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4174B - 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4174B
CN108984174B CN201810717539.7A CN201810717539A CN108984174B CN 108984174 B CN108984174 B CN 108984174B CN 201810717539 A CN201810717539 A CN 201810717539A CN 108984174 B CN108984174 B CN 1089841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application
components
application interface
n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175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84174A (zh
Inventor
孙玉林
周泊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175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841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84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4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84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4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06F8/38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for implementing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40Transformation of program code
    • G06F8/41Compilation
    • G06F8/42Syntactic analysis
    • G06F8/427Par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解析应用界面的原编码文件得到应用界面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采用目标应用平台关联的文件处理规则对通用静态描述文件进行处理,以在目标应用平台上创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解决现有跨平台应用在实现基于不同系统平台的兼容性运行的基础上,带给用户的体验度较低的问题,可以使得创建的跨平台应用产生与原生应用相同的运行效果,提高用户对创建的跨平台应用的使用体验度。

Description

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应用程序主要划分为两大阵营:Android平台与IOS平台。由于平台之间的差异,导致部分应用在不同的系统平台上缺乏兼容性。因此,对开发者而言,在开发应用程序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应用程序在所有系统平台上的运行兼容性,如果应用程序的兼容性越好,则该应用程序的应用范围越广。同时,开发者还需要考虑开发的应用程序实现的性能,如果应用程序能够实现与原生应用相近的性能,则带给用户的使用体验度越高。
现有跨平台应用,包括跨平台移动应用等,在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的实现方面主要以网页视图(WebView)包装为主,具体实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H5页面封装(如ReactNative等)
通过ReactNative等第三方包装框架,将网页代码包装为跨平台应用。这种实现方式的优势在于应用打包后相对独立,对外没有依赖性,但是网页本身加载效率的低下,使得用户体验不佳。
(2)加速网页技术
利用移动网页加速器(Mobile Instant Pages,MIP)对网页进行加速,让网页实现应用程序的高速加载,即“秒开网页”,但是不能满足开发者在不同系统平台上对于一些底层能力的需求,例如闪光灯、振动等功能,进而影响用户体验。
(3)轻应用
轻应用在网页中添加了对于移动终端的底层功能的支持,无需下载,搜索即用,但是其对于开发者的限制比较多,对于底层功能的调用方面也存在颇多的局限性,导致用户体验度较低。
(4)小程序
目前,互联网企业都在致力于小程序的开发,小程序能够为开发者提供丰富的端能力,并且在运行效率上与原生应用比较接近。但是现有小程序,在界面实现上主要基于HTML脚本编写,并不能使用户体验到原生应用的高流畅度与高交互性。
综上可知,现有跨平台应用在实现基于不同系统平台的兼容性运行的基础上,带给用户的体验度仍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跨平台应用带给用户的体验度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该方法包括:
解析应用界面的原编码文件得到所述应用界面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
采用目标应用平台关联的文件处理规则对所述通用静态描述文件进行处理,以在目标应用平台上创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跨平台的应用创建装置,该装置包括: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应用界面的原编码文件得到所述应用界面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
处理模块,用于采用目标应用平台关联的文件处理规则对所述通用静态描述文件进行处理,以在目标应用平台上创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解析应用界面的原编码文件得到应用界面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采用目标应用平台关联的文件处理规则对通用静态描述文件进行处理,在目标应用平台上创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即通过应用界面的原编码文件构建了原生应用界面,能够达到在目标应用平台上开发的原生应用的界面效果,解决了现有跨平台应用在实现基于不同系统平台的兼容性运行的基础上,带给用户的体验度较低的问题,可以使得创建的跨平台应用产生与原生应用相同的运行效果,提高了用户对创建的跨平台应用的使用体验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跨平台的应用创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创建跨平台的应用程序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跨平台的应用创建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可集成在服务器上。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可以包括:
S110、解析应用界面的原编码文件得到应用界面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
在本实施例中,原编码文件是指通过拓展的网页开发语言,编写的跨平台应用代码文件,记载了该跨平台应用的界面及功能实现所需的各种原生组件描述信息。通过解析原编码文件,即可得到描述应用界面的相关配置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考虑到应用开发过程中,开发者通过拓展的HTML/CSS/JS等进行编码,例如,利用HTML编码可以实现标准网页布局;利用HTML编码中嵌入的CSS编码可以描述界面组件位置与颜色等属性;利用HTML编码中嵌入的JS编码可以实现界面的动态变化、描述组件绑定的事件以及描述业务逻辑(本申请只关注UI界面,逻辑不在考虑范围),可以将相关编码文件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通过解析编码文件得到作为中间文件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通用静态描述文件的格式可以为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文件格式。
其中,通用静态描述文件的内容包括应用界面中的组件、组件的层级关系、组件的显示属性以及组件的事件属性等配置信息,显示属性中可以包括组件位置、左间距、右间距与界面布局(Layout)等信息。
可选的,解析应用界面的原编码文件得到应用界面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包括:
解析应用界面的原编码文件得到应用界面中包括的组件以及组件的属性信息;
对应用界面中包括的各组件以及各组件的属性信息进行聚合处理,并依据聚合结果创建应用界面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
具体的,基于现有的浏览器内核技术解析应用界面的原编码文件,得到键值对(Key-Value)形式的组件信息,然后对组件的值(Value)进行聚合,同时将键值对结果转码成XML格式,即得到通用静态描述文件。例如,将应用界面上与某个红色按钮相关的描述信息确定出来,把每个键值映射一个属性,依据描述信息中的位置关系确定XML文件层次以及组件的层级关系。
S120、采用目标应用平台关联的文件处理规则对通用静态描述文件进行处理,以在目标应用平台上创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
目标应用平台可以包括安卓平台和IOS平台,不同的系统平台对应不同的文件处理规则,因此,需要根据目标应用平台的具体类型关联对应的文件处理规则,对包括原生组件描述信息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进行处理,以创建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其中,文件处理规则可以包括文件加载方式和解析方式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的应用创建,类似于现有技术中的小程序开发,开发者依旧通过拓展的HTML/CSS/JS等编码,但是本实施创建的原生应用界面通过双端封装端能力实现对于底层功能的调用,在调用过程中不会受到限制,因此,不会出现因为底层功能调用受限而影响用户体验的现象。
针对底层功能调用受限的现象,虽然Google推出了AMP加速网页技术,依赖于安卓系统的GooglePlay服务和预装的Chrome浏览器,可以让开发者可以在网页中实现更加丰富的底层功能处理,但是现在第三方ROM改动巨大,国内基于安卓系统的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对其支持并不友好,至于进军IOS平台就更加困难了。而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由于不涉及ROM改动,则可避免创建出的应用界面调用底层功能时,基于安卓平台和IOS平台的终端对应用界面支持不友好的问题。
并且,本实施例对于UI有着更加严格的限制,在原生应用界面的创建过程中,以类似热更新的方式将开发者提交的UI代码,实时转换为原生UI代码,对于UI代码中视图(View)组件的事件绑定,则是转换为与之对应的源码文件。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原编码文件处于动态的更新状态,可以实现在原生应用界面的创建过程中不断进行功能与BUG的修复。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主要思想在于:为开发者提供一种接近原生应用性能与体验的跨平台应用容器,包括跨平台移动应用容器,创建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强化容器对于原生应用界面的UI原生支持,带给用户真正最佳的使用体验,例如,用户将会体验到与原生应用UI一样的高流畅度与高交互性。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首先通过解析应用界面的原编码文件得到应用界面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然后采用目标应用平台关联的文件处理规则对通用静态描述文件进行处理,在目标应用平台上创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即通过应用界面网页格式的原编码文件构建了原生应用界面,能够达到在目标应用平台上开发的原生应用的界面效果解决了现有跨平台应用在实现基于不同系统平台的兼容性运行的基础上,带给用户的体验度较低的问题,可以使得创建的跨平台应用产生与原生应用相同的运行效果,提高了用户对创建的跨平台应用的使用体验度。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优化。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210、解析应用界面的原编码文件得到应用界面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
S220、确定目标应用平台类型。
根据目标应用平台类型的不同,原生应用界面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同。如果目标应用平台是安卓平台,则执行操作S230,如果目标应用平台是IOS平台,则执行操作S240。
S230、采用安卓平台的应用框架加载通用静态描述文件,以在安卓平台上创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
示例性的,对于安卓平台而言,开发者的UI代码(原编码文件),将被打包并转换为XML代码,其中对于UI的事件绑定,将被转换为.class文件,在原生应用界面的创建过程中,通过类加载器来加载该.class文件,而转码后的XML文件则以资源方式进行加载,加载完成之后,展现给用户的便相当于原生应用对应的用户界面。
S240、采用预先构建的解析器解析通用静态描述文件,得到应用界面中包括的组件、组件的层级关系、组件的显示属性以及组件的事件属性。
由于IOS平台不支持XML文件,不能直接加载通过解析原编码文件得到的XML格式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需要调用IOS平台对应的解析系统,例如解析器等,解析读取XML文件,并动态转化成基于IOS平台的应用界面布局,进而得到界面包括的各组件描述信息。
S250、依据应用界面中包括的组件、组件的层级关系以及组件的显示属性,在IOS平台上创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
XML文件读取完成之后,依据读取的组件以及显示属性等信息在IOS平台上创建原生应用界面。示例性的,如果读取到组件的位置描述属性,可以直接依据位置描述创建基于IOS平台的界面布局,例如界面颜色以及大小等,其中,位置描述的类型和现有的IOS平台应用的位置描述方式一致。
S260、依据组件的事件属性确定在IOS平台的原生应用界面中原生组件所关联的事件。
原生应用界面创建完成之后,还需要依据组件的事件属性,将原生组件与对应事件进行关联,基于IOS平台上原生应用界面的创建才得以完成。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首先通过解析应用界面的原编码文件得到应用界面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然后确定目标应用平台的类型,根据平台类型确定解析通用静态文件描述文件以及创建原生应用界面的具体实现方式,解决了现有跨平台应用在实现基于不同系统平台的兼容性运行的基础上,带给用户的使用体验度较低的问题,实现了安卓平台与IOS平台的双端适配,在原生端能力的基础上实现了真正原生UI的移动应用,使得用户可以体验到与原生应用相同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跨平台的应用创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创建跨平台的应用程序的情况。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可配置于服务器上。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的应用创建装置包括解析模块310和处理模块320,其中:
解析模块310,用于解析应用界面的原编码文件得到应用界面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
处理模块320,用于采用目标应用平台关联的文件处理规则对通用静态描述文件进行处理,以在目标应用平台上创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
可选的,解析模块310包括原编码文件解析单元和聚合单元,其中:
原编码文件解析单元,用于解析应用界面的原编码文件得到应用界面中包括的组件以及组件的属性信息;
聚合单元,用于对应用界面中包括的各组件以及各组件的属性信息进行聚合处理,并依据聚合结果创建应用界面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
可选的,处理模块320具体用于:
采用安卓平台的应用框架加载通用静态描述文件,以在安卓平台上创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
可选的,处理模块320还包括组件信息获取单元、界面创建单元和事件确定单元,其中:
组件信息获取单元,用于采用预先构建的解析器解析通用静态描述文件,得到应用界面中包括的组件、组件的层级关系、组件的显示属性以及组件的事件属性;
界面创建单元,用于依据应用界面中包括的组件、组件的层级关系以及组件的显示属性,在IOS平台上创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
事件确定单元,用于依据组件的事件属性确定在IOS平台的原生应用界面中原生组件所关联的事件。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跨平台的应用创建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服务器412的框图。图4显示的服务器4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服务器412以通用服务器的形式表现。服务器4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416,存储装置4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装置428和处理器416)的总线418。
总线4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装置总线或者存储装置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ubversiveAlliance,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
服务器4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服务器4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装置4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4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432。服务器4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4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4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4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数字视盘(Digital Video Disc-Read Only Memory,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418相连。存储装置4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42的程序/实用工具4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装置4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服务器4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414(例如键盘、指向终端、显示器4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服务器412交互的终端通信,和/或与使得该服务器4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终端进行通信的任何终端(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422进行。并且,服务器4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4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Network,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4所示,网络适配器420通过总线418与服务器4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服务器4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终端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416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装置4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解析应用界面的原编码文件得到应用界面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
采用目标应用平台关联的文件处理规则对通用静态描述文件进行处理,以在目标应用平台上创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解析应用界面的原编码文件得到应用界面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
采用目标应用平台关联的文件处理规则对通用静态描述文件进行处理,以在目标应用平台上创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终端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解析应用界面的原编码文件得到所述应用界面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其中,所述原编码文件是指通过拓展的网页开发语言,编写的跨平台应用代码文件,用于记载所述跨平台应用的界面及功能实现所需的各种原生组件描述信息;
采用目标应用平台关联的文件处理规则对所述通用静态描述文件进行处理,以在目标应用平台上创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解析应用界面的原编码文件得到所述应用界面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包括:
解析所述应用界面的原编码文件得到所述应用界面中包括的组件以及组件的属性信息;
对所述应用界面中包括的各组件以及各组件的属性信息进行聚合处理,并依据聚合结果创建所述应用界面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目标应用平台关联的文件处理规则对所述通用静态描述文件进行处理,以在目标应用平台上创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包括:
采用安卓平台的应用框架加载所述通用静态描述文件,以在所述安卓平台上创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目标应用平台关联的文件处理规则对所述通用静态描述文件进行处理,以在目标应用平台上创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包括:
采用预先构建的解析器解析所述通用静态描述文件,得到所述应用界面中包括的组件、组件的层级关系、组件的显示属性以及组件的事件属性;
依据所述应用界面中包括的组件、组件的层级关系以及组件的显示属性,在IOS平台上创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
依据所述组件的事件属性确定在所述IOS平台的原生应用界面中原生组件所关联的事件。
5.一种跨平台的应用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应用界面的原编码文件得到所述应用界面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其中,所述原编码文件是指通过拓展的网页开发语言,编写的跨平台应用代码文件,用于记载所述跨平台应用的界面及功能实现所需的各种原生组件描述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采用目标应用平台关联的文件处理规则对所述通用静态描述文件进行处理,以在目标应用平台上创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模块包括:
原编码文件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应用界面的原编码文件得到所述应用界面中包括的组件以及组件的属性信息;
聚合单元,用于对所述应用界面中包括的各组件以及各组件的属性信息进行聚合处理,并依据聚合结果创建所述应用界面的通用静态描述文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安卓平台的应用框架加载所述通用静态描述文件,以在所述安卓平台上创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
组件信息获取单元,用于采用预先构建的解析器解析所述通用静态描述文件,得到所述应用界面中包括的组件、组件的层级关系、组件的显示属性以及组件的事件属性;
界面创建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应用界面中包括的组件、组件的层级关系以及组件的显示属性,在IOS平台上创建包括原生组件的原生应用界面;
事件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组件的事件属性确定在所述IOS平台的原生应用界面中原生组件所关联的事件。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
CN201810717539.7A 2018-07-03 2018-07-03 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984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7539.7A CN108984174B (zh) 2018-07-03 2018-07-03 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7539.7A CN108984174B (zh) 2018-07-03 2018-07-03 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4174A CN108984174A (zh) 2018-12-11
CN108984174B true CN108984174B (zh) 2022-04-12

Family

ID=64536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17539.7A Active CN108984174B (zh) 2018-07-03 2018-07-03 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841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6847B (zh) * 2019-01-30 2023-06-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网页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18811B (zh) * 2019-03-18 2023-10-13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呈现方法和装置
CN110618812A (zh) * 2019-03-18 2019-12-27 北京无限光场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呈现方法和装置
CN110716746B (zh) * 2019-09-03 2023-04-07 五八有限公司 将rn样式代码转换为小程序样式代码的方法及装置
CN110780853A (zh) * 2019-09-28 2020-02-11 同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前端框架及开发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1158744B (zh) * 2019-12-30 2024-02-23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跨平台异构数据的整合方法及装置
CN111736818A (zh) * 2020-05-28 2020-10-02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容器云的应用创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25226B (zh) * 2020-05-29 2023-05-16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基于原型的人机交互设计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2256172B (zh) * 2020-10-20 2022-07-29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3312055B (zh) * 2021-05-28 2023-02-24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程序投放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13419776B (zh) * 2021-07-09 2022-09-13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兼容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21210A (zh) * 2021-09-17 2021-12-21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解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5462A (zh) * 2015-01-26 2015-05-13 北京邮电大学 跨平台的移动应用生成服务端及系统
CN107423074A (zh) * 2017-08-14 2017-12-01 上海迅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创建具有通用组件的跨平台hmi应用的系统和方法
CN107870821A (zh) * 2016-09-26 2018-04-0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跨平台调用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7461A (zh) * 2009-02-10 2009-07-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界面动态生成装置及方法
CN105242937A (zh) * 2014-06-27 2016-0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更新应用界面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7957911B (zh) * 2016-10-18 2019-07-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组件调用的方法和装置、组件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5462A (zh) * 2015-01-26 2015-05-13 北京邮电大学 跨平台的移动应用生成服务端及系统
CN107870821A (zh) * 2016-09-26 2018-04-0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跨平台调用方法及系统
CN107423074A (zh) * 2017-08-14 2017-12-01 上海迅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创建具有通用组件的跨平台hmi应用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4174A (zh) 201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4174B (zh) 跨平台的应用创建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Taivalsaari et al. Web browser as an application platform
Meier et al. Professional Android
US8490117B1 (en) Bridging script engines
CN111740948B (zh) 数据包发布方法、动态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873735B (zh) H5页面的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240684B (zh) 一种js代码的裁剪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126990B (zh) 一种页面开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59026B (zh) 基于api接口的原生能力拓展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443763A (zh) 包含对重写虚拟函数的调用的支持的isa桥接
US20230229406A1 (en) Page rendering metho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13010170A (zh) 一种基于Vue3组件的页面渲染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338623A (zh) 一种开发用户界面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2693238B (zh) Widget应用方法、系统及多媒体终端
CN111191171A (zh) 基于安卓的多Fragment加载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609687A (zh) 一种编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25290B (zh) 一种Android平台下布局文件预加载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37631A (zh) 一种基于Flink引擎的数据解析方法及装置
CN111562929A (zh) 补丁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58820A (zh) 控件点击事件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77089B (zh) 日志处理代码的生成方法和装置、计算机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0442419B (zh) Android应用的界面布局方法及装置
US10620980B2 (en) Techniques for native runtime of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graphics content
CN113377376A (zh) 数据包生成方法、数据包生成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Zhang et al. A webpage offloading framework for smart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