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32825A - 一种客户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客户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32825A
CN107332825A CN201710433548.9A CN201710433548A CN107332825A CN 107332825 A CN107332825 A CN 107332825A CN 201710433548 A CN201710433548 A CN 201710433548A CN 107332825 A CN107332825 A CN 107332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ent
identity
china
information
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335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陆生
李莉莉
付春
陈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zhengto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Guozhengto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zhengto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Guozhengto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43354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328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32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328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 G06Q20/40145Biometric identity che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ina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户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现场或远程读取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并通过身份信息数据库进行二代身份证认证;步骤2:在二代身份证认证通过后,现场或远程采集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并通过身份信息数据库和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客户身份认证,其中,身份信息数据库存储了客户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和预先采集的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所公开的方法和系统能够消除或减少使用现有方法通过网络办理金融业务时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客户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认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客户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CN201510366731.2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客户身份认证方法,该认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接收到业务请求时,第一服务器发送认证请求至第二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基于接收到的认证请求发送第一采集指令至信息采集设备;信息采集设备基于接收到的第一采集指令采集业务请求人的图像信息和身份证信息、并将该图像信息和身份证信息发送至第二服务器;第二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图像信息对身份证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时,第二服务器发送验证通过信息至第一服务器;在接收到验证通过信息时,第一服务器响应所述业务请求。
然而,这种认证方法仅仅对远程采集的图像信息和身份证信息进行验证,却无法保证图像信息和身份证信息自身的真实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当犯罪分子使用假的图像信息和身份证信息通过远程开户办理金融业务时,就会给金融企业带来风险。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技术方案来消除或减少这种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至少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客户身份认证方法包括:步骤1:现场或远程读取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并通过身份信息数据库进行二代身份证认证;步骤2:在二代身份证认证通过后,现场或远程采集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并通过身份信息数据库和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客户身份认证,其中,身份信息数据库存储了客户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和预先采集的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客户身份认证方法,其中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人脸、指纹、虹膜、手型、声音、签名、步态。
根据本发明的客户身份认证方法,其步骤1包括:步骤11:现场或远程读取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步骤12:将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发送至身份信息数据库,通过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与身份信息数据库存储的客户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之间的比对来进行二代身份证认证;步骤13:接收二代身份证认证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客户身份认证方法,其步骤2包括:步骤21:在二代身份证认证通过后,现场或远程采集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步骤22:将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发送至身份信息数据库,通过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与身份信息数据库存储的、且与客户持有的通过了二代身份证认证的二代身份证对应的预先采集的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之间的比对来进行客户身份认证;步骤23:接收客户身份认证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客户身份认证系统包括:身份信息数据库:用于存储客户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和预先采集的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二代身份证认证模块:其与身份信息数据库连接,用于现场或远程读取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并通过身份信息数据库进行二代身份证认证;客户身份认证模块:其与身份信息数据库连接,用于在二代身份证认证通过后,现场或远程采集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并通过身份信息数据库和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客户身份认证。
根据本发明的客户身份认证系统,其中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人脸、指纹、虹膜、手型、声音、签名、步态。
根据本发明的客户身份认证系统,其二代身份证认证模块包括:数字信息读取子模块:用于现场或远程读取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数字信息传输和认证子模块:其与数字信息读取子模块和身份信息数据库连接,用于将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发送至身份信息数据库,通过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与身份信息数据库存储的客户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之间的比对来进行二代身份证认证;身份证认证结果接收子模块:其与数字信息传输和认证子模块连接,用于接收二代身份证认证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客户身份认证系统,其客户身份认证模块包括:生物特征信息采集子模块:用于在二代身份证认证通过后,现场或远程采集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生物特征信息传输和认证子模块:其与生物特征信息采集子模块和身份信息数据库连接,用于将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发送至身份信息数据库,通过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与身份信息数据库存储的、且与客户持有的通过了二代身份证认证的二代身份证对应的预先采集的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之间的比对来进行客户身份认证;身份认证结果接收子模块:其与生物特征信息传输和认证子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客户身份认证结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仅能够消除或减少使用现有方法通过网络办理金融业务时的安全隐患;而且在使用该方法通过柜台办理金融业务时,也可以免去客户填写业务申请单的步骤,简化了业务流程。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客户身份认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客户身份认证方法中的二代身份证认证步骤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客户身份认证方法中的客户身份认证步骤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客户身份认证系统的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客户身份认证系统中的二代身份证认证模块的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客户身份认证系统中的客户身份认证模块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客户身份认证方法100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客户身份认证方法10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现场或远程读取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并通过身份信息数据库进行二代身份证认证。
步骤S103:在二代身份证认证通过后,现场或远程采集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并通过身份信息数据库和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客户身份认证。
其中,身份信息数据库存储了客户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和预先采集的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其中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人脸、指纹、虹膜、手型、声音、签名、步态。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客户身份认证方法100中的二代身份证认证步骤S101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客户身份认证方法100中的二代身份证认证步骤S10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现场或远程读取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
步骤S203:将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发送至身份信息数据库,通过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与身份信息数据库存储的客户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之间的比对来进行二代身份证认证。
步骤S205:接收二代身份证认证结果。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客户身份认证方法100中的客户身份认证步骤S103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客户身份认证方法100中的客户身份认证步骤S10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在二代身份证认证通过后,现场或远程采集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
步骤S303:将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发送至身份信息数据库,通过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与身份信息数据库存储的、且与客户持有的通过了二代身份证认证的二代身份证对应的预先采集的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之间的比对来进行客户身份认证。
步骤S305:接收客户身份认证结果。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客户身份认证系统400的框图。
如图4所示,客户身份认证系统400包括身份信息数据库401、二代身份证认证模块403和客户身份认证模块405。身份信息数据库401用于存储客户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和预先采集的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二代身份证认证模块403与身份信息数据库401连接,用于现场或远程读取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并通过身份信息数据库401进行二代身份证认证。客户身份认证模块405与身份信息数据库401连接,用于在二代身份证认证通过后,现场或远程采集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并通过身份信息数据库401和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客户身份认证。
其中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人脸、指纹、虹膜、手型、声音、签名、步态。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客户身份认证系统400中的二代身份证认证模块403的框图。
如图5所示,客户身份认证系统400中的二代身份证认证模块403包括数字信息读取子模块501、数字信息传输和认证子模块503和身份证认证结果接收子模块505。数字信息读取子模块501用于现场或远程读取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数字信息传输和认证子模块503与数字信息读取子模块501和身份信息数据库401连接,用于将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发送至身份信息数据库401,通过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与身份信息数据库401存储的客户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之间的比对来进行二代身份证认证。身份证认证结果接收子模块505与数字信息传输和认证子模块503连接,用于接收二代身份证认证结果。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客户身份认证系统400中的客户身份认证模块405的框图。
如图6所示,客户身份认证系统400中的客户身份认证模块405包括生物特征信息采集子模块601、生物特征信息传输和认证子模块603和身份认证结果接收子模块605。生物特征信息采集子模块601用于在二代身份证认证通过后,现场或远程采集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生物特征信息传输和认证子模块603与生物特征信息采集子模块601和身份信息数据库401连接,用于将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发送至身份信息数据库401,通过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与身份信息数据库401存储的、且与客户持有的通过了二代身份证认证的二代身份证对应的预先采集的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之间的比对来进行客户身份认证。身份认证结果接收子模块605与生物特征信息传输和认证子模块603连接,用于接收客户身份认证结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例性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客户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身份认证方法包括:
步骤1:现场或远程读取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并通过身份信息数据库进行二代身份证认证;
步骤2:在所述二代身份证认证通过后,现场或远程采集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并通过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和所述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客户身份认证,
其中,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存储了客户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和预先采集的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人脸、指纹、虹膜、手型、声音、签名、步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客户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步骤11:现场或远程读取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
步骤12:将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发送至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通过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存储的客户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之间的比对来进行所述二代身份证认证;
步骤13:接收二代身份证认证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客户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在所述二代身份证认证通过后,现场或远程采集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
步骤22:将所述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发送至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通过所述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存储的、且与客户持有的通过了所述二代身份证认证的二代身份证对应的预先采集的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之间的比对来进行所述客户身份认证;
步骤23:接收客户身份认证结果。
5.一种客户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身份认证系统包括:
身份信息数据库:用于存储客户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和预先采集的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二代身份证认证模块:其与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连接,用于现场或远程读取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并通过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进行二代身份证认证;
客户身份认证模块:其与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连接,用于在所述二代身份证认证通过后,现场或远程采集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并通过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和所述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客户身份认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客户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人脸、指纹、虹膜、手型、声音、签名、步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客户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代身份证认证模块包括:
数字信息读取子模块:用于现场或远程读取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
数字信息传输和认证子模块:其与所述数字信息读取子模块和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连接,用于将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发送至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通过客户持有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存储的客户的二代身份证中的数字信息之间的比对来进行所述二代身份证认证;
身份证认证结果接收子模块:其与所述数字信息传输和认证子模块连接,用于接收二代身份证认证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客户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身份认证模块包括:
生物特征信息采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二代身份证认证通过后,现场或远程采集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
生物特征信息传输和认证子模块:其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采集子模块和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连接,用于将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发送至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通过客户当前的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数据库存储的、且与客户持有的通过了所述二代身份证认证的二代身份证对应的预先采集的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之间的比对来进行客户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结果接收子模块:其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传输和认证子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客户身份认证结果。
CN201710433548.9A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客户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073328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33548.9A CN107332825A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客户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33548.9A CN107332825A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客户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32825A true CN107332825A (zh) 2017-11-07

Family

ID=60195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33548.9A Pending CN107332825A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客户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3282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5409A (zh) * 2018-07-18 2018-12-11 金联汇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身份证信息读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508993A (zh) * 2018-10-16 2019-03-22 珠海横琴现联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防篡改加密算法的个人身份信息匹配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33695A1 (en) * 2003-08-07 2005-02-10 Masahiro Minowa Check processing apparatus, program,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 and check processing method
CN201838011U (zh) * 2010-05-26 2011-05-18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第二代身份证和多模态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设备
CN102204211A (zh) * 2011-05-30 2011-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自助终端的实名开户入网的方法和自助终端
CN103226703A (zh) * 2013-05-11 2013-07-31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与管理系统
CN105049426A (zh) * 2015-06-26 2015-11-11 深圳市银雁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客户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5224842A (zh) * 2014-06-04 2016-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tm系统中用户身份确认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53919A (zh) * 2014-10-28 2016-05-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33695A1 (en) * 2003-08-07 2005-02-10 Masahiro Minowa Check processing apparatus, program,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 and check processing method
CN201838011U (zh) * 2010-05-26 2011-05-18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第二代身份证和多模态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设备
CN102204211A (zh) * 2011-05-30 2011-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自助终端的实名开户入网的方法和自助终端
CN103226703A (zh) * 2013-05-11 2013-07-31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与管理系统
CN105224842A (zh) * 2014-06-04 2016-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tm系统中用户身份确认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53919A (zh) * 2014-10-28 2016-05-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5049426A (zh) * 2015-06-26 2015-11-11 深圳市银雁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客户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5409A (zh) * 2018-07-18 2018-12-11 金联汇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身份证信息读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985409B (zh) * 2018-07-18 2022-04-26 金联汇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身份证信息读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508993A (zh) * 2018-10-16 2019-03-22 珠海横琴现联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防篡改加密算法的个人身份信息匹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0897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aring images
CN103119598B (zh) 服务提供系统以及单元装置
CN110489415B (zh)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885128A (zh)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管理方法
WO2019180538A1 (en) Remote user identity validation with threshold-based matching
JPWO2020022014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3218599A (zh) 基于人脸识别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认证系统和认证方法
CN108449321A (zh) 登陆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CN106941506A (zh) 基于生物特征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765941A (zh) 一种非法访问服务器防止方法以及装置
CN105654065A (zh) 用于身份验证的数字化系统及其方法
CN108171863A (zh) 增值税发票的检验方法及装置
CN109063682A (zh) 一种互联网身份认证授权和数据调查服务的方法
CN205827374U (zh) 互联网身份认证可信系统及终端
CN107993050A (zh) 一种员工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98816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识别验证系统
CN107657454A (zh) 生物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332825A (zh) 一种客户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CN107451459A (zh) 使用图片验证码进行验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08449363A (zh) 带有生物识别装置的印章系统及制备方法
CN103996035A (zh) 一种旅客安检身份认证产品
CN106503519A (zh) 一种身份核查的方法
US11488416B2 (en) Certificate recognition system, certificate recognition method, and program of verifying certificate
CN109345652A (zh) 基于语音识别录入文字的考勤装置及实现方法
JP4482814B2 (ja) 文書原本性保証装置、文書原本性保証方法、文書原本性保証プログラム及び文書原本性検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