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22448A -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22448A
CN108322448A CN201810018915.3A CN201810018915A CN108322448A CN 108322448 A CN108322448 A CN 108322448A CN 201810018915 A CN201810018915 A CN 201810018915A CN 108322448 A CN108322448 A CN 108322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ial image
mark
image feature
signal transmitter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189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pay Pay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pay Pay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pay Pay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pay Pay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189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224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22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24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9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rotocols designed for non-contact record carriers such as RFIDs NFCs, e.g. ISO/IEC 14443 and 18092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5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an additional device, e.g. smartcard, SIM or a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oxic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在远程读取模式下,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从所述远程信号中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用于确定与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采集人脸图像;所述人脸图像用于确定所述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所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提高了身份验证效率。

Description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可基于计算机平台完成的操作越来越多。用户在进行这些操作时,通常需要进行身份验证,目前常用的身份验证方式包括密码验证方法、手机验证码验证方法以及人脸识别验证等。
在传统的人脸识别验证技术中,通常是将需要验证的人脸图像与人脸图像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进行逐一比对,从而得到身份验证结果。这样使得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的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身份验证效率比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包括:
在远程读取模式下,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
从所述远程信号中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用于确定与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
采集人脸图像;所述人脸图像用于确定所述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
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所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
一种身份验证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远程读取模式下,接收与当前设备非接触的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
读取模块,用于从所述远程信号中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用于确定与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脸图像;所述人脸图像用于确定所述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所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
一种身份验证系统,包括便携信号发射器和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便携信号发射器用于发送远程信号;
所述电子设备用于在远程读取模式下,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从所述远程信号中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用于确定与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采集人脸图像;所述人脸图像用于确定所述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所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在远程读取模式下,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
从所述远程信号中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用于确定与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
采集人脸图像;所述人脸图像用于确定所述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
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所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在远程读取模式下,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
从所述远程信号中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用于确定与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
采集人脸图像;所述人脸图像用于确定所述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
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所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
上述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通过远程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发送的远程信号,即可从远处信号中提取信号发射器标识,这样在不需要用户参与操作下即可在采集人脸图像后,直接根据采集的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与信号发射器标识所关联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身份验证结果,避免了将需要验证的人脸图像与人脸图像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进行逐一比对所带来的耗时,提高了身份验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身份验证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身份验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注册使用便携信号发射器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资源转移的应用架构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身份验证方法的时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身份验证装置的模块结构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身份验证装置的模块结构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身份验证装置的模块结构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图10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身份验证方法的应用环境图。参照图1,该身份验证方法应用于身份验证系统。该身份验证系统包括便携信号发射器110、电子设备120和服务器130。电子设备120具体可以是配置了可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110发送的远程信号的信号接收装置的计算机设备。服务器130具体可以是独立的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独立的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电子设备120可用于执行该身份验证方法;也可在远程读取模式下,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后,从远程信号中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采集人脸图像,再将该人脸图像和读取的信号发射器标识发送至服务器130,服务器130根据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与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所关联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后反馈至电子设备120。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身份验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主要以该方法应用于上述图1中的电子设备120来举例说明。参照图2,该身份验证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02,在远程读取模式下,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
其中,远程读取模式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数据获取方式。在远程读取模式下,电子设备无需接触数据载体,即可获取数据载体上承载的数据。便携信号发射器是可随身携带的能发射远程信号的电子器件。远程信号是可通过空气介质传播的信号。远程信号比如电磁波信号或者声波信号等。电磁波信号比如射频信号等。声波信号比如超声波信号等。
可以理解,便携信号发射器是数据载体。现实场景中便携信号发射器将承载的数据携带在远程信号中发送出去。电子设备在不接触便携信号发射器时,即可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发送的远程信号。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便携信号发射器具体可以是射频识别(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标签。该RFID标签可以是被动式RFID标签、也可以是半被动式RFID标签,还可以是主动式RFID标签。电子设备内置或外部连接有RFID读卡器,这样电子设备即可通过该RFID读卡器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
具体地,电子设备可通过RFID读卡器在远程读取模式下,向外辐射检测信号。位于该RFID读卡器的信号辐射范围内的RFID标签在接收到检测信号后,即可通过接收到的检测信号触发发射射频信号,电子设备进而通过RFID读卡器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射频信号。
电子设备还可开启RFID读卡器的远程读取模式,在该RFID读卡器的信号检测范围内检测射频信号。位于该RFID读卡器的信号检测范围内的RFID标签在可主动发射射频信号,电子设备进而通过RFID读卡器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射频信号。
S204,从远程信号中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信号发射器标识用于确定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
其中,信号发射器标识可以是包括数字、字母和符号中的至少一种字符的字符串,用于唯一标识一个信号发射器。对于RFID标签,采用国家标准的39位数字串作为唯一标识。
具体地,便携信号发射器中可存储有该便携信号发射器的信号发射器标识。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即携带了该信号发射器标识。这样电子设备在远程接收到便携信号发射器发送的远程信号后,即可从远程信号中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
可以理解,信号发射器标识用于唯一标识一个便携信号发射器,一个便携信号发射器唯一归属于一个用户。那么对于任一用户所拥有的便携信号发射器,电子设备上可关联于该便携信号发射器的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储有人脸图像特征样本。其中,该人脸图像特征样本是作为样本的人脸图像特征,用于标识该信号发射器标识所对应的便携信号发射器的真实拥有者,进而在采集到使用便携信号发射器的用户的人脸图像后,用于验证该用户是否为该便携信号发射器的真实拥有者。
人脸图像特征是反映人脸图像中人脸特征的数据,具体可以是反映人脸器官特征的数据。人脸图像特征比如两眼距离,鼻子与眼睛角度,或者,嘴巴与鼻子距离等。人脸图像特征具体可通过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来提取,具体可以提取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发射器标识也可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关联存储在除该电子设备以外的其他计算机设备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远程读取模式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这样不存在需要在可视环境下输入信号发射器标识或者其他数据,比如标识用户身份的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或者银行卡号码等,可有效防止身份验证数据的泄露,提高身份验证数据的安全性。
S206,采集人脸图像;人脸图像用于确定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
具体地,电子设备在远程读取模式下接收远程信号时,可调用内置的摄像头或者外部连接的摄像头采集人脸图像。其中,在远程读取模式下接收远程信号与采集人脸图像可同步进行,也可异步进行。
可以理解,当前采集的人脸图像可以认为是当前使用便携信号发射器的用户的人脸图像,那么则可通过图像对比或者图像特征对比判断当前用户是否为便携信号发射器的真实拥有者。
S208,根据人脸图像特征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
其中,人脸图像特征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可以理解为人脸图像特征相应的用户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相应的用户为同一用户的置信度。人脸图像特征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越高,表示人脸图像特征相应的用户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相应的用户为同一用户越可信。
具体地,在根据人脸图像特征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进行身份验证时,具体可先计算人脸图像特征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之间的相似度,进而判断该相似度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相似度阈值;若是,则身份验证通过;若否,则身份验证未通过。其中,预设相似度阈值是预先设置的可判定身份验证通过的最小相似度的数值。预设相似度阈值是根据大量实验确定的人脸图像特征对比验证身份所容许的最大误差。
计算人脸图像特征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之间的相似度,可具体计算两特征之间的差异,特征之间的差异越大则相似度越低,特征之间的差异越小则相似度越高。相似度可采用余弦相似度或者图像间各自感知哈希值的汉明距离。
这样,在需要进行身份验证时,用户不需要拿出便携信号发射器进行操作,或者进行其他输入操作等,只需要将便携信号发射器携带在身上即可完成身份验证过程,极大地提高了身份验证效率,并且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上述计算人脸图像特征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度,确定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的过程可以是在电子设备上执行,也可以是电子设备将采集的人脸图像和读取的信号发射器标识发送至其他计算机设备后,由其他计算机设备来执行。
上述身份验证方法,通过远程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发送的远程信号,即可从远处信号中提取信号发射器标识,这样在不需要用户参与操作下即可在采集人脸图像后,直接根据采集的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与信号发射器标识所关联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身份验证结果,避免了将需要验证的人脸图像与人脸图像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进行逐一比对所带来的耗时,提高了身份验证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身份验证方法还包括:获取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根据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采集目标人脸图像样本;获取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建立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
其中,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是用于请求注册使用便携信号发射器的计算机指令。用户可通过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来请求发放便携信号发射器,并在请求将本人信息(如人脸图像)与发放的便携信号发射器关联后,方可使用发放的便携信号发射器。
具体地,电子设备可内置或外部连接便携信号发射器存储设备。该便携信号发射器存储设备中可存储有多个便携信号发射器。电子设备可通过显示屏提供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页面,从而检测通过该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页面触发的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继而调用内置或者外部连接的摄像头采集人脸图像。
电子设备可从便携信号发射器存储设备中随机选取一个便携信号发射器,也可从按序排列的便携信号发射器中选取首个便携信号发射器,以将选取的便携信号发射器分配至当前注册的用户。电子设备继而获取选取的便携信号发射器的信号发射器标识,得到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可直接将原始采集的人脸图像作为目标人脸图像样本,建立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电子设备也可将原始采集的人脸图像压缩后作为目标人脸图像样本,建立选取的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电子设备还可从原始采集的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图像特征作为目标人脸图像特征样本,建立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关联关系。
电子设备还可将原始采集的人脸图像和获取的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发送至服务器,使得服务器将原始采集的人脸图像作为目标人脸图像样本,建立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或者,将原始采集的人脸图像压缩后作为目标人脸图像样本,建立选取的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或者,从原始采集的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图像特征作为目标人脸图像特征样本,建立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关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注册使用便携信号发射器的方式,在用户注册使用便携信号发射器时,将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绑定后,将该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对应的便携信号发射器分配给用户使用,这样该便携信号发射器便可作为标识该用户的器件使用。
图3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注册使用便携信号发射器的示意图。参考图3,电子设备可包括摄像头310、显示屏320和便携信号发射器拿取口330。显示屏320上可提供注册按钮321。用户点击注册按钮321后,可触发电子设备调用摄像头310采集人脸图像,并在显示屏320中展示采集得到的人脸图像322。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身份验证方法还包括:根据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收集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当验证目标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建立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并建立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
具体地,电子设备在采集目标人脸图像样本后,可通过显示屏提供用户身份信息输入页面,从而获取用户在该页面输入的用户身份信息。用户身份信息可以是用户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或者银行卡号码等。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可在用户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建立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并建立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
其中,电子设备可通过调用公安系统接口、银行接口或者短信验证码接口等验证用户身份信息。比如,通过调用公安系统接口获取与用户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对应的身份证信息,验证用户输入的用户姓名与身份证号码是否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在用户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才对便携信号发射器进行注册使用,保证了便携信号发射器使用的安全性,避免了不法分子恶意注册便携信号发射器,以及冒名使用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带来的隐患。
再参考图3,电子设备在人脸图像采集完成后,显示屏320可跳转显示用户身份信息输入页面323,用户可在该用户身份信息输入页面323输入用户身份信息。电子设备可调用公安系统接口、银行接口或者短信验证码接口等验证用户身份信息,在验证通过后,从便携信号发射器拿取口330发放便携信号发射器340,以供用户拿取使用。电子设备还可将采集的人脸图像、用户身份信息和信号发射器标识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从而建立人脸图像、用户身份信息和信号发射器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将采集的人脸图像、用户身份信息、以及发放至当前用户的便携信号发射器的信号发射器标识通过列表的方式存储在本地;也可将采集的人脸图像、用户身份信息、以及发放至当前用户的便携信号发射器的信号发射器标识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通过列表的方式存储在服务器上。记录数据的列表如下表所示:
表一:
用户ID RFID 人脸图像 身份证号码 手机号码 姓名 状态
1001 156…832 XXXXXXX 452…1685 130…1234 张三 有效
1002 234…498 XXXXXXX 632…1594 140…1234 李四 失效
1003 698…158 XXXXXXX 320…8523 150…1234 王五 停用
其中,列表中的状态栏中的数据反映的是相应的关联关系的数据的状态。可以理解,用户可以注册使用便携信号发射器,也可以注销或停用便携信号发射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身份验证方法还包括:获取携带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的便携信号发射器注销请求;确定与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目标人脸图像样本;采集目标人脸图像;当目标人脸图像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匹配时,则注销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
其中,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是待注销的便携信号发射器的标识。便携信号发射器注销请求是用于请求注销使用便携信号发射器的计算机指令。用户可通过便携信号发射器注销请求来请求注销便携信号发射器,以请求将本人信息(如人脸图像)与发放的便携信号发射器取消关联。
具体地,电子设备可通过显示屏提供便携信号发射器注销页面,从而检测通过该便携信号发射器注销页面触发的便携信号发射器注销请求,继而调用内置或者外部连接的摄像头采集人脸图像,得到目标人脸图像。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可在本地查找与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继而将目标人脸图像和目标人脸图像样本比对,判断触发注销操作的用户是否为当前注销的便携信号发射器的真实拥有者。
其中,电子设备可在远程读取方式下接收待注销的便携信号发射器发送的远程信号,从而接收携带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的便携信号发射器注销请求。电子设备还可在接触式读取方式下读取待注销的便携信号发射器的信号发射器标识,得到携带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的便携信号发射器注销请求。
电子设备还可还将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确定与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继而将目标人脸图像和目标人脸图像样本比对,来判断触发注销操作的用户是否为当前注销的便携信号发射器的真实拥有者。
在目标人脸图像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匹配时,电子设备或服务器则判定当前是便携信号发射器的真实拥有者触发的注销操作,从而注销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
在电子设备或服务器注销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该关联关系的状态即为无效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注销使用便携信号发射器的途径,在通过采集人脸图像核实当前进行注销操作的用户即为便携信号发射器的真实拥有者时,再注销该用户与便携信号发射器的关联关系,保证了注销的准确性与安全性,避免了不法分子恶意注销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带来的隐患。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身份验证方法还包括:获取携带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便携信号发射器停用请求;确定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注销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与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的关联关系。
其中,便携信号发射器停用请求是用于请求停用便携信号发射器的计算机指令。可以理解,当用户遗失便携信号发射器后,也可主动停用该便携信号发射器,以防止其他用户拾取后冒名使用该便携信号发射器。
具体地,电子设备可通过显示屏提供便携信号发射器停用页面,从而检测通过该便携信号发射器停用页面触发的便携信号发射器停用请求。可以理解,由于用户遗失了便携信号发射器,电子设备无法通过便携信号发射器获取信号发射器标识,此时,电子设备可提供用户身份信息输入页面供用户输入身份信息以确认身份,并在身份验证通过后注销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与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的关联关系。电子设备还可还将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在根据目标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身份验证通过后,注销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与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的关联关系。
在电子设备或服务器停用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与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的关联关系,该关联关系的状态即为停用状态。
可以理解,便携信号发射器停用请求与便携信号发射器注销请求,均为停止使用便携信号发射器的请求,可通过相同的接口触发,是两种达到相同目的的不同手段。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停用便携信号发射器的途径,在通过用户身份信息核实当前进行注销操作的用户即为便携信号发射器的真实拥有者时,再停用该用户与便携信号发射器的关联关系,保证了停用的准确性与安全性,避免了不法分子恶意停用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带来的隐患。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身份验证方法还包括:从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图像特征;查找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样本;从人脸图像样本中提取人脸图像特征样本。S208包括:当人脸图像特征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度超过预设相似度阈值时,得到人脸图像验证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
其中,人脸图像样本是作为样本的人脸图像,用于在采集到使用便携信号发射器的用户的人脸图像后,验证该用户是否为该便携信号发射器的真实拥有者。可以理解,在电子设备或者服务器在注册便携信号发射器时,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对应存储的可以是人脸图像样本,也可以是人脸图像特征样本。
当电子设备上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对应存储的是人脸图像样本时,电子设备可根据采集的人脸图像与信号发射器标识所关联的人脸图像的人脸相似程度得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
计算采集的人脸图像和人脸图像样本之间的相似度时,可先提取采集的人脸图像和人脸图像样本各自的人脸图像特征,从而计算两人脸图像特征之间的差异,特征之间的差异越大则相似度越低,特征之间的差异越小则相似度越高。具体可通过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来提取人脸图像特征,具体可以提取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相似度可采用余弦相似度或者图像间各自感知哈希值的汉明距离。
在计算得到相似度后,进而判断该相似度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相似度阈值;若是,则身份验证通过;若否,则身份验证未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存储的不限于人脸图像特征数据,还可以是人脸图像,也就是说能反映用户人脸的数据均可,丰富了身份验证实现方式的多样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便携信号发射器的数量多于一个;信号发射器标识的数量多于一个。查找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样本,包括:分别查找与各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样本。该身份验证方法还包括:分别确定人脸图像特征与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度;当相似度中最高相似度超过预设相似度阈值时,得到人脸图像验证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
可以理解,由于电子设备采用的是远程读取方式,那么在电子设备的远程读取范围内,可能会存在多个便携信号发射器,尤其是在用户密集的场景下。通常情况下,电子设备在开启远程读取模式后,可接收到位于电子设备的远程读取范围内的全部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
具体地,电子设备在接收到多个便携信号发射器发送的远程信号后,可分别从各远程信号中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得到多个信号发射器标识。电子设备继而分别查找与各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样本,提取得到各人脸图像样本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从而将采集的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逐一与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进行对比,得到人脸图像特征与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度。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可选取相似度最高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作为与人脸图像特征进行身份验证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将该最高相似度与预设相似度阈值比较,在该最高相似度高于预设相似度阈值时,则判定身份验证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在读取到多个信号发射器标识时的处理方式,在这些信号发射器标识所关联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中,选取与采集的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相似度最高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进行身份验证,保证了身份验证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S208包括:将信号发射器标识和人脸图像发送至服务器;发送的信号发射器标识,用于指示服务器查找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发送的人脸图像,用于指示服务器根据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与查找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接收服务器反馈的身份验证结果。
具体地,电子设备可将信号发射器标识和人脸图像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信号发射器标识和人脸图像后,可从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图像特征,并在服务器上查找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人脸图像样本或者人脸图像特征样本。当查找到的是人脸图像特征样本时,则直接将提取的人脸图像特征与该人脸图像特征样本比对,根据两者的相似度得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当查找到的是人脸图像样本时,则从该人脸图像样本中提取人脸图像特征样本后与人脸图像特征比对,根据两者的相似度得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服务器在得到身份验证结果后,可再将身份验证结果反馈至电子设备。
在信号发射器标识的数量多于一个也是如此。服务器分别查找与各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样本或者人脸图像特征样本,提取得到各人脸图像样本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从而将采集的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逐一与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进行对比,得到人脸图像特征与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度,从而选取相似度最高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作为与人脸图像特征进行身份验证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将该最高相似度与预设相似度阈值比较,在该最高相似度高于预设相似度阈值时,则判定身份验证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本地在读取到信号发射器标识并采集人脸图像后,将信号发射器标识和人脸图像发送至服务器,在服务器上进行身份验证,提高了身份验证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身份验证方法具体可应用于景区入园、寄存箱提取快递以及贵宾通道等涉及身份验证的场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身份验证方法还包括:获取资源转移指令;响应于资源转移指令,启动在远程读取模式下,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其中,当身份验证结果表示身份验证通过时,身份验证结果用于指示根据资源转移指令执行资源转移操作。
其中,资源转移指令是用于进行资源转移的计算机指令。资源是可通过网络获取所有权的物品。资源可根据属性分类为虚拟资源和实体资源。虚拟资源比如账户数值、虚拟形象产品、虚拟充值卡、游戏装备和虚拟货币等。实体资源可以是任意可被用户拥有的具有实际形态的物品,比如电子产品、玩具、工艺品或者签名照片等。
在本实施例中,资源转移指令具体可以是支付指令,资源具体可以是货币。资源转移操作是将货币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的过程。
具体地,电子设备可检测资源转移指令,在检测到资源转移指令后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的身份验证方法,并在身份验证通过后执行资源转移操作。其中,资源转移指令中可包括应当转移的资源份额以及其他资源转移辅助信息。
电子设备也可将读取的信号发射器标识、采集的人脸图像与资源转移指令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信号发射器标识、人脸图像与资源转移指令后,根据信号发射器标识和人脸图像完成身份验证过程,并在身份验证通过后执行资源转移操作。
举例说明,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资源转移的应用架构图。在本实施例中,该资源转移过程具体可以是应用于商场购物后的支付场景。参考图4,该图包括支付电子设备和服务器。其中,支付电子设备可内置或外部连接摄像头、RFID读卡器和销售(POS,point ofsale)终端。
具体地,支付电子设备在获取待转移的资源(货币)份额后,生成支付指令,触发RFID读卡器在远程读取模式下读取RFID,并调用摄像头采集人脸图像。支付电子设备将RFID、人脸图像与支付指令对应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在获取到RFID、人脸图像与支付指令后,先根据RFID和人脸图像进行身份验证,在身份验证通过后,再获取RFID对应的支付账号,从该支付账号中扣取相应份额的货币,再在扣款成功后反馈支付电子设备支付成功。
上述实施例中,将身份验证应用于资源转移场景,在身份验证通过后才进行资源转移,保证了资源转移的安全性。
图5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身份验证方法的时序图。参考图5,身份验证方法可包括四个阶段:注册阶段、使用阶段、注销阶段和停用阶段。
注册阶段:用户可通过电子设备触发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电子设备在获取到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后,根据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采集目标人脸图像样本、收集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并获取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电子设备进而将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和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对应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在对目标用户身份信息校验成功后,即建立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和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反馈电子设备注册成功。电子设备从而将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对应的便携信号发射器发放给用户。
使用阶段:便携信号发射器可发射远程信号。电子设备在获取到资源转移指令后,根据资源转移指令在远程读取模式下,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从远程信号中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并采集人脸图像。电子设备继而将信号发射器标识、人脸图像与资源转移指令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信号发射器标识、人脸图像和资源转移指令后,查找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样本,并从该人脸图像样本中提取人脸图像特征样本。同时服务器还可从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图像特征,从而计算人脸图像特征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度,当相似度超过预设相似度阈值时,得到人脸图像验证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服务器在身份验证通过后,即查找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支付账号,继而从该支付账号中向外转移资源,并在资源转移成功后反馈电子设备。
注销阶段:用户可通过电子设备触发便携信号发射器注销请求。电子设备获取携带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的便携信号发射器注销请求,并采集目标人脸图像,将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和目标人脸图像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在目标人脸图像与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所关联的目标人脸图像样本匹配时,注销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
停用阶段:用户可通过电子设备触发便携信号发射器停用请求。电子设备获取携带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便携信号发射器停用请求后,将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确定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并注销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与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的关联关系。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各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上述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身份验证装置600。参照图6,该身份验证装置600包括:接收模块601、读取模块602、采集模块603和处理模块604。
接收模块601,用于在远程读取模式下,接收与当前设备非接触的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
读取模块602,用于从所述远程信号中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用于确定与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
采集模块603,用于采集人脸图像;所述人脸图像用于确定所述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
处理模块604,用于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所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模块604还用于从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图像特征;查找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样本;从人脸图像样本中提取人脸图像特征样本;当人脸图像特征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度超过预设相似度阈值时,得到人脸图像验证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便携信号发射器的数量多于一个;信号发射器标识的数量多于一个。处理模块604还用于分别查找与各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样本;分别确定人脸图像特征与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度;当相似度中最高相似度超过预设相似度阈值时,得到人脸图像验证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模块604还用于将信号发射器标识和人脸图像对应发送至服务器;发送的信号发射器标识,用于指示服务器查找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发送的人脸图像,用于指示服务器根据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与查找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接收服务器反馈的身份验证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模块601还用于获取资源转移指令;响应于资源转移指令,启动在远程读取模式下,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其中,当身份验证结果表示身份验证通过时,身份验证结果用于指示根据资源转移指令执行资源转移操作。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身份验证装置600还包括:注册模块605。
注册模块605,用于获取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根据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采集目标人脸图像样本;获取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建立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身份验证装置600还包括:注销模块606。
注销模块606,用于获取携带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的便携信号发射器注销请求;确定与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目标人脸图像样本;采集目标人脸图像;当目标人脸图像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匹配时,则注销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注册模块605还用于根据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收集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当验证目标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执行建立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的步骤;建立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身份验证装置600还包括:注销模块606和停用模块607。
停用模块607,用于获取携带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便携信号发射器停用请求;确定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注销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与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的关联关系。
图9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该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120。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输入设备、显示屏和摄像头。其中,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计算机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还可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实现身份验证方法。该内存储器中也可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身份验证方法。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等,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也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图10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该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是图1中的服务器130。如图10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计算机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还可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实现身份验证方法。该内存储器中也可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身份验证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身份验证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9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计算机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存储组成该身份验证装置的各个程序模块,比如,图6所示的接收模块601、读取模块602、采集模块603和处理模块604等。各个程序模块组成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身份验证方法中的步骤。
例如,图9所示的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如图6所示的身份验证装置600中的接收模块601在远程读取模式下,接收与当前设备非接触的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通过读取模块602从所述远程信号中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用于确定与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通过采集模块603采集人脸图像;所述人脸图像用于确定所述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通过处理模块604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所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身份验证系统,包括便携信号发射器和电子设备;其中,便携信号发射器用于发送远程信号。
电子设备用于在远程读取模式下,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从远程信号中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信号发射器标识用于确定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采集人脸图像;人脸图像用于确定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根据人脸图像特征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用于从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图像特征;查找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样本;从人脸图像样本中提取人脸图像特征样本。当人脸图像特征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度超过预设相似度阈值时,得到人脸图像验证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便携信号发射器的数量多于一个;信号发射器标识的数量多于一个。电子设备还用于分别查找与各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样本。分别确定人脸图像特征与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度;当相似度中最高相似度超过预设相似度阈值时,得到人脸图像验证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身份验证系统还包括服务器。
电子设备用于在远程读取模式下,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从远程信号中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采集人脸图像;将信号发射器标识和人脸图像对应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用于查找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根据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与查找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将身份验证结果反馈至电子设备。
电子设备还用于接收服务器反馈的身份验证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用于获取资源转移指令;响应于资源转移指令,启动在远程读取模式下,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其中,当身份验证结果表示身份验证通过时,身份验证结果用于指示根据资源转移指令执行资源转移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用于获取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根据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采集目标人脸图像样本;获取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建立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用于获取携带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的便携信号发射器注销请求;确定与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目标人脸图像样本;采集目标人脸图像;当目标人脸图像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匹配时,则注销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用于根据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收集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当验证目标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执行建立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的步骤;建立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用于获取携带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便携信号发射器停用请求;确定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注销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与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的关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在远程读取模式下,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从远程信号中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信号发射器标识用于确定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采集人脸图像;人脸图像用于确定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根据人脸图像特征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从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图像特征;查找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样本;从人脸图像样本中提取人脸图像特征样本。根据人脸图像特征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包括:当人脸图像特征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度超过预设相似度阈值时,得到人脸图像验证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便携信号发射器的数量多于一个;信号发射器标识的数量多于一个。查找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样本,包括:分别查找与各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样本。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分别确定人脸图像特征与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度;当相似度中最高相似度超过预设相似度阈值时,得到人脸图像验证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人脸图像特征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包括:将信号发射器标识和人脸图像对应发送至服务器;发送的信号发射器标识,用于指示服务器查找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发送的人脸图像,用于指示服务器根据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与查找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接收服务器反馈的身份验证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获取资源转移指令;响应于资源转移指令,启动在远程读取模式下,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其中,当身份验证结果表示身份验证通过时,身份验证结果用于指示根据资源转移指令执行资源转移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获取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根据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采集目标人脸图像样本;获取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建立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获取携带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的便携信号发射器注销请求;确定与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目标人脸图像样本;采集目标人脸图像;当目标人脸图像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匹配时,则注销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根据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收集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当验证目标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执行建立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的步骤;建立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获取携带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便携信号发射器停用请求;确定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注销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与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的关联关系。
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中,身份验证过程、关联关系的建立以及注销均也可在服务器上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在远程读取模式下,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从远程信号中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信号发射器标识用于确定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采集人脸图像;人脸图像用于确定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根据人脸图像特征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从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图像特征;查找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样本;从人脸图像样本中提取人脸图像特征样本。根据人脸图像特征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包括:当人脸图像特征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度超过预设相似度阈值时,得到人脸图像验证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便携信号发射器的数量多于一个;信号发射器标识的数量多于一个。查找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样本,包括:分别查找与各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样本。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分别确定人脸图像特征与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度;当相似度中最高相似度超过预设相似度阈值时,得到人脸图像验证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人脸图像特征与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包括:将信号发射器标识和人脸图像对应发送至服务器;发送的信号发射器标识,用于指示服务器查找与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发送的人脸图像,用于指示服务器根据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与查找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接收服务器反馈的身份验证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获取资源转移指令;响应于资源转移指令,启动在远程读取模式下,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其中,当身份验证结果表示身份验证通过时,身份验证结果用于指示根据资源转移指令执行资源转移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获取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根据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采集目标人脸图像样本;获取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建立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获取携带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的便携信号发射器注销请求;确定与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目标人脸图像样本;采集目标人脸图像;当目标人脸图像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匹配时,则注销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根据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收集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当验证目标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执行建立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的步骤;建立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获取携带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便携信号发射器停用请求;确定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注销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与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的关联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包括:
在远程读取模式下,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
从所述远程信号中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用于确定与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
采集人脸图像;所述人脸图像用于确定所述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
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所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图像特征;
查找与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样本;
从所述人脸图像样本中提取人脸图像特征样本;
所述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所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包括:
当所述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度超过预设相似度阈值时,得到所述人脸图像验证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信号发射器的数量多于一个;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的数量多于一个;
所述查找与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样本,包括:
分别查找与各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样本;
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确定所述人脸图像特征与各所述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度;
当所述相似度中最高相似度超过预设相似度阈值时,得到所述人脸图像验证通过的身份验证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所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包括:
将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和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查找与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发送的所述人脸图像,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与查找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所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
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身份验证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资源转移指令;
响应于所述资源转移指令,启动在远程读取模式下,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
其中,当所述身份验证结果表示身份验证通过时,所述身份验证结果用于指示根据所述资源转移指令执行资源转移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
根据所述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采集目标人脸图像样本;
获取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
建立所述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所述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携带所述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的便携信号发射器注销请求;
确定与所述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目标人脸图像样本;
采集目标人脸图像;
当所述目标人脸图像与所述目标人脸图像样本匹配时,则注销所述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所述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便携信号发射器注册请求收集目标用户身份信息;
当验证所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执行所述建立所述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所述目标人脸图像样本的关联关系的步骤;
建立所述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与所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携带所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便携信号发射器停用请求;
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关联的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
注销所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信号发射器标识的关联关系。
10.一种身份验证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远程读取模式下,接收与当前设备非接触的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
读取模块,用于从所述远程信号中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用于确定与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脸图像;所述人脸图像用于确定所述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所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和所述人脸图像发送至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查找与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发送的所述人脸图像,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与查找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所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身份验证结果。
12.一种身份验证系统,包括便携信号发射器和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便携信号发射器用于发送远程信号;
所述电子设备用于在远程读取模式下,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从所述远程信号中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用于确定与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关联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采集人脸图像;所述人脸图像用于确定所述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所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服务器;
所述电子设备用于在远程读取模式下,非接触式接收便携信号发射器所发送的远程信号;从所述远程信号中读取信号发射器标识;采集人脸图像;将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和所述人脸图像对应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查找与所述信号发射器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根据所述人脸图像的人脸图像特征与查找的人脸图像特征样本的相似程度,得到所述人脸图像相应的身份验证结果;将所述身份验证结果反馈至所述电子设备;
所述电子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身份验证结果。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0018915.3A 2018-01-09 2018-01-09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083224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8915.3A CN108322448A (zh) 2018-01-09 2018-01-09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8915.3A CN108322448A (zh) 2018-01-09 2018-01-09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2448A true CN108322448A (zh) 2018-07-24

Family

ID=62894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18915.3A Pending CN108322448A (zh) 2018-01-09 2018-01-09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22448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7791A (zh) * 2018-09-25 2018-12-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网络中用户身份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09559110A (zh) * 2018-11-01 2019-04-02 深圳市靓工创新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无感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9978095A (zh) * 2019-03-28 2019-07-05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取件方法、系统及自助取件机
CN111178467A (zh) * 2019-12-27 2020-05-19 武汉裕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校车的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N111192036A (zh) * 2019-08-01 2020-05-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账号资源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954011A (zh) * 2020-08-06 2020-11-17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礼物的赠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09931A (zh) * 2021-07-20 2021-11-05 上海德衡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4093051A (zh) * 2020-08-05 2022-02-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线路巡检方法、设备与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63506A (zh) * 2022-03-18 2022-08-05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准入权限的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和身份认证终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80446A1 (en) * 2013-05-23 2014-12-25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browser private information
CN105530267A (zh) * 2016-02-15 2016-04-2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软件登录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5553919A (zh) * 2014-10-28 2016-05-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6340102A (zh) * 2016-08-30 2017-01-18 无锡卓信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射频和视频监控的门禁系统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80446A1 (en) * 2013-05-23 2014-12-25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browser private information
CN105553919A (zh) * 2014-10-28 2016-05-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5530267A (zh) * 2016-02-15 2016-04-2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软件登录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6340102A (zh) * 2016-08-30 2017-01-18 无锡卓信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射频和视频监控的门禁系统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7791A (zh) * 2018-09-25 2018-12-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网络中用户身份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09067791B (zh) * 2018-09-25 2020-05-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网络中用户身份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09559110A (zh) * 2018-11-01 2019-04-02 深圳市靓工创新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无感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9978095A (zh) * 2019-03-28 2019-07-05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取件方法、系统及自助取件机
CN111192036A (zh) * 2019-08-01 2020-05-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账号资源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192036B (zh) * 2019-08-01 2023-06-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账号资源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178467A (zh) * 2019-12-27 2020-05-19 武汉裕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校车的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N114093051A (zh) * 2020-08-05 2022-02-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线路巡检方法、设备与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93051B (zh) * 2020-08-05 2023-10-3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线路巡检方法、设备与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54011A (zh) * 2020-08-06 2020-11-17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礼物的赠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09931A (zh) * 2021-07-20 2021-11-05 上海德衡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4863506A (zh) * 2022-03-18 2022-08-05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准入权限的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和身份认证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2448A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7844748B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US2018020420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on-Based Transaction
CN105513221B (zh) 一种基于三维人脸识别的atm机防欺诈装置及系统
CN107093066B (zh) 业务实现方法和装置
Halevi et al. Secure proximity detection for NFC devices based on ambient sensor data
US9830588B2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smartphone payments
CN106781017A (zh) 自助售卖方法及系统
US10475014B1 (en) Payment device security
CN107527207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认证的智能购物支付方法
JP6512272B1 (ja) 端末装置、サービス申込み受付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630359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US20180308101A1 (en) A system for proximate and/or remote electronic transaction authorization based on user authentication and/or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US20230084897A1 (en) Registration and payment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ing face information
WO2019091219A1 (zh)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实现身份识别的系统和方法
US2020001997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transactions from a mobile device
US20230177508A1 (en) Contactless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of
WO2018002635A1 (en) Currency exchange machine
CN107615301A (zh) 指纹相关元素的安全存储
CN112396004A (zh) 用于人脸识别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941919B2 (en) Ticket issuing system, and ticket checking apparatus
Dutta et al. ATM card security using bio-metric and message authentication technology
JP2019028660A (ja) 本人情報登録システム、及び本人情報登録方法
CN112446704A (zh) 一种安全交易管理方法及安全交易管理装置
JP2022153444A (ja) 認証システム、送信装置、受信装置、認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