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39919B - 转发路径确定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转发路径确定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39919B
CN109039919B CN201811185377.3A CN201811185377A CN109039919B CN 109039919 B CN109039919 B CN 109039919B CN 201811185377 A CN201811185377 A CN 201811185377A CN 109039919 B CN109039919 B CN 1090399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node
destination address
data traffic
forwa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853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39919A (zh
Inventor
方皓
于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8537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399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39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3991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2617 priority patent/WO202007368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399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399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1Routing in networks with a plurality of addressing schemes, e.g. with both IPv4 and IPv6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77Localisation of fau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发路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若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数据流量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以及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将数据流量所对应的IPv4格式的数据包封装成IPv6格式的数据包;将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写入到IPv6格式的数据包的流标签域;根据流标签域中的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按照流标记写入的顺序将IPv6格式的数据包转发到每个关键节点所对应的节点地址,最后转发到目的地址。本申请实施例将数据流量按照指定的关键节点所在的路径进行转发,便于高效的故障定位和排查异常,同时可实现对数据流量进行流量分析并作出合理预测。

Description

转发路径确定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发路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数据包在网络中主要通过跳数(hop)、度量值(metric)、代价值(cost)或者综合比较进行最佳路径选择。如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IGRP(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内部网关路由协议)等协议所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是通过跳数来选择最佳路径,IS-IS等协议所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是通过度量值来选择最佳路径,EIGRP(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增强内部网关路由协议)、OSPF(Open ShortestPath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等协议所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是通过代价值来选择最佳路径,也有一些协议如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TE等协议所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是综合比较来选择最佳路径。内部网关协议(如RIP、OSPF、IS-IS、IGRP、EIGRP)通过虑跳数或者考虑单一影响因素来选择最佳路径,该选择最佳路径的算法存在不足,比如跳数忽略了带宽和延迟,代价值忽了延迟、带宽占用和备份路径等。BGP协议在最佳路径计算时有很强的控制能力但是缺少动态路径计算能力,TE拥有强大的路径控制能力和智能选路能力但是复杂度高、制定路径控制能力弱。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发路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实现了将数据流量按照指定的关键节点所在的路径进行转发,便于高效的故障定位和排查异常。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发路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若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所述数据流量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以及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将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IPv4格式的数据包封装成IPv6格式的数据包;将所述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写入到IPv6格式的数据包的流标签域,其中,所述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是按照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的顺序写入的;根据所述流标签域中的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按照流标记写入的顺序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转发到每个关键节点地址,最后转发到所述目的地址。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发路径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对应的单元。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相连的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将数据流量按照指定的关键节点所在的路径进行转发,便于高效的故障定位和排查异常,同时可实现对数据流量进行流量分析并作出合理预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发路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发路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发路径确定方法的子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发路径确定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发路径确定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发单元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转发路径确定方法可以应用在需要对数据流量进行控制的网络中,如互联网、局域网等。以下以数据中心互联网络为例进行说明。
数据中心互联网络,可以是银行和大型企业等所在的数据中心互联网络。在该数据中心互联网络中包括有多个数据中心,分布在不同的城市,这些数据中心之间需要相互进行通信。在该数据中心互联网络中,还包括有多个路由器。该转发路径确定方法应用于数据中心互联网络中的路由器中,以将数据流量从源地址转发到目的地址。其中,没有特别指明,本申请中的地址如源地址、目的地址皆为IP地址。需要指出的是,每个路由器也可以单独实现转发路径确定方法的每个步骤,即每个路由器具有实现转发路径确定方法的每个步骤的功能。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发路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S101-S104。
S101,若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所述数据流量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以及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
路由器接收到数据流量后,在转发该数据流量之前,获取该数据流量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以及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其中,节点指的是路由器,每个路由器对应为一个节点。关键节点,也可以理解为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必经节点。其中,每个路由器中都保存有配置文件,在配置文件中保存有数据流量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预先在配置文件中设置数据流量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如某数据流量从深圳的一个源地址发送到北京的一个目的地址,关键节点包括武汉、上海、北京。那么对应的流标记即为武汉、上海、北京所对应的流标记。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数据流量以数据包的形式存在。
S102,将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IPv4格式的数据包封装成IPv6格式的数据包。
具体地,通过隧道技术,将数据流量所对应的IPv4格式的数据包封装成IPv6格式的数据包。隧道技术指的是,在必要时将IPv6数据包作为数据封装在IPv4数据包里,使IPv6数据包能在已有的IPv4基础设施(主要是指IPv4路由器)上传输的机制。即将IPv4作为隧道载体,将IPv6数据包整个封装在IPv4数据包中,以使封装后的数据包仍可以在网络中转发。如节点A要向节点B发送IPv6数据包,但是它们之间有一片IPv4海洋,首先两端都需要进行配置以建立一条隧道。如当节点A发送IPv6数据包给节点B时,节点A作为隧道的起始端将IPv6数据包封装在以节点B的IPv4地址为目的地址、源地址为自己的IPv4地址的IPv4数据包中,并发送出去,该发送出去的数据包和普通IPv4数据包一样经过IPv4的转发到达节点B。节点B收到此数据包之后,解除IPv4封装,取出其中的IPv6数据包交由自己的IPv6协议栈处理。
S103,将所述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写入到IPv6格式的数据包的流标签域。其中,所述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是按照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的顺序写入的。
IPv6数据包中有一个Flow Label域,占用固定比特,如20个比特,该域即为流标签域。其中,域也可以理解为字段,即在IPv6数据包中有一个流标签字段。IPv6数据包中的Flow Label域可以用来标识各种不同形式的流,由于该Flow Label域可以自定义,因此将该域用来标识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如此,将IPv4和IPv6结合使用,兼容IPv4主流应用与IPv6的流标签自定义功能。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将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写入到流标签域中,而非是将关键节点所对应的IP地址写入到流标签域中,是因为该流标签域的大小有限,若写入IP地址,则流标签域所能保存的IP地址有限;若写入的是流标记,则可以记录多个流标记。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是按照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的顺序写入的。如某数据流量从深圳的一个源地址发送到北京的一个目的地址,关键节点包括武汉、上海、北京,那么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也是按照武汉、上海、北京所对应的顺序写入的。
将所述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写入到IPv6格式的数据包的流标签域的一个实现场景为:在显示数据流量信息的界面上,接收用户选择的一条数据流量,接收用户对该数据流量设置/输入的关键节点,根据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将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写入到IPv6格式的数据包的流标签域,将设置/输入的关键节点保存在配置文件中。在其他一些实现场景中,也可以无需人工参与,直接读取预先在配置文件中设置的数据,自动完成。
S104,根据所述流标签域中的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按照流标记写入的顺序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转发到每个关键节点所对应的节点地址,最后转发到所述目的地址。
预先会设置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如某个流标记所对应的节点地址是什么,节点地址以IP地址来表示。在每个路由器中都保存有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其中,一个流标记对应一个节点地址,如武汉、上海、北京所对应的流标记分别对应武汉、上海、北京的某个IP地址。这些节点地址是存在于数据中心互联网络中的,是数据中心互联网络中的硬件设备地址,如路由器IP地址。若流标记写入的顺序为武汉、上海、北京,那么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先转发到武汉所对应的节点地址,再从武汉所对应的节点地址转发到上海所对应的节点地址,再从上海所对应的节点地址转发到北京所对应的节点地址,最后转发到目的地址。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转发该数据流量的路由器与关键节点所对应的路由器之间还可能存在很多个路由器,每两个关键节点之间也可能会存在很多个路由器,如武汉到上海之间可能存在有很多个路由器。转发该数据流量的路由器与关键节点之间的路径转发策略按照现有路径转发策略进行转发,每两个关键节点之间的路径转发策略也按照现有路径转发策略进行转发。其中,路径转发策略为不同协议所对应的转发策略,如RIP、OSPF等。
如此,实现了数据流量按照指定的关键节点所在的路径进行转发,而关键节点之间的路径转发策略不做具体限定。如若某个数据流量丢失,那么可按照该数据流量指定的关键节点的路径进行排查,便于高效的故障定位和排查异常,同时可实现对数据流量进行流量分析并作出合理预测。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发路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S201-S206。在该实施例中主要说明与图1中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与图1中相同步骤的描述请参看图1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201,若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所述数据流量的类型。
预设类型可以是预设优先级。若路由器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数据流量的优先级。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类型也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其他的特定类型,如用户自定义的类型,若路由器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数据流量的类型数据。其中,预设优先级以及预先设置的特定的类型保存在配置文件中。
S202,判断所述数据流量的类型是否为预设类型。
如若预设类型为预设优先级,那么判断数据流量的类型是否为预设类型,即判断该数据流量的优先级是否是预设优先级。如若预设类型为用户预先设置的其他特定类型,那么判断数据流量的类型是否为预设类型,即判断该数据流量的类型是否为预先设置的其他特定类型。判断该数据流量的类型是否为预设类型,是为了过滤一些数据流量,只对预设类型的数据流量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若数据流量的类型为预设类型,执行步骤S203,那么可理解为,只是将预设类型的数据流量按照所指定的关键节点所对应的顺序进行转发,同时会根据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选择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进行转发。
在其他实施例中,无需判断数据流量类型是否为预设类型,即执行步骤S201后,接着执行步骤S203中的获取所述数据流量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以及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那么可理解为,将所有的数据流量都指定关键节点,并将所有的数据流量按照所指定的关键节点所对应的顺序进行转发,但是也会根据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选择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进行转发。
S203,若所述数据流量的类型为预设类型,获取所述数据流量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以及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
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保存在配置文件中,在本实施例中,配置文件中保存的是预设类型的数据流量所对应的关键节点的流标记。如此,配置文件的作用有两个:识别预设类型的数据流量,以及得到该预设类型的数据流量所对应的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
S204,将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IPv4格式的数据包封装成IPv6格式的数据包。
S205,将所述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写入到IPv6格式的数据包的流标签域。其中,所述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是按照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的顺序写入的。
S206,根据所述流标签域中的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每个节点中保存的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按照流标记写入的顺序,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根据所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转发到每个关键节点所对应的节点地址,并最终转发到所述目的地址。
每个节点(路由器)中保存有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其中,节点包括关键节点。可以理解为,对于不同的数据流量类型可以使用不同的路径转发策略。其中,每个路由器中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之间的对应关联关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在某一个路由器中,数据流量类型为A,路径转发策略为AA,在另外一个路由器中,数据流量为A,路径转发策略为BB。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转发该数据流量的路由器与关键节点所对应的路由器之间、每两个关键节点之间还可能存在很多个路由器和转发路径。
如此,实现了将预设类型的数据流量按照指定的关键节点所在的路径进行转发,便于高效的故障定位和排查异常,以及对预设类型的数据流量进行流量分析并作出合理预测。同时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流量按照不同的路径转发策略进行转发,更有针对性的转发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流量,实现了个性化的流量转发,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206包括以下步骤S301-S307。
S301,获取所述流标签域中的第一个流标记,根据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将第一个流标记所对应的节点地址作为下一跳的目的地址,并根据保存的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确定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转发到所述下一跳的目的地址所需要使用的路径转发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该下一跳目的地址并不真正指的是该数据流量所需要经过的下一个路由器地址,而是设置的关键节点所对应的路由器的地址。
S302,按照确定的路径转发策略,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从当前路由器转发到所述下一跳的目的地址。
该确定的路径转发策略,指的是当前路由器到下一个路由器(而非下一跳目的地址所对应的路由器)的路径转发策略。需要说明的是,在当前路由器与下一跳的目的地址所对应的路由器之间还可能存在有多个的路由器、多个转发路径以及多个不同的路径转发策略。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无论当前路由器与下一跳的目的址所对应的路由器之间还存在多少个路由器,那么对该数据流量都按照同一个路径转发策略(确定的路径转发策略)进行转发。在该种情况下,可以理解为,当前路由器与下一跳的目的址所对应的路由器之间的所有路由器中,对该数据流量都设置为一样的路径转发策略。
S303,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到达所述下一跳的目的地址之后,将所述下一跳的目的地址所对应的流标记从所述流标签域中删除。
由于是在网络中,网络的情况非常复杂。删除流标记的目的是为了简化处理,方便下一个下一跳目的地址的处理。
S304,判断所述流标签域中的值是否为空。若所述流标签域中的值不为空,返回执行步骤S301。若所述流标签域中的值为空,执行步骤S305。
其中,若流标签域中还有流标记,意味着该数据流量所对应的数据包并没有达到目的地。由于已经将下一跳目的地址所对应的流标记删除,因此获取流标签域中的第一个流标记,将该第一个流标记所对应的目的地址作为下一跳的目的地址。并确定到下一跳的目的地址所需要使用的路径转发策略。若所述流标签域中的值为空,说明数据流量已经达到目的地如已经到达了北京,但可能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址,即IPV4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
S305,判断当前路由器的地址是否与所述目的地址相同。若当前路由器的地址与所述目的地址相同,则执行步骤S306;若当前路由器的地址与所述目的地址不相同,则执行步骤S307。若当前路由器的地址与所述目的地址相同,则意味着该数据流量已经到达目的地址。若当前路由器的地址与所述目的地址不相同,则意味着该数据流量已经到达了目的地,但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址。
S306,确定已经到达所述目的地址。可以理解为,该目的地址即为关键节点所对应的地址。
S307,根据保存的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确定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所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并根据所确定的路径转发策略,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目的地址。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在该应用场景中,深圳的一个初始用户(源地址)发送一个数据流量,深圳的路由器A接收到数据流量,发现需要将该数据流量发送到北京的一个目的用户,该目的用户所对应的地址为目的地址。其中,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包括武汉的路由器B、上海的路由器C、北京的路由器D。在路由器A、路由器B、路由器C、路由器D中都保存有预设类型的数据流量所对应的关键节点、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
在路由器A中将数据流量所对应的IPv4格式的数据包(包括有目的地址)封装成IPv6格式的数据包,将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写入到IPv6格式的数据包的流标签域。获取IPv6格式的数据包中的流标签域中的第一个流标签,即路由器B所对应的流标签,根据流标签域中的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保存的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将IPv6格式的数据包按照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转发到路由器B。路由器B接收到IPv6格式的数据包后,将路由器B所对应的流标记从流标签域中删除。路由器B发现目的地址并不是自己,于是再获取数据包中的第一个流标签,即路由器C所对应的流标签,根据流标签域中的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保存的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将IPv6格式的数据包按照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转发到路由器C。按照同样的方法将数据流量从路由器C转发到路由器D。路由器D接收到IPv6格式的数据包后,发现目的地址并不是自己,同时流标签域中的值为空,那么路由器D根据保存的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将IPv6格式的数据包按照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转发到目的用户,目的用户发现目的地址与自己的地址一致,则接收该数据流量。
需要说明的是,路由器A与路由器B、路由器B与路由器C、路由器C与路由器D之间可能存在多个路由器、转发路径等。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在路由器A、路由器B、路由器C、路由器D中可以单独实现以上描述的每个路由器中实现的功能,即每个路由器可以实现以上四个路由器中描述的功能的总和。
需要指出的是,图4中的示意图仅仅只是示例,以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图4还可以包括更多的网络和路由器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关键节点还可以是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实现数据流量的转发功能,同时也保存有对应的数据等。该终端设备包括用户终端、服务器等。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发路径确定装置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转发路径确定方法所对应的单元。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个路由器中都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功能的总和,因此该装置可以被单独配置于一个路由器或者一个终端设备中,终端设备是可以实现数据流量转发功能的终端设备。同时,为了理解的方便,以下装置实施例中仍然按照步骤流程的角度来描述。具体地,如图5所示,该装置50包括流标记获取单元501、封装单元502、流标记写入单元503以及转发单元504。
流标记获取单元501,用于若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所述数据流量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以及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
封装单元502,用于将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IPv4格式的数据包封装成IPv6格式的数据包。具体地,封装单元502是通过隧道技术将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IPv4格式的数据包封装成IPv6格式的数据包的。
流标记写入单元503,用于将所述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写入到IPv6格式的数据包的流标签域,其中,所述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是按照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的顺序写入的。
转发单元504,用于根据所述流标签域中的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按照流标记写入的顺序,以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转发到每个关键节点所对应的节点地址,最后转发到所述目的地址。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发路径确定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具体地,如图6所示,该装置60包括类型获取单元601、类型判断单元602、流标记获取单元603、封装单元604、流标记写入单元605以及转发单元606。其中,与图5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类型获取单元601、类型判断单元602以及转发单元606的不同。下面将介绍类型获取单元601、类型判断单元602以及转发单元606。其他单元请参看图5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类型获取单元601,用于若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所述数据流量的类型。
类型判断单元602,用于判断所述数据流量的类型是否为预设类型。若所述数据流量的类型为预设类型,接着触发流标记获取单元603。
流标记获取单元603,用于获取所述数据流量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以及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
转发单元606,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流标签域中的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保存的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按照流标记写入的顺序,以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根据所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转发到每个关键节点所对应的节点地址,并最终转发到所述目的地址。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转发单元606包括转发策略确定单元701、转发下一跳单元702、删除单元703、值判断单元704、地址判断单元705、到达确定单元706以及转发目的地址单元707。
转发策略确定单元701,用于获取所述流标签域中的第一个流标记,根据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将第一个流标记所对应的节点地址作为下一跳的目的地址,并根据保存的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确定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转发到所述下一跳的目的地址所需要使用的路径转发策略。
转发下一跳单元702,用于按照确定的路径转发策略,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从当前路由器转发到所述下一跳的目的地址。
删除单元703,用于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到达所述下一跳的目的地址之后,将所述下一跳的目的地址所对应的流标记从所述流标签域中删除。
值判断单元704,用于判断所述流标签域中的值是否为空。若所述流标签域中的值不为空,触发转发策略确定单元701、转发下一跳单元702。
地址判断单元705,用于若所述流标签域中的值为空,判断当前路由器的地址是否与所述目的地址相同。
到达确定单元706,用于若当前路由器的地址与所述目的地址相同,则确定已经到达所述目的地址。
转发目的地址单元707,用于若当前路由器的地址与所述目的地址不相同,则根据保存的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确定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所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并根据所确定的路径转发策略,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目的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装置和各单元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描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以在如图8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示意性框图。该设备为路由器或者终端。该设备80包括通过系统总线801连接的处理器802、存储器和网络接口803,其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804和内存储器805。
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804可存储操作系统8041和计算机程序8042。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8042被处理器802执行时,可实现上述所述的转发路径确定方法。该处理器802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设备80的运行。该内存储器805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02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802执行上述所述的转发路径确定方法。该网络接口803用于进行网络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设备80的限定,具体的设备80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所述处理器802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
若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所述数据流量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以及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将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IPv4格式的数据包封装成IPv6格式的数据包;将所述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写入到IPv6格式的数据包的流标签域,其中,所述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是按照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的顺序写入的;根据所述流标签域中的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按照流标记写入的顺序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转发到每个关键节点所对应的节点地址,最后转发到所述目的地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2在执行所述若接收到数据流量的步骤之后,还实现如下步骤:获取所述数据流量的类型;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流标签域中的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按照流标记写入的顺序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转发到每个关键节点所对应的节点地址,最后转发到所述目的地址的步骤时,具体实现如下步骤:根据所述流标签域中的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每个节点中保存的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按照流标记写入的顺序,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根据所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转发到每个关键节点所对应的节点地址,并最终转发到所述目的地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2在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流标签域中的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每个节点中保存的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按照流标记写入的顺序,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根据所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转发到每个关键节点所对应的节点地址,并最终转发到所述目的地址的步骤时,具体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流标签域中的第一个流标记,根据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将第一个流标记所对应的节点地址作为下一跳的目的地址,并根据保存的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确定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转发到所述下一跳的目的地址所需要使用的路径转发策略;按照确定的路径转发策略,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从当前路由器转发到所述下一跳的目的地址;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到达所述下一跳的目的地址之后,将所述下一跳的目的地址所对应的流标记从所述流标签域中删除;判断所述流标签域中的值是否为空;若所述流标签域中的值不为空,返回执行获取流标签域中的第一个流标记的步骤;若所述流标签域中的值为空,判断当前路由器的地址是否与所述目的地址相同;若当前路由器的地址与所述目的地址相同,则确定已经到达所述目的地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2在执行所述判断所述流标签域中的值是否为空的步骤之后,还具体实现如下步骤:
若当前路由器的地址与所述目的地址不相同,则根据保存的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确定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所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并根据所确定的路径转发策略,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目的地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2在执行所述获取所述数据流量的类型的步骤之后,还具体实现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数据流量的类型是否为预设类型;若所述数据流量的类型为预设类型,接着执行所述获取所述数据流量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以及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的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2在执行所述将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IPv4格式的数据包封装成IPv6格式的数据包的步骤时,具体实现如下步骤:
通过隧道技术将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IPv4格式的数据包封装成IPv6格式的数据包。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称处理器80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应用程序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可以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程序被该计算机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步骤。
因此,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若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所述数据流量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以及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将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IPv4格式的数据包封装成IPv6格式的数据包;将所述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写入到IPv6格式的数据包的流标签域,其中,所述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是按照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的顺序写入的;根据所述流标签域中的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按照流标记写入的顺序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转发到每个关键节点所对应的节点地址,最后转发到所述目的地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若接收到数据流量之后,还实现如下步骤:获取所述数据流量的类型;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流标签域中的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按照流标记写入的顺序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转发到每个关键节点所对应的节点地址,最后转发到所述目的地址的步骤时,具体实现如下步骤:根据所述流标签域中的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每个节点中保存的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按照流标记写入的顺序,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根据所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转发到每个关键节点所对应的节点地址,并最终转发到所述目的地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流标签域中的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每个节点中保存的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按照流标记写入的顺序,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根据所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转发到每个关键节点所对应的节点地址,并最终转发到所述目的地址的步骤时,具体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流标签域中的第一个流标记,根据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将第一个流标记所对应的节点地址作为下一跳的目的地址,并根据保存的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确定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转发到所述下一跳的目的地址所需要使用的路径转发策略;按照确定的路径转发策略,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从当前路由器转发到所述下一跳的目的地址;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到达所述下一跳的目的地址之后,将所述下一跳的目的地址所对应的流标记从所述流标签域中删除;判断所述流标签域中的值是否为空;若所述流标签域中的值不为空,返回执行获取流标签域中的第一个流标记的步骤;若所述流标签域中的值为空,判断当前路由器的地址是否与所述目的地址相同;若当前路由器的地址与所述目的地址相同,则确定已经到达所述目的地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判断所述流标签域中的值是否为空的步骤之后,还具体实现如下步骤:
若当前路由器的地址与所述目的地址不相同,则根据保存的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确定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所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并根据所确定的路径转发策略,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目的地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获取所述数据流量的类型的步骤之后,还具体实现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数据流量的类型是否为预设类型;若所述数据流量的类型为预设类型,接着执行所述获取所述数据流量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以及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的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将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IPv4格式的数据包封装成IPv6格式的数据包的步骤时,具体实现如下步骤:
通过隧道技术将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IPv4格式的数据包封装成IPv6格式的数据包。
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设备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转发路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若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所述数据流量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以及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其中,所述关键节点为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必经节点;
将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IPv4格式的数据包封装成IPv6格式的数据包;
将所述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写入到IPv6格式的数据包的流标签域,其中,所述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是按照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的顺序写入的;
获取所述数据流量的类型;
根据所述流标签域中的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每个节点中保存的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按照流标记写入的顺序,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根据所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转发到每个关键节点所对应的节点地址,并最终转发到所述目的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流标签域中的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每个节点中保存的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按照流标记写入的顺序,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根据所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转发到每个关键节点所对应的节点地址,并最终转发到所述目的地址,包括:
获取所述流标签域中的第一个流标记,根据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将第一个流标记所对应的节点地址作为下一跳的目的地址,并根据保存的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确定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转发到所述下一跳的目的地址所需要使用的路径转发策略;
按照确定的路径转发策略,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从当前路由器转发到所述下一跳的目的地址;
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到达所述下一跳的目的地址之后,将所述下一跳的目的地址所对应的流标记从所述流标签域中删除;
判断所述流标签域中的值是否为空;
若所述流标签域中的值不为空,返回执行获取流标签域中的第一个流标记的步骤;
若所述流标签域中的值为空,判断当前路由器的地址是否与所述目的地址相同;
若当前路由器的地址与所述目的地址相同,则确定已经到达所述目的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当前路由器的地址与所述目的地址不相同,则根据保存的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确定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所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并根据所确定的路径转发策略,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目的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数据流量的类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数据流量的类型是否为预设类型;
若所述数据流量的类型为预设类型,则执行所述获取所述数据流量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以及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IPv4格式的数据包封装成IPv6格式的数据包,包括:
通过隧道技术将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IPv4格式的数据包封装成IPv6格式的数据包。
6.一种转发路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路径确定装置包括:
流标记获取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数据流量,获取所述数据流量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以及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其中,所述关键节点为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必经节点;
封装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流量所对应的IPv4格式的数据包封装成IPv6格式的数据包;
流标记写入单元,用于将所述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写入到IPv6格式的数据包的流标签域,其中,所述关键节点所对应的流标记是按照到达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关键节点的顺序写入的;
类型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数据流量的类型;
转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流标签域中的流标记与节点地址的对应关系、保存的预设数据流量类型与路径转发策略的对应关联关系,按照流标记写入的顺序,以将所述IPv6格式的数据包根据所对应的路径转发策略转发到每个关键节点所对应的节点地址,并最终转发到所述目的地址。
7.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相连的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185377.3A 2018-10-11 2018-10-11 转发路径确定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0399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5377.3A CN109039919B (zh) 2018-10-11 2018-10-11 转发路径确定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19/092617 WO2020073685A1 (zh) 2018-10-11 2019-06-25 转发路径确定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5377.3A CN109039919B (zh) 2018-10-11 2018-10-11 转发路径确定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39919A CN109039919A (zh) 2018-12-18
CN109039919B true CN109039919B (zh) 2021-09-21

Family

ID=64616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85377.3A Active CN109039919B (zh) 2018-10-11 2018-10-11 转发路径确定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39919B (zh)
WO (1) WO20200736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9919B (zh) * 2018-10-11 2021-09-2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转发路径确定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55268A (zh) * 2019-12-26 2021-06-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隧道流量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462049B (zh) * 2020-05-18 2024-03-08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大规模数据网络中心的转发路径规划方法
CN113746654B (zh) * 2020-05-29 2024-01-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一种IPv6地址管理和流量分析的方法和装置
CN114244743B (zh) * 2021-12-10 2022-10-21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池的数据包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363236B (zh) * 2021-12-20 2023-10-20 鹏城实验室 一种基于显式路径的流量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338516B (zh) * 2021-12-28 2023-09-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转发、策略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6614315B (zh) * 2023-07-19 2023-10-27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江西分中心 一种实现应用云安全托管的IPv6安全防护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9376A (zh) * 2007-09-14 2008-02-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防止IPv6报文攻击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1247308A (zh) * 2007-02-13 2008-08-20 上海亿人通信终端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处理器实现IPv6穿越IPv4的隧道报文处理方法
CN102882790A (zh) * 2012-10-12 2013-01-16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Pv6实时数据流处理方法
CN107079015A (zh) * 2014-11-18 2017-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环境下的基于流的寻址的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3071C (zh) * 2003-02-20 2006-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中指定路由的方法
US7280486B2 (en) * 2004-01-07 2007-10-09 Cisco Technology, Inc. Detection of forwarding problems for external prefixes
CN1707978B (zh) * 2004-06-11 2011-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得智能光网络中松散路由的约束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US8230108B2 (en) * 2007-04-13 2012-07-24 Hart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Routing packets on a network using directed graphs
CN101714953A (zh) * 2009-12-15 2010-05-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流量工程标签转发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38388B (zh) * 2011-02-09 2014-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标签的协商方法、相关装置以及系统
US8989029B2 (en) * 2011-06-10 2015-03-24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Quality of service in packet networks
CN105357332B (zh) * 2015-10-30 2019-07-16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地址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09039919B (zh) * 2018-10-11 2021-09-2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转发路径确定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7308A (zh) * 2007-02-13 2008-08-20 上海亿人通信终端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处理器实现IPv6穿越IPv4的隧道报文处理方法
CN101119376A (zh) * 2007-09-14 2008-02-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防止IPv6报文攻击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2882790A (zh) * 2012-10-12 2013-01-16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Pv6实时数据流处理方法
CN107079015A (zh) * 2014-11-18 2017-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环境下的基于流的寻址的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39919A (zh) 2018-12-18
WO2020073685A1 (zh) 2020-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39919B (zh) 转发路径确定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693765B2 (en) Failure protection for traffic-engineered 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
US11303470B2 (en) Bridging of non-capable subnetworks in 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
US10985942B2 (en) Multicast traffic steering using tree identity in 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 (BIER)
CN111886833B (zh) 重定向控制信道消息的方法和用于实现该方法的设备
US7944854B2 (en) IP security within multi-topology routing
WO2020182156A1 (zh) 网络中报文转发的方法、网络节点、网络系统
US10461958B2 (en)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9205806A1 (zh) 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8809759A (zh) 检测链路状态的方法、装置和路由器
US10110487B1 (en) Signaling priority information for encapsulated packets
US2024012922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134776B (zh) 生成组播转发表项的方法和接入网关
CN112769738A (zh) DetNet数据包处理方法及装置
US8923303B2 (en) Method, system and installation for forwarding data transmission frames
CN106936795A (zh) 建立互联网协议安全性隧道的方法和网关设备
CN111147376B (zh) 一种路由更新方法、装置及设备、介质
CN112583736A (zh) 一种信令报文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280745B (zh) 随流检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347717A (zh) Vxlan隧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656786B (zh) 一种流量保护方法及装置
US11570086B2 (en) Fast reroute for BUM traffic in 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CN111726287B (zh) 一种环网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3004149B (zh) 用于在网络中确定等值路径的方法、网络装置和系统
CN117201640A (zh) 处理报文的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