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所述互动行为时,延长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观察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系人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所述互动行为时,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为所述第一用户的联系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系人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所述互动行为,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消息发送和消息接收的行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系人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所述互动行为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存在向所述第二用户发送评论或留言,或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的评论或留言。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系人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存在所述互动行为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用户发布的内容存在评价行为,或者确定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第一用户发布的内容存在评价行为。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系人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计算所述互动行为的次数,判断所述互动行为的次数是否满足预设阈值;
在所述互动行为的次数满足预设阈值时,延长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观察时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系人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确认所述第二用户为联系人的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为所述第一用户的联系人。
10.一种联系人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添加联系人单元,用于响应第一用户将第二用户添加为时效联系人的请求,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为所述第一用户的时效联系人;
获取交互信息单元,用于确定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观察时长,在所述观察时长内,获取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交互信息;
确定关系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交互信息,调整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时效联系人关系。
11.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联系人添加方法。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联系人添加方法。
CN201811038309.4A 2018-09-06 2018-09-06 联系人添加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1207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8309.4A CN109120743B (zh) 2018-09-06 2018-09-06 联系人添加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8309.4A CN109120743B (zh) 2018-09-06 2018-09-06 联系人添加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0743A true CN109120743A (zh) 2019-01-01
CN109120743B CN109120743B (zh) 2021-08-24

Family

ID=64858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38309.4A Active CN109120743B (zh) 2018-09-06 2018-09-06 联系人添加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2074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8938A (zh) * 2019-04-30 2019-07-23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086638A (zh) * 2019-04-29 2019-08-02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更新好友列表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7120A (zh) * 2015-12-30 2016-06-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7000495A1 (zh) * 2015-06-30 2017-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联系人的方法及设备
CN106790926A (zh) * 2017-02-16 2017-05-3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联系人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08076203A (zh) * 2016-11-09 2018-05-25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联系人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8111390A (zh) * 2017-11-13 2018-06-01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00495A1 (zh) * 2015-06-30 2017-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联系人的方法及设备
CN105657120A (zh) * 2015-12-30 2016-06-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076203A (zh) * 2016-11-09 2018-05-25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联系人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6790926A (zh) * 2017-02-16 2017-05-3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联系人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08111390A (zh) * 2017-11-13 2018-06-01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6638A (zh) * 2019-04-29 2019-08-02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更新好友列表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048938A (zh) * 2019-04-30 2019-07-23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048938B (zh) * 2019-04-30 2021-07-27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0743B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9924A (zh) 在线文档的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047643B2 (en) Method of extending web service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 using query languages
CN106415664A (zh) 生成消息与社交网络应用的用户面部表情库的系统和方法
KR102592436B1 (ko) 문서 공유 처리 방법, 장치, 기기, 매체와 시스템
CN110785970B (zh) 使网页的机器人创建自动化的技术
EP3541025B1 (en) Techniques for messaging bot rich communication
CN105897704B (zh) 权限添加、权限添加请求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049456A (zh) 一种在移动终端显示富媒体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992732A (zh) 信息分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10370A (zh) 会话列表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7613091A (zh) 一种建立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9510881A (zh) 文件分享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83421A (zh) 在线文档的通知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510754A (zh) 在线文档生成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3927322A (zh) 调整社交媒体更新显示至变化的丰富度程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09120743A (zh) 联系人添加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74926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ssage delivery
CN110389809A (zh) 用于显示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WO2021164540A1 (zh) 页面操作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763881A (zh) 用于控制用户权限的方法和设备
CN109981446A (zh) 信息生成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557351B (zh) 用于生成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271397A (zh) 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5022106B (zh) 一种群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6161188A (zh) 消息发送方法、消息展示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