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98807B - 隐蔽报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隐蔽报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98807B
CN108898807B CN201811036247.3A CN201811036247A CN108898807B CN 108898807 B CN108898807 B CN 108898807B CN 201811036247 A CN201811036247 A CN 201811036247A CN 108898807 B CN108898807 B CN 1088988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preset
fingerprint
pressure
s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362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98807A (zh
Inventor
于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Li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L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Li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L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362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988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98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98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98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988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016Personal emergency signalling and security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隐蔽报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在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时,发出报警提示;在发出报警提示后,继续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及将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能够在提高报警速度的同时,避免产生误报警。并且采用检测指纹传感器的操作,可以在使用者在自然持握移动终端时,进行报警操作。不易被第三人发现,增强了报警操作的隐秘性。

Description

隐蔽报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蔽报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中时常会发生各种意外和危险,如抢劫、火灾、交通事故、心脏病等突发事件,每天的新闻中都会报道各地发生的意外事故,当危险来临时,为了保障人身或财产的安全,人们往往需要寻求外界帮助,如向亲属发送信息或者拨打电话,或者拨打110向警方求助、拨打119向消防官兵求助、拨打120向以医院求助等。
为了提高报警信息的快速性,现有技术中利用移动终端触发某一特定按键进入报警模式,直接向外界发出报警信息,以使得外界能够接收到报警信息,并快速的对报警人进行救治或者解救。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如下技术问题:上述方案虽然能够解决报警的快速性,但在使用中,经常发生误触发特定按键产生的误报警,并且上述报警方式需要在屏幕点亮的情况下进行操作,极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发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隐蔽报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误触发特定按键产生的误报警情况和缺乏隐秘性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隐蔽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在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时,发出报警提示;
在发出报警提示后,继续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及将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
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包括:
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发出报警提示,包括:
发出震动报警提示。
进一步的,所述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包括:
若发出报警提示后,接收到第一预设规则指纹解锁操作,则向紧急联系人发送第一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包括:
若发出报警提示后,接收到第二预设规则指纹解锁操作,则向报警平台发送第二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向报警平台发送第二报警信息,包括:
确定当前位置;
根据所述第二预设规则确定报警类型;
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报警类型生成报警语音,并通过电话方式将报警语音发送至报警平台。
更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处于自由下落状态时,同时向距离最近的紧急联系人和报警平台发送报警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隐蔽报警装置,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在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时,发出报警提示;
匹配模块,用于在发出报警提示后,继续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及将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
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提示发送模块,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出震动报警提示。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信息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报警信息发送单元,用于若发出报警提示后,接收到第一预设规则指纹解锁操作,则向紧急联系人发送第一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信息发送模块,包括:
第二报警信息发送单元,用于若发出报警提示后,接收到第二预设规则指纹解锁操作,则向报警平台发送第二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报警信息发送单元,包括:
位置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当前位置;
类型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预设规则确定报警类型;
发送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报警类型生成报警语音,并通过电话方式将报警语音发送至报警平台。
更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紧急报警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处于自由下落状态时,同时向距离最近的紧急联系人和报警平台发送紧急报警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的隐蔽报警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的隐蔽报警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隐蔽报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通过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并在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时,发出报警提示,并在提示后继续上述检测步骤,在确定仍然存在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的压力,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不匹配时,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可以根据提示后用户的后续操作确定是否为误报警,并在确定后非误操作时向相关方发送报警信息。能够在提高报警速度的同时,避免产生误报警。并且采用检测指纹传感器的操作,可以在使用者在自然持握移动终端时,进行报警操作。不易被第三人发现,增强了报警操作的隐秘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隐蔽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隐蔽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隐蔽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隐蔽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隐蔽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隐蔽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隐蔽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在在紧急情况下利用移动终端进行隐秘报警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隐蔽报警装置来执行,并可集成于移动终端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PDA等具备运算能力的便携式终端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0,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在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时,发出报警提示。
目前,在移动终端上设置有指纹传感器,以增强移动终端中信息的安全性。可以通过指纹传感器否有类手指物体(包括手指以及与手指类似可被触摸屏检测到的物体)接触指纹传感器,并在检测到类手指物体与指纹传感器的接触时,唤醒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电子设备操作系统唤醒后可以启动压力传感器进行压力值检测,电子设备在确定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参数符合预设条件时启动指纹传感器进行指纹检测,电子设备再基于指纹传感器检测到的指纹信息进行指纹匹配,并根据指纹匹配的结果确定是否解锁电子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通过指纹传感器中的压力传感器检测手指与指纹传感器之间的压力。并在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时,且将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进行匹配。所述预设的压力阈值可以由系统设定,通常可以设定为大于正常指纹解锁时,压力传感器所接收到的压力。由于在报警时,使用者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其按压指纹传感器的压力大于正常指纹解锁时的压力。利用压力与预设的压力阈值进行比较,可以与正常的指纹解锁进行区分。
并可将采集到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进行匹配,在匹配不成功时,发出报警提示。示例性的,为了与正常的指纹解锁相区分,使用者可以采用与其它的预设手指不同的其它手指放置于指纹传感器上。以避免和正常的指纹解锁相冲突。
移动终端在检测到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时时,发出报警提示。以提示用户当前进入到报警准备阶段中。示例性的,所述报警提示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可以通过点亮屏幕方式对用户进行提示;或者也可采用语音播报方式对用户进行提示;还可以采用点亮呼吸灯或者闪光灯等方式对用户进行提示。
S120,在发出报警提示后,继续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及将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
在发出报警提示后,可以根据用户的后续操作确定是否为真实报警。因此,在发出报警提示后,移动终端继续检测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及将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之所以采用上述检测作为后续报警的确认事件,是因为在报警过程中,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采用其它操作事件作为报警确认事件,必然增加了报警的繁琐程度,影响报警的时效性。并且对于对上述报警操作不熟练的用户,其可能需要记忆复杂的操作,并在多次练习后才能熟悉掌握复杂的报警操作,不利用用户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完成报警操作。
S130,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
如果用户的上述按压指纹传感器为误操作,在发出报警提示后,用户可以根据报警提示不再进行任何操作,以避免发送报警信息。而对于需要报警的用户,则可以在提示后进行后续操作,即继续利用非指纹解锁手指按压所述指纹传感器操作。终端在发送报警提示后,检测到利用非指纹解锁手指按压所述指纹传感器操作未停止,即用户在接收到报警提示后,仍然持续操作,则可以确定上述利用非指纹解锁手指按压所述指纹传感器操作并非误操作,则终端向预设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所述发送报警信息可以包括: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利用第三方及时通信软件,例如微信、qq等及时通信软件发送报警信息,以使得紧急情况处理方能够根据所述报警信息及时对报警人进行处理,避免或者减少报警人受到伤害。
本实施例通过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并在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时,发出报警提示,并在提示后继续上述检测步骤,在确定仍然存在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的压力,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不匹配时,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可以根据提示后用户的后续操作确定是否为误报警,并在确定后非误操作时向相关方发送报警信息。能够在提高报警速度的同时,避免产生误报警。并且采用检测指纹传感器的操作,可以在使用者在自然持握移动终端时,进行报警操作。不易被第三人发现,增强了报警操作的隐秘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所述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具体优化为: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利用操作时间维度,可以防进一步降低了误报警的几率。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所述发出报警提示,进一步优化为发出震动报警提示。在用户进行报警时,其可能面临多种危险情况。例如:由于突发疾病导致的健康危险;或者由于房屋着火产生的火灾危险,以及在受到不法分子胁迫时的人身危险。尤其在受到不法分子胁迫时的人身危险,所发出的报警提示应尽可能只让用户感受到,而不能被其它人所感知,以避免不法分子得知用户当前正在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报警。采用亮屏、语音或者灯光方式进行报警提示,则极容易被不法分子感觉到异常。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震动方式作为报警提示,移动终端的使用者能够感知到报警提示,而其他人则无法感知到报警提示。可以增强报警提示的隐私性,避免被其他人,特别是不法分子得知。能够进一步的提高使用者的安全。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隐蔽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具体优化为:若发出报警提示后,接收到第一预设规则指纹解锁操作,则向紧急联系人发送第一报警信息。
相应的,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隐蔽报警方法,具体包括:
S210,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在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时,发出报警提示。
S220,在发出报警提示后,继续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及将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
S230,若发出报警提示后,接收到第一预设规则指纹解锁操作,则向紧急联系人发送第一报警信息。
由于在用户进行报警时,其可能面临多种危险情况。例如:由于突发疾病导致的健康危险;或者由于房屋着火产生的火灾危险,以及在受到不法分子胁迫时的人身危险。而将上述不同的危险情况向同一个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很明显是不恰当的。例如:在使用者处于人身危险时,向设定的紧急联系人,通常为家属或者看护人发送报警信息,但家属或者看护人对于人身危险并没有响应的处理能力,只能向警方寻求帮助,向家属或者看护人发送报警信息反而会耽误时间,增大了使用者的风险。
为避免上述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允许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多种案件操作,其中,每种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紧急情况处理方。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操作确定不同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并将报警信息发送至对应的紧急情况处理方。
若发出报警提示后,检测指纹解锁操作,如果所述操作符合第一预设规则指纹解锁操作,即检测到第一预设规则的指纹解锁操作,则向紧急联系人发送第一报警信息。示例性的,所述第一预设规则的指纹解锁操作,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设定,例如可以包括: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按压3次或者5次指纹传感器。压3次或者5次预设指纹传感器操作分别对应不同的紧急情况处理方。例如:3次对应紧急联系人,5次对应110报警平台。终端在检测到第一预设规则的指纹解锁操作时,可以向紧急联系人发送报警信息。
本实施例通过将所述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具体优化为:若发出报警提示后,接收到第一预设规则指纹解锁操作,则向紧急联系人发送第一报警信息。可以直接根据后续的操作直接确定报警信息的接收对象为紧急联系人,减少对其它报警平台的资源消耗和占用,同时能够提高对报警信息的响应处理速度。
实施例三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隐蔽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具体优化为:若发出报警提示后,接收到第二预设规则指纹解锁操作,则向报警平台发送第二报警信息。
相应的,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隐蔽报警方法,具体包括:
S310,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在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时,发出报警提示。
S320,在发出报警提示后,继续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及将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
S330,若发出报警提示后,接收到第二预设规则指纹解锁操作,则向报警平台发送第二报警信息。
每种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紧急情况处理方。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操作确定不同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并将报警信息发送至对应的紧急情况处理方。示例性的,所述第二预设规则的指纹解锁操作,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设定。例如:可以选择长按超过3S的按指纹传感器的操作。终端在检测到所述第二预设规则指纹解锁操作时,可以向报警平台发送第二报警信息。所述报警平台可以包括:110报警平台、119报警平台和120医疗平台等。其中,每一种预设规则也可分别对应不同的报警平台,以使得用户只需一次操作,即可向针对性的报警平台发出报警信息。能够进一步提高报警的及时性。
本实施例通过将所述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具体优化为:若发出报警提示后,接收到第二预设规则指纹解锁操作,则向报警平台发送第二报警信息。可以直接根据后续的操作直接确定报警信息的接收对象为对应的报警平台,能够提高报警信息发送的响应速度。进一步增强了使用者的安全。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隐蔽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向报警平台发送第二报警信息,具体优化为:确定当前位置;根据所述第二预设规则确定报警类型;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报警类型生成报警语音,并通过电话方式将报警语音发送至报警平台。
相应的,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隐蔽报警方法,具体包括:
S410,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在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时,发出报警提示。
S420,在发出报警提示后,继续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及将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
S430,若发出报警提示后,接收到第二预设规则指纹解锁操作,则确定当前位置。
在向外界发出报警信息后,通常希望包括:各种报警平台和紧急联系人的紧急情况处理方能够迅速到达现场。因此,需要在报警信息中提供使用者当前的具体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接收到第二预设规则指纹解锁操作后,可以利用移动终端配置的GPS,或者利用WiFi或者ibeacon等方式确定终端所在的位置。
S440,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报警类型生成报警语音,并通过电话方式将报警语音发送至报警平台。
目前,大部分报警平台,例如110、120和119等只能接收语音电话方式的报警。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上述方法采集到的当前位置和根据预设规则指纹解锁操作对应的报警类型,所述报警类型可以包括:入室盗窃、入室抢劫、受到生命威胁、绑架等各种类型。并根据采集到的采集到的当前位置和根据预设规则指纹解锁操作对应的报警类型生成报警语音,示例性的,可以通过各种语音生成软件生成报警语音,并可利用电话方式,即通过后台拨打报警平台电话号码的方式将上述方法合成的报警语音发送至报警平台,以使得报警平台能够根据所述报警信息准确快速的使用者进行救助。
本实施例通过将所述向报警平台发送第二报警信息,具体优化为:确定当前位置;根据所述第二预设规则确定报警类型;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报警类型生成报警语音,并通过电话方式将报警语音发送至报警平台。能够针对报警平台只能接收语音的特点,生成报警语音。并且在报警语音中合成了位置和类型等相关信息,以使得报警平台能够快速有针对性的对使用者进行救助。
实施例五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隐蔽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增加如下步骤:在检测到处于自由下落状态时,同时向距离最近的紧急联系人和报警平台发送紧急报警信息。
相应的,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隐蔽报警方法,具体包括:
S510,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在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时,发出报警提示。
S520,在发出报警提示后,继续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及将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
S530,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
S540,在检测到处于自由下落状态时,同时向距离最近的紧急联系人和报警平台发送紧急报警信息。
使用者在突发疾病时,可能在预设按键按压操作刚刚完成或者尚未完全完成时,失去对移动终端的控制。此时,使用者即有可能已经处于昏迷和极度危险的状态。需要对其报警进行快速响应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检测到处于自由下落状态时,同时向距离最近的紧急联系人和报警平台发送紧急报警信息。示例性的,终端可以通过配置的重力传感器确定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自由下落状态。如果确定处于自由下落状态,则必然是使用者产生昏迷或者其它失去控制的状态,致使移动终端从手中滑落。使用者处于危急状态。因此,在检测到处于自由下落状态时,同时向距离最近的紧急联系人和报警平台发送紧急报警信息。所述紧急联系人可以是与其预先设定救助关系或者是具有一定社交关系的朋友群体中的任意一个。从上述群体中选取距离最近的作为紧急联系人,并向紧急联系人和报警平台同时发送紧急报警信息。示例性的,可以同时分别建立两个进程实现同时发送紧急报警信息的目的。所述紧急报警信息可以在原有报警信息的基础上增加紧急内容,其可以是包括含有优先级的高低的标志位,以使得紧急联系人和报警平台可以在接收到紧急报警信息以后,可以将紧急报警信息按照优先级标志位优先显示。
本实施例通过增加如下步骤:在检测到处于自由下落状态时,同时向距离最近的紧急联系人和报警平台发送紧急报警信息。可以根据检测自由下落状态确定使用者处于紧急状态,并向距离最近的紧急联系人和报警平台发送紧急报警信息,以使得使用者能够尽快得到救治。
实施例六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隐蔽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提示发送模块610,用于检测长按预设按键按压操作,在检测到按键长按操作时,发出报警提示;
检测模块620,用于在发出报警提示后,继续检测所述预设按键按压操作;
报警信息发送模块630,用于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隐蔽报警装置,通过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并在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时,发出报警提示,并在提示后继续上述检测步骤,在确定仍然存在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的压力,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不匹配时,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可以根据提示后用户的后续操作确定是否为误报警,并在确定后非误操作时向相关方发送报警信息。能够在提高报警速度的同时,避免产生误报警。并且采用检测指纹传感器的操作,可以在使用者在自然持握移动终端时,进行报警操作。不易被第三人发现,增强了报警操作的隐秘性。。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提示发送模块,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出震动报警提示。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报警信息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报警信息发送单元,用于若发出报警提示后,接收到第一预设规则指纹解锁操作,则向紧急联系人发送第一报警信息。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报警信息发送模块,包括:
第二报警信息发送单元,用于若发出报警提示后,接收到第二预设规则指纹解锁操作,则向报警平台发送第二报警信息。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报警信息发送单元,包括:
位置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当前位置;
类型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预设规则确定报警类型;
发送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报警类型生成报警语音,并通过电话方式将报警语音发送至报警平台。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
紧急报警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处于自由下落状态时,同时向距离最近的紧急联系人和报警平台发送紧急报警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隐蔽报警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隐蔽报警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七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终端12的框图。图7显示的终端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终端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终端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终端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终端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终端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7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7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终端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终端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终端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终端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终端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终端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隐蔽报警方法。
实施例八
本发明实施例八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的隐蔽报警方法。
本发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隐蔽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在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时,所述匹配不成功由使用者采用与预设的手指不同的其它手指放置于指纹传感器上产生,所述指纹传感器接受到的压力是由用户在报警时紧张状态触发,且大于正常指纹解锁时的压力,发出报警提示;
在发出报警提示后,继续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及将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
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包括:
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出报警提示,包括:
发出震动报警提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包括:
若发出报警提示后,接收到第一预设规则指纹解锁操作,则向紧急联系人发送第一报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包括:
若发出报警提示后,接收到第二预设规则指纹解锁操作,则向报警平台发送第二报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向报警平台发送第二报警信息,包括:
确定当前位置;
根据所述第二预设规则确定报警类型;
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报警类型生成报警语音,并通过电话方式将报警语音发送至报警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处于自由下落状态时,同时向距离最近的紧急联系人和报警平台发送紧急报警信息。
8.一种隐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示发送模块,用于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在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时,所述匹配不成功由使用者采用与预设的手指不同的其它手指放置于指纹传感器上产生,所述指纹传感器接受到的压力是由用户在报警时紧张状态触发,且大于正常指纹解锁时的压力,发出报警提示;
检测模块,用于在发出报警提示后,继续检测指纹传感器上的压力及将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
报警信息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压力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且采集到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则向预设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发送报警信息。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隐蔽报警方法。
10.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隐蔽报警方法。
CN201811036247.3A 2018-09-06 2018-09-06 隐蔽报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8988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6247.3A CN108898807B (zh) 2018-09-06 2018-09-06 隐蔽报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6247.3A CN108898807B (zh) 2018-09-06 2018-09-06 隐蔽报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98807A CN108898807A (zh) 2018-11-27
CN108898807B true CN108898807B (zh) 2020-10-30

Family

ID=64359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36247.3A Active CN108898807B (zh) 2018-09-06 2018-09-06 隐蔽报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988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0667A (zh) * 2019-12-09 2020-03-27 安徽芯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紧急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12816130B (zh) * 2021-01-29 2022-12-16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监控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691687A (zh) * 2021-07-08 2021-11-2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报警方法、报警设备、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5880813A (zh) * 2021-08-05 2023-03-31 博泰车联网(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报警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17872B1 (ko) * 2014-10-07 2016-05-03 로직큐브(주) 지문인식장치의 경보방법 및 시스템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4337037A1 (en) * 2013-10-17 2016-04-07 Adt Us Holdings, Inc. Portable system for managing events
GB2526116B (en) * 2014-05-14 2017-06-28 Burrell Howard An emergency alarm system using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CN105072248A (zh) * 2015-07-06 2015-11-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相应终端设备
CN105243307A (zh) * 2015-09-18 2016-01-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5573623A (zh) * 2015-12-21 2016-05-11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求助方法
CN106303043A (zh) * 2016-08-18 2017-01-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657574A (zh) * 2016-09-21 2017-05-10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求救方法及终端
CN206805757U (zh) * 2017-06-06 2017-12-26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警报装置
CN107256620A (zh) * 2017-06-06 2017-10-17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警报装置和移动终端警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17872B1 (ko) * 2014-10-07 2016-05-03 로직큐브(주) 지문인식장치의 경보방법 및 시스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98807A (zh) 2018-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98807B (zh) 隐蔽报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39909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mergency dispatch
US9721457B2 (en)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equipped with hazard detector and a system for providing hazard alerts thereby
US10282970B2 (en) Mobile device loss prevention
US9704366B2 (en) Method to detect an alarm situation and to send silent alerts to external systems using voice input to mobile devices
US2020025860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mergency response data acquisition and retrieval
US11749094B2 (e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larm and sensor data to emergency networks
CN105160806A (zh) 实现报警的穿戴设备及其报警方法
WO2016113697A1 (en) Rescue sensor device and method
CN109147238A (zh) 报警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JP6719587B2 (ja) 端末画面のロックを解除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KR101564347B1 (ko) 긴급 구조 요청 단말 및 긴급 구조 요청 방법
CN114132327A (zh) 险情推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41787B (zh) 图像输入设备的调用检测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04091A (zh) 预防酒驾毒驾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介质
TWI754627B (zh) 通知消息的處理方法和裝置
US11991591B2 (en)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4302348B (zh) 消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21930A (zh) 应用于目标区域的报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5045016B2 (ja) スクリーンセーバ表示システム及び情報端末機器
CN113766439A (zh) 呼叫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967156A (zh) 一种用于监管游客强制消费行为的景区旅游管理系统
CN106067920A (zh) 可携式行动通讯装置及其提醒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