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34954B - 一种软交换呼叫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交换呼叫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34954B
CN107634954B CN201710874270.9A CN201710874270A CN107634954B CN 107634954 B CN107634954 B CN 107634954B CN 201710874270 A CN201710874270 A CN 201710874270A CN 107634954 B CN107634954 B CN 1076349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gateway
equipment
address translation
network address
soft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7427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34954A (zh
Inventor
张余
王彬
周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7427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349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34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49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349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49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交换呼叫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第二接入网关设备向软交换设备发送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被叫号码,软交换设备向中间设备发送呼叫请求,所述中间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所述中间设备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保持长连接,有效减轻了软交换设备的压力。

Description

一种软交换呼叫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交换呼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也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进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软交换架构的网络主要包括软交换设备、中继网关、信令网关及接入网关。接入网关用于将用户终端直接接入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分组网,在IP网络和用户终端之间提供媒体映射和代码转换功能,将媒体流分组化并在分组网上传输分组化的媒体流。
现有的软交换呼叫方法中,由于IPv4(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第四版)公有地址数量较少,接入网关设备均分配有私有IP地址,然后再通过NAT(Network Address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联到软交换设备。当接入网关设备作为被叫时,软交换设备需要寻址到该接入网关设备,因此接入网关设备需要与软交换设备保持长连接。具体地,为保持接入网关设备在NAT设备上的共享公有地址端口号对始终处于激活状态,接入网关设备需要周期性地向软交换设备发送长连接请求。
故当一个软交换设备下辖的接入网关数量比较庞大时,每个接入网关设备都需要与软交换设备保持长连接,软交换设备需要耗费一定的处理能力来保持巨大数量的长连接。此时软交换设备会不堪重负,进而影响呼叫业务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交换呼叫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减轻软交换设备的压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交换呼叫方法,包括:
第二接入网关设备向软交换设备发送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被叫号码;
软交换设备向中间设备发送所述呼叫请求;
所述中间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所述中间设备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保持长连接。
可选地,所述中间设备包括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
所述软交换设备向中间设备发送所述呼叫请求包括:
软交换设备向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所述呼叫请求;
所述中间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包括:
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可选地,在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发送响应信息至所述增强型地址转换设备;
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发所述响应信息至所述软交换设备。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接入网关设备向软交换设备发出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被叫号码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向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
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保存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将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转换为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根据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生成第二注册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发送至软交换设备;
所述软交换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对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后,所述软交换设备保存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并反馈注册成功信息至所述增强型地址转换设备;
所述增强型地址转换设备转发所述注册成功信息至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可选地,所述中间设备包括长连接服务器和网络地址转换设备;
所述软交换设备向中间设备发送所述呼叫请求包括:
所述软交换设备向长连接服务器发送连接命令,所述连接命令包括所述被叫号码;
所述长连接服务器根据所述被叫号码向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所述连接命令;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发所述连接命令至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所述连接请求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发所述连接请求至所述软交换设备;
所述软交换设备发送所述呼叫请求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
所述中间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包括: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可选地,在所述软交换设备向长连接服务器发送连接命令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按设定时间间隔向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第一连接保持信息包,所述第一连接保持信息包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将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转换为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生成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根据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生成第二连接保持信息包,并将所述第二连接保持信息包发送至所述长连接服务器;
所述长连接服务器保存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及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并反馈连接保持信息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发所述连接保持信息至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按设定时间间隔向长连接服务器发送第一连接保持信息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向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将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转换为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根据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生成第二注册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发送至软交换设备;
所述软交换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对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后,所述软交换设备发送所述长连接服务器的地址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并反馈注册成功信息至所述地址转换设备;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发所述长连接服务器地址及注册成功信息至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交换呼叫系统,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第二接入网关设备、中间设备和软交换设备;
所述第二接入网关设备,用于向软交换设备发送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被叫号码;
所述软交换设备,用于向中间设备发送所述呼叫请求;
所述中间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所述中间设备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保持长连接。
可选地,所述中间设备包括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
所述软交换设备,用于向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所述呼叫请求;
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用于发送响应信息至所述增强型地址转换设备;
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还用于转发所述响应信息至所述软交换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还用于向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
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还用于保存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将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转换为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根据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生成第二注册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发送至软交换设备,转发注册成功信息至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所述软交换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对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后,所述软交换设备保存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并反馈注册成功信息至所述增强型地址转换设备。
可选地,所述中间设备包括长连接服务器和网络地址转换设备;
所述软交换设备,用于向长连接服务器发送连接命令,所述连接命令包括所述被叫号码,发送所述呼叫请求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
所述长连接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被叫号码向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所述连接命令;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用于转发所述连接命令至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转发连接请求至所述软交换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用于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所述连接请求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还用于按设定时间间隔向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第一连接保持信息包,所述第一连接保持信息包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还用于将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转换为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生成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根据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生成第二连接保持信息包,并将所述第二连接保持信息包发送至所述长连接服务器,转发所述连接保持信息至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所述长连接服务器,还用于保存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及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并反馈连接保持信息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还用于向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还用于将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转换为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根据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生成第二注册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发送至软交换设备,转发所述长连接服务器地址及注册成功信息至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所述软交换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对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后,所述软交换设备发送所述长连接服务器的地址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并反馈注册成功信息至所述地址转换设备。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软交换呼叫方法,包括:第二接入网关设备向软交换设备发送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被叫号码,软交换设备向中间设备发送呼叫请求,所述中间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所述中间设备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保持长连接,有效减轻了软交换设备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软交换呼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软交换呼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软交换呼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软交换呼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软交换呼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软交换呼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第二接入网关设备向软交换设备发送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被叫号码。
本实施例中,第二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主叫用户向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被叫用户发出呼叫请求,该呼叫请求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该呼叫过程需经过软交换设备中转控制实现,故第二接入网关设备首先向软交换设备发送该呼叫请求。
步骤102、软交换设备向中间设备发送所述呼叫请求。
具体地,软交换设备中存储有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也即存储有该被叫号码。当软交换设备接收到该呼叫请求后,根据被叫号码选择该被叫号码对应的中间设备,发送该呼叫请求。
步骤103、所述中间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所述中间设备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保持长连接。
本实施例中,中间设备承担了软交换设备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长连接功能。软交换设备无需再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保持长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长连接是指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中间设备上的共享公有地址端口号对始终处于激活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软交换呼叫方法,包括:第二接入网关设备向软交换设备发送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被叫号码,软交换设备向中间设备发送呼叫请求,所述中间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所述中间设备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保持长连接,有效减轻了软交换设备的压力。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软交换呼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向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注册信息用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软交换设备上的注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用于对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寻址。
步骤202、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保存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将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转换为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根据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生成第二注册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发送至软交换设备。
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接收到第一注册信息后,对所述第一注册信息进行解析,并解析出第一注册信息中包括的: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以对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进行地址转换,并进一步生成第二注册信息,此时,第二注册信息包括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
步骤203、所述软交换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对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后,执行步骤204,否则返回执行步骤201。
软交换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注册信息后,对第二注册信息进行解析,并解析出第二注册信息中包括的: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以对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合法性进行认证。
步骤204、所述软交换设备保存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并反馈注册成功信息至所述增强型地址转换设备。
本实施例中,软交换设备保存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以用于后续寻址。
步骤205、所述增强型地址转换设备转发所述注册成功信息至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软交换设备发送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内容均需经过增强型地址转换设备进行中转。
步骤206、第二接入网关设备向软交换设备发送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被叫号码。
本实施例中,对步骤206的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01。
步骤207、软交换设备向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所述呼叫请求。
软交换设备在保存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的同时,也保存了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故当软交换设备接收到第二接入网关设备发送的呼叫请求后,由于呼叫请求中包括被叫号码,软交换设备通过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查询到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该被叫号码对应的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能够用于指向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故软交换设备根据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向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所述呼叫请求。
步骤208、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中在保存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的同时,也保存了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故当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接收到所述呼叫请求后,由于呼叫请求中包括被叫号码,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查询到与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该被叫号码对应的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能够用于指向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故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步骤209、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发送响应信息至所述增强型地址转换设备。
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接收到呼叫请求后,发送响应信息至所述增强型地址转换设备,以供所述增强型地址转换设备转发所述响应信息至软交换设备。
步骤210、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发所述响应信息至所述软交换设备。
至此,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与第二接入网关设备通过软交换设备建立了呼叫连接。
本实施例的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不同于普通的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具有保存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的功能。当有呼叫指向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时,软交换设备通过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向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呼叫请求,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根据被叫号码查询出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对应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转发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实现了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长连接,分担了软交换设备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长连接负担。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长连接是指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对始终处于激活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软交换呼叫方法,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保存有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软交换设备保存有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软交换设备向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呼叫请求,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有效减轻了软交换设备的压力。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软交换呼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向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注册信息用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软交换设备上的注册。
步骤302、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将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转换为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根据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生成第二注册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发送至软交换设备。
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接收到第一注册信息后,对所述第一注册信息进行解析,并解析出第一注册信息中包括的: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以对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进行地址转换,并进一步生成第二注册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为普通的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不同于实施例二中的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来说,不具有保存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的功能。
步骤303、所述软交换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对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后,执行步骤304,否则返回执行步骤301。
软交换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注册信息后,对第二注册信息进行解析,并解析出第二注册信息中包括的: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以对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合法性进行认证。
步骤304、所述软交换设备发送所述长连接服务器的地址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并反馈注册成功信息至所述地址转换设备。
本实施例中,使用长连接服务器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保持长连接,以分担软交换设备的长连接负担。当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注册加入软交换设备时,软交换设备即为其分配发送一长连接服务器地址。
步骤305、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发所述长连接服务器地址及注册成功信息至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在注册成功时,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将长连接服务器地址及注册成功信息一并转发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步骤306、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按设定时间间隔向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第一连接保持信息包,所述第一连接保持信息包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
为了保持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对始终处于激活状态,第一接入网关设备需按设定时间间隔发出第一连接保持信息,实现了周期性向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第一连接保持信息包。以用于后续第一接入网关设备通过软交换设备与其他接入网关设备进行呼叫连接。
步骤307、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将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转换为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生成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根据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生成第二连接保持信息包,并将所述第二连接保持信息包发送至所述长连接服务器。
该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用于后续长连接服务器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间保持长连接。
步骤308、所述长连接服务器保存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及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并反馈连接保持信息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
步骤309、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发所述连接保持信息至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长连接服务器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按设定时间间隔向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第一连接保持信息包,故长连接服务器也对应按设定时间间隔反馈连接保持信息至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接收到反馈的连接保持信息,即表示长连接服务器此时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之间是长连接状态。
步骤310、第二接入网关设备向软交换设备发送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被叫号码。
本实施例中,对步骤310的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01。
步骤311、所述软交换设备向长连接服务器发送连接命令,所述连接命令包括所述被叫号码。
由于本实施例中使用长连接服务器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保持长连接,故当软交换设备接收呼叫请求后,向长连接服务器发送连接命令,以使得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与软交换设备取得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使用长连接服务器分担软交换设备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长连接功能,故软交换设备在接收到呼叫请求后,首先根据其预先保存的长连接服务器地址向长连接服务器发送连接命令。
步骤311中的连接命令是指使得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与软交换设备取得连接的命令,此处的连接不同于步骤309的连接。具体地,步骤309中的连接是指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与长连接服务器取得连接,其作用在于保持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对始终处于激活状态。步骤311中的所述的连接则是在保持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对始终处于激活状态的情况下,在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接收到呼叫请求时与软交换设备取得连接,以用于后续的呼叫。
步骤312、所述长连接服务器根据所述被叫号码向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所述连接命令。
长连接服务器接收到软交换设备发送的连接命令后,根据连接命令中包括的被叫号码进行查询,然后依据查询结果向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连接命令。具体地,长连接服务器在保存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的同时,也保存了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故长连接服务器通过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的对应关系查询到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该被叫号码对应的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能够用于指向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故长连接服务器根据所述在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向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该连接命令。
步骤313、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发所述连接命令至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步骤314、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所述连接请求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
步骤315、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发所述连接请求至所述软交换设备。
所述连接命令是指要求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与软交换设备取得连接的命令,故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接收到该连接命令后根据连接命令发送连接请求至网络地址转接设备,以供所述网络地址转接设备转发该连接请求至软交换设备。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为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与软交换设备中转该连接请求。
进一步具体地,该连接请求中还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当软交换设备接收到该连接请求后也即获取到了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软交换设备从该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中查询出被叫号码,以进行后续的呼叫请求发送。
步骤316、所述软交换设备根据发送所述呼叫请求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
步骤317、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该呼叫请求是指要求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与第二接入网关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以供第二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主叫号码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被叫号码进行通话。
步骤318、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发送响应信息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
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接收到呼叫请求后,发送响应信息至所述地址转换设备,以供所述地址转换设备转发所述响应信息至软交换设备。
步骤319、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发所述响应信息至所述软交换设备。
至此,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与第二接入网关设备通过软交换设备建立了呼叫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长连接是指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对始终处于激活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软交换呼叫方法,软交换设备发送所述长连接服务器的地址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并反馈注册成功信息至所述地址转换设备,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按设定时间间隔向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第一连接保持信息包,当第二接入网关设备向软交换设备发送呼叫请求时,所述软交换设备向长连接服务器发送连接命令,所述软交换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发送所述呼叫请求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有效减轻了软交换设备的压力。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软交换呼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第二接入网关设备2、软交换设备3和中间设备。
第二接入网关设备2用于向软交换设备3发送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下辖的被叫号码。
软交换设备3用于向中间设备发送所述呼叫请求。
中间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所述中间设备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保持长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设备包括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4。
软交换设备3用于向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4发送所述呼叫请求。
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4用于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
进一步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用于发送响应信息至所述增强型地址转换设备4。
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4还用于转发所述响应信息至所述软交换设备3。
进一步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还用于向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4发送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下辖的电话号码。
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4还用于保存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下辖的电话号码,将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转换为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4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根据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4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下辖的电话号码生成第二注册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发送至软交换设备3,转发注册成功信息至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
软交换设备3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对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后,所述软交换设备3保存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4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下辖的电话号码,并反馈注册成功信息至所述增强型地址转换设备4。
本实施例提供的软交换呼叫系统,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保存有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软交换设备保存有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软交换设备向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呼叫请求,所述增强型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有效减轻了软交换设备的压力。
实施例五
图5是本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软交换呼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第二接入网关设备2、软交换设备3和中间设备。
第二接入网关设备2用于向软交换设备3发送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下辖的被叫号码。
软交换设备3用于向中间设备发送所述呼叫请求。
中间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所述中间设备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保持长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设备包括长连接服务器5和网络地址转换设备6。
软交换设备3用于向长连接服务器4发送连接命令,所述连接命令包括所述被叫号码,发送所述呼叫请求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6。
长连接服务器5用于根据所述被叫号码向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6发送所述连接命令。
网络地址转换设备6用于转发所述连接命令至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转发连接请求至所述软交换设备3,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
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用于根据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6,所述连接请求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下辖的电话号码。
进一步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还用于按设定时间间隔向网络地址转换设备6发送第一连接保持信息包,所述第一连接保持信息包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下辖的电话号码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
网络地址转换设备6还用于将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转换为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6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生成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6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根据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6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6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下辖的电话号码生成第二连接保持信息包,并将所述第二连接保持信息包发送至所述长连接服务器5,转发所述连接保持信息至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
长连接服务器5还用于保存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6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6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及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下辖的电话号码,并反馈连接保持信息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6。
进一步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还用于向网络地址转换设备6发送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下辖的电话号码。
网络地址转换设备6还用于将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转换为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6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根据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6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下辖的电话号码生成第二注册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发送至软交换设备3,转发所述长连接服务器地址及注册成功信息至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
软交换设备3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对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1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后,所述软交换设备3发送所述长连接服务器的地址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6,并反馈注册成功信息至所述地址转换设备6。
本实施例提供的软交换呼叫系统,软交换设备发送所述长连接服务器的地址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并反馈注册成功信息至所述地址转换设备,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按设定时间间隔向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第一连接保持信息包,当第二接入网关设备向软交换设备发送呼叫请求时,所述软交换设备向长连接服务器发送连接命令,所述软交换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发送所述呼叫请求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有效减轻了软交换设备的压力。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软交换呼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入网关设备向软交换设备发送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被叫号码;
软交换设备向中间设备发送所述呼叫请求;
所述中间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所述中间设备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保持长连接
所述中间设备包括长连接服务器和网络地址转换设备;
所述软交换设备向中间设备发送所述呼叫请求包括:
所述软交换设备向长连接服务器发送连接命令,所述连接命令包括所述被叫号码;
所述长连接服务器根据所述被叫号码向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所述连接命令;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发所述连接命令至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所述连接请求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发所述连接请求至所述软交换设备;
所述软交换设备发送所述呼叫请求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
所述中间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包括: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交换呼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软交换设备向长连接服务器发送连接命令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按设定时间间隔向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第一连接保持信息包,所述第一连接保持信息包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将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转换为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生成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根据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生成第二连接保持信息包,并将所述第二连接保持信息包发送至所述长连接服务器;
所述长连接服务器保存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及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并反馈连接保持信息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发所述连接保持信息至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交换呼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按设定时间间隔向长连接服务器发送第一连接保持信息包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向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将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转换为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根据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生成第二注册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发送至软交换设备;
所述软交换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对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后,所述软交换设备发送所述长连接服务器的地址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并反馈注册成功信息至所述地址转换设备;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转发所述长连接服务器地址及注册成功信息至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4.一种软交换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第二接入网关设备、中间设备和软交换设备;
所述第二接入网关设备,用于向软交换设备发送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被叫号码;
所述软交换设备,用于向中间设备发送所述呼叫请求;
所述中间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所述中间设备与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保持长连接;
所述中间设备包括长连接服务器和网络地址转换设备;
所述软交换设备,用于向长连接服务器发送连接命令,所述连接命令包括所述被叫号码,发送所述呼叫请求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
所述长连接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被叫号码向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所述连接命令;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用于转发所述连接命令至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转发连接请求至所述软交换设备,根据所述被叫号码转发所述呼叫请求至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用于根据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所述连接请求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交换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还用于按设定时间间隔向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第一连接保持信息包,所述第一连接保持信息包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还用于将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转换为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生成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根据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生成第二连接保持信息包,并将所述第二连接保持信息包发送至所述长连接服务器,转发所述连接保持信息至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所述长连接服务器,还用于保存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第一接入网关设备在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端口号及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并反馈连接保持信息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交换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还用于向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发送第一注册信息,所述第一注册信息包括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及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还用于将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的私网互连协议地址转换为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根据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互连协议地址和第一接入网关设备下辖的电话号码生成第二注册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发送至软交换设备,转发所述长连接服务器地址及注册成功信息至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
所述软交换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注册信息对所述第一接入网关设备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后,所述软交换设备发送所述长连接服务器的地址至所述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并反馈注册成功信息至所述地址转换设备。
CN201710874270.9A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软交换呼叫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76349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74270.9A CN107634954B (zh)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软交换呼叫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74270.9A CN107634954B (zh)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软交换呼叫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4954A CN107634954A (zh) 2018-01-26
CN107634954B true CN107634954B (zh) 2020-04-10

Family

ID=61101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74270.9A Active CN107634954B (zh)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软交换呼叫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349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7667B (zh) * 2018-05-21 2019-11-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软交换呼叫方法及软交换呼叫系统
CN108989353B (zh) * 2018-09-05 2021-04-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软交换呼叫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1084A (zh) * 2009-08-06 2010-0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媒体控制流报文穿越网络地址转换器的方法及系统
CN102318323A (zh) * 2011-07-30 201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私网与网外客户端之间呼叫的nat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387081A (zh) * 2011-11-18 2012-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NAT场景下通信业务QoS保障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131084A (zh) * 2016-08-30 2016-11-16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Rtp媒体流穿越方法、sip服务器和sip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44475A1 (en) * 2009-02-06 2012-06-07 Sagemcom Canada, Inc. Scalable nat traversa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1084A (zh) * 2009-08-06 2010-0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媒体控制流报文穿越网络地址转换器的方法及系统
CN102318323A (zh) * 2011-07-30 201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私网与网外客户端之间呼叫的nat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387081A (zh) * 2011-11-18 2012-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NAT场景下通信业务QoS保障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131084A (zh) * 2016-08-30 2016-11-16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Rtp媒体流穿越方法、sip服务器和sip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4954A (zh) 2018-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7392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hannels for a real time streaming medi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469541B2 (en)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router
JP3633546B2 (ja) シグナリング中継システムおよびシグナリング中継方法
US777358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oice processing of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US20070217408A1 (en) Address Resolution Device, Address Resolu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2007001963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data transfer in VoIP gateway
WO2007036160A1 (fr) Appareil, systeme et procede assurant la communication entre un client et un serveur
KR20030096679A (ko) 차세대 개방형 네트워크에서 비아이씨씨 프로토콜을이용한 라우팅 장치 및 방법
JP2012521147A (ja) 共通IPアドレス及びMACアドレスを有するVoIPカードを備えるアクセス・ノード
US20130007291A1 (en) MEDIA INTERWORKING IN IPv4 AND IPv6 SYSTEMS
KR20030003911A (ko) 에스아이피-티 오버랩 시그널링을 이용한 호 설정 방법
JP2009089033A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で用いられる端末登録方法
CN107634954B (zh) 一种软交换呼叫方法及系统
CN108848194B (zh) 内网客户端之间的会话建立方法、路由器以及会话系统
US837417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NAT traversal in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system
US855492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bidirectional address conversion in SIP-controlled data streams between IPv4 and IPv6 data terminals
CN101867575B (zh) 一种跨网元的媒体发夹连接方法和系统
CN107770175B (zh) 一种软交换呼叫方法及系统
CN102447751B (zh) 一种VoIP应用进行NAT穿越的方法及系统
KR20120100376A (ko) 에스아이피 메시지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080383B1 (ko) 브이오아이피 호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브이오아이피 통신 시스템
JP4175940B2 (ja) VoIP電話システムおよびVoIP電話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制御方法
JP4022759B2 (ja) マルチメディア端末、プロキシサーバ、ルータおよびマルチメディア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制御方法
JP4143479B2 (ja) 加入者端末間通信システム
JP5752014B2 (j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およびデータ送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