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76632B - 一种定位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76632B
CN107276632B CN201710483914.1A CN201710483914A CN107276632B CN 107276632 B CN107276632 B CN 107276632B CN 201710483914 A CN201710483914 A CN 201710483914A CN 107276632 B CN107276632 B CN 1072766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communication
relay control
control devic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839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76632A (zh
Inventor
邓宏涛
李巍
朱珣
周常庆
龚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RONGGUA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Ltd.
Seco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Original Assignee
Jiang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48391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76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76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6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76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6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46Monitoring;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04L12/40013Details regarding a bus controll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08Bus network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bus standard
    • H04L2012/40215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9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e.g. room nu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位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定位通信装置、中继控制装置及服务器;定位通信装置的时钟线与中继控制装置的时钟线通讯连接,定位通信装置的数据线与中继控制装置的数据线通讯连接,定位通信装置的定位线与中继控制装置的定位线通讯连接;中继控制装置与服务器通讯连接。本发明采用“定位”和“数据通信”两者功能相结合的有线通信方案,即“定位线”与“数据线”相辅相成,共同配合完成自动化对位功能,还兼备数据通信功能的形式。在工作时,通过中继控制装置向定位通信装置发送定位指令,定位通信装置完成定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作量大和误差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定位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由若干个独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俗称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通过串联形成的,若干组串在汇流箱内做并联后接入逆变器。现有的太阳能“光伏组件检测装置”安装在上述的光伏组件上(光伏板背面的接线盒内或固定安装在接线盒外部),通过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如常见的433Mhz、2.4Ghz无线数字传输模块或ZigBee模块等)或者异步有线通信装置(如RS485、CAN总线等),向“数据汇集节点”(安装在直流汇流箱内或逆变器端)提交数据(如光伏组件的工作电压、输出电流、温度等数据),并由上位机管理软件从“数据汇集节点”获取每一个光伏组件的工作状态,以期达到对光伏电站的运维情况、发电产出能效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目的。这样的系统不可避免地需要对“光伏组件检测装置”进行逐一定位识别(或称为定位对码),目前的定位识别方法存在下述问题:
1.人工定位操作自动化程度低、工作量大、效率低、施工耗时长。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人工抄码:纸笔抄录光伏组件安装位置的行列编号,并将其与安装在光伏组件背面的“光伏组件检测装置”设备编号逐一对应。
2>上电对码:遵照特定的物理排列规则或顺序,人工对安装在光伏组件背面的“光伏组件检测装置”逐一上电,使其向所在区域内的无线物联接入点或有线物联接入点(数据汇集节点)上报自身内部的设备编号,并由接入点遵照同样的物理安装排列顺序完成位置—编号的对应过程。
3>人工设定:通过“光伏组件检测装置”上的拨码开关或类似装置,人工输入其所在的安装位置信息,或通过人工手持的无线/有线设备与光伏组件通信,输入位置信息。
4>差异式安装:按照规定好的物理排列顺序,在特定位置选取对应编号的光伏组件进行安装。此方法虽然避免了人工对位操作,但增加了人工分拣操作,对于大规模光伏电站安装施工而言极为不便。
2.无线定位误差大、可靠性及一致性低。基本原理是:在一个区域内的不同位置(周边)固定安装若干(3个以上)无线通讯模块作为基准点,其位置是固定且已知的。该区域内的其它“光伏组件检测装置”测量基准点到自身的无线信号强度RSSI值作为计算参数,通过算法得知自身相对于基准点的位置。在实际应用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难以解决因无线模块基准点和“光伏组件检测装置”(内含无线模块)产品自身一致性的偏差所造成的定位计算误差的问题。
2>在“光伏组件检测装置”大规模密集式安装应用时,容易出现多个定位结果重合、行列错序的问题。
3>容易因无线干扰造成定位错误甚至无法实现定位计算的问题。
4>当电站运营一个较长时期后,部分老化或故障光伏组件由新设备替换时,普遍存在“新旧混用”的情况。在同样的发射功率参数值下,旧设备发射功率衰减或线性度曲线改变,从而造成同一位置处新旧设备RSSI值的不一致,从而导致无线定位计算出错。
在进行无线定位时,当定位出错时,只能靠人工现场纠正,因而也增加了人工现场鉴别、查找对位、调整数据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定位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作量大和误差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位系统,至少包括:定位通信装置、中继控制装置及服务器;所述定位通信装置的时钟线与所述中继控制装置的时钟线通讯连接,所述定位通信装置的数据线与所述中继控制装置的数据线通讯连接,所述定位通信装置的定位线与所述中继控制装置的定位线通讯连接;所述中继控制装置与所述服务器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通信装置至少包括:第一通信模块、第一处理器及总线驱动收发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总线驱动收发器信号连接;所述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中继控制装置的时钟线通讯连接,所述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二接线端子与所述中继控制装置的数据线通讯连接,所述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三接线端子与所述中继控制装置的定位线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通信装置还至少包括:模数转换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通过所述模数转换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通信装置还至少包括:闪存、SDRAM及硬盘;所述闪存与所述SDRAM连接,所述闪存和所述SDRAM均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SDRAM还与所述硬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继控制装置至少包括:下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组、第二处理器及物联入网模块;所述下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组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一接线端子通讯连接,所述下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组的第二接线端子与所述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二接线端子通讯连接,所述下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组的第三接线端子与所述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三接线端子通讯连接;所述下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组还与所述第二处理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与所述物联入网模块通讯连接;所述物联入网模块与所述服务器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继控制装置还至少包括:级联总线驱动收发器;所述级联总线驱动收发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通讯连接,所述级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一接线端子与上联设备的时钟线通讯连接,所述级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二接线端子与所述上联设备的数据线通讯连接,所述级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三接线端子与所述上联设备的定位线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继控制装置还至少包括:负载均衡设备;所述物联入网模块通过所述负载均衡设备与所述服务器通讯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定位方法,所述定位方法是基于上述的定位系统实现的,至少包括:
所述中继控制装置通过时钟线和数据线发送地址信息到所述定位通信装置组串,供所有连接到本组串的定位通信装置接收;
所述中继控制装置通过定位线发送定位触发信息到与所述中继控制装置物理连接关系最近的第一定位通信装置;
所述第一定位通信装置接收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定位触发信息,并判断所述定位触发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定位触发条件;
若满足,所述第一定位通信装置确定接收到的所述地址信息为其自身的地址;所述第一定位通信装置通过定位线向与其自身物理连接关系最近的第二定位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定位触发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定位触发条件为高低电平触发条件或逻辑值触发条件;
所述中继控制装置通过定位线发送定位触发信息到与所述中继控制装置物理连接关系最近的第一定位通信装置,具体包括:
所述中继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定位线发送所述高低电平触发信息或逻辑值触发信息到所述第一定位通信装置;
所述判断所述定位触发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定位触发条件,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高低电平触发信息或逻辑值触发信息是否满足所述高低电平触发条件或逻辑值触发条件。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定位通信装置确定接收到的所述地址信息为其自身的地址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定位通信装置将定位完成信息发回到所述中继控制装置;
所述中继控制装置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所述定位完成信息;
若是,所述中继控制装置继续向下联设备发送新的地址信息;
若否,所述中继控制装置停止发送新的地址信息。
本发明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采用“定位”和“数据通信”两者功能相结合的有线通信方案,即“定位线”与“数据线”相辅相成,共同配合完成自动化对位功能,还兼备数据通信功能的形式。在工作时,通过中继控制装置向定位通信装置发送定位指令,定位通信装置完成定位。一方面,无需人工抄录、操作设备的设置行列编号,也无需对光伏板的安装位置进行区分,可做到无差别乱序安装,因而免除了建设施工环节中的分拣工作,实现了自动化定位,减少了工作量和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不使用无线信道,定位不依赖于无线信号强度RSSI值,可有效解决无线定位方案因外部电磁干扰、新旧设备混用、产品一致性不良或性能衰减所导致的RSSI值偏离计算参考而造成的定位误差的问题,也可解决大规模密集安装时,相邻光伏组件因为距离太近再加上无线通信模块RSSI值分辨率不够而造成的定位计算结果重叠、行列错位等问题,缩小了定位误差,提高了定位精度。此外,本发明提出的六线制有线通信方式,既兼备异步串行通信距离远和同步串行通信速度快的优点,又具有快速定位的独特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系统中定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系统中中继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定位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作量大和误差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定位”和“数据通信”两者功能相结合的有线通信方案,即“定位线”与“数据线”相辅相成,共同配合完成自动化对位功能,还兼备数据通信功能的形式。在工作时,通过中继控制装置向定位通信装置发送定位指令,定位通信装置完成定位。一方面,无需人工抄录、操作设备的设置行列编号,也无需对光伏板的安装位置进行区分,可做到无差别乱序安装,因而免除了建设施工环节中的分拣工作,实现了自动化定位,减少了工作量和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不使用无线信道,定位不依赖于无线信号强度RSSI值,可有效解决无线定位方案因外部电磁干扰、新旧设备混用、产品一致性不良或性能衰减所导致的RSSI值偏离计算参考而造成的定位误差的问题,也可解决大规模密集安装时,相邻光伏组件因为距离太近再加上无线通信模块RSSI值分辨率不够而造成的定位计算结果重叠、行列错位等问题,缩小了定位误差,提高了定位精度。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六线制有线通信方式,既兼备异步串行通信距离远和同步串行通信速度快的优点,又具有快速定位的独特功能。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系统,至少包括:定位通信装置、中继控制装置及服务器;定位通信装置的时钟线与中继控制装置的时钟线通讯连接,定位通信装置的数据线与中继控制装置的数据线通讯连接,定位通信装置的定位线与中继控制装置的定位线通讯连接;中继控制装置与服务器通讯连接,获取命令并提交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通信装置与安装在光伏组件单元板背面的既有“光伏组件检测装置”配合使用;定位通信装置从光伏检测装置上获得工作所需电源,并从检测装置获取光伏组件的工作数据。中继控制装置与安装在直流汇流箱或逆变器端的既有“数据汇集装置”配合使用。从既有的数据汇集装置取电,并与之交互数据,实现下位多路光伏组串工作数据的采集。
参见图2,对定位通信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定位通信装置至少包括:第一通信模块、第一处理器及总线驱动收发器;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一处理器信号连接;第一处理器与总线驱动收发器信号连接;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一接线端子(标记位C)与中继控制装置的时钟线通讯连接,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二接线端子(标记为D)与中继控制装置的数据线通讯连接,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三接线端子(标记为S)与中继控制装置的定位线通讯连接。每条总线由2根电缆构成(一共6根电缆,即6线制),采用差分驱动平衡传输,附带抗雷击和浪涌保护功能。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定位线有“进线”和“出线”端子,进出端子彼此不连通,但从装置视角看是属于1根总线。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模块是为光伏组件检测装置等外部设备提供数据的接口。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具备红外传输功能,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三接线端子为红外线通信模块;红外线通信模块与外部红外线通讯设备信号连接。
对定位通信装置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定位通信装置还至少包括:模数转换模块;第一通信模块通过模数转换模块与第一处理器信号连接。
对定位通信装置的结构进行更进一步说明,定位通信装置还至少包括:闪存、SDRAM及硬盘;闪存与SDRAM连接,闪存和SDRAM均与第一处理器连接,SDRAM还与硬盘连接。
参见图3,对中继控制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中继控制装置至少包括:下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组、第二处理器及物联入网模块;下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组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一接线端子通讯连接,下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组的第二接线端子与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二接线端子通讯连接,下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组的第三接线端子与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三接线端子通讯连接;下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组还与第二处理器通讯连接;第二处理器与物联入网模块通讯连接;物联入网模块与服务器通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下联4路、8路、12路或更多路的下联设备。
对中继控制装置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中继控制装置还至少包括:第二通讯模块;第二通讯模块与第二处理器通讯连接,第二通讯模块还与数据汇集装置通讯连接。
对中继控制装置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中继控制装置还至少包括:级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级联总线驱动收发器与第二处理器通讯连接,级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一接线端子与上联设备的时钟线通讯连接,级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二接线端子与上联设备的数据线通讯连接,级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三接线端子与上联设备的定位线通讯连接。
对中继控制装置的结构进行更进一步说明,中继控制装置还至少包括:负载均衡设备;物联入网模块通过负载均衡设备与服务器通讯连接。
对中继控制装置的结构进行更进一步说明,中继控制装置还至少包括:存储模块;存储模块与第二处理器信号连接。
对存储模块的结构进行说明,存储模块至少包括:输入场效应管、复位场效应管和存储电容;输入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第二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输入场效应管的栅极和复位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并且连接存储控制输入点;输入场效应管的源极和复位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并且连接存储电容的一端,存储电容的另一端接地,复位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包括:RS232接口模块、RS485接口模块、TTL USART接口模块、SPI接口模块或IIC接口模块。物联入网模块包括:有线局域网模块、无线局域网模块、CAN总线模块、电力线载波模块、GPRS模块、3G/4G/5G无线模块、RS485模块、光传输模块或双向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形式可以制作为单独的通信定位电气模块、部件,与既有的“光伏组件检测装置”和“数据汇集装置”采用外接方式配合使用;也可以与上述既有设备在同一个电路板上整合实现。不论采用哪种形式,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设计,均应予以保护。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该定位方法是基于上述的定位系统实现的,至少包括:
步骤S110:中继控制装置通过时钟线和数据线发送地址信息到定位通信装置组串,供所有连接到本组串的定位通信装置接收;
步骤S120:中继控制装置通过定位线发送定位触发信息到与中继控制装置物理连接关系最近的第一定位通信装置,只有该第一定位通信装置能够接收到该定位触发信息;
步骤S130:第一定位通信装置接收地址信息和定位触发信息,并判断定位触发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定位触发条件;
若不满足,第一定位通信装置不发送任何信息。
若满足,第一定位通信装置确定接收到的地址信息为其自身的地址,还将定位完成信息发回到中继控制装置;同时,第一定位通信装置通过定位线向与其自身物理连接最近的下一个定位通信装置(第二定位通信装置)发送定位触发信息。
步骤S140:中继控制装置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定位完成信息;其中,预设时间根据实际的判断需求而定。
若是,说明定位作业可能未完成,中继控制装置继续向下联设备发送新的地址信息;
若否,说明定位作业已完成,中继控制装置停止发送新的地址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定位触发条件为高低电平触发条件或逻辑值触发条件;
因此,步骤S120具体包括:
中继控制装置通过定位线发送高低电平触发信息或逻辑值触发信息到第一定位通信装置;
步骤S130中判断定位触发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定位触发条件,具体包括:
判断高低电平触发信息或逻辑值触发信息是否满足高低电平触发条件或逻辑值触发条件。
对定位过程进行说明:
1.单组串定位实现:
以最简单的一级连接为例。一级连接是指1个“中继控制装置”下联1串“定位通信装置”,即只连接1个光伏组串。
自动化定位的实现过程和原理如下:
①所有的“中继控制装置”与“定位通信装置”在上电之后或者收到“定位命令”时,将自身的定位线出线端口设置为逻辑“0”。其中,“定位命令”可以是既有的“数据汇集装置”给出的,也可以是“中继控制装置”通过自身内部的“物联入网模块”从上位服务器获取的。
②“中继控制装置”在图中标记为S的定位线上发送逻辑“1”作为定位触发信号,然后通过“时钟线”(图中标记为C)和“数据线”(图中标记为D)发送第一个下联设备的定位地址。该定位地址可以被组串内所有“定位通信装置”接收到,而定位触发信号只能被与自身直接相连(物理距离最近)的第一个设备接收到。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触发信号”也可以是一个“定位命令”消息报文。
③与“中继控制装置”连接最近的第一个“定位通信装置”(也称为直接后继节点)的“定位”进线端口会形成高电平或者收到逻辑“1”。
④该“定位通信装置”在同时满足“收到定位地址”和“收到定位触发信号”的条件后,将接收到的定位地址作为自身地址,即完成了对自身的定位对码功能。然后通过“时钟线”和“数据线”发送“定位完成”消息。
⑤“中继控制装置”收到定位完成消息时,即可认为上次发出的地址已经成功被顺次对应的“定位通信装置”正确接收。然后在标记为S的定位线上发送逻辑“0”,并按上述方法发送第二个定位地址(上次发送的地址编号增加1)。
⑥上述已经完成定位的“定位通信装置”,即上次在“定位”进线端口收到高电平或逻辑“1”的装置,此时的“定位”进线端口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或逻辑“1”变为逻辑“0”。当发生这种变化时,该装置设置其“定位”输出端口为高电平或逻辑“1”,向下一个“定位通信装置”发出定位触发信号。
⑦后续的定位通信装置重复上述④至⑥的过程,逐一自动顺次向后传递,完成定位过程。
⑧直到步骤⑤的“中继控制装置”长时间未收到“定位通信装置”在步骤④返回的“定位完成”消息(超过设定的时间阈值),则认为本组串所有设备已完成定位工作,自动结束定位流程。
2.多组串定位实现:
“中继控制装置”内集成了多路总线驱动收发器,可由“中继控制装置”内的1个处理器控制,按照先后次序逐一对每一路接入的“定位通信装置”组串,按照上述单组串定位过程完成定位工作。也可采用并行方法,同时对多组串进行定位操作。需要说明的是,“中继控制装置”可采用多处理器群集分布式处理的方法,每一个处理器仅负责一路组串的定位及数据通信任务。各路定位通信业务相互独立,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3.级联系统定位实现:
①当单个“中继控制装置”因为体积、功耗、实际电站设计限制,所能够接入的组串数量不足时,可以将自身视作一个“定位通信装置”,通过“级联总线驱动收发器”向上一级“中继控制装置”做接入级联。接入到上一级“中继控制装置”的任意一路“下联总线驱动收发器”即可。
②级联后,按单组串定位流程操作,即可实现级联结构“中继控制装置”的顺次定位功能。
4.断线识别:
当组串内任意两个设备之间出现断线情况时,即“总线驱动收发器”的输入端呈现高阻开路的状态,其输出端口的状态始终保持高电平或逻辑“1”不变。
若组串内任意设备(“中继控制装置”或“定位通信装置”)在其“定位线”S的进线端口检测到高电平或逻辑“1”超过设定的阈值且在预设时间段内保持不变时,则可认为处于“断线”状态。可通过自身的LED提示灯或者通过通信端口向既有的“数据汇集装置”或光伏组件“检测装置”发送“断线状态”消息。
5.线路接触不良(抖动、松脱)识别:
在“断线识别”的基础上,若出现线路接触不良,发生插头松脱、抖动的情况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总线驱动收发器”的进线端口会出现高、低电平或逻辑“1”、逻辑“0”不规则交替变化的现象。因此,若组串内任意设备(“中继控制装置”或“定位通信装置”)的“定位线”S的进线端口检测到高、低电平或逻辑“1”、“0”交替变化且在一定的时间里超过了一定的次数时,则可认为发生线路接触不良的情况。可通过自身的LED提示灯或者通过通信端口向既有的“数据汇集装置”或光伏组件“检测装置”发送“线路不良”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速度极快。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可级联、传递式”定位方式,可在极短的时间内(10秒内)完成全电站所有安装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的定位。且随需随定,对运营中的发电系统不构成任何影响。特别适合设备维护、替换、新旧混用的场景。
具体的一个实例:某电站的装机容量为20MW,按1MW切分成20个并联的发电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采用3级结构级联组建,每个组串为25片光伏发电组件(光伏电池板串联)。微观上,每个单元的定位时间按100毫秒计算。则完成1个子系统定位所需时间为:
25×0.1秒+(3-1)×0.1秒=2.7秒
由于这20个子系统是并行工作,定位操作是同步进行的,因此,完成1个20MW级别的光伏电站的所有设备的定位时间为2.7秒,定位耗时远远短于目前传统模式的定位耗时,且为全自动定位操作,不消耗人力工时。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还能够实现其他形式的定位:
①4线制半双工带定位:数据通信线路为2线制半双工异步串行通信,如类似于采用RS485器件的平衡式传输;定位线采用2线制差分驱动平衡传输。
②4线制全双工带定位:数据通信线路为3线制全双工异步串行通信,如RS232,包含数据发送线1根,数据接收线1根,公共线1根,定位线为1根。
③3线制半双工带定位:数据通信线路为2线制半双工异步串行通信,包含1根收发共用的数据线和1根公共线;定位线采用1根线。如采用RS232电平传输,或采用线路信号升压器件的电平传输。
④“光”、“电”结合:即数据通信线路采用既有的有线通信方案。如RS232\RS485,CAN等;定位功能采用红外线LED发射管和接收管来取代线缆。
⑤“无线”、“光”结合:即数据通信采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来替代有线;定位功能采用红外线LED发射管和接收管来取代线缆。
【技术效果】
1、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定位”和“数据通信”两者功能相结合的有线通信方案,即“定位线”与“数据线”相辅相成,共同配合完成自动化对位功能,还兼备数据通信功能的形式。在工作时,通过中继控制装置向定位通信装置发送定位指令,定位通信装置完成定位。一方面,无需人工抄录、操作设备的设置行列编号,也无需对光伏板的安装位置进行区分,可做到无差别乱序安装,因而免除了建设施工环节中的分拣工作,实现了自动化定位,减少了工作量和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不使用无线信道,定位不依赖于无线信号强度RSSI值,可有效解决无线定位方案因外部电磁干扰、新旧设备混用、产品一致性不良或性能衰减所导致的RSSI值偏离计算参考而造成的定位误差的问题,也可解决大规模密集安装时,相邻光伏组件因为距离太近再加上无线通信模块RSSI值分辨率不够而造成的定位计算结果重叠、行列错位等问题,缩小了定位误差,提高了定位精度。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六线制有线通信方式,既兼备异步串行通信距离远和同步串行通信速度快的优点,又具有快速定位的独特功能。而且,六线制数据电缆,可以使用普通6芯电话线制作,从而降低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制作成本。
2、通过对模数转换模块的应用,使本发明实施例具备模数转换的功能,提高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适用性。
3、通过对级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的应用,使本发明实施例具备括展能力,提高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用性。
4、通过对负载均衡设备的应用,使本发明实施例具备负载均衡的能力。
5、本发明实施例还具备组串断线或故障点检测的功能,可自动监测并识别断线故障点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在光伏组件乱序无差别安装情况下的快速自动化精确定位,免除了人工记录对码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光伏组件定位工时。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具备成本低、可靠性高、速度快、通信距离远、抗干扰、可挂载多个节点的优点。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定位方法,所述定位方法是基于定位系统实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系统,至少包括:定位通信装置、中继控制装置及服务器;所述定位通信装置的时钟线与所述中继控制装置的时钟线通讯连接,所述定位通信装置的数据线与所述中继控制装置的数据线通讯连接,所述定位通信装置的定位线与所述中继控制装置的定位线通讯连接;所述中继控制装置与所述服务器通讯连接;所述定位方法至少包括:
所述中继控制装置通过时钟线和数据线发送地址信息到所述定位通信装置组串,供所有连接到本组串的定位通信装置接收;
所述中继控制装置通过定位线发送定位触发信息到与所述中继控制装置物理连接关系最近的第一定位通信装置,只有该第一定位通信装置能够接收到该定位触发信息;
所述第一定位通信装置接收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定位触发信息,并判断所述定位触发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定位触发条件;
若满足,所述第一定位通信装置确定接收到的所述地址信息为其自身的地址;所述第一定位通信装置通过定位线向与其自身物理连接关系最近的第二定位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定位触发信息;
在所述第一定位通信装置确定接收到的所述地址信息为其自身的地址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定位通信装置将定位完成信息发回到所述中继控制装置;
所述中继控制装置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所述定位完成信息;
若是,所述中继控制装置继续向下联设备发送新的地址信息;
若否,所述中继控制装置停止发送新的地址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定位触发条件为高低电平触发条件或逻辑值触发条件;
所述中继控制装置通过定位线发送定位触发信息到与所述中继控制装置物理连接关系最近的第一定位通信装置,具体包括:
所述中继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定位线发送高低电平触发信息或逻辑值触发信息到所述第一定位通信装置;
所述判断所述定位触发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定位触发条件,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高低电平触发信息或逻辑值触发信息是否满足所述高低电平触发条件或逻辑值触发条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通信装置至少包括:第一通信模块、第一处理器及总线驱动收发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总线驱动收发器信号连接;所述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中继控制装置的时钟线通讯连接,所述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二接线端子与所述中继控制装置的数据线通讯连接,所述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三接线端子与所述中继控制装置的定位线通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通信装置还至少包括:模数转换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通过所述模数转换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器信号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通信装置还至少包括:闪存、SDRAM及硬盘;所述闪存与所述SDRAM连接,所述闪存和所述SDRAM均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SDRAM还与所述硬盘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控制装置至少包括:下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组、第二处理器及物联入网模块;所述下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组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一接线端子通讯连接,所述下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组的第二接线端子与所述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二接线端子通讯连接,所述下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组的第三接线端子与所述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三接线端子通讯连接;所述下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组还与所述第二处理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与所述物联入网模块通讯连接;所述物联入网模块与所述服务器通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控制装置还至少包括:级联总线驱动收发器;所述级联总线驱动收发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通讯连接,所述级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一接线端子与上联设备的时钟线通讯连接,所述级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二接线端子与所述上联设备的数据线通讯连接,所述级联总线驱动收发器的第三接线端子与所述上联设备的定位线通讯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控制装置还至少包括:负载均衡设备;所述物联入网模块通过所述负载均衡设备与所述服务器通讯连接。
CN201710483914.1A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定位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7276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83914.1A CN107276632B (zh)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定位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83914.1A CN107276632B (zh)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定位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6632A CN107276632A (zh) 2017-10-20
CN107276632B true CN107276632B (zh) 2020-04-17

Family

ID=60068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83914.1A Active CN107276632B (zh)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定位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766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8232A (zh) * 2018-07-11 2018-10-09 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编码控制器、编码控制系统及编码方法
CN109040335B (zh) * 2018-07-13 2021-10-26 北京晖宏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组件的编码系统和方法
CN108898201B (zh) * 2018-07-13 2021-04-30 北京晖宏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组件的信息关联系统和方法
CN108921252B (zh) * 2018-07-13 2021-10-26 北京晖宏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组件标识码的识别系统和方法
CN109544896A (zh) * 2018-11-05 2019-03-29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光伏组件分布式监测系统的融合通信体系架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2586A (zh) * 2012-06-11 2012-09-19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输电线路状态监测通信系统
CN102693621A (zh) * 2012-06-12 2012-09-26 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电力线载波抄表系统
CN104868843A (zh) * 2015-06-08 2015-08-26 江汉大学 太阳能光伏组件阵列数据汇集装置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CN207559990U (zh) * 2017-06-23 2018-06-29 江汉大学 一种定位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54320B2 (en) * 2005-10-28 2009-06-30 Electro Industries/Gauge Tech.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oviding broadband internet acces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2586A (zh) * 2012-06-11 2012-09-19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输电线路状态监测通信系统
CN102693621A (zh) * 2012-06-12 2012-09-26 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电力线载波抄表系统
CN104868843A (zh) * 2015-06-08 2015-08-26 江汉大学 太阳能光伏组件阵列数据汇集装置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CN207559990U (zh) * 2017-06-23 2018-06-29 江汉大学 一种定位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6632A (zh) 2017-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76632B (zh) 一种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4965147A (zh) 低压用户电能表串户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4868843B (zh) 太阳能光伏组件阵列数据汇集装置的数据处理方法
CN203491973U (zh) 一种测定光伏组件的发电功率的系统
CN109639518B (zh) 第三代智能变电站整体环网测试系统
CN103398787A (zh) 一种变电站设备温度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
CN103839189A (zh) 基于可靠性效益评估的配电自动化方案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04218675A (zh) 一种配电网络实时在线监测系统
CN103632524A (zh) 一种接入方式多样的多平台能耗监测系统
CN103543326A (zh) 一种测定光伏组件的发电功率的系统
CN111212131A (zh) 一种基于载波通信实现多芯模组化扩展的物联代理的装置
CN203799242U (zh) 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6kV高压电气设备控制系统
CN101626318B (zh) 一种多级通讯系统的通讯检测方法及多级通讯系统
CN204989367U (zh) 低压用户输电线路串户检测系统
CN201656560U (zh) 一种光伏电站组件状态实时监测系统
CN102681500B (zh) 太阳能智能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206595720U (zh) 一种基于组串线缆通讯以及单点电流检测的光伏发电监控系统
CN101388822B (zh) 一种can总线自动换极装置及其方法
CN102970178A (zh) 一种低压集中抄表终端本地通信性能分析仪
CN219842683U (zh) 一种用于电力监控系统测试的多类网口接入装置
CN106712096A (zh) 一种基于组串线缆通讯以及单点电流检测的光伏发电监控系统
CN201047986Y (zh) 一种总线式自动远程抄表系统
CN202632501U (zh)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建筑群能耗监测装置
CN202141778U (zh) 一种用于10kV配电网线路故障定位装置
CN110703012B (zh) 一种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诊断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07

Address after: 430000, No. 1, Taichung Avenue, Gaoqiao Industrial Park, Wujiashan Taiwanese Investment Zone,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SINO-H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56 No. 8 Xinjiang road, Zhuank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Patentee before: JIANGHAN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30

Address after: 430070 No.306, LUMO Road,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HE SECO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Patentee after: NANJING RONGGUA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No. 1, Taichung Avenue, Gaoqiao Industrial Park, Wujiashan Taiwanese Investment Zone,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SINO-H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