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82406B -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82406B
CN107682406B CN201710807966.XA CN201710807966A CN107682406B CN 107682406 B CN107682406 B CN 107682406B CN 201710807966 A CN201710807966 A CN 201710807966A CN 107682406 B CN107682406 B CN 1076824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session information
nodes
online
s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079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82406A (zh
Inventor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0796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824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82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24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824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24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2Managing session states for stateless protocols; Signalling session states; State transitions; Keeping-state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所述方法涉及负载均衡集群,负载均衡集群包括第一节点,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第一节点处于离线状态,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处于在线状态,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包括:将第一节点切换为预上线状态;向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请求会话信息;如果会话信息满足预设上线条件,将第一节点切换为在线状态;接收业务流量,并基于会话信息发送业务流量。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第一节点在上线之前对会话信息的同步,并结合对会话信息是否满足上线条件的主动判断,保证了从离线状态到在线状态的安全切换,避免了在切换过程中业务流量的丢失,保证了切换后会话连接的连通性。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四层负载均衡方案中,通常采用虚拟服务IP,并且使用ECMP(Equal-CostMultipathRouting,等价路由)来实现负载均衡集群,从而使得负载均衡可以在性能上进行横向的扩展。
然而,在负载均衡集群中,当存在新的扩容节点加入,或者,故障恢复节点重新上线时,ECMP的Hash算法会导致大部分业务流量路径改变,发生变化的流量到达其他的负载均衡节点后,如果找不到对应会话连接的会话信息,就无法被正常转发,导致业务流量丢失。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可以采用Session同步的方式来保证在扩容和故障恢复的节点上线后,整个负载均衡集群的会话连接能够保持正常,但Session同步只能保证已经完成会话信息同步的节点可以进行正常转发,而扩容和故障恢复的节点一旦上线时,其中并没有存储会话信息,此时如果将业务流量发送至扩容和故障恢复的节点,将会导致业务流量丢失。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涉及负载均衡集群,所述负载均衡集群包括第一节点,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处于离线状态,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处于在线状态,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第一节点,包括:
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预上线状态;
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请求会话信息;
如果所述会话信息满足预设上线条件,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在线状态;
接收业务流量,并基于所述会话信息发送所述业务流量。
优选地,所述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请求会话信息的步骤包括:
生成信息同步请求,并发送至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
接收每个第二节点针对所述信息同步请求返回的会话信息;其中,所述会话信息分别为每个第二节点对应的会话连接的会话信息。
优选地,采用以下方式判断所述会话信息是否满足预设上线条件:
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发送的全局会话数量;其中,所述全局会话数量为所述负载均衡集群中所有的会话信息的数量;
确定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到的会话信息的数量;
当所述数量大于和/或等于所述全局会话数量,则判定所述会话信息满足预设的线条件;
当所述数量小于所述全局数量,则判定所述会话信息不满足预设的上线条件。
优选地,每个节点具有第一网络接口,所述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预上线状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网络接口上配置第一网络地址;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进行通信的地址;
优选地,每个节点具有第二网络接口,所述当所述会话信息满足预设上线条件时,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在线状态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会话信息满足预设上线条件时,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网络接口上配置第二网络地址;其中,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为所述第一节点接收业务流量的地址,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处于不同的网段。
优选地,所述第一网络接口与所述第二网络接口为同一网络接口。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满足预设离线条件,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离线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业务处理的装置,所述装置涉及负载均衡集群,所述负载均衡集群包括第一节点,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处于离线状态,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处于在线状态,所述装置应用于所述第一节点,包括:
预上线状态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预上线状态;
会话信息请求模块,用于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请求会话信息;
在线状态切换模块,用于如果所述会话信息满足预设上线条件,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在线状态;
业务流量处理模块,用于接收业务流量,并基于所述会话信息发送所述业务流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业务处理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客户端、上联交换机、负载均衡集群、下联交换机、服务器,所述负载均衡集群包括第一节点,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处于离线状态,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处于在线状态,所述第一节点用于:
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预上线状态;
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请求会话信息;
如果所述会话信息满足预设上线条件,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在线状态;
接收业务流量,并基于所述会话信息发送所述业务流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负载均衡集群可以包括处于离线状态的第一节点,以及处于在线状态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第一节点通过从离线状态切换为预上线状态,向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请求会话信息,然后在会话信息满足预设上线条件时,再切换为在线状态,以接收业务流量,并基于会话信息发送业务流量,实现了第一节点在上线之前对会话信息的同步,并结合对会话信息是否满足上线条件的主动判断,保证了从离线状态到在线状态的安全切换,避免了在切换过程中业务流量的丢失,保证了切换后会话连接的连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业务处理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业务处理的装置的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采用LVS(Linux Virtual Server,Linux虚拟服务器)构成的系统中,LVS是一个虚拟的服务器集群系统,LVS集群可以采用IP负载均衡技术和基于内容请求分发技术,其调度器具有很好的吞吐率,将请求均衡地转移到不同的服务器上执行,且调度器自动屏蔽掉服务器的故障,从而将一组服务器构成一个高性能的、高可用的虚拟服务器。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采用其他技术的集群系统中,如采用实体的服务器构成的系统,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业务处理的系统的结构框图,所述系统包括客户端101、上联交换机102、负载均衡集群103、下联交换机104、服务器105。
其中,客户端101可以包含与服务器相对应、为客户提供本地服务的程序,其可以为移动客户端、游戏客户端等。
上联交换机102、下联交换机104可以为交换机,也可以为路由器等具有网络交换功能的设备或者虚拟设备,其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
服务器105可以包括应用服务器,其可以为单台服务器,也可以为由多个服务器节点1051、服务器节点1052、服务器节点1053构成的服务器集群,集群是一组相互独立的、通过高速网络互联的计算机,它们构成了一个组,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一个客户与集群相互作用时,集群像是一个独立的服务器,集群配置是用于提高可用性和可缩放性。
负载均衡集群103可以采用四层负载均衡的工作模式,即主要通过报文中的目标地址和端口进行负载均衡,且负载均衡集群103可以为采用全地址(FULLNAT)转换,负载均衡集群103可以由多个节点组成,如负载均衡器、LVS的负载调度器等,多个节点可以构成等价路由(ECMP),即通过不同的节点达到同一个目的地址或者目的网段的Cost值相等。
由于负载均衡集群103的节点为上联交换机102、下联交换机104中业务流量的下一跳,上联交换机102、下联交换机104可以建立与负载均衡集群103的节点的“心跳”来对负载均衡集群103的节点进行健康检测。
作为一种示例,上联交换机102、下联交换机104可以通过配置OSPF(OpenShortest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来进行下一跳的健康检测,也可以配置静态路由,再通过NQA(Network QualityAnalyzer,网络质量分析)等技术来进行下一跳的健康检测。
例如,上联交换机102、下联交换机104可以检测下一跳地址,即负载均衡集群103的节点的IP地址,当下一跳地址不同时,如未检测到节点的IP地址,将会导致健康检测失败,上联交换机102、下联交换机104将不会将该节点加入到路由表中,从而不再将业务流量切到该节点,保证业务流量不丢失。
基于健康检测机制的存在,对已加入到负载均衡集群103中节点,可以存在在线状态、离线状态,处于在线状态下的节点可以与上联交换机102、下联交换机104进行通信,以接收上联交换机102、下联交换机104的业务流量,处于离线状态下的节点不能上联交换机102、下联交换机104进行通信,即不能接收上联交换机102、下联交换机104的业务流量。
例如,处于在线状态的节点由于发生故障宕机,在对节点进行故障修复后,但未配置与上联交换机102、下联交换机104互联的IP地址,或者,对负载均衡集群103进行扩容,将新的节点加入负载均衡集群103,但未配置与上联交换机102、下联交换机104互联的IP地址,上联交换机102、下联交换机104无法检测到下一跳地址,则该节点为处于离线状态的节点,上联交换机102、下联交换机104将不会将业务流量切换至该节点。
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负载均衡集群103可以包括第一节点1031,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1032,第一节点1031可以处于离线状态,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1032可以为处于在线状态。
当客户端101与服务器105进行交互时,可以通过三次握手建立会话连接,生成会话连接对应的会话信息(Session),并存储在处于在线状态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1032中。
作为一种优选示例,会话信息还可以用于会话保持,例如,某个客户端的请求流量被分配到服务器A,并在服务器A登录,在很短的时间内,该客户端用户又发出了一个请求流量,如果会话没有保持,新的请求流量很有可能会被分配到服务器B去,而服务器B上是没有登录的,所以需要重新登录,但客户端是不知道自己的请求流量被分配到哪台服务器,使得客户端需要再次登录,降低用户体验。
在建立会话连接之后,上联交换机102、下联交换机104可以基于ECMP的Hash基数为每个会话连接分配一个对应的第二节点1032,确定每个会话连接与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1032的对应关系,即每个第二节点1032负责转发其对应的会话连接,如在负载均衡集群103中,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二节点1032包括节点A、B、C,处于离线状态的第一节点1031包括节点D,如表1为会话连接与第二节点1032的对应关系。
会话连接 节点
C1(sip1,dip1,sport1,dport1) A
C2(sip2,dip2,sport2,dport2) B
C3(sip3,dip3,sport3,dport3) C
C4(sip4,dip4,sport4,dport4) B
C5(sip5,dip5,sport5,dport5) C
C6(sip6,dip6,sport6,dport6) A
表1
其中,C1-C5代表一个会话连接,sip为源地址,dip为目的地址,sport为源端口,dport为目的端口。
当上联交换机102接收到客户端101发送的业务流量时,如请求流量,或者,当下联交换机104接收到服务器105发送的业务流量时,如应答流量,交换机可以确定业务流量对应的会话连接,然后将业务流量发送至会话连接对应的第二节点1032中,第二节点1032可以查找会话连接的会话信息,基于会话信息转发业务流量。
当处于离线状态的第一节点1031切换至在线状态时,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二节点1032的数量发生变化,导致ECMP的Hash基数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每个会话连接与第二节点1032的对应关系发生变化,如表2,当节点D切换至在线状态时,会话连接与第二节点1032的对应关系发生变化。
会话连接 节点
C1(sip1,dip1,sport1,dport1) C
C2(sip2,dip2,sport2,dport2) A
C3(sip3,dip3,sport3,dport3) B
C4(sip4,dip4,sport4,dport4) D
C5(sip5,dip5,sport5,dport5) D
C6(sip6,dip6,sport6,dport6) B
表2
为了应对ECMP的Hash基数的变化,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二节点1032可以进行会话信息的同步,使得每个第二节点1032都存储所有会话连接的会话信息,即使会话连接与第二节点1032的对应关系发生变化,交换机将业务流量发送至不同的第二节点1032,第二节点1032都可以查找到对应的会话信息进行转发。
然而,由于处于离线状态的第一节点1031中并不存在会话信息,若直接将处于离线状态第一节点1031切换为在线状态,会话信息并没有同步完成,交换机将已经建立会话连接的业务流量发送至第一节点1031,由于无法查找到会话连接对应会话信息,还是会导致业务流量丢失。
基于此,第一节点1031可以用于:
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预上线状态;
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请求会话信息;
如果所述会话信息满足预设上线条件,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在线状态;
接收业务流量,并基于所述会话信息发送所述业务流量。
具体的,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第一节点,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预上线状态;
在将处于离线状态的第一节点开启后,第一节点可以进行初始化,在初始化完成后,第一节点的网络接口可以通电,但并没有配置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先将第一节点切换至预上线状态,在预上线状态下,第一节点不能与上联交换机、下联交换机进行通信,以接收上联交换机、下联交换机的业务流量,但可以与处于在线状态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进行通信,以进行会话信息的同步。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负载均衡集群的每个节点都具有第一网络接口,第一网络接口可以为负载均衡集群的节点进行内部通信的接口,则步骤201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11,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网络接口上配置第一网络地址;
其中,第一网络地址可以为第一节点与第二点进行通信的地址;
通过在第一网络接口上配置第一网络地址,第一节点可以采用第一网络地址与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进行通信,以实现会话信息的同步。
步骤202,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请求会话信息;
在将第一节点切换至预上线状态后,第一节点可以采用第一网络地址,向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请求会话信息。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步骤202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21,生成信息同步请求,并发送至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以生成信息同步请求Request,采用第一网络地址将信息同步请求发送至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
子步骤S22,接收每个第二节点针对所述信息同步请求返回的会话信息;
其中,会话信息分别为每个第二节点对应的会话连接的会话信息。
由于ECMP的存在,每个第二节点都具有对应的会话连接,每个第二节点负责将对应的会话连接的业务流量进行转发,当接收到信息同步请求时,每个第二节点可以向第一节点返回其对应的会话连接的会话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处于在线状态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之间可以进行会话信息的同步,每个第二节点都存储其他的第二节点对应的会话连接的会话信息,即负载均衡集群中所有会话连接的会话信息。
步骤203,如果所述会话信息满足预设上线条件,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在线状态;
在接收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返回的会话信息后,第一节点可以主动判断接收到的会话信息是否满足预设上线条件,以控制业务流量切回,并在会话信息满足预设上线条件时,将第一节点切换为在线状态,以接收业务流量。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每个节点具有第二网络接口,第二网络接口可以为负载均衡集群的节点与上联交换机或者下联交换机进行通信的接口,则步骤203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31,当所述会话信息满足预设上线条件时,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网络接口上配置第二网络地址;
其中,第二网络地址可以为第一节点接收业务流量的地址,第二网络地址与第一网络地址可以处于不同的网段。
具体的,当会话信息满足预设上线条件时,第一节点可以在第二网络接口上配置第二网络地址,接收上联交换机或者下联交换机发送的业务流量。
在一种优选示例中,为了避免增加额外的网络接口,节省资源,第一网络接口与第二网络接口可以为同一网络接口。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判断所述会话信息是否满足预设上线条件:
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发送的全局会话数量;确定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到的会话信息的数量;当所述数量大于和/或等于所述全局会话数量,则判定所述会话信息满足预设的线条件;当所述数量小于所述全局数量,则判定所述会话信息不满足预设的上线条件。
其中,全局会话数量可以为负载均衡集群中所有的会话信息的数量;
由于处于在线状态的第二节点可以采用第一网络耳机口同步负载均衡集群中所有的会话信息,每个第二节点都可以计算出负载均衡集群中所有的会话信息的全局数量,在发送会话信息结束后,可以向第一节点发送同步结束消息,同步结束消息可以包含一个32位的整形字段total_session,以携带全局数量。
第一节点在接收到每个第二节点发送的全局数量后,可以确定其接收到的会话信息的数量,将接收到的会话信息的数量与全局数量进行对比,当该数量大于和/或等于全局会话数量,则判定第一节点接收到的会话信息满足预设的线条件,当该数量小于全局数量,则判定第一节点接收到的会话信息不满足预设的上线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会话信息会随着会话连接的建立不断的更新,而第二节点之间进行会话信息同步又需要时间,可能存在某个第二节点并没有同步其他第二节点中新增的会话信息,该第二节点发送的全局数量小于负载均衡集群中所有的会话信息的数量,则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节点接收到的会话信息的数量大于和/或等于全局会话数量都可以判定为第一节点接收到的会话信息满足预设的线条件。
步骤204,接收业务流量,并基于所述会话信息发送所述业务流量。
在切换为在线状态后,上联交换机、下联交换机可以检测到第一节点处于在线状态,从而向第一节点发送业务流量,第一节点可以接收上联交换机和/或下联交换机发送的业务流量,然后确定业务流量对应的会话连接,从接收到的会话信息中查找会话连接的会话信息,按照会话信息指示的路径对业务流量进行转发至客户端和/或服务器。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如果满足预设离线条件,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离线状态
当第一节点出现故障时,第一节点满足预设离线条件,第一节点可以从在线状态切换为离线状态,以使上联交换机、下联交换机检测到第一节点处于离线状态,从而不会将业务流量误切到发生故障的节点上,防止业务流量异常切回。
在具体实现中,从在线状态切换为离线状态可以将第一节点的第二网络接口上的第二网络地址摘除,如在Linux操作系统上执行“ip addrdel”命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负载均衡集群可以包括处于离线状态的第一节点,以及处于在线状态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第一节点通过从离线状态切换为预上线状态,向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请求会话信息,然后在会话信息满足预设上线条件时,再切换为在线状态,以接收业务流量,并基于会话信息发送业务流量,实现了第一节点在上线之前对会话信息的同步,并结合对会话信息是否满足上线条件的主动判断,保证了从离线状态到在线状态的安全切换,避免了在切换过程中业务流量的丢失,保证了切换后会话连接的连通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业务处理的装置的结构框图,所述装置涉及负载均衡集群,所述负载均衡集群包括第一节点,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处于离线状态,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处于在线状态,所述装置应用于所述第一节点,包括:
预上线状态切换模块301,用于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预上线状态;
会话信息请求模块302,用于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请求会话信息;
在线状态切换模块303,用于如果所述会话信息满足预设上线条件,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在线状态;
业务流量处理模块304,用于接收业务流量,并基于所述会话信息发送所述业务流量。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会话信息请求模块302包括:
信息同步请求发送子模块,用于生成信息同步请求,并发送至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
会话信息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每个第二节点针对所述信息同步请求返回的会话信息;其中,所述会话信息分别为每个第二节点对应的会话连接的会话信息。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式判断所述会话信息是否满足预设上线条件:
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发送的全局会话数量;其中,所述全局会话数量为所述负载均衡集群中所有的会话信息的数量;确定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到的会话信息的数量;当所述数量大于和/或等于所述全局会话数量,则判定所述会话信息满足预设的线条件;当所述数量小于所述全局数量,则判定所述会话信息不满足预设的上线条件。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每个节点具有第一网络接口,预上线状态切换模块301包括:
第一网络地址配置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网络接口上配置第一网络地址;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进行通信的地址;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每个节点具有第二网络接口,在线状态切换模块303包括:
第二网络地址配置子模块,用于当所述会话信息满足预设上线条件时,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网络接口上配置第二网络地址;其中,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为所述第一节点接收业务流量的地址,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处于不同的网段。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接口与所述第二网络接口为同一网络接口。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离线状态切换模块,用于如果满足预设离线条件,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离线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负载均衡集群可以包括处于离线状态的第一节点,以及处于在线状态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第一节点通过从离线状态切换为预上线状态,向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请求会话信息,然后在会话信息满足预设上线条件时,再切换为在线状态,以接收业务流量,并基于会话信息发送业务流量,实现了第一节点在上线之前对会话信息的同步,并结合对会话信息是否满足上线条件的主动判断,保证了从离线状态到在线状态的安全切换,避免了在切换过程中业务流量的丢失,保证了切换后会话连接的连通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对于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涉及负载均衡集群,所述负载均衡集群包括第一节点,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处于离线状态,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处于在线状态,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第一节点,包括:
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预上线状态;
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请求会话信息;
如果所述会话信息满足预设上线条件,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在线状态;所述预设上线条件为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到的会话信息的数量大于和/或等于负载均衡集群中所有的会话信息的数量;
接收业务流量,并基于所述会话信息发送所述业务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请求会话信息的步骤包括:
生成信息同步请求,并发送至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
接收每个第二节点针对所述信息同步请求返回的会话信息;其中,所述会话信息分别为每个第二节点对应的会话连接的会话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式判断所述会话信息是否满足预设上线条件:
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发送的全局会话数量;其中,所述全局会话数量为所述负载均衡集群中所有的会话信息的数量;
确定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到的会话信息的数量;
当所述数量大于和/或等于所述全局会话数量,则判定所述会话信息满足预设的线条件;
当所述数量小于所述全局会话数量,则判定所述会话信息不满足预设的上线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节点具有第一网络接口,所述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预上线状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网络接口上配置第一网络地址;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进行通信的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节点具有第二网络接口,当所述会话信息满足预设上线条件时,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在线状态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会话信息满足预设上线条件时,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网络接口上配置第二网络地址;其中,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为所述第一节点接收业务流量的地址,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与所述第一网络地址处于不同的网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接口与所述第二网络接口为同一网络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满足预设离线条件,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离线状态。
8.一种业务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涉及负载均衡集群,所述负载均衡集群包括第一节点,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处于离线状态,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处于在线状态,所述装置应用于所述第一节点,包括:
预上线状态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预上线状态;
会话信息请求模块,用于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请求会话信息;
在线状态切换模块,用于如果所述会话信息满足预设上线条件,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在线状态;所述预设上线条件为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到的会话信息的数量大于和/或等于负载均衡集群中所有的会话信息的数量;
业务流量处理模块,用于接收业务流量,并基于所述会话信息发送所述业务流量。
9.一种业务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客户端、上联交换机、负载均衡集群、下联交换机、服务器,所述负载均衡集群包括第一节点,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处于离线状态,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处于在线状态,所述第一节点用于:
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预上线状态;
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节点请求会话信息;
如果所述会话信息满足预设上线条件,将所述第一节点切换为在线状态;所述预设上线条件为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到的会话信息的数量大于和/或等于负载均衡集群中所有的会话信息的数量;
接收业务流量,并基于所述会话信息发送所述业务流量。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0807966.XA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Active CN1076824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07966.XA CN107682406B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07966.XA CN107682406B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2406A CN107682406A (zh) 2018-02-09
CN107682406B true CN107682406B (zh) 2020-08-25

Family

ID=61135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07966.XA Active CN107682406B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824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7448B (zh) * 2018-11-21 2021-07-09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信息同步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9412874B (zh) * 2018-12-21 2021-11-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设备资源的配置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887213B (zh) * 2019-11-29 2023-04-1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报文清洗方法和装置
CN111083215B (zh) * 2019-12-10 2022-08-09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会话信息同步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037700B (zh) * 2019-12-25 2024-02-09 拓尔思天行网安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边界视频服务的负载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5877A (zh) * 2007-12-17 2009-06-24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负载分布
CN102693324A (zh) * 2012-01-09 2012-09-2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同步系统、同步方法和节点管理方法
CN104092746A (zh) * 2014-06-30 2014-10-08 江苏华大天益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维审计系统及用在其系统中的网络负载均衡方法
CN104283948A (zh) * 2014-09-26 2015-01-14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器集群系统及其负载均衡实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34054B2 (en) * 2015-05-27 2020-11-10 Ping Identity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PI routing and securit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5877A (zh) * 2007-12-17 2009-06-24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负载分布
CN102693324A (zh) * 2012-01-09 2012-09-2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同步系统、同步方法和节点管理方法
CN104092746A (zh) * 2014-06-30 2014-10-08 江苏华大天益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维审计系统及用在其系统中的网络负载均衡方法
CN104283948A (zh) * 2014-09-26 2015-01-14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器集群系统及其负载均衡实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云扩容的数据灾备关键技术研究;雷明月;《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150415(第0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2406A (zh) 2018-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2406B (zh)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7454155B (zh)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集群的故障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0912780B (zh) 一种高可用集群检测方法、系统及受控终端
CN107995123B (zh) 一种基于交换机的负载均衡系统及方法
US9659075B2 (en) Providing high availability in an active/active appliance cluster
CN111585800B (zh) 基于虚拟私有云的网关节点的配置方法、装置和介质
EP3216194B1 (en)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service chaining
WO2017162184A1 (zh) 数据中心间的业务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Engelmann et al. A reliability study of parallelized VNF chaining
CN112217843B (zh) 服务单元切换方法、系统及设备
Kokkinos et al. Survey: Live migration and disaster recovery over long-distance networks
Agapi et al. Routers for the cloud: Can the internet achieve 5-nines availability?
CN109698767A (zh) 一种主备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3992569A (zh) Sdn网络中多路径业务收敛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187633A (zh) 一种链路故障收敛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447581B2 (en) Failure handling at logical routers according to a non-preemptive mode
Benet et al. Minimizing live VM migration downtime using OpenFlow based resiliency mechanisms
CN106921553B (zh) 在虚拟网络中实现高可用的方法及系统
CN106909322B (zh) 一种虚拟化系统中支持存储灾备的路由方法及装置
CN116192855A (zh) 负载均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92770B (zh) 一种虚拟网络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992571A (zh) Sdn网络中多路径业务收敛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1053687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mless TCP connection handoff
CN114024971A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Kubernetes集群及介质
EP3994853A1 (en) Method and computing devices for enforcing packet order based on packet mark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