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08953A - 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08953A
CN107908953A CN201711168347.7A CN201711168347A CN107908953A CN 107908953 A CN107908953 A CN 107908953A CN 201711168347 A CN201711168347 A CN 201711168347A CN 107908953 A CN107908953 A CN 1079089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program
registration
authority
notifications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683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志泳
杜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6834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089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08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08953A/zh
Priority to US16/116,399 priority patent/US10878078B2/en
Priority to EP18194031.3A priority patent/EP3486823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8/116740 priority patent/WO2019101107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4Program 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50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 G06F21/51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at application loading time, e.g. accepting, rejecting, starting or inhibiting executable software based on integrity or source reliabi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5Structures or tool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50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 G06F21/52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during program execution, e.g. stack integrity ; Preventing unwanted data erasure; Buffer overflow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50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 G06F21/55Detecting local intrusion or implementing counter-measures
    • G06F21/554Detecting local intrusion or implementing counter-measures involving event detection and direct 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50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 G06F21/55Detecting local intrusion or implementing counter-measures
    • G06F21/56Computer malware detection or handling, e.g. anti-virus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1Access control lists [AC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35Tracking the activity of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1Access rights, e.g. capability lists, access control lists, access tables, access matr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Virolog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Bioeth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应用程序开启运行时,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如果所述应用程序发起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注册,则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如果所述应用程序不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本方案合理有效的避免了由系统通知引发的非法应用程序启动,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功耗。

Description

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设备普及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终端设备执行各种各样的功能以满足自身需求,如使用终端设备阅读文字、观看视频、听音乐、玩游戏等,随着终端设备功能的不断强大,其中安装的各类系统应用以及第三方应用程序也逐渐增多。
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安装的应用程序存在后台自启动或者被其它应用引发关联启动的情况,缺乏合理有效的管控机制,使得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终端的电量消耗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合理有效的避免了由系统通知引发的非法应用程序启动,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功耗。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应用程序开启运行时,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如果所述应用程序发起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注册,则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
如果所述应用程序不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系统通知服务控制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应用程序开启运行时,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注册确定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应用程序发起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注册,则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
处理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应用程序不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终端设备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终端设备可执行指令在由终端设备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
本方案中,当检测到应用程序开启运行时,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如果所述应用程序发起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注册,则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如果所述应用程序不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合理有效的避免了由系统通知引发的非法应用程序启动,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功耗。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通知服务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终端设备系统通知服务进行控制处理,该方法可以由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来执行,该终端设备的系统通知服务控制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
步骤S101、当检测到应用程序开启运行时,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当前,智能系统己经是用户群最大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平台,用户通过智能系统如android系统在终端设备中安装各种第三方应用,很多第三方应用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进行保活,大量三方应用在后台偷偷启动,消耗用户的流量与终端设备的电量,有的非法应用还会记录用户的一些隐私操作记录。第三方应用后台自启动的方式之一为借助于系统通知服务的运行模式,通过引导用户打开android系统的读取通知权限来实现自启动,有的应用程序在非法启动后还会唤醒其它的第三方应用启动,使得终端设备的运行效率显著降低同时用户的隐私泄露风险急剧增加。
系统通知服务主要功能为:显示接收到的短消息、即时消息(如QQ、微信、新浪、短信等);显示客户端的推送消息(如新版本发布、广告、推荐新闻等);显示正在操作进行中的事物(如后台运行的程序、音乐播放器、版本更新时候的下载进度等)。第三方应用程序会引导用户开启通知读取权限以在上述通知消息被发送时唤醒自身的应用程序,以android系统为例,该通知读取权限为“android.permission.BIND_NOTIFICATION_LISTENER_SERVICE”,该通知读取权限的主要作用为:第三方应用可以通过打开此权限来得到获取与监听android系统各种通知的权限。与此同时,第三方应用还需要实现一个service的服务来监听系统的通知信息,该服务会注册到系统的通知管理服务中,此时,当系统通知管理服务在通知有变化时将会回调此服务,如果此时第三方应用进程未启动,则会被系统通知管理服务启动,由此带来终端运行效率以及安全隐患。
示例性的,应用程序的开启运行包括应用程序的安装过程,或者更新过程。其中,应用程序在安装过程中会进行相应权限的获取,如拍照权限、通讯录获取权限、读取系统通知权限等,在应用程序安装时,对应用程序是否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进行判断,示例性的,以android系统为例,在应用程序安装过程中判断其是否对通知管理服务进行调用以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骤S102、如果所述应用程序发起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注册,则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在应用程序安装过程中未检测到其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则流程结束。如果检测到该应用程序发起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注册,则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其中,可以是检测到应用程序在通知管理服务中注册服务进程。其中,该注册条件为预先设定的对当前应用能否进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注册的依据。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包括: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是否记录在白名单中。其中,该白名单可以是在判断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之前,获取其它终端设备推送的使用记录,依据所述使用记录确定包含应用程序标识的白名单,并进行存储。具体的,所述获取其它终端设备的使用记录包括:获取其它终端设备推送的安装的应用程序的开启时间、开启频率和运行时长。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包括: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是否记录在黑名单中。可选的,在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之前,还包括:接收服务器推送的名单信息,所述名单信息记录有禁止注册通知服务的应用程序的禁止注册名单,所述禁止注册名单由服务器根据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上传的应用程序的读取通知频率以及广告弹出频率确定。示例性的,黑名单的生成过程可以是:如果所述应用程序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进行所述应用程序的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注册,并监听预设时长内,所述应用程序读取系统通知的频率,如果所述频率大于预设频率,则将所述应用程序添加至所述黑名单中。
可选的,该注册条件还可以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名单信息,将该名单信息中记录的内容作为判断应用程序可否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依据。示例性的,接收服务器推送的名单信息,所述名单信息记录有禁止注册通知服务的应用程序的禁止注册名单,所述禁止注册名单由服务器根据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上传的应用程序的读取通知频率以及广告弹出频率确定。
步骤S103、如果所述应用程序不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确定出应用程序不满足所述注册条件,禁止该应用程序进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注册。示例性的,可对应用程序对通知管理服务进行调用的函数方法进行拦截、屏蔽以禁止其注册服务进程。可选的,当采用白名单作为注册条件时,所述如果所述应用程序不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包括:如果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未记录在所述白名单中,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可选的,当采用黑名单作为注册条件时,所述如果所述应用程序不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包括:如果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记录在所述黑名单中,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当采用服务器推送的名单作为注册条件判断时,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包括: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包名是否记录在所述禁止注册名单中。
由上述内容可知,当检测到应用程序开启运行时,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将不满足注册条件的应用程序禁止其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由此避免非法应用注册通知读取权限后被系统通知唤醒实现自启动,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功耗。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包括: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是否记录在白名单中;相应的,所述如果所述应用程序不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包括:如果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未记录在所述白名单中,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如图2所示,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步骤S201、对终端设备中应用程序的安装状态进行监测。
步骤S202、监测到应用程序安装或更新时,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03。
步骤S203、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是否记录在白名单中,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204,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05。
在一个实施例中,白名单由接收到的其它终端设备的使用记录确定。具体的,该使用记录可以是获取其它终端设备推送的安装的应用程序的开启时间、开启频率和运行时长,依据所述安装的应用程序的开启时间、开启频率和运行时长确定白名单。示例性的,当开启频率大于预设频率(如3次/天),每次开启的运行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如3小时),开启时间符合预设时间段(如上午9点至晚上10点),则可确定该应用程序为大多数用户常用的应用程序,则相应的将该应用的标识添加至白名单中,该应用的标识可以是应用程序的包名。
步骤S204、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步骤S205、允许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由上述可知,在确定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过程中,依据其它终端设备推送的使用记录确定白名单,避免了用户手动设置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以其它用户安装应用程序的使用记录为白名单参考标准,满足用户使用需求,不会导致通知读取权限的误禁用。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包括: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是否记录在黑名单中;相应的,所述如果所述应用程序不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包括:如果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记录在所述黑名单中,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如图3所示,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步骤S301、对终端设备中应用程序的更新状态进行监测。
步骤S302、监测到应用程序安装或更新时,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3。
步骤S303、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是否记录在黑名单中,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05。
其中,黑名单记录了禁止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应用程序的标识,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黑名单的确定包括:如果所述应用程序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进行所述应用程序的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注册,并监听预设时长内,所述应用程序读取系统通知的频率,如果所述频率大于预设频率(可以是应用程序读取通知的数量和系统发送通知数量的比值大于0.8),则将所述应用程序添加至所述黑名单中。即,当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后,对其读取通知的频率进行监控,示例性的,针对频繁读取各种不同类型通知的应用程序,将其添加至黑名单中。可选的,如果记录在黑名单中当应用程序已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且无法拦截,则相应的删除注销该权限,或通过权限开关禁用该应用程序的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可选的,终端设备可将该黑名单上传至服务器或发送至其它终端设备中。
步骤S304、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步骤S305、允许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由上述可知,在判定是否允许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时,采用黑名单机制,其中,黑名单中记录的内容依据应用程序读取通知的频率确定,将频繁读取不同类型的通知的应用程序记载在黑名单中。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可选的,在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之前,还包括:接收服务器推送的名单信息,所述名单信息记录有禁止注册通知服务的应用程序的禁止注册名单,所述禁止注册名单由服务器根据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上传的应用程序的读取通知频率以及广告弹出频率确定;相应的,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包括: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包名是否记录在所述禁止注册名单中。如图4所示,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步骤S401、接收服务器推送的名单信息,所述名单信息记录有禁止注册通知服务的应用程序的禁止注册名单。
步骤S402、对终端设备中应用程序的安装状态进行监测。
步骤S403、监测到应用程序安装或更新时,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404。
步骤S404、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包名是否记录在所述禁止注册名单中,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405,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406。
其中,所述禁止注册名单由服务器根据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上传的应用程序的读取通知频率以及广告弹出频率确定。可选的,服务器可对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上传终端设备安装的应用程序的使用记录、运行状况进行大数据分析,依据机器学习模型学习得到禁止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禁止注册名单,其中,该机器学习模型由服务器经过大量样本进行训练学习得到,可由监督式学习、非监督式学习、半监督式学习或强化学习得到,学习过程中使用的算法包括:回归算法、基于实例的算法、正则化算法、决策树算法、贝叶斯算法、基于核的算法、聚类算法、关联规则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深度学习算法以及降低维度算法等。在一个实施例中,以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上传的应用程序的读取通知频率以及广告弹出频率作为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相应的输出该应用程序是否需要被禁止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步骤S405、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步骤S406、允许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由上述可知,通过服务器对终端设备上传的各个应用程序的相关联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到应用程序是否需要禁止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进一步提高了系统通知服务的安全性和禁止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准确率,优化了用户体验。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通知服务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如图5所示,该装置具体包括:监测模块101、注册确定模块102和处理模块103,其中,
监测模块101,用于当检测到应用程序开启运行时,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示例性的,应用程序的开启运行包括应用程序的安装过程,或者更新过程。其中,应用程序在安装过程中会进行相应权限的获取,如拍照权限、通讯录获取权限、读取系统通知权限等,在应用程序安装时,对应用程序是否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进行判断,示例性的,以android系统为例,在应用程序安装过程中判断其是否对通知管理服务进行调用以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注册确定模块102,用于如果所述应用程序发起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注册,则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在应用程序安装过程中未检测到其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则流程结束。如果检测到该应用程序发起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注册,则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其中,可以是检测到应用程序在通知管理服务中注册服务进程。其中,该注册条件为预先设定的对当前应用能否进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注册的依据。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包括: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是否记录在白名单中。其中,该白名单可以是在判断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之前,获取其它终端设备推送的使用记录,依据所述使用记录确定包含应用程序标识的白名单,并进行存储。具体的,所述获取其它终端设备的使用记录包括:获取其它终端设备推送的安装的应用程序的开启时间、开启频率和运行时长。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包括: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是否记录在黑名单中。可选的,在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之前,还包括:接收服务器推送的名单信息,所述名单信息记录有禁止注册通知服务的应用程序的禁止注册名单,所述禁止注册名单由服务器根据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上传的应用程序的读取通知频率以及广告弹出频率确定。示例性的,黑名单的生成过程可以是:如果所述应用程序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进行所述应用程序的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注册,并监听预设时长内,所述应用程序读取系统通知的频率,如果所述频率大于预设频率,则将所述应用程序添加至所述黑名单中。
可选的,该注册条件还可以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名单信息,将该名单信息中记录的内容作为判断应用程序可否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依据。示例性的,接收服务器推送的名单信息,所述名单信息记录有禁止注册通知服务的应用程序的禁止注册名单,所述禁止注册名单由服务器根据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上传的应用程序的读取通知频率以及广告弹出频率确定。
处理模块103,用于如果所述应用程序不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确定出应用程序不满足所述注册条件,禁止该应用程序进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注册。示例性的,可对应用程序对通知管理服务进行调用的函数方法进行拦截、屏蔽以禁止其注册服务进程。可选的,当采用白名单作为注册条件时,所述如果所述应用程序不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包括:如果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未记录在所述白名单中,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可选的,当采用黑名单作为注册条件时,所述如果所述应用程序不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包括:如果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记录在所述黑名单中,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当采用服务器推送的名单作为注册条件判断时,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包括: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包名是否记录在所述禁止注册名单中。
由上述内容可知,当检测到应用程序开启运行时,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将不满足注册条件的应用程序禁止其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由此避免非法应用注册通知读取权限后被系统通知唤醒实现自启动,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注册确定模块102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是否记录在白名单中;
所述处理模块103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未记录在所述白名单中,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注册确定模块102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之前,获取其它终端设备推送的使用记录,依据所述使用记录确定包含应用程序标识的白名单,并进行存储。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注册确定模块102具体用于:
获取其它终端设备推送的安装的应用程序的开启时间、开启频率和运行时长;
所述处理模块103具体用于:
依据所述安装的应用程序的开启时间、开启频率和运行时长确定白名单。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注册确定模块102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是否记录在黑名单中;
所述处理模块103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记录在所述黑名单中,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103还用于:
如果所述应用程序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进行所述应用程序的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注册,并监听预设时长内,所述应用程序读取系统通知的频率,如果所述频率大于预设频率,则将所述应用程序添加至所述黑名单中。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注册确定模块102还用于:
在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之前,接收服务器推送的名单信息,所述名单信息记录有禁止注册通知服务的应用程序的禁止注册名单,所述禁止注册名单由服务器根据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上传的应用程序的读取通知频率以及广告弹出频率确定;
所述处理模块103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包名是否记录在所述禁止注册名单中。
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终端设备200包括:存储器201、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202、外设接口203、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205、音频电路206、扬声器211、电源管理芯片208、输入/输出(I/O)子系统209、触摸屏212、其他输入/控制设备210以及外部端口204,这些部件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或信号线207来通信。
应该理解的是,图示终端设备200仅仅是终端设备的一个范例,并且终端设备2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下面就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多开应用的权限管理的终端设备进行详细的描述,该终端设备以智能手机为例。
存储器201,所述存储器201可以被CPU202、外设接口203等访问,所述存储器2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外设接口203,所述外设接口203可以将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外设连接到CPU202和存储器201。
I/O子系统209,所述I/O子系统209可以将设备上的输入输出外设,例如触摸屏212和其他输入/控制设备210,连接到外设接口203。I/O子系统209可以包括显示控制器2091和用于控制其他输入/控制设备210的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2092。其中,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2092从其他输入/控制设备210接收电信号或者向其他输入/控制设备210发送电信号,其他输入/控制设备210可以包括物理按钮(按压按钮、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操纵杆、点击滚轮。值得说明的是,输入控制器2092可以与以下任一个连接:键盘、红外端口、USB接口以及诸如鼠标的指示设备。
触摸屏212,所述触摸屏212是用户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将可视输出显示给用户,可视输出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等。
I/O子系统209中的显示控制器2091从触摸屏212接收电信号或者向触摸屏212发送电信号。触摸屏212检测触摸屏上的接触,显示控制器2091将检测到的接触转换为与显示在触摸屏2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显示在触摸屏2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可以是运行游戏的图标、联网到相应网络的图标等。值得说明的是,设备还可以包括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
RF电路205,主要用于建立手机与无线网络(即网络侧)的通信,实现手机与无线网络的数据接收和发送。例如收发短信息、电子邮件等。具体地,RF电路205接收并发送RF信号,RF信号也称为电磁信号,RF电路205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或将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且通过该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设备进行通信。RF电路205可以包括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已知电路,其包括但不限于天线系统、RF收发机、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CODEC(COder-DECoder,编译码器)芯片组、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等等。
音频电路206,主要用于从外设接口203接收音频数据,将该音频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并且将该电信号发送给扬声器211。
扬声器211,用于将手机通过RF电路205从无线网络接收的语音信号,还原为声音并向用户播放该声音。
电源管理芯片208,用于为CPU202、I/O子系统及外设接口所连接的硬件进行供电及电源管理。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系统通知服务控制装置及终端设备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具备执行该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终端设备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终端设备可执行指令在由终端设备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应用程序开启运行时,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如果所述应用程序发起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注册,则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
如果所述应用程序不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是否记录在白名单中;
相应的,所述如果所述应用程序不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包括:
如果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未记录在所述白名单中,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之前,还包括:
获取其它终端设备推送的使用记录,依据所述使用记录确定包含应用程序标识的白名单,并进行存储。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其它终端设备的使用记录包括:
获取其它终端设备推送的安装的应用程序的开启时间、开启频率和运行时长;
相应的,所述依据所述使用记录确定包含应用程序标识的白名单包括:
依据所述安装的应用程序的开启时间、开启频率和运行时长确定白名单。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是否记录在黑名单中;
相应的,所述如果所述应用程序不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包括:
如果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记录在所述黑名单中,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如果所述应用程序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进行所述应用程序的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注册,并监听预设时长内,所述应用程序读取系统通知的频率,如果所述频率大于预设频率,则将所述应用程序添加至所述黑名单中。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之前,还包括:
接收服务器推送的名单信息,所述名单信息记录有禁止注册通知服务的应用程序的禁止注册名单,所述禁止注册名单由服务器根据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上传的应用程序的读取通知频率以及广告弹出频率确定;
相应的,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包名是否记录在所述禁止注册名单中。
存储介质——任何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或存储设备。术语“存储介质”旨在包括:安装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磁带装置;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DDR RAM、SRAM、EDO RAM,兰巴斯(Rambus)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磁介质(例如硬盘或光存储);寄存器或其它相似类型的存储器元件等。存储介质可以还包括其它类型的存储器或其组合。另外,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程序在其中被执行的第一计算机系统中,或者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计算机系统中,第二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诸如因特网)连接到第一计算机系统。第二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程序指令给第一计算机用于执行。术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可以驻留在不同位置中(例如在通过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系统中)的两个或更多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例如具体实现为计算机程序)。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检测到应用程序开启运行时,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如果所述应用程序发起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注册,则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
如果所述应用程序不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是否记录在白名单中;
相应的,所述如果所述应用程序不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包括:
如果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未记录在所述白名单中,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之前,还包括:
获取其它终端设备推送的使用记录,依据所述使用记录确定包含应用程序标识的白名单,并进行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其它终端设备的使用记录包括:
获取其它终端设备推送的安装的应用程序的开启时间、开启频率和运行时长;
相应的,所述依据所述使用记录确定包含应用程序标识的白名单包括:
依据所述安装的应用程序的开启时间、开启频率和运行时长确定白名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是否记录在黑名单中;
相应的,所述如果所述应用程序不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包括:
如果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记录在所述黑名单中,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应用程序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进行所述应用程序的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注册,并监听预设时长内,所述应用程序读取系统通知的频率,如果所述频率大于预设频率,则将所述应用程序添加至所述黑名单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之前,还包括:
接收服务器推送的名单信息,所述名单信息记录有禁止注册通知服务的应用程序的禁止注册名单,所述禁止注册名单由服务器根据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上传的应用程序的读取通知频率以及广告弹出频率确定;
相应的,所述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包名是否记录在所述禁止注册名单中。
8.系统通知服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应用程序开启运行时,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注册确定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应用程序发起系统通知读取权限的注册,则判断所述应用程序是否满足注册条件;
处理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应用程序不满足所述注册条件,则禁止所述应用程序注册系统通知读取权限。
9.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
10.一种包含终端设备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可执行指令在由终端设备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
CN201711168347.7A 2017-11-21 2017-11-21 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79089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68347.7A CN107908953A (zh) 2017-11-21 2017-11-21 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6/116,399 US10878078B2 (en) 2017-11-21 2018-08-29 System notification service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18194031.3A EP3486823B1 (en) 2017-11-21 2018-09-12 System notification service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PCT/CN2018/116740 WO2019101107A1 (en) 2017-11-21 2018-11-21 System notification service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68347.7A CN107908953A (zh) 2017-11-21 2017-11-21 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08953A true CN107908953A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46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68347.7A Pending CN107908953A (zh) 2017-11-21 2017-11-21 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78078B2 (zh)
EP (1) EP3486823B1 (zh)
CN (1) CN107908953A (zh)
WO (1) WO201910110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1107A1 (en) * 2017-11-21 2019-05-3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ystem notification service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071924A (zh) * 2019-04-24 2019-07-30 广州知弘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2434283A (zh) * 2020-11-23 2021-03-02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0415B (zh) * 2019-09-18 2021-06-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偵測系統、偵測方法、及藉由使用偵測方法所執行的更新驗證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00861A1 (en) * 2012-10-09 2014-04-10 David Gerard Ledet Medical analysis application and response system
CN104991803A (zh) * 2015-07-10 2015-10-2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对android应用程序在特定条件下自启动的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05955792A (zh) * 2016-06-29 2016-09-21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022101A (zh) * 2016-05-17 2016-10-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06802819A (zh) * 2017-01-25 2017-06-0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自启动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81148B2 (en) 2008-10-21 2017-10-03 Lookout,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haring risk responses between collections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s
CN103136472B (zh) 2011-11-29 2016-08-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防应用程序窃取隐私的方法及移动设备
US9305162B2 (en) * 2013-07-31 2016-04-05 Goo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entralized selective application approval for mobile devices
US20150373048A1 (en) * 2014-06-24 2015-12-24 Kashif Ali Siddiqui Enterprise Mobile Notification Solution
CN105426754B (zh) 2015-11-13 2018-04-2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权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6462697B (zh) 2016-09-09 2019-11-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辅助服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908953A (zh) 2017-11-21 2018-04-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00861A1 (en) * 2012-10-09 2014-04-10 David Gerard Ledet Medical analysis application and response system
CN104991803A (zh) * 2015-07-10 2015-10-2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对android应用程序在特定条件下自启动的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06022101A (zh) * 2016-05-17 2016-10-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05955792A (zh) * 2016-06-29 2016-09-21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802819A (zh) * 2017-01-25 2017-06-0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自启动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1107A1 (en) * 2017-11-21 2019-05-3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ystem notification service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0878078B2 (en) 2017-11-21 2020-12-2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ystem notification service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071924A (zh) * 2019-04-24 2019-07-30 广州知弘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2434283A (zh) * 2020-11-23 2021-03-02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56014A1 (en) 2019-05-23
EP3486823A1 (en) 2019-05-22
WO2019101107A1 (en) 2019-05-31
US10878078B2 (en) 2020-12-29
EP3486823B1 (en) 2023-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48685A (zh) 应用程序启动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943650B (zh) 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7797841B (zh) 窗口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944259A (zh) 应用启动的管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07908953A (zh) 系统通知服务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943269B (zh) 调度作业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402835A (zh) 应用程序的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07395889A (zh) 降低移动终端功耗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5512545B (zh) 访问权限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7861759A (zh) 窗口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61773A (zh) 关联启动的管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7748698A (zh) 以广播方式启动应用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7862203A (zh) 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6874095A (zh) 一种应用加载方法及装置
CN107027150A (zh) WiFi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7844342A (zh) 应用程序保活的管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07957913A (zh) 关联启动的管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7957905A (zh) 限制应用自启动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07423064A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070670A (zh) 控制广播发送者发送广播消息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7844341A (zh) 进程启动的管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07831886A (zh) 关联启动应用的管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09445994A (zh) 开机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943270A (zh) 应用服务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06937258A (zh) 一种广播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5248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