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22926B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22926B
CN107222926B CN201610165992.2A CN201610165992A CN107222926B CN 107222926 B CN107222926 B CN 107222926B CN 201610165992 A CN201610165992 A CN 201610165992A CN 107222926 B CN107222926 B CN 1072229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hannel
communication node
information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description l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659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22926A (zh
Inventor
鲁照华
刘锟
陈艺戬
郝鹏
郁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21115230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58126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165992.2A priority patent/CN107222926B/zh
Priority to US16/088,034 priority patent/US11470580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7/076186 priority patent/WO2017162040A1/zh
Priority to ES17769317T priority patent/ES2924059T3/es
Priority to EP22161816.8A priority patent/EP4033843A1/en
Priority to EP17769317.3A priority patent/EP3435712B1/en
Publication of CN107222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2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22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2926B/zh
Priority to US17/901,733 priority patent/US11838912B2/en
Priority to US18/499,494 priority patent/US20240064742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2Hopping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息传输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节点获取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包括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其中,N为正整数,每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包括: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参考信号配置信息、链路资源配置信息、工作带宽配置信息、打孔配置信息、跳频配置信息、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功率控制配置信息和波束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合理设计5G系统中控制信道的标准方案,解决了现有LTE技术中控制信道的设计单一,并且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对通信需求的日益增加,为了满足更高、更快和更新的通信需要,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简称为:5G)技术已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趋势。
现有的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或长期演进技术升级版(LTE-Advanced,简称为:LTE-A)系统是基于每个子帧的动态调度进行数据传输的,即每个子帧可以传输不同的的控制信道。然而, LTE/LTE-A标准控制信道的设计非常单一,并且灵活性差,当需要支持的业务类型对时延和可靠性等要求存在很大不同时,系统效率会显著降低。随着智能终端的兴起以及无线数据应用业务的丰富,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用户数大幅增加,数据内容不再限于传统的文字或者图像,未来用户对高清晰度视频、手机电视等多媒体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导致无线网络流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5G技术设计为可以解决多样化应用场景下差异化性能指标带来的挑战,不同应用场景面临的性能挑战有所不同,用户体验速率、流量密度、时延、能效和连接数都可能成为不同场景的挑战性指标,从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为主要应用场景的业务需求及挑战出发,可归纳出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性四个5G主要技术场景。
考虑到5G需要支持多种不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为:QoS) 需求的应用,现有LTE技术中控制信道的设计方案不能很好地满足5G系统设计灵活性的需求,并且现有技术中控制信道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较差,会严重降低系统的频谱效率,增加系统的维护成本。另外,拥有多种业务能力的终端设备只能通过盲检测的方式判断当前系统对不同业务的支持情况,极大地影响了系统性能,同时也增加了终端设备的功耗和控制开销,而且系统的“前向兼容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合理设计5G系统中控制信道的标准方案,以解决现有LTE技术中控制信道的设计单一,并且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节点获取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包括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其中,N为正整数,每套所述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包括: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参考信号配置信息、链路资源配置信息、工作带宽配置信息、打孔配置信息、跳频配置信息、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功率控制配置信息和波束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子载波间隔、波形、传输周期、有效时间长度、资源映射方式、扩频码字、信息比特数、调制编码方式、码率、多天线传输模式、重复次数和重复周期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资源位置包括起始资源位置和/或结束资源位置。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位置是指每套所述控制信道在与所述控制信道对应的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的相对位置。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包括:同步信道配置信息、广播信道配置信息、接入参数配置信息、资源分配信道配置信息和反馈信道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信道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传输周期、资源映射方式和同步序列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所述广播信道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传输周期、资源映射方式、有效信息长度和信息类型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所述接入参数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传输周期、资源映射方式和接入序列集合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所述反馈信道配置信息包括:肯定应答或否定应答ACK/NACK反馈间隔,以及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模式中的一项或多项。
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序列集合和测量窗口中的一项或多项。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配置的参考信号用于解调每套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配置的参考信号用于进行波束方向训练。
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链路资源配置信息包括:每套所述控制信道在其对应的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个数,以及每套所述控制信道的传输方向中的一项或多项。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输时间间隔内每套所述控制信道包括:下行控制信道和/或上行控制信道。
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工作带宽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每套所述控制信道调度的频域资源范围。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套所述控制信道调度的频域资源范围大于或等于传输所述控制信道使用的频域资源范围。
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包括每套所述控制信道对应的时间长度。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配置的传输时间间隔长度以基本资源单元为单位。
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打孔配置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使用的数据传输资源中包括传输Y套所述控制信道使用的资源时,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是否使用传输X套所述控制信道使用的资源上的信息进行解码,其中,所述X套所述控制信道属于所述Y套所述控制信道, X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Y为大于等于X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或者,
所述跳频配置信息包括:跳频资源、频域跳频间隔和时域跳频间隔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所述功率控制配置信息包括:下行发射功率控制参数取值、上行发射功率控制参数取值和上行功率控制模式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所述波束配置信息包括:发送波束个数、接收波束个数、发送波束切换周期、接收波束切换周期和波束训练模式中的一项或多项。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到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包括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发送周期信息。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到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的任意两套所述控制信道调度的频域资源是完全不同的或部分重叠的。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到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包括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信息,其中,M为正整数。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与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的对应关系为:每种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对应一套或多套所述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到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在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使用的载频不同于所述N套控制信道使用的载频;或者,
每套所述控制信道是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或其它通信节点发送的。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到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在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获取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生成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其它通信节点发送的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到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在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所述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使用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的指定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其中,n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到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在第二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请求消息。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到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在第二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竞争方式获取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资源。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到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在第二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信令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令携带在物理广播控制信道中。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到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在第二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信令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指示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是否发生更新。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到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在第二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同步信道,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使用的资源与发送所述同步信道使用的资源相同。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包括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其中,N为正整数,每套所述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包括: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参考信号配置信息、链路资源配置信息、工作带宽配置信息、打孔配置信息、跳频配置信息、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功率控制配置信息和波束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子载波间隔、波形、传输周期、有效时间长度、资源映射方式、扩频码字、信息比特数、调制编码方式、码率、多天线传输模式、重复次数和重复周期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资源位置包括起始资源位置和/或结束资源位置;或者,
所述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包括:同步信道配置信息、广播信道配置信息、接入参数配置信息、资源分配信道配置信息和反馈信道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信道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传输周期、资源映射方式和同步序列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所述广播信道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传输周期、资源映射方式、有效信息长度和信息类型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所述接入参数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传输周期、资源映射方式和接入序列集合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所述反馈信道配置信息包括:肯定应答或否定应答ACK/NACK反馈间隔,以及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模式中的一项或多项。
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序列集合和测量窗口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所述链路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传输时间间隔内每套所述控制信道的个数,以及每套所述控制信道的传输方向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所述工作带宽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每套所述控制信道调度的频域资源范围,其中,每套所述控制信道调度的频域资源范围大于或等于传输所述控制信道使用的频域资源范围;或者,
所述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包括每套所述控制信道对应的时间长度;或者,
所述打孔配置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使用的数据传输资源中包括 Y套所述控制信道使用的资源时,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是否使用传输X套所述控制信道使用的资源上的信息进行解码,其中,所述X套所述控制信道属于所述Y套所述控制信道,X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Y为大于等于X 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或者,
所述跳频配置信息包括:跳频资源、频域跳频间隔和时域跳频间隔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所述功率控制配置信息包括:下行发射功率控制参数取值、上行发射功率控制参数取值和上行功率控制模式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所述波束配置信息包括:发送波束个数、接收波束个数、发送波束切换周期、接收波束切换周期和波束训练模式中的一项或多项。
根据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到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包括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发送周期信息;或者,
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包括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信息,其中,M为正整数,所述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与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的对应关系为:每种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对应一套或多套所述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或者,
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的任意两套所述控制信道调度的频域资源是完全不同的或部分重叠的。
根据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到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使用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的指定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其中,n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根据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到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随机接入信号;或者,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请求消息;或者,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获取系统工作带宽。
根据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到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信令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
根据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到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信令发送的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指示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是否发生更新。
根据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到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信道,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使用的资源与所述同步信道使用的资源相同。
根据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到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预置类型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置类型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为支持机器类型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低时延高可靠性机器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低速率机器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移动宽带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装置,设置于第一通信节点中,所述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配置为能够获取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包括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其中,N为正整数,每套所述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包括: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参考信号配置信息、链路资源配置信息、工作带宽配置信息、打孔配置信息、跳频配置信息、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功率控制配置信息和波束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与所述获取模块相连接的发送模块,配置为能够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子载波间隔、波形、传输周期、有效时间长度、资源映射方式、扩频码字、信息比特数、调制编码方式、码率、多天线传输模式、重复次数和重复周期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资源位置包括起始资源位置和/或结束资源位置;或者,
所述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包括:同步信道配置信息、广播信道配置信息、接入参数配置信息、资源分配信道配置信息和反馈信道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根据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包括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信息,其中, M为正整数,所述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与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的对应关系为:每种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对应一套或多套所述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或者,
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的任意两套所述控制信道调度的频域资源是完全不同的或部分重叠的。
根据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使用的载频不同于所述 N套控制信道使用的载频;或者,
每套所述控制信道是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发送模块或其它通信节点发送的。
根据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生成单元或接收单元;
其中,所述生成单元,配置为能够生成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
所述接收单元,配置为能够接收其它通信节点发送的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
根据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配置为能够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所述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使用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的指定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其中,n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根据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传输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发送模块相连接的接收模块,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发送模块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请求消息。
根据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还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发送模块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通过竞争方式获取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资源。
根据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配置为能够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通过信令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或者,
所述发送模块,还配置为能够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后,通过信令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指示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是否发生更新;或者,
所述发送模块,还配置为能够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同步信道,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使用的资源与发送所述同步信道使用的资源相同。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装置,设置于第二通信节点中,所述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配置为能够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包括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其中,N为正整数,每套所述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包括: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参考信号配置信息、链路资源配置信息、工作带宽配置信息、打孔配置信息、跳频配置信息、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功率控制配置信息和波束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与所述接收模块相连接的处理模块,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子载波间隔、波形、传输周期、有效时间长度、资源映射方式、扩频码字、信息比特数、调制编码方式、码率、多天线传输模式、重复次数和重复周期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资源位置包括起始资源位置和/或结束资源位置;或者,
所述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包括:同步信道配置信息、广播信道配置信息、接入参数配置信息、资源分配信道配置信息和反馈信道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根据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包括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信息,其中, M为正整数,所述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与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的对应关系为:每种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对应一套或多套所述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或者,
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的任意两套所述控制信道调度的频域资源是完全不同的或部分重叠的。
根据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之前,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包括:
配置为能够使用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的指定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其中,n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根据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传输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接收模块相连接的发送模块,配置为能够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随机接入信号,或者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请求消息;或者,
所述信息传输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接收模块相连接的获取模块,配置为能够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获取系统工作带宽。
根据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配置为能够在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信令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还配置为能够在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信令发送的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指示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是否发生更新;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还配置为能够在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信道,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使用的资源与所述同步信道使用的资源相同。
根据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所属的第二通信节点为预置类型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其中,所述预置类型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为支持机器类型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低时延高可靠性机器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低速率机器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移动宽带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节点,以及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连接的第二通信节点;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中设置有如上述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所述第一通信节点设置有如上述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第一通信节点通过获取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向与其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发送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使得第二通信节点根据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进行后续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息的处理,其中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包括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可以是根据业务需求配置的,实现了灵活设计控制信道配置内容的需求,并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合理设计5G系统中控制信道的标准方案,以解决现有LTE技术中控制信道的设计单一,并且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一种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一种资源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一种控制信道的分布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另一种控制信道的分布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又一种控制信道的分布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再一种控制信道的分布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一种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有效时间长度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一种传输时间间隔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另一种传输时间间隔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一种解调打开控制信道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首先简要介绍LTE/LTE-A系统中控制信道的设计方案。其中,定义了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DCCH)和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EPDC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简称为:PCFICH)承载的信息用于指示在一个子帧里传输PDCCH 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简称为: OFDM)符号的数目;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reQuest,简称为:ARQ)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简称为:PHICH)用于承载上行传输数据的肯定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反馈信息;下行控制信道采用盲检测,即终端设备在一定的搜索空间中尝试以不同的聚合等级和候选集解调下行控制信道。现有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专有搜索空间如下表1和表2所示,搜索空间由不同聚合等级所对应的候选集组成,UE解调控制信道时需要尝试解调各个候选集直到解调正确,否则认为没有接收到属于自己的控制信道。
表1 PDCCH搜索空间
Figure BDA0000947314850000161
表2 EPDCCH搜索空间
Figure BDA0000947314850000162
上述表2为一个分布式EPDCCH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简称为:PRB)集中的案例3。上述表1和表2中,PDCCH/EPDCCH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为:DCI),其中包括:上行和下行调度信息,以及上行功率控制信息。
现有LTE系统中分别使用下行授权(DownLink grant,简称为:DL grant) 和上行授权(UpLink grant,简称为:UL grant)调度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传输和上行数据传输;其中DL grant和UL grant统称为DCI,使用PDCCH或 EPDCCH来承载,下行数据承载在下行业务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为:PDSCH)中,上行数据承载在上行业务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为:PUSCH)中。现有LTE系统中PDCCH使用系统带宽中前1~4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的资源,以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 ChannelElement,简称:CCE)为基本聚合资源粒度,传输方式使用发送分集方式,EPDCCH使用系统带宽中的部分PRB中的资源,以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Element,简称:ECCE)为基本聚合资源粒度,传输方式使用集中式传输或分布式传输方式。可以看出,LTE标准控制信道的设计非常单一,并且灵活性差,当需要支持的业务类型对时延和可靠性等要求存在很大不同时,系统效率会显著降低。
上述背景技术中已经说明无线网络流量目前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具体地,根据市场机构预测,未来10年,无线数据业务将增长500~1000倍,平均每年增长1.6~2倍,这对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2020年及未来的无线网络应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将成为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驱动力。5G技术将满足人们在居住、工作、休闲和交通等各种区域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即便在密集住宅区、办公室、体育场、露天集会、地铁、快速路、高铁和广域覆盖等具有超高流量密度、超高连接数密度、超高移动性特征的场景,也可以为用户提供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云桌面和在线游戏等极致业务体验。与此同时,5G技术还将渗透到物联网及各种行业领域,与工业设施、医疗仪器和交通工具等深度融合,有效满足工业、医疗和交通等垂直行业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从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为主要应用场景的业务需求及挑战出发,可归纳出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性四个5G主要技术场景。
若将现有LTE技术中控制信道的设计方案应用于5G系统中,显然不能满足5G系统对设计灵活性的需求,并且现有技术中控制信道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较差,无法满足“前向兼容性”的设计理念。例如当控制信道针对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类型时,现有LTE技术中控制信道设计方案的资源分配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非常差,会严重降低系统的频谱效率,增加系统的维护成本。另外,拥有多种业务能力的终端设备无法知道系统中所支持的控制信道的类型信息,只能通过盲检测的方式判断当前系统对不同业务的支持情况,因此,极大地影响了系统性能,同时也增加了终端设备的功耗和控制开销,而且系统的“前向兼容性”非常差。因此,如何设计一套适用于5G系统的控制信道的技术方案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以下各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节点例如可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Based Service,简称为:BS)或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简称为:eNB),在5G系统中该第一通信节点还可以为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节点例如可以为终端设备。本发明提供以下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适用于在5G系统进行信道控制的情况中,该方法可以由信息传输装置执行,该信息传输装置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该装置可以集成在第一通信节点的处理器中,供处理器调用使用。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110,第一通信节点获取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包括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每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包括: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参考信号配置信息、链路资源配置信息、工作带宽配置信息、打孔配置信息、跳频配置信息、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功率控制配置信息和波束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为设计的一种应用于5G系统的控制信道的配置内容,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的配置内容可以通过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来描述,第一通信节点获取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中包括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具体描述了N套控制信道,显然地,本实施例中的N为正整数。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每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包括: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参考信号配置信息、链路资源配置信息、工作带宽配置信息、打孔配置信息、跳频配置信息、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功率控制配置信息和波束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并且该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所描述的任意两个控制信道可调度频域资源可以是完全不同的、或部分重叠的或完全重叠的,其中,完全不同的表示该任意两套控制信道可调度频域资源可以是连续的或离散的。如图2所示,为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一种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示意图,图2所示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中包括A类型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B类型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和C类型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还可以包括其它类型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获取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方式,即S110可以为:第一通信节点生成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或者为,第一通信节点接收其它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也就是说,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可以是第一通信节点或5G网络中的其它通信节点生成的,该其它通信节点通常为第一通信节点的上层网络设备,例如类似与LTE系统中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为:RRC)设备;在具体实现中,第一通信节点或其它通信节点可以根据网络当前需要支持的业务类型或网络的负载情况生成控制信道描述列表。
S120,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在获取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后,可以将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发送给网络中与其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中的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就是描述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进行信道控制的方式,以及传输上下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即第二通信节点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进行后续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的处理,例如,第二通信节点获知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包括哪些控制信道,就可以根据每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对其对应的控制信道以及数据信息进行处理。
与现有LTE技术中设计单一的控制信道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整合了多种控制信道的配置内容,其中整合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选择性的整合到配置内容中;例如,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业务类型,或者不同业务类型对QoS的需求选择将相应的内容配置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中,使得当前配置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可以满足通信节点对当前业务的需求。
举例来说,网络需要支持超级移动宽带、低时延高可靠性机器通信和海量机器通信三种业务时,就需要生成包含三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用于描述控制信道的发送周期及使用的资源。
显然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业务需要灵活的进行控制信道的配置,第二通信节点通过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获得控制信息的配置情况,从而进行后续控制信道解调以及数据解调等处理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第一通信节点通过获取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向与其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发送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使得第二通信节点根据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进行后续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息的处理,其中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包括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可以是根据业务需求配置的,实现了灵活设计控制信道配置内容的需求,并且本实施例通过合理设计5G系统中控制信道的标准方案,以解决现有LTE技术中控制信道的设计单一,并且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可以包括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信息,M同样为正整数。在具体实现中,该 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与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的对应关系为:每种终端设备的类型对应一套或多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另外,每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可以对应一种或多种终端设备的类型;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类型可以是基于业务区分的,也可以是基于运算能力区分的,还可以是基于支持的标准版本区分的。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S130,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该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通信节点使用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的指定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不仅可以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可以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第二通信节点使用哪几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即n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的长度是由变量N确定的,即第一通信节点根据N的大小生成信令通知第二通信节点。举例来说,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了3套控制信道的描述列表,表示为:列表1~列表3,并且通知第二通信节点使用第一套控制信道的描述列表,则第一通信节点通过2比特(Bit) 信令指示第一通信节点上述信息,其中,2Bit中的“00”表示第一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01”表示第二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10”表示第三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11”表示未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和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的先后顺序,即不限制S130和S120的执行顺序,图 3所示实施例以S130在S120之后执行为例予以示出。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S120之前还可以包括:S111,第一通信节点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在S120之前还可以包括:S112,第一通信节点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请求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可以在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了随机接入信号的情况下,获知第二通信节点需要与该第一通信节点建立连接并进行通信,即可以在接收到随机接入信号之后发送其获取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节点也可以在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了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请求消息的情况下,获知第二通信节点的需求,随后发送相应数量的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现中,第一通信节点在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即在执行S120之前,还可以执行S113,第一通信节点通过竞争方式获取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资源。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节点在确定需要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后,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取发送资源,随后执行发送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S111、S112和S113可以选择性执行其中一步,也可以都执行,图4所示实施例以执行S111、S112和S113,且依次执行的顺序为例予以示出。
可选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方式以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例予以示出,在S120之前还包括:
S111,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信令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一通知消息,该第一通知消息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现中,在S120之后还可以包括:
S130,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信令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二通知消息,该第二通知消息指示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是否发生更新。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节点可以通过单播或广播的形式发送上述第一通知消息和第二通知消息,本实施例中的信令例如可以携带在物理广播控制信道中。类似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节点还可以通过信令向第二通信节点通知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所使用的资源,以及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发送周期,即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可以包括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发送周期信息,即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可以是第一通信节点周期性发送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同步信道,其中,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使用的资源与发送同步信道使用的资源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每套控制信道可以是由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也可以是由其他通信节点发送的,并且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使用的载频可以与N套控制信道使用的载频不同。另外,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接收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第二通信节点可以为预置类型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具体地,该预置类型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为支持机器类型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低时延高可靠性机器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低速率机器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移动宽带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
以下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设计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中配置内容的一些具体应用情况,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
可选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每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例如包括控制信道配置信息,该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资源位置、子载波间隔、波形、传输周期、有效时间长度、资源映射方式、扩频码字、信息比特数、调制编码方式、码率、多天线传输模式、重复次数和重复周期中的一项或多项。
其中,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中,该控制信道配置信息中具体包括资源位置,该资源位置可以包括起始资源位置和/或结束资源位置,举例来说,已知资源长度和起始资源位置,即可计算出结束资源位置,再举例来说,已知起始资源位置和结束资源位置,即可计算出资源长度。本实施例在具体实现中,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控制信道配置信息获得与自己有关的控制信道的起始资源位置,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一种资源位置示意图,资源位置是指每套控制信道在与其对应的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的相对位置,例如图6中资源位置描述的控制信道为A类型控制信道,该A 类型控制信道对应的一个传输时间间隔为1毫秒(ms)或0.5ms。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应用场景中,该控制信道配置信息中具体包括子载波间隔和/或波形,相应地,第二通信节点在接收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后,可以根据控制信道配置信息获得与自己有关的控制信道的信息。例如不同控制信道的子载波间隔不同,其中,巨量机器通信的控制信道的子载波间隔为3.75 千赫兹(KHz),移动宽带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高频通信的子载波间隔为480KHz;又例如不同控制信道的波形不同,其中,巨量机器通信的波形为频分多路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为:FDM)方式,移动宽带和高频通信的波形为OFDM方式。
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应用场景中,该控制信道配置信息中具体包括传输周期,相应地,第二通信节点在接收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后,可以根据控制信道配置信息获得与自己有关的控制信道的信息。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一种控制信道的分布示意图,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另一种控制信道的分布示意图,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又一种控制信道的分布示意图,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再一种控制信道的分布示意图,图7到图10给出了多种类型控制信道的分布示意图,图7中不同类型控制信道使用的资源是频分的,图8中不同类型控制信道使用的资源是频分的,并且图7和图8中不同类型的控制信道之间在频域上没有重叠,图8 中B类型控制信道和D类型控制信道使用的资源是时分的,图9中不同类型控制信道使用的频域资源是部分重叠的,时域资源是不同的,10中不同类型控制信道使用的频域资源相同,时域资源是不同的。举例来说,例如对时间不敏感的机器通信终端的传输周期可以设置为大于低时延高可靠性的机器通信终端的传输周期,图7中的B类型控制信道即为对时间不敏感的机器通信终端的传输周期,可以将该B类型控制信道的传输周期设置为图7中C类型控制信道的传输周期,并且该传输周期可以以特定的时域单元为单位,例如每个基本传输单元的时域长度为0.1ms,传输周期为10个基本传输单元,则控制信道的传输周期为1ms。
在本实施例的再一种应用场景中,该控制信道配置信息中具体包括有效时间长度,相应地,第二通信节点在接收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后,可以根据控制信道配置信息获得与自己有关的控制信道的信息。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一种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有效时间长度示意图,例如第二通信节点通过该配置信息获得控制信道配置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为10ms,则第二通信节点在有效时间长度内可以按照控制信道配置信息给出的配置参数获取控制信道,后续的控制信道配置信息的有效时间由新的控制信道的描述列表给出。
在本实施例的还一种应用场景中,该控制信道配置信息中具体包括重复次数,相应地,第二通信节点在接收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后,可以根据控制信道配置信息获得与自己有关的控制信道的信息。例如针对不同覆盖等级的机器通信业务时,不同无线传输环境对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不同,通常地,信道的环境越差,要求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越多。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应用场景中,该控制信道配置信息中还可以包括如下的一项或多项:资源映射方式、扩频码字、信息比特数、调制编码方式、码率、多天线传输模式和重复周期,相应地,第二通信节点在接收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后,同样可以根据控制信道配置信息获得与自己有关的控制信道的信息。例如资源映射方式可以是物理连续的或离散的,不同类型的控制信道使用的扩频码字的集合或扩频码字的生成方式不同,不同类型的控制信道传输的信息比特数不同,不同业务信道的调制编码方式、码率也不同;通常地,针对信道环境差的业务,其控制信道的调制编码方式和频谱效率可以低一些,不同类型的控制信道使用的多天线传输模式不同,例如当终端能力比较强时,可以使用实现比较复杂的多天线传输模式。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的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同步信道配置信息、广播信道配置信息、接入参数配置信息、资源分配信道配置信息和反馈信道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在具体实现中,同步信道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资源位置、传输周期、资源映射方式和同步序列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广播信道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资源位置、传输周期、资源映射方式、有效信息长度和信息类型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接入参数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资源位置、传输周期、资源映射方式和接入序列集合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资源分配信道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每套控制信道可调度的数据资源的频域范围;或者,反馈信道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肯定应答(Acknowledge)或否定应答(Nacknowledge)ACK/NACK 反馈间隔,以及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模式中的一项或多项,ACK/NACK反馈间隔例如可以配置成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完成反馈,或在M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完成反馈,每个传输时间间隔可以包括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和一个上行控制信道,M为正整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模式例如可以采用同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简称为:HARQ)方式,或异步HARQ 方式。
可选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每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例如包括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中,该参考信号配置信息配置的参考信号可以用来解调对应的每套控制信道所使用的参考信号,还可以用来进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应用场景中,该参考信号配置信息配置的参考信号可以用来进行波束方向训练,例如工作在高频段,即大于6吉赫兹(GHz)的通信节点可以使用该参考信号进行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的训练、跟踪和优化。本实施例中的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资源位置、序列集合和测量窗口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资源位置例如为时域或频域的位置,也可以称为导频图样,序列集合例如为序列的生成方式,可以使用的序列个数等,测量窗口例如为参考信号的发送周期和/ 或持续时间等。
可选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每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例如包括链路资源配置信息,该链路资源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每套控制信道在其对应的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个数,以及每套控制信道的传输方向中的一项或多项。进一步地,传输时间间隔内每套控制信道可以包括:下行控制信道和/或上行控制信道。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一种传输时间间隔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另一种传输时间间隔的示意图,参考图12和图13所示,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可以包含一个下行控制信道,一个上行控制信道,图13中下行控制信道具体位于传输时间间隔的起始位置,上行控制信道具体位于传输时间间隔的结束位置,传输时间间隔的中间部分可用来传输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另外,上行控制信道或下行控制信道也可以包含进行信道状态信息测量的参考信号。
可选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每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例如包括工作带宽配置信息,该工作带宽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每套控制信道可调度的频域资源范围或每套控制信道的工作频段;在具体实现中,每套控制信道可调度的频域资源范围通常大于或等于传输该控制信道使用的频域资源范围,例如某一控制信道的频域资源范围为180KHz,当该控制信道用来给第二通信节点调度资源时,可调度的频域资源范围可以为20MHz,这样做的好处是无线通信系统可根据实际的负载情况最大程度地优化使用宝贵的无线资源。进一步地,每套控制信道的工作频段可以不同于发送该控制信道的描述列表所使用的频段,一般来说发送每套控制信道的描述列表使用的频段比较低,通常低于3GHz,以保证足够的系统覆盖率,并且有利于降低网络维护成本。
可选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每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例如包括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该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每套控制信道对应的时间长度,即在该时间长度内,第二通信节点可以根据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的相关配置进行工作。并且,该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中配置的传输时间间隔长度可以以标准定义的基本资源单元为单位,该基本资源单元可以为0.1ms或0.5ms等。
可选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每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例如包括打孔配置信息,该打孔配置信息用于在第二通信节点使用的数据传输资源中包括传输Y套控制信道使用的资源时,指示该第二通信节点是否使用传输X套控制信道使用的资源上的信息进行解码,上述X套控制信道属于Y套控制信道,X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Y为大于等于X且小于等于N 的正整数。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一种解调打开控制信道的示意图,图14中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包括2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分别称为A类型控制信道和B类型控制信道,并且A类型控制信道和B类型控制信道使用的控制信道传输资源是频分的,例如总系统带宽资源为20MHz,A类型控制信道占用15MHz,B类型控制信道占用5MHz,B类型控制信道的传输周期小于A类型控制信道的传输周期,如果A类型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给第二通信节点分配的数据传输资源是20MHz,且在时域上包含2个B类型控制信道,则第二通信节点在对应资源上接收数据时需要根据打孔配置信息确定是否使用2个B类型控制信道对应的资源上的数据(称为打孔数据)进行数据译码,如果打孔配置信息指示需要打孔,则第二通信节点不使用打孔数据进行译码,反之则使用打孔数据进行译码。
可选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每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例如包括跳频配置信息,本实施例中地第二通信节点在接收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后,可以根据跳频配置信息确定每套控制信道的频率位置或控制信道可调度资源的频率位置,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是可以在控制信道或数据信道传输时获得频率选择性增益。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跳频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跳频资源、频域跳频间隔和时域跳频间隔中的一项或多项,上述这些参数的设计可以通过考虑相干带宽和/或相干时间等无线信道特征来实现。
可选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每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例如包括功率控制配置信息,该功率控制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下行发射功率控制参数取值、上行发射功率控制参数取值和上行功率控制模式中的一项或多项。例如下行发射功率控制参数取值包括第一通信节点的下行发射功率;上行功率控制参数取值包括路损补偿因子、小区间干扰因子和补偿因子中的一项或多项;上行功率控制模式可以是通信节点使用的功率控制方法,例如是开环还是闭环,或使用的功率控制公式等。
可选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每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例如包括波束配置信息,该波束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发送波束个数、接收波束个数、发送波束切换周期、接收波束切换周期和波束训练模式中的一项或多项。
由于LTE标准设计中未充分考虑“前向兼容性”的需求,从而导致后续标准设计难度越来越大,以及频谱效率越来越低的问题,同时增加了系统的维护成本;由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可以看出,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配置内容的可选配置信息的范围较大,整合性较高,考虑到多种应用场景、不同业务类型以及不同业务类型对QoS的需求等因素,在应用场景、或业务类型或对QoS的需求变更的情况下,可以更新已配置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中的内容,在进一步提高灵活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前向兼容性”的需求,从而提高了频谱效率,并且降低了后续系统维护的成本。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适用于在5G系统进行信道控制的情况中,该方法可以由信息传输装置执行,该信息传输装置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该装置可以集成在第二通信节点的处理器中,供处理器调用使用。如图15 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210,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包括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每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包括: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参考信号配置信息、链路资源配置信息、工作带宽配置信息、打孔配置信息、跳频配置信息、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功率控制配置信息和波束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为设计的一种应用于5G系统的控制信道的配置内容,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的配置内容可以通过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来描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中包括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具体描述了N套控制信道,显然地,本实施例中的N为正整数。本发明各实施例中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所描述的任意两个控制信道可调度频域资源可以是完全不同的、或部分重叠的或完全重叠的。同样可以参考图2所示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可以为第一通信节点生成的,也可以为其它通信节点生成后发送给第一通信节点的。也就是说,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可以是第一通信节点或5G网络中的其它通信节点生成的,该其它通信节点通常为第一通信节点的上层网络设备。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中配置内容的具体实现情况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说明,故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S220,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在获取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后,可以将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发送给网络中与其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中的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就是描述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进行信道控制的方式,以及传输上下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即第二通信节点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进行后续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的处理。
与现有LTE技术中设计单一的控制信道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整合了多种控制信道的配置内容,其中整合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选择性的整合到配置内容中;例如,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业务类型,或者不同业务类型对QoS的需求选择将相应的内容配置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中,使得当前配置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可以满足通信节点对当前业务的需求。
显然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业务需要灵活的进行控制信道的配置,第二通信节点通过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获得控制信息的配置情况,从而进行后续控制信道解调以及数据解调等处理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并根据已接收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进行后续控制信道和/ 或数据信息的处理,其中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包括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可以是根据业务需求配置的,实现了灵活设计控制信道配置内容的需求,并且本实施例通过合理设计5G系统中控制信道的标准方案,以解决现有LTE技术中控制信道的设计单一,并且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可以包括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信息,M同样为正整数。在具体实现中,该 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与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的对应关系为:每种终端设备的类型对应一套或多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另外,每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可以对应一种或多种终端设备的类型;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类型同样可以是基于业务区分的,也可以是基于运算能力区分的,还可以是基于支持的标准版本区分的。
如图1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图1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第二通信节点进行信道处理前,即S220之前还包括:
S211,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相应地,本实施例中的S220具体实现方式为:第二通信节点使用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的指定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不仅可以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可以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第二通信节点使用哪几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即n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的长度是由变量N确定的,具体确定方式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制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和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的先后顺序,即不限制S210和S211的执行顺序,只要是在第二通信节点进行信道处理前执行S210和S211即可,图16所示实施例以S211在S210之后执行为例予以示出。
如图1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图1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S210之前还可以包括:S200,第二通信节点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在S210之前还可以包括:S201,第二通信节点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请求消息。
另外,本实施例在S210之前还可以包括:S202,第二通信节点获取系统工作带宽。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现中,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发送资源为第一通信节点通过竞争方式获取的,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节点在确定需要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后,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取发送资源,随后执行发送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S200、S201和S202可以选择性执行其中一步,也可以都执行,图17所示实施例以执行S200、S201和S202,且依次执行的顺序为例予以示出。
可选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方式以在上述图1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例予以示出,在S210之前还包括:
S200,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信令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该第一通知消息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现中,在S210或S220之后还可以包括:
S230,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信令发送的第二通知消息,该第二通知消息指示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是否发生更新。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的上述第一通知消息和第二通知消息可以是第一通信节点通过单播或广播的形式发送,本实施例中的信令例如可以携带在物理广播控制信道中。类似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通信节点还可以接收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信令向其通知的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所使用的资源,以及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发送周期,即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可以包括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发送周期信息,即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可以是第一通信节点周期性发送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信道,其中,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使用的资源与发送同步信道使用的资源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每套控制信道可以是由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也可以是由其他通信节点发送的,并且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使用的载频可以与N套控制信道使用的载频不同。另外,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接收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第二通信节点可以为预置类型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具体地,该预置类型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为支持机器类型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低时延高可靠性机器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低速率机器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移动宽带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适用于在5G系统进行信道控制的情况中,该信息传输装置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该装置可以集成在第一通信节点的处理器中,供处理器调用使用。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信息传输装置具体包括:获取模块11和发送模块12。
其中,获取模块11,配置为能够获取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包括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本实施例中每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包括: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参考信号配置信息、链路资源配置信息、工作带宽配置信息、打孔配置信息、跳频配置信息、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功率控制配置信息和波束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为设计的一种应用于5G系统的控制信道的配置内容,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的配置内容同样可以通过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来描述,获取模块11获取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中包括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具体描述了N套控制信道,显然地,本实施例中的N为正整数。本发明各实施例中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所描述的任意两个控制信道可调度频域资源可以是完全不同的、或部分重叠的或完全重叠的,其中,完全不同的表示该任意两套控制信道可调度频域资源可以是连续的或离散的。同样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获取模块11可以包括生成单元13或接收单元14,相应地,获取模块11获取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方式可以为:生成单元13,配置为能够生成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接收单元14,配置为能够接收其它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也就是说,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可以是第一通信节点中的获取模块11或5G网络中的其它通信节点生成的,该其它通信节点通常为第一通信节点的上层网络设备。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中配置内容的具体实现情况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说明,故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与获取模块11相连接的发送模块12,配置为能够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获取模块11获取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1在获取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后,可以由发送模块12将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发送给网络中与其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中的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就是描述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进行信道控制的方式,以及传输上下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即第二通信节点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进行后续控制信道和/ 或数据信道的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用于执行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可以包括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信息,M同样为正整数。在具体实现中,该 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与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的对应关系为:每种终端设备的类型对应一套或多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另外,每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可以对应一种或多种终端设备的类型;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类型可以是基于业务区分的,也可以是基于运算能力区分的,还可以是基于支持的标准版本区分的。
在上述图19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发送模块12还配置为能够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该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通信节点使用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的指定n 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模块12不仅可以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可以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第二通信节点使用哪几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即n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的长度是由变量N确定的,具体确定方式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制发送模块12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和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的先后顺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用于执行本发明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2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2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还包括:与发送模块12相连接的接收模块15,配置为能够在发送模块12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或者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现中,获取模块11还配置为能够在发送模块12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通过竞争方式获取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资源。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节点在确定需要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后,获取模块11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取发送资源,随后由发送模块 12执行发送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用于执行本发明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上述图19和图20所示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12,还配置为能够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通过信令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一通知消息,该第一通知消息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现中,该发送模块12还配置为能够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后,通过信令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二通知消息,该第二通知消息指示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是否发生更新。
本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12可以通过单播或广播的形式发送上述第一通知消息和第二通知消息,本实施例中的信令例如可以携带在物理广播控制信道中。类似地,本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12还可以通过信令向第二通信节点通知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所使用的资源,以及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发送周期,即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可以包括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发送周期信息,即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可以是第一通信节点周期性发送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12还配置为能够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同步信道,其中,发送模块12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使用的资源与发送同步信道使用的资源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用于执行本发明图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每套控制信道可以是由第一通信节点的发送模块12发送的,也可以是由其他通信节点发送的,并且第一通信节点的发送模块12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使用的载频可以与N套控制信道使用的载频不同。另外,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接收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第二通信节点可以为预置类型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具体地,该预置类型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为支持机器类型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低时延高可靠性机器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低速率机器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移动宽带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
在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图19和图20所示各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12、接收模块15和获取模块11中的接收单元14可以通过第一通信节点的收发器来实现,获取模块11中的生成单元13可以通过第一通信节点的处理器来实现,该处理器例如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 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是完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适用于在5G系统进行信道控制的情况中,该信息传输装置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该装置可以集成在第二通信节点的处理器中,供处理器调用使用。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的信息传输装置具体包括:接收模块21和处理模块22。
其中,接收模块21,配置为能够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包括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本实施例中每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包括: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参考信号配置信息、链路资源配置信息、工作带宽配置信息、打孔配置信息、跳频配置信息、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功率控制配置信息和波束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为设计的一种应用于5G系统的控制信道的配置内容,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的配置内容可以通过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来描述,接收模块21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中包括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具体描述了N套控制信道,显然地,本实施例中的N为正整数。本发明各实施例中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所描述的任意两个控制信道可调度频域资源可以是完全不同的、或部分重叠的或完全重叠的。同样可以参考图2所示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可以为第一通信节点生成的,也可以为其它通信节点生成后发送给第一通信节点的。也就是说,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可以是第一通信节点或5G网络中的其它通信节点生成的,该其它通信节点通常为第一通信节点的上层网络设备。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中配置内容的具体实现情况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说明,故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与接收模块21相连接的处理模块22,配置为能够根据接收模块21接收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在获取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后,可以将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发送给网络中与其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中的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就是描述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进行信道控制的方式,以及传输上下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即处理模块22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进行后续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的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用于执行本发明图1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可以包括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信息,M同样为正整数。在具体实现中,该 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与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的对应关系为:每种终端设备的类型对应一套或多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另外,每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可以对应一种或多种终端设备的类型;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类型同样可以是基于业务区分的,也可以是基于运算能力区分的,还可以是基于支持的标准版本区分的。
在上述图21所示实施例的结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接收模块21还配置为能够在处理模块22根据接收模块21接收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之前,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相应地,本实施例中处理模块22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的具体方式为:配置为能够使用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的指定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不仅可以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可以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第二通信节点使用哪几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即n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的长度是由变量N确定的,具体确定方式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制接收模块21接收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和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的先后顺序,只要是在处理模块22进行信道处理前执行上述接收操作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用于执行本发明图16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2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21所示实施例的结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还包括:与接收模块21相连接的发送模块23,配置为能够在接收模块21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随机接入信号,或者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请求消息。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还可以包括:与接收模块21相连接的获取模块24,配置为能够在接收模块21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获取系统工作带宽。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现中,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发送资源为第一通信节点通过竞争方式获取的,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节点在确定需要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后,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取发送资源,随后执行发送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用于执行本发明图17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上述图21和图2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接收模块21还配置为能够在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信令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该第一通知消息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或者接收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信令发送的第二通知消息,该第二通知消息指示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是否发生更新。
本实施例中的接收模块21接收到的上述第一通知消息和第二通知消息可以是第一通信节点通过单播或广播的形式发送,本实施例中的信令例如可以携带在物理广播控制信道中。类似地,本实施例中的接收模块21还配置为能够接收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信令向其通知的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所使用的资源,以及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发送周期,即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可以包括该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发送周期信息,即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可以是第一通信节点周期性发送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接收模块21还配置为能够在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信道,其中,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使用的资源与发送同步信道使用的资源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每套控制信道可以是由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也可以是由其他通信节点发送的,并且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使用的载频可以与N套控制信道使用的载频不同。另外,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接收模块21所属的第二通信节点可以为预置类型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具体地,该预置类型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为支持机器类型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低时延高可靠性机器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低速率机器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移动宽带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用于执行本发明图1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图21和图22所示各实施例中的接收模块21和发送模块23可以通过第二通信节点的收发器来实现,处理模块22和获取模块 24可以通过第二通信节点的处理器来实现,该处理器例如可以是一个CPU,或者是ASIC,或者是完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系统适用于在5G系统进行信道控制的情况中,该信息传输系统具体包括:第一通信节点31,以及与该第一通信节点31相连接的第二通信节点32;其中,第一通信节点31中设置有如上述图19和图20所示各实施例中的信息传输装置第二通信节点32中设置有如上述图21和图22所示各实施例中的信息传输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可以为预置类型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具体地,该预置类型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为支持机器类型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低时延高可靠性机器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低速率机器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移动宽带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另外,本实施例的信息传输系统中的各网元执行信息传输的方式,与上述图19到图22所示实施例中对应网元执行信息传输的方式相同,同样用于执行本发明图1到图18所示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具备相应的实体装置,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例如处理器)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集成电路来实现其相应功能,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来实现其相应功能。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54)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节点获取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包括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其中,N为正整数,每套所述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包括: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参考信号配置信息、链路资源配置信息、工作带宽配置信息、打孔配置信息、跳频配置信息、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功率控制配置信息和波束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序列集合和测量窗口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工作带宽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每套所述控制信道调度的频域资源范围;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子载波间隔、波形、传输周期、有效时间长度、资源映射方式、扩频码字、信息比特数、调制编码方式、码率、多天线传输模式、重复次数和重复周期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资源位置包括起始资源位置和/或结束资源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位置是指每套所述控制信道在与所述控制信道对应的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的相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包括:同步信道配置信息、广播信道配置信息、接入参数配置信息、资源分配信道配置信息和反馈信道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信道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传输周期、资源映射方式和同步序列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所述广播信道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传输周期、资源映射方式、有效信息长度和信息类型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所述接入参数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传输周期、资源映射方式和接入序列集合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所述反馈信道配置信息包括:肯定应答或否定应答ACK/NACK反馈间隔,以及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模式中的一项或多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配置的参考信号用于解调每套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配置的参考信号用于进行波束方向训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资源配置信息包括:每套所述控制信道在其对应的传输时间间隔内的个数,以及每套所述控制信道的传输方向中的一项或多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时间间隔内每套所述控制信道包括:下行控制信道和/或上行控制信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套所述控制信道调度的频域资源范围大于或等于传输所述控制信道使用的频域资源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包括每套所述控制信道对应的时间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配置的传输时间间隔长度以基本资源单元为单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配置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使用的数据传输资源中包括传输Y套所述控制信道使用的资源时,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是否使用传输X套所述控制信道使用的资源上的信息进行解码,其中,所述X套所述控制信道属于所述Y套所述控制信道,X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Y为大于等于X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或者,
所述跳频配置信息包括:跳频资源、频域跳频间隔和时域跳频间隔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所述功率控制配置信息包括:下行发射功率控制参数取值、上行发射功率控制参数取值和上行功率控制模式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所述波束配置信息包括:发送波束个数、接收波束个数、发送波束切换周期、接收波束切换周期和波束训练模式中的一项或多项。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包括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发送周期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的任意两套所述控制信道调度的频域资源是完全不同的或部分重叠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包括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信息,其中,M为正整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与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的对应关系为:每种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对应一套或多套所述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使用的载频不同于所述N套控制信道使用的载频;或者,
每套所述控制信道是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或其它通信节点发送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获取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生成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其它通信节点发送的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
19.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所述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使用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的指定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其中,n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请求消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竞争方式获取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资源。
22.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信令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携带在物理广播控制信道中。
24.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信令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指示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是否发生更新。
25.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同步信道,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使用的资源与发送所述同步信道使用的资源相同。
26.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包括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其中,N为正整数,每套所述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包括: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参考信号配置信息、链路资源配置信息、工作带宽配置信息、打孔配置信息、跳频配置信息、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功率控制配置信息和波束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序列集合和测量窗口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工作带宽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每套所述控制信道调度的频域资源范围;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子载波间隔、波形、传输周期、有效时间长度、资源映射方式、扩频码字、信息比特数、调制编码方式、码率、多天线传输模式、重复次数和重复周期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资源位置包括起始资源位置和/或结束资源位置;或者,
所述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包括:同步信道配置信息、广播信道配置信息、接入参数配置信息、资源分配信道配置信息和反馈信道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信道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传输周期、资源映射方式和同步序列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所述广播信道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传输周期、资源映射方式、有效信息长度和信息类型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所述接入参数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传输周期、资源映射方式和接入序列集合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所述反馈信道配置信息包括:肯定应答或否定应答ACK/NACK反馈间隔,以及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模式中的一项或多项。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传输时间间隔内每套所述控制信道的个数,以及每套所述控制信道的传输方向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每套所述控制信道调度的频域资源范围大于或等于传输所述控制信道使用的频域资源范围;或者,
所述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包括每套所述控制信道对应的时间长度;或者,
所述打孔配置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使用的数据传输资源中包括Y套所述控制信道使用的资源时,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是否使用传输X套所述控制信道使用的资源上的信息进行解码,其中,所述X套所述控制信道属于所述Y套所述控制信道,X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Y为大于等于X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或者,
所述跳频配置信息包括:跳频资源、频域跳频间隔和时域跳频间隔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所述功率控制配置信息包括:下行发射功率控制参数取值、上行发射功率控制参数取值和上行功率控制模式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
所述波束配置信息包括:发送波束个数、接收波束个数、发送波束切换周期、接收波束切换周期和波束训练模式中的一项或多项。
30.根据权利要求26~2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包括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发送周期信息;或者,
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包括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信息,其中,M为正整数,所述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与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的对应关系为:每种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对应一套或多套所述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或者,
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的任意两套所述控制信道调度的频域资源是完全不同的或部分重叠的。
31.根据权利要求26~2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使用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的指定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其中,n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32.根据权利要求26~2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随机接入信号;或者,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请求消息;或者,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获取系统工作带宽。
33.根据权利要求26~2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信令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
34.根据权利要求26~2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信令发送的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指示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是否发生更新。
35.根据权利要求26~2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信道,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使用的资源与所述同步信道使用的资源相同。
36.根据权利要求26~2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预置类型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类型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为支持机器类型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低时延高可靠性机器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低速率机器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移动宽带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
38.一种信息传输装置,设置于第一通信节点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配置为能够获取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包括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其中,N为正整数,每套所述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包括: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参考信号配置信息、链路资源配置信息、工作带宽配置信息、打孔配置信息、跳频配置信息、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功率控制配置信息和波束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序列集合和测量窗口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工作带宽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每套所述控制信道调度的频域资源范围;
与所述获取模块相连接的发送模块,配置为能够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子载波间隔、波形、传输周期、有效时间长度、资源映射方式、扩频码字、信息比特数、调制编码方式、码率、多天线传输模式、重复次数和重复周期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资源位置包括起始资源位置和/或结束资源位置;或者,
所述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包括:同步信道配置信息、广播信道配置信息、接入参数配置信息、资源分配信道配置信息和反馈信道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40.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包括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信息,其中,M为正整数,所述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与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的对应关系为:每种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对应一套或多套所述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或者,
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的任意两套所述控制信道调度的频域资源是完全不同的或部分重叠的。
41.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使用的载频不同于所述N套控制信道使用的载频;或者,
每套所述控制信道是由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发送模块或其它通信节点发送的。
42.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生成单元或接收单元;
其中,所述生成单元,配置为能够生成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
所述接收单元,配置为能够接收其它通信节点发送的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
43.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配置为能够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所述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使用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的指定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其中,n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44.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输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发送模块相连接的接收模块,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发送模块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或者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请求消息。
45.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发送模块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通过竞争方式获取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的资源。
46.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配置为能够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通过信令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或者,
所述发送模块,还配置为能够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后,通过信令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指示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是否发生更新;或者,
所述发送模块,还配置为能够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同步信道,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使用的资源与发送所述同步信道使用的资源相同。
47.一种信息传输装置,设置于第二通信节点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配置为能够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包括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其中,N为正整数,每套所述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包括: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参考信号配置信息、链路资源配置信息、工作带宽配置信息、打孔配置信息、跳频配置信息、传输时间间隔长度配置信息、功率控制配置信息和波束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序列集合和测量窗口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工作带宽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每套所述控制信道调度的频域资源范围;
与所述接收模块相连接的处理模块,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包括:资源位置、子载波间隔、波形、传输周期、有效时间长度、资源映射方式、扩频码字、信息比特数、调制编码方式、码率、多天线传输模式、重复次数和重复周期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资源位置包括起始资源位置和/或结束资源位置;或者,
所述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包括:同步信道配置信息、广播信道配置信息、接入参数配置信息、资源分配信道配置信息和反馈信道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49.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还包括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信息,其中,M为正整数,所述M种终端设备的类型与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的对应关系为:每种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对应一套或多套所述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或者,
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的任意两套所述控制信道调度的频域资源是完全不同的或部分重叠的。
50.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之前,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控制信道类型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包括:
配置为能够使用所述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中的指定n套控制信道的描述信息进行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处理,其中,n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51.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输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接收模块相连接的发送模块,配置为能够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随机接入信号,或者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控制信道描述列表请求消息;或者,
所述信息传输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接收模块相连接的获取模块,配置为能够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获取系统工作带宽。
52.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配置为能够在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前,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信令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还配置为能够在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之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信令发送的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指示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是否发生更新;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还配置为能够在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同步信道,所述控制信道描述列表使用的资源与所述同步信道使用的资源相同。
53.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所属的第二通信节点为预置类型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其中,所述预置类型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为支持机器类型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低时延高可靠性机器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低速率机器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或为支持移动宽带的第二通信节点集合。
54.一种信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信节点,以及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相连接的第二通信节点;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中设置有如权利要求38~46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所述第二通信节点设置有如权利要求47~5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
CN201610165992.2A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72229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5992.2A CN107222926B (zh)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2111523033.0A CN114158126A (zh)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PCT/CN2017/076186 WO2017162040A1 (zh) 2016-03-22 2017-03-09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ES17769317T ES2924059T3 (es) 2016-03-22 2017-03-09 Procedimientos y aparatos de transmisión de información
US16/088,034 US11470580B2 (en) 2016-03-22 2017-03-09 Flexible and scalabl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22161816.8A EP4033843A1 (en) 2016-03-22 2017-03-09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17769317.3A EP3435712B1 (en) 2016-03-22 2017-03-09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US17/901,733 US11838912B2 (en) 2016-03-22 2022-09-01 Flexible and scalabl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8/499,494 US20240064742A1 (en) 2016-03-22 2023-11-01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5992.2A CN107222926B (zh)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3033.0A Division CN114158126A (zh)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22926A CN107222926A (zh) 2017-09-29
CN107222926B true CN107222926B (zh) 2021-11-23

Family

ID=5989932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3033.0A Pending CN114158126A (zh)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1610165992.2A Active CN107222926B (zh)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3033.0A Pending CN114158126A (zh)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1470580B2 (zh)
EP (2) EP4033843A1 (zh)
CN (2) CN114158126A (zh)
ES (1) ES2924059T3 (zh)
WO (1) WO20171620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2870B (zh) * 2017-01-06 202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9714139B (zh) * 2017-10-26 2021-01-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检测接收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08270528B (zh) * 2018-01-16 2019-09-17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
US10986659B2 (en) 2018-02-08 2021-04-2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CN112205043A (zh) * 2018-05-30 2021-01-0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装置
US10764918B2 (en) 2018-06-11 2020-09-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ramework for multiple user equipment
CN110831234B (zh) * 2018-08-07 2022-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通信装置、芯片及存储介质
US10951362B2 (en) 2018-08-10 2021-03-1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nd scheduling for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with local traffic managers
CN110831127B (zh) * 2018-08-10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装置
US11234251B2 (en) 2018-08-17 2022-01-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Generic control channel configuration for new radio sidelink
KR20200057235A (ko) * 2018-11-16 2020-05-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참조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CN109714735B (zh) * 2018-12-25 2020-07-24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物联网中鲁棒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9413622B (zh) * 2018-12-25 2020-07-24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解决物联网中数据传输冲突的方法
US11039422B2 (en) 2019-01-11 2021-06-1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Load manager performance management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CN110048811B (zh) * 2019-03-29 2021-12-07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物联网中低时延的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034911B (zh) * 2019-03-29 2021-12-07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物联网中快速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1838102B2 (en) * 2021-11-12 2023-12-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s for optical network dimensioni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88444A1 (en) * 2010-12-23 2012-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randomization for uplink signaling
CN103828318A (zh) * 2011-09-23 2014-05-2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48601A (zh) * 2013-08-08 2015-02-11 北京久华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CN105099639A (zh) * 2015-05-15 2015-11-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节点
CN105379161A (zh) * 2014-01-29 2016-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24000B1 (ko) * 2009-03-17 2015-06-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정보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JP5961853B2 (ja) * 2011-04-27 2016-08-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US9258801B2 (en) * 2012-03-19 2016-02-0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ggregation of resources in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s
KR102098055B1 (ko) * 2012-04-30 2020-04-0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제어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021632A1 (ko) * 2012-07-31 2014-0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데이터 송신 및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124679A1 (en) * 2013-02-15 2014-08-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llocation of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s from mapped resource region
GB2522482A (en) * 2014-01-28 2015-07-29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797649B (zh) * 2014-10-10 2021-06-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与灵活的csi配置和关联反馈有关的系统和方法
JP6785664B2 (ja) * 2015-01-28 2020-11-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方法
JP6343682B2 (ja) * 2015-04-03 2018-06-1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US11076387B2 (en) * 2015-11-03 2021-07-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30410B2 (en) * 2016-05-13 2020-04-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rchitecture,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88444A1 (en) * 2010-12-23 2012-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randomization for uplink signaling
CN103828318A (zh) * 2011-09-23 2014-05-2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48601A (zh) * 2013-08-08 2015-02-11 北京久华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CN105379161A (zh) * 2014-01-29 2016-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5099639A (zh) * 2015-05-15 2015-11-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节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38912B2 (en) 2023-12-05
US20230007643A1 (en) 2023-01-05
US20240064742A1 (en) 2024-02-22
US11470580B2 (en) 2022-10-11
CN107222926A (zh) 2017-09-29
EP3435712A1 (en) 2019-01-30
EP3435712B1 (en) 2022-06-15
WO2017162040A1 (zh) 2017-09-28
ES2924059T3 (es) 2022-10-04
CN114158126A (zh) 2022-03-08
EP4033843A1 (en) 2022-07-27
US20200305137A1 (en) 2020-09-24
EP3435712A4 (en) 2019-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22926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888626B2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HARQ-ACK codeboo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using same
US1031410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unlicensed spectrum
KR102230097B1 (ko) 협대역 통신들을 위한 협대역 시분할 듀플렉스 프레임 구조
US1088014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464035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hared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supporting same
US9888459B2 (en) Scheduling method for inter-terminal direct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CN116647315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和基站及其执行的方法
CN106455069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
JP2017512042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競合ベースリソースを用いたスケジューリング要求伝送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CN112690036A (zh) 用于车辆对一切通信的资源分配和带宽部分非活动定时器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TW201927046A (zh) 信號重複衝突之優先規則
US11659521B2 (en) Long 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 format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US20240073965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1149407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
KR10203458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데이터 수신 확인을 위한 상향링크 제어채널 할당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20200118495A (ko) 통신 디바이스, 인프라스트럭처 장비, 무선 통신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KR20200082035A (ko) 무선 통신시스템에서 pucch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20240049246A1 (en) Frequency resource allocation of a bandwidth part for multiple communication types
KR20190051730A (ko) 단말과 기지국 간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다중화 방법과 그에 따른 제어신호의 전송 및 수신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KR20130039638A (ko) 하향 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2024004133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의 단말 간 협력 방법 및 장치
KR20190017492A (ko) 무선 통신시스템에서 그랜트 없는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KR20190038737A (ko) 단말과 기지국 간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다중화 방법과 그에 따른 제어신호의 전송 및 수신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KR20180122893A (ko)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