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93033B - 数据同步方法和数据同步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同步方法和数据同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93033B
CN108093033B CN201711276494.6A CN201711276494A CN108093033B CN 108093033 B CN108093033 B CN 108093033B CN 201711276494 A CN201711276494 A CN 201711276494A CN 108093033 B CN108093033 B CN 1080930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slave
data
master server
slave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764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93033A (zh
Inventor
韩大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ixel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ixel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ixel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ixel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7649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930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93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3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93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30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8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dynamic selection of recovery network elements, e.g. replacement by the most appropriate element after fail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和数据同步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其中,数据同步方法应用于数据同步系统,所述数据同步系统包括第一主服务器和多个从服务器,所述主服务器与各所述从服务器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各所述从服务器将接收到的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针对每一个从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主服务器根据该从服务器的请求将该从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各所述从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主服务器广播的数据。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改善现有的数据同步技术中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同步因基于特定消息驱动而存在适用能力的普遍性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数据同步方法和数据同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数据同步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大型的多人在线游戏中,为保证对游戏数据的快速处理、提高用户体验,需要设置多个服务器以对客户端发送的游戏数据进行处理,其中,各个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需要进行同步处理。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的数据同步技术中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同步因基于特定消息驱动而存在适用能力的普遍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数据同步系统,以改善现有的数据同步技术中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同步因基于特定消息驱动而存在适用能力的普遍性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应用于数据同步系统,所述数据同步系统包括第一主服务器和多个从服务器,其中,所述主服务器与各所述从服务器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各所述从服务器将接收到的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
针对每一个从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主服务器根据该从服务器的请求将该从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
各所述从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主服务器广播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数据同步方法中,各所述从服务器之间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各所述从服务器选择一个从服务器作为第二主服务器;
各所述从服务器将接收到的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分别转发至所述第二主服务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数据同步方法中,在所述第一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各所述从服务器选择一个从服务器作为第二主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针对每一个从服务器,该从服务器在检测到所述第一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判断是否接收到其它服务器发送的通知信息;
若该从服务器未接收到其它服务器发送的通知信息,则作为第二主服务器向其它从服务器发送通知信息,以使其它从服务器根据该通知信息将接收到的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二主服务器,以接替所述第一主服务器的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数据同步方法中,各所述从服务器将接收到的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针对每一个从服务器,该从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并判断该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满足预设条件,该从服务器将满足预设条件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主服务器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该从服务器的请求将处理结果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
若不满足预设条件,该从服务器对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主服务器根据该从服务器的请求将该处理结果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数据同步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主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并将该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处理结果;
所述第一主服务器将该处理结果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同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主服务器和与所述第一主服务器分别通信连接的多个从服务器,其中:
各所述从服务器,用于将接收到的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
所述第一主服务器,用于针对每一个从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根据该从服务器的请求将该从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
各所述从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主服务器广播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数据同步系统中,各所述从服务器之间分别通信连接;
各所述从服务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选择一个从服务器作为第二主服务器;
未作为第二主服务器的各所述从服务器,还用于将接收到的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分别转发至所述第二主服务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数据同步系统中,针对每一个从服务器,该从服务器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判断是否接收到其它服务器发送的通知信息;
若未接收到其它服务器发送的通知信息,则该从服务器还用于作为第二主服务器向其它从服务器发送通知信息,以使其它从服务器根据该通知信息将接收到的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二主服务器,以接替所述第一主服务器的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数据同步系统中,针对每一个从服务器,该从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并判断该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满足预设条件,该从服务器还用于将满足预设条件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主服务器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该从服务器的请求将处理结果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
若不满足预设条件,该从服务器还用于对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主服务器根据该从服务器的请求将该处理结果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数据同步系统中,所述第一主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并将该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处理结果;
所述第一主服务器还用于将该处理结果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和数据同步系统,在第一主服务器接收到各从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时,通过基于从服务器的请求将对应的数据广播至各从服务器,可以避免针对同一数据需要不同的从服务器同时进行请求才能实现数据同步的目的,进而改善现有的数据同步技术中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同步因基于特定消息驱动而存在适用能力的普遍性低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同步方法和数据同步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通过将各从服务器通信连接,以在第一主服务器故障时各通过选择一个从服务器作为第二主服务器以替代第一主服务器的工作,可以避免因第一主服务器故障而导致各从服务器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数据同步方法和数据同步系统的可靠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步骤S110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步骤S160的流程示意图。
图标:100-数据同步系统;110-第一主服务器;130-从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只是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同步系统100,包括第一主服务器110和从服务器130。其中,所述从服务器130为多个,且各所述从服务器130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通信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交互。
可选地,各所述从服务器130的类型既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例如,可以根据各所述从服务器130处理的数据的类型及效率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需要各所述从服务器130之间需要通过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进行数据同步处理,各所述从服务器130的类型是相同的。其中,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与所述从服务器130的类型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与所述从服务器130的类型相同。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从服务器130,用于将接收到的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用于针对每一个从服务器130发送的数据,根据该从服务器130的请求将该从服务器130发送的数据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130。各所述从服务器130,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广播的数据。
其中,考虑到客户端在运行的过程中会生成不同的类型数据,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可以通过不同的服务器进行处理,以保证数据处理的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还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并将该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处理结果,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还用于将该处理结果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130。
考虑到从服务器130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时,为实现对该数据快速、可靠处理,在本实施例中,针对每一个从服务器130,该从服务器130还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并判断该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预设条件,该从服务器130还用于将满足预设条件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以使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该从服务器130的请求将处理结果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130。若不满足预设条件,该从服务器130还用于对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以使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根据该从服务器130的请求将该处理结果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130。
进一步地,为避免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故障时,各所述从服务器130无法正常工作,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从服务器130之间分别通信连接。各所述从服务器130,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发生故障时,选择一个从服务器130作为第二主服务器。未作为第二主服务器的各所述从服务器130,还用于将接收到的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分别转发至所述第二主服务器。
其中,考虑到选择一个从服务器130作为第二主服务器的方式不同,各从服务器130的作用也不同,在本实施例中,针对每一个从服务器130,该从服务器130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发生故障时,判断是否接收到其它服务器发送的通知信息。若未接收到其它服务器发送的通知信息,则该从服务器130还用于作为第二主服务器向其它从服务器130发送通知信息,以使其它从服务器130根据该通知信息将接收到的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二主服务器,以接替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的工作。
结合图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应用于上述数据同步系统100的数据同步方法,下面将对图2所示的具体流程对所述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S110,各所述从服务器130将接收到的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
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从服务器130分别与客户端通信连接,以使各所述从服务器130可以接收客户端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并将该数据发送至第一主服务器110。其中,所述从服务器130向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发送数据的方式不受限制,既可以是直接将接收到的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也可以是将接收到的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步骤S110可以包括步骤S111、步骤S113和步骤S115以实现对数据的不同处理。
步骤S111,针对每一个从服务器130,该从服务器130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并判断该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可选地,所述预设条件的内容不受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例如,可以根据游戏过程中客户端产生的的数据对服务器的资源的消耗量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若该从服务器130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满足预设条件可以执行步骤S113,若不满足预设条件可以执行步骤S115。
步骤S113,该从服务器130将满足预设条件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以使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该从服务器130的请求将处理结果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13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条件可以是对服务器的资源的消耗量,例如,针对资源消耗量较小的数据,从服务器130可以判定该数据满足预设条件,并直接将该数据转发至第一主服务器110。
步骤S115,该从服务器130对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以使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根据该从服务器130的请求将该处理结果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130。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资源消耗量较大的数据,从服务器130可以判定该数据不满足预设条件,并直接将该数据进行处理,从而避免第一主服务器110对该数据进行处理而造成第一主服务器110资源消耗过大的问题。其中,客户端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战斗数据、行走数据可以认定为是资源消耗量较大的数据。
步骤S120,针对每一个从服务器130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根据该从服务器130的请求将该从服务器130发送的数据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130。
步骤S130,各所述从服务器130接收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广播的数据。
进一步地,考虑到客户端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部分数据的资源消耗量较小,针对该数据,若均通过从服务器130转发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将导致数据处理流程的繁琐,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述数据同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40和步骤S150,直接通过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对该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步骤S140,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并将该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处理结果。
步骤S150,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将该处理结果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13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与客户端通信连接,以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并且,为保证各所述从服务器130获取对该数据的处理结果,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将该处理结果主动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130。其中,客户端直接向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发送的数据可以是组队、门派等关系类数据。
进一步地,为避免因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故障而导致各从服务器130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并提高了数据同步方法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所述数据同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60和步骤S170,以实现对第一主服务器110的故障进行处理。
步骤S160,在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发生故障时,各所述从服务器130选择一个从服务器130作为第二主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从服务器130之间分别通信连接,以实现从服务器130之间的信息交互。在各所述从服务器130与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进行数据交互的过程中,从服务器130可以实时、连续地对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以判断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是否发生故障,并在发生故障时从各所述从服务器130中选择一个从服务器130作为第二主服务器,以替代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的工作。
其中,选择一个从服务器130作为第二主服务器的方式不受限制,例如,可以实现对各所述从服务器130设置优先级,在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故障时选择优先级高的从服务器130作为第二主服务器。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6,步骤S160可以包括步骤S161和步骤S163,以选择出一个从服务器130作为第二主服务器。
步骤S161,针对每一个从服务器130,该从服务器130在检测到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发生故障时,判断是否接收到其它服务器发送的通知信息。
步骤S163,若该从服务器130未接收到其它服务器发送的通知信息,则作为第二主服务器向其它从服务器130发送通知信息,以使其它从服务器130根据该通知信息将接收到的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二主服务器,以接替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的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S161和步骤S163,可以实现将第一个检测到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发生故障的从服务器130器作为第二主服务器以替代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的工作,进而保证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故障时可以及时、有效地生成第二主服务器以接替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的工作,避免通过一系列的步骤进行选举而造成在选举过程中数据处理滞后的问题,有效地保证了数据处理的连续性。
步骤S170,各所述从服务器130将接收到的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分别转发至所述第二主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在选择出第二主服务器后,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流程步骤可以参照所述第一主服务器110未发生故障时的处理流程。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数据同步系统100,在第一主服务器110接收到各从服务器130发送的数据时,通过基于从服务器130的请求将对应的数据广播至各从服务器130,可以避免针对同一数据需要不同的从服务器130同时进行请求才能实现数据同步的目的,进而改善现有的数据同步技术中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同步因基于特定消息驱动而存在适用能力的普遍性低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同步方法和数据同步系统10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其次,通过将各从服务器130通信连接,以在第一主服务器110故障时各通过选择一个从服务器130作为第二主服务器以替代第一主服务器110的工作,可以避免因第一主服务器110故障而导致各从服务器130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进一步地提高了数据同步方法和数据同步系统100的可靠性。然后,通过在从处理器接收到客户端的数据时,判断该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不同的处理,可以保证针对不同数据通过不同设备进行处理,进而提高第一主服务器110和各从服务器130的数据处理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电子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应用于数据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同步系统包括第一主服务器和多个从服务器,其中,所述主服务器与各所述从服务器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各所述从服务器将接收到的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
针对每一个从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主服务器根据该从服务器的请求将该从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
各所述从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主服务器广播的数据;
针对每一个从服务器,该从服务器在检测到所述第一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判断是否接收到其它服务器发送的通知信息,若该从服务器未接收到其它服务器发送的通知信息,则作为第二主服务器向其它从服务器发送通知信息;
各所述从服务器根据所述通知信息将接收到的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分别转发至所述第二主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从服务器将接收到的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针对每一个从服务器,该从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并判断该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满足预设条件,该从服务器将满足预设条件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主服务器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该从服务器的请求将处理结果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
若不满足预设条件,该从服务器对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主服务器根据该从服务器的请求将该处理结果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主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并将该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处理结果;
所述第一主服务器将该处理结果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
4.一种数据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主服务器和与所述第一主服务器分别通信连接的多个从服务器,其中:
各所述从服务器,用于将接收到的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
所述第一主服务器,用于针对每一个从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根据该从服务器的请求将该从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
各所述从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主服务器广播的数据;
针对每一个从服务器,该从服务器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判断是否接收到其它服务器发送的通知信息,若未接收到其它服务器发送的通知信息,则该从服务器还用于作为第二主服务器向其它从服务器发送通知信息;
未作为第二主服务器的各所述从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通知信息将接收到的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分别转发至所述第二主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一个从服务器,该从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并判断该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满足预设条件,该从服务器还用于将满足预设条件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主服务器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该从服务器的请求将处理结果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
若不满足预设条件,该从服务器还用于对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主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主服务器根据该从服务器的请求将该处理结果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并将该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处理结果;
所述第一主服务器还用于将该处理结果广播至各所述从服务器。
CN201711276494.6A 2017-12-06 2017-12-06 数据同步方法和数据同步系统 Active CN1080930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6494.6A CN108093033B (zh) 2017-12-06 2017-12-06 数据同步方法和数据同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6494.6A CN108093033B (zh) 2017-12-06 2017-12-06 数据同步方法和数据同步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3033A CN108093033A (zh) 2018-05-29
CN108093033B true CN108093033B (zh) 2021-02-02

Family

ID=62174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76494.6A Active CN108093033B (zh) 2017-12-06 2017-12-06 数据同步方法和数据同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9303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9367A (zh) * 2015-01-04 2015-05-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主备服务器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5052205A (zh) * 2013-03-15 2015-11-11 思科技术公司 提供无服务中断的备份网络拓扑
CN104967641B (zh) * 2014-08-15 2017-06-2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主备元服务器数据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03407A (ja) * 2012-06-16 2014-01-09 Sony Corp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3369051B (zh) * 2013-07-22 2016-04-27 中安消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服务器集群系统及数据同步方法
CN103561095A (zh) * 2013-11-04 2014-02-05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节点及存储服务集群
CN105187548A (zh) * 2015-09-25 2015-12-23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监控信息收集方法与系统
CN107295032B (zh) * 2016-03-30 2020-12-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2205A (zh) * 2013-03-15 2015-11-11 思科技术公司 提供无服务中断的备份网络拓扑
CN104967641B (zh) * 2014-08-15 2017-06-2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主备元服务器数据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639367A (zh) * 2015-01-04 2015-05-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主备服务器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3033A (zh) 2018-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22683B2 (ja) 参照通知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8881354B (zh) 一种推送信息存储方法、装置、服务器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549988B (zh) 加入群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227433A (zh) 在网络电视业务系统中实现信息共享的方法和终端
CN103460203A (zh) 群集唯一标识符
US9608831B2 (en) Migrating a chat message service provided by a chat server to a new chat server
US866531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llaboration
CN103731341A (zh) 一种对即时通讯业务进行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8768757B (zh) 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分布式网络设备
CN103780615A (zh) 一种在多个服务器间客户端会话数据共享方法
CN105338423A (zh) 流媒体数据直播方法及系统
CN104301141A (zh) 一种保存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3167092A2 (zh) 一种终端外设的远程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367345A (zh) 数据处理方法、服务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79539A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039718A (zh) 升级状态检测方法、服务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093033B (zh) 数据同步方法和数据同步系统
CN108234358B (zh) 一种组播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05450365A (zh) 消息发送和消息接收装置及其方法和消息交互系统
CN108123967A (zh) 一种集群系统的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US9596131B2 (en) Method for transiting operation mode of routing processor
CN105281940B (zh) 一种基于netconf协议的hello报文交互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634932B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079663A (zh) 分布式实时同步网络系统及其通告数据的方法
CN103259863A (zh) 基于集群的控制zookeeper服务的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