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08924A - 数据同步方法及终端、设备、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同步方法及终端、设备、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08924A
CN107508924A CN201710970636.2A CN201710970636A CN107508924A CN 107508924 A CN107508924 A CN 107508924A CN 201710970636 A CN201710970636 A CN 201710970636A CN 107508924 A CN107508924 A CN 1075089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hange information
variable element
identifier
component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706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7063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089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08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089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终端、设备、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若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并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将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发送至数据同步设备,以便数据同步设备将变化信息同步至与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在上述数据同步过程中,无需将目标对象的所有元素的元素值均上传至数据同步设备,只需将相应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进行上传即可,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同步,降低了数据同步链路上的数据量负担。

Description

数据同步方法及终端、设备、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同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终端、设备、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手机、电脑等终端内某个对象的任一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之后,如果需要进行数据同步处理,将会把该对象当前所有元素的最新元素值均同步至服务器中。
例如,假设手机中某个联系人具有id、name、telephone、email和address等属性,其中,id属性的属性值固定不变,而其余属性的属性值为可变的属性值。当手机上该联系人的email被修改后,则会将该联系人的所有属性(id+name+telephone+email+address)的当前属性值打包上传至服务器,然后服务器通过id找到对应的联系人数据进行更新同步,如果没有找到对应的联系人数据,则先创建与该id对应的联系人数据存储结构,该存储结构中不仅记录了所有属性的属性名,还记录了id属性值分别与所有属性名之间的映射关系,在创建完上述存储结构之后,服务器便可将上述接收到的所有属性值保存至上述存储结构中。
由上可知,在现有的数据同步技术中,如果某个对象的任一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之后,需要将该对象发生变化的元素值以及其他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值均上传至服务器进行同步,这样无疑会导致大量不必要的数据同步,增加了数据同步链路上的数据量负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终端、设备、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同步,降低了数据同步链路上的数据量负担。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若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并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将所述变化信息以及所述元素标识符发送至数据同步设备,以便所述数据同步设备将所述变化信息同步至与所述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可选的,所述若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并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的步骤,包括:
若在当前时刻下或在预设时间周期内所述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并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可选的,所述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的步骤,包括:
将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和所述目标对象的对象标识进行组合,得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可选的,所述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的步骤,包括:
从预先创建的标识符存储区域中读取出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其中,所述标识符存储区域中存储的元素标识符为预先由终端用户利用标识符创建接口为所述目标对象中的可变元素创建的标识符,或者,为终端操作系统为所述目标对象中的可变元素自动分配的标识符。
可选的,所述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和变化后元素值。
可选的,所述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以及增量信息;
其中,所述增量信息为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后元素值与变化前元素值之间的区别信息。
本发明还相应公开了一种终端,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当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并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变化信息以及所述元素标识符发送至数据同步设备,以便所述数据同步设备将所述变化信息同步至与所述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可选的,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元素标识符创建单元,用于将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和所述目标对象的对象标识进行组合,得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可选的,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变化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和变化后元素值。
可选的,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变化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以及增量信息。
本发明还进一步公开了一种数据同步设备,包括:
元素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在目标对象的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发送的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
变化信息同步模块,用于将所述变化信息同步至与所述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下步骤:
将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和所述目标对象的对象标识进行组合,得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和变化后元素值。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以及增量信息。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数据同步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数据同步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在目标对象的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时,将会把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发送至数据同步设备,然后数据同步设备将上述变化信息同步至与上述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在上述数据同步过程中,无需将目标对象的所有元素的元素值均上传至数据同步设备,只需将相应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进行上传即可,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同步,降低了数据同步链路上的数据量负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同步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应用于终端的计算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应用于数据同步设备的计算机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应用于终端,参见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若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并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本实施例中,终端在目标对象的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后,将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也即,本实施例中,当目标对象的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后,不再同时获取目标对象中元素值发生变化的元素的相关信息和其他元素值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的相关信息,而是获取元素值发生变化的元素的包含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的相关信息,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后续不必要的数据同步,降低了数据同步链路上的数据量负担。例如,假设目标对象中一共包含A元素、B元素、C元素、D元素和E元素等5种可变元素,其中,当C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时,不再同时获取A元素、B元素、C元素、D元素和E元素的相关信息,而只需获取C元素的变化信息和元素标识符即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获取当前时刻下发生变化的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相应的元素标识符,也可以获取预设时间周期内发生变化的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相应的元素标识符。也即,本实施例步骤S11具体可以是,若在当前时刻下或在预设时间周期内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并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本实施例中,上述预设时间周期具体可以由终端操作系统进行设定,也可以由终端用户利用预设的周期设定接口来进行人工设定。例如,上述预设时间周期的具体数值可以是24小时,这样终端便每个24小时进行一次信息收集处理,获取在过去24小时内元素值发生变化的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相应的元素标识符。
当然,本实施例中,在目标对象中的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后,终端也可以在用户主动触发的情况下启动信息获取进程,进而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同步方法能够应用在任意包括数据库的终端上,如内部设有数据库的手持智能终端、穿戴式智能终端和台式计算机等。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可变元素是指元素值可以发生变化的元素。目标对象则是指终端上具有若干个可变元素的数据主体,如终端上的联系人、数据表格、WIFI信息、便签、电话、日历、支付信息、浏览器和设置类信息等。例如,手机上的每个联系人可以当做是一个独立的对象,每个联系人均具有多种属性值可以变动的属性,如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办公地址、家庭地址和年龄等属性,上述各种属性均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动的属性,也即,上述各种属性均是联系人对应的可变元素。又比如,手机或电脑中的每张数据表格也可以当做是一个独立的对象,每张数据表格中的各个单元格上的单元格内容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动,也即,上述每张数据表格中的各个单元格均是这张数据表格对应的可变元素。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当可变元素的类型为属性时,相应的元素标识符即为属性标识符,当可变元素的类型为单元格时,相应的元素标识符即为单元格标识符。
关于上述目标对象的其他具体类型在此不再进行一一列举,凡是具有若干个可变元素的数据主体均可以充当本实施例中的目标对象。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机器人、无人机、穿戴式智能终端。
步骤S12:将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发送至数据同步设备,以便数据同步设备将变化信息同步至与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本实施例中,终端获取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之后,把上述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发送至数据同步设备,然后数据同步设备把变化信息同步至与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是一种位于数据同步设备的相应存储区域中,并用于保存元素数据信息的数据存储结构,其中,该数据存储结构中保存的元素数据信息可以包括相应的元素标识符以及相应的元素具体信息。这样,当数据同步设备获取到与元素值发生变化的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之后,将可以利用该元素标识符查找到相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然后将相应的变化信息同步至与该元素数据存储实例对应的用于保存元素具体信息的存储区域中。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终端获取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之后,可以将上述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同时上传至数据同步设备。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避免终端同时将获取到的数据量上传至数据同步设备时可能造成数据同步设备的数据处理压力过大情况,本实施例中,终端获取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之后,可以先确定出获取到的数据量的大小等级,并根据该大小等级,确定出相应的分批数量,然后按照上述分批数量,在不同时间段内将上述获取到的数据量分批上传至数据同步设备。
在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终端获取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之后,可以先向数据同步设备发送状态查询请求,以查询出数据同步设备的当前数据处理负荷,然后终端判断数据同步设备的当前数据处理负荷是否大于预设负荷阈值,如果否,则将上述获取到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上传至数据同步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在向数据同步设备上传数据之前,可以先将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和元素标识符进行封装,然后再进行上传。相应的,数据同步设备在获取到终端发送的封装数据之后需进行相应的解封装处理,从而得到上述变化信息和元素标识符。关于上述封装和解封装的相关具体技术方案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相关内容,在此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中,当数据同步设备获取到终端发送的变化信息以及相应的元素标识符之后,将会把变化信息同步至与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其中,上述把变化信息同步至与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的步骤,具体包括:
数据同步设备判断本地数据库是否存在与上述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如果是,则直接将相应的变化信息同步至上述元素数据存储实例,如果否,则在本地数据库上创建与上述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然后将相应的变化信息保存至上述创建完毕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例如,当数据同步设备获取到终端发送的某个联系人的email的变化信息以及相应的email属性标识符,则判断本地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上述email属性标识符对应的email数据存储实例,如果否,则在本地数据库上创建与上述email属性标识符对应的email数据存储实例,具体可以为“email属性标识符+email具体信息”,然后将上述email的变化信息保存至上述email数据存储实例的“email具体信息”所在存储区域上。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同步设备具体可以是服务器,包括常规的物理服务器或者是云服务器,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同步设备也可以是另一台终端,包括手机、电脑、机器人、无人机、穿戴式智能终端等,由此可以实现在不同的手机之间、不同电脑之间或者手机与电脑之间等进行数据同步的效果。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在目标对象的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时,将会把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发送至数据同步设备,然后数据同步设备将上述变化信息同步至与上述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在上述数据同步过程中,无需将目标对象的所有元素的元素值均上传至数据同步设备,只需将相应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进行上传即可,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同步,降低了数据同步链路上的数据量负担。
参见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体的数据同步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步骤S21:若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并将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和目标对象的对象标识进行组合,得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的步骤,可以包括: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和变化后元素值。例如,假设手机上联系人“张三”的email由原来的“san.zhang@xx.com”变更为“zhangsan@xx.com”,则手机相应获取的变化信息具体可以为“email”+“zhangsan@xx.com”。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减少同步数据量,上述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的步骤,包括: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以及增量信息;其中,上述增量信息为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后元素值与变化前元素值之间的区别信息,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是否可行需要依赖一个前提,也即是需要确保数据同步设备在此之前已经创建完毕相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同样以上述例子为例,若手机上联系人“张三”的email由原来的“san.zhang@xx.com”变更为“zhangsan@xx.com”,则手机相应获取的变化信息具体可以为“email”+“zhangsan”。
本实施例中,若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终端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的过程具体为通过将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和目标对象的对象标识进行组合的方式得到相应的元素标识符。
例如,假设手机上联系人“张三”的email发生了变更,则该email的标识符可以设为“张三对应的id号+email”。
步骤S22:将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发送至数据同步设备,以便数据同步设备将变化信息同步至与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本实施例中,如果上述变化信息中包括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和变化后元素值,则当数据同步设备获取到上述变化信息之后,数据同步设备先判断本地数据库是否存在与上述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如果是,则直接将相应的变化信息同步至上述元素数据存储实例,如果否,则在本地数据库上创建与上述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然后将相应的变化信息保存至上述创建完毕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本实施例中,如果上述变化信息中包括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以及增量信息,则当数据同步设备获取到上述变化信息之后,将直接将上述变化信息同步至此前已经创建完毕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的相应存储区域上。
本实施例中,关于步骤S22的更加具体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2,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参见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具体的数据同步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步骤S31:若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并从预先创建的标识符存储区域中读取出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其中,标识符存储区域中存储的元素标识符为预先由终端用户利用标识符创建接口为目标对象中的可变元素创建的标识符,或者,为终端操作系统为目标对象中的可变元素自动分配的标识符。
本实施例中,若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终端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的过程具体为从预先创建的标识符存储区域中读取出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上述标识符存储区域中存储的元素标识符可以是通过用户自定义的方式来进行预先创建的,例如,终端可以为用户提供标识符创建接口,通过该标识符创建接口,终端可以获取到用户根据自身实际需要为目标对象的每个可变元素相应创建的唯一标识符。
当然,上述标识符存储区域中存储的元素标识符也可以是通过系统自动创建的方式来进行预先创建的。例如,对于某张数据表格中的单元格,系统可以将该数据表格上每个单元格的行列位置信息和该数据表格的表格id进行自动组合,从而创建出该数据表格上每个单元格的单元格标识符,并将其保存至上述标识符存储区域中。
本实施例中,关于上述步骤S31的更加具体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1和S21,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步骤S32:将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发送至数据同步设备,以便数据同步设备将变化信息同步至与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本实施例中,关于上述步骤S32的更加具体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2和S22,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参见图4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数据同步设备上的数据同步方法,包括:
步骤S41:接收终端在目标对象的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发送的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
其中,终端在目标对象的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获取并发送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公开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步骤S42:将变化信息同步至与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具体的,数据同步设备获取到终端发送的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之后,可以先判断本地数据库是否存在与上述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如果是,则直接将相应的变化信息同步至上述元素数据存储实例,如果否,则在本地数据库上创建与上述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然后将相应的变化信息保存至上述创建完毕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当然,在终端第一次将目标对象的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发送至数据同步设备之前,终端可以先将上述目标对象的所有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发送至数据同步设备中,然后数据同步设备利用接收到的目标对象的所有元素标识符,为目标对象的每个可变元素创建相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这样,在上述步骤S42中便无需判断本地数据库中是否存在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而是直接查找到与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即可,然后将相应的变化数据同步至上述查找到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参见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相应公开了一种终端,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11,用于当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并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信息发送模块12,用于将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发送至数据同步设备,以便数据同步设备将变化信息同步至与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本实施例中,上述信息获取模块11在目标对象的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后,将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信息获取模块11可以获取当前时刻下发生变化的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相应的元素标识符,也可以获取预设时间周期内发生变化的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相应的元素标识符。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机器人、无人机、穿戴式智能终端。
本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11获取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之后,信息发送模块12把上述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发送至数据同步设备,然后数据同步设备把变化信息同步至与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信息获取模块11获取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之后,信息发送模块12可以将上述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同时上传至数据同步设备。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避免终端同时将获取到的数据量上传至数据同步设备时可能造成数据同步设备的数据处理压力过大情况,本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11获取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之后,信息发送模块12可以先确定出获取到的数据量的大小等级,并根据该大小等级,确定出相应的分批数量,然后按照上述分批数量,在不同时间段内将上述获取到的数据量分批上传至数据同步设备。
在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信息获取模块11获取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之后,信息发送模块12可以先向数据同步设备发送状态查询请求,以查询出数据同步设备的当前数据处理负荷,然后信息发送模块12判断数据同步设备的当前数据处理负荷是否大于预设负荷阈值,如果否,则将上述获取到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上传至数据同步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信息发送模块12在向数据同步设备上传数据之前,可以先将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和元素标识符进行封装,然后再进行上传。相应的,数据同步设备在获取到信息发送模块12发送的封装数据之后需进行相应的解封装处理,从而得到上述变化信息和元素标识符。关于上述封装和解封装的相关具体技术方案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相关内容,在此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中,当数据同步设备获取到信息发送模块12发送的变化信息以及相应的元素标识符之后,将会把变化信息同步至与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其中,上述把变化信息同步至与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的步骤,具体包括:
数据同步设备判断本地数据库是否存在与上述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如果是,则直接将相应的变化信息同步至上述元素数据存储实例,如果否,则在本地数据库上创建与上述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然后将相应的变化信息保存至上述创建完毕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同步设备具体可以是服务器,包括常规的物理服务器或者是云服务器,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同步设备也可以是另一台终端,包括手机、电脑、机器人、无人机、穿戴式智能终端等,由此可以实现在不同的手机之间、不同电脑之间或者手机与电脑之间等进行数据同步的效果。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在目标对象的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时,将会把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发送至数据同步设备,然后数据同步设备将上述变化信息同步至与上述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在上述数据同步过程中,无需将目标对象的所有元素的元素值均上传至数据同步设备,只需将相应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进行上传即可,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同步,降低了数据同步链路上的数据量负担。
参见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体的终端,包括信息获取模块21和信息发送模块22,其中,信息获取模块21包括变化信息获取单元211和元素标识符创建单元212。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变化信息获取单元211,具体用于当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和变化后元素值。例如,假设手机上联系人“张三”的email由原来的“san.zhang@xx.com”变更为“zhangsan@xx.com”,则手机相应获取的变化信息具体可以为“email”+“zhangsan@xx.com”。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减少同步数据量,上述变化信息获取单元211,具体用于当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以及增量信息;其中,上述增量信息为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后元素值与变化前元素值之间的区别信息,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是否可行需要依赖一个前提,也即是需要确保数据同步设备在此之前已经创建完毕相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同样以上述例子为例,若手机上联系人“张三”的email由原来的“san.zhang@xx.com”变更为“zhangsan@xx.com”,则手机相应获取的变化信息具体可以为“email”+“zhangsan”。
本实施例中,元素标识符创建单元212,具体用于当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通过将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和目标对象的对象标识进行组合的方式得到相应的元素标识符。
信息发送模块22,用于将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发送至数据同步设备,以便数据同步设备将变化信息同步至与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本实施例中,如果上述变化信息中包括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和变化后元素值,则当数据同步设备获取到上述变化信息之后,数据同步设备先判断本地数据库是否存在与上述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如果是,则直接将相应的变化信息同步至上述元素数据存储实例,如果否,则在本地数据库上创建与上述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然后将相应的变化信息保存至上述创建完毕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本实施例中,如果上述变化信息中包括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以及增量信息,则当数据同步设备获取到上述变化信息之后,将直接将上述变化信息同步至此前已经创建完毕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的相应存储区域上。
参见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具体的终端,包括信息获取模块31和信息发送模块32,其中,信息获取模块31包括变化信息获取单元311和元素标识符读取单元312。
其中,关于上述变化信息获取单元311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变化信息的获取过程,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中,元素标识符读取单元312,具体用于当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从预先创建的标识符存储区域中读取出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其中,标识符存储区域中存储的元素标识符为预先由终端用户利用标识符创建接口为目标对象中的可变元素创建的标识符,或者,为终端操作系统为目标对象中的可变元素自动分配的标识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标识符存储区域中存储的元素标识符可以是通过用户自定义的方式来进行预先创建的,例如,终端可以为用户提供标识符创建接口,通过该标识符创建接口,终端可以获取到用户根据自身实际需要为目标对象的每个可变元素相应创建的唯一标识符。
当然,上述标识符存储区域中存储的元素标识符也可以是通过系统自动创建的方式来进行预先创建的。例如,对于某张数据表格中的单元格,系统可以将该数据表格上每个单元格的行列位置信息和该数据表格的表格id进行自动组合,从而创建出该数据表格上每个单元格的单元格标识符,并将其保存至上述标识符存储区域中。
另外,关于本实施例中信息发送模块32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将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发送至数据同步设备的过程,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参见图8所述,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公开了一种数据同步设备,包括:
元素信息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终端在目标对象的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发送的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
其中,元素信息接收模块41在目标对象的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获取并发送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公开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变化信息同步模块42,用于将变化信息同步至与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具体的,变化信息同步模块42获取到终端发送的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之后,可以先判断本地数据库是否存在与上述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如果是,则直接将相应的变化信息同步至上述元素数据存储实例,如果否,则在本地数据库上创建与上述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然后将相应的变化信息保存至上述创建完毕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当然,在变化信息同步模块42第一次将目标对象的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发送至数据同步设备之前,变化信息同步模块42可以先将上述目标对象的所有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发送至数据同步设备中的变化信息同步模块42,然后变化信息同步模块42利用接收到的目标对象的所有元素标识符,为目标对象的每个可变元素创建相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这样,变化信息同步模块42每次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之后,便无需判断本地数据库中是否存在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而是直接查找到与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即可,然后将相应的变化数据同步至上述查找到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参见图9所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装置,应用于终端,包括存储器51和处理器52;
存储器5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52,用于执行存储器5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如下步骤:
若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并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将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发送至数据同步设备,以便数据同步设备将变化信息同步至与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52,还可以用于通过执行存储器51中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下步骤:
若在当前时刻下或在预设时间周期内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并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52,还可以用于通过执行存储器51中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下步骤:
若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和变化后元素值,并将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和目标对象的对象标识进行组合,得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52,还可以用于通过执行存储器51中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下步骤:
若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以及增量信息,并将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和目标对象的对象标识进行组合,得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其中,上述增量信息为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后元素值与变化前元素值之间的区别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52,还可以用于通过执行存储器51中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下步骤:
若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并从预先创建的标识符存储区域中读取出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其中,标识符存储区域中存储的元素标识符为预先由终端用户利用标识符创建接口为目标对象中的可变元素创建的标识符,或者,为终端操作系统为目标对象中的可变元素自动分配的标识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52,还可以用于通过执行存储器51中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下步骤:
当获取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之后,将上述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同时上传至数据同步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52,还可以用于通过执行存储器51中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下步骤:
当获取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之后,先确定出获取到的数据量的大小等级,并根据该大小等级,确定出相应的分批数量,然后按照上述分批数量,在不同时间段内将上述获取到的数据量分批上传至数据同步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52,还可以用于通过执行存储器51中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下步骤:
当获取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之后,先向数据同步设备发送状态查询请求,以查询出数据同步设备的当前数据处理负荷,然后终端判断数据同步设备的当前数据处理负荷是否大于预设负荷阈值,如果否,则将上述获取到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上传至数据同步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52,还可以用于通过执行存储器51中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下步骤:
在向数据同步设备上传数据之前,可以先将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和元素标识符进行封装,然后再进行上传。
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终端,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处理器实现如下步骤:
若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并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将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发送至数据同步设备,以便数据同步设备将变化信息同步至与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处理器还可以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若在当前时刻下或在预设时间周期内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并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处理器还可以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若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和变化后元素值,并将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和目标对象的对象标识进行组合,得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处理器还可以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若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以及增量信息,并将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和目标对象的对象标识进行组合,得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其中,上述增量信息为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后元素值与变化前元素值之间的区别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处理器还可以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若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并从预先创建的标识符存储区域中读取出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其中,标识符存储区域中存储的元素标识符为预先由终端用户利用标识符创建接口为目标对象中的可变元素创建的标识符,或者,为终端操作系统为目标对象中的可变元素自动分配的标识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处理器还可以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当获取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之后,将上述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同时上传至数据同步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处理器还可以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当获取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之后,先确定出获取到的数据量的大小等级,并根据该大小等级,确定出相应的分批数量,然后按照上述分批数量,在不同时间段内将上述获取到的数据量分批上传至数据同步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处理器还可以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当获取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之后,先向数据同步设备发送状态查询请求,以查询出数据同步设备的当前数据处理负荷,然后终端判断数据同步设备的当前数据处理负荷是否大于预设负荷阈值,如果否,则将上述获取到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上传至数据同步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处理器还可以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在向数据同步设备上传数据之前,可以先将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和元素标识符进行封装,然后再进行上传。
参见图10所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装置,应用于数据同步设备,包括存储器61和处理器62;
存储器6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62,用于执行存储器6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终端在目标对象的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发送的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将上述变化信息同步至与上述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62,还可以用于通过执行存储器61中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下步骤:
当获取到终端发送的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之后,先判断本地数据库是否存在与上述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如果是,则直接将相应的变化信息同步至上述元素数据存储实例,如果否,则在本地数据库上创建与上述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然后将相应的变化信息保存至上述创建完毕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数据同步设备,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处理器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终端在目标对象的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发送的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将上述变化信息同步至与上述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处理器还可以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当获取到终端发送的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之后,先判断本地数据库是否存在与上述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如果是,则直接将相应的变化信息同步至上述元素数据存储实例,如果否,则在本地数据库上创建与上述相应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然后将相应的变化信息保存至上述创建完毕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终端、设备、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包括:
若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并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将所述变化信息以及所述元素标识符发送至数据同步设备,以便所述数据同步设备将所述变化信息同步至与所述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的步骤,包括:
将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和所述目标对象的对象标识进行组合,得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的步骤,包括:
从预先创建的标识符存储区域中读取出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其中,所述标识符存储区域中存储的元素标识符为预先由终端用户利用标识符创建接口为所述目标对象中的可变元素创建的标识符,或者,为终端操作系统为所述目标对象中的可变元素自动分配的标识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和变化后元素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以及增量信息;
其中,所述增量信息为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后元素值与变化前元素值之间的区别信息。
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当目标对象中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则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并获取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变化信息以及所述元素标识符发送至数据同步设备,以便所述数据同步设备将所述变化信息同步至与所述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元素标识符创建单元,用于将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名和所述目标对象的对象标识进行组合,得到相应可变元素的元素标识符。
8.一种数据同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元素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在目标对象的可变元素的元素值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发送的相应可变元素的变化信息以及元素标识符;
变化信息同步模块,用于将所述变化信息同步至与所述元素标识符对应的元素数据存储实例中。
9.一种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数据同步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数据同步方法的步骤。
CN201710970636.2A 2017-10-18 2017-10-18 数据同步方法及终端、设备、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75089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0636.2A CN107508924A (zh) 2017-10-18 2017-10-18 数据同步方法及终端、设备、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0636.2A CN107508924A (zh) 2017-10-18 2017-10-18 数据同步方法及终端、设备、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08924A true CN107508924A (zh) 2017-12-22

Family

ID=60701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70636.2A Pending CN107508924A (zh) 2017-10-18 2017-10-18 数据同步方法及终端、设备、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089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5804A (zh) * 2019-05-28 2020-12-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89644A1 (en) * 2010-10-07 2012-04-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atic contact linking from multiple sources
CN105100349A (zh) * 2015-06-15 2015-11-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同步通讯录联系人信息的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CN105656985A (zh) * 2015-11-13 2016-06-08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更新联系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45588A (zh) * 2016-09-08 2017-02-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89644A1 (en) * 2010-10-07 2012-04-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atic contact linking from multiple sources
CN105100349A (zh) * 2015-06-15 2015-11-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同步通讯录联系人信息的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CN105656985A (zh) * 2015-11-13 2016-06-08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更新联系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45588A (zh) * 2016-09-08 2017-02-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5804A (zh) * 2019-05-28 2020-12-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1374B (zh) 电话簿排序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4935502B (zh) 邮件群组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CN103530114B (zh) 一种图片管理方法和装置
US11431662B2 (en) Techniques for message deduplication
CN103561148B (zh) 联系人分组的方法和终端
CN105099890A (zh) 即时通讯消息的文件保存方法及装置
CN102395993A (zh) 在移动终端中提供人际网络管理服务的方法
CN103402193B (zh) 在具有指纹传感器的移动终端上快速交换信息的方法
CN106202305A (zh) 一种日志处理方法、装置及数据库系统
CN104125135B (zh) 一种即时通信应用聊天记录的管理方法和终端
CN103440346A (zh) 基于移动终端人脸识别的电子名片交换方法
CN103049448A (zh) 文件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4348848A (zh) 管理图片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CN103595846A (zh) 一种移动终端通讯录排序方法和系统
CN103763181A (zh) 自动设置属性的装置和方法
CN100486231C (zh) 即时通讯系统及实现公用好友分组的方法
CN105915636B (zh) 一种联系人信息的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7508924A (zh) 数据同步方法及终端、设备、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72061A (zh) 一种实现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CN104484619B (zh) 一种解决客户端多逻辑通道访问pkcs#15文件冲突的方法
CN104349169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446169A (zh) 一种终端设备中用户信息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4702634A (zh) 数据操作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679794A (zh) 数据差异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4601442B (zh) 一种信息更新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