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11762A - 指纹识别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指纹识别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11762A
CN107111762A CN201780000215.5A CN201780000215A CN107111762A CN 107111762 A CN107111762 A CN 107111762A CN 201780000215 A CN201780000215 A CN 201780000215A CN 107111762 A CN107111762 A CN 107111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recognition region
fingerprint
determined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02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德坤
景心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111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17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94Hardware or software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age or video understan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168Image quality insp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检测到指纹识别区域被操作体操作时,采集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确定所述操作体是否离开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在所述操作体未离开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情况下,将所述图像与预存的指纹图像进行匹配;在匹配失败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在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指纹识别失败消息。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FRR的准确率,从而使得FRR能够更加真实地反应指纹识别芯片的性能。

Description

指纹识别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领域,尤其涉及指纹识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通过大数据来分析手机各个软件模块在用户实际使用手机过程中的表现,将大数据最终分析的结果作为评定各个手机外设性能优异的重要指标。
手机厂商可以搜集大量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指纹识别成功和识别失败的次数,并上报大数据,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各个指纹芯片的错误拒绝率(False Reject Rate,FRR)指标,根据FRR来判定不同指纹芯片的性能。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除了可能由于用户使用未注册手指进行识别和指纹芯片本身的性能导致指纹识别失败,还有可能是用户的误操作导致指纹识别失败。用户的误操作导致的指纹识别失败与指纹芯片的性能无关。由于现有技术中在计算FRR时将用户的误操作统计在内,导致FRR的准确率较低,无法真实反映指纹芯片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FRR的准确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指纹识别区域被操作体操作时,采集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
确定所述操作体是否离开所述指纹识别区域;
在所述操作体未离开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情况下,将所述图像与预存的指纹图像进行匹配;
在匹配失败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
在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指纹识别失败消息。
可选地,在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误操作的情况下,还可向服务器发送误操作消息。
可选地,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指纹识别成功消息。
所述服务器可以根据上报的指纹识别成功和指纹识别失败的次数,计算FRR。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指纹图像匹配失败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并在确定对该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指纹识别失败消息,能够提高FRR的准确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确定所述操作体是否离开所述指纹识别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操作体已离开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快速操作;
在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快速操作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
在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指纹识别失败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操作体已离开指纹识别区域,且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快速操作和误操作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指纹识别失败消息,能够提高FRR的准确率。
可选地,在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快速操作的情况下,还可向服务器发送快速操作消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快速操作,包括:
在采集到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快速操作;
在采集到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数量小于第二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快速操作。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图像的采集次数已达到预设次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包括:
在采集到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质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
在采集到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质量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误操作。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操作体是否离开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包括:
根据采集到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数据量或面积,确定所述操作体是否离开所述指纹识别区域。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装置,所述指纹识别装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具体,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指纹识别区域是否被操作;
采集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指纹识别区域被操作体操作时,采集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
确定所述操作体是否离开所述指纹识别区域;
在所述操作体未离开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情况下,将所述图像与预存的指纹图像进行匹配;
在匹配失败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指纹识别失败消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操作体已离开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快速操作;
在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快速操作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
在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指纹识别失败消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
在采集到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快速操作;
在采集到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数量小于第二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快速操作。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之前,确定图像的采集次数已达到预设次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在采集到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质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
在采集到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质量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误操作。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采集到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数据量或面积,确定所述操作体是否离开所述指纹识别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装置可以为指纹识别芯片,也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安装有指纹识别芯片的电子设备。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芯片可以为按压式指纹识别芯片、刮擦式指纹识别芯片或触摸式指纹识别芯片。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方法100的示意性流程图。方法100可以由指纹识别装置执行。如图1所示,方法100包括如下内容。
110、在检测到指纹识别区域被操作体操作时,采集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
120、确定操作体是否离开指纹识别区域;
130、在操作体未离开指纹识别区域的情况下,将图像与预存的指纹图像进行匹配;
140、在匹配失败的情况下,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
150、在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指纹识别失败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指纹图像匹配失败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并在确定对该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指纹识别失败消息,能够提高FRR的准确率,从而使得FRR能够更加真实地反应指纹识别芯片的性能。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为误操作,则指纹识别装置可以不响应这次指纹识别操作,例如指纹识别装置可以不点亮显示屏。这样能够降低指纹识别装置的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的指纹识别芯片,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同。例如,对于按压式指纹识别芯片,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为按压;对于刮擦式指纹识别芯片,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为滑动;对于触摸式指纹识别芯片,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为触摸。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操作体为手指。
需要说明的是,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也可以向服务器发送指纹识别成功消息。
服务器可以根据上报的指纹识别成功消息和指纹识别失败消息的次数,计算FRR。指纹识别装置向服务器上报指纹识别成功消息的次数即为指纹识别成功次数,上报指纹识别失败的次数即为指纹识别失败次数。例如,FRR是指纹识别失败次数与总的指纹识别次数的比值。在一些实施例中,总的指纹识别次数为指纹识别成功次数和指纹识别失败次数之和。
可选地,在步骤150中,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之前,方法100还包括:
确定图像的采集次数已达到预设次数。
也就是说,在匹配失败的情况下,如果图像采集的次数已达到预设次数,则进一步确定对该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预设次数为重复采集图像的最大次数,通过设定该预设次数能够提高指纹识别的成功率。
应理解,在匹配失败的情况下,如果图像采集的次数未达到预设次数,则重新采集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即重新执行方法100的相应流程。
该预设次数可以是设备厂商配置在指纹识别装置中的。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步骤120之后,方法100还可以包括:
160、在操作体已离开指纹识别区域的情况下,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快速操作;
170、在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快速操作的情况下,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
180、在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指纹识别失败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操作体已离开指纹识别区域且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快速操作时,进一步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并在不是误操作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指纹识别失败消息,能够提高FRR的准确率,从而使得FRR能够更加真实地反应指纹芯片的性能。
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为快速操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向服务器发送快速操作消息,以便服务器可以分析指纹识别区域被快速操作的情况等。在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误操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误操作消息,以便服务器可以分析指纹识别区域被误操作的情况等。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方法能够区分由于用户操作不当(如快速操作)和/或误操作导致的指纹识别不成功的情况,对于由于这两种情况导致的指纹识别不成功不上报指纹识别失败消息,能够提高服务器根据上报的指纹识别失败消息计算得到的FRR的准确率,从而使得FRR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指纹芯片的性能。
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无法区分对指纹识别区域的误操作或快速操作而导致指纹识别不成功的情况,对于这两种情况也会向用户提示识别失败,降低了用户体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为快速操作或误操作,则指纹识别装置可以不响应这次指纹识别操作,例如指纹识别装置可以不点亮显示屏。这样能够降低指纹识别装置的功耗,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快速操作,包括:
在采集到的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快速操作;
在采集到的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数量小于第二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快速操作。
其中,第一数量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数量。
应理解,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快速操作,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例如,还可以检测指纹识别区域被操作体操作的持续时间,如果该持续时间大于第一时段,则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快速操作;如果该持续时间小于第二时段,则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快速操作。
可选地,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包括:
在采集到的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质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
在采集到的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质量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误操作。
其中,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由于手指、手臂、手掌等身体的不同部位的纹路一致性、清晰度等不同,经过算法处理得到的图像的质量也不同,因此根据图像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判断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应理解,可以采用多种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来评价图像的质量。例如,可以对图像打分,根据图像得分来确定图像的质量情况。例如,手臂等部位图像质量一般在10-25左右,而手指纹路清晰一般都能达到50多。因此,通过选取合适的阈值,能够将很多的误触模情况区分出来。
应理解,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可选地,确定操作体是否离开指纹识别区域,包括:
根据采集到的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数据量或面积,确定操作体是否离开指纹识别区域。
应理解,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确定操作体是否离开指纹识别区域,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例如,还可以通过检测施加在指纹识别区域的压力来确定操作体是否离开指纹识别区域。
下面结合图3所示实施例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方法。图3所示实施例为图1和图2所示方法100的例子,在此适当省略了相应内容。
301、开始检测指纹识别区域是否被操作体操作。
302、检测到操作体操作指纹识别区域。
303、采集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
304、判断操作体是否离开指纹识别区域。若未离开,则执行305;若已离开,则执行313。
305、将采集到的图像与存储的指纹图像进行匹配,并判断是否匹配成功。若匹配成功,则执行310;若匹配失败,则执行306。
306、判断图像的采集次数是否已达到预设次数。若已达到预设次数,则执行307;若未达到预设次数,则执行312。
307、判断对指纹操作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若是误操作,则执行309;若不是误操作,则执行308。
308、向服务器上报识别失败消息。
309、向服务器上报误操作消息。应理解,也可以不向服务器上报误操作消息,则执行307之后,直接执行311。
310、向服务器上报识别成功消息。
311、重新采集图像。
312、判断对指纹操作区域的操作是否为快速操作。若对指纹操作区域的操作是快速操作,则执行313;若对指纹操作区域的操作不是快速操作,则执行307。
313、向服务器上报快速操作消息。应理解,也可以不向服务器上报误操作消息,则执行312之后结束。
314、结束。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指纹识别失败时,进一步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或快速操作,并在确定对该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或快速操作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指纹识别失败消息,能够提高FRR的准确率,从而使得FRR能够更加真实地反应指纹芯片的性能。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4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指纹识别装置400包括检测单元410、采集单元420、处理单元430和发送单元440。
检测单元410用于检测指纹识别区域是否被操作。
采集单元420用于在检测单元410检测到指纹识别区域被操作体操作时,采集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数据。
处理单元430用于:确定操作体是否离开指纹识别区域;在操作体未离开指纹识别区域的情况下,将图像与预存的指纹图像进行匹配;在匹配失败的情况下,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
发送单元440用于在处理单元430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指纹识别失败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指纹图像匹配失败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并在确定对该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指纹识别失败消息,能够提高FRR的准确率,从而使得FRR能够更加真实地反应指纹芯片的性能。
可选地,处理单元430还用于,在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之前,确定图像的采集次数已达到预设次数。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单元430还用于:
在操作体已离开指纹识别区域的情况下,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快速操作;
在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快速操作的情况下,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
在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指纹识别失败消息。
可选地,处理单元430具体用:
在采集到的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快速操作;
在采集到的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数量小于第二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快速操作。
可选地,处理单元430具体用于:
在采集到的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质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
在采集到的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质量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对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误操作。
可选地,处理单元430具体用于:
根据采集到的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数据量或面积,确定操作体是否离开指纹识别区域。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400可对应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方法的指纹识别装置,并且指纹识别装置4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至图3中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检测到指纹识别区域被操作体操作时,采集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
确定所述操作体是否离开所述指纹识别区域;
在所述操作体未离开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情况下,将所述图像与预存的指纹图像进行匹配;
在匹配失败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
在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指纹识别失败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操作体是否离开所述指纹识别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操作体已离开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快速操作;
在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快速操作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
在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指纹识别失败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快速操作,包括:
在采集到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快速操作;
在采集到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数量小于第二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快速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图像的采集次数已达到预设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包括:
在采集到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质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
在采集到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质量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误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操作体是否离开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包括:
根据采集到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数据量或面积,确定所述操作体是否离开所述指纹识别区域。
7.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指纹识别区域是否被操作;
采集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指纹识别区域被操作体操作时,采集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
确定所述操作体是否离开所述指纹识别区域;
在所述操作体未离开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情况下,将所述图像与预存的指纹图像进行匹配;
在匹配失败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指纹识别失败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操作体已离开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快速操作;
在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快速操作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
在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指纹识别失败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
在采集到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数量大于第一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快速操作;
在采集到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数量小于第二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快速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否为误操作之前,确定图像的采集次数已达到预设次数。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在采集到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质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不是误操作;
在采集到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质量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操作是误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采集到的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图像的数据量或面积,确定所述操作体是否离开所述指纹识别区域。
CN201780000215.5A 2017-03-20 2017-03-20 指纹识别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71117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77229 WO2018170658A1 (zh) 2017-03-20 2017-03-20 指纹识别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1762A true CN107111762A (zh) 2017-08-29

Family

ID=59663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0215.5A Pending CN107111762A (zh) 2017-03-20 2017-03-20 指纹识别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11762A (zh)
WO (1) WO201817065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6156A (zh) * 2018-04-17 2018-09-0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系统的唤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298055A (zh) * 2021-07-27 2021-08-24 深兰盛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静脉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03328A (ja) * 2003-06-13 2005-01-06 Rinnai Corp 給湯機用リモコン
CN105608409A (zh) * 2015-07-16 2016-05-2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68725A (zh) * 2016-04-08 2016-08-17 上海卓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令处理方法及所适用的移动终端
CN106055209A (zh) * 2016-05-31 2016-10-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应用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056081A (zh) * 2016-05-30 2016-10-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066691A (zh) * 2016-05-30 2016-11-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触发智能手表工作的装置及方法
CN106096513A (zh) * 2016-06-01 2016-11-09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6130734A (zh) * 2016-06-30 2016-11-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6203042A (zh) * 2016-07-05 2016-12-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确定指纹识别误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26708A (zh) * 2016-08-26 2017-0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CN106372586A (zh) * 2016-08-26 2017-0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感测装置、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
CN106506863A (zh) * 2016-12-08 2017-03-15 陈银芳 一种智能手机的快速操作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14570B2 (en) * 2004-11-16 2011-09-06 Activcard, Inc. Method for improving false acceptance rate discriminating for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systems
KR20150027329A (ko) * 2013-08-29 2015-03-12 주식회사 팬택 지문 인식기를 구비한 단말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CN105243369B (zh) * 2015-10-19 2017-03-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的识别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5550640B (zh) * 2015-12-07 2019-07-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03328A (ja) * 2003-06-13 2005-01-06 Rinnai Corp 給湯機用リモコン
CN105608409A (zh) * 2015-07-16 2016-05-2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68725A (zh) * 2016-04-08 2016-08-17 上海卓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令处理方法及所适用的移动终端
CN106056081A (zh) * 2016-05-30 2016-10-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066691A (zh) * 2016-05-30 2016-11-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触发智能手表工作的装置及方法
CN106055209A (zh) * 2016-05-31 2016-10-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应用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096513A (zh) * 2016-06-01 2016-11-09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6130734A (zh) * 2016-06-30 2016-11-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6203042A (zh) * 2016-07-05 2016-12-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确定指纹识别误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26708A (zh) * 2016-08-26 2017-0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CN106372586A (zh) * 2016-08-26 2017-0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感测装置、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
CN106506863A (zh) * 2016-12-08 2017-03-15 陈银芳 一种智能手机的快速操作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6156A (zh) * 2018-04-17 2018-09-0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系统的唤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496156B (zh) * 2018-04-17 2021-11-16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系统的唤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298055A (zh) * 2021-07-27 2021-08-24 深兰盛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静脉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70658A1 (zh) 2018-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27437B (zh)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及终端
CN104036177A (zh) 智能终端指纹解锁装置及方法
CN105045454A (zh) 一种终端防误触方法及终端
CN104077518A (zh) 解锁并执行应用程序的装置及方法
CN101140609A (zh) 注册指纹、登入应用软件及设定其登入方式的系统与方法
TW201344496A (zh) 防誤作業系統及方法
CN104866226A (zh)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27520A (zh) 一种应用界面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5760731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启动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TWI694383B (zh) 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電子裝置及指紋識別方法
CN104717360A (zh) 一种通话录音方法及终端
CN105867821A (zh) 一种图标排列方法、图标排列装置以及终端
CN105205377A (zh) 一种防止误启动相机的装置、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239199A (zh) 一种操作响应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8235303B (zh) 识别共享流量用户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5354019A (zh) 终端控制方法、终端控制装置和终端
CN106570370A (zh) 一种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111762A (zh) 指纹识别方法和装置
WO2019148956A1 (zh) 一种触控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376702A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463797A (zh) 防止触摸屏边缘误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41525A (zh) 终端的控制方法、设备和装置
CN107037951B (zh) 操作模式自动识别方法及终端
CN106681906A (zh) 指纹模块工作异常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5653193A (zh) 一种搜索的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