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16485B - 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16485B
CN108616485B CN201611131068.9A CN201611131068A CN108616485B CN 108616485 B CN108616485 B CN 108616485B CN 201611131068 A CN201611131068 A CN 201611131068A CN 108616485 B CN108616485 B CN 1086164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ing
terminal
fusion
server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310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16485A (zh
Inventor
高扬
蔡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11310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16485B/zh
Priority to EP17878276.9A priority patent/EP3554035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7/107504 priority patent/WO201810346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616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6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16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64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96Supplementary features, e.g. call forwarding or call hol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融合设备被触发后,向配对服务器发送第一配对请求;所述融合设备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临时配对码;所述临时配对码,用于第一终端与所述配对服务器完成配对;所述融合设备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返回的第一终端的配对信息,并在所述配对服务器将所述融合设备的配对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后,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视频业务的普及,终端用户希望将视频呼叫切换到大屏设备(例如:TV+机顶盒)上,以获得更好的视频体验。这种业务体验,业界通常称为甩屏业务。
甩屏业务可以使用呼叫转接类业务来实现,但是这种做法会把整个呼叫(例如:既包括多媒体信息、也包括信令信息等等)都切换到机顶盒上,而用户在机顶盒上操作图片、文字、抢红包等会受到限制,体验不佳;而且,转接类业务的相关操作,还要求机顶盒支持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注册,而注册号码的管理等对于用户而言也是繁琐的;此外,传统应用场景中,会出现有些机顶盒无法支持近场通信的情况,无法实现甩屏业务。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融合设备被触发后,向配对服务器发送第一配对请求;
所述融合设备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临时配对码;所述临时配对码,用于第一终端与所述配对服务器完成配对;
所述融合设备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返回的第一终端的配对信息,并在所述配对服务器将所述融合设备的配对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后,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
上述方案中,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融合设备向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第二配对请求,所述第二配对请求用于请求固定配对码;
在所述配对服务器与第一终端交互并存储所述固定配对码之后,所述融合设备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固定配对码。
上述方案中,所述融合设备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固定配对码之后,且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的配对当前处于解除状态时,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融合设备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第三配对请求;所述第三配对请求为所述配对服务器在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固定配对码的配对请求之后发送的,用于请求基于所述固定配对码的配对操作;
所述融合设备向所述配对服务器返回携带融合设备信息的确认消息,以使所述配对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配对确认消息,完成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间的配对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配对服务器接收所述融合设备被触发后发送的第一配对请求;
所述配对服务器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临时配对码;所述临时配对码,用于第一终端与所述配对服务器完成配对;
所述配对服务器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第一终端的配对信息,并将所述融合设备的配对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以使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
上述方案中,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配对服务器接收所述融合设备发送的第二配对请求,所述第二配对请求用于请求固定配对码;
所述配对服务器与第一终端交互所述固定配对码并存储,并将所述固定配对码发送到所述融合设备。
上述方案中,所述配对服务器将所述固定配对码发送到所述融合设备之后,且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的配对当前处于解除状态时,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配对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固定配对码的配对请求;
所述配对服务器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第三配对请求,所述第三配对请求用于请求基于所述固定配对码的配对操作;
所述配对服务器接收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携带融合设备信息的确认消息,之后向第一终端发送配对确认消息,完成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间的配对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完成与所述融合设备的配对后,与第二终端进行信令交互;
第一终端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会话描述协议(SDP)请求消息,并接收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第一终端的SDP;
第一终端基于收到的所述SDP生成新的SDP;依据当前的业务状态,通过与所述业务状态对应的更新消息将所述新的SDP通知所述第二终端;
第一终端在收到第二终端的响应消息后,向所述融合设备请求所述第二终端的SDP,并接收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该第二终端的SDP;
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所述第二终端SDP的交互,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融合设备之间建立第一终端的音频通道和视频通道。
上述方案中,所述当前的业务状态为振铃态甩屏业务时,所述更新消息为:更新UPDATE消息;
所述当前的业务状态为通话态甩屏业务,所述更新消息为:请求Re-INVITE消息。
上述方案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信令交互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第一终端将能力查询消息发送到所述融合设备;
接收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表示所述融合设备只支持视频通话;相应的,
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融合设备之间建立第一终端的视频通道,在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建立第一终端的音频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
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完成信令交互后,所述融合设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SDP请求消息;
所述融合设备将第一终端的SDP返回给第一终端,用于第一终端基于收到的所述SDP生成新的SDP;
在第一终端通过与当前的业务状态对应的更新消息将所述新的SDP通知所述第二终端之后,所述融合设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第二终端SDP的消息;
所述融合设备将该第二终端的SDP返回给第一终端,用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所述第二终端SDP的交互,以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融合设备之间建立第一终端的音频通道和视频通道。
上述方案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完成信令交互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融合设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能力查询消息,并将响应消息返回给第一终端,所述响应消息表示所述融合设备只支持视频通话;相应的,
所述第一终端的视频通道建立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融合设备之间,第一终端的音频通道建立在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融合设备,所述融合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所述融合设备被触发后,向配对服务器发送第一配对请求;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临时配对码;所述临时配对码,用于第一终端与所述配对服务器完成配对;
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返回的第一终端的配对信息,并在所述配对服务器将所述融合设备的配对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后,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
上述方案中,第一接收单元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之后,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第二配对请求,所述第二配对请求用于请求固定配对码;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配对服务器与第一终端交互并存储所述固定配对码之后,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固定配对码。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固定配对码之后,且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的配对当前处于解除状态时,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第三配对请求;所述第三配对请求为所述配对服务器在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固定配对码的配对请求之后发送的,用于请求基于所述固定配对码的配对操作;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配对服务器返回携带融合设备信息的确认消息,以使所述配对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配对确认消息,完成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间的配对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配对服务器,所述配对服务器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融合设备被触发后发送的第一配对请求;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临时配对码;所述临时配对码,用于第一终端与所述配对服务器完成配对;
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第一终端的配对信息,并将所述融合设备的配对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以使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
上述方案中,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之后,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融合设备发送的第二配对请求,所述第二配对请求用于请求固定配对码;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与所述第一终端交互所述固定配对码并存储,并将所述固定配对码发送到所述融合设备。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将所述固定配对码发送到所述融合设备之后,且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的配对当前处于解除状态时,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固定配对码的配对请求;接收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携带融合设备信息的确认消息,之后向第一终端发送配对确认消息,完成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间的配对流程;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第三配对请求,所述第三配对请求用于请求基于所述固定配对码的配对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终端,该终端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完成与所述融合设备的配对后,与第二终端进行信令交互;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SDP请求消息,并接收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该终端的SDP;依据当前的业务状态,通过与所述业务状态对应的更新消息将所述处理单元转发的新的SDP通知所述第二终端;
用于在收到第二终端的响应消息后,向所述融合设备请求所述第二终端的SDP,并接收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该第二终端的SDP;
用于该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所述第二终端SDP的交互,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融合设备之间建立该终端的音频通道和视频通道;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收到的所述SDP生成新的SDP,并转发给所述通信单元。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信单元与第二终端进行信令交互之前,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将能力查询消息发送到所述融合设备;接收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表示所述融合设备只支持视频通话;相应的,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融合设备之间建立该终端的视频通道,在该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建立该终端的音频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融合设备,所述融合设备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将第一终端的SDP返回给第一终端,用于第一终端基于收到的所述SDP生成新的SDP;
还用于将该第二终端的SDP返回给第一终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所述第二终端SDP的交互,以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融合设备之间建立第一终端的音频通道和视频通道;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完成信令交互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SDP请求消息;
在第一终端通过与当前的业务状态对应的更新消息将所述新的SDP通知所述第二终端之后,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第二终端SDP的消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完成信令交互之前,
所述第三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能力查询消息,并将响应消息返回给第一终端,所述响应消息表示所述融合设备只支持视频通话;相应的,
所述第一终端的视频通道建立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融合设备之间,第一终端的音频通道建立在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融合设备被触发后,向配对服务器发送第一配对请求;所述融合设备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临时配对码;所述临时配对码,用于第一终端与所述配对服务器完成配对;所述融合设备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返回的第一终端的配对信息,并在所述配对服务器将所述融合设备的配对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后,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本发明实施例不受近场通信的限制,基于所述配对服务器即可完成融合设备与终端的配对流程,以便进行后续的甩屏业务。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基于所述固定配对码以及所述配对服务器,所述融合设备可与所述终端进行自动配对流程,不需人为参与,用户体验得到提高。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基于融合设备技术的甩屏业务,用户可将IMS视频通话切换到融合设备实现,其他非多媒体业务,如:图片、文字、抢红包等仍然留在终端侧进行处理,用户体验得到很大提升;而且,用户号码管理简单,一个终端(手机)号码管理所有的呼叫业务,对于IMS视频通话的普及有很大推动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融合设备技术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融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配对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融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振铃态甩屏业务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通话态甩屏业务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兼容不支持麦克风的摄像头设备的甩屏业务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述的使用配对服务器的配对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所述的使用配对服务器的自动配对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对融合设备技术的理解,首先对传统的融合设备技术进行简单描述,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实施过程:
步骤一:UE_B与融合设备配对;
步骤二:UE_A与UE_B进行信令交互;
步骤三:UE_B与融合设备交换SDP;
步骤四:媒体通道建立在UE_A与融合设备之间。
基于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融合设备被触发后,向配对服务器发送第一配对请求;
步骤202:所述融合设备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临时配对码;所述临时配对码,用于第一终端与所述配对服务器完成配对;
步骤203:所述融合设备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返回的第一终端的配对信息,并在所述配对服务器将所述融合设备的配对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后,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
这里,所述第一配对请求,用于请求临时配对码。
本发明实施例不受近场通信的限制,基于所述配对服务器即可完成融合设备与终端的配对流程,以便进行后续的甩屏业务。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融合设备向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第二配对请求,所述第二配对请求用于请求固定配对码;
在所述配对服务器与第一终端交互并存储所述固定配对码之后,所述融合设备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固定配对码。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融合设备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固定配对码之后,且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的配对当前处于解除状态时,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融合设备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第三配对请求;所述第三配对请求为所述配对服务器在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固定配对码的配对请求之后发送的,用于请求基于所述固定配对码的配对操作;
所述融合设备向所述配对服务器返回携带融合设备信息的确认消息,以使所述配对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配对确认消息,完成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间的配对流程。
可见,基于所述固定配对码以及所述配对服务器,所述融合设备可与所述终端进行自动配对流程,不需人为参与,用户体验得到提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配对服务器接收所述融合设备被触发后发送的第一配对请求;
步骤302:所述配对服务器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临时配对码;所述临时配对码,用于第一终端与所述配对服务器完成配对;
步骤303:所述配对服务器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第一终端的配对信息,并将所述融合设备的配对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以使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
这里,所述第一配对请求,用于请求临时配对码。
本发明实施例不受近场通信的限制,融合设备不需要IMS注册,基于所述配对服务器即可完成融合设备与终端的配对流程,以便进行后续的甩屏业务。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配对服务器接收所述融合设备发送的第二配对请求,所述第二配对请求用于请求固定配对码;
所述配对服务器与第一终端交互所述固定配对码并存储,并将所述固定配对码发送到所述融合设备。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对服务器将所述固定配对码发送到所述融合设备之后,且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的配对当前处于解除状态时,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配对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固定配对码的配对请求;
所述配对服务器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第三配对请求,所述第三配对请求用于请求基于所述固定配对码的配对操作;
所述配对服务器接收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携带融合设备信息的确认消息,之后向第一终端发送配对确认消息,完成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间的配对流程。
可见,基于所述固定配对码以及所述配对服务器,所述融合设备可与所述终端进行自动配对流程,不需人为参与,用户体验得到提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第一终端完成与所述融合设备的配对后,与第二终端进行信令交互;
步骤402:第一终端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SDP请求消息,并接收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第一终端的SDP;
步骤403:第一终端基于收到的所述SDP生成新的SDP;依据当前的业务状态,通过与所述业务状态对应的更新消息将所述新的SDP通知所述第二终端;
步骤404:第一终端在收到第二终端的响应消息后,向所述融合设备请求所述第二终端的SDP,并接收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该第二终端的SDP;
步骤405: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所述第二终端SDP的交互,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融合设备之间建立第一终端的音频通道和视频通道。
这里,所述第一终端的甩屏业务为可用状态;所述业务状态可包括:振铃态甩屏业务、通话态甩屏业务等等;如果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第一终端的SDP中不携带音频描述信息,则所述第一终端生成的新的SDP中包括音频描述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基于融合设备技术的甩屏业务,用户可将IMS视频通话切换到融合设备实现,其他非多媒体业务,如:图片、文字、抢红包等仍然留在终端侧进行处理,用户体验得到很大提升;而且,用户号码管理简单,一个终端(手机)号码管理所有的呼叫业务,对于IMS视频通话的普及有很大推动作用。
其中,所述当前的业务状态为振铃态甩屏业务时,所述更新消息为:更新(UPDATE)消息;
所述当前的业务状态为通话态甩屏业务,所述更新消息为:请求(Re-INVITE)消息。
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信令交互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第一终端将能力查询消息发送到所述融合设备;
接收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表示所述融合设备只支持视频通话;相应的,
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融合设备之间建立第一终端的视频通道,在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建立第一终端的音频通道。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也适用于不支持麦克风的融合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
步骤502: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完成信令交互后,所述融合设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SDP请求消息;
步骤503:所述融合设备将第一终端的SDP返回给第一终端,用于第一终端基于收到的所述SDP生成新的SDP;
步骤504:在第一终端通过与当前的业务状态对应的更新消息将所述新的SDP通知所述第二终端之后,所述融合设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第二终端SDP的消息;
步骤505:所述融合设备将该第二终端的SDP返回给第一终端,用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所述第二终端SDP的交互,以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融合设备之间建立第一终端的音频通道和视频通道。
这里,所述第一终端的甩屏业务为可用状态;所述业务状态可包括:振铃态甩屏业务、通话态甩屏业务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基于融合设备技术的甩屏业务,用户可将IMS视频通话切换到融合设备实现,其他非多媒体业务,如:图片、文字、抢红包等仍然留在终端侧进行处理,用户体验得到很大提升;而且,用户号码管理简单,一个终端(手机)号码管理所有的呼叫业务,对于IMS视频通话的普及有很大推动作用。
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完成信令交互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融合设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能力查询消息,并将响应消息返回给第一终端,所述响应消息表示所述融合设备只支持视频通话;相应的,
所述第一终端的视频通道建立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融合设备之间,第一终端的音频通道建立在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的设备,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融合设备,如图6所示,所述融合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601,用于所述融合设备被触发后,向配对服务器发送第一配对请求;
第一接收单元602,用于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临时配对码;所述临时配对码,用于第一终端与所述配对服务器完成配对;
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返回的第一终端的配对信息,并在所述配对服务器将所述融合设备的配对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后,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
这里,所述第一配对请求,用于请求临时配对码。
本发明实施例不受近场通信的限制,基于所述配对服务器即可完成融合设备与终端的配对流程,以便进行后续的甩屏业务。
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收单元602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之后,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601,还用于向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第二配对请求,所述第二配对请求用于请求固定配对码;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602,还用于在所述配对服务器与第一终端交互并存储所述固定配对码之后,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固定配对码。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602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固定配对码之后,且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的配对当前处于解除状态时,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602,还用于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第三配对请求;所述第三配对请求为所述配对服务器在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固定配对码的配对请求之后发送的,用于请求基于所述固定配对码的配对操作;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601,还用于向所述配对服务器返回携带融合设备信息的确认消息,以使所述配对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配对确认消息,完成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间的配对流程。
可见,基于所述固定配对码以及所述配对服务器,所述融合设备可与所述终端进行自动配对流程,不需人为参与,用户体验得到提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配对服务器,如图7所示,所述配对服务器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701,用于接收融合设备被触发后发送的第一配对请求;
第二发送单元702,用于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临时配对码;所述临时配对码,用于第一终端与所述配对服务器完成配对;
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第一终端的配对信息,并将所述融合设备的配对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以使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
这里,所述第一配对请求,用于请求临时配对码。
本发明实施例不受近场通信的限制,融合设备不需要IMS注册,基于所述配对服务器即可完成融合设备与终端的配对流程,以便进行后续的甩屏业务。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之后,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701,还用于接收所述融合设备发送的第二配对请求,所述第二配对请求用于请求固定配对码;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702,还用于与所述第一终端交互所述固定配对码并存储,并将所述固定配对码发送到所述融合设备。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送单元702将所述固定配对码发送到所述融合设备之后,且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的配对当前处于解除状态时,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701,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固定配对码的配对请求;接收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携带融合设备信息的确认消息,之后向第一终端发送配对确认消息,完成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间的配对流程;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702,还用于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第三配对请求,所述第三配对请求用于请求基于所述固定配对码的配对操作。
可见,基于所述固定配对码以及所述配对服务器,所述融合设备可与所述终端进行自动配对流程,不需人为参与,用户体验得到提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终端,如图8所示,该终端包括:
通信单元801,用于完成与所述融合设备的配对后,与第二终端进行信令交互;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SDP请求消息,并接收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该终端的SDP;依据当前的业务状态,通过与所述业务状态对应的更新消息将所述处理单元转发的新的SDP通知所述第二终端;
用于在收到第二终端的响应消息后,向所述融合设备请求所述第二终端的SDP,并接收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该第二终端的SDP;
用于该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所述第二终端SDP的交互,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融合设备之间建立该终端的音频通道和视频通道;
处理单元802,用于基于收到的所述SDP生成新的SDP,并转发给所述通信单元。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单元801与第二终端进行信令交互之前,
所述通信单元801,还用于将能力查询消息发送到所述融合设备;接收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表示所述融合设备只支持视频通话;相应的,
所述通信单元801,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融合设备之间建立该终端的视频通道,在该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建立该终端的音频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融合设备,如图9所示,所述融合设备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901,用于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将第一终端的SDP返回给第一终端,用于第一终端基于收到的所述SDP生成新的SDP;
还用于将该第二终端的SDP返回给第一终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所述第二终端SDP的交互,以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融合设备之间建立第一终端的音频通道和视频通道;
第三接收单元902,用于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完成信令交互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SDP请求消息;
在第一终端通过与当前的业务状态对应的更新消息将所述新的SDP通知所述第二终端之后,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第二终端SDP的消息。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完成信令交互之前,
所述第三接收单元902,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能力查询消息,并将响应消息返回给第一终端,所述响应消息表示所述融合设备只支持视频通话;相应的,
所述第一终端的视频通道建立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融合设备之间,第一终端的音频通道建立在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述的振铃态甩屏业务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 UE_B与机顶盒配对;
(2) UE_B配对成功,设置通话前甩屏可用状态;
(3) UE_A发送视频呼叫UE_B(SDP携带音、视频媒体),发送INVITE到IMS;
(4) IMS转发INVITE到UE_B;
(5) UE_B回183;
(6) IMS转183;
(7) UE_A发送PRACK;
(8) IMS转PRACK;
(9) UE_B回200OK;
(10) IMS转200OK;
(11) UE_B回180;
(12) IMS转180;
(13) UE_B振铃界面甩屏按钮可用,用户点击;
(14) UE_B发送请求SDP消息到机顶盒;
(15) 机顶盒回SDP;
(16) UE_B构造SDP(如果UE_B有自己的媒体流,则为UE_B SDP+机顶盒SDP);
(17) UE_B发UPDATE,携带构造的SDP;
(18) IMS转UPDATE;
(19) UE_A回200OK;
(20) IMS转200OK;
(21) UE_B向机顶盒发送消息设置远端SDP;
(22) 机顶盒回响应消息;
(23) UE_B回摘机的200OK;
(24) IMS转200OK;
(25) UE_A发送ACK;
(26) IMS转ACK;
(27) 此时UE_B的音频通道建立在机顶盒;
(28) UE_B的视频通道建立在机顶盒。
实施例二
如图11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述的通话态甩屏业务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 UE_B与机顶盒配对;
(2) UE_B配对成功,设置通话前甩屏可用状态;
(3) UE_A与UE_B已经建立通话;
(4) UE_B振铃界面甩屏按钮可用,用户点击;
(5) UE_B发送请求SDP消息到机顶盒;
(6) 机顶盒回SDP;
(7) UE_B构造SDP(如果UE_B有自己的媒体流,则为UE_B SDP+机顶盒SDP);
(8) UE_B发Re-INVITE,携带构造的SDP;
(9) IMS转Re-INVITE;
(10) UE_A回200OK;
(11) IMS转200OK;
(12) UE_B向机顶盒发送消息设置远端SDP;
(13) 机顶盒回响应消息;
(14) UE_B回ACK;
(15) IMS转ACK;
(16) 此时UE_B的音频通道建立在机顶盒;
(17) UE_B的视频通道建立在机顶盒。
实施例三
如图12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述的兼容不支持麦克风的摄像头设备的甩屏业务(以通话态为例)示意图,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 UE_B与机顶盒配对;
(2) UE_B发送能力查询消息到机顶盒;
(3) 机顶盒回响应消息,表示只支持视频;
(4) UE_B配对成功,设置通话前甩屏可用状态;
(5) UE_A与UE_B已经建立通话;
(6) UE_B振铃界面甩屏按钮可用,用户点击;
(7) UE_B发送请求SDP消息到机顶盒;
(8) 机顶盒回SDP;
(9) UE_B构造SDP(如果UE_B有自己的媒体流,则为UE_B SDP+机顶盒SDP);
(10) UE_B发Re-INVITE,携带构造的SDP;
(11) IMS转Re-INVITE;
(12) UE_A回200OK;
(13) IMS转200OK;
(14) UE_B向机顶盒发送消息设置远端SDP;
(15) 机顶盒回响应消息;
(16) UE_B回ACK;
(17) IMS转ACK;
(18) 此时UE_B的音频通道建立在UE_B;
(19) UE_B的视频通道建立在机顶盒。
实施例四
如图13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述的使用配对服务器的配对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 用户在机顶盒触发配对(如遥控器操作)配对;
(2) 机顶盒向配对服务器发送配对请求,携带机顶盒设备信息;
(3) 服务器分配临时配对码(如6-8位随机码,有时效性)发送到机顶盒,在界面呈现;
(4) 用户在UE_B输入机顶盒呈现的配对码;
(5) UE_B使用输入的配对码发送配对请求到服务器;
(6) 服务器按临时配对码匹配;
(7) 服务器将UE_B的配对信息发送到机顶盒,完成配对;
(8) 服务器将机顶盒的配对信息发送到UE_B,完成配对;
(9) 整体完成配对;
(10) 机顶盒在已经配对的通道内,发送固定配对码请求消息;
(11) 服务器转发固定配对码请求消息到UE_B;
(12) UE_B返回确认消息;
(13) 服务器保存固定配对码及配对关系;
(14) 服务器转发确认消息。
这里,所述步骤(10)-(14),是支持固定配对的可选流程;所述机顶盒都可以是更通用的融合设备;
实施例五
如图14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述的使用配对服务器的自动配对流程示意图,假设UE_B与机顶盒(融合设备)之前使用图13的10-14步建立过固定配对,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 UE_B按固定配对码,发送配对请求到服务器,所述请求中携带UE_B信息;
(2) 服务器按固定配对码配对找到机顶盒;
(3) 服务器转发配对消息到机顶盒,携带UE_B信息;
(4) 机顶盒回确认配对,携带机顶盒信息;
(5) 服务器转发确认配对消息到UE_B;
(6) 完成自动配对。
这里,所述机顶盒都可以是更通用的融合设备;融合设备可以在设备启动时已经发送过配对请求。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融合设备被触发后,向配对服务器发送第一配对请求;
所述融合设备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临时配对码;所述临时配对码,用于第一终端与所述配对服务器完成配对;
所述融合设备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返回的第一终端的配对信息,并在所述配对服务器将所述融合设备的配对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后,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
所述融合设备向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第二配对请求,所述第二配对请求用于请求固定配对码;
在所述配对服务器与第一终端交互并存储所述固定配对码之后,所述融合设备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固定配对码,以使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基于所述固定配对码进行自动配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设备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固定配对码之后,且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的配对当前处于解除状态时,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融合设备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第三配对请求;所述第三配对请求为所述配对服务器在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固定配对码的配对请求之后发送的,用于请求基于所述固定配对码的配对操作;
所述融合设备向所述配对服务器返回携带融合设备信息的确认消息,以使所述配对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配对确认消息,完成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间的配对流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
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完成信令交互后,所述融合设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会话描述协议SDP请求消息;
所述融合设备将第一终端的SDP返回给第一终端,用于第一终端基于收到的所述SDP生成新的SDP;
在第一终端通过与当前的业务状态对应的更新消息将所述新的SDP通知所述第二终端之后,所述融合设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第二终端SDP的消息;
所述融合设备将该第二终端的SDP返回给第一终端,用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所述第二终端SDP的交互,以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融合设备之间建立第一终端的音频通道和视频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完成信令交互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融合设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能力查询消息,并将响应消息返回给第一终端,所述响应消息表示所述融合设备只支持视频通话;相应的,
所述第一终端的视频通道建立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融合设备之间,第一终端的音频通道建立在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
5.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配对服务器接收所述融合设备被触发后发送的第一配对请求;
所述配对服务器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临时配对码;所述临时配对码,用于第一终端与所述配对服务器完成配对;
所述配对服务器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第一终端的配对信息,并将所述融合设备的配对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以使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
所述配对服务器接收所述融合设备发送的第二配对请求,所述第二配对请求用于请求固定配对码;
所述配对服务器与第一终端交互所述固定配对码并存储,并将所述固定配对码发送到所述融合设备,以使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基于所述固定配对码进行自动配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服务器将所述固定配对码发送到所述融合设备之后,且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的配对当前处于解除状态时,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配对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固定配对码的配对请求;
所述配对服务器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第三配对请求,所述第三配对请求用于请求基于所述固定配对码的配对操作;
所述配对服务器接收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携带融合设备信息的确认消息,之后向第一终端发送配对确认消息,完成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间的配对流程。
7.一种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所述融合设备被触发后,向配对服务器发送第一配对请求;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临时配对码;所述临时配对码,用于第一终端与所述配对服务器完成配对;
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返回的第一终端的配对信息,并在所述配对服务器将所述融合设备的配对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后,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之后,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第二配对请求,所述第二配对请求用于请求固定配对码;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配对服务器与第一终端交互并存储所述固定配对码之后,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固定配对码,以使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基于所述固定配对码进行自动配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固定配对码之后,且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的配对当前处于解除状态时,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配对服务器发送的第三配对请求;所述第三配对请求为所述配对服务器在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固定配对码的配对请求之后发送的,用于请求基于所述固定配对码的配对操作;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配对服务器返回携带融合设备信息的确认消息,以使所述配对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配对确认消息,完成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间的配对流程。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设备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将第一终端的SDP返回给第一终端,用于第一终端基于收到的所述SDP生成新的SDP;
还用于将第二终端的SDP返回给第一终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所述第二终端的SDP的交互,以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融合设备之间建立第一终端的音频通道和视频通道;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完成信令交互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会话描述协议SDP请求消息;
在第一终端通过与当前的业务状态对应的更新消息将所述新的SDP通知所述第二终端之后,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第二终端SDP的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完成信令交互之前,
所述第三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能力查询消息,并将响应消息返回给第一终端,所述响应消息表示所述融合设备只支持视频通话;相应的,
所述第一终端的视频通道建立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融合设备之间,第一终端的音频通道建立在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
11.一种配对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服务器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融合设备被触发后发送的第一配对请求;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临时配对码;所述临时配对码,用于第一终端与所述配对服务器完成配对;
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第一终端的配对信息,并将所述融合设备的配对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以使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
所述融合设备完成与第一终端的配对流程之后,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融合设备发送的第二配对请求,所述第二配对请求用于请求固定配对码;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与所述第一终端交互所述固定配对码并存储,并将所述固定配对码发送到所述融合设备,以使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基于所述固定配对码进行自动配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配对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将所述固定配对码发送到所述融合设备之后,且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的配对当前处于解除状态时,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固定配对码的配对请求;接收所述融合设备返回的携带融合设备信息的确认消息,之后向第一终端发送配对确认消息,完成所述融合设备与第一终端间的配对流程;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融合设备发送第三配对请求,所述第三配对请求用于请求基于所述固定配对码的配对操作。
CN201611131068.9A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86164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31068.9A CN108616485B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EP17878276.9A EP3554035A4 (en) 2016-12-09 2017-10-24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ON THE BASIS OF AN INTEGR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PCT/CN2017/107504 WO2018103464A1 (zh) 2016-12-09 2017-10-24 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31068.9A CN108616485B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6485A CN108616485A (zh) 2018-10-02
CN108616485B true CN108616485B (zh) 2020-11-10

Family

ID=62490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31068.9A Active CN108616485B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554035A4 (zh)
CN (1) CN108616485B (zh)
WO (1) WO2018103464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2494A (zh) * 2011-12-06 2013-06-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话务员呼叫转接的方法和总机业务应用服务器
CN103491424A (zh) * 2013-10-21 2014-01-01 天津网络广播电视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iptv多屏互动的服务器系统及多屏互动的实现方法
CN105872440A (zh) * 2015-12-15 2016-08-17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音视频信息的输入方法、装置、网络电视及用户设备
CN106162368A (zh) * 2015-04-24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及通信方法、用户设备
CN106209755A (zh) * 2015-04-24 2016-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多媒体通信的架构、方法及融合设备和u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23425B2 (en) * 2009-01-28 2011-09-20 Headwater Partners I Verifiable service billing for intermediate networking devices
US20120198531A1 (en) * 2011-01-31 2012-08-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Multi-device session pairing using a visual tag
US9107055B2 (en) * 2011-06-14 2015-08-11 Sonifi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iring a mobile device to an output device
US8700019B2 (en) * 2012-08-27 2014-04-15 Avay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device pairing
EP2961209A1 (en) * 2014-06-25 2015-12-30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pairing devices
CN104135690A (zh) * 2014-08-19 2014-11-05 百视通网络电视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iptv的机顶盒操控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2494A (zh) * 2011-12-06 2013-06-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话务员呼叫转接的方法和总机业务应用服务器
CN103491424A (zh) * 2013-10-21 2014-01-01 天津网络广播电视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iptv多屏互动的服务器系统及多屏互动的实现方法
CN106162368A (zh) * 2015-04-24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及通信方法、用户设备
CN106209755A (zh) * 2015-04-24 2016-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多媒体通信的架构、方法及融合设备和ue
CN105872440A (zh) * 2015-12-15 2016-08-17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音视频信息的输入方法、装置、网络电视及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6485A (zh) 2018-10-02
EP3554035A4 (en) 2020-11-04
EP3554035A1 (en) 2019-10-16
WO2018103464A1 (zh) 2018-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50018B2 (en) Video connection continuity between devices
EP3148228A1 (en) Video media playing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WO2012079321A1 (zh) 一种提供流媒体服务的方法及系统、设备
KR20070118004A (ko) 세션 설정 프로토콜 기반의 얼리 미디어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WO2012122935A1 (zh) 互联网协议电视内容共享方法、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CN104580247A (zh) 基于ims多方通话的信息同步方法和信息同步装置
EP3288230A1 (en) Framework and method for realizing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fusion equipment and ue
CN102378355B (zh) 一种ims多媒体会议终端切换方法和装置
US11716363B2 (en) Messaging resource function
WO2016169228A1 (zh) 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及通信方法、用户设备
EP3182643B1 (en) Media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CN108616485B (zh) 一种基于融合设备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7846382B (zh) 一种融合通信中多屏共享的方法、服务器、终端及系统
CN107404457B (zh) 一种多方通话会议中的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KR20180135756A (ko) 회의 통화 호 처리 서버 및 그 방법
CN105391876A (zh) 一种为通话提供媒体服务的方法与装置
CN113132812B (zh) 一种基于volte网络的视频通话方法和系统
WO2017113071A1 (zh) 一种补充业务实现方法、终端设备和ims服务器
CN105530452A (zh) 会议终端呼叫转移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7032108A1 (zh) 一种视频通话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及系统
CN102300074A (zh) 用于会议电视系统的流媒体数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23273369A1 (zh) 会议通话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5941761A (zh) 一种通信、数据通道的建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14560A (zh) 一种移动终端视频会议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4023151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