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2914B - 备份及恢复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备份及恢复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2914B
CN107102914B CN201710337480.4A CN201710337480A CN107102914B CN 107102914 B CN107102914 B CN 107102914B CN 201710337480 A CN201710337480 A CN 201710337480A CN 107102914 B CN107102914 B CN 1071029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up
data
unit
storage
storag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374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02914A (zh
Inventor
沈炤宇
王奇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im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im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im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im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3748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029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02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2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02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29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6Hardware arrangements for back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备份及恢复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其中所述实现系统包括连接的存储设备和备份设备,备份设备从存储设备上提取数据保存到备份设备上,备份设备包括:备份空间管理单元、存储设备管理单元和数据备份管理单元。恢复备份数据时,备份设备包括完成恢复作业的创建单元和在线恢复的执行单元。本发明所述备份及恢复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克服了因备份服务器与业务服务器上运行的操作系统、软件平台相关性产生的弊端,简化了数据的备份及恢复方式,使得针对不同的业务服务器操作系统及软件平台只需要使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数据备份及恢复,提高数据备份及恢复的速度。

Description

备份及恢复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备份及恢复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数据备份系统包括:备份服务器1和设置在备份服务器1中的用于存放备份数据的存储设备(图中未标识),数据备份方法是:备份服务器1通过业务服务器2及光纤连接设备3读取存储设备4中的业务数据并将其读取到的业务数据保存到备份服务器1中的存储设备中,并为该业务数据创建检索信息以便于备份数据的管理,进而实现对数据的安全保护。其中,业务服务器2上运行有业务软件,该业务软件产生的业务数据存储到存储设备4中,也即保存到存储设备4中,并为其创建检索信息用于备份数据的管理。
但是,这种数据备份方法中,备份服务器1的数据读取方式与业务服务器2的操作系统及业务系统使用的软件平台有关,例如,若备份服务器1要备份oracle数据库,就需要通过oracle数据库的备份接口来读取数据,若备份服务器1要备份MS-SQL数据库,就需要通过MS-SQL数据库的备份接口来读取业数据,若备份服务器1要备份EXCHANGE邮件系统,就需要通过EXCHANGE软件的备份接口来读取数据。
因此,上述数据备份方法比较复杂,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软件平台需要使用不同的备份接口实现,导致对使用者的要求高,不仅要求使用者熟悉备份系统,还要求使用者熟悉操作系统及各种软件平台的管理,同时,还需要不断跟随新的软件平台不断更新与之匹配的备份系统,给使用带来很大不便。
备份数据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当业务系统出现异常、业务数据丢失时,能够及时恢复数据并且数据不产生丢失,为此,备份数据的恢复与数据备份同等重要,且要求恢复速度尽可能的快。
但是,如图2所示,现行主流备份数据的恢复基本上都是采用离线恢复方式,即,先将静态的备份数据恢复到生产存储设备上,再从生产存储设备上启动恢复业务。
其离线恢复备份数据的步骤为:第一步,备份服务器1通过业务服务器2及光纤连接设备3向存储设备4发送静态备份数据,即,将静态的备份数据恢复到生产存储设备4上;第二步,业务服务器2从存储设备4中读取所述静态备份数据,即,业务服务器再从生产存储设备4上启动恢复业务。
由于备份数据的离线恢复方法中,数据恢复时间与数据量线性相关,因此,数据量越大恢复时间越长。又由于很多IT业务系统的数据量都是TB级别,TB级数据量的恢复时间往往需要若干小时,因此,采用上述备份数据的离线恢复方法会使得业务服务器2中的业务系统较长时间不能运行,无法满足用户对IT系统业务连续性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备份及恢复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克服因备份服务器与业务服务器上运行的操作系统、软件平台相关性产生的弊端,彻底简化数据的备份及恢复方式,使得针对不同的业务服务器操作系统及软件平台只需要使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数据备份及恢复,提高数据备份及恢复的速度。
于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备份及恢复数据的方法,包括:将具有备份管理及SAN存储功能的备份设备与用于存储业务服务器数据的存储设备连接,使备份设备直接从所述存储设备提取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在备份设备上:
建立备份空间管理,将备份设备的硬盘配置成用于保存所述存储设备数据的存储池,当存储池空间不足时,扩展存储池,当存储池空间使用率达到阈值时,删除最早的备份数据;
建立存储设备的管理,定义需要备份的存储设备并可提取存储设备信息,同时创建扫描识别,可扫描存储设备中已经配置的数据卷并可提取数据卷信息;
建立数据备份管理,创建备份作业、创建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备份作业执行时向所述存储设备发出备份指令,提取所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的备份空间;
恢复备份数据时,由备份设备执行,将备份数据授权给存储设备;
存储设备识别备份设备后,存储设备将备份数据中转发给业务服务器;
业务服务器使用所述存储设备中转的备份数据启动业务系统,业务系统运行的同时在存储设备中创建备份数据恢复配置,存储设备在线从备份设备中将备份数据恢复到存储设备中;
当备份数据全部恢复到存储设备中后,业务服务器使用所述恢复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重新启动业务系统。
其中,在恢复数据时还包括:在存储设备上判断备份数据是否恢复完成,若完成,则通知操作人员在业务服务器停止上业务运行,在存储设备上删除所述恢复配置,业务服务器使用存储设备启动业务系统。
其中,在备份数据时,所述建立备份空间管理还包括:提取并判断备份设备的硬盘使用状态,若硬盘为新硬盘,则将新硬盘配置成存储池候选盘,若硬盘为已经是存储池成员盘,则更新存储池信息;所述建立数据备份管理还包括:自动备份和自动备份清理,所述自动备份包括:扫描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信息,判断是否达到备份周期,若是,则读取存储设备数据,将读取的数据保存到备份设备的备份空间并登记备份信息;所述自动备份清理包括:扫描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信息,判断备份空间是否达到阈值,若是,则删除早期的数据备份,若不是,则继续判断是否超过保留数量,若是,则删除早期的数据备份。
其中,在备份数据时,所述创建备份作业,包括:输入备份作业名称、用于存放备份数据的存储池名称、需要备份的数据卷,在存储池中创建与数据卷对应的备份卷,并分配给存储设备进行识别,创建备份关系并定义为一致性备份组,登记所创建的备份作业信息;所述创建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包括:选择备份作业,确定备份作业执行的间隔周期以及数据备份保留的份数,登记所创建的策略信息。
进一步,在备份数据时,所述建立数据备份管理在存储设备上确认变化量数据,读取该变化量数据并将其保存到备份设备的备份空间,备份设备将所述变化量数据与其之前备份的数据合并为一个新的完整的全备份数据,并登记备份信息。
其中,所述在存储设备上确认变化量数据为通过存储设备上差异数据块map表定位前一次备份到当前时间的变化量数据。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备份及恢复数据的实现系统,包括用于存储业务服务器数据的存储设备和具有备份管理及SAN存储功能的备份设备,备份设备与所述存储设备连接,并从所述存储设备上提取数据保存到备份设备上,所述备份设备包括:备份空间管理单元、存储设备管理单元和数据备份管理单元,所述备份空间管理单元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所述存储设备数据的备份设备硬盘所在的单元;
配置单元,用于将存储单元配置成存储池并判断存储池空间是否充足及存储池空间使用率是否达到阈值;
扩展单元,用于当存储池空间不足时扩展存储池;
删除单元,用于当存储池空间使用率达到阈值时删除最早备份数据;
所述存储设备管理单元包括:
存储设备信息提取单元,用于定义需要备份的存储设备并可提取存储设备信息;
数据卷提取单元,用于创建扫描识别、可扫描存储设备中已经配置的数据卷并提取数据卷信息;
所述数据备份管理单元包括:
创建单元,用于创建备份作业、创建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
处理单元,用于当备份作业执行时向所述存储设备发出备份指令,提取所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
恢复备份数据时,由备份设备执行,备份设备包括完成恢复作业的创建单元和在线恢复的执行单元,所述完成恢复作业的创建单元包括:
授权单元,用于将存储单元存储的备份数据授权给存储设备;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备份数据;
所述在线恢复执行单元,用于由备份设备在存储设备上搭建如下单元: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备份设备中授权单元发来的授权数据;
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授权数据识别备份设备中存储单元存储的备份数据,并将该备份数据中转发给业务服务器;
创建单元,用于在业务系统运行的同时在存储设备中创建备份数据恢复配置使得存储设备可以在线从备份设备中的存储单元将备份数据恢复到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单元中;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业务服务器的业务数据和用于存储从备份设备中的存储单元恢复到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
判断通知单元,用于判断备份数据是否全部恢复到存储设备中,若是,则通知操作人员在业务服务器上使用所述恢复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重新启动业务系统;
恢复完成后的配置清理单元,用于在存储设备上删除所述恢复配置,所述判断通知单元通知操作人员在业务服务器上停止业务运行。
其中,所述备份空间管理单元中的存储单元为存储合并单元,用于保存所述存储设备数据的备份设备硬盘所在单元,并用于将所述数据备份管理单元的处理单元发来的所述变化量数据与其之前备份的数据合并为一个新的完整的全备份数据,并保存,同时登记备份信息;所述数据备份管理单元中的处理单元,当备份作业执行时向所述存储设备发出备份指令,在存储设备上确认变化量数据、读取该变化量数据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备份空间管理单元保存。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备份设备,与用于存储业务服务器数据的存储设备连接时,可从所述存储设备上提取数据并保存到该备份设备上,该备份设备包括:备份空间管理单元、存储设备管理单元和数据备份管理单元,所述备份空间管理单元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所述存储设备数据的备份设备硬盘所在的单元;
配置单元,用于将存储单元配置成存储池并判断存储池空间是否充足及存储池空间使用率是否达到阈值;
扩展单元,用于当存储池空间不足时扩展存储池;
删除单元,用于当存储池空间使用率达到阈值时删除最早备份数据;
所述存储设备管理单元包括:
存储设备信息提取单元,用于定义需要备份的存储设备并可提取存储设备信息;
数据卷提取单元,用于创建扫描识别、可扫描存储设备中已经配置的数据卷并提取数据卷信息;
所述数据备份管理单元包括:
创建单元,用于创建备份作业、创建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
处理单元,用于当备份作业执行时向所述存储设备发出备份指令,提取所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
恢复备份数据时,由备份设备执行,备份设备包括完成恢复作业的创建单元和在线恢复的执行单元,所述完成恢复作业的创建单元包括:
授权单元,用于将存储单元存储的备份数据授权给存储设备;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备份数据;
所述在线恢复执行单元,用于由备份设备在存储设备上搭建如下单元: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备份设备中授权单元发来的授权数据;
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授权数据识别备份设备中存储单元存储的备份数据,并将该备份数据中转发给业务服务器;
创建单元,用于在业务系统运行的同时在存储设备中创建备份数据恢复配置使得存储设备可以在线从备份设备中的存储单元将备份数据恢复到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单元中;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业务服务器的业务数据和用于存储从备份设备中的存储单元恢复到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
判断通知单元,用于判断备份数据是否全部恢复到存储设备中,若是,则通知操作人员在业务服务器上使用所述恢复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重新启动业务系统;
配置删除单元,用于在存储设备上删除所述恢复配置,所述判断通知单元通知操作人员在业务服务器上停止业务运行。
其中,所述备份空间管理单元中的存储单元为存储合并单元,用于保存所述存储设备数据的备份设备硬盘所在单元,并用于将所述数据备份管理单元的处理单元发来的所述变化量数据与其之前备份的数据合并为一个新的完整的全备份数据,并保存,同时登记备份信息;所述数据备份管理单元中的处理单元,当备份作业执行时向所述存储设备发出备份指令,在存储设备上确认变化量数据、读取该变化量数据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备份空间管理单元保存。
本发明所述备份及恢复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通过将具有备份管理及SAN存储功能的备份设备与存储设备连接,备份数据时备份设备直接从存储设备提取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中,恢复数据时在线从备份设备中将备份数据恢复到存储设备中,再使得当备份数据全部恢复到存储设备中后,业务服务器使用恢复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重新启动业务系统的方式,克服了因备份服务器与业务服务器上运行的操作系统、软件平台相关性产生的弊端,彻底简化数据的备份及恢复方式,使得针对不同的业务服务器操作系统及软件平台只需要使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数据备份及恢复,提高数据备份及恢复的速度。
进一步,通过读取变化量数据,并将变化量数据与之前备份的数据合并为一个新的完整的全备份数据的方式,使得数据的备份可以实时进行,对业务服务器的业务系统性能影响小,备份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备份数据的实现系统结构及数据走向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离线恢复备份数据的系统结构及数据走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备份数据的实现系统结构及数据走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建立备份空间存储池管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建立存储设备管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建立数据备份管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在线恢复备份数据的系统结构及数据走向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在线恢复备份数据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所述实时备份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所述备份及恢复数据的实现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备份及恢复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一种备份设备。
如图3所示,在备份数据时,本身实施例备份设备6直接从存储设备4中提取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6中,使得备份设备与业务服务器上运行的操作系统、软件平台不存在相关性,克服现有技术中因备份服务器与业务服务器上运行的操作系统、软件平台相关性产生的弊端,彻底简化了数据的备份方式。
具体的,如图4-6所示,一种备份及恢复数据的方法,包括:将具有备份管理及SAN存储功能的备份设备与用于存储业务服务器数据的存储设备连接,使备份设备直接从所述存储设备提取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在备份设备上:
建立备份空间管理,将备份设备的硬盘配置成用于保存所述存储设备数据的存储池,当存储池空间不足时,扩展存储池,当存储池空间使用率达到阈值时,删除最早的备份数据;
建立存储设备的管理,定义需要备份的存储设备并可提取存储设备信息,同时创建扫描识别,可扫描存储设备中已经配置的数据卷并可提取数据卷信息;
建立数据备份管理,创建备份作业、创建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备份作业执行时向所述存储设备发出备份指令,提取所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的备份空间;
恢复备份数据时,如图7、图8所示,由备份设备执行,将备份数据授权给存储设备;
存储设备识别备份设备后,备份设备将备份数据中转发给业务服务器;
业务服务器使用所述存储设备中转的备份数据启动业务系统,业务系统运行的同时在存储设备中创建备份数据恢复配置,存储设备在线从备份设备中将备份数据恢复到存储设备中;
当备份数据全部恢复到存储设备中后,业务服务器使用所述恢复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重新启动业务系统。
其中,所述建立备份空间管理、建立存储设备的管理、建立数据备份管理的方法不存在步骤的先后,只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即可。
具体的,在备份数据时,如图4所示,在建立备份空间管理时,还可以包括:
提取并判断备份设备的硬盘使用状态,若硬盘为新硬盘,则将新硬盘配置成存储池候选盘,若硬盘为已经是存储池成员盘,则更新存储池信息。
将备份设备的硬盘配置成用于保存所述存储设备数据的存储池,包括:输入存储池名称,选择新硬盘,将该新硬盘创建成存储池并登记信息。
所述扩展存储池,包括:选择存储池、选择新硬盘,将该新硬盘加入到存储池中并登记信息。
如图5所示,在建立存储设备的管理时,定义需要备份的存储设备包括:输入存储设备名称、IP地址、用户名和秘密,连接存储设备,并提取存储设备的存储信息,如序列号、FC(Fiber Channel,光纤通道技术)端口等,并登记。创建扫描识别包括:扫描存储卷,选择存储设备,连接存储提取数据卷信息,例如ID、数据卷名称、数据卷大小等,并登记信息。
如图6所示,在建立数据备份管理时,所述创建备份作业,包括:输入备份作业名称、用于存放备份数据的存储池名称、需要备份的数据卷,在存储池中创建与数据卷对应的备份卷,并分配给存储设备进行识别,创建备份关系并定义为一致性备份组,登记所创建的备份作业信息。
在建立数据备份管理时,所述创建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包括:选择备份作业,确定备份作业执行的间隔周期以及数据备份保留的份数,登记所创建的策略信息。
进一步,在建立数据备份管理时,还可以包括:
自动备份,根据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判断是否达到备份周期,若是,则读取存储设备数据,将读取的数据保存到备份设备的备份空间并登记备份信息;
自动备份清理,根据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信息来判断需要处理的备份组,判断备份空间是否达到阈值,若是,则删除早期的数据备份,若不是,则继续判断是否超过保留数量,若是,则删除早期的数据备份。
具体的,在恢复备份数据时,如图7所示,在备份设备上选择需要恢复的备份数据,提取备份数据,并授权给存储设备,存储设备识别备份数据后,一方面,在存储设备上将备份数据中转给业务服务器,业务服务器使用备份数据启动业务系统;另一方面,在存储设备上创建恢复配置,并在线恢复数据。之后,在存储设备上判断备份数据是否恢复完成,若没有完成,继续进行数据恢复,若完成,则通知操作人员在业务服务器上停止业务运行,在存储设备上删除所述恢复配置,业务服务器使用存储设备启动业务系统。
但是,上述的数据备份一般间隔时间较长,为周期性数据备份,一般一天备份一次,因此在出现系统灾难时,业务数据丢失量较大。为此,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实时备份数据及恢复数据的方法,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如图9所示,所述建立数据备份管理时,在存储设备上确认变化量数据,读取该变化量数据并将其保存到备份设备的备份空间,备份设备将所述变化量数据与其之前备份的数据合并为一个新的完整的全备份数据,并登记备份信息。
其中,所述在存储设备上确认变化量数据为通过存储设备上差异数据块map表定位前一次备份到当前时间的变化量数据。
本实施例的数据实时备份,对业务服务器的业务系统性能影响轻微,有效降低了数据丢失的风险。
与上述方法相对应的,如图10所示,还提供了一种备份及恢复数据的实现系统,包括用于存储业务服务器2数据的存储设备4和具有备份管理及SAN存储功能的备份设备6,备份设备6与所述存储设备4连接,并从所述存储设备上4提取数据保存到备份设备6上,所述备份设备6包括:备份空间管理单元61、存储设备管理单元62和数据备份管理单元63。
备份空间管理单元61,包括:
存储合并单元611,用于保存所述存储设备数据的备份设备硬盘所在的单元;
配置单元612,用于将存储单元配置成存储池并判断存储池空间是否充足及存储池空间使用率是否达到阈值;
扩展单元613,用于当存储池空间不足时扩展存储池;
删除单元614,用于当存储池空间使用率达到阈值时删除最早备份数据。
存储设备管理单元62,包括:
存储设备信息提取单元621,用于定义需要备份的存储设备并可提取存储设备信息;
数据卷提取单元622,用于创建扫描识别、可扫描存储设备中已经配置的数据卷并提取数据卷信息。
数据备份管理单元63,包括:
创建单元631,用于创建备份作业、创建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
处理单元632,用于当备份作业执行时向所述存储设备4发出备份指令,提取所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4。
进一步,为了及时识别扩展增加的新硬盘,备份空间管理单元61还可以包括:更新单元615,配置单元612提取并判断备份设备的硬盘使用状态,若硬盘为新硬盘,则将新硬盘配置成存储池候选盘,若硬盘为已经是存储池成员盘,则通过更新单元615更新存储池信息。
为了便于自动备份数据及自动清理早期备份数据,数据备份管理单元63还包括:自动备份单元633和自动备份清理单元634,所述自动备份单元633根据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信息,判断是否达到备份周期,若是,则读取存储设备数据,将读取的数据保存到备份设备的备份空间并登记备份信息;所述自动备份清理单元634用于根据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信息来判断需要处理的备份组,判断备份空间是否达到阈值,若是,则删除早期的数据备份,若不是,则继续判断是否超过保留数量,若是,则删除早期的数据备份。
备份数据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当业务系统出现异常、业务数据丢失时,能够及时恢复数据并且数据不产生丢失,为此,备份数据的恢复与数据备份同等重要,且要求恢复速度尽可能的快。
恢复备份数据时,由备份设备6执行,备份设备6包括完成恢复作业的创建单元64和在线恢复的执行单元65。
其中,完成恢复作业的创建单元64包括:
授权单元641,用于将存储单元存储的备份数据授权给存储设备;
存储单元642,用于存储备份数据;
在线恢复执行单元65,用于由备份设备在存储设备上搭建在线恢复执行单元,包括:
接收单元651,用于接收备份设备中授权单元发来的授权数据;
识别单元652,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授权数据识别备份设备中存储单元存储的备份数据,并将该备份数据中转发给业务服务器;
创建单元653,用于在业务系统运行的同时在存储设备中创建备份数据恢复配置67使得存储设备可以在线从备份设备中的存储单元将备份数据恢复到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单元中;
存储单元654,用于存储业务服务器的业务数据和用于存储从备份设备中的存储单元恢复到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
判断通知单元655,用于判断备份数据是否全部恢复到存储设备中,若是,则通知业务服务器使用所述恢复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重新启动业务系统。
备份设备6还包括:恢复完成后的配置清理单元66,用于在存储设备上删除所述恢复配置67,所述判断通知单元655通知业务服务器2停止业务运行。
进一步,为了实现实时数据的备份,所述备份空间管理单元61中的存储单元611不但可以用于保存所述存储设备数据的备份设备硬盘所在单元,还可以用于将所述数据备份管理单元的处理单元632发来的所述变化量数据与其之前备份的数据合并为一个新的完整的全备份数据,并保存,同时登记备份信息;此时,所述数据备份管理单元63中的处理单元632:当备份作业执行时向所述存储设备发出备份指令,在存储设备4上确认变化量数据、读取该变化量数据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备份空间管理单元61中保存。
本实施例中,使用自行开发的软件将一台x86服务器建成具有备份管理及SAN存储功能的备份设备6,并建立该备份设备6与需要进行数据备份的业务服务器存储设备4的连接;备份设备6从所述存储设备提取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本实施例中备份设备6使用磁盘作为备份数据的存放介质。
这里,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是一种专门为存储建立的独立于TCP/IP网络之外的专用网络。目前一般的SAN提供2Gb/S到4Gb/S的传输数率,同时SAN网络独立于数据网络存在,存取速度快。
使用上述备份及恢复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备份设备6,如图10所示,将备份设备6与存储设备4连接使用,备份设备4与上述实现系统中的结构一致,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述备份及恢复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备份设备在进行数据备份时,对业务服务器的业务系统性能影响轻微,在对数据进行恢复时,可不影响业务服务器的运行,满足IT系统业务连续性需求;
2. 本实施例的数据备份及数据恢复,彻底简化了数据备份及恢复方法,实现了使用同一种方法及其实现备份可以进行不同操作系统、不同软件平台下的不同数据的备份及恢复;
3. 大幅度降低了备份设备及恢复的难度,仅要求使用者熟悉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及备份设备即可;
4. 无需跟随软件平台的更新更新备份设备;
5. 进一步的实时数据备份,对业务服务器的业务系统性能影响轻微,极大程度提高了数据备份的实时性,有效减少了数据丢失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备份及恢复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具有备份管理及SAN存储功能的备份设备与用于存储业务服务器数据的存储设备连接,使备份设备直接从所述存储设备提取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在备份设备上:
建立备份空间管理,将备份设备的硬盘配置成用于保存所述存储设备数据的存储池,当存储池空间不足时,扩展存储池,当存储池空间使用率达到阈值时,删除最早的备份数据;
建立存储设备的管理,定义需要备份的存储设备并可提取存储设备信息,同时创建扫描识别,可扫描存储设备中已经配置的数据卷并可提取数据卷信息;
建立数据备份管理,创建备份作业、创建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备份作业执行时向所述存储设备发出备份指令,提取所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的备份空间;
恢复备份数据时,由备份设备执行将备份数据授权给存储设备;
存储设备识别备份设备后,存储设备将备份数据中转发给业务服务器;
业务服务器使用所述存储设备中转的备份数据启动业务系统,业务系统运行的同时在存储设备中创建备份数据恢复配置,存储设备在线从备份设备中将备份数据恢复到存储设备中;
当备份数据全部恢复到存储设备中后,业务服务器使用所述恢复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重新启动业务系统;
其中,所述恢复备份数据时还包括:在存储设备上判断备份数据是否恢复完成,若完成,则由操作人员在业务服务器上停止业务运行,在存储设备上删除所述恢复配置,业务服务器使用存储设备启动业务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备份数据时,所述建立备份空间管理还包括:提取并判断备份设备的硬盘使用状态,若硬盘为新硬盘,则将新硬盘配置成存储池候选盘,若硬盘为已经是存储池成员盘,则更新存储池信息;所述建立数据备份管理还包括:自动备份和自动备份清理,所述自动备份包括:扫描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信息,判断是否达到备份周期,若是,则读取存储设备数据,将读取的数据保存到备份设备的备份空间并登记备份信息;所述自动备份清理包括:扫描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信息,判断备份空间是否达到阈值,若是,则删除早期的数据备份,若不是,则继续判断是否超过保留数量,若是,则删除早期的数据备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备份数据时,所述创建备份作业,包括:输入备份作业名称、用于存放备份数据的存储池名称、需要备份的数据卷,在存储池中创建与数据卷对应的备份卷,并分配给存储设备进行识别,创建备份关系并定义为一致性备份组,登记所创建的备份作业信息;所述创建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包括:选择备份作业,确定备份作业执行的间隔周期以及数据备份保留的份数,登记所创建的策略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备份数据时,所述建立数据备份管理在存储设备上确认变化量数据,读取该变化量数据并将其保存到备份设备的备份空间,备份设备将所述变化量数据与其之前备份的数据合并为一个新的完整的全备份数据,并登记备份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存储设备上确认变化量数据为通过存储设备上差异数据块map表定位前一次备份到当前时间的变化量数据。
6.一种备份及恢复数据的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储业务服务器数据的存储设备和具有备份管理及SAN存储功能的备份设备,备份设备与所述存储设备连接,并从所述存储设备上提取数据保存到备份设备上,所述备份设备包括:备份空间管理单元、存储设备管理单元和数据备份管理单元,所述备份空间管理单元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所述存储设备数据的备份设备硬盘所在的单元;
配置单元,用于将存储单元配置成存储池并判断存储池空间是否充足及存储池空间使用率是否达到阈值;
扩展单元,用于当存储池空间不足时扩展存储池;
删除单元,用于当存储池空间使用率达到阈值时删除最早备份数据;所述存储设备管理单元包括:
存储设备信息提取单元,用于定义需要备份的存储设备并可提取存储设备信息;
数据卷提取单元,用于创建扫描识别、可扫描存储设备中已经配置的数据卷并提取数据卷信息;
所述数据备份管理单元包括:
创建单元,用于创建备份作业、创建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
处理单元,用于当备份作业执行时向所述存储设备发出备份指令,提取所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
恢复备份数据时,由备份设备执行将备份数据授权给存储设备,备份设备包括完成恢复作业的创建单元和在线恢复的执行单元,所述完成恢复作业的创建单元包括:
授权单元,用于将存储单元存储的备份数据授权给存储设备;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备份数据;
所述在线恢复执行单元,用于由备份设备在存储设备上搭建如下单元: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备份设备中授权单元发来的授权数据;
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授权数据读取备份设备中存储单元存储的备份数据,并将该备份数据中转发给业务服务器;
创建单元,用于在业务系统运行的同时在存储设备中创建备份数据恢复配置使得存储设备可以在线从备份设备中的存储单元将备份数据恢复到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单元中;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业务服务器的业务数据和用于存储从备份设备中的存储单元恢复到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
判断通知单元,用于判断备份数据是否全部恢复到存储设备中,若是,则通知操作人员在业务服务器上使用所述恢复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重新启动业务系统;
恢复完成后的配置清理单元,用于在存储设备上删除所述恢复配置,所述判断通知单元通知操作人员在业务服务器上停止业务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备份及恢复数据的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空间管理单元中的存储单元为存储合并单元,用于保存所述存储设备数据的备份设备硬盘所在单元,并用于将所述数据备份管理单元的处理单元发来的变化量数据与其之前备份的数据合并为一个新的完整的全备份数据,并保存,同时登记备份信息;所述数据备份管理单元中的处理单元,当备份作业执行时向所述存储设备发出备份指令,在存储设备上确认变化量数据、读取该变化量数据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备份空间管理单元保存。
8.一种备份设备,其特征在于,与用于存储业务服务器数据的存储设备连接时,可从所述存储设备上提取数据并保存到该备份设备上,该备份设备包括:备份空间管理单元、存储设备管理单元和数据备份管理单元,所述备份空间管理单元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所述存储设备数据的备份设备硬盘所在的单元;
配置单元,用于将存储单元配置成存储池并判断存储池空间是否充足及存储池空间使用率是否达到阈值;
扩展单元,用于当存储池空间不足时扩展存储池;
删除单元,用于当存储池空间使用率达到阈值时删除最早备份数据;所述存储设备管理单元包括:
存储设备信息提取单元,用于定义需要备份的存储设备并可提取存储设备信息;
数据卷提取单元,用于创建扫描识别、可扫描存储设备中已经配置的数据卷并提取数据卷信息;
所述数据备份管理单元包括:
创建单元,用于创建备份作业、创建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
处理单元,用于当备份作业执行时向所述存储设备发出备份指令,提取所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
恢复备份数据时,由备份设备执行将备份数据授权给存储设备,备份设备包括完成恢复作业的创建单元和在线恢复的执行单元,所述完成恢复作业的创建单元包括:
授权单元,用于将存储单元存储的备份数据授权给存储设备;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备份数据;
所述在线恢复执行单元,用于由备份设备在存储设备上搭建如下单元: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备份设备中授权单元发来的授权数据;
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授权数据识别备份设备中存储单元存储的备份数据,并将该备份数据中转发给业务服务器;
创建单元,用于在业务系统运行的同时在存储设备中创建备份数据恢复配置使得存储设备可以在线从备份设备中的存储单元将备份数据恢复到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单元中;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业务服务器的业务数据和用于存储从备份设备中的存储单元恢复到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
判断通知单元,用于判断备份数据是否全部恢复到存储设备中,若是,则通知操作人员在业务服务器上使用所述恢复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重新启动业务系统;
恢复完成后的配置清理单元,用于在存储设备上删除所述恢复配置,所述判断通知单元通知操作人员在业务服务器上停止业务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备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空间管理单元中的存储单元为存储合并单元,用于保存所述存储设备数据的备份设备硬盘所在单元,并用于将所述数据备份管理单元的处理单元发来的变化量数据与其之前备份的数据合并为一个新的完整的全备份数据,并保存,同时登记备份信息;所述数据备份管理单元中的处理单元,当备份作业执行时向所述存储设备发出备份指令,在存储设备上确认变化量数据、读取该变化量数据并将其发送给所述备份空间管理单元保存。
CN201710337480.4A 2017-05-15 2017-05-15 备份及恢复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 Active CN1071029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37480.4A CN107102914B (zh) 2017-05-15 2017-05-15 备份及恢复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37480.4A CN107102914B (zh) 2017-05-15 2017-05-15 备份及恢复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2914A CN107102914A (zh) 2017-08-29
CN107102914B true CN107102914B (zh) 2020-10-30

Family

ID=59669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37480.4A Active CN107102914B (zh) 2017-05-15 2017-05-15 备份及恢复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029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2263B (zh) * 2017-05-15 2020-09-29 深圳市奇摩计算机有限公司 在线恢复备份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
CN107943618B (zh) * 2017-11-27 2021-01-05 北京华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仿真系统的数据快速恢复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1722880B (zh) * 2020-05-11 2024-02-09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生产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3884788B (zh) * 2021-09-10 2024-04-05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 配电网超前韧性恢复的环境数据自动化采集分析设备及流程
CN114189491B (zh) * 2021-12-06 2023-07-21 成都傲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代理备份和还原Exchange邮件服务器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04616B1 (en) * 2011-03-31 2015-08-11 Em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consistent points in file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49778A1 (en) * 2000-03-31 2002-04-25 Bell Peter W. System and method of information outsourcing
CN101610303A (zh) * 2008-06-17 2009-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数据自动备份方法及系统
CN102088361B (zh) * 2009-12-02 2015-04-15 华为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数据备份设备、方法和系统
US9632875B2 (en) * 2010-10-06 2017-04-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mated and self-adjusting data protection driven by business and data activity events
US9298372B2 (en) * 2013-03-06 2016-03-29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torage system snapshots
CN105677673B (zh) * 2014-11-20 2019-01-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866391B (zh) * 2015-05-13 2019-08-02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一种基于增量信息系统的终端信息备份方法和装置
CN105335255B (zh) * 2015-12-10 2018-07-20 上海数腾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业务快速恢复的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04616B1 (en) * 2011-03-31 2015-08-11 Em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consistent points in file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2914A (zh) 2017-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2914B (zh) 备份及恢复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
US7610511B2 (en) Journal migration method and data recovery management method
US7996611B2 (en) Backup data management system and backup data management method
CN104636375A (zh) 一种自动备份应用数据且按需恢复的方法及装置
CN10781795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4101409A1 (zh)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02521071A (zh) 一种基于私有云的虚拟机维护方法
CN103890736A (zh) 灾难恢复期间的消息对账
CN101777014A (zh) 备份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579363A (zh) 一种MySQL数据保护系统及其备份和恢复方法
CN106681865B (zh) 业务恢复方法及装置
WO2014082399A1 (zh) 移动终端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7122263B (zh) 在线恢复备份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
CN101937378B (zh) 一种对存储设备的数据进行备份保护的方法及计算机系统
CN103049343A (zh) 操作系统蓝屏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5893266B (zh) 用于重新使用文件系统的存储块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01772A (zh) 一种基于数据中心的操作系统备份、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2880530A (zh) 终端和终端备份及恢复方法
CN101110608B (zh) 一种主备板数据检测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4407942A (zh) 一种基于异地存储的Linux操作系统备份恢复方法
CN113986450A (zh) 一种虚拟机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07729182B (zh) 数据存储和访问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42841B (zh) 集群中创建数据快照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960602B (zh) 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988169A (zh) 一种云平台异常磁盘清理修复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