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2049B -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及视联网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及视联网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2049B
CN108882049B CN201711239772.0A CN201711239772A CN108882049B CN 108882049 B CN108882049 B CN 108882049B CN 201711239772 A CN201711239772 A CN 201711239772A CN 108882049 B CN108882049 B CN 1088820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list
data list
size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397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2049A (zh
Inventor
庾少华
王睿智
亓娜
王艳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3977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820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82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2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2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2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2End-user interface for program selection
    • H04N21/4825End-user interface for program selection using a list of items to be played back in a given order, e.g. play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5End-user interface for client configuration
    • H04N21/4858End-user interface for client configuration for modifying screen layout parameters, e.g. fonts, size of the wind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及视联网终端。所述数据展示方法包括:获取视联网数据列表;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具有第二尺寸;将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的第一尺寸与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的第二尺寸进行比较;当所述第二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尺寸,将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切分成各个子数据列表;每个子数据列表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尺寸匹配;在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上,依次展示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使得用户可以浏览到全部完整的视联网数据,避免用户错过重要的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及视联网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展示方法,以及,一种视联网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视频会议、视频教学等双向通信在用户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广泛普及,视联网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个技术领域。
在视联网的应用中,用户可以通过视联网终端登录视联网会议管理平台,平台将会返回视联网数据,以在用户终端上进行展示,供用户浏览视联网数据。在展示视联网数据时,通常会将视联网数据渲染成列表,在一个预置的数据列表展示模块中展示该列表。
然而,数据列表展示模块具有一定的展示范围,该展示范围受到显示屏的限制,如果当前所要展示的数据过多,导致数据列表过大,数据列表展示模块无法展示出完整的数据列表,用户只能浏览到部分的视联网数据,无法浏览到全部的视联网数据,用户可能因此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
因此,现有的数据展示方法存在着导致用户错过重要信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展示方法,以及,一种视联网终端,以解决现有的数据展示方法存在着导致用户错过重要信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应用于视联网终端,所述视联网终端具有数据列表展示框,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具有第一尺寸,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视联网数据列表;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具有第二尺寸;
将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的第一尺寸与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的第二尺寸进行比较;
当所述第二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尺寸,将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切分成各个子数据列表;每个子数据列表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尺寸匹配;
在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上,依次展示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
可选地,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分别具有顺序编号,所述在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上,依次展示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中,按照顺序编号选取单个子数据列表;
在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上展示所述单个子数据列表;
获取所述单个子数据列表的展示时间;
当所述展示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则返回所述在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中,按照顺序编号选取单个子数据列表的步骤,直到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展示完毕。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展示完毕,判断当前是否接收到新的视联网数据列表;
若是,则返回所述将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的第一尺寸与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的第二尺寸进行比较的步骤;
若否,则返回所述在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中,按照顺序编号选取单个子数据列表的步骤。
可选地,在所述获取视联网数据列表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预设的后台数据接口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数据请求;
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多个视联网数据。
可选地,所述获取视联网数据列表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多个视联网数据渲染成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视联网终端,所述视联网终端具有数据列表展示框,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具有第一尺寸,所述视联网终端包括:
列表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视联网数据列表;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具有第二尺寸;
尺寸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的第一尺寸与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的第二尺寸进行比较;
列表切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尺寸,将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切分成各个子数据列表;每个子数据列表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尺寸匹配;
列表展示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上,依次展示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
可选地,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分别具有顺序编号,所述列表展示模块,包括:
子数据列表选取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中,按照顺序编号选取单个子数据列表;
子数据列表展示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上展示所述单个子数据列表;
展示时间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单个子数据列表的展示时间;
选取返回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展示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则返回所述子数据列表选取子模块,直到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展示完毕。
可选地,所述视联网终端还包括:
接收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展示完毕,判断当前是否接收到新的视联网数据列表;
比较返回模块,用于返回所述尺寸比较模块;
选取返回模块,用于返回所述子数据列表选取子模块。
可选地,所述视联网终端还包括:
数据请求发送模块,用于通过预设的后台数据接口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数据请求;
视联网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多个视联网数据。
可选地,所述列表获取模块,包括:
渲染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视联网数据渲染成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视联网数据列表的尺寸大于数据列表展示框的尺寸时,通过将视联网数据列表切分成各个子数据列表,在数据列表展示框上,依次展示各个子数据列表,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浏览到全部完整的视联网数据,避免用户错过重要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展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展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视联网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视联网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列表无缝滚动播放的效果示意图之一;
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列表无缝滚动播放的效果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视联网的组网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节点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种接入交换机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种以太网协转网关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展示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视联网终端,所述视联网终端具有数据列表展示框,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具有第一尺寸,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获取视联网数据列表;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具有第二尺寸。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展示方法,可以应用于视联网终端上。该视联网终端可以用于向视联网服务器请求视联网数据,并将视联网数据渲染成一个列表形式的图像,该图像可以命名为视联网数据列表。此外,在视联网终端上,可以预置一个数据列表展示框,以展示该视联网数据列表。
其中,该数据列表展示框具有一定的尺寸,例如,数据列表展示框的高宽分别为1000像素*800像素。为了区分说明,将数据列表展示框所具有的尺寸,命名为第一尺寸。
具体实现中,可以首先获取视联网数据列表,并确定该视联网数据列表的尺寸。为了区分说明,将视联网数据列表的尺寸,命名为第二尺寸。
步骤120,将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的第一尺寸与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的第二尺寸进行比较。
具体实现中,可以将数据列表展示框的第一尺寸与视联网数据列表的第二尺寸进行比较,判断第二尺寸是否大于第一尺寸。
在实际应用中,尺寸可以包括高度和宽度,而视联网数据列表的高度通常会与数据列表展示框的高度相同,因此,只需要判断视联网数据列表的宽度是否大于数据列表展示框的宽度。例如,视联网数据列表的宽高尺寸为5000像素*800,而数据列表展示框的尺寸为1000像素*800像素,可以判断宽度5000像素是否大于1000像素。
步骤130,当所述第二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尺寸,将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切分成各个子数据列表;每个子数据列表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尺寸匹配。
具体实现中,如果判断出视联网数据列表的第二尺寸大于数据列表展示框的第一尺寸,表明当前数据列表展示框无法完整地展示视联网数据列表中的所有数据。因此,可以将视联网数据列表分成若干个子数据列表,即,将包含完整列表的大图像,划分成分别包含部分列表的多个小图像。从而,使得每个子数据列表的尺寸与数据列表展示框的第一尺寸匹配,以便在数据列表展示框中完整地展示其中一个子数据列表。
步骤140,在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上,依次展示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
具体实现中,可以在数据列表展示框中逐一展示各个子数据列表。在实际应用中,各个子数据列表可以具有顺序编号,例如,子数据列表1、子数据列表2...子数据列表n,可以按照顺序编号的大小,先展示子数据列表1,再展示子数据列表2,直到所有子数据列表展示完毕。
在数据列表展示框展示各个子数据列表时,为了实现无缝滚动播放的效果,可以将各个子数据列表按照顺序编号进行滚动展示,例如,在数据列表展示框上首先展示子数据列表1,在若干时间之后,子数据列表1向一定方向,滑动一个子数据列表的宽度的距离,滑出数据列表展示框,同时,子数据列表2向同一方向,滑动一个子数据列表的宽度的距离,滑进数据列表展示框,同样,在若干时间之后,重复上述的处理,直接将各个子数据列表展示完毕。从而,实现了无缝滚动播放的效果。同时,用户可以浏览到全部完整的视联网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视联网数据列表的尺寸大于数据列表展示框的尺寸时,通过将视联网数据列表切分成各个子数据列表,在数据列表展示框上,依次展示各个子数据列表,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浏览到全部完整的视联网数据,避免用户错过重要的信息。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展示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视联网终端,所述视联网终端具有数据列表展示框,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具有第一尺寸,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0,通过预设的后台数据接口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数据请求。
具体实现中,可以设置有一个后台数据接口,用于接收视联网终端发送的请求。视联网终端可以向该后台数据接口提交视联网数据请求,以将视联网数据请求发送至视联网服务器。视联网服务器在接收到请求后,可以相应地返回视联网数据。
步骤220,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多个视联网数据。
具体实现中,视联网终端可以接收到视联网服务器返回的多个视联网数据,以便后续可以将视联网数据渲染成列表形式的图像。
步骤230,获取视联网数据列表;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具有第二尺寸;
可选地,所述步骤230,可以具体包括:
将所述多个视联网数据渲染成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
具体实现中,可以将接收到的多个视联网数据渲染成一个包含视联网数据、以列表形式展示的图像,可以将该图像命名为视联网数据列表。该图像具有尺寸,即为视联网数据列表的尺寸。
步骤240,将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的第一尺寸与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的第二尺寸进行比较。
步骤250,当所述第二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尺寸,将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切分成各个子数据列表;每个子数据列表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尺寸匹配。
具体实现中,可以将数据列表展示框的第一尺寸与视联网数据列表的第二尺寸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将视联网数据列表切分成多个子数据列表。由于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了该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60,在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上,依次展示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
可选地,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分别具有顺序编号,所述步骤260,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261,在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中,按照顺序编号选取单个子数据列表;
步骤262,在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上展示所述单个子数据列表;
步骤263,获取所述单个子数据列表的展示时间;
步骤264,当所述展示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则返回所述在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中,按照顺序编号选取单个子数据列表的步骤,直到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展示完毕。
具体实现中,各个子数据列表可以设定其顺序编号,例如,子数据列表1、子数据列表2...子数据列表n等。然后,按照顺序编号选取子数据列表,并在数据列表展示框上进行展示。在展示一定时间之后,则可以选取下一个顺序编号的子数据列表并进行展示,直到各个子数据列表均展示完毕。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展示场景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数据列表进行渲染实现无缝滚动播放的效果。例如,各个子数据列表按照一定方向在数据列表展示框中进行滚动展示,在滚动播放时,可以设定一个定时器,每隔一定时间,则控制子数据列表向一定方向进行滑动,可以设定其滑动的幅度为一个子数据列表的宽度,当前的子数据列表滑出数据列表展示框后,下一子数据列表则相应地滑进数据列表展示框。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无缝滚动播放的效果,上述示例仅作参考。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展示完毕,判断当前是否接收到新的视联网数据列表;
若是,则返回所述将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的第一尺寸与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的第二尺寸进行比较的步骤;
若否,则返回所述在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中,按照顺序编号选取单个子数据列表的步骤。
具体实现中,当所有子数据列表展示完毕,可以重新对各个子数据列表进行展示。
例如,首先展示子数据列表1,在m秒之后,展示子数据列表2,如此类推,直到子数据列表n,然后重新展示子数据列表1、子数据列表2...子数据列表n。
然而,在实际的应用场景,在展示当前的各个子数据列表的过程中,可能会接收到新的视联网数据列表。当各个子数据列表展示完毕、且接收到新的视联网数据时,则可以返回至将数据列表展示框的第一尺寸与新的视联网数据列表的第二尺寸进行比较的步骤,当新的视联网数据列表的第二尺寸大于数据列表展示框的第一尺寸,则对新的视联网数据列表进行切分,并对切分后的多个数据子列表进行展示。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视联网终端的结构框图,所述视联网终端具有数据列表展示框,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具有第一尺寸,所述视联网终端300,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模块:
列表获取模块310,用于获取视联网数据列表;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具有第二尺寸;
尺寸比较模块320,用于将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的第一尺寸与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的第二尺寸进行比较;
列表切分模块330,用于当所述第二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尺寸,将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切分成各个子数据列表;每个子数据列表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尺寸匹配;
列表展示模块340,用于在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上,依次展示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视联网数据列表的尺寸大于数据列表展示框的尺寸时,通过将视联网数据列表切分成各个子数据列表,在数据列表展示框上,依次展示各个子数据列表,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浏览到全部完整的视联网数据,避免用户错过重要的信息。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视联网终端的结构框图,所述视联网终端具有数据列表展示框,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具有第一尺寸,所述视联网终端400,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模块:
数据请求发送模块410,用于通过预设的后台数据接口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数据请求;
视联网数据接收模块420,用于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多个视联网数据。
列表获取模块430,用于获取视联网数据列表;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具有第二尺寸;
尺寸比较模块440,用于将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的第一尺寸与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的第二尺寸进行比较;
列表切分模块450,用于当所述第二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尺寸,将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切分成各个子数据列表;每个子数据列表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尺寸匹配;
列表展示模块460,用于在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上,依次展示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
可选地,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分别具有顺序编号,所述列表展示模块460,包括:
子数据列表选取子模块461,用于在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中,按照顺序编号选取单个子数据列表;
子数据列表展示子模块462,用于在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上展示所述单个子数据列表;
展示时间获取子模块463,用于获取所述单个子数据列表的展示时间;
选取返回子模块464,用于当所述展示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则返回所述子数据列表选取子模块,直到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展示完毕。
可选地,所述视联网终端400,可以还包括:
接收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展示完毕,判断当前是否接收到新的视联网数据列表;
比较返回模块,用于返回所述尺寸比较模块;
选取返回模块,用于返回所述子数据列表选取子模块。
可选地,所述列表获取模块430,可以具体包括:
渲染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视联网数据渲染成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下将结合图5a和图5b的具体示例进行说明。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列表无缝滚动播放的效果示意图之一。从图中可见,在视联网终端500上可以具有数据列表展示模块510,该数据列表展示模块510可以为具有设定宽度和高度的方框状。当前获取到视联网数据列表520,可以将其划分为子数据列表521、子数据列表522、子数据列表523...子数据列表n。在每个子数据列表中,具有若干条视联网数据。在获取到多个子数据列表之后,可以在数据列表展示模块510中展示子数据列表521,由此,用户可以浏览到子数据列表521中的若干条视联网数据。
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列表无缝滚动播放的效果示意图之二。从图中可见,数据列表展示模块510中展示子数据列表521的展示时间达到预设时间阈值之后,子数据列表521以一个子数据列表的幅度向左滑动,滑出数据列表展示模块510,随之子数据列表522滑进数据列表展示模块510,由此,用户可以浏览到子数据列表522中的若干条视联网数据。如此类推,直到子数据列表521至子数据列表n均展示完毕。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可以应用于视联网的通讯网络中。视联网是网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一个实时网络,能够实现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互联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高清面对面。
视联网采用实时高清视频交换技术,可以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将所需的服务,如高清视频会议、视频监控、智能化监控分析、应急指挥、数字广播电视、延时电视、网络教学、现场直播、VOD点播、电视邮件、个性录制(PVR)、内网(自办)频道、智能化视频播控、信息发布等数十种视频、语音、图片、文字、通讯、数据等服务全部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通过电视或电脑实现高清品质视频播放。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下对视联网进行介绍:
视联网所应用的部分技术如下所述:
网络技术(Network Technology)
视联网的网络技术创新改良了传统以太网(Ethernet),以面对网络上潜在的巨大视频流量。不同于单纯的网络分组包交换(Packet Switching)或网络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ing),视联网技术采用Packet Switching满足Streaming需求。视联网技术具备分组交换的灵活、简单和低价,同时具备电路交换的品质和安全保证,实现了全网交换式虚拟电路,以及数据格式的无缝连接。
交换技术(Switching Technology)
视联网采用以太网的异步和包交换两个优点,在全兼容的前提下消除了以太网缺陷,具备全网端到端无缝连接,直通用户终端,直接承载IP数据包。用户数据在全网范围内不需任何格式转换。视联网是以太网的更高级形态,是一个实时交换平台,能够实现目前互联网无法实现的全网大规模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网络视频应用推向高清化、统一化。
服务器技术(Server Technology)
视联网和统一视频平台上的服务器技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器,它的流媒体传输是建立在面向连接的基础上,其数据处理能力与流量、通讯时间无关,单个网络层就能够包含信令及数据传输。对于语音和视频业务来说,视联网和统一视频平台流媒体处理的复杂度比数据处理简单许多,效率比传统服务器大大提高了百倍以上。
储存器技术(Storage Technology)
统一视频平台的超高速储存器技术为了适应超大容量和超大流量的媒体内容而采用了最先进的实时操作系统,将服务器指令中的节目信息映射到具体的硬盘空间,媒体内容不再经过服务器,瞬间直接送达到用户终端,用户等待一般时间小于0.2秒。最优化的扇区分布大大减少了硬盘磁头寻道的机械运动,资源消耗仅占同等级IP互联网的20%,但产生大于传统硬盘阵列3倍的并发流量,综合效率提升10倍以上。
网络安全技术(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视联网的结构性设计通过每次服务单独许可制、设备与用户数据完全隔离等方式从结构上彻底根除了困扰互联网的网络安全问题,一般不需要杀毒程序、防火墙,杜绝了黑客与病毒的攻击,为用户提供结构性的无忧安全网络。
服务创新技术(Service Innovation Technology)
统一视频平台将业务与传输融合在一起,不论是单个用户、私网用户还是一个网络的总合,都不过是一次自动连接。用户终端、机顶盒或PC直接连到统一视频平台,获得丰富多彩的各种形态的多媒体视频服务。统一视频平台采用“菜谱式”配表模式来替代传统的复杂应用编程,可以使用非常少的代码即可实现复杂的应用,实现“无限量”的新业务创新。
视联网的组网如下所述:
视联网是一种集中控制的网络结构,该网络可以是树型网、星型网、环状网等等类型,但在此基础上网络中需要有集中控制节点来控制整个网络。
如图6所示,视联网分为接入网和城域网两部分。
接入网部分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3类:节点服务器,接入交换机,终端(包括各种机顶盒、编码板、存储器等)。节点服务器与接入交换机相连,接入交换机可以与多个终端相连,并可以连接以太网。
其中,节点服务器是接入网中起集中控制功能的节点,可控制接入交换机和终端。节点服务器可直接与接入交换机相连,也可以直接与终端相连。
类似的,城域网部分的设备也可以分为3类:城域服务器,节点交换机,节点服务器。城域服务器与节点交换机相连,节点交换机可以与多个节点服务器相连。
其中,节点服务器即为接入网部分的节点服务器,即节点服务器既属于接入网部分,又属于城域网部分。
城域服务器是城域网中起集中控制功能的节点,可控制节点交换机和节点服务器。城域服务器可直接连接节点交换机,也可直接连接节点服务器。
由此可见,整个视联网络是一种分层集中控制的网络结构,而节点服务器和城域服务器下控制的网络可以是树型、星型、环状等各种结构。
形象地称,接入网部分可以组成统一视频平台(虚线圈中部分),多个统一视频平台可以组成视联网;每个统一视频平台可以通过城域以及广域视联网互联互通。
视联网设备分类
1.1本发明实施例的视联网中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3类:服务器,交换机(包括以太网网关),终端(包括各种机顶盒,编码板,存储器等)。视联网整体上可以分为城域网(或者国家网、全球网等)和接入网。
1.2其中接入网部分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3类:节点服务器,接入交换机(包括以太网网关),终端(包括各种机顶盒,编码板,存储器等)。
各接入网设备的具体硬件结构为:
节点服务器:
如图7所示,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701、交换引擎模块702、CPU模块703、磁盘阵列模块704;
其中,网络接口模块701,CPU模块703、磁盘阵列模块704进来的包均进入交换引擎模块702;交换引擎模块702对进来的包进行查地址表705的操作,从而获得包的导向信息;并根据包的导向信息把该包存入对应的包缓存器706的队列;如果包缓存器706的队列接近满,则丢弃;交换引擎模702轮询所有包缓存器队列,如果满足以下条件进行转发:1)该端口发送缓存未满;2)该队列包计数器大于零。磁盘阵列模块704主要实现对硬盘的控制,包括对硬盘的初始化、读写等操作;CPU模块703主要负责与接入交换机、终端(图中未示出)之间的协议处理,对地址表705(包括下行协议包地址表、上行协议包地址表、数据包地址表)的配置,以及,对磁盘阵列模块704的配置。
接入交换机:
如图8所示,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下行网络接口模块801、上行网络接口模块802)、交换引擎模块803和CPU模块804;
其中,下行网络接口模块801进来的包(上行数据)进入包检测模块805;包检测模块805检测包的目地地址(DA)、源地址(SA)、数据包类型及包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则分配相应的流标识符(stream-id),并进入交换引擎模块803,否则丢弃;上行网络接口模块802进来的包(下行数据)进入交换引擎模块803;CPU模块804进来的数据包进入交换引擎模块803;交换引擎模块803对进来的包进行查地址表806的操作,从而获得包的导向信息;如果进入交换引擎模块803的包是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则结合流标识符(stream-id)把该包存入对应的包缓存器807的队列;如果该包缓存器807的队列接近满,则丢弃;如果进入交换引擎模块803的包不是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则根据包的导向信息,把该数据包存入对应的包缓存器807的队列;如果该包缓存器807的队列接近满,则丢弃。
交换引擎模块803轮询所有包缓存器队列,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分两种情形:
如果该队列是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则满足以下条件进行转发:1)该端口发送缓存未满;2)该队列包计数器大于零;3)获得码率控制模块产生的令牌;
如果该队列不是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则满足以下条件进行转发:1)该端口发送缓存未满;2)该队列包计数器大于零。
码率控制模块808是由CPU模块804来配置的,在可编程的间隔内对所有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包缓存器队列产生令牌,用以控制上行转发的码率。
CPU模块804主要负责与节点服务器之间的协议处理,对地址表806的配置,以及,对码率控制模块808的配置。
以太网协转网关
如图9所示,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下行网络接口模块901、上行网络接口模块902)、交换引擎模块903、CPU模块904、包检测模块905、码率控制模块908、地址表906、包缓存器907和MAC添加模块909、MAC删除模块910。
其中,下行网络接口模块901进来的数据包进入包检测模块905;包检测模块905检测数据包的以太网MAC DA、以太网MAC SA、以太网length or frame type、视联网目地地址DA、视联网源地址SA、视联网数据包类型及包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则分配相应的流标识符(stream-id);然后,由MAC删除模块910减去MAC DA、MAC SA、length or frame type(2byte),并进入相应的接收缓存,否则丢弃;
下行网络接口模块901检测该端口的发送缓存,如果有包则根据包的视联网目地地址DA获知对应的终端的以太网MAC DA,添加终端的以太网MAC DA、以太网协转网关的MACSA、以太网length or frame type,并发送。
以太网协转网关中其他模块的功能与接入交换机类似。
终端:
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业务处理模块和CPU模块;例如,机顶盒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视音频编解码引擎模块、CPU模块;编码板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视音频编码引擎模块、CPU模块;存储器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CPU模块和磁盘阵列模块。
1.3城域网部分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2类:节点服务器,节点交换机,城域服务器。其中,节点交换机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交换引擎模块和CPU模块;城域服务器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交换引擎模块和CPU模块构成。
2、视联网数据包定义
2.1接入网数据包定义
接入网的数据包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目的地址(DA)、源地址(SA)、保留字节、payload(PDU)、CRC。
如下表所示,接入网的数据包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Figure BDA0001489563670000161
其中:
目的地址(DA)由8个字节(byte)组成,第一个字节表示数据包的类型(例如各种协议包、组播数据包、单播数据包等),最多有256种可能,第二字节到第六字节为城域网地址,第七、第八字节为接入网地址;
源地址(SA)也是由8个字节(byte)组成,定义与目的地址(DA)相同;
保留字节由2个字节组成;
payload部分根据不同的数据报的类型有不同的长度,如果是各种协议包的话是64个字节,如果是单组播数据包话是32+1024=1056个字节,当然并不仅仅限于以上2种;
CRC有4个字节组成,其计算方法遵循标准的以太网CRC算法。
2.2城域网数据包定义
城域网的拓扑是图型,两个设备之间可能有2种、甚至2种以上的连接,即节点交换机和节点服务器、节点交换机和节点交换机、节点交换机和节点服务器之间都可能超过2种连接。但是,城域网设备的城域网地址却是唯一的,为了精确描述城域网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引入参数:标签,来唯一描述一个城域网设备。
本说明书中标签的定义和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多协议标签交换)的标签的定义类似,假设设备A和设备B之间有两个连接,那么数据包从设备A到设备B就有2个标签,数据包从设备B到设备A也有2个标签。标签分入标签、出标签,假设数据包进入设备A的标签(入标签)是0x0000,这个数据包离开设备A时的标签(出标签)可能就变成了0x0001。城域网的入网流程是集中控制下的入网过程,也就意味着城域网的地址分配、标签分配都是由城域服务器主导的,节点交换机、节点服务器都是被动的执行而已,这一点与MPLS的标签分配是不同的,MPLS的标签分配是交换机、服务器互相协商的结果。
如下表所示,城域网的数据包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Figure BDA0001489563670000171
即目的地址(DA)、源地址(SA)、保留字节(Reserved)、标签、payload(PDU)、CRC。其中,标签的格式可以参考如下定义:标签是32bit,其中高16bit保留,只用低16bit,它的位置是在数据包的保留字节和payload之间。
基于视联网的上述特性,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构思之一,即通过对表格数据中的表格字段标识确定其正确的表格数据格式,当表格数据和正确的表格数据格式匹配时,则将其存储至表格数据库。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终端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应用于视联网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联网终端具有数据列表展示框,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具有第一尺寸,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视联网数据列表;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具有第二尺寸;
将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的第一尺寸与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的第二尺寸进行比较;
当所述第二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尺寸,将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切分成各个子数据列表;每个子数据列表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尺寸匹配;
在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上,依次展示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
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分别具有顺序编号,所述在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上,依次展示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中,按照顺序编号选取单个子数据列表;
在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上展示所述单个子数据列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上,依次展示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单个子数据列表的展示时间;
当所述展示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则返回所述在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中,按照顺序编号选取单个子数据列表的步骤,直到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展示完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展示完毕,判断当前是否接收到新的视联网数据列表;
若是,则返回所述将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的第一尺寸与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的第二尺寸进行比较的步骤;
若否,则返回所述在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中,按照顺序编号选取单个子数据列表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视联网数据列表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预设的后台数据接口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数据请求;
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多个视联网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视联网数据列表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多个视联网数据渲染成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
6.一种视联网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联网终端具有数据列表展示框,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具有第一尺寸,所述视联网终端包括:
列表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视联网数据列表;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具有第二尺寸;
尺寸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的第一尺寸与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的第二尺寸进行比较;
列表切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尺寸,将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切分成各个子数据列表;每个子数据列表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尺寸匹配;
列表展示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上,依次展示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
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分别具有顺序编号,所述列表展示模块,包括:
子数据列表选取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中,按照顺序编号选取单个子数据列表;
子数据列表展示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列表展示框上展示所述单个子数据列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视联网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表展示模块,包括:
展示时间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单个子数据列表的展示时间;
选取返回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展示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则返回所述子数据列表选取子模块,直到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展示完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视联网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联网终端还包括:
接收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各个子数据列表展示完毕,判断当前是否接收到新的视联网数据列表;
比较返回模块,用于返回所述尺寸比较模块;
选取返回模块,用于返回所述子数据列表选取子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视联网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联网终端还包括:
数据请求发送模块,用于通过预设的后台数据接口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数据请求;
视联网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多个视联网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视联网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表获取模块,包括:
渲染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视联网数据渲染成所述视联网数据列表。
CN201711239772.0A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及视联网终端 Active CN1088820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39772.0A CN108882049B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及视联网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39772.0A CN108882049B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及视联网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2049A CN108882049A (zh) 2018-11-23
CN108882049B true CN108882049B (zh) 2021-04-06

Family

ID=64325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39772.0A Active CN108882049B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及视联网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820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9410A (zh) * 2018-11-30 2019-05-10 惠州市德赛西威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列表焦点显示位置的记忆与恢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00982A (ja) * 2004-09-28 2006-04-13 Toshiba Corp 画像再生装置および画像再生方法
JP4881219B2 (ja) * 2007-05-10 2012-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
JP2009038680A (ja) * 2007-08-02 2009-02-19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および顔画像表示方法
CN103701756A (zh) * 2012-09-27 2014-04-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web表单数据的保护方法、装置及web服务器
CN105095206A (zh) * 2014-04-18 2015-11-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信息处理装置
CN104238885B (zh) * 2014-09-11 2019-09-10 吴涛军 一种适用于多设备内容显示的自动布局以及内容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49936B (zh) * 2015-12-21 2020-05-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表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2049A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8171B (zh) 一种视联网监控视频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9168064B (zh) 一种电子数据的同步显示方法和系统
CN108881948B (zh) 一种视联网轮巡监控视频的方法和系统
CN110049273B (zh)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会议录制方法和中转服务器
CN109194915B (zh) 一种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0769310A (zh)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视频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965930B (zh) 一种视频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43555B (zh)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062194B (zh) 一种音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768957B (zh) 一种监控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9905616B (zh) 一种切换视频画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02952B (zh) 监控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9743284B (zh)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视频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8965783B (zh) 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及视联网录播终端
CN111212255B (zh) 监控资源获取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93149B (zh) 一种报文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68964B (zh) 音视频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0022500B (zh) 一种丢包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218824B (zh)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74655B (zh) 一种会议监播方法和装置
CN108874844B (zh) 一种表格数据处理方法及视联网服务器
CN110113555B (zh)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视频会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677392A (zh) 一种视频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882049B (zh)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及视联网终端
CN110557411A (zh) 基于视联网的视频流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00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Qinglong Hutong 1, 1103 house of Ge Hua building.

Applicant after: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00 Beijing Dongcheng District Qinglong Hutong 1 Song Hua Building A1103-1113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VISIONVERA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