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2265B -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52265B
CN107852265B CN201580082023.4A CN201580082023A CN107852265B CN 107852265 B CN107852265 B CN 107852265B CN 201580082023 A CN201580082023 A CN 201580082023A CN 107852265 B CN107852265 B CN 1078522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ci
length
tti
terminal
diffe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20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52265A (zh
Inventor
冯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2582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41476A/zh
Priority to CN202010425610.1A priority patent/CN111641475A/zh
Priority to CN202010426269.1A priority patent/CN1116414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52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52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该方法包括:终端根据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确定在目标载波内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不同的PDSCH和/或PUSCH;该终端在该目标载波内的目标子帧中的PDCCH中检测是否存在第一DCI,该第一DCI用于调度在该目标载波内的该目标子帧中传输的PDSCH;当该终端检测不存在该第一DCI时,或存在该第一DCI且该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TTI小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时,该终端在该目标下行子帧中检测专用下行控制信道中的专用DCI,该专用DCI调度的PDSCH或PUSCH的TTI小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可以使用至少两种TTI传输不同的PDSCH和/或不同的PUSCH,即可以动态调度终端使用不同的TTI进行数据传输,避免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背景技术
在未来的通信技术中,随着空口技术和应用的不断扩展,降低时延成为关键的绩效指标之一,例如移动终端的实时远程监控(Real-time remote computing for mobileterminals)的端到端时延要求小于10ms,高效安全业务(Traffic efficienty andsafety)的时延要求为5ms,而现有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的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简称“TTI”)时长为1ms。
由于数据处理及解码时延主要与TTI长度有关,因此降低传输时延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缩短TTI。目前LTE-A Rel-13已经确定开始研究使用更短的TTI进行数据传输。短TTI的优势在于缩短传输时延,但相应的代价是控制信令开销高,频谱效率低。例如,对于同时存在多种类型业务的终端,若根据最小时延要求的业务确定统一的TTI,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另外,在支持短TTI传输的载波上,也不能保证对现有LTE系统的兼容性,即不能兼容1msTTI。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能够在同一个载波内使用多种TTI进行数据传输。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根据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确定在目标载波内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不同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或不同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该终端在该目标载波内的目标子帧中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检测是否存在第一下行控制信令DCI,该第一DCI用于调度在该目标载波内的该目标子帧中传输的PDSCH;当该终端检测该目标子帧中的该PDCCH中不存在该第一DCI时,或者当该终端检测该目标子帧中的该PDCCH中存在该第一DCI且该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TTI的长度小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时,该终端在该目标下行子帧中检测专用下行控制信道,该专用控制信道包括专用DCI,该专用DCI调度的PDSCH或PUSCH的TTI小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使得该终端在同一载波内,可以使用至少两种TTI传输不同的PDSCH和/或不同的PUSCH,即可以动态调度终端使用不同的TTI进行数据传输,提高资源利用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当该终端检测该目标子帧中的该PDCCH中存在该第一DCI且该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大于或等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时,该终端接收该第一DCI调度的PDSCH。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还可以在该目标载波内的目标子帧中的PDCCH中检测第二DCI,该第二DCI用于调度PUSCH。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目标子帧为下行子帧或时分双工TDD系统中的特殊子帧。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在目标子帧中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检测是否存在第一下行控制信令DCI,包括:该终端在该目标子帧中的该PDCCH的公共搜索空间CSS中检测是否存在该第一DCI,该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TTI的长度等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或等于该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中最长的TTI的长度,或等于该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中最短的TTI的长度。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在目标子帧中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检测是否存在第一下行控制信令DCI,包括:该终端在该目标子帧中的该PDCCH的终端专属搜索空间USS中检测是否存在该第一DCI,该第一DCI包括特定信息域,该特定信息域用于指示该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TTI的长度。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该终端使用该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不同的PDSCH时,该不同的PDSCH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进程号为独立配置的。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HARQ进程号通过该第一DCI中的HARQ进程号信息域指示,该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通过如下方式中的一种确定的:将该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确定为4比特;根据该终端当前使用的该至少两种不同的TTI的长度和该目标载波当前所使用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该终端当前实际支持的最大HARQ进程数,并根据该实际支持的最大HARQ进程数,确定该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根据TDD系统支持的最大HARQ进程数,确定该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该TDD系统支持在同一载波内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不同的PDSCH和/或不同的PUSCH;根据该终端支持的最大HARQ进程数,确定该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的不同PDSCH对应的传输模式不同;和/或,该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的不同PUSCH对应的传输模式不同。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该USS中存在该第一DCI,且该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TTI的长度小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时,该第一DCI的格式为1A。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目标子帧中的该USS中包括第二DCI,该第二DCI用于调用PUSCH,该第二DCI调度的PUSCH的TTI的长度小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该第二DCI的格式为0。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的不同PDSCH对应的传输模式相同;和/或,该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的不同PUSCH对应的传输模式相同,这样可以保证PDCCH不增加盲检测次数。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终端,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HARQ进程编号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数据传输的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1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100可以由基站和终端执行。如图1所示,该方法100包括:
S110,基站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
具体地,基站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终端接收到该配置信息后,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该终端可以在目标载波内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不同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DSCH”)和/或不同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USCH”)。
S120,终端接收基站在目标载波内发送的目标子帧,并检测该接收到的目标子帧中的PDCCH,还可以检测该目标子帧中的专用控制信道,从而确定在目标载波内传输数据的TTI的长度,该目标子帧可以为下行子帧,或者为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简称“TDD”)系统中的特殊子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DCI调度不同长度的TTI,可以通过在DCI中新增TTI指示域来指示不同的TTI,或者对DCI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简称“CRC”)使用不同的加扰序列,或者使用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Tempory Identity,简称“RNTI”),或者其它方式,均可以实现动态指示终端使用哪种TTI,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具体地,终端在该目标载波内的目标子帧中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DCCH”)中检测是否存在第一下行控制信令(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DCI”),该第一DCI用于调度在该目标载波内的目标子帧中传输的PDSCH。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当该终端在PDCCH中检测到了该第一DCI,且该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TTI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该目标子帧时,该终端根据该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TTI的长度,接收该第一DCI调度的PDSCH;并且,该终端在该目标子帧中停止检测专业控制信道,该专业控制信道用于传输专用DCI,该专用DCI用于调度PDSCH或PUSCH,且该专用DCI调度的PDSCH或PUSCH的TTI的长度小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当该终端在PDCCH中检测到了该第一DCI,且该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TTI的长度小于该目标子帧时,终端根据该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TTI的长度,接收该第一DCI调度的PDSCH;另外,该终端还会继续在该目标子帧中检测专用控制信道,该专用控制信道用于传输专用DCI,该专用DCI用于调度PDSCH或PUSCH,且该专用DCI调度的PDSCH或PUSCH的TTI的长度小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若该终端检测到该专用DCI,则根据该专用DCI调度的PDSCH或PUSCH的TTI的长度,与基站之间传输PDSCH或PUSCH;若该终端未检测到该专用DCI,则该终端可以继续检测下一个子帧,类似地,检测该下一个子帧的PDCCH。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当该终端在PDCCH中没有检测到该第一DCI,该终端还会继续在该目标子帧中检测专用控制信道,该专用控制信道用于传输专用DCI,该专用DCI用于调度PDSCH或PUSCH,且该专用DCI调度的PDSCH或PUSCH的TTI的长度小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若该终端检测到该专用DCI,则根据该专用DCI调度的PDSCH或PUSCH的TTI的长度,与基站之间传输PDSCH或PUSCH;若该终端未检测到该专用DCI,则该终端可以继续检测下一个子帧,类似地,检测该下一个子帧的PDCCH。
进一步地,该终端在PDCCH中没有检测到该第一DCI,但检测到第二DCI,该第二DCI用于调度PUSCH,该终端向基站发送该第二DCI调度的PUSCH。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DCI或第二DCI可以位于PDCCH中的公共搜索空间CSS中。由于PDCCH的CSS中DCI的大小不能随意改变,即不能新增加TTI的指示域,因此无法用CSS中的DCI指示TTI的具体长度,只能通过预先设定,例如,预先设置该CSS中的DCI由于调用使用常规TTI的长度传输的PDSCH或PUSCH,该常规TTI的长度等于目标子帧的长度;或者预先设置该CSS中的DCI由于调用使用最小或最大的TTI长度传输的PDSCH或PUSCH,该最小或最大的TTI长度是指该终端支持的至少两个不用TTI中最小或最大的TTI的长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DCI或第二DCI还可以位于PDCCH中的终端专属搜索空间USS中,该USS中的DCI可调用的PDSCH或PUSCH的TTI的长度可以小于目标子帧的长度,也可以等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还可以大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但是,调用不同长度的TTI时,DCI的大小相同,例如,通过DCI format 1A调度目标载波内常规TTI对应的PDSCH时,DCI的大小为29比特,则使用DCI format 1A调度目标载波内短TTI对应的PDSCH时,DCI的大小依然为29比特,这里的常规TTI的长度等于目标子帧的长度,短TTI得多长度小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位于专用控制信道中的专用DCI调用的PDSCH或PUSCH的TTI的长度小于目标子帧的长度。由于专用下行控制信道不用于调度常规TTI对应的PDSCH/PUSCH,也就是专用DCI调用的PDSCH或PUSCH的TTI的长度小于目标子帧的长度,为短TTI,因此可以基于短TTI的需求设计专门的DCI,以降低控制信令开销。例如,在PDCCH的USS中传输的DCI format 1A,用于调度短TTI时,该DCI format 1A长度为29比特,但是在专用下行控制信道中传输的DCI format 1A,在调度短TTI时,DCI format 1A可以为20比特,或者更小,或者,也可以为专用下行控制信道设计新的DCI格式,通过新的DCI格式调用短TTI。例如,基站预先配置系统带宽中的部分带宽用于支持短TTI传输,则DCI中物理资源分配指示域可以基于该配置的部分带宽进行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终端可以使用不同的TTI传输不同的数据,因此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HARQ”)的最大进程数可能改变,例如,对于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简称“FDD”)系统,HARQ的最大进程数仍然维持为8,但是对于TDD系统,HARQ的最大进程数会增大,例如对于TDD上/下行配置5,当TTI等于0.5ms时,HARQ的最大进程数会达到22。因此,当终端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不同的PDSCH时,HARQ的进程号可以独立配置,即进行独立编号。例如,如图2所示,对于FDD系统,长进程的TTI为1ms,短进程的TTI为0.5ms,长进程与短进程之间的编号是相互独立的;对于TDD系统也类似,这里以TDD上/下行配置2为例,在不同子帧上,分别有长进程和短进程,同样地,长进程的TTI可以为1ms,短进程的TTI可以为0.5ms,长进程与短进程之间的编号也是互相独立的。
具体地,HARQ的进程标号可以通过DCI中的HARQ进程号信息域来指示,而该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中的一种来确定:
可以直接将该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设置为4比特,目前TDD系统中的DCI中使用4比特指示HARQ进程号,即最大可指示16个进程,可沿用现有的4比特指示信令,即限制实际调度中HARQ进程数仍然不超过16个;
还可以根据该终端当前正在使用的至少两种不同的TTI的长度和目标载波当前所使用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该终端当前实际支持的最大HARQ进程数,并根据该实际支持的最大HARQ进程数,确定相应的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例如,系统支持两种不同的TTI传输不同的PDSCH,即1ms和0.5ms,当前目标载波使用TDD上/下行配置5,此时1ms TTI对应的最大进程数是15,0.5ms TTI对应的最大进程数是22,则该终端确定当前实际支持的最大HARQ进程数为22,并将该终端使用的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设置为5比特;
还可以根据TDD系统支持的最大HARQ进程数,确定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该TDD系统支持在同一载波内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不同的PDSCH和/或不同的PUSCH,例如,如果系统最多可以支持22个进程,那么可以将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的TTI进行数据传输的终端的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均设置为5比特;
也可以根据终端支持的最大HARQ进程数,确定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
使用上述几种方法后,调度不同TTI的DCI中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相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在使用不同的TTI传输不同的PDSCH和/或PUSCH时,可以使用相同的传输模式,这样可以保证PDCCH不增加盲检测的数量;也可以使用不相同的传输模式,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但是,使用不同传输模式时,在PDCCH中调度短TTI传输PDSCH时,DCI的格式使用1A(DCI format 1A);在PDCCH中调度短TTI传输PUSCH时,DCI的格式使用0(DCI format 0),这里的短TTI表示该TTI的长度小于目标子帧的长度。
S130,基站与终端之间使用确定的TTI,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地,终端通过检测目标子帧中的PDCCH或专用控制信道确定TTI后,根据该TTI传输对应的PDSCH或PUSCH,依次类推,终端在目标载波内可以检测到多个子帧,每个子帧传输的PDSCH或PUSCH对应的TTI可能不同,因此终端可以在该目标子帧中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对应的PDSCH和/或PUSCH。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通过检测载波内的子帧中的PDCCH或专用控制信道确定TTI,该TTI的长度可以小于或等于或大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使得该终端在同一载波内,可以使用至少两种TTI传输不同的PDSCH和/或不同的PUSCH,即可以动态调度终端使用不同的TTI进行数据传输,避免资源浪费。
上文中结合图1和图2,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数据传输的终端。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数据传输的终端200包括:
确定单元210,用于根据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确定在目标载波内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的传输时间间隔TTI传输不同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或不同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
检测单元220,用于在该目标载波内的目标子帧中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检测是否存在第一下行控制信令DCI,该第一DCI用于调度在该目标载波内的该目标子帧中传输的PDSCH;
处理单元230,用于当该终端检测该目标子帧中的该PDCCH中不存在该第一DCI时,或者当该终端检测该目标子帧中的该PDCCH中存在该第一DCI且该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TTI的长度小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时,在该目标下行子帧中检测专用下行控制信道,该专用控制信道包括专用DCI,该专用DCI调度的PDSCH或PUSCH的TTI小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数据传输的终端,通过检测载波内的子帧中的PDCCH或专用控制信道确定TTI,该TTI的长度可以小于或等于或大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使得该终端在同一载波内,可以使用至少两种TTI传输不同的PDSCH和/或不同的PUSCH,即可以动态调度终端使用不同的TTI进行数据传输,避免资源浪费。
可选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该终端检测该目标子帧中的该PDCCH中存在该第一DCI且该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大于或等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时,接收该第一DCI调度的PDSCH。
可选地,该目标子帧为下行子帧或时分双工TDD系统中的特殊子帧。
可选地,该检测单元具体用于:在该目标子帧中的该PDCCH的公共搜索空间CSS中检测是否存在该第一DCI,该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TTI的长度等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或等于该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中最长的TTI的长度,或等于该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中最短的TTI的长度。
可选地,该检测单元具体用于:在该目标子帧中的该PDCCH的终端专属搜索空间USS中检测是否存在该第一DCI,该第一DCI包括特定信息域,该特定信息域用于指示该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TTI的长度。
可选地,当该终端使用该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不同的PDSCH时,该不同的PDSCH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进程号为独立配置的。
可选地,该HARQ进程号通过该第一DCI中的HARQ进程号信息域指示,可以将该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确定为4比特。
可选地,还可以根据该终端当前使用的该至少两种不同的TTI的长度和该目标载波当前所使用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该终端当前实际支持的最大HARQ进程数,并根据该实际支持的最大HARQ进程数,确定该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
可选地,还可以根据TDD系统支持的最大HARQ进程数,确定该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该TDD系统支持在同一载波内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不同的PDSCH和/或不同的PUSCH。
可选地,还可以根据该终端支持的最大HARQ进程数,确定该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
可选地,该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的不同PDSCH对应的传输模式不同;和/或,该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的不同PUSCH对应的传输模式不同。
可选地,当该USS中存在该第一DCI,且该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TTI的长度小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时,该第一DCI的格式为1A。
可选地,该目标子帧中的该USS中包括第二DCI,该第二DCI用于调用PUSCH,该第二DCI调度的PUSCH的TTI的长度小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该第二DCI的格式为0。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数据传输的终端200可对应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100中的终端,并且终端2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中的方法中与终端相应的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数据传输的终端,通过检测载波内的子帧中的PDCCH或专用控制信道确定TTI,该TTI的长度可以小于或等于或大于该目标子帧的长度,使得该终端在同一载波内,可以使用至少两种TTI传输不同的PDSCH和/或不同的PUSCH,即可以动态调度终端使用不同的TTI进行数据传输,避免资源浪费。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根据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确定在目标载波内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的传输时间间隔TTI传输不同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或不同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
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载波内的目标子帧中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检测是否存在第一下行控制信令DCI,所述第一DCI用于调度在所述目标载波内的所述目标子帧中传输的PDSCH;
当所述终端检测所述目标子帧中的所述PDCCH中不存在所述第一DCI时,或者当所述终端检测所述目标子帧中的所述PDCCH中存在所述第一DCI且所述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TTI的长度小于所述目标子帧的长度时,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下行子帧中检测专用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专用控制信道包括专用DCI,所述专用DCI调度的PDSCH或PUSCH的TTI小于所述目标子帧的长度;
其中,所述TTI的长度,根据调度所述TTI的DCI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终端检测所述目标子帧中的所述PDCCH中存在所述第一DCI且所述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子帧的长度时,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DCI调度的PDSC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子帧为下行子帧或时分双工TDD系统中的特殊子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目标子帧中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检测是否存在第一下行控制信令DCI,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子帧中的所述PDCCH的公共搜索空间CSS中检测是否存在所述第一DCI,所述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TTI的长度等于所述目标子帧的长度,或等于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中最长的TTI的长度,或等于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中最短的TTI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目标子帧中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检测是否存在第一下行控制信令DCI,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目标子帧中的所述PDCCH的终端专属搜索空间USS中检测是否存在所述第一DCI,所述第一DCI包括特定信息域,所述特定信息域用于指示所述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TTI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2、4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终端使用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不同的PDSCH时,所述不同的PDSCH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进程号为独立配置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ARQ进程号通过所述第一DCI中的HARQ进程号信息域指示,所述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通过如下方式中的一种确定的:
将所述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确定为4比特;
根据所述终端当前使用的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TTI的长度和所述目标载波当前所使用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所述终端当前实际支持的最大HARQ进程数,并根据所述实际支持的最大HARQ进程数,确定所述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
根据TDD系统支持的最大HARQ进程数,确定所述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所述TDD系统支持在同一载波内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不同的PDSCH和/或不同的PUSCH;
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最大HARQ进程数,确定所述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2、4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的不同PDSCH对应的传输模式不同;和/或,
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的不同PUSCH对应的传输模式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USS中存在所述第一DCI,且所述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TTI的长度小于所述目标子帧的长度时,所述第一DCI的格式为1A。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子帧中的所述USS中包括第二DCI,所述第二DCI用于调用PUSCH,所述第二DCI调度的PUSCH的TTI的长度小于所述目标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DCI的格式为0。
11.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确定在目标载波内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的传输时间间隔TTI传输不同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或不同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
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载波内的目标子帧中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中检测是否存在第一下行控制信令DCI,所述第一DCI用于调度在所述目标载波内的所述目标子帧中传输的PDSCH;
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检测所述目标子帧中的所述PDCCH中不存在所述第一DCI时,或者当所述终端检测所述目标子帧中的所述PDCCH中存在所述第一DCI且所述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TTI的长度小于所述目标子帧的长度时,在所述目标下行子帧中检测专用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专用控制信道包括专用DCI,所述专用DCI调度的PDSCH或PUSCH的TTI小于所述目标子帧的长度;
其中,所述TTI的长度,根据调度所述TTI的DCI确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处理单元还用于:
当所述终端检测所述目标子帧中的所述PDCCH中存在所述第一DCI且所述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子帧的长度时,接收所述第一DCI调度的PDSCH。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子帧为下行子帧或时分双工TDD系统中的特殊子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目标子帧中的所述PDCCH的公共搜索空间CSS中检测是否存在所述第一DCI,所述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TTI的长度等于所述目标子帧的长度,或等于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中最长的TTI的长度,或等于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中最短的TTI的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目标子帧中的所述PDCCH的终端专属搜索空间USS中检测是否存在所述第一DCI,所述第一DCI包括特定信息域,所述特定信息域用于指示所述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TTI的长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1、12、14和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终端使用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不同的PDSCH时,所述不同的PDSCH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进程号为独立配置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HARQ进程号通过所述第一DCI中的HARQ进程号信息域指示,所述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通过如下方式中的一种确定的:
将所述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确定为4比特;
根据所述终端当前使用的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TTI的长度和所述目标载波当前所使用的TDD上/下行配置,确定所述终端当前实际支持的最大HARQ进程数,并根据所述实际支持的最大HARQ进程数,确定所述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
根据TDD系统支持的最大HARQ进程数,确定所述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所述TDD系统支持在同一载波内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不同的PDSCH和/或不同的PUSCH;
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最大HARQ进程数,确定所述HARQ进程号信息域的长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1、12、14和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的不同PDSCH对应的传输模式不同;和/或,
所述至少两种不同的TTI传输的不同PUSCH对应的传输模式不同。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USS中存在所述第一DCI,且所述第一DCI调度的PDSCH的TTI的长度小于所述目标子帧的长度时,所述第一DCI的格式为1A。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子帧中的所述USS中包括第二DCI,所述第二DCI用于调用PUSCH,所述第二DCI调度的PUSCH的TTI的长度小于所述目标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DCI的格式为0。
CN201580082023.4A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Active CN1078522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5820.0A CN111641476A (zh)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CN202010425610.1A CN111641475A (zh)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CN202010426269.1A CN111641477A (zh)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97881 WO2017101107A1 (zh)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26269.1A Division CN111641477A (zh)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CN202010425820.0A Division CN111641476A (zh)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CN202010425610.1A Division CN111641475A (zh)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2265A CN107852265A (zh) 2018-03-27
CN107852265B true CN107852265B (zh) 2020-06-16

Family

ID=59055536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25610.1A Withdrawn CN111641475A (zh)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CN202010426269.1A Withdrawn CN111641477A (zh)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CN201580082023.4A Active CN107852265B (zh)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CN202010425820.0A Withdrawn CN111641476A (zh)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25610.1A Withdrawn CN111641475A (zh)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CN202010426269.1A Withdrawn CN111641477A (zh)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25820.0A Withdrawn CN111641476A (zh)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28850A1 (zh)
EP (2) EP3331179B1 (zh)
JP (1) JP6604524B2 (zh)
KR (1) KR102522174B1 (zh)
CN (4) CN111641475A (zh)
BR (1) BR112018006825A2 (zh)
ES (1) ES2893544T3 (zh)
HK (1) HK1246046A1 (zh)
HU (1) HUE055750T2 (zh)
MY (1) MY201317A (zh)
PH (1) PH12018500754A1 (zh)
PL (1) PL3331179T3 (zh)
RU (1) RU2696547C1 (zh)
WO (1) WO20171011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5344B (zh) * 2016-01-27 2022-05-3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027184B (zh) * 2016-02-02 2020-01-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631912B (zh) * 2017-03-23 2021-09-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9066539A1 (ko) 2017-09-28 2019-04-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0391869B (zh) 2018-04-18 2022-10-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KR20200084607A (ko) * 2019-01-03 2020-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전력 소모 감소를 위한 하향 제어 채널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1496970B2 (en) 2019-03-06 2022-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pport of high pathloss mode
US11463964B2 (en) 2019-04-17 2022-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configuration for high pathloss operations
US11438808B2 (en) 2019-04-17 2022-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owledgment messaging for resource reservations
US11445408B2 (en) 2019-04-17 2022-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pathloss mode multiplexing
US11477747B2 (en) 2019-04-17 2022-10-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periodicity adjustment
US11510071B2 (en) 2019-04-17 2022-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direction selection for high pathloss mode operations
WO2022061548A1 (zh) * 2020-09-22 2022-03-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7538A (zh) * 2011-11-16 2012-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2624507A (zh) * 2011-02-01 2012-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下行调度信息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EP2680651A1 (en) * 2011-04-02 2014-01-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WO2015018084A1 (en) * 2013-08-09 2015-02-1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dd uplink/downlink re-configuration mechanism
CN104468030A (zh) * 2014-08-26 2015-03-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43619B1 (ko) * 2006-10-02 2010-0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확장성 대역폭을 지원하는 셀룰러 무선통신시스템을 위한 하향링크 동기채널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811335B2 (en) * 2007-04-20 2014-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adjustment of uplink transmission time
US20140328260A1 (en) * 2013-02-26 2014-11-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cheduling over multipl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CN104159302B (zh) * 2013-05-15 2017-08-0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e‑pdcch信道的下行控制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和终端
RU2624639C1 (ru) * 2013-06-27 2017-07-05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несущей,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US9444586B2 (en) * 2013-10-07 2016-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TI-bundling and SPS operation in LTE TDD
WO2015190663A1 (en) * 2014-06-12 2015-12-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llowing user equipment (ue) to perform ue-flexible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mode communication in network configured to support ue-flexible tdd mode in which base station (bs) operates in full duplex mode and ue operates in half duplex mode, and the user equipment (ue) for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4507A (zh) * 2011-02-01 2012-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下行调度信息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EP2680651A1 (en) * 2011-04-02 2014-01-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2447538A (zh) * 2011-11-16 2012-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WO2015018084A1 (en) * 2013-08-09 2015-02-1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dd uplink/downlink re-configuration mechanism
CN104468030A (zh) * 2014-08-26 2015-03-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246046A1 (zh) 2018-08-31
PH12018500754A1 (en) 2018-10-15
EP3331179A4 (en) 2019-03-06
HUE055750T2 (hu) 2021-12-28
CN111641475A (zh) 2020-09-08
ES2893544T3 (es) 2022-02-09
EP3331179A1 (en) 2018-06-06
KR102522174B1 (ko) 2023-04-13
US20200328850A1 (en) 2020-10-15
CN111641476A (zh) 2020-09-08
CN107852265A (zh) 2018-03-27
JP2019506014A (ja) 2019-02-28
PL3331179T3 (pl) 2021-12-20
CN111641477A (zh) 2020-09-08
BR112018006825A2 (zh) 2018-10-16
EP3923655A1 (en) 2021-12-15
MY201317A (en) 2024-02-16
EP3331179B1 (en) 2021-09-01
JP6604524B2 (ja) 2019-11-13
RU2696547C1 (ru) 2019-08-02
KR20180095794A (ko) 2018-08-28
WO2017101107A1 (zh) 2017-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2265B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
US10873420B2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data transmission
EP357783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ort pdcch operation
EP2995106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349391B2 (en) Physical downlink data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EP279035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exchanging
CN109803422B (zh) 一种资源激活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KR102117572B1 (ko) 물리적 다운링크 제어 채널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3194541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US20160242039A1 (en) Methods, Computer Programs, Network Node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748888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EP3331294B1 (en) Method of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 and device utilizing same
CN107889265B (zh) Pusch的发送方法及装置、dci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EP3780840A1 (en) Wireless resource scheduling
JP6837114B2 (ja) データ伝送のための方法及び端末
CN108141323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20220312240A1 (en) PDCCH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604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