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566C - 接收机 - Google Patents

接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566C
CN1084566C CN97110547A CN97110547A CN1084566C CN 1084566 C CN1084566 C CN 1084566C CN 97110547 A CN97110547 A CN 97110547A CN 97110547 A CN97110547 A CN 97110547A CN 1084566 C CN1084566 C CN 108456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eceiver
differential
differential detection
demod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10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073A (zh
Inventor
二木贞树
上杉充
铃木博
吉野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Panasonic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Communication Industrial Co Ltd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Communication Industrial Co Ltd,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Inc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Communication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9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56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56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2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6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transmitters, receivers or transceivers to transmission lines; Line dr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012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time domain
    • H04L25/03019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time domain adaptive, i.e. capable of adjustment during data reception
    • H04L25/03057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time domain adaptive, i.e. capable of adjustment during data reception with a recursive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作为接收机的一部分的均衡器单元补偿基带接收信号的传输路径特性以产生预测信号,并且对通过解调预测信号而产生的解调信号进行差分逻辑变换以产生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差分检测解调器单元对来自均衡器单元的预测信号进行差分检测并且相继地对差分检测后的预测信号进行解调以产生差分检测解调信号。选择器单元从来自均衡器单元的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或者来自差分检测解调器单元的差分检测解调信号之中选择一种信号。

Description

接收机
本发明一般性地涉及接收机,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移动式通信电话系统、移动式数据通信系统等的接收机。
通常,对于上述类型的接收机,已知采用全差分检测形式的接收机,例如日本专利JP-A-3-179852中公开的接收机。如图1中所示全差分检测接收机典型地包括一个前馈滤波器(FF滤波器)102,一个滤波系数校正电路103、一个判定电路104、一个差分检测变换器105和一个正负判定电路106。前馈滤波器102包括多个级联延迟元件、多个分别设置在多个延迟元件的输出端处的乘法器以及一个用于相加多个乘法器的输出信号的加法器。
在所示的接收器里,从输入端子101输入的输入信号顺序地由前馈滤波器102里的多个延迟元件延迟。各个延迟元件的输出由前馈滤波器102里的相关乘法器与滤波系数校正电路103提供给各个乘法器的滤波系数相乘。接着,由前馈滤波器102的加法器对各个乘法器的输出信号进行相加,所产生的和输入到进行解调的判定电路104。滤波系数校正电路103根据解调的结果校正滤波系数以优化滤波系数。前馈滤波器102里的加法器的输出信号在差分检测变换器105里受到差分检测,并且相继地由正负判定电路106判定差分检测后的输出信号具有正符号还是负符号。正负判定电路106的判定结果从输出端子107输出为差分检测解调输出信号。
因为如上述现有技术的接收机在进行差分检测之后判定符号,这种接收机可以减小由于频率偏移的影响而造成的比特误差率(BER)。但是,现有技术的接收机利用差分检测变换器105实现全关差分检测形式,当在不受到频率偏移或者衰落的影响的环境下,和同步检测方式相比这种方式对损耗特性更为敏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全差分检测形式的接收机,这种接收机可补偿接收机的损耗特性从而改善接收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接收机包括:
均衡装置,用于补偿基带接收信号的传输路径特征以产生预测信号并且用于对由解调预测信号而生成的解调信号进行差分逻辑变换以产生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
差分检波解调装置,用于对来自均衡装置的预测信号进行差分检波并且然后对差分检波后的预测信号进行解调以产生差分检测解调信号;以及
选择装置,用于从来自均衡装置的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或者从来自差分检测解调装置的差分检测解调信号之中选择一种信号。
图1是一个方块图,说明现有技术的接收机的结构;
图2是一个方块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接收机的结构;
图3是一个方块图,说明图1中所示的前馈滤波器的结构;
图4是一个方块图,说明图1中所示的反馈滤波器的结构;
图5是一个曲线图,表示图1所说明的接收机的静态特性;
图6是一个曲线图,表示图1所说明的接收机的动态特性;
图7是一个方块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接收机里的选择电路的结构;
图8是一个方块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接收机的结构;
图9是一个方块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接收机的结构;
图10是一个方块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接收机的结构;
图11是一个方块图,说明图10中所示的滤波系数改变测量电路的结构;以及
图12是一个方块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接收机。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2,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接收机包括一个输入端子1、一个DFE(判定反馈均衡器)均衡器2、一个差分检测器9、一个正负判定电路11、一个选择电路12、一个选择电路信息输入端子14以及一个输出端子15、在所示的结构中,用于补偿输入信号的传输路径特性的DFE均衡2包括一个前馈滤波器(FF滤波器)3、一个反馈滤波器(FB滤波器)4、一个加法器5、一个判定电路6、一个滤波系数校正电路7和一个差分逻辑变换器8。差分检测器9对从DFE均衡器2里的加法器5输出的预测信号10进行差分检测。正负判定电路11对差分检测器9的输出信号解调。根据从外部经过选择电路信息输入端子14对其输入的选择电路信息信号,选择电路12从由DFE均衡器2里的差分逻辑变换器8输出的差分逻辑变换解调输出信号13a和由正负判定电路11输出的差分检测解调信号13b中选择具有较小比特误差率的一个。
接着参照图3,DFE均衡器2里的前馈滤波器3包括一个输入端子16、三个级联延迟元件171-173、四个乘法器181-184、一个用于对四个乘法器181-184的输出信号进行相加的加法器、四个滤波系数输入端子20a-20d以及一个用于向外输出加法器19的输出信号的输出端子21。三个延迟元件171-173顺序地延迟来自输入端子16的输入信号。乘法器181把从外部经输入端子16输入的输入信号和经滤波系数输入端子20d从滤波系数校正电路7输入到其上的滤波系数相乘。乘法器182把延迟元件171的输出信号和经滤波系数输入端子20c从滤波系数校正电路7输入到其上的滤波系数相乘。乘法器183把延迟元件172的输出信号和经滤波系数输入端子20b从滤波系数校正电路7输入到其上的滤波系数相乘。
乘法器184把延迟元件173的输出信号和经滤波系数输入端子20a从滤波系数校正电路7输入到其上的滤波系数相乘。
接着参照图4,DFE均衡器2里的反馈滤波器4包括一个输入端子22、一个滤波系数输入端子25、一个用于延迟来自输入端子22的输入信号的延迟元件23、一个用于把延迟元件23的输出信号和经滤波系数输入端子25从滤波系数校正电路7输入到其上的滤波系数相乘的乘法器24,和一个用于把乘法器24的输出信号输出到外部的输出端子26。
下面将说明按照第一实施方式如上述构造的接收机的运行。天线所接收到的差分PSK(相移键控)调制信号受到频率转换产生输入到本接收机的输入端子1的基带信号。该带带信号输入到DFE均衡器2里的前馈滤波器3,并顺序地由延迟元件171-173延迟。乘法器181-184把基带信号及各延迟元件171-173的输出信号分别和经滤波系数输入端子20a-20d从滤波系数校正电路7输入到乘法器181-184的滤波系数相乘。加法器19相加乘法器181-184的输出信号。经前馈滤波器3的输出端子21加法器19的输出信号输入到DFE均衡器2里的加法器5。
DFE均衡器2里的反馈滤波器4施加有判定电路6的输出信号。经反馈滤波器4的输入端子22判定电路6的输出信号输入到延迟元件23上并在其上得到预定延迟时间的延迟。乘法器24把延迟元件23的输出信号和经滤波系数输入端25从滤波系数校正电路7输入到乘法器24的滤波系数相乘。经反馈滤波器4的输出端子26乘法器24的输出信号输入到DFE均衡器2里的加法器S上,并由加法器5和前馈滤波器3的输出信号相加。
DFE均衡器2里的加法器S的输出信号(预测信号10)输入到判定电路6、滤波系数校正电路7和差分检测器9。在判定电路6里预测信号得到解调以产生二进制(1或0)均衡器解调信号。滤波系数校正电路7对施加到前馈滤波器3和反馈滤波器的滤波系数进行校正,从而根据预测信号10以及来自判定电路6的均衡器解调信号优化滤波系数。差分逻辑变换8对来自判定电路6的均衡器解调信号进行差分逻辑变换以产生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13a。
差分检测器9对预测信号10进行差分检测。正负判定电路11通过正负判定解调差分检测器6的输出信号以产生二进制(1或0)差分检测解调信号13b。选择电路12根据经选择电路信息端子14从外部对其输入的选择电路信息从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13a和差分检测解调信号13b之中选择具有较小比特误差的一种信号。选出的信号为选择输出信号并从输出端子15向外输出。
接着,参照图5和图6说明输入到选择电路12的选择电路信息。在图5和图6的图表中,横坐标代表载波噪声比(CNR)而纵坐标代表比特误差率(BER)。
在静态特性下(即不受频率偏移或衰减的环境下),曲线B所代表的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13a表现出比曲线A所代表的差分检测解调信13b更好的接收特性。从而,在如图示的静态特性下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接收机里,经选择电路信息输入端子14向选择电路12输入迫使选择电路12选择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13a的选择电路信息。从而,选择电路12把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选择为输出信号。以这种方式,和观有技术的即使在这种静态特性下也把差分检测解调信号作为输出信号的接收机相比,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接收机可以改进接收持性,从而使得有可能在静态特性下防止全差分检测形式中的损耗特性。
另一方面,在动态特征下(即,出现频率偏移和衰减的影响的环境中),曲线B代表的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13a表现出比曲线A代表的差分检测解调信号13b更差的接收特性,如图6中所示。从而,在所示的动态特性下在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接收机里,经选择电路信息输入端子14向选择电路12输入迫使选择电路12选择差分检测调制信号13b的选择电路信息。从而选择电路12把差分检测解调信号13b选择为输出信号。以这种方式,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接收机在上面所述的动态特性下可以提供和现有技术的接收机相同的接收特征,从而即使在出现频率偏移和衰减的影响的环境下也可以保持好的接收特性。
尽管在上述的说明中前馈滤波器3包括三个延迟元件171-173和四个乘法器181-184,即使前馈滤波器3采取其它的结构仍可产生类似的效果。另外,尽管反馈滤波器4包括一个延迟元件23和一个乘法器24,即使反馈滤波器4采取其它结构仍可产生类似的效果。此外,尽管把第一实施方式的接收机假定成具有一个输入端子1的单支路接收结构,该接收机可以具有多个输入端子的多支路接收结构。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7,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接收机和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上述接收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具有一个由开关28和一个控制按钮29组成的选择电路27以替代图2中所示的选择电路12,开关28用于选择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13a或者差分检测解调信号13b中的一个信号,而控制按钮29用于控制开关28的切换操作。
在按照第二实施方式的接收机里,例如和该接收机紧密结合的便携式电话的通话者本人可以操纵控制按钮29移动开关28以选择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13a或者差分检测解调信号13b中的一种。从而可以理解第二实施方式的接收机能以简单的硬件结构对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13a和差分检测解调信号13b进行切换。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8,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接收机包括一个输入端子31、一个放大器32、一个子同步检测电路33、一个DFE均衡器34、一个差分检测解调器36、一个选择电路38和一个输出端子40。在这种结构下,从外部向输入端子31施加中频频带的接收信号。放大器32放大经输入端子31输入的接收信号。放大器32还输出一个指示放大器32的增益的放大器增益信号39。子同步检测电路33对来自放大器32的中频频带下的接收信号进行频率转换以生成基带接收信号。DFE均衡器34对从子同步检测电路33输入的基带接收信号中所包含的码间干扰进行补偿,它具有类似于图2中所示的DFE均衡器2的结构。DFE均衡器34输出预测信号3S和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37a。差分检测解调器36对来自DFE均衡器34的预测信号35进行差分检测,然后解调差分检测后的预测信号。差分检测解调器36输出差分检测解调信号37b。
选择电路38根据放大器32对它输入的放大器增益信号39,从来自DFE均衡器34的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37a或者来自差分检测解调器36的差分检测解调信号37b之中选择一个信号。选择电路38包括:一个延迟元件41,对它施以放大器增益信号;一个加法器42,用于从放大器增益信号39中减去延迟元件41的输出信号;一个绝对值计算电路43,用于计算加法器42的输出信号的绝对值以产生接收电平波动信号44;以及一个判定/选择电路45,用于根据接收电平波动信号44选择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37a或者差分检测解调信号37b中的一种信号。经输出端子40向外部发送选择电路38的输出信号。
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如上述结构的接收机里,输入端子31输入的中频频带接收信号由放大器32调整其幅值从而使放大器32的输出电平保持常值。在此刻表示放大器32增益的放大器增益信号39被输入到选择电路38。放大器32的输出信号由子同步检测电路33进行频率转换以变换成基带接收信号。DFE均衡器补偿基带接收信号中包含的码间干扰。从DFE均衡器34输出的预测信号35由差分检测解调电路36进行差分检测并接着进行解调以变换为差分检测解调信号37b。
在选择电路38里,放大器增益信号39由延迟元件41延迟预定的时间,并且由加法器42从放大器增益信号39中减去延迟元件41的输出信号。利用这种处理,从加法器42产生表示预定时间内接收电平的波动的信号。加法器42的输出信号输入到计算加法器42的输出信号的绝对值的绝对值计算电路43,从而把加法器42的输出信号变换为接收电平波信号44。判定/选择电路45在接收电平信号44指示电平波动等于或高于预定电平时选择差分检测解调信号37b,在接收电平信号44指示电平波动低于预定电平时选择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37a。
因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如上述构造的接收机可以在监视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波动的同时自动地选择差分检测解调信号37b或者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37a中的一种信号,可以改善接收性能。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9,按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接收机和按照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接收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选择电路38A里的绝对值计算电路43A计算放大器增益信号39的绝对值以产生平均接收电平信号44A,并且选择电路38A里的判定/选择电路45A根据平均接收电平信号44A选择差分检测解调信37b或者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37a中的一种信号。
更具体地,按照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接收机里的选择电路38是根据接收电平波动方式运行的,种方式根据由延迟元件41和加法器42检测出的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波动选择差分检测解调信号37b或差分逻辑变换调解信号37a中的一种信号。另一方面,按照第四实施方式的接收机里的选择电路38A是根据平均接收电平测量方式运行的,在这种方式下计算由放大器增益信号39表示的放大器32的增益绝对值,并且根据计算出的增益绝对值选择差分检测解调信号37b和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37a中的一种信号。
因为按照第四实施方式的接收机可以在监视接收信号的平均接收电平的同时自动地选择差分检测解调信号37b或者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37a中的一种信号,以相类似的方式可以改善接收性能。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0,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接收机包括一个输入端子51、一个DFE均衡器52、一个差分检测解调器54、一个滤波系数改变测量电路57、一个选择电路59和一个输出端子60、在这种结构下,向输入端子51施加差分PSK调制基带接收信号、DFE均衡器52补偿经输入端子51从外部输入的基带接收信号中的码间干扰,除了表示各个输出到前馈滤波器3和反馈滤波器4的滤波系数的滤波系数信号56是从滤波系数校正电路7向外部输出之外,它具有和图2中所示的DFE均衡器2相类似的结构。DFE均衡器52还输出预测信号53和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55a。差分检测解调器54对来自DFE均衡器52的预测信号53进行差分检测并且接着对差分检测后的预测信号进行解调。差分检测解调器54输出差分检测解调信号55b。
滤波系数改变测量电路57利用来自DFE均衡器52的滤波系数信号56测量各个滤波系数的变化量。如图11中所示,滤波系数改变测量电路57包括:滤波系数输入端子611-615,对它们分别施加由滤波系数信号56表示的滤波系数;一个最大值检测电路62,用于计算经滤波系数输入端子611-615输入的各滤波系数的乘方以检测各计算出的乘方的最大值(最大乘方);一个差分检测电路63,用于对最大值检测电路62检测出的最大乘方进行差分检测;以及一个角度计算电路64,用于计算经差分检测电路63差分检测后的最大乘方的反正切以导出具有最大乘方的各个滤波系数的角度。从输出端子65向外输出角度计算电路64的输出信号,它充当为滤波系数改变量信号58。
选择电路59根据从滤波系数改变测量电路57对其输入的滤波系数改变量信号58从来自DFE均衡器52的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55a或者从来自差分检测解调信号54的差分检测解调信号55b之中选择一种信号。具体地,当滤波糸数改变量信号58指示的角度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时选择电路59选择差分检测解调信号55b,而当滤波系数改变量信号指示的角度小于预定值时选择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55a。经输出端子60向外部输出选择电路60的输出信号。
图为按照第五实施方式如上述构造的接收机在监视DFE均衡器52所具有的滤波器的滤波系数的改变量的同时可以自动地选择差分检测解调信号55b或者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55a中的一种信号,即使存在频率偏移仍能改进接收性能。
(第六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2,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接收机和图8中所示的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接收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选择电路78包括一个连接成接收来自DFE均衡器74的滤波系数信号80的滤波系数改变测量电路86,还包括一个连接成接收来自绝对值计算电路84的平均接收电平信号85以及接收来自滤波系数改变测量电路86的滤波系数改变量信号87的加权电路88,而且不同之处在于判定/选择电路90根据来自加权电路88的加权信号89从差分检测解调信号77b或者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77a中选择一个信号。
在第六实施方式的接收机里,来自外部输入到输入端71的中频频带的接收信号由放大器72放大,然后由子同步检测电路73进行频率转换以变换为基带信号。DFE均衡器74补偿该基带信号中包含的码间干扰。差分检测解调器76对从DFE均衡器74输出的预测信号75进行差分检测及解调以变换成差分检测解调后的信号77b。从DFE均衡器74输出的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77a和从差分检测解调器76输出的差分检测解调信号输入到选择电路78里的判定/选择电路90。
从放大器72输出的表示放大器72增益的放大器增益信号79输入到选择电路78里的延迟元件82和加法器83上,从而加法器83从由放大器增益信号79表示的当前增益中减去经延迟元件83延迟后的由放大器增益信号79表示的增益。加法器83的输出信号输入到选择电路78里的绝对值计算电路84以便计算减法运算结果的绝对值,从而产生表示接收电平波动的接收电平波动信号85。DFE均衡器74输出的滤波系数信号80输入到滤波系数改变量测量电路86,后者测量滤波系数中的改变量并产生表示滤波系数中所测量到的改变量的滤波系数改变量信号87。
从滤波系数改变测量电路86输出的滤波系数改变量信号87和从绝对值计算电路84输出的接收电平波动信号85都输入到加权电路88,加权电路88对滤波系数改变量信号87和接收电平波动信号85施加预定的加权。在加权后,选择具有较大值的信号。更具体地,假定向滤波系数改变量信号87和接收电平波动信号85施加1∶1的加权,当滤波系数改变量信号87或接收电平信号85中的一个具有大的值时,或者当滤波系数改变量信号87和接收电平波动信号85都具有大的值时,从加权电路88输出的加权信号89具有大的值。
选择电路78里的判定/选择电路90在加权信号89表示的值大于预定的阈值时把差分检测解调信号77b选择为选定的输出信号,而在加权信号89表示的值小于预定的阈值时把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77a选择为选定的输出信号。从输出端子81向外部输出该选择后的选定输出信号。
因为根据第六实施方式如上述构造的接收机在监视DFE均衡器74所具有的滤波器的滤波系数的改变量以及监视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的波动的同时,可以自动地选择差分检测解调信号77b或者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77a中的一种信号,从而可以改善接收性能。

Claims (14)

1.一种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均衡装置,用于对基带接收信号的传输路径特性进行补偿,以产生预测信号并且用于对经解调所述预测信号产生的解调信号进行差分逻辑变换以产生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
差分检测解调装置,用于对来自所述均衡装置的所述预测信号进行差分检测并且然后对差分检测后的预测信号进行解调以产生差分检测解调信号;以及
选择装置,用于从来自所述均衡装置的所述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或来自所述差分检测解调装置的所述差分检测解调信号之中选择一种信号。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衡装置包括:
一个前馈滤波器,连接成接收所述基带接收信号;
一个加法器,用于产生所述预测信号;
判定装置,用于解调所述预测信号以生成所述解调信号;
一个反馈滤波器,连接成接收所述解调信号;滤波系数校正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预测信号和所述解调信号校正所述前馈滤波器以及所述反馈滤波器的滤波系数;以及
一个差分逻辑变换器,用于对所述解调信号进行差分逻辑变换以产生所述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
其中所述加法器对所述前馈滤波器的输出信号和所述反馈滤波器的输出信号进行相加以产生所述预测信号。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装置包括:
一个开关,用于切换所述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和所述差分检测解调信号;以及
一个控制按钮,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的切换操作。
4.按照权利要求3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安装在便携式电话中。
5.按照权利要求2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装置包括:
一个开关,用于切换所述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和所述差分检测解调信号;以及
一个控制按钮,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的切换操作。
6.按照权利要求5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安装在便携式电话中。
7.按照权利要求1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进而包括:
设置在所述均衡装置的输入侧的放大装置,用于放大中频频带下的接收信号;以及
设置在所述放大装置和所述均衡装置之间的子同步检测装置,用于对所述放大后的接收信号进行频率转换以产生所述基带接收信号,
其中所述选择装置根据以所述放大装置的增益为基础推导出的所述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波动,从所述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或者所述差分检测解调信号之中选择一个信号。
8.按照权利要求7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装置包括:
延迟装置,用于按预定时间延迟增益信号,该增益信号表示所述放大装置的增益并且是从所述放大装置输入的;以及
计算装置,用于利用所述增益信号以及所述延迟装置的输出信号推算出所述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波动。
9.按照权利要求1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设置在所述均衡装置的输入侧的放大装置,用于放大中频频带下的接收信号;以及
设置在所述放大装置和所述均衡装置之间的子同步检测装置,用于对所述放大后的接收信号进行频率转换以产生所述基带接收信号,
其中所述选择装置根据从所述放大装置的增益计算出的所述接收信号的平均接收电平从所述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或者所述差分检测解调信号中选择一个信号。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装置包括:
绝对值计算装置,用于计算所述放大装置的增益的绝对值以推导出所述接收信号的平均接收电平。
11.按照权利要求2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装置根据所述前馈滤波器和所述反馈滤波器的滤波系数里的改变量从所述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或者所述差分检测解调信号中选择一个信号。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机还包括滤波系数改变测量装置,并且所述的滤波系数改变测量装置还包括:
最大值检测装置,用于计算所述前馈滤波器以及所述反馈滤波器的滤波系数的乘方,并且用于检测所述计算出的乘方的最大值;
差分检测装置,用于差分检测由所述最大值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所述乘方的最大值;以及
角度计算装置,用于计算由所述差分检测装置差分检测后的所述乘方的所述最大值的正反切以推导出具有所述乘方的最大值的所述滤波系数的角度,
其中所述选择装置根据所述角度计算装置计算出的所述角度从所述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或者所述差分检测解调信号中选择一个信号。
13.按照权利要求2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进而包括:
设置在所述均衡装置的输入侧的放大装置,用于放大中频频带下的接收信号;以及
设置在所述放大装置和所述均衡装置之间的子同步检测装置,用于对所述放大后的接收信号进行频率转换以产生所述基带接收信号,
其中所述选择装置根据所述前馈滤波器以及所述反馈滤波器的滤波系数里的改变量和以所述放大装置的增益为基础推导出的所述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的波动从所述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或者所述差分检测解调信号中选择一个信号。
14.按照权利要求13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装置包括:
延迟装置,用于按预定时间延迟增益信号,该增益信号表示所述放大装置的增益并且是从所述放大装置输入的;
计算装置,用于利用所述增益信号以及所述延迟装置的输出信号推算出所述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中的波动;
最大值检测装置,用于计算所述前馈滤波器以及所述反馈滤波器的滤波系数的乘方,并且用于检测所述计算出的乘方的最大值;
差分检测装置,用于差分检测由所述最大值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所述乘方的最大值;
角度计算装置,用于计算由所述差分检测装置差分检测后的所述乘方的所述最大值相反正切,计算具有所述乘方的最大值的所述滤波系数的角度;以及
加权装置,用于对由所述计算装置推导出的所述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中的波动和由所述角度计算装置计算出的所述角度进行加权,并且相继地从所述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的所述加权波动以及所述加权角度之中选择具有较大值的一个,
其中所述选择装置根据所述加权装置选择的所述接收信号的接收电平的所述加权波动或所述加权角度从所述差分逻辑变换解调信号或者所述差分检测解调信号之中选择一种信号。
CN97110547A 1996-04-18 1997-04-17 接收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56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8096600A JPH09284353A (ja) 1996-04-18 1996-04-18 受信機
JP096600/96 1996-04-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073A CN1169073A (zh) 1997-12-31
CN1084566C true CN1084566C (zh) 2002-05-08

Family

ID=14169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05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566C (zh) 1996-04-18 1997-04-17 接收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032029A (zh)
EP (1) EP0802657B1 (zh)
JP (1) JPH09284353A (zh)
KR (1) KR100309688B1 (zh)
CN (1) CN1084566C (zh)
DE (1) DE69714126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42818B1 (ko) * 1998-10-14 2004-09-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순차적 갱신 적응형 등화기 및 그 방법
US6580930B1 (en) 1999-04-15 2003-06-17 Ericsson, Inc. Signal detector selector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detector
US6449302B2 (en) 2000-04-19 2002-09-10 Powerwav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ak power reduction in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systems
KR100491194B1 (ko) * 2000-06-20 2005-05-25 파워웨이브 테크놀로지스, 인크. 다중 캐리어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크 전력 감소를 위한시스템 및 방법
US7170952B2 (en) 2001-07-02 2007-01-30 Powerwav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st filtering peak power reduction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7095798B2 (en) 2001-08-02 2006-08-22 Powerwav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st filtering peak power reduction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7450539B1 (en) 2003-02-11 2008-11-11 Analog Devices, Inc. Power regulation for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574175B2 (en) * 2004-11-01 2009-08-1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ve equalization enablement based on modulation type
US7835466B1 (en) * 2007-02-16 2010-11-16 Link—A—Media Devices Corporation Baseline wander compensation for perpendicular recording
CN101667412B (zh) * 2008-09-02 2011-12-14 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补偿装置、信号补偿方法及多计算机切换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41059A (ja) * 1982-02-15 1983-08-22 Nec Corp 多値デイジタル無線通信方式
SE460086B (sv) * 1987-11-27 1989-09-0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nordning foer korrigering av frekvensen i en koherent mottagare
US5159282A (en) * 1989-12-06 1992-10-2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emodulation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adaptive equalizer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
JPH03179852A (ja) * 1989-12-07 1991-08-05 Toshiba Corp 復調装置
JPH03182144A (ja) * 1989-12-12 1991-08-08 Japan Radio Co Ltd 復調装置
US5297165A (en) * 1990-07-06 1994-03-22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Equalizer for radio receive signal
JP2611557B2 (ja) * 1991-02-19 1997-05-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判定帰還形自動等化器
JP2623375B2 (ja) * 1991-03-07 1997-06-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受信装置
JP2797153B2 (ja) * 1991-05-10 1998-09-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受信装置
JP3168610B2 (ja) * 1991-06-27 2001-05-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受信機
JP2621716B2 (ja) * 1991-11-20 1997-06-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復号装置
JPH0662068A (ja) * 1992-08-07 1994-03-04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復調方式選択ダイバーシチ回路
ATE218018T1 (de) * 1992-09-18 2002-06-15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Adaptiver entzerrungsempfänger und maximalwahrscheinlichkeits-sequenz- bewertungsempfänger
JPH06188788A (ja) * 1992-12-15 1994-07-08 Canon Inc 適応形自動等化器
JPH07240707A (ja) * 1994-02-25 1995-09-12 Sony Corp 等化器
US5539774A (en) * 1994-06-15 1996-07-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ual decision equaliz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5581585A (en) * 1994-10-21 1996-12-03 Level One Communications, Inc. Phase-locked loop timing recovery circuit
JP2697648B2 (ja) * 1994-12-26 1998-01-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判定帰還形等化器
JP3287971B2 (ja) * 1995-01-31 2002-06-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受信装置
JP3325735B2 (ja) * 1995-01-31 2002-09-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受信装置
JP3270289B2 (ja) * 1995-03-15 2002-04-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判定帰還形等化器
US5546430A (en) * 1995-05-01 1996-08-13 Universite du Quebeca Hull Detector for demodulating a received signal and producing an information data signal with reduced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JPH09219663A (ja) * 1996-02-09 1997-08-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ータ受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09284353A (ja) 1997-10-31
EP0802657A3 (en) 2000-11-22
US6032029A (en) 2000-02-29
DE69714126T2 (de) 2003-02-06
CN1169073A (zh) 1997-12-31
KR970072728A (ko) 1997-11-07
DE69714126D1 (de) 2002-08-29
EP0802657B1 (en) 2002-07-24
EP0802657A2 (en) 1997-10-22
KR100309688B1 (ko) 2001-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16904C (en) Ofdm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ofdm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CA2149364C (en) Diversity reception device
EP0700184B1 (en) Diversity receiver
JP4499515B2 (ja) コチャンネル干渉を検出し、軽減させるデジタルビデオ放送受信機のチャンネル状態評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084566C (zh) 接收机
CN100433610C (zh) 无线信号接收设备和无线信号接收方法
CN1235432A (zh) 具有干扰消除装置的码分多址多用户接收装置
CN1242655A (zh) 蜂窝系统、移动便携式设备、基站、最佳路径检测方法及设备
KR930009845B1 (ko) 디지탈 신호용 다이버시티 수신장치
CA2054173C (en) Digital radio receiver having amplitude limiter and logarithmic detector
AU737361B2 (en) Timing synchronization in a receiver employing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KR20000047588A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멀티플렉싱 통신 장치 및 직교 주파수분할 멀티플렉싱 통신 방법
US6100832A (en) A/D conversion apparatus having high level reception enhancement
EP0674398B1 (en) Delay spread sensor and detection switching circuit using it
WO2002037929A2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b/Nt ESTIMATION FOR FORWARD POWER CONTROL IN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SYSTEMS
EP0235300A1 (en) Radi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N1323466A (zh) 移动台接收方法和移动台接收机
US797878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quantization in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JPH0746284A (ja) フェージング補償装置
EP1392006A1 (en) Differential amplitude detection diversity receiver employing MRC and a method of receiving signals using the same
US6122333A (en) Delay detection demodulation system
Tomita et al. Digital intermediate frequency demodulation technique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3880805B2 (ja) 合成ダイバーシチ受信装置
KR0128670B1 (ko) 수신신호의 파워 분포를 이용한 수정된 공간 다이버시티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3182376B2 (ja) ダイバーシチ受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