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51634A - 控制调度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调度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51634A
CN107251634A CN201580076320.8A CN201580076320A CN107251634A CN 107251634 A CN107251634 A CN 107251634A CN 201580076320 A CN201580076320 A CN 201580076320A CN 107251634 A CN107251634 A CN 1072516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bandwidth
schedules
schedules message
upward 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63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51634B (zh
Inventor
程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51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1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51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1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81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schedule organisation, e.g. priority, sequen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52Queue scheduling by attributing bandwidth to que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 H04L47/626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past bandwidth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 H04L47/628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based on packet size, e.g. shortest packet fir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2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reservation actions during 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6Broadcast or multicast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调度报文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应用于HFC网络系统,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该第一调度报文包括用于承载第一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的IE,该第一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该第一上行周期内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资源;当该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门限时,根据该第一控制门限,确定目标数量,该目标数量小于或等于该第一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根据该目标数量,生成第二调度报文,该第二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小于该目标数量,该第二调度报文包括用于承载第二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的IE,该第二上行周期处于该第一上行周期之后。从而减少调度报文对下行数据传输的影响,提高下行带宽的利用率,提高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控制调度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控制调度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ybrid Fiber-Coaxial,简称“HFC”)网络系统中,下行数据在下行信道上广播发送,上行数据的传输需要基于网络设备的资源调度,即,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传输请求后,可以为用户设备分配传输资源,并通过调度报文将传输资源的分配信息下发给用户设备,并且,该调度报文也需要在下行信道上广播发送。因此,当网络设备接收到大量上行传输请求时,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也随之增大,在系统提供的下行信道的总带宽固定的情况下,导致下行数据的带宽减小,严重影响了下行数据的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调度报文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减小调度报文的传输对下行数据的传输的影响。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调度报文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络系统,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该第一调度报文包括用于承载第一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的信息单元IE,该第一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该第一上行周期内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资源;当该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门限时,根据该第一控制门限,确定目标数量,该目标数量小于或等于该第一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根据该目标数量,生成第二调度报文,其中,该第二调度报文包括用于承载第二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的IE,该第二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在该第二上行周期内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资源,该第二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小于该目标数量,该第二上行周期处于该第一上行周期之后。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生成第二调度报文,包括:为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目标IE,该目标IE用于承 载该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对应的上行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该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来自同一用户设备,且该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对应的业务的业务类型相同;生成包括该目标IE的第二调度报文。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为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目标IE,包括:为携带相同业务标识的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目标IE,其中,一个业务标识用于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和一种业务类型。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二上行周期的时长大于该第一上行周期的时长。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确定该第一控制门限。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至少一个预设门限,每个预设门限对应一个带宽范围;根据该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和该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之和所处于的带宽范围,从该至少一个预设门限中,确定该第一控制门限。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该用户设备为线缆调制解调器,该网络设备为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该调度报文为带宽分配映射报文。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调度报文的装置,该装置应用于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络系统,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该第一调度报文包括用于承载第一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的信息单元IE,该第一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该第一上行周期内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资源,并在该确定模块确定该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该第一控制门限时,根据该第一控制门限,确定目标数量,该目标数量小于或等于该第一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该确定模块确定的该目标数量,生成第二调度报文,其中,该第二调度报文包括用于承载第二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的IE,该第二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在该第二上行周期内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资源,该第二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小于该目标数量,该第二上行周期处于该第一上行周期之后。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确定模块还用于, 为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目标IE,该目标IE用于承载该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对应的上行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该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来自同一用户设备,且该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对应的业务的业务类型相同;该生成模块还用于,生成包括该目标IE的第二调度报文。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为携带相同业务标识的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目标IE,其中,一个业务标识用于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和一种业务类型。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二上行周期的时长大于该第一上行周期的时长。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该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确定该第一控制门限。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该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至少一个预设门限,每个预设门限对应一个带宽范围;该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该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和该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之和所处于的带宽范围,从该至少一个预设门限中,确定该第一控制门限。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该用户设备为线缆调制解调器,该调度报文为带宽分配映射报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网络设备确定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门限时,根据第一控制门限,确定目标数量,该目标数量小于或等于该第一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并根据该目标数量,生成第二调度报文,该第二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小于该目标数量,能够确保第二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小于第一控制门限,从而,减小调度报文的传输对下行数据的传输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调度报文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示出了适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调度报文的方法的网络系统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调度报文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调度报文的方法的另一示意性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调度信息的格式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调度报文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调度报文的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从网络设备角度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调度报文的方法1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100可以应用于HFC网络系统,如图1所示,该方法100包括:
S110,网络设备确定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该第一调度报文包括用于承载第一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的信息单元IE,该第一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该第一上行周期内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资源;
S120,当该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门限时,根据该第一控制门限,确定目标数量,该目标数量小于或等于该第一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
S130,根据该目标数量,生成第二调度报文,其中,该第二调度报文包括用于承载第二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的IE,该第二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在该第二上行周期内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资源,该第二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小于该目标数量,该第二上行周期处于该第一上行周期之后。
应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下行信道广播发送、上行信道的数据传输基于网络设备的调度的通信系统,例如,上行时分复用或频分复 用。该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例如,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本发明并不限定。该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也可称之为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移动用户设备等,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
作为一个实施例,该通信系统可以为有线电缆数据服务接口规范(Data-Over-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简称“DOCSIS”)标准铜线网络系统(即,HFC网络系统的一例),在该网络系统中,网络设备可以为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Cable Modem Termination System,简称“CMTS”),用户设备可以为线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简称“CM”)。
应理解,DOCSIS标准铜线网络系统、CMTS和CM仅仅为了示例说明,不应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本发明实施例也不应限于此,所有在下行信道采用广播发送、上行信道基于网络设备的资源调度的网络系统都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来控制调度报文。
图2示出了DOCSIS标准铜线网络系统的示意图。家庭网络中,不同版本协议下的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简称“CPE”)接入CM,例如,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第四版本(Version4,简称“v4”)下的CPE或者IPv6协议下的CPE,多个CM通过HFC接入CMTS,CMTS接入公共网络,与后台网络连接,例如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简称“NMS“)、配置系统等。CMTS可以通过交换型转发器与外界设备相连,也可以通过路由器与Internet连接,或者可以直接连到本地服务器,享受本地业务。CMTS为有线电视网的用户提供数据接入服务,同时完成对IP包和数据信号的调制、解调、转换和路由功能,任何CM收发信息都需要通过CMTS转发。CM作为用户设备,放在用户的家中,与用户计算机相连。CM完成数据信号与模拟信号的转换、并对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使信息能够在HFC网络上更好的传输。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能够适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调度报文的方法的通信系统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未限定于此,其他下行信道广播发送、上行信道的数据传输基于网络设备的调度的通信系统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地,UE(例如,上述CM)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首先需要请求网络设备(例如,上述CMTS)为UE分配上行传输资源,UE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传输资源请求,以请求该网络设备为该UE分配上行传输资源。网络设备根据当前上行信道的信道状况等信息,为UE分配上行传输资源,并向UE发送该上行传输资源的资源分配信息,UE根据该资源分配信息,在该资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传输资源(例如,时域资源)传输上行数据。
不失一般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调度报文是网络设备已经在时段A发送给UE的用于承载指示UE在第一上行周期进行上行传输时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时域资源)的报文。
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调度报文是网络设备尚未发送给UE的用于承载指示UE在第二上行周期进行上行传输时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时域资源)的报文。
其中,调度报文(包括第一调度报文和第二调度报文)可以由多个信息单元(Information Element,简称“IE”)构成,一个IE用于承载一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对应的上行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第一调度报文包括用于承载第一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的IE,该第一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该第一上行周期内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资源;第二调度报文包括用于承载第二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的IE,该第二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在该第二上行周期内发送该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资源。
应理解,该传输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或者其他资源,本发明不限制。
网络设备根据在时段A(例如,可以为位于第一上行周期之前的时段)向UE发送的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并确定该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门限,该第一控制门限可以为网络设备在时段B(例如,可以为位于第二上行周期之前、并位于时段A之后的时段)通过下行信道发送上述第二调度报文时所使用的门限。
当该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该第一控制门限时,进而可以确定,如果按生成第一调度报文中IE的数量生成第二调度报文,则第二调度报文在时段B(第二上行周期对应的时长的一例)占用的下行带宽也将大于或等于该第一控制门限,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控制门限,确定目标数量A(目标数量的一例),该目标数量A小于或等于第一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网络设备根据该目标数量A,生成第二调度报文,该第二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小于该目标数量A,以使该第二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小于该第一控制门限。
应理解,该第二上行周期处于该第一上行周期之后,该第二上行周期可以是该第一上行周期的下一个周期,也可以是该第一上行周期的之后的第N个周期,N>1,本发明不限制。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第一控制门限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一控制门限可以为带宽值,或者说,传输速率值。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确定该第一控制门限。
网络设备(例如,CMTS)通过对每一个下行信道的流量、带宽进行监控,动态地确定该第一控制门限。当确定当前需要传输的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较高时,则将该第一控制门限设置的较低(即,通过后述基于第一控制门限的控制,使第二调度报文的传输速率较低),确定当前需要传输的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较低时,则将该第一控制门限设置的较高(即,通过后述基于第一控制门限的控制,使第二调度报文的传输速率较高)。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和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之和,确定该第一控制门限。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和当前需要传输的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之和,确定该第一控制门限。当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和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之和较高时,则将该第一控制门限设置的较低,当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和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之和较低时,则将该第一控制门限设置的较高。
可选地,该第一控制门限可以是根据该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与下行总带宽的比值的门限(下行带宽的使用率门限)确定的,即,由于系统能够提供的下行信道的总带宽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可以根据该下行信道的总带宽 和使用率门限,确定该第二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的门限。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至少一个预设门限,每个预设门限对应一个带宽范围,根据该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所处于的带宽范围,从该预设门限中,确定该第一控制门限。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至少一个预设门限,每个预设门限对应一个带宽范围,根据该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和该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之和所处于的带宽范围,从该预设门限中,确定该第一控制门限。
网络设备可以设置多个(或者说,多级)预设门限,其中,每一个预设门限对应一个带宽范围,且每个预设门限所对应的带宽范围相异。
从而,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和当前需要传输的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所处于的带宽范围(为了便于理解和区分,记做带宽范围A),将带宽范围A所对应的预设门限,作为第一控制门限。
或者,再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当前需要传输的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和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的总和对应的带宽范围(为了便于理解和区分,记做带宽范围B),将带宽范围B所对应的预设门限,作为第一控制门限。
或者,再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当前需要传输的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和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之和与系统提供的下行总带宽的比值(或者说,下行带宽使用率),确定第一控制门限。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设预设门限包括预设门限A和预设门限B,其中,预设门限A大于预设门限B,预设门限A所对应的带宽使用率为80%,预设门限B所对应的带宽使用率为90%,则在当前需要传输的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和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之和与系统提供的下行总带宽的比值大于或等于90%时,网络设备可以选择预设门限B作为第一控制门限;在当前需要传输的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和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之和与系统提供的下行总带宽的比值大于或等于80%且小于90%时,网络设备可以选择预设门限A作为第一控制门限。
可选地,该网络设备还可以结合下行数据和第一调度报文的带宽使用率处于某个预设门限的信道数量占下行信道总数的比值,确定是否将该预设门限作为第一控制门限。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设处于预设门限A的信道数量占下行信道总数的比值D为30%,当处于该预设门限A所对应的带宽使用率的下行信道占下行信道总数的比值大于或等于D时,则将该预设门限A作为第一控制门限。例如,设预设门限A所对应的下行数据和第一调度报文的 带宽使用率为80%,且有30%的下行信道的带宽使用率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A所对应的带宽使用率80%,则将该预设门限A作为第一控制门限。
当网络设备确定该第一调度报文和下行数据的带宽使用率处于预设门限A所对应的带宽使用率的范围时,则需要确定该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是否大于或等于该第一控制门限,即预设门限A。作为示例而非限定,预设门限A包括所有下行信道传输带宽的预设门限A1和单个下行信道传输带宽的预设门限A2。当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A1时,或者,单个下行信道上,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A2时,需要对该第二调度报文的发送进行控制。设所有下行信道传输带宽的预设门限A1为30%,单个下行信道传输带宽的预设门限A2为10%,则当网络设备确定该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30%,或者,单个下行信道上,该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10%时,需要对第二调度报文的发送进行控制,以使该第二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小于30%,或者单个下行信道上的第二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小于10%。
可选地,还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网络的忙闲状况来确定第一控制门限,例如,在早0:00-9:00间,网络处于较空闲状态,可以将该第一控制门限设置的较高,而在9:00-24:00间,网络处于忙碌状态,可以将该第一控制门限设置的较低。
可选地,该第一控制门限还可以根据该CM注册时的业务流信息确定,或根据该CMTS系统对所有CM的分配策略确定,并预设在CMTS中,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静态配置。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该第一控制门限的确定方法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下面,对基于该第一控制门限,生成第二调度报文的方法和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应理解,资源分配信息、IE、调度报文仅仅是为了示例说明,不应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本发明也不应限于此,在不同的网络系统中,用于指示资源分配的信息、承载该指示资源分配的信息的信元以及承载该信元的报文等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以将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调度报文的方法适用于DOCSIS标准铜线网络系统时的具体执行过程为例,对CMTS基于第 一调度报文,生成第二调度报文的方法和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调度报文(包括第一调度报文和第二调度报文)可以为带宽分配映射(Bandwidth Allocation Map,简称“MAP”)报文(包括第一MAP报文、第二MAP报文和后述的第三MAP报文、第四MAP报文、第五MAP报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CMTS(即,网络设备的一例)根据频谱不同可以分为多个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例如,下行信道工作在88MHz-860MHz的频率范围,上行信道工作在5MHz-42MHz和65MHz的频率范围。其中,下行信道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上行信道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发送数据,因此,CM(即,用户设备的一例)在传输上行数据时,需要提前向CMTS发出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CM向CMTS请求上行时域资源(即,上行传输资源的一例)用于传输上行数据。CMTS根据上行信道的当前状况,为CM分配时域资源,将提供给整个上行信道传输信息的时间划分为若干时域资源,并将这些时域资源分配给每一个CM使用。
以下,以对上行时域资源的请求为例进行说明。应理解,对上行时域资源的请求仅为了示例说明,对本发明不应构成任何限制,本发明也不应限于此。
当CM首次接入CMTS时,需要在CMTS注册,在CMTS建立该CM的业务流信息,该业务流信息包括CM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设备、用户优先级信息、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属性等,还包括该用户可能需要上行传输数据的业务类型等信息,CMTS根据该业务流信息,对CM确定分配策略,包括对该CM的请求的带宽分配的参数信息等。
可选地,该业务流信息可以通过业务标识符(Service Identifier,简称“SID”,业务标识的一例)来指示,一个SID代表了一条业务流,即一个CM发起的一种业务类型的上行数据的传输。一个CM可以同时发起多条业务流的请求,分别用不同的SID值来标识该用户发起请求的业务流的业务类型。应理解,SID仅仅为了示例说明,不应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本发明实施例也不应限于此。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的传输方向可以包括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其中,上行方向可以表示数据从CMTS至CM的传输方向,下行方向可以表示数据从CM至CMTS的传输方向;相应的,上行方向传输的数据可 以称之为上行数据,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的信道称之为上行信道,下行方向传输的数据可以称之为下行数据,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信道称之为下行信道。
在DOCSIS标准铜线网络系统中,CM通过CMTS分配的当前周期前的公共时隙向CMTS发送上行传输资源请求,CMTS根据该上行传输资源请求中携带的该CM需要传输的上行数据的大小或传输时长,为该CM分配上行时域资源,通过MAP报文在下行信道广播发送,将资源分配信息发送给CM,以便于CM在该资源分配信息指示的时域资源传输上行数据。每个MAP报文中包括多个IE,每个IE承载一个资源分配信息,即IE的数量即为资源分配信息的数量。现有技术中,CMTS为每一个上行信道发送一个独立的MAP报文,并且每一个MAP报文要在所有的下行主信道广播发送,因此需要在每一个下行主信道复制每一个MAP报文,造成了大量的MAP报文在下行主信道发送。MAP报文格式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每个MAP报文长度L为:
L=M+n*lIE(1)
其中,M为MAP报文格式中的报文头的字节数,包括:19字节的MAP报文格式中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头和16字节的MAP报文头,lIE为IE的长度。DOCSIS标准定义了MAP为变长结构,最大携带240个IE,每个IE的长度为4个字节。假定上行拥塞,每次需要填满240个IE,每个MAP报文长度L最大为995字节。
在下行信道发送MAP报文的平均传输带宽W为:
W=N上行*N下行*L*a/T    (2)
其中,N上行表示有上行信道的数量,N下行表示有下行主信道的数量,a为常数,表示每字节8比特,T表示MAP周期的时长,即,该MAP报文中携带的资源分配信息所指示的、CMTS为CM分配的上行时域资源的时长。
不失一般性,该CMTS发送MAP报文的时长与该MAP报文指示的上行周期的时长是相同的。即,CMTS发送该MAP报文的时长为4ms,则该MAP报文指示的上行周期的时长也是4ms。
在CMTS大容量场景下,假定系统有10个下行主信道,8个上行信道,大量CM接入导致上行拥塞的场景:以时长为2ms的周期计算,该MAP报文的传输带宽大概为318400000字节/秒。
因此,在上行拥塞的场景下,MAP报文的传输带宽318Mbps。而DOCSIS下行信道在欧标符号率6.952M,QAM256调制模式下,单信道带宽只有 512053kbps,10个下行信道总带宽只有5120530kbps,大概512Mbps,而极限情况下,MAP报文可能会占用下行总带宽的62%,严重影响了下行数据的传输。由于传输MAP报文造成对下行带宽的影响,使得下行数据的可用带宽大大降低,用户体验不好。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CMTS首先在下行信道广播发送第一MAP报文,第一MAP报文用于承载针对在第一上行周期内发的上行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在CMTS发送第一MAP报文后,根据该第一MAP报文的长度、MAP报文中所指示的MAP周期的时长,确定该第一MAP报文在与该第一MAP周期对应的时间内的平均传输带宽。当该第一MAP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门限时,就可以根据该第一控制门限,在周期不变的情况下,确定该第二MAP报文的长度,进一步推算出该第一上行周期的时长下所对应的IE的数量,并根据该第一上行周期的时长下所对应的IE的数量,生成第二MAP报文,以使该第二MAP报文的长度减小,该第二MAP报文的传输带宽减小。
具体地,当确定第一控制门限为预设门限A,则根据式(1)、(2),可以推算出与该预设门限A对应的目标数量A的值nA为:
由于该第一MAP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该第一控制门限,因此该第一控制门限对应的该目标数量A小于或等于该第一MAP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CMTS根据该目标数量A,确定第二MAP报文中包括的IE的数量,该第二MAP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小于该目标数量A,从而使该第二MAP报文的传输带宽小于第一控制门限。
可选地,CMTS可以根据发送请求的CM首次接入该CMTS注册的信息,按照用户优先级或者QoS属性等信息,对优先级较低或者QoS属性较低的CM发送的请求延迟处理,优先为高优先级或高QoS属性值的CM分配指示上行时域资源分配信息的IE。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门限时,根据第一控制门限,确定IE的目标数量,并根据该目标数量,生成第二调度报文,以控制第二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使该第二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小于第一控制门限,从而减少第二调度报文对下行数据传输的影响,提 高下行带宽的利用率。
应理解,该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包括对上行时域资源的请求、上行频域资源的请求或者对上行其他资源的请求,本发明不限制。
可选地,如图4所示,生成第二调度报文,包括:
S131,为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目标IE,该目标IE用于承载该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对应的上行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该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来自同一用户设备,且该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对应的业务的业务类型相同;
S132,生成包括该目标IE的第二调度报文。
当一个UE发出的需要传输上行数据的业务所属于的业务类型相同时,对该UE发出的该业务的上行传输资源请求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网络设备对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次传输资源,该传输资源包括为上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的传输资源的总和,并将该资源分配信息承载在一个目标IE中,因此,进一步减少了IE的数量。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目标IE来指示资源分配信息,减少了IE的数量,减少了第二调度报文的长度,从而减少了第二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同时,增大了对单个业务流的单次上行传输资源的分配量,在上、下行信道都减小了开销,减少了网络资源的浪费,提高了上、下行带宽的利用率,提高了控制调度报文的效率,提高了系统性能。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为携带相同业务标识的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目标IE,其中,一个业务标识用于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和一种业务类型网络设备根据该多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所携带的业务标识。
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以将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调度报文的方法适用于DOCSIS标准铜线网络系统时的具体执行过程为例,对为至少两个目标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目标IE,生成第二调度报文的方法和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不失一般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CMTS在发送MAP报文时,需要通过IE向每一条业务流指示时域资源的分配信息。IE格式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每一个IE中包括一个SID,每一个业务流的上行传输资源请求中也包括一个SID,当该上行传输资源请求中的SID与该IE中的SID相同时,该 IE承载的资源分配信息是针对该上行传输资源请求的资源分配信息。MAP报文在下行信道广播发送时,CM根据该MAP报文中的上行信道标识符(Identifier,简称“ID”),接收为自己指示上行时域资源分配关系的MAP报文,CM对接收到的MAP报文进行解析,根据SID确定分配给自己的IE,并将其它的IE丢弃。IE中的时间偏移量指示与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对应的上行数据的开始传输时间和传输时长。IE中的时隙类型(Interval Usage Code,IUC)指示IE中所指示的时隙的类型。例如,当SID=0,IUC=7时,表示该列表结束,该IE是一个空的IE,在下一个IE会指示下一个业务流的上行时域资源的分配信息。
CMTS可以根据上行传输资源请求所携带的SID,为携带相同SID的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目标IE。其中,一个SID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及该用户设备请求传输的上行数据的业务类型。
例如,一个CM的一条业务流发布两个携带相同SID(例如,SID1)的上行传输资源请求(例如,请求1和请求2)。其中,请求1对应的上行数据的传输需要0.2ms的传输时长,请求2对应的上行数据的传输需要0.8ms的传输时长。
在现有技术中,假设当前周期为2ms,CMTS会按照自然数序处理,会在MAP报文中针对请求1和请求2,进行两次带宽分配,使用两个IE,分配两次上行时频资源,分别为0.2ms的时长和0.8ms的时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CMTS根据请求1和请求2对应的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长,为该CM分配一次时域资源,该时域资源的时长为1ms,并承载在一个目标IE上。因此,通过对携带相同SID的多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目标IE,减少了IE的数量。
另一方面,由于CM根据接收到的IE数量,相应地也会将上行数据进行多次分片来发送,由于每次分片都会产生一个分片头,造成了一些开销的浪费,因此,通过一个目标IE承载针对多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对应的上行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可以减少上行数据的分片,减少分片头的产生,节省开销。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具有同一业务标识符的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目标IE来指示资源分配信息,减少了IE的数量,减少了第二调度报文的长度,从而减少了第二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也减少了对下行时域资源 的使用;同时,增大了对单个业务流的单次上行时域资源的分配量,在上、下行信道都减小了开销,减少了网络资源的浪费,提高了上、下行带宽的利用率,提高了控制调度报文的效率,提高了系统性能。
应理解,SID作为一种业务标识符,仅为示例说明,不应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本发明也不应限于此。
可选地,该第二上行周期的时长大于该第一上行周期的时长。
当确定第一调度报文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门限时,网络设备在减少IE的数量的同时,还可以重新确定该第二上行周期的时长,使该第二调度报文承载的该资源分配信息指示的第二上行周期的时长大于第一上行周期的时长。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上行周期的时长,确定第二上行周期的时长,使该第二上行周期的时长大于第一上行周期的时长。该第二上行周期的时长的资源分配信息承载在该第二调度报文中,并通过改变IE的时间偏移量来实现。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CMTS可以结合系统为上行信道配置的MAP周期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据该第一上行周期的时长,确定第二上行周期的时长,使该第二上行周期的时长大于第一上行周期的时长,且小于MAP周期的最大值。例如,第一上行周期的时长为2ms,系统配置的MAP周期的最大值为10ms,最小值为1ms,因此可以确定该第二上行周期的时长为大于2ms小于10ms的任意值。可选地,可以根据第一上行周期的时长,成倍地延长,例如,该第一上行周期的时长为2ms,确定第二上行周期的时长为4ms,并通过第二MAP报文中IE承载的资源分配信息中指示。
由于第二MAP报文的发送周期的延长,每一个周期内分配的时域资源增加,因此分配给每一个CM的每一个业务流在下一周期的时域资源也增加。例如,第一上行周期为2ms,第二上行周期为4ms,分配给CM的一个业务流的第二上行周期的时域资源为4ms。如果一个CM的上行数据需要2s传输完成时,CMTS向该CM发送的MAP报文就会由第一MAP报文的1000次减少到第二MAP报文的500次,减少了每次发送第二MAP报文的分片头,该分片头中的序列号用于在CM接收到该MAP报文后进行重组,在DOCSIS标准2.0版中,分片头占6字节,在DOCSIS标准3.0版中,分片头占8字节,因此当MAP报文减少了500次的发送,就节省了10000字节 或者1600字节的开销,而一个报文会在所有的下行主信道广播,例如有10条主信道,则节省了16000字节的开销。同时由于每一个MAP报文在发送过程中都需要经过封装,其中MAP报文格式中的MAC头占19字节,动态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帧头占5字节,就又节省了120000字节的开销。同时,由于每个周期为每一个CM的每一个业务流分配的时域资源也增加,也就减少了上行数据的分片数量,减少了上行信道分片头的开销。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减少IE数量的同时,确定上行第二周期的时长,使第二上行周期的时长大于第一上行周期的时长,增大了对单个业务流的单次上行时域资源的分配量,在上、下行信道都减小了开销,减少了网络资源的浪费,提高了上、下行带宽的利用率,提高了控制调度报文的效率,提高了系统性能。
可选地,在发送该第二调度报文后,还可以确定第二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或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所处的预设门限,确定第二控制门限,当该第二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该第二控制门限时,根据该第二控制门限,确定目标数量B(目标数量的另一例),并根据该目标数量B,生成第三调度报文,以使该第三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小于该目标数量B,且大于目标数量A,其中,该第二控制门限小于该第一控制门限,该目标数量B小于该目标数量A,该第三调度报文包括的IE用于承载第三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该第三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在该第三上行周期内发送上行数据,该第三上行周期处于该第二上行周期之后。
应理解,该第三上行周期处于该第二上行周期之后,该第三上行周期可以是该第二上行周期的下一个周期,也可以是该第二上行周期的之后的第N个周期,N>1,本发明不限制。
由于网络设备对下行信道的实时监控,当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控制门限生成第二调度报文后,在发送该第二调度报文后,需要确定该第二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以便于网络设备在后续的下行传输中,减小调度报文对下行数据传输的影响。
由于下行数据的传输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再考虑到周期的变化,该第二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或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所对应的预设门限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对应的控制门限也会随之变化。当该第二调度报文的传 输带宽大于或等于第二控制门限时,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二控制门限,确定目标数量B,并根据该目标数量B,生成第三调度报文,该第三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小于该目标数量B,其中,该第三调度报文包括的IE用于承载第三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该第三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在该第三上行周期内发送上行数据,该第三上行周期处于该第二上行周期之后。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控制门限的确定方法和过程与第一控制门限的确定方法和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以DOCSIS标准铜线网络系统为例,对基于第一控制门限,确定目标数量A,生成第二调度报文,并基于第二控制门限,确定目标数量B,生成第三调度报文的方法和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应理解,DOCSIS标准铜线网络系统仅为示例说明,不应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本发明实施例也不应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中,CMTS(即,网络设备的一例)可以通过确定第一MAP报文和下行数据的带宽使用率,确定对应的带宽范围,进而根据带宽范围和预设门限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一控制门限。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设预设门限包括预设门限A和预设门限B,其中,预设门限A大于预设门限B,预设门限A所对应的带宽使用率为80%,预设门限B所对应的带宽使用率为90%,则在当前需要传输的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和第一MAP报文的传输带宽之和与系统提供的下行总带宽的比值高于90%时,CMTS可以选择预设门限B作为第一控制门限;在当前需要传输的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和第一MAP报文的传输带宽之和与系统提供的下行总带宽的比值高于80%且低于90%时,CMTS可以选择预设门限A作为第一控制门限。
可选地,该CMTS还可以结合下行数据和第一MAP报文的带宽使用率处于某个预设门限的信道数量占下行信道总数的比值,确定是否将该预设门限作为第一控制门限。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设处于预设门限A的信道数量占下行信道总数的比值为D,当处于该预设门限A所对应的带宽使用率的下行信道占下行信道总数的比值大于或等于D时,则将该预设门限A作为第一控制门限。例如,设预设门限A所对应的下行数据和第一MAP报文的带宽使用率为80%,且有30%的下行信道的带宽使用率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A所对应的带宽使用率80%,则将该预设门限A作为第一控制门限。
当CMTS确定该第一MAP报文和下行数据的带宽使用率处于预设门限A所对应的带宽使用率的范围时,则需要确定该第一MAP报文的传输带宽是否大于或等于该第一控制门限,即预设门限A。作为示例而非限定,预设门限A包括所有下行信道传输带宽的预设门限A1和单个下行信道传输带宽的预设门限A2。当第一MAP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A1时,或者,单个下行信道上,第一MAP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A2时,需要对该第二MAP报文的发送进行控制。设所有下行信道传输带宽的预设门限A1为30%,单个下行信道传输带宽的预设门限A2为10%,则当CMTS确定该第一MAP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30%,或者,单个下行信道上,该第一MAP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10%时,需要对第二MAP报文的发送进行控制。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CMTS采取一级处理策略,对第二MAP报文的发送进行控制。具体地,CMTS根据该预设门限A,确定目标数量A,生成第二MAP报文,该第二MAP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小于目标数量A,并延长第二MAP报文中IE上资源分配信息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时长,例如,第一MAP报文中的IE数量为240个,根据该预设门限B130%,确定目标数量A为125个,则根据该目标数量A,生成第二MAP报文,该第二MAP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为120个,并且延长该第二MAP报文中IE上资源分配信息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时长由2ms延长至2.5ms,进而生成第二MAP报文。如果仅是单个下行信道上第一MAP报文的传输带宽处于信道第一控制门限对应的带宽范围,则只对该信道上第二MAP报文的发送进行控制,确定该信道上的目标数量A,以生成第二MAP报文,使该信道上第二MAP报文的传输带宽占该信道带宽的比值小于10%。
CMTS根据第一控制门限,生成并发送第二MAP报文,并进一步确定第二MAP报文和下行数据的带宽使用率,确定对应的带宽范围,进而根据带宽范围和预设门限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二控制门限。当CMTS确定第二MAP报文和下行数据的带宽使用率高于90%时,CMTS可以选择预设门限B作为第二控制门限。
可选地,该CMTS还可以结合下行数据和第二MAP报文的带宽使用率处于各级预设门限的信道数量占下行信道总数的比值,确定是否将该预设门限作为第二控制门限。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设处于预设门限B的信道数量占 下行信道总数的比值为D,当处于该预设门限B所对应的带宽使用率的下行信道占下行信道总数的比值大于或等于D时,则将该预设门限B作为第二控制门限。例如,设预设门限B所对应的下行数据和第二MAP报文的带宽使用率为90%,且有30%的下行信道的带宽使用率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B所对应的带宽使用率90%,则将该预设门限B作为第二控制门限。
当CMTS确定该第二MAP报文和下行数据的带宽使用率处于预设门限B所对应的带宽使用率的范围时,则需要确定该第二MAP报文的传输带宽是否大于或等于该第二控制门限,即预设门限B。作为示例而非限定,预设门限B包括所有下行信道传输带宽的预设门限B1和单个下行信道传输带宽的预设门限B2。当第二MAP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B1时,或者,单个下行信道上,第二MAP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B2时,需要对该第三MAP报文的发送进行控制。设所有下行信道传输带宽的预设门限B1为20%,单个下行信道传输带宽的预设门限B2为5%,则当CMTS确定该第二MAP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20%,或者,单个下行信道上,该第二MAP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5%时,需要对第三MAP报文的发送进行控制。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CMTS采取二级处理策略,对第三MAP报文的发送进行控制。具体地,CMTS根据该预设门限B,确定目标数量B,生成第三MAP报文,该第三MAP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小于目标数量B,并进一步延长第三MAP报文中IE上资源分配信息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时长,例如,第二MAP报文中的IE数量为120个,根据该预设门限A120%,确定目标数量B为70个,减少IE的数量至60个,以使该第二MAP报文的传输带宽小于20%,并且进一步延长该第三MAP报文中IE上资源分配信息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时长由2.5ms延长至3ms,并且进一步地,对具有相同SID的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目标IE来承载针对该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对应的上行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以进一步减少IE的数量,进而生成第三MAP报文。如果仅是单个下行信道上第二MAP报文的传输带宽处于信道第二控制门限对应的带宽范围,则只对该信道上第三MAP报文的发送进行控制,以生成第三MAP报文,使该信道上第三MAP报文的传输带宽占该信道总带宽的比值小于5%。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基于第二控制门限对第三MAP报文的 发送进行控制后,能够使第三MAP报文的传输带宽减小,并且,网络设备实时监测下行信道的带宽使用情况,当第三MAP报文的传输带宽和下行信道的传输带宽之和所处于的带宽范围对应的预设门限又恢复为预设门限A时,还可以对第四MAP报文的发送恢复到一级处理策略进行控制,以提高上行信道的带宽利用率,其中,该第四MAP报文包括的IE用于承载第四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该第四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该第四上行周期内发送上行数据。
可选地,当该第四MAP报文的传输带宽和下行信道的传输带宽之和所处于的带宽范围对应的预设门限为恢复门限时,则对该第五MAP报文的发送不作控制,按照现有技术发送第五MAP报文,其中,该第五MAP报文包括的IE用于承载第五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该第五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该第五上行周期内发送上行数据。
应理解,第一MAP报文、第二MAP报文、第三MAP报文、第四MAP报文和第五MAP报文作为调度报文,均为示例说明,第二MAP报文为第一MAP报文之后发送的报文,第三MAP报文为第二MAP报文之后发送的MAP报文,第四MAP报文为第三MAP报文之后发送的MAP报文,第五MAP报文为第四MAP报文之后发送的MAP报文。第一MAP报文、第二MAP报文、第三MAP报文、第四MAP报文、第五MAP报文对本发明不应构成任何限制,本发明也不应限于此。
还应理解,该第一控制门限和第二控制门限是用来表征在不同的MAP周期对应的时间段内,不同的MAP报文对应的控制门限,仅为示例说明,不应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本发明也不应限于此。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下行信道的实时监控,动态地调整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传输资源的单次分配量,使上行带宽的利用率得以提高,在减少调度报文对下行带宽的使用的同时,提高上行带宽的利用率,在上、下行带宽的利用率之间取得平衡,从而提高了系统性能。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上结合图1至图5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100进行了详细描述,下面结合图6和图7,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调度报文的装置500、设备700进 行详细描述。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调度报文的装置500,该装置500应用于HFC网络系统。如图6所示,该装置500包括:确定模块510和生成模块520,其中,
确定模块510用于,确定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该第一调度报文包括用于承载第一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的信息单元IE,该第一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该第一上行周期内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资源,并在该确定模块510确定该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该第一控制门限时,根据该第一控制门限,确定目标数量,该目标数量小于或等于该第一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
生成模块520用于,根据该确定模块510确定的该目标数量,生成第二调度报文,其中,该第二调度报文包括用于承载第二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的IE,该第二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在该第二上行周期内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资源,该第二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小于该目标数量,该第二上行周期处于该第一上行周期之后。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在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门限时,根据第一控制门限,确定目标数量,该目标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并根据该目标数量,生成第二调度报文,该第二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小于该目标数量,减小了第二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从而减少第二调度报文对下行数据传输的影响,提高下行带宽的利用率。
可选地,该确定模块510还用于,为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目标IE,该目标IE用于承载该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对应的上行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该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来自同一用户设备,且该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对应的业务的业务类型相同;
该生成模块520还用于,生成包括该目标IE的第二调度报文。
可选地,该确定模块510还用于,为携带相同业务标识的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目标IE,其中,一个业务标识用于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和一种业务类型。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对携带相同业务标识的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目标IE来指示资源分配信息,减少了IE的数量,减少了第 二调度报文的长度,从而减少了第二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同时,增大了对单个业务流的单次上行时域资源的分配量,在上、下行信道都减小了开销,减少了网络资源的浪费,提高了上、下行带宽的利用率,提高了控制调度报文的效率,提高了系统性能。
可选地,该第二上行周期的时长大于该第一上行周期的时长。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通过在减少IE数量的同时,确定上行第二周期的时长,使第二上行周期的时长大于第一上行周期的时长,增大了对单个业务流的单次上行时域资源的分配量,在上、下行信道都减小了开销,减少了网络资源的浪费,提高了上、下行带宽的利用率,提高了控制调度报文的效率,提高了系统性能。
可选地,该确定模块510还用于,根据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确定该第一控制门限。
可选地,该确定模块510还用于,确定至少一个预设门限,每个预设门限对应一个带宽范围;
该确定模块510还用于,根据该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和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之和所处于的带宽范围,从该至少一个预设门限中,确定该第一控制门限。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根据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和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确定第一控制门限,在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门限时,根据第一控制门限,确定目标数量,并根据该目标数量,生成第二调度报文,减小了第二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从而减少第二调度报文对下行数据传输的影响,提高下行带宽的利用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调度报文的装置5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100的网络设备,并且,该控制调度报文的装置500中的各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至图5中的方法100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装置500可以为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该用户设备可以为线缆调制解调器,该调度报文可以为MAP报文。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调度报文的设备700的示意性框图,该设备700应用于HFC网络系统。如图7所示,该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10、存储器720、总线系统730和发送器740。其中,处理器710和存储器720 通过总线系统730相连,该存储器72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7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720存储的指令。
其中,处理器710用于用于确定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该第一调度报文包括用于承载第一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的信息单元IE,该第一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该第一上行周期内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资源,并在该处理器710确定该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该第一控制门限时,根据该第一控制门限,确定目标数量,该目标数量小于或等于该第一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并根据该处理器710确定的该目标数量,生成第二调度报文,其中,该第二调度报文包括用于承载第二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的IE,该第二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在该第二上行周期内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资源,该第二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小于该目标数量,该第二上行周期处于该第一上行周期之后。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在确定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门限时,根据第一控制门限,确定第二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减小了第二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从而减少第二调度报文对下行数据传输的影响,提高下行带宽的利用率。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处理器71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该处理器71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7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7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72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72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该总线系统73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730。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 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720,处理器710读取存储器72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器710还用于,为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目标IE,该目标IE用于承载该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对应的上行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该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来自同一用户设备,且该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对应的业务的业务类型相同,并生成包括该目标IE的第二调度报文。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器710还用于,为携带相同业务标识的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目标IE,其中,一个业务标识用于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和一种业务类型。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第二上行周期的时长大于该第一上行周期的时长。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器710还用于,根据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确定该第一控制门限。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处理器710还用于,确定至少一个预设门限,每个预设门限对应一个带宽范围,根据该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和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之和所处于的带宽范围,从该至少一个预设门限中,确定该第一控制门限。
可选地,该设备700可以为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该用户设备可以为线缆调制解调器,该调度报文可以为带宽分配映射报文。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7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装置500,并且设备7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至图5中的方法100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通过确定第一调度报文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门限,根据第一控制门限,确定目标数量,该目标数量小于该第一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并根据该目标数量,生成第二调度报文,该第二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小于该目标数量,并通过对具有同一业务标识的请求进行合并处理,延长周期等方式,减少了对第二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减少了对下行时域资源的占用,提高了下行带宽的利用率,同时增大了对单个业务 流的单次上行时域资源的分配量,减少开销,提高了上行带宽的利用率,减少了网络资源的浪费,提高系统性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 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 一种控制调度报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络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所述第一调度报文包括用于承载第一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的信息单元IE,所述第一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周期内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资源;
    当所述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门限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门限,确定目标数量,所述目标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
    根据所述目标数量,生成第二调度报文,其中,所述第二调度报文包括用于承载第二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的IE,所述第二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上行周期内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资源,所述第二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小于所述目标数量,所述第二上行周期处于所述第一上行周期之后。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第二调度报文,包括:
    为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目标IE,所述目标IE用于承载所述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对应的上行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所述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来自同一用户设备,且所述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对应的业务的业务类型相同;
    生成包括所述目标IE的第二调度报文。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目标IE,包括:
    为携带相同业务标识的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目标IE,其中,一个业务标识用于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和一种业务类型。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周期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上行周期的时长。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确定所述第一控制门限。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至少一个预设门限,每个预设门限对应一个带宽范围;
    根据所述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和所述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之和所处于的带宽范围,从所述至少一个预设门限中,确定所述第一控制门限。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为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所述用户设备为线缆调制解调器,所述调度报文为带宽分配映射报文。
  8. 一种控制调度报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络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所述第一调度报文包括用于承载第一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的信息单元IE,所述第一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周期内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资源,并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控制门限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门限,确定目标数量,所述目标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目标数量,生成第二调度报文,其中,所述第二调度报文包括用于承载第二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的IE,所述第二上行周期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上行周期内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传输资源,所述第二调度报文包括的IE的数量小于所述目标数量,所述第二上行周期处于所述第一上行周期之后。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为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目标IE,所述目标IE用于承载所述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对应的上行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所述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来自同一用户设备,且所述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对应的业务的业务类型相同;
    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生成包括所述目标IE的第二调度报文。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为携带相同业务标识的至少两个上行传输资源请求,分配一个所述目标IE,其中,一个业务标识用于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和一种业务类型。
  11. 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上行周期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上行周期的时长。
  12. 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确定所述第一控制门限。
  13. 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至少一个预设门限,每个预设门限对应一个带宽范围;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调度报文的传输带宽和所述下行数据的传输带宽之和所处于的带宽范围,从所述至少一个预设门限中,确定所述第一控制门限。
  14. 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所述用户设备为线缆调制解调器,所述调度报文为带宽分配映射报文。
CN201580076320.8A 2015-08-04 2015-08-04 控制调度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2516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85989 WO2017020235A1 (zh) 2015-08-04 2015-08-04 控制调度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1634A true CN107251634A (zh) 2017-10-13
CN107251634B CN107251634B (zh) 2019-12-24

Family

ID=57942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6320.8A Active CN107251634B (zh) 2015-08-04 2015-08-04 控制调度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89648B2 (zh)
EP (1) EP3322246B1 (zh)
CN (1) CN107251634B (zh)
WO (1) WO201702023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1026A1 (zh) * 2022-06-16 2023-1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53223B2 (en) * 2016-04-07 2021-10-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pecifying a disaggregated compute system
WO2018232336A1 (en) 2017-06-15 2018-12-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stream data in a cable network
WO2020061848A1 (zh) * 2018-09-26 2020-04-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直连链路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1385677B (zh) * 2018-12-29 2023-07-21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上行流调度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13904992B (zh) * 2021-09-28 2023-10-17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带宽资源调度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33673A (zh) * 2022-07-29 2022-11-1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区块链网络中基于ilt的区块编码传输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1031A1 (en) * 2005-09-28 2007-03-29 Shin Dong B Bandwidth allocation device for guaranteeing Qos i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access network
CN101790234A (zh) * 2010-02-11 2010-07-28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令资源配置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231697A (zh) * 2011-06-17 2011-11-02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队列的带宽调度方法、报文上报方法及其装置
CN103718633A (zh) * 2013-08-30 2014-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875240A (zh) * 2013-09-30 2014-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50085797A1 (en) * 2013-09-23 2015-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Lte-u uplink waveform and variable multi-subframe scheduling
US20150087352A1 (en) * 2013-09-25 2015-03-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20301B2 (en) * 2002-10-25 2012-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MO WLAN system
MX2009009235A (es) * 2007-03-01 2009-09-08 Ntt Docomo Inc Aparato de estacion base y metodo de control de comunicacion.
CN103260245B (zh) * 2012-02-21 2016-08-1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侦听参考信号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US9331785B2 (en) * 2012-06-05 2016-05-0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building a coaxial convergence layer i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over coaxial network (EPoC)
CN102938743B (zh) * 2012-10-23 2016-06-15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085184B1 (en) * 2013-12-17 2020-05-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active allocation of uplink resourc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1031A1 (en) * 2005-09-28 2007-03-29 Shin Dong B Bandwidth allocation device for guaranteeing Qos i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access network
CN101790234A (zh) * 2010-02-11 2010-07-28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令资源配置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231697A (zh) * 2011-06-17 2011-11-02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队列的带宽调度方法、报文上报方法及其装置
CN103718633A (zh) * 2013-08-30 2014-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50085797A1 (en) * 2013-09-23 2015-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Lte-u uplink waveform and variable multi-subframe scheduling
US20150087352A1 (en) * 2013-09-25 2015-03-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CN103875240A (zh) * 2013-09-30 2014-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1026A1 (zh) * 2022-06-16 2023-1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20235A1 (zh) 2017-02-09
US10389648B2 (en) 2019-08-20
EP3322246B1 (en) 2021-02-17
EP3322246A1 (en) 2018-05-16
US20180159787A1 (en) 2018-06-07
CN107251634B (zh) 2019-12-24
EP3322246A4 (en) 2018-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51634A (zh) 控制调度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US8397267B2 (en) Hi-split upstream design for DOCSIS
US898920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perable to facilitate signal transport over a network
US8553704B2 (en) Wideband upstream protocol
EP1197041B1 (en) Flexible upstream phy burst profile parameter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of short bursts in impulse noise
US2022005349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pectrum utilization coordination between wireline backhaul and wireless systems
CN110225547B (zh) 一种调度请求发送、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19141082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接入设备、网络规划设备、终端设备
JP5026502B2 (ja) アクセス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2022007880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data traffic management in wireline backhaul systems
US20080119181A1 (en) Radio base st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6006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quality of service-based uplink polling schemes
WO2016197396A1 (zh) 一种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资源分配方法
US9668263B1 (en) Optimization of airtime among Wi-Fi clients connected to an access point
CN112637901A (zh) 数据包分发方法、发送方设备、接收方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35734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18516016A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0595222B2 (en) Enabling cross-layer receiver oriented dynamic multicast in cellular access
US7139251B1 (en) Scheduling for links having changing parameters
CN102802200A (zh) 一种数据报文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09428762B (zh) 一种带宽调度方法及装置
Martin et al. Modeling the DOCSIS 1.1/2.0 MAC protocol
CN11161517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EP3373577B1 (en) Multicast profile switch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KR101134721B1 (ko)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데이터 패킷들을 송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