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13692B - 通信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13692B
CN107113692B CN201580069865.6A CN201580069865A CN107113692B CN 107113692 B CN107113692 B CN 107113692B CN 201580069865 A CN201580069865 A CN 201580069865A CN 107113692 B CN107113692 B CN 1071136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access network
network device
access
network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98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13692A (zh
Inventor
杨利
张宏卓
周凯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113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3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13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36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04W36/1446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wherein at least one of the networks is unlicen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和设备。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用户设备可以选择更合理的数据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资源日益丰富。例如,分别支持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的通信制式可以被使用,未来新的通信制式通信制式也将被不断引入。同时,不同通信制式的覆盖范围存在重叠。
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性等选择适合的无线资源接入网络,而现有技术无法灵活的依据UE这些特性为UE建立数据传输的通道,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为UE选择合适的无线资源的方法、设备和系统,从而可以合理并且高效地使用无线资源,提升用户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通信网络,所述通信网络包括网络控制器、第一用户设备和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包括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所述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控制信令传输的接入网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所述第三接入网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接入能力信息,所述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接入能力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具体为: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的用户面协议栈。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控制信令传输具体为: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间控制信令传输经由控制面协议栈得以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控制器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控制器配置的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网络还包括第二用户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第四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传输数据:所述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经由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所述网络控制器经由所述第四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网络还包括第三用户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第五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进行无线保真端对端Wi-Fi P2P通信:
所述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经由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进行Wi-Fi P2P通信;所述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消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三用户设备配置信道资源,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三用户设备间的Wi-Fi P2P通信。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为无线蜂窝网络制式,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为无线局域网制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控制器,应用于通信网络,所述通信网络包括网络控制器、第一用户设备和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包括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所述网络控制器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处理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控制信令传输的接入网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设备还用于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所述第三接入网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接入能力信息,所述处理设备根据所述接入能力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具体为: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的用户面协议栈。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控制信令传输具体为: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间控制信令传输经由控制面协议栈得以传输。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控制器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控制器配置的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网络还包括第二用户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第四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传输数据: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经由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经由所述第四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网络还包括第三用户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第五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进行无线保真端对端Wi-Fi P2P通信: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经由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进行Wi-Fi P2P通信;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消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三用户设备配置信道资源,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三用户设备间的Wi-Fi P2P通信。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为无线蜂窝网络制式,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为无线局域网制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通信网络,所述通信网络包括网络控制器、第一用户设备和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包括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网络控制器经由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控制器配置的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包括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控制信令传输的接入网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网络还包括支持第三通信制式的第三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消息指示所述网络控制器配置的至少一个接入设备还包括所述第三接入网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接入能力信息,以便所述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接入能力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具体为: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的用户面协议栈。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控制信令传输具体为:所述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间控制信令传输经由控制面协议栈得以传输。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网络还包括第二用户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第四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传输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经由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控制器发送所述数据,以使所述网络控制器经由所述所述第四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网络还包括第三用户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第五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进行无线保真端对端Wi-Fi P2P通信,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经由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器发送第三消息,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进行Wi-Fi P2P通信;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网络控制器经由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三用户设备配置的信道资源。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为无线蜂窝网络制式,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为无线局域网制式。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用户设备,应用于通信网络,所述通信网络包括网络控制器、第一用户设备和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包括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所述用户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包括:发送单元,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控制器经由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控制器配置的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包括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控制信令传输的接入网设备。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网络还包括支持第三通信制式的第三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消息指示所述网络控制器配置的至少一个接入设备还包括所述第三接入网设备。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接入能力信息,以便所述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接入能力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具体为: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的用户面协议栈。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控制信令传输具体为:所述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间控制信令传输经由控制面协议栈得以传输。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网络还包括第二用户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第四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传输数据,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经由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控制器发送所述数据,以使所述网络控制器经由所述所述第四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网络还包括第三用户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第五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进行无线保真端对端Wi-Fi P2P通信: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经由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器发送第三消息,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进行Wi-Fi P2P通信;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控制器经由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三用户设备配置的信道资源。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为无线蜂窝网络制式,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为无线局域网制式。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网络控制器,应用于通信网络,所述通信网络包括网络控制器、第一用户设备和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包括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包括接收器,处理器,总线,存储器和发送器;
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总线获取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用于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控制信令传输的接入网设备。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第一用户设备,应用于通信网络,所述通信网络包括网络控制器、第一用户设备和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包括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包括接收器,处理器,总线,存储器和发送器;
所述发送器,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网络控制器经由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控制器配置的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包括所述第二接入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控制信令传输的接入网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引入一种网络控制器为UE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使得UE可以使用多个接入网设备实现数据传输。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为UE建立起更合理的传输数据的通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保真端对端Wi-Fi P2P通信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具体交互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具体交互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以下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实施例。
现今,第二代(2G,2nd gene通信制式ion)网络、第三代(3G,3rd gene通信制式ion)网络和第四代(4G,4th gene通信制式ion)网络被广泛应用。其中,2G网络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3G网络包括码分多址(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OFDMA,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single carrierFDMA)等系统;4G网络包括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LTE高级(LTE-A,LTEAdvanced)等系统。同时被应用的还有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等。
这些网络有着不同的特性,例如,WLAN覆盖范围小、传输速率快、但是可靠性较差;LTE网络覆盖范围大、可靠性较好。另外,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数据流量,微基站正在被大量部署。微基站的覆盖范围小,但信道条件好、数据传输率高,相对地,宏基站覆盖范围大,但数据传输率低。
不难推断,未来的网络将是多制式、多小区共存的异构网络。支持多个业务的UE,针对不同的业务将会具有不同的QoS需求。例如,语音通信要求传输速率高、时延小;文件传输需要可靠性高,等等。
而当前的网络,无线资源分配的目标是以提高某一个网络(支持一种通信制式)的频谱利用效率。例如,抗干扰协调算法是以协调同网络中不同小区的干扰为首要任务,网络切换也是以同一网络内的小区切换为主。
因此,对于具有不同接入能力、承载多种业务的UE,需要合理地为UE建立起传输数据的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引入一种网络控制器为UE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使得UE可以使用多个接入网设备实现数据传输。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为UE建立起更合理的传输数据的通道。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为网络控制器和第一UE之间的交互方法。该方法包括:
S101、第一UE经由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
S102、网络控制器接收第一消息。
S103、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UE配置第二接入网设备。
网络控制器是本发明实施例新构设的一种网元设备,UE进行数据传输的无线资源可以由网络控制器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应用于异构网络中,也即多种制式、多种小区共存的网络。异构网络中除了包括网络控制器外,还存在多个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为宏基站,也可以为小基站。例如,所述接入网设备可以为eNodeB,也可以为家庭型eNodeB(HeNB,homeeNodeB)、微基站(micro base station)、微微基站(pico base station)等小基站;所述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节点B(Node B)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所述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基站控制器(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和基站收发台(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所述接入网设备可以为接入点(AP,access point)。此处不做限制。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接入设备可以是宏基站,在宏基站的覆盖范围为内存在多个接入网设备,这些接入设备可以是微基站,也可以无线保真(Wi-Fi,wireless-fidelity)基站,这里不作限制。这些宏基站覆盖范围内的多个接入设备,可以分别支持多种通信制式,至少有一个接入网设备所支持的通信制式与所述宏基站不同,也即构成了异构网络。宏基站管理所述多个接入网设备并且它们之间可以进行通信。网络控制器作为一种网元设备,管理该异构网络中存在的接入网设备。
本例中,宏基站先向自身覆盖范围内的UE发送广播信息,该广播信息中可以包含自身的无线传输参数,如频点、支持的通信制式,也可以包含自身管理的接入网设备的信息,如微基站和Wi-Fi基站的信息。
第一UE根据接收到的广播信息,结合第一UE自身的接入能力,决定是否接入宏基站。如果第一UE决定接入宏基站,那么第一UE可以发送第一消息,请求与接入宏基站实现控制信令的传输。
可选的,第一UE可以和宏基站实现控制信令的传输,第一UE和宏基站实现控制信令的传输可以是第一UE与宏基站间经由它们之间的控制面协议栈实现。
可选的,第一UE的接入能力是指UE能力,业务等级,或者QoS要求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第一消息中可以包含第一UE的接入能力信息。
为了实现第一UE与网络侧的数据传输,宏基站向网络控制器转发第一消息。
可选的,第一UE与网络侧的数据传输可以是第一UE和接入网设备经由它们之间的用户面协议栈实现。
网络控制器可以根据第一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如第一UE的接入能力信息,为第一UE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UE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当网络控制器为第一UE配置了一个接入网设备时,该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第二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支持的通信制式可以不同于宏基站,即第一接入设备。当然根据实际情况,也可能存在第一接入网设备所支持的通信制式和第二接入网设备所支持的通信制式相同的情况,此处不做限定。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4、网络控制器为所述UE配置第三接入设备。
异构网络中,属于宏基站,也即第一接入网设备管理的还可以有第三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三接入网设备支持的通信制式可能不同于第二接入网设备支持的通信制式。网络控制器可以在第一UE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实现了数据传输的的前提下,或者同时为所述第一UE配置第三接入网设备,这样,所述第一UE便可以先后或者同时实现与第二接入网设备、第三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这两个接入网设备分别支持两种不同的通信制式。
需要注意的是,S103和S104可以是同时进行的,也可以是存在时间先后的,此处不做限制。
当然,根据实际需求,网络控制器可以为所述第一UE配置三个以上的接入网设备,也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控制器为UE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用于数据的传输。当网络控制器为第一UE配置了三个以上的接入网设备时,所述三个以上的接入网设备所支持的通信制式可以至少有一种不同于宏基站支持的通信制式。可选的,所述三个以上的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分别支持两种以上的通信制式。可选的,此时,与第一UE实现控制信令传输、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所支持的通信制式可以各不相同。例如,宏基站支持的是通信制式1,网络控制器为UE配置了三个接入网设备,所述三个接入网设备支持的分别是通信制式2、通信制式3以及通信制式4,其中,通信制式1、通信制式2、通信制式3、通信制式4各不相同。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5、网络控制器经由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一UE发送第二消息。
S106、第一UE接收第二消息。
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网络控制器配置的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具体地,可以指示上述步骤中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和第三接入网设备、或者更多的接入网设备。第二消息可以包括第一UE与配置的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传输数据所使用无线传输参数,例如,所需使用的频点、支持的通信制式等等。
第一UE获知可以与自身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便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接入信号,以实现与网络侧的数据传输。
可选的,网络控制器还可以将第一UE的接入能力信息发送给该网络控制器为第一UE配置的接入网设备。这样,所述配置的接入网设备便可以根据第一UE的接入能力信息更合理地调整与UE之间的通信。
当然,网络控制器也可以直接向其配置的接入网设备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指示这些所述配置的接入网设备与第一UE实现数据传输。可选的,所述通知消息还可以包含无线传输参数,例如,频点、支持的通信制式等等。
可选的,上述频点等无线配置参数可以是之前已经配置好的默认参数,也可以是网络控制器为第一UE配置接入网设备的过程中进行配置的参数,此处不做限制。
在第一UE接入网络后,当所述网络中还包括第二UE以及与所述第二UE实现数据传输的第四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UE需要向所述第二UE传输数据时,现有技术的方案中,数据必须经过核心网进行传送,这种方法加大了通信的时延,降低了UE的QoS。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的技术方案,如图3所示,该方法为第一UE和网络控制器之间的交互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所述步骤:
S301、第一UE经由与所述第一UE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控制器发送所述数据。
S302、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数据。
S303、网络控制器经由所述第四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二UE发送所述数据。
该方案由网络控制器实现数据的传输功能,不经过核心网侧,缩短了通信的时延,高效、便捷地完成业务数据的传输,提升了用户的QoS。
可选的,与所述第一UE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三接入网设备。
当第一UE需要与所述第二UE进行无线保真端对端Wi-Fi P2P通信时,现有技术由终端自主选择信道资源的方式,这种方案无法灵活、有效的使用无线资源。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如图4所示,该方法为第一UE和网络控制器之间的交互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01、第一UE经由与所述第一UE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器发送第三消息。
S402、网络控制器接收第三消息。
S403、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消息,为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配置信道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网络控制器为请求Wi-Fi P2P通信的UE配置信道资源,使得无线信道资源能够被合理、高效地利用,同时UE的QoS也得到了提升。
第三消息可以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二UE进行Wi-Fi P2P通信。
如图5所示,第一UE和第二UE在一个网络控制其的管理范围内,网络控制器为此次Wi-Fi P2P通信配置信道资源,再通过与第一UE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和第四接入网设备分别将信道资源信息发送给第一UE和第二UE。其中,信道资源可以包括Wi-Fi P2P通信所需的频点和使用的通信制式等信息。
当业务负载、干扰水平等情况变化时,网络控制器可以跟新信道资源,并及时通过与第一UE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和第四接入网设备分别将信道资源信息发送给第一UE和第二UE。
当第一UE需要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切换时,网络控制器可以经由源接入网设备(本方法中之前与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将切换命令发送给第一UE,切换命令包括第一UE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在该步骤之前,网络控制器经由源接入网设备向第一UE发送测量命令。测量命令可以包括:目标接入网设备的通信制式、频点等信息。
第一UE根据该测量命令,测量目标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
第一UE将测量的结果经由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网络控制器。
可选的,网络控制器将第一UE的接入能力信息发送给目标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将相关频点信息、使用的通信制式等发送给目标接入网设备。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的交互流程图,该方法是与图1所示的方法的具体交互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S601、宏基站发送广播信息。
该广播信息可以承载在广播帧当中,包含自身的无线传输参数,如频点、支持的通信制式,也可以包含自身管理的接入网设备的信息,如微基站和Wi-Fi基站的信息。
S602、UE向宏基站发送接入请求信息。
该接入请求信息可以承载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中,包括UE的接入能力信息。
S603、宏基站将所述接入请求信息转发给网络控制器。
S604、网络控制器为UE配置对应于至少一个基站的用户面协议栈,并且配置UE接入所述至少一个基站所使用的制式和频点等参数。
S605、网络控制器向宏基站发送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可以承载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配置(RRC connectionconfiguration)消息当中,包括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基站的信息、UE接入所述至少一个基站所使用的制式和频点等参数信息。
S606、宏基站将所述配置信息转发给UE。
S607、UE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接入所述至少一个基站。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流程图,该方法是第一UE向目标基站切换的具体流程。当UE需要向目标基站进行切换时,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701、网络控制器向源基站发送测量命令。
该源基站即为UE在图4中与之建立用户面的基站。该测量命令可以包括:目标基站的通信制式、频点等信息。
S702、源基站转发该测量命令给UE。
S703、UE测量目标基站的信号质量。
S704、UE将该测量的结果发送给源基站。
S705、源基站将该测量的结果转发给网络控制器。
当根据该测量的结果,网络控制器决定进行向目标基站进行切换时,执行以下步骤:
S706、网络控制器向源基站发送切换命令。
该切换命令用于指示UE向目标基站进行切换。
该切换命令可以包括接入目标基站的频点、使用的通信制式等信息。
S707、基站向UE转发该切换命令。
S708、网络控制器将UE接入能力信息,以及目标基站的频点等信息发送给目标基站。
S709、UE根据该切换命令,接入到目标基站。
为了实现图1至图7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控制器800,和一种第一UE900,如图8所示为一种网络控制器8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为一种第一UE900的结构示意图。
网络控制器800包括接收单元810和处理单元820:
接收单元810用于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UE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UE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处理单元820用于为所述第一UE配置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900包括发送单元910和接收单元920:
发送单元910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UE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UE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接收单元920用于接收所述网络控制器经由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控制器配置的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包括所述第二接入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异构网络,该网络中包括网络控制器、第一UE和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包括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如前述对应方法实施例中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宏基站,宏基站先向自身覆盖范围内的UE发送广播信息,该广播信息中可以包含自身的无线传输参数,如频点、支持的通信制式,也可以包含自身管理的接入网设备的信息,如微基站和Wi-Fi基站的信息。
第一UE7900根据接收到的广播信息,结合第一UE7900自身的接入能力,决定是否接入宏基站。如果第一UE7900决定接入宏基站,那么第一UE7900的发送单元7910可以发送第一消息,请求与接入宏基站。
可选的,第一UE900和宏基站可以实现控制信令的传输,进一步的,可以是第一UE900与宏基站间经由它们之间的控制面协议栈实现。
可选的,第一UE900的接入能力是指UE能力,业务等级,或者QoS要求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第一消息中可以包含第一UE的接入能力信息。
为了实现第一UE900与网络侧的数据传输,宏基站向网络控制器800转发第一消息。
可选的,第一UE900与网络侧的数据传输可以是第一UE900和接入网设备经由它们之间的用户面协议栈实现。
网络控制器6800的处理单元6820可以根据第一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如第一UE6800的接入能力信息,为第一UE7900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UE7900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当网络控制器6800为第一UE配置了一个接入网设备时,该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第二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支持的通信制式可以不同于宏基站,即第一接入设备。当然根据实际情况,也可能存在第一接入网设备所支持的通信制式和第二接入网设备所支持的通信制式相同的情况,此处不做限定。
可选的,网络控制器800的处理单元820还可以为第一UE900配置第三接入网设备,第三接入网设备支持的通信制式可能不同于第二接入网设备支持的通信制式。网络控制器800的处理单元820可以在第一UE900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实现了数据传输的的前提下,或者同时为所述第一UE900配置第三接入网设备,这样,所述第一UE900便可以先后或者同时实现与第二接入网设备、第三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这两个接入网设备分别支持两种不同的通信制式。根据实际需求,网络控制器800的处理单元820可以为所述第一UE900配置三个以上的接入网设备,当网络控制器800的处理单元820为第一UE900配置了三个以上的接入网设备时,所述三个以上的接入网设备所支持的通信制式中至少有一种不同于宏基站支持的通信制式。
可选的,为了将上述的配置信息通知到第一UE7900,以便第一UE7900获知可以与自身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并进而与网络控制器6800所配置的接入网设备实现数据的传输。这种情况下,网络控制器6800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6830,用于经由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一UE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网络控制器6800配置的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具体地,可以指示上述步骤中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和第三接入网设备、或者更多的接入网设备。第二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一UE与配置的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传输数据所使用无线传输参数,例如,所需使用的频点、支持的通信制式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网络控制器为UE配置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使得UE可以使用多个接入网设备实现数据传输。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使得UE可以选择使用更合理的数据通道传输数据。
可选的,当网络还包括第二UE以及与所述第二UE实现数据传输的第四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UE900需要向所述第二UE传输数据时,第一UE900的发送单元910还用于经由与所述第一UE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控制器发送所述数据;网络控制器800的接收单元810还用于接收所述数据;网络控制器800的发送单元830还用于经由所述第四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二UE发送所述数据。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数据传送必须经过核心网,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网络控制器实现数据的传输功能,不经过核心网侧,缩短了通信的时延,高效、便捷地完成业务数据的传输,提升了用户的QoS。
可选的,当第一UE900需要与所述第二UE进行无线保真端对端Wi-Fi P2P通信时,第一UE的发送单元910还用于经由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器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可以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二UE进行Wi-Fi P2P通信;网络控制器800的接收单元810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消息,网络控制器800处理单元82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消息,为所述第一UE900和所述第二UE配置信道资源。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由终端自主选择信道资源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网络控制器为请求Wi-Fi P2P通信的UE配置信道资源,使得无线信道资源能够被合理、高效地利用,同时UE的QoS也得到了提升。
进一步的,当业务负载、干扰水平等情况变化时,网络控制器可以跟新信道资源,并及时通过与第一UE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和第四接入网设备分别将信道资源信息发送给第一UE和第二UE。
可选的,当第一UE900需要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切换时,网络控制器800的发送单元830可以经由源接入网设备(本方法中之前与第一UE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将切换命令发送给第一UE900,切换命令包括第一UE900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控制器800和第一UE900的功能可以通过处理器、收发器配合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网络控制器1000和另一种第一UE1100,图10为另一种网络控制器1000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另一种第一UE11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网络控制器1000包括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通信接口1030和总线1040,所述存储器1020存储执行指令,当所述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1010与所述存储器1020之间通过总线1040通信,所述处理器1010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030接收以及发送信息,并根据存储器1020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图1至图7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的步骤。
如图11所示,第一UE1100包括处理器1110、存储器1120、通信接口1130和总线1140,所述存储器1120存储执行指令,当所述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1110与所述存储器1120之间通过总线1140通信,所述处理器1110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130接收以及发送信息,并根据存储器1120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图1至图7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网络控制器为UE配置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使得UE可以同时使用多个接入网设备实现数据传输、可以使用两个接入网设备分别实现数据传输和控制信令传输。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线资源能够被合理、高效地利用,同时UE的QoS也得到了提升。
其中,图10和图11所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计算机指令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各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并实现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全部流程。其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配合相关的硬件实现。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等仅表示区分不同的对象,如不同的接入网设备,不同的UE,而本身并不具有实质性的限定。
以上各实施例中应用场景等的限定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也即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的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和替换,并不影响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4)

1.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通信网络,所述通信网络包括网络控制器、第一用户设备和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包括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控制信令传输的接入网设备;
所述通信网络还包括第二用户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第四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传输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经由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所述网络控制器经由所述第四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或者,
所述通信网络还包括第三用户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第五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进行无线保真端对端Wi-Fi P2P通信,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控制器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经由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进行Wi-Fi P2P通信;所述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消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三用户设备配置信道资源,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三用户设备间的Wi-Fi P2P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通信网络还包括支持第三通信制式的第三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所述第三接入网设备。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接入能力信息,所述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接入能力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具体为: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的用户面协议栈。
5.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控制信令传输具体为: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间控制信令传输经由控制面协议栈得以传输。
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控制器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控制器配置的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
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为无线蜂窝网络制式,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为无线局域网制式。
8.一种网络控制器,应用于通信网络,所述通信网络包括网络控制器、第一用户设备和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包括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控制器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处理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控制信令传输的接入网设备;
其中,所述通信网络还包括第二用户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第四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传输数据,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经由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经由所述第四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或者,
所述通信网络还包括第三用户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第五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进行无线保真端对端Wi-FiP2P通信,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经由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进行Wi-FiP2P通信;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消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三用户设备配置信道资源,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三用户设备间的Wi-FiP2P通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还用于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第三接入网设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接入能力信息,所述处理设备根据所述接入能力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接入能力信息,所述处理设备根据所述接入能力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12.如权利要求8至11任一所述的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具体为: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的用户面协议栈。
13.如权利要求8至11任一所述的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控制信令传输具体为: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间控制信令传输经由控制面协议栈得以传输。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控制信令传输具体为: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间控制信令传输经由控制面协议栈得以传输。
15.如权利要求8至11任一所述的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控制器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控制器配置的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控制器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控制器配置的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
17.一种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控制器具有权利要求13至14任意一项所述网络控制器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网络控制器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控制器配置的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
18.一种网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控制器具有权利要求8至17任意一项所述网络控制器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为无线蜂窝网络制式,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为无线局域网制式。
19.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通信网络,所述通信网络包括网络控制器、第一用户设备和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包括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网络控制器经由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控制器配置的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控制信令传输的接入网设备;
其中,所述通信网络还包括第二用户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第四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传输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经由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控制器发送所述数据,以使所述网络控制器经由所述所述第四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或者,
所述通信网络还包括第三用户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第五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进行无线保真端对端Wi-FiP2P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经由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器发送第三消息,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进行Wi-FiP2P通信;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网络控制器经由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三用户设备配置的信道资源。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所述通信网络还包括支持第三通信制式的第三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指示所述网络控制器配置的至少一个接入设备还包括所述第三接入网设备。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接入能力信息,以便所述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接入能力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接入能力信息,以便所述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接入能力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23.如权利要求19至2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具体为: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的用户面协议栈。
24.如权利要求19至2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控制信令传输具体为:所述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间控制信令传输经由控制面协议栈得以传输。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控制信令传输具体为:所述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间控制信令传输经由控制面协议栈得以传输。
2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具有权利要求19至25任意一项所述通信方法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为无线蜂窝网络制式,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为无线局域网制式。
27.一种用户设备,应用于通信网络,所述通信网络包括网络控制器、第一用户设备和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包括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所述用户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控制器经由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控制器配置的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控制信令传输的接入网设备;
其中,所述通信网络还包括第二用户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第四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传输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经由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控制器发送所述数据,以使所述网络控制器经由所述所述第四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所述通信网络还包括第三用户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第五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进行无线保真端对端Wi-FiP2P通信,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经由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器发送第三消息,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三用户设备进行Wi-FiP2P通信;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控制器经由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三用户设备配置的信道资源。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用户设备,所述通信网络还包括支持第三通信制式的第三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指示所述网络控制器配置的至少一个接入设备还包括所述第三接入网设备。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接入能力信息,以便所述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接入能力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接入能力信息,以便所述网络控制器根据所述接入能力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31.如权利要求27至30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具体为:请求所述网络控制器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的用户面协议栈。
32.如权利要求27至30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控制信令传输具体为:所述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间控制信令传输经由控制面协议栈得以传输。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实现控制信令传输具体为:所述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间控制信令传输经由控制面协议栈得以传输。
34.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具有权利要求27至33任意一项所述用户设备的全部特征,并且,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为无线蜂窝网络制式,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为无线局域网制式。
CN201580069865.6A 2015-04-22 2015-04-22 通信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71136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77239 WO2016169013A1 (zh) 2015-04-22 2015-04-22 通信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3692A CN107113692A (zh) 2017-08-29
CN107113692B true CN107113692B (zh) 2020-06-02

Family

ID=57143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9865.6A Active CN107113692B (zh) 2015-04-22 2015-04-22 通信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81702B2 (zh)
EP (1) EP3280186B1 (zh)
JP (1) JP6564061B2 (zh)
CN (1) CN107113692B (zh)
WO (1) WO20161690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35313B1 (en) * 2014-12-19 2021-04-14 Sony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relative position of user equipments
CN111918310B (zh) * 2020-08-10 2024-04-16 河北电信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以用户为中心的小区组网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5524A (zh) * 2008-02-05 2009-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选择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96389A (zh) * 2010-02-22 2011-09-2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跨无线接入交递中处理单一语音通话延续的方法与装置
CN102595524A (zh) * 2007-09-07 2012-07-1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移动交换台和移动台
CN102695240A (zh) * 2012-05-31 2012-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2976A1 (en) * 2001-01-31 2002-08-01 Newbury Mark 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inter-layer handoff in a hierarchical cellular system
CN101523765B (zh) * 2006-09-28 2013-06-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异构无线网络中提供用户设备发起和协助反向切换的系统及方法
CN101309442B (zh) * 2007-05-17 2011-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US8620320B2 (en) * 2007-06-19 2013-12-31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s for handing over calls betwee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ing dissimilar air interfaces
US9232452B2 (en) * 2008-10-31 2016-01-05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an inter rat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10187261A (ja) * 2009-02-13 2010-08-26 Ntt Docomo Inc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US9949305B2 (en) * 2009-10-02 2018-04-17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N102196532A (zh) * 2010-03-05 2011-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系统
US8406790B2 (en) * 2011-04-13 2013-03-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ducing complexity of pattern-based measurements
US9749932B2 (en) * 2011-07-07 2017-08-29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3650626B (zh) * 2011-07-12 2018-05-15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多rat接入模式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CN105357773B (zh) 2011-07-15 2020-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宽带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479978B2 (en) * 2011-10-18 2016-10-25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handover between a macrocell and a femtocell
WO2013123643A1 (en) * 2012-02-21 2013-08-2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ignalling interfaces in communications
CN103580791A (zh) * 2012-07-31 2014-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3906193A (zh) * 2012-12-26 2014-07-0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配置用户设备进行接入网络类型发现和选择的方法
US9374770B2 (en) * 2013-03-14 2016-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that facilitate discovery of small coverage area base stations
US9907006B2 (en) * 2013-06-03 2018-02-27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Cross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access with handoff an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sing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data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5524A (zh) * 2007-09-07 2012-07-1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移动交换台和移动台
CN101505524A (zh) * 2008-02-05 2009-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选择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96389A (zh) * 2010-02-22 2011-09-2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跨无线接入交递中处理单一语音通话延续的方法与装置
CN102695240A (zh) * 2012-05-31 2012-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517339A (ja) 2018-06-28
CN107113692A (zh) 2017-08-29
US20180042002A1 (en) 2018-02-08
EP3280186B1 (en) 2021-08-25
WO2016169013A1 (zh) 2016-10-27
EP3280186A4 (en) 2018-05-09
US10681702B2 (en) 2020-06-09
EP3280186A1 (en) 2018-02-07
JP6564061B2 (ja) 2019-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6924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10869350B2 (en) Establishing simultaneous radio connection between a user equipment and two eNodeBs
KR102125786B1 (ko) 핸드오버 방법, 기지국 및 단말 기기
JP6569779B2 (ja) マスター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960317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nabling direct mode communication between user equipments
CN109905887B (zh) 用于中继设备的通信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048748A1 (en) Mobile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related equipment
US2014029582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ffic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18211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ell load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74575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EP4029322A1 (en) Signaling to support power utilization modes for power saving
WO2021243598A1 (en) Optimization of ursp policies updates on dual-sim devices
US10681702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230071751A1 (en) Management of default data subscription (dds) in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devices
CN114930916A (zh) 基于ue组的小区重选
US20230362761A1 (en) Efficient support for user equipment with redundant protocol data unit session
JP7198373B2 (ja) 端末装置のグループへの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された送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