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12005A - 一种用于实现通话息屏的结构组件及其通话息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实现通话息屏的结构组件及其通话息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12005A
CN108012005A CN201711225618.8A CN201711225618A CN108012005A CN 108012005 A CN108012005 A CN 108012005A CN 201711225618 A CN201711225618 A CN 201711225618A CN 108012005 A CN108012005 A CN 1080120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ultrasonic wave
receiver
leading note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256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256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120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12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20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实现通话息屏的结构组件,包括移动终端的主体,在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受话器和麦克风,所述受话器用于发送普通声波的同时发送超声波且该超声波经由人脸反射,所述麦克风用于接收识别经由人脸反射的超声波,在所述主体内形成有使所述受话器与所述主体的外部相通的、用于既导出普通声波又导出超声波的导音通道。本发明的用于实现通话息屏的结构组件采用超声波发射与接收原理,利用受话器发射超声波,经由人脸反射,通过手机内置麦克风接收识别,即可实现通话息屏功能,无需距离传感器,节省空间,在不影响普通声波出声、不影响正常通话质量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手机空间,实现更高屏占比,进而实现全面屏技术。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实现通话息屏的结构组件及其通话息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实现通话息屏的结构组件及其通话息屏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智能手机行业,全面屏成为了智能手机旗舰机标配。由于智能手机必须实现的通话息屏基本功能,目前行业主流采用距离感应传感器放置显示屏顶部,实现通话息屏功能,由于距离传感器器件单体尺寸较大,对空间要求限制,智能手机屏幕黑边尺寸做到尽量小以实现全面屏显得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实现通话息屏的结构组件及其通话息屏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距离传感器尺寸较大导致实现全面屏存在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实现通话息屏的结构组件,包括移动终端的主体,在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受话器和麦克风,所述受话器用于发送普通声波的同时发送超声波且该超声波经由人脸反射,所述麦克风用于接收识别经由人脸反射的超声波,在所述主体内形成有使所述受话器与所述主体的外部相通的、用于既导出普通声波又导出超声波的导音通道。
可选地,所述导音通道呈间隙状,所述导音通道的间隙距离为0.1mm-1mm。
可选地,所述导音通道的间隙距离为0.3mm-0.4mm。
可选地,所述主体包括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所述第一机壳设置在所述受话器的一端,所述第二机壳设置在所述受话器发送超声波的一侧且与所述受话器之间形成有超声波形成空间,所述第一机壳与所述第二机壳之间夹设有导音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机壳朝向所述第二机壳的方向凸伸有密封凸部,所述受话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密封凸部和所述第二机壳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本体还包括呈L型的修饰体,所述修饰体与所述第二机壳相连接,所述修饰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横向部和竖直部,所述导音通道包括所述横向部与所述第一机壳之间形成的第一导音通道,所述第一导音通道与所述导音孔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本体还包括相对所述第一机壳竖立的第三机壳,所述第三机壳与所述第一机壳远离所述受话器的一端楔合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导音通道还包括所述修饰体的竖直部与所述第三机壳之间形成的第二导音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二机壳与所述修饰体相连接的一端形成有凹部,所述修饰体的横向部插入进所述凹部并与所述第二机壳楔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体还包括显示屏和触摸屏,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第二机壳和所述修饰体背离所述受话器的一侧,所述触摸屏安装在所述显示屏背离所述第二机壳和所述修饰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导音通道延伸至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触摸屏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结构组件的通话息屏方法,包括:受话器发送普通声波的同时发送超声波,该超声波通过导音通道经由人脸反射,麦克风接收识别经由人脸反射的超声波,利用超声波的传播路径测距,确定超声波的传播路径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时,则进行息屏。
实施本发明的用于实现通话息屏的结构组件及其通话息屏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用于实现通话息屏的结构组件采用超声波发射与接收原理,利用受话器发射超声波,经由人脸反射,通过手机内置麦克风接收识别,即可实现通话息屏功能,无需距离传感器,节省空间,在不影响普通声波出声、不影响正常通话质量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手机空间,实现更高屏占比,进而实现全面屏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实现通话息屏的结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用于实现通话息屏的结构组件及其通话息屏方法与具体实现作进一步说明: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实现通话息屏的结构组件,该结构组件包括移动终端的主体,这里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可通话的智能手表等等。
在主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受话器1和麦克风(图中未标示),受话器1用于发送普通声波的同时发送超声波且该超声波经由人脸反射,麦克风用于接收识别经由人脸反射的超声波,在主体内形成有使受话器1与主体的外部相通的、用于既导出普通声波又导出超声波的导音通道2。其中,受话器和麦克风均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通过上述设计,无需距离传感器,超声波与普通声波共用同一导音通道2,受话器1发射声波经由导音通道2,再经过人脸反射,由移动终端内置麦克风接收识别,利用超声波测距,达到实现通话息屏功能的目的,提高了屏占比,很好地解决了目前全面屏为了实现高屏占比,整机屏幕上边缘没有空间增加距离感应芯片而通过触摸屏油墨镂空实现距离感应通话息屏功能。
其中,导音通道2呈间隙状,导音通道2的间隙距离为0.1mm-1mm。优选地,导音通道2的间隙距离为0.3mm-0.4mm。导音通道2的间隙距离不宜太大,避免超声波分散,造成损失,影响测距结果。
其中,移动终端的主体包括第一机壳10和第二机壳20,第一机壳10设置在受话器1的一端,第二机壳20设置在受话器1发送超声波的一侧且与受话器1之间形成有超声波形成空间3,第一机壳10与第二机壳20之间夹设有导音孔4,且导音孔4与导音通道2相连通。受话器1在超声波形成空间3发射超声波,然后超声波经由导音孔4进入导音通道2。
第一机壳10朝向第二机壳20的方向凸伸有密封凸部101,受话器1的两端分别与密封凸部101和第二机壳20通过密封圈5密封连接。通过该设计防止超声波外泄,影响测距结果。
移动终端的本体还包括呈L型的修饰体6,修饰体6与第二机壳20相连接。
修饰体6包括相互连接的横向部61和竖直部62,该横向部61与竖直部62优选为一体成型,呈L型。其中,第二机壳20与修饰体6相连接的一端形成有凹部(图中未标示),修饰体6的横向部61插入进凹部并与第二机壳20楔合连接。修饰体6与第二机壳20也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连接,或通过微型螺钉进行连接,或在楔合连接的基础上进行粘贴等。
移动终端的本体还包括相对第一机壳10竖立的第三机壳30,第三机壳30与第一机壳10远离受话器1的一端楔合连接或一体成型。
其中,导音通道2包括修饰体6的横向部61与第一机壳10之间形成的第一导音通道21,第一导音通道21与导音孔4相连通。导音通道2还包括修饰体6的竖直部62与第三机壳30之间形成的第二导音通道22。也就是说,第一导音通道21与第二导音通道22共同形成导音通道2,该导音通道2呈L型。其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音通道21和第二导音通道22的间隙距离均为0.1mm-1mm;优选地,第一导音通道21和第二导音通道22的间隙距离均为0.3mm-0.4mm。且第一导音通道21的间隙距离与第二导音通道22的间隙距离相等。
在第二导音通道22远离第一导音通道21的一端的开口处的内周壁还可以设置有将该开口缩径的装饰体7。
移动终端的主体还包括显示屏8和触摸屏9,显示屏8安装在第二机壳20和修饰体6背离受话器1的一侧,触摸屏9安装在显示屏8背离第二机壳20和修饰体6的一侧,且第二导音通道22延伸至显示屏8和触摸屏9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结构组件的通话息屏方法,包括:受话器1发送普通声波的同时发送超声波,具体是通过软件驱动受话器1发送普通声波的同时发送超声波,该超声波通过导音通道2经由人脸反射,麦克风接收识别经由人脸反射的超声波,利用超声波的传播路径测距,确定超声波的传播路径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时,则进行息屏。
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组件的结构设计紧凑,充分利用手机一端端部的空间,并采用超声波发射与接收原理,利用受话器发射超声波,经由人脸反射,通过手机内置麦克风接收识别,即可实现通话息屏功能,无需距离传感器,节省空间,在不影响普通声波出声、不影响正常通话质量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手机,实现更高屏占比,进而实现全面屏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目前全面屏为了实现高屏占比,整机屏幕上边缘没有空间增加距离感应芯片而通过触摸屏油墨镂空实现距离感应通话息屏功能。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实现通话息屏的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的主体,在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受话器(1)和麦克风,所述受话器(1)用于发送普通声波的同时发送超声波且该超声波经由人脸反射,所述麦克风用于接收识别经由人脸反射的超声波,在所述主体内形成有使所述受话器(1)与所述主体的外部相通的、用于既导出普通声波又导出超声波的导音通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通道(2)呈间隙状,所述导音通道(2)的间隙距离为0.1mm-1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通道(2)的间隙距离为0.3mm-0.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第一机壳(10)和第二机壳(20),所述第一机壳(10)设置在所述受话器(1)的一端,所述第二机壳(20)设置在所述受话器(1)发送超声波的一侧且与所述受话器(1)之间形成有超声波形成空间(3),所述第一机壳(10)与所述第二机壳(20)之间夹设有导音孔(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壳(10)朝向所述第二机壳(20)的方向凸伸有密封凸部(101),所述受话器(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密封凸部(101)和所述第二机壳(20)通过密封圈(5)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呈L型的修饰体(6),所述修饰体(6)与所述第二机壳(20)相连接,所述修饰体(6)包括相互连接的横向部(61)和竖直部(62),所述导音通道(2)包括所述横向部(61)与所述第一机壳(10)之间形成的第一导音通道(21),所述第一导音通道(21)与所述导音孔(4)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相对所述第一机壳(10)竖立的第三机壳(30),所述第三机壳(30)与所述第一机壳(10)远离所述受话器(1)的一端楔合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导音通道(2)还包括所述修饰体(6)的竖直部(62)与所述第三机壳(30)之间形成的第二导音通道(2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壳(20)与所述修饰体(6)相连接的一端形成有凹部,所述修饰体(6)的横向部(61)插入进所述凹部并与所述第二机壳(20)楔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显示屏(8)和触摸屏(9),所述显示屏(8)安装在所述第二机壳(20)和所述修饰体(6)背离所述受话器(1)的一侧,所述触摸屏(9)安装在所述显示屏(8)背离所述第二机壳(20)和所述修饰体(6)的一侧,所述第二导音通道(22)延伸至所述显示屏(9)和所述触摸屏(9)外。。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组件的通话息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受话器(1)发送普通声波的同时发送超声波,该超声波通过导音通道(2)经由人脸反射,麦克风接收识别经由人脸反射的超声波,利用超声波的传播路径测距,确定超声波的传播路径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时,则进行息屏。
CN201711225618.8A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用于实现通话息屏的结构组件及其通话息屏方法 Pending CN1080120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5618.8A CN108012005A (zh)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用于实现通话息屏的结构组件及其通话息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5618.8A CN108012005A (zh)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用于实现通话息屏的结构组件及其通话息屏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2005A true CN108012005A (zh) 2018-05-08

Family

ID=62054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25618.8A Pending CN108012005A (zh)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用于实现通话息屏的结构组件及其通话息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12005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1202A (zh) * 2018-08-30 2019-01-04 苏州矽典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413246A (zh) * 2018-10-24 2019-03-0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743418A (zh) * 2018-05-11 2019-05-10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听筒通道组件以及一种设备
CN111010467A (zh) * 2019-12-02 2020-04-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245995A (zh) * 2020-01-13 2020-06-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麦克风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1000165A1 (zh) * 2019-06-30 2021-01-0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Mems 麦克风和移动终端
CN112311926A (zh) * 2019-07-29 2021-02-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听筒装置
CN112398987A (zh) * 2020-11-18 2021-02-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1227795A1 (zh) * 2020-05-13 2021-1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接近检测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1447B1 (en) * 1997-12-09 2002-04-30 Nec Corporation Foldable mobile telephone
CN103384285A (zh) * 2013-07-10 2013-11-0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3945026A (zh) * 2014-03-27 2014-07-23 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4092836A (zh) * 2014-06-11 2014-10-0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省电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82320A (zh) * 2015-06-16 2016-01-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6852051A (zh) * 2017-04-01 2017-06-13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设备的外壳组件及便携式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1447B1 (en) * 1997-12-09 2002-04-30 Nec Corporation Foldable mobile telephone
CN103384285A (zh) * 2013-07-10 2013-11-0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3945026A (zh) * 2014-03-27 2014-07-23 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4092836A (zh) * 2014-06-11 2014-10-0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省电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82320A (zh) * 2015-06-16 2016-01-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6852051A (zh) * 2017-04-01 2017-06-13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设备的外壳组件及便携式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3418A (zh) * 2018-05-11 2019-05-10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听筒通道组件以及一种设备
CN109151202A (zh) * 2018-08-30 2019-01-04 苏州矽典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413246A (zh) * 2018-10-24 2019-03-0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1000165A1 (zh) * 2019-06-30 2021-01-0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Mems 麦克风和移动终端
CN112311926A (zh) * 2019-07-29 2021-02-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听筒装置
CN112311926B (zh) * 2019-07-29 2023-06-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听筒装置
CN111010467A (zh) * 2019-12-02 2020-04-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245995A (zh) * 2020-01-13 2020-06-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麦克风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1227795A1 (zh) * 2020-05-13 2021-1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接近检测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98987A (zh) * 2020-11-18 2021-02-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12005A (zh) 一种用于实现通话息屏的结构组件及其通话息屏方法
US10061010B2 (en) Distance measurement
CN206585601U (zh) 移动终端
US20190215615A1 (en) MEMS microphone
CN105578375B (zh) 一种麦克风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CN109218889A (zh) 一种通讯方法、系统、无线耳机及充电盒
CN205657833U (zh) 扬声器
CN208462041U (zh)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040637A (zh) 消除电流音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485557B (zh) 耳机插座及终端
CN105959888A (zh) 紧凑型动铁受话器
CN204795491U (zh) 麦克风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5491155U (zh) 一种麦克风测试装置
US20100316243A1 (en) Condenser microphone unit
CN203416415U (zh) 指向性mems传声器
CN108605067B (zh) 播放音频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209017111U (zh) 受话器结构及其移动终端
CN107634776A (zh) 一种抗啸叫无人机喊话系统及抗啸叫喊话方法
CN207339837U (zh) 一种抗啸叫无人机喊话系统
US9562928B2 (en) Active probe pod in logic analyzer
CN208821061U (zh) 发声装置模组
CN208736833U (zh) 一种接收岩样声发射信号的探头装置及其安装结构
CN207556754U (zh) 基于超声波的容器密封性数字检测仪
CN108540916B (zh) 基于人头模型的蓝牙耳机检测方法、装置及人头模型
CN106292260A (zh) 一种智能闹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