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32669B - 人脸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人脸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32669B
CN107832669B CN201710940878.7A CN201710940878A CN107832669B CN 107832669 B CN107832669 B CN 107832669B CN 201710940878 A CN201710940878 A CN 201710940878A CN 107832669 B CN107832669 B CN 1078326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face
determining
preview image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408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32669A (zh
Inventor
王健
郭子青
周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4087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326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32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32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32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326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G06V10/44Local feature extraction by analysis of parts of the pattern, e.g. by detecting edges, contours, loops, corners, strokes or intersections; Connectivity analysis, e.g. of connected components
    • G06V10/443Local feature extraction by analysis of parts of the pattern, e.g. by detecting edges, contours, loops, corners, strokes or intersections; Connectivity analysis, e.g. of connected components by matching or filte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8Feature extraction; Face represen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人脸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包括: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本发明实施例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人脸检测的准确性,以及提升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人脸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脸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应用,智能手机能够支持的应用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智能手机向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成为用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用品。
目前,智能手机多采用生物信息解锁方案,其中,在人脸识别中,会存在使用照片,视频等非法手段进行人脸识别并盗取重要信息的情况,如何辨别人脸图像是真实用户的人脸图像还是照片等虚假人脸图像,这成为人脸识别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脸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以期提升移动终端人脸检测的准确性,以及提升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预设检测策略;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以及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以及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检测方法,包括:
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
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以及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以及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所述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首先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其次,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最后,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可见,移动终端根据环境参数和预设检测策略确定人脸为真实人脸,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安全性,而且,在检测人脸是否为真实人脸的时候增加环境因素,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人脸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人脸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人脸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人脸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人脸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移动终端。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100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100包括:壳体、触控显示屏、主板、电池和副板,主板上设置有处理器110、存储器120、前置摄像头130、红外摄像头140、人工智能AI模块150、定位装置160、温度传感器170和SIM卡槽等,副板上设置有振子、一体音腔、VOOC闪充接口,其中,
所述存储器120,用于存储预设检测策略;
所述处理器110,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以及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以及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可以包括温度参数,位置参数,天气参数等。
其中,所述预设检测策略为针对所述人脸活体检测的策略,即为检测所述人脸是否为真实人脸的检测策略。
其中,处理器110是移动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移动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
其中,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移动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首先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其次,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最后,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可见,移动终端根据环境参数和预设检测策略确定人脸为真实人脸,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安全性,而且,在检测人脸是否为真实人脸的时候增加环境因素,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人脸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方面,所述处理器11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参考环境物体;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是否包括所述参考环境物体;以及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包括所述参考环境物体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方面,所述处理器11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参考服饰特征;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服饰特征是否与所述参考服饰特征匹配;以及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服饰特征与所述参考服饰特征匹配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方面,所述处理器11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参考气象特征;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气象特征是否与所述参考气象特征匹配;以及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气象特征与所述参考气象特征匹配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连接所述处理器110的红外摄像头140,在所述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方面,所述处理器110具体用于:开启红外摄像头140,通过所述红外摄像头140获取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红外轮廓;以及用于判断所述人脸红外轮廓与预设人脸轮廓模板是否匹配;以及用于当判断出所述人脸红外轮廓与所述预设人脸轮廓模板匹配时,确定所述人脸为真实人脸。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定位装置160、温度传感器170和人工智能AI模块150,在所述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方面,所述处理器110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定位装置160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参数;和/或,以及用于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170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参数;和/或,以及用于通过所述AI模块150调用目标应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天气参数,所述目标应用为与所述天气参数相关的应用。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脸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移动终端,如图所示,本人脸检测方法包括:
S201,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
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可以包括位置参数,温度参数,天气参数等。
其中,该人脸检测方法可以用于移动终端检测到待解锁事件进行人脸识别之前,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检测,判别所述人脸是否为真实人脸。
其中,待解锁事件例如可以是移动终端桌面待解锁事件、应用待解锁事件、文件待解锁事件、支付待解锁事件等,此处不做限定。其中,桌面待解锁事件是指针对锁屏桌面的待解锁事件、应用待解锁事件是指针对应用的特定操作的待解锁事件,如应用启动、应用删除等,文件待解锁事件是指针对文件的待解锁事件,如针对目标文件的待解锁事件,支付待解锁事件是指针对支付场景的待解锁事件,如针对支付宝,微信等应用的支付场景的待解锁事件。
其中,移动终端检测到待解锁事件可以是在熄屏状态下检测到待解锁事件,也可以是在亮屏状态下检测到待解锁事件,上述检测到待解锁事件的触发条件可以由用户的触控操作、按压操作、语音操作等触发,如针对熄屏待机状态的移动终端,可以由长按触控显示屏触发待解锁事件,此处对触发条件不做限定。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包括: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定位装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参数;和/或,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温度传感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参数;和/或,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人工智能AI模块调用目标应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天气参数,所述目标应用为与所述天气参数相关的应用。
其中,所述目标应用可以为移动终端自带的天气应用,或者可以为用户下载的第三方与天气相关的应用。
其中,移动终端当检测到待解锁事件时,自主启动所述定位装置或者所述温度传感器,而不是使所述定位装置和所述温度传感器一直在检测状态,降低电量消耗。
可见,本示例中,移动终端在确定环境参数的时候可以根据硬件设备,或者启动AI模块调用第三方应用,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智能性,以及硬件设备的利用率。
S202,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
其中,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包括至少一种,每种预设检测策略均关联至少一个环境参数。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环境参数选取所述至少一种预设检测策略中的与该环境参数相关的预设检测策略。
S203,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首先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其次,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最后,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可见,移动终端根据环境参数和预设检测策略确定人脸为真实人脸,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安全性,而且,在检测人脸是否为真实人脸的时候增加环境因素,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人脸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包括:
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参考环境物体;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是否包括所述参考环境物体;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包括所述参考环境物体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其中,所述环境参数为位置参数。
其中,所述参考环境物体可以是特殊建筑物,或者可以是河流,或者可以是大山等具有识别特征的物体。
其中,所述预设阈值为技术人员在所述移动终端出厂前设置的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摄像头焦距相关的阈值,根据该预设阈值确定的参考环境物体为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可以看到的物体。
可见,本示例中,移动终端通过判断预览图像中是否存在与现实位置中相符合的环境物体来判断所述人脸是否为真实人脸,避免照片或者视频等虚假人脸,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人脸检测的成功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包括:
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参考服饰特征;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服饰特征是否与所述参考服饰特征匹配;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服饰特征与所述参考服饰特征匹配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其中,所述环境参数为温度参数。
其中,所述参考服饰特征例如可以是短袖,长袖,帽子,毛衣等具有强烈的温度特征的服饰特征。
其中,所述参考服饰特征包括多个特征,所述预览图像中的服饰特征与所述参考服饰特征匹配为所述预览图像中的服饰特征与所述参考服饰特征中的至少一个特征吻合。
可见,本示例中,移动终端通过判断预览图像中用户的服饰特征与根据温度参数确定的参考服饰特征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人脸是否为真实人脸,避免照片或者视频等虚假人脸,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人脸检测的成功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包括:
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参考气象特征;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气象特征是否与所述参考气象特征匹配;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气象特征与所述参考气象特征匹配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其中,所述环境参数为天气特征;
其中,所述参考气象特征包括晴天、雨、雪、闪电、风等气象特征。
可见,本示例中,移动终端通过判断预览图像中气象特征与根据天气参数确定的参考气象特征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人脸是否为真实人脸,避免照片或者视频等虚假人脸,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人脸检测的成功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包括:
开启红外摄像头,获取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红外轮廓;
判断所述人脸红外轮廓与预设人脸轮廓模板是否匹配;
当判断出所述人脸红外轮廓与所述预设人脸轮廓模板匹配时,确定所述人脸为真实人脸。
其中,红外摄像头包括红外光源,红外光源用于发射红外光线照射用户的人脸形成反射光线,红外摄像头用于采集反射光线中最外围的光线获取人脸红外轮廓,而不需要获取整个人脸图像。
其中,所述预设人脸轮廓模板可以为移动终端根据用户录入的人脸图像提取的人脸轮廓,也可以为出厂时技术人员预设的多个可能的人脸轮廓模板,例如,方脸轮廓模板,圆脸轮廓模板,尖脸轮廓模板等,所述判断出所述人脸红外轮廓与所述预设人脸轮廓模板匹配为所述人脸红外轮廓与所述预设人脸轮廓模板中的任意一个模板的匹配度大于预设匹配度。
可见,本示例中,移动终端利用红外摄像头获取人脸的红外轮廓,而非整个人脸图像,进而将人脸红外轮廓与预设人脸轮廓模板匹配,有利于降低移动终端处理图像的复杂度,而且,在完成环境参数的匹配之后增加检测人脸轮廓匹配,有利于在降低了复杂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人脸检测的准确性。
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移动终端。如图所示,本人脸检测方法包括:
S301,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
其中,所述环境参数为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定位装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参数。
S302,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
S303,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参考环境物体。
S304,所述移动终端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是否包括所述参考环境物体。
S305,所述移动终端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包括所述参考环境物体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首先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其次,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最后,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可见,移动终端根据环境参数和预设检测策略确定人脸为真实人脸,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安全性,而且,在检测人脸是否为真实人脸的时候增加环境因素,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人脸检测的准确性。
此外,移动终端通过判断预览图像中是否存在与现实位置中相符合的环境物体来判断所述人脸是否为真实人脸,避免照片或者视频等虚假人脸,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人脸检测的成功率。
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移动终端。如图所示,本人脸检测方法包括:
S401,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
其中,所述环境参数为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温度传感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参数。
S402,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
S403,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参考服饰特征。
S404,所述移动终端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服饰特征是否与所述参考服饰特征匹配。
S405,所述移动终端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服饰特征与所述参考服饰特征匹配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首先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其次,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最后,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可见,移动终端根据环境参数和预设检测策略确定人脸为真实人脸,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安全性,而且,在检测人脸是否为真实人脸的时候增加环境因素,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人脸检测的准确性。
此外,移动终端通过判断预览图像中用户的服饰特征与根据温度参数确定的参考服饰特征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人脸是否为真实人脸,避免照片或者视频等虚假人脸,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人脸检测的成功率。
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移动终端。如图所示,本人脸检测方法包括:
S501,移动终端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
其中,所述环境参数为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人工智能AI模块调用目标应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天气参数,所述目标应用为与所述天气参数相关的应用。
S502,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
S503,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参考气象特征。
S504,所述移动终端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气象特征是否与所述参考气象特征匹配。
S505,所述移动终端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气象特征与所述参考气象特征匹配时,开启红外摄像头,获取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红外轮廓。
S506,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人脸红外轮廓与预设人脸轮廓模板是否匹配。
S507,所述移动终端当判断出所述人脸红外轮廓与所述预设人脸轮廓模板匹配时,确定所述人脸为真实人脸。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首先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其次,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最后,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可见,移动终端根据环境参数和预设检测策略确定人脸为真实人脸,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安全性,而且,在检测人脸是否为真实人脸的时候增加环境因素,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人脸检测的准确性。
此外,移动终端通过判断预览图像中气象特征与根据天气参数确定的参考气象特征是否匹配来判断所述人脸是否为真实人脸,避免照片或者视频等虚假人脸,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人脸检测的成功率。
此外,移动终端利用红外摄像头获取人脸的红外轮廓,而非整个人脸图像,进而将人脸红外轮廓与预设人脸轮廓模板匹配,有利于降低移动终端处理图像的复杂度,而且,在完成环境参数的匹配之后增加检测人脸轮廓匹配,有利于在降低了复杂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人脸检测的准确性。
与上述图2-图5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
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首先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其次,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最后,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可见,移动终端根据环境参数和预设检测策略确定人脸为真实人脸,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安全性,而且,在检测人脸是否为真实人脸的时候增加环境因素,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人脸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方面,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参考环境物体;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是否包括所述参考环境物体;以及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包括所述参考环境物体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方面,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参考服饰特征;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服饰特征是否与所述参考服饰特征匹配;以及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服饰特征与所述参考服饰特征匹配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方面,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参考气象特征;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气象特征是否与所述参考气象特征匹配;以及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气象特征与所述参考气象特征匹配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方面,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开启红外摄像头,获取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红外轮廓;以及用于判断所述人脸红外轮廓与预设人脸轮廓模板是否匹配;以及用于当判断出所述人脸红外轮廓与所述预设人脸轮廓模板匹配时,确定所述人脸为真实人脸。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方面,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定位装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参数;和/或,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温度传感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参数;和/或,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人工智能AI模块调用目标应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天气参数,所述目标应用为与所述天气参数相关的应用。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移动终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移动终端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7示出了所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移动终端的一种可能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移动终端700包括:处理单元702和通信单元703。处理单元702用于对移动终端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单元702用于支持移动终端执行图2中的步骤S201-S203、图3中的步骤S301-S305、图4中的步骤S401-S405、图5中的步骤S501-S507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703用于支持移动终端与其他设备的通信,或者支持处理单元702与移动终端的外设(如红外摄像头等)之间的通信,存储单元701,用于存储移动终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702,用于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以及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703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以及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方面,所述处理单元7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参考环境物体;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是否包括所述参考环境物体;以及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包括所述参考环境物体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方面,所述处理单元7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参考服饰特征;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服饰特征是否与所述参考服饰特征匹配;以及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服饰特征与所述参考服饰特征匹配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方面,所述处理单元7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参考气象特征;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气象特征是否与所述参考气象特征匹配;以及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气象特征与所述参考气象特征匹配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方面,所述处理单元702具体用于:开启红外摄像头,通过所述通信单元703获取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红外轮廓;以及用于判断所述人脸红外轮廓与预设人脸轮廓模板是否匹配;以及用于当判断出所述人脸红外轮廓与所述预设人脸轮廓模板匹配时,确定所述人脸为真实人脸。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方面,所述处理单元702具体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703以及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定位装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参数;和/或,通过所述通信单元703以及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温度传感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参数;和/或,通过所述通信单元703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人工智能AI模块调用目标应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天气参数,所述目标应用为与所述天气参数相关的应用。
其中,处理单元7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通信单元703可以是通信接口,存储单元701可以是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所述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预设检测策略;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以及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以及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位置参数;
其中,在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方面,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参考环境物体;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是否包括所述参考环境物体;以及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包括所述参考环境物体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2.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预设检测策略;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以及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以及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温度参数;
其中,在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方面,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参考服饰特征;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服饰特征是否与所述参考服饰特征匹配;以及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服饰特征与所述参考服饰特征匹配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3.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预设检测策略;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以及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以及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天气参数;
其中,在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方面,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参考气象特征;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气象特征是否与所述参考气象特征匹配;以及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气象特征与所述参考气象特征匹配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4.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移动终端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连接所述处理器的红外摄像头,在所述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方面,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开启红外摄像头,通过所述红外摄像头获取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红外轮廓;以及用于判断所述人脸红外轮廓与预设人脸轮廓模板是否匹配;以及用于当判断出所述人脸红外轮廓与所述预设人脸轮廓模板匹配时,确定所述人脸为真实人脸。
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移动终端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定位装置、温度传感器和人工智能AI模块,在所述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方面,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定位装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参数;和/或,以及用于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参数;和/或,以及用于通过所述AI模块调用目标应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天气参数,所述目标应用为与所述天气参数相关的应用。
6.一种人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位置参数;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
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包括: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参考环境物体;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是否包括所述参考环境物体;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包括所述参考环境物体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7.一种人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温度参数;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
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包括:
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参考服饰特征;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服饰特征是否与所述参考服饰特征匹配;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服饰特征与所述参考服饰特征匹配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8.一种人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天气参数;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
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包括:
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参考气象特征;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气象特征是否与所述参考气象特征匹配;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气象特征与所述参考气象特征匹配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9.一种人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权利要求6至8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包括:
开启红外摄像头,获取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红外轮廓;
判断所述人脸红外轮廓与预设人脸轮廓模板是否匹配;
当判断出所述人脸红外轮廓与所述预设人脸轮廓模板匹配时,确定所述人脸为真实人脸。
10.一种人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权利要求6至8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包括: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定位装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参数;和/或,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温度传感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温度参数;和/或,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人工智能AI模块调用目标应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天气参数,所述目标应用为与所述天气参数相关的应用。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参数;以及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检测策略,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关联所述环境参数;以及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位置参数、温度参数或天气参数;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包括: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参考环境物体;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是否包括所述参考环境物体;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包括所述参考环境物体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或者,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包括: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参考服饰特征;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服饰特征是否与所述参考服饰特征匹配;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服饰特征与所述参考服饰特征匹配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或者,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检测策略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包括: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参考气象特征;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气象特征是否与所述参考气象特征匹配;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预览图像中的气象特征与所述参考气象特征匹配时,确定所述预览图像中的人脸为真实人脸。
12.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
CN201710940878.7A 2017-10-11 2017-10-11 人脸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Active CN1078326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0878.7A CN107832669B (zh) 2017-10-11 2017-10-11 人脸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0878.7A CN107832669B (zh) 2017-10-11 2017-10-11 人脸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32669A CN107832669A (zh) 2018-03-23
CN107832669B true CN107832669B (zh) 2021-09-14

Family

ID=61647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40878.7A Active CN107832669B (zh) 2017-10-11 2017-10-11 人脸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326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0102B (zh) 2018-04-12 2021-09-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亮屏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615288B (zh) * 2018-04-28 2020-12-01 东莞市华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像识别的开锁控制方法
CN110532895B (zh) 2019-08-06 2020-10-23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过程中的欺诈行为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72864U (zh) * 2012-03-06 2012-10-03 上海骏聿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员疲劳预警装置
KR101276204B1 (ko) * 2010-05-11 2013-06-2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멀티모달 융합을 위한 환경변수 측정방법
CN103235942A (zh) * 2013-05-14 2013-08-07 苏州福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门禁的人脸识别方法
CN103279999A (zh) * 2013-05-14 2013-09-04 苏州福丰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打卡系统
CN103544738A (zh) * 2013-11-13 2014-01-29 胡江莉 一种企业考勤系统
CN104599127A (zh) * 2014-12-30 2015-05-06 天津瑞为拓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支付系统
CN105138981A (zh) * 2015-08-20 2015-12-09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活体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5301997A (zh) * 2015-10-22 2016-02-03 深圳创想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智能提醒方法和系统
CN106296888A (zh) * 2015-06-24 2017-01-04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解锁方法、装置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41559A (en) * 2006-04-26 2007-11-01 Pre Action Internat Pty Ltd Method of live body recognition using background comparison
WO2016076912A1 (en) * 2014-11-13 2016-05-19 Intel Corporation Spoofing detection in image biometric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76204B1 (ko) * 2010-05-11 2013-06-2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멀티모달 융합을 위한 환경변수 측정방법
CN202472864U (zh) * 2012-03-06 2012-10-03 上海骏聿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员疲劳预警装置
CN103235942A (zh) * 2013-05-14 2013-08-07 苏州福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门禁的人脸识别方法
CN103279999A (zh) * 2013-05-14 2013-09-04 苏州福丰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打卡系统
CN103544738A (zh) * 2013-11-13 2014-01-29 胡江莉 一种企业考勤系统
CN104599127A (zh) * 2014-12-30 2015-05-06 天津瑞为拓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支付系统
CN106296888A (zh) * 2015-06-24 2017-01-04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解锁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138981A (zh) * 2015-08-20 2015-12-09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活体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5301997A (zh) * 2015-10-22 2016-02-03 深圳创想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智能提醒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32669A (zh) 2018-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308739A1 (en) Human face recognition method and recognition system
CN107480601B (zh) 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EP3454240B1 (en) Unlocking methods and related products
CN107527021B (zh) 生物识别模式开启方法及相关产品
EP3471015A1 (en) Face recogni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CN107832669B (zh) 人脸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491672B (zh) 解锁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622191B (zh)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580114A (zh) 生物识别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57219B (zh) 人脸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437016B (zh) 应用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523672B (zh) 一种门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751086A (zh) 一种终端防盗方法
CN107566746B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10162954B (zh) 权限管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729833B (zh) 人脸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545163B (zh)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563338B (zh) 人脸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592408B (zh)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4536675B (zh) 一种拍摄模式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9413256B (zh) 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517298B (zh) 解锁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295192B (zh)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657160B (zh) 面部信息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729832B (zh) 人脸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