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45398B - 一种留置针及留置针组装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留置针及留置针组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45398B
CN109045398B CN201811133409.5A CN201811133409A CN109045398B CN 109045398 B CN109045398 B CN 109045398B CN 201811133409 A CN201811133409 A CN 201811133409A CN 109045398 B CN109045398 B CN 1090453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rotating
seat
indwelling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334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45398A (zh
Inventor
刘明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13340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453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45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5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45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53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5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留置针及留置针组装体,涉及输液装置技术领域,为提高留置针的密封性而设计。所述留置针包括:中空的针座;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滑动设于所述针座内;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于所述针座内;旋转柄,所述旋转柄位于所述针座外部,所述旋转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密封活塞连接;其中,在所述旋转柄绕旋转轴转动的状态下,所述旋转柄沿所述针座的延伸方向不发生移动,且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密封活塞沿着所述针座的延伸方向往复滑动,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与所述针座的延伸方向平行。本发明提供的留置针及留置针组装体用于提高留置针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留置针及留置针组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留置针及留置针组装体。
背景技术
留置针的使用可以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以及对穿刺的恐惧感,便于临床对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尤其是减少婴幼儿的痛苦。
其中,留置针主要包括中空的且具有三通结构的针座、设于针座内的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滑动设置在针座内,密封活塞的一端通过连杆与手柄连接,通过手柄沿着针座的延伸方向(即针座的轴向)的往复移动实现所述密封活塞的往复滑动。在静脉注射时,留置导管随穿刺针进入人体血管后,打开输液管,拉动手柄带动密封活塞沿远离输液口的方向移动,使注射液顺利进入血管内,当静脉注射结束后,需要推动密封活塞使密封活塞封堵输液口,保证留置针具有正压,防止血液回流至留置针内,形成血栓,影响下次输液,但是,当手柄往复推动密封活塞的过程中,连杆的一部分会被拉出针座,这样就增加了连杆与外界细菌、病毒等接触的几率,随着与外界接触的这部分连杆被推进针座,可能将细菌、病毒等带入针座内,尤其当针座前端被污染时,容易对血液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留置针及留置针组装体,主要目的是解决手柄在带动密封活塞移动过程中会增大血液被污染几率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留置针,包括:
中空的针座;
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滑动设于所述针座内;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于所述针座内;
旋转柄,所述旋转柄位于所述针座的外部,所述旋转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密封活塞连接;
其中,在所述旋转柄绕旋转轴转动的状态下,所述旋转柄沿所述针座的延伸方向不发生移动,且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密封活塞沿着所述针座的延伸方向往复滑动,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与所述针座的延伸方向平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留置针,转动旋转柄,传动机构将旋转柄的转动转化成密封活塞的直线运动(即将旋转扭矩转换成直线推力),从而带动密封活塞沿着针座的延伸方向往复滑动,始终保证旋转柄沿针座的延伸方向不产生位移,无需同密封活塞同步进行直线运动,这样可避免针座内的部件暴露于针座外部,从而减小将外界中的细菌、病毒等带入针座内的几率。
可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针座内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旋转柄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部背离所述旋转柄的一侧设有滑动安装在所述针座内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密封活塞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滑动部之间安装有伸缩部,其中,所述伸缩部用于随着所述转动部的转动伸展或收缩,以带动所述滑动部在所述针座内往复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部包括倾斜设置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滑动部之间的调节支撑件,所述调节支撑件用于随着所述转动部的转动改变所述调节支撑件的倾斜角度,以带动所述滑动部远离或靠近所述转动部。
可选的,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针座与所述转动部相配合位置处的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允许所述转动部在所述针座内转动,且用于在所述针座的延伸方向上对所述转动部进行限位;和/或
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针座与所述滑动部相配合位置处的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允许所述滑动部沿所述针座的延伸方向滑动,且阻止所述滑动部在所述针座内转动。
可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密封活塞固定连接的牵引部、螺纹连接在所述牵引部内的丝杆,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柄固定连接,所述牵引部滑动设于所述针座内。
可选的,所述留置针还包括:
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端与所述针座连通;
输液接头,所述输液接头与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输液接头包括相连通的无针输液接头和有针输液接头。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留置针组装体,包括:
上述所述的留置针;
持针柄;
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可移动的穿设在所述留置针内,且一端与所述持针柄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留置针组装体,在操作时完成静脉穿刺后通过持针柄拔出穿刺针,此时留置针的导管留在静脉内进行输液。输液暂停进行封管时,转动旋转柄,可通过传动机构朝向针座的前端推动密封活塞,以将针座上导管的进液口和/或针座上连接输液管的输液口封闭;此时密封活塞向前推使留置针的导管内产生正压,防止血液回流形成血栓的功效。继续进行输液时,再次转动旋转柄(与向针座的前端推动密封活塞时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密封活塞朝向针座的末端移动,此时针座上导管的进液口和/或针座上连接输液管的输液口打开,可再次进行输液。在此过程中,由于具有上述所述的留置针,旋转柄在针座的延伸方向上不发生位移,保证了密封活塞在往复移动时,整个留置针组装体的密封性,防止细菌病毒进入留置针组装体内,保障了整个留置针组装体的安全性、卫生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将密封活塞移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座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将密封活塞移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B-B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将密封活塞移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牵引部和丝杆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留置针组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将持针柄和穿刺针拔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C处放大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留置针组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将持针柄和穿刺针拔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D处放大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液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留置针及留置针组装体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段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留置针,参照图1至图11,所述留置针包括:中空的针座1;密封活塞2,所述密封活塞2滑动设于所述针座1内;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也位于所述针座1内;旋转柄8,所述旋转柄8位于所述针座1外部,所述旋转柄8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密封活塞2连接;其中,在所述旋转柄8绕旋转轴(也可称为旋转轴线)转动的状态下,所述旋转柄8沿所述针座1的延伸方向不发生移动,且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密封活塞2沿着所述针座1的延伸方向往复滑动,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与所述针座的延伸方向平行。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针座1的前端(参照图1所示)开设有进液口105,所述进液口105上连接有导管3,导管3也称为外针,或血管导入管等,针座1的侧壁上开设有输液口106,所述输液口106上安装有输液管4;密封活塞2移动到其往复滑动路径的最前端时,可以将导管3的进液口和输液口106中的至少一个封闭;并随着密封活塞2的后退,被封闭的导管3的进液口和输液口106中的至少一个被打开。示例的,本实施例中密封活塞2可同时将输液口105和导管3的进液口均密封,以防止血栓形成。示例的,旋转柄8位于针座1的末端(参考图1中的右端)伸出于针座1,以供手持。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沿顺时针方向绕旋转轴转动旋转柄8时,带动传动机构工作,传动机构将旋转运动转换成呈直线运动,并传递于所述密封活塞2,以使密封活塞2沿着针座1的延伸方向滑动,将输液口106和进液口105中的至少一个封闭;当沿逆时针方向绕旋转轴转动旋转柄8时,使密封活塞2沿着针座1的延伸方向反方向滑动,以将输液口106和进液口105打开,这样旋转柄8作为驱动密封活塞2滑动的作用源,始终不会随密封活塞2的往复滑动而沿着针座1的延伸方向移动,进而就可大大避免位于针座1内的部件外露与外界接触,从而减少携带细菌、病毒的可能性。
示例的,参照图1,所述密封活塞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凹槽,这样可减少密封活塞2与针座1内壁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密封活塞2与针座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
其中,密封活塞2在旋转柄8和传动机构的作用下,沿着针座1的延伸方向滑动,显然,密封活塞2在针座1的延伸方向上有两个端点位置(例如包括:图1中密封活塞2可推至的最左端的位置,以及按照图2密封活塞2可拉至的最右端的位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密封活塞要从一个端点位置滑动到另一个端点位置,旋转柄8可以转动一圈(360度)或一圈以上来完成,当然,也可以转动不足一圈(例如:180度)来完成。
示例的,针座1的中心轴与旋转柄8的旋转轴重合。
示例的,参照图1至图5,所述传动机构为图中显示的传动机构9,所述传动机构9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针座1内的转动部902(即转动部902安装于针座1内,且相对于针座1可转动),所述转动部902与所述旋转柄8固定连接(转动部902可随着所述旋转柄8的转动而转动),所述转动部902背离所述旋转柄8的一侧设有滑动安装在所述针座1内的滑动部901(即滑动部901安装于针座1内,且可沿针座1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滑动部901与所述密封活塞2固定连接(滑动部901可带动密封活塞2滑动),所述转动部902与所述滑动部901之间安装有伸缩部903,其中,所述伸缩部903用于随着所述转动部902的转动伸展或收缩,以带动所述滑动部901在所述针座1内往复滑动。
具体的,如图1所示,密封活塞2封堵着与输液管4连通的输液口106,所述转动部902与所述滑动部901之间的距离较远,伸缩部903处于伸长(伸展)状态;如图2所示,转动旋转柄8,随之带动转动部902在针座1内旋转,伸缩部903在转动部902的旋转力作用下收缩,带动滑动部901朝向靠近转动部902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密封活塞2也朝向靠近转动部902的方向滑动,进而将输液口106打开,药剂通过输液管4以及输液口106进入留置针内。密封活塞2在滑动的过程中,旋转柄8未发生移动,未朝远离所述针座1的方向移动,这样就避免旋转柄8与密封活塞2之间的部分抽出于针座1之外。另外,当按照图2所示的反方向转动旋转柄8,伸缩部903在转动部902的旋转力作用下伸展,带动滑动部901朝向远离转动部902的方向滑动,使得密封活塞2可恢复到图1所示的位置,将进液口105和输液口106封堵。
所述转动部902的结构可以与所述滑动部901的结构相同或者不同,可以选自板状结构或其他结构,其中,所述转动部902和滑动部901上均开设有穿刺针通道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902和所述滑动部901的中心轴与所述针座1的中心轴相重合,且所述穿刺针通道10开设在中心位置,便于穿刺针的通过。
所述转动部902的材料可以与所述滑动部901的材料相同或者不同,可以选自高分子材料或合金材料,优选,重量较轻的材料,例如:可以是塑料等材料,这样减少整个留置针的重量。
示例的,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针座1与所述转动部902相配合位置处的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允许所述转动部902在所述针座1内转动,且用于在所述针座1的延伸方向上对所述转动部902进行限位。例如参照图1至图5,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针座1内壁上的凹槽102(如图4所示),以及由转动部902延伸至所述凹槽102内与所述凹槽102相配合的凸缘907,其中,所述凹槽102可以沿所述针座1的周向方向开设(凹槽102为环形凹槽),凸缘可被多个(至少两个)沿转动部902的周向方向布设的凸出部替代。又例如参照图6至图9,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设置在针座1内壁上的凸出部104(如图6所示),以及开设在所述转动部902外缘的凹槽906(如图9所示);其中,该凸出部104可以是多个(至少两个)且沿针座1的周向方向布设,可以是一个环形凸出部;凹槽906示例为环形凹槽。其中,所述转动结构仅限于所述转动部902在针座1内旋转,不能沿着针座1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凹槽102和凹槽906可以是矩形槽、梯形槽、V形槽(这里是指凹槽横截面的形状)或者其他结构。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结构允许所述旋转柄8绕着所述针座1的轴线方向转动,且用于在所述针座1的延伸方向上对所述旋转柄8进行限位。示例的,在所述针座1的端面上且沿针座1的周向方向设置凸沿,所述旋转柄8上设置与所述凸沿相配合的凹槽,以使旋转柄8仅能沿着针座1的周向方向转动,不能沿着针座1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通过旋转柄8的旋转带动转动部902的转动。再示例的,在所述针座1的端面上且沿针座1的周向方向设置凹槽,所述旋转柄8上设置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台,同样实现旋转柄8的转动,以及限制旋转柄8不能沿着针座1的延伸方向移动。
示例的,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针座1与所述滑动部901相配合位置处的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允许所述滑动部901沿所述针座1的延伸方向滑动,且阻止所述滑动部901在所述针座1内转动,参照图1至图5,所述滑动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针座1内壁的导向槽101(如图1和图3所示),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动部901外缘的导向块904(如图5所示),导向槽101沿针座1的延伸方向(轴向方向)开设,所述导向槽101可以具有多个;参照图6至图9,所述滑动结构包括设置在针座1内壁上的凸块103(如图6所示),以及开设在所述滑动部901外缘上的卡槽905(如图9所示),凸块103沿针座1的延伸方向(轴向方向)布设,所述凸块103可以具有多个。所述滑动结构仅限于所述滑动部901在针座1内沿着针座的延伸方向滑动,不能在针座1内转动,所述导向槽101和卡槽905可以是矩形槽、梯形槽、V形槽或者其他结构。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系统允许所述密封活塞2沿所述针座1的延伸方向滑动,且阻止所述密封活塞2在所述针座1内转动。示例的,在所述针座1内且沿针座1的延伸方向设置凹槽,所述密封活塞2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限位块,以使密封活塞2仅能沿着针座1的延伸方向滑动,不能沿着针座1的周向方向转动,从而通过密封活塞2的滑动限制滑动部901仅能滑动不能转动。再示例的,在所述针座1内且沿针座1的延伸方向设置限位块,所述密封活塞2上设置与所述限位块相配合的凹槽,同样实现密封活塞2的滑动,以及限制滑动部901不能沿着针座1的周向方向转动。
示例的,由于留置针的长度在实际中是较短的,密封活塞2滑动的距离也是较短的,所以可以在滑动部901与密封活塞2之间设置连接杆,其中,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密封活塞2与所述滑动部901固定连接,且连接杆内设置有穿刺针通道10。
示例的,所述伸缩部903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动部902与所述滑动部901之间的调节支撑件,所述调节支撑件调节所述滑动部901与所述转动部902之间的距离,所述调节支撑件倾斜设置,具体实施时,当转动部902旋转时产生扭矩,扭矩会带动调节支撑件使其倾斜角度发生变化,进而改变转动部902与滑动部901之间的距离,最终推动滑动部901发生滑动,滑动中的滑动部901带动密封活塞2发生滑动。
可选的,参照图5和图9,所述调节支撑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调节支撑件沿着所述转动部或滑动部的周向方向布设。例如,可以设置3个或3个以上调节支撑件。
示例的,参照图1,所述导管3套设在导管座19的外壁,所述导管座19呈漏斗状,且导管座19紧锁在所述针座1头部的内腔中,当密封活塞2封堵在所述导管座19端口处时,就可实现对进液口105的密封。再示例的,所述导管座19可选择强度较高、塑性较好的材质,这样才可便于加工成尺寸较小的导管座19,例如,可选择铝合金。
示例的,参照图10、图11和图12,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密封活塞2固定连接的牵引部13、螺纹连接在所述牵引部13内的丝杆11,所述丝杆11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柄8固定连接,所述牵引部13滑动设于所述针座1内。具体实施时,如图10所示,密封活塞2封堵着与输液管4连通的输液口106;如图11所示,转动旋转柄8,随之带动丝杆11在针座1内旋转,由于牵引部13与所述丝杆11螺纹连接,牵引部13在丝杆11的旋转力作用下朝旋转柄8方向滑动,进而带动密封活塞2也朝旋转柄8方向滑动,从而将输液口106打开,药剂通过输液管4以及输液口进入留置针内。密封活塞2在滑动的过程中,旋转柄8未沿着针座1的延伸方向发生移动,这样就避免旋转柄1与密封活塞2之间的部分抽出于针座1外部。另外,当按照图11所示的反方向转动旋转柄8,牵引部13在丝杆11的旋转力作用下向远离旋转柄8方向滑动,进而带动密封活塞2滑动到图10所示的位置,将进液口105和输液口106封堵。
例如,参照图10和图11,所述牵引部13上设有凸起,所述针座1内开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与针座1的延伸方向一致,这样便于牵引部13带动密封活塞2在针座1内往复滑动。当然,凸起设在针座1的内壁上,滑槽设在牵引部13上也可以。
为了防止在转动旋转柄8时,旋转柄8沿针座1轴向方向移动,而使位于针座1内的部件外露与外界接触,所述针座1与所述丝杆11相配合位置处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允许所述丝杆11在针座1内转动,且用于在针座1的延伸方向上对所述丝杆11进行限位。
示例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针座1内壁上的凹槽,以及设置在丝杆11外围且延伸至所述凹槽内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缘。再示例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在丝杆11外围的凹槽,以及设置在针座1内壁上且延伸至所述凹槽内的凸出部。再示例的,参照图10和图11,所述针座1内固定有限位挡圈12,所述丝杆11穿过所述限位挡圈12,且与所述限位挡圈12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挡圈12允许丝杆11仅能转动,不能沿着所述针座1延伸方向移动,最终避免针座1内的部件移动外露与外界接触,同时,限位挡圈12还具有密封作用,可进一步提高留置针的密封性。
现有技术中的输液接头包括:可连接输液给药装置(包括:输液器或注射器)的输液接头和端帽。其中在输液过程中,端帽一般起密封作用;若要使用端帽对应的通路,就需将端帽取下,连接肝素帽或者其他输液接头。然而,若取下端帽就难免是外部细菌进入,增大输液接头和输液管4被污染几率。
为了解决此问题,作为一种可实现方式,参照图1至图11,所述留置针还包括:与所述输液管4连通的输液接头,所述输液接头包括相连通的无针输液接头7和有针输液接头6,均可连接输液给药装置。其中,有针输液接头6是指需钢针穿刺以使药液进入的输液接头,无针输液接头7是指:无需钢针穿刺可使药液进入的输液接头;一般而言,在断开输液器或注射器后,二者均可以保持密闭状态。另外,有针输液接头6有时还可以称为肝素帽。其中,无针输液接头7和有针输液接头6的个数均可设置至少一个。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若需要多路输液(例如两路输液),可直接连接输液器或注射器,无需将输液管开放,从而减少外部细菌进入。
示例的,参照图19,所述无针输液接头7包括与所述输液管4连通的外壳701、设置在所述外壳701内的支座704和活塞柱702,所述支座704设置在靠近所述输液管4的位置处,所述活塞柱702和所述支座704之间设有弹性件703。当利用无针输液接头7静脉注射时,输液给药装置的端部朝输液管4方向推动活塞柱702时,活塞柱702朝输液管4方向移动,进而打开输液通道,以使液体输入输液管4内;在活塞柱702朝输液管4方向移动时,使弹性件703压缩。若静脉注射结束,在断开输液给药装置时,活塞柱702会在弹性件703的弹力下回复至初始位置,将外壳701端口封堵,防止空气中的细菌或病毒进入输液管,甚至进入人体内。示例的,该无针输液接头与输液给药装置的端部螺纹连接,无针输液接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示例的,所述弹性件703可以是弹簧,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制得的弹性件,例如软橡胶等。
示例的,所述有针输液接头6可以包括连接管601和与所述连接管601可拆卸连接的封堵帽602,所述连接管601与所述外壳701连通,所述封堵帽602内设置有可刺穿的堵塞604和与所述堵塞604连接的导流柱603;具体使用时,使用输液给药装置的端部上的钢针刺穿堵塞604,以将液体输入输液管4内,这样无需将封堵帽602移除进行液体的注射,避免打开封堵帽602时,使空气进入输液管内,影响整个留置针的清洁度。有针输液接头6可以作为急用输液接头,例如,当采用无针输液接头7为患者静脉注射时,若需要临时为患者加药,以缓解患者病情,就可采用有针输液接头6临时注射药物,且有针输液接头6密封性好,不会对留置针内的压力造成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堵塞604可以采用橡胶塞,橡胶塞便于刺穿,且密封性能好。
通过无针输液接头7和有针输液接头6的结合,实现了该留置针的多通道输液,且保证留置针具有正压,防止血液回流至留置针内,形成血栓的现象,安全、卫生;因此,可以称为多通道、正压且安全的防血栓留置针组装体。
参照图1,所述留置针还包括:单手夹5,所述单手夹5卡在所述输液管4上;所述单手夹5用于导通输液管4或者关闭输液管4。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留置针组装体,参照图13至图18,所述留置针组装体包括:上述所述的留置针;持针柄17;穿刺针14,所述穿刺针14可移动的穿设在所述留置针内,且一端与所述持针柄17连接。
具体的,由于所述留置针组装体包括上述所述的留置针,当将导管3刺入血管内后,通过抽动持针柄17将穿刺针14拔出,转动旋转柄8将密封活塞2朝旋转柄8方向滑动,以使输液管4通过留置针进入血管内,当输液结束后,反向转动旋转柄8,推动密封活塞2将输液口106和/或进液口105封堵,这样旋转柄8驱动密封活塞2滑动的过程中,仅转动,未沿针座1的延伸方向做直线运动,进而就可大大避免空气进入留置针内,甚至空气中携带的细菌病毒进入血液中。
当穿刺针14同持针柄17一起被拔出后,为了防止穿刺针14的针头外露而刺伤人,参照图13至图18,所述留置针组装体还包括: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套设在所述穿刺针14上、配置为所述穿刺针在脱离所述留置针的状态下,所述穿刺针14的针头卡设在所述防护套内。
示例的,参照图13至图15,所述防护套包括支座15、设于所述支座15内的弹片1602,其中,所述穿刺针14适于在脱离所述留置针的状态下,所述弹片1602与所述穿刺针14上的显血槽1401相配合限制所述穿刺针14的移出(如图15所示)。其中,所述弹片1602设置在弹片座1601内且朝所述弹片座1601内部延伸,所述弹片座1601呈环状结构,所述弹片座1601与所述弹片1602呈一体结构,当穿刺针14被拔出时,弹片1602会卡在显血槽1401内,阻挡穿刺针的继续拔出,示例的,所述弹片座1601与所述弹片1602为呈一体结构的金属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座15设在所述旋转柄8上的开设的容纳腔801内,这样缩短了整个留置针组装体的长度,且所述旋转柄8的侧面开设有卡槽802,所述支座15上具有与所述卡槽802相配合的凸沿1501,通过凸沿1501与卡槽802将支座15设在所述旋转柄8内,由于支座15为塑性件,这样也便于将支座15拔出,示例的,所述支座15可以是塑性支座。
由于显血槽1401仅具有一个,且显血槽1401相对留置针的安装位置是不确定的,所以为了能够提高弹片的效果,所述弹片至少为三个,至少为三个的所述弹片沿着所述支座的周向方向布设,具体的,由于所述弹片1602设置在弹片座1601内,至少三个所述弹片1602就沿着弹片座1601的周向方向均匀布设。
示例的,参照图16至18,所述防护套包括锁扣18,所述锁扣18内设有与所述穿刺针14上的显血槽1401相配合的凸出部1802,其中,所述穿刺针14适于在脱离所述留置针的状态下,所述凸出部1802与所述穿刺针上的显血槽1401相配合限制所述穿刺针的移出(如图18所示)。其中,锁扣18的结构具有多种,例如,所述锁扣包括相对布设的环状结构1801,两个环状结构1801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连接段连接,其中,所述连接段内设有凸出部1802,其中,两个所述环状结构1801之间形成的空间也可以将穿刺针的针头位于其中,防止针头外露。
同理,由于显血槽1401仅具有一个,且显血槽1401相对留置针的安装位置是不确定的,所以为了能够提高弹片的效果,所述凸出部1802至少为三个,至少为三个所述凸出部1802沿着所述锁扣的周向方向布设。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空的针座;
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滑动设于所述针座内;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于所述针座内;
旋转柄,所述旋转柄位于所述针座的外部,所述旋转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密封活塞连接;
其中,在所述旋转柄绕旋转轴转动的状态下,所述旋转柄沿所述针座的延伸方向不发生移动,且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密封活塞沿着所述针座的延伸方向往复滑动,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与所述针座的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针座内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旋转柄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部背离所述旋转柄的一侧设有滑动安装在所述针座内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密封活塞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滑动部之间安装有伸缩部,其中,所述伸缩部用于随着所述转动部的转动伸展或收缩,以带动所述滑动部在所述针座内往复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包括倾斜设置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滑动部之间的调节支撑件,所述调节支撑件用于随着所述转动部的转动改变所述调节支撑件的倾斜角度,以带动所述滑动部远离或靠近所述转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针座与所述转动部相配合位置处的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允许所述转动部在所述针座内转动,且用于在所述针座的延伸方向上对所述转动部进行限位;和/或
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针座与所述滑动部相配合位置处的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允许所述滑动部沿所述针座的延伸方向滑动,且阻止所述滑动部在所述针座内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针还包括:
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端与所述针座连通;
输液接头,所述输液接头与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输液接头包括相连通的无针输液接头和有针输液接头。
5.一种留置针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留置针;
持针柄;
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可移动的穿设在所述留置针内,且一端与所述持针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留置针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针组装体还包括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套设在所述穿刺针上、配置为所述穿刺针在脱离所述留置针的状态下,所述穿刺针的针头卡设在所述防护套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留置针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包括支座、设于所述支座内的弹片,其中,所述穿刺针适于在脱离所述留置针的状态下,所述弹片与所述穿刺针上的显血槽相配合限制所述穿刺针的移出;或
所述防护套包括锁扣,所述锁扣内设有与所述穿刺针上的显血槽相配合的凸出部,其中,所述穿刺针适于在脱离所述留置针的状态下,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穿刺针上的显血槽相配合限制所述穿刺针的移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留置针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至少为三个,所述至少三个弹片沿着所述支座的周向方向布设;或
所述凸出部至少为三个,所述至少三个凸出部沿着所述锁扣的周向方向布设。
CN201811133409.5A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留置针及留置针组装体 Active CN1090453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33409.5A CN109045398B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留置针及留置针组装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33409.5A CN109045398B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留置针及留置针组装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5398A CN109045398A (zh) 2018-12-21
CN109045398B true CN109045398B (zh) 2020-11-06

Family

ID=64766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33409.5A Active CN109045398B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留置针及留置针组装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4539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42539Y (zh) * 2007-05-24 2008-04-02 吴林元 安全型留置针
US8328738B2 (en) * 2007-06-29 2012-12-11 Actuated Medical, Inc. Medical tool for reduced penetration force with feedback means
JP2007296376A (ja) * 2007-07-09 2007-11-15 Terumo Corp 穿刺具
CN203915654U (zh) * 2014-06-18 2014-11-05 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正压防逆流装置的静脉留置针
CN204275217U (zh) * 2014-12-05 2015-04-22 王国栋 心内科用电动呼吸机
CN205683350U (zh) * 2016-05-09 2016-11-16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灵敏回血的留置针
CN105920702A (zh) * 2016-06-28 2016-09-07 李卫林 一种旋转式y型防血栓留置针
CN206138501U (zh) * 2016-07-08 2017-05-03 李卫林 一种推拉式y型防血栓留置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5398A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97610B2 (ja) バルブ付カテーテルアセンブリ
KR101618039B1 (ko) 수축가능 캐뉼러를 구비한 유체 유동 제어 장치
US7736337B2 (en) Sealing catheter hub attachment
US8167851B2 (en) Safety transfusion catheter
CN104159630B (zh) 针收回设备
US20040181192A1 (en) Vascular access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BRPI0912789B1 (pt) Aparelho e método para fixar automaticamente uma extremidade de uma agulha depois do contato com um vaso sanguíneo
BR112017008878B1 (pt) Camisa de pressão
BR112014028428B1 (pt) Conjuntos de cateter intravenoso e método para fabricar um conjunto de cateter ntravenoso
BR112013027658B1 (pt) Aparelho e método para flebotomia através de um cateter intravenoso periférico
BR112017003069B1 (pt) Aparelho e método para flebotomia através de um cateter iv periférico
CN109045398B (zh) 一种留置针及留置针组装体
CN212630865U (zh) 输送装置和导管系统
WO2017042825A2 (en) Intravenous catheter with a secured mechanism to avoid reverse flow of the blood
EP3421072A1 (en) Safety catheter assembly
US9399100B2 (en) Sharps retraction device
US20200060593A1 (en) Blood collectio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BR112020006955A2 (pt) unidade de armazenamento de fluido, sistemas e métodos para preparação de cateter
US20230226312A1 (en) Intravenous cannula
US20230310801A1 (en) Closed system catheter
CN114053520A (zh) 一种避免医疗感染的护理用留置针及其使用方法
MXPA96002213A (en) Pu protec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