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1893B - 一种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1893B
CN107071893B CN201710037601.3A CN201710037601A CN107071893B CN 107071893 B CN107071893 B CN 107071893B CN 201710037601 A CN201710037601 A CN 201710037601A CN 107071893 B CN107071893 B CN 1070718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reference station
rover
center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376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1893A (zh
Inventor
郑彬
蒋云翔
向为
彭果
易文鑫
王文艺
朱增贤
刘蓉杰
张宁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Bei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Bei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Bei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Bei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3760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718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71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1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1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18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G01S19/43Determining position using carrier phase measurements, e.g. kinematic positioning; using long or short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 G01S19/44Carrier phase ambiguity resolution; Floating ambiguity; LAMBDA [Least-squares AMBiguity Decorrelation Adjustment] metho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273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using multipath or indirect path propagation signals in position determin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284Relative positio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包括选取固定参考站,设置标准坐标,获取观测数据并发送集中控制中心;集中控制中心配固定参考站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固定参考站计算伪距残差和载波相位残差并发送参考站调度中心;流动站对自身粗定位并传送给集中控制中心;集中控制中心分配流动站所属参考站调度中心;参考站调度中心匹配流动站对应的参考站并发给流动站;流动站接收参考站数据;流动站高精度定位。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所述定位方法定位的系统,包括一个集中控制中心、若干参考站调度中心、固定参考站和流动站以及通信链路。本发明定位速度快,精度高,成本低,数据处理压力小。

Description

一种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精度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应用从传统的测绘领域,延伸到了驾考,智能控制,无人驾驶,无人机,遥感等领域,从而导致高精度卫星导航终端(流动站)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不断增加的高精度卫星定位导航应用和定位终端使得高精度的网络RTK技术的需求越来越明显。
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是一种基于载波相位差份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是建立在实时处理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基础上,提供指定坐标系中的3维定位结果,实时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并具有实时性好、速度快等优点。RTK的基本原理为,参考站与流动站同时接收卫星信号,参考站将观测数据(主要为载波相位、伪距)和参考站标准坐标位置通过数据链(调制解调器、电台或通信网络)传输给流动站,流动站利用软件通过差分计算,降低流动站的观测误差,测算出流动站与参考站之间的相对坐标,根据参考站的标准坐标,实现精密定位,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RTK技术广泛应用于室外高精度定位导航相关的行业,例如,测绘,驾考,智能控制,无人驾驶,无人机,遥感等。
RTK技术的核心在于考虑到参考站和流动站之间观测数据值具备相同的主要是三种误差:大气层传播误差、卫星星历误差、星钟误差和其它形式的公共误差,利用差分的方式消除公共误差,解算出参考站与流动站之间载波相位的整周模糊度与实时相位差,进而实现高精度定位。然而,RTK技术对于参考站与流动站之间的距离有一定的限制。通常而言,参考站和流动站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20km,称之为短基线RTK。如果参考站与流动站之间的距离超过20km,则参考站和流动站接收数据存在的电离层误差的相关性会大大降低,从而无法得到有效的RTK定位结果,使得实时定位精度大幅度降低。对于参考站与流动站之间的距离超过20km以上的RTK技术称之为长基线RTK。目前解决长基线RTK精密定位的关键技术为网络RTK技术。网络RTK技术的原理如图1所示,具体如下:首先,存在一个网络RTK数据中心,其利用多个参考站的观测数据生成不同位置下的虚拟参考站(VRS—VirtualReference Station)并计算得到虚拟参考站的虚拟观测值,进而建立一个虚拟参考站和虚拟观测值的列表,并且通过收集所有RTK参考站的数据,实时更新虚拟参考站的虚拟参考值。其次,流动站通过粗定位(伪距单点定位)获取10米以内精度的定位结果,将其结果送给网络RTK数据中心,RTK数据中心根据其定位结果计算出对应的虚拟参考站的位置和观测值,并将相应的虚拟参考站的虚拟观测值传送给流动站。最后,流动站利用虚拟参考站的虚拟观测值与本站观测数据做差分,再利用常规的快速模糊度解算算法获取流动站与虚拟参考站的整周模糊度与实时相位差,进一步得到厘米级的定位结果。
然而,网络RTK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首先,需要建立一个RTK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与所有RTK参考站的位置需要考虑。RTK数据中心与参考站以及流动站之间能够确保实时通信,并且对通信速率有一定的要求。而在一些偏远地区,暂时没有移动通信网络或者当通信速率达不到RTK观测数据传输速率要求时,网络RTK技术就不能使用。(2)其次,由于网络RTK技术主要针对长基线RTK存在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因此,网络RTK技术无法通过短距离电台的方式实现,只能通过有线网络、无线蜂窝网络或者无线局域网的形式将参考站的观测信息通过internet网络汇总到网络RTK数据中心,观测数据存在一定的传输延迟和处理延迟,对于动态环境下的高精度定位有一定的局限性。(3)接着,网络RTK技术需要建设大量的参考站(也称为CORS站),CORS站建设费用极高,且CORS站每年需要付出大量的维护费用。(4)最后,RTK数据中心需要维持庞大的虚拟参考站数据更新和流动站数据交互。并且,网络RTK技术算法的复杂度和虚拟参考观测值是随着流动站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进而给数据中心服务器处理和通信网络传输带来极大的负担和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定位速度快、定位精度高、成本低廉、大规模应用时数据处理压力小的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所述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进行定位的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固定参考站,设置固定参考站自身的高精度标准坐标位置;
S2.步骤S1选取的固定参考站实时观测并获取RTK技术所需的观测数据;
S3.固定参考站将自身的标准坐标位置发送至集中控制中心;
S4.集中控制中心根据步骤S3获取的固定参考站的标准坐标位置,分配固定参考站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
S5.固定参考站依据步骤S2获取的观测数据计算自身的伪距残差和载波相位残差;
S6.固定参考站将步骤S5得到的伪距残差、载波相位残差以及步骤S1设置的标准坐标位置发送给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
S7.流动站通过伪距观测值计算得到自身当前的粗定位结果;
S8.流动站将步骤S7得到的粗定位结果传送给集中控制中心;
S9.集中控制中心根据步骤S8获取的流动站的粗定位结果分配流动站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
S10.参考站调度中心根据参考站的伪距残差、载波相位残差和标准坐标位置,以及流动站的粗定位位置结果匹配出流动站所对应的参考站;
S11.参考站调度中心将流动站所配对的参考站唯一标识(在通信网络中为唯一的IP地址或MAC地址)发送给流动站;
S12.流动站根据对应参考站的唯一标识,接收对应参考站的观测数据和标准坐标位置;
S13.流动站根据接收到的对应参考站的观测数据与自身的观测数据,完成流动站的高精度定位。
步骤S10所述的流动站所对应的参考站包括固定参考站和即时参考站。
所述的基于RTK和参考站的定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14.流动站获取设定时间内的整周模糊度解算的结果、伪距残差和载波相位残差,并联合判断自身是否能够成为即时参考站:若判断成功,则流动站转换为即时参考站;
S15.即时参考站获取一定时间内的整周模糊度解算的结果、伪距残差和载波相位残差,并联合判断本即时参考站是否能继续成为即时参考站:若判断不成功,则本即时参考站转换回流动站。
步骤S14所述的流动站判断自身是否能够成为即时参考站,具体为采用如下规则进行判断:
若流动站连续N次整周模糊度解算成功,并且每次解算的伪距残差值不大于2米,且载波相位残差值不大于2厘米,则流动站模式能够成为即时参考站。
步骤S15所述的判断即时参考站是否能继续成为即时参考站,具体为若即时参考站有连续M次整周模糊度解算不成功,则即时参考站转换为流动站。
所述的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16.集中控制中心接收流动站的粗定位定位,判断流动站所在位置与其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的管理区域之间的关系,并更新参考站调度中心所属的流动站集合;
S17.参考站调度中心更新参考站和流动站的配对信息。
步骤S16所述的更新参考站调度中心所属的流动站集合,具体为采用如下步骤进行更新:
A.参考站调度中心接收流动站的粗定位信息,并上报集中控制中心;
B.集中控制中心根据流动站所在位置与其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的管理区域之间的关系,采用如下规则更新参考站调度中心所属的流动站集合:
若流动站已经越区并切换到其他参考站调度中心的管理区域,则更新流动站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信息,并将更新信息发送至流动站和更新前后的参考站调度中心;
C.更新前的参考站调度中心从下属的流动站集中删除流动站信息,且更新后的参考站调度中心将流动站信息添加到自身下属的流动站集。
步骤S17所述的参考站调度中心更新参考站和流动站的配对信息,具体为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之一进行更新:
方式A-流动站请求更新:当流动站在所配对的当前的参考站环境下均无法得到固定解算结果,则流动站请求参考站调度中心进行参考站更新;
方式B-固定时间更新:在事先设定的固定时间周期,所述固定时间周期计时到达则立即更新参考站和流动站的配对信息;所述固定时间周期为根据环境的动态性进行设置,或根据用户行为分析进行设置。
步骤S1所述的固定参考站的选取,具体为在已知精确位置的地点设置固定参考站,或者在任意位置设置固定参考站,并通过定位算法获取固定参考站的精确位置。
所述的通过定位算法获取固定参考站的精确位置,具体为通过PPP精密单点定位算法长时间获取固定参考站的精确位置。
步骤S5所述的计算伪距残差和载波相位残差,具体为采用如下算式进行计算: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061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062
式中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063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064
其中,Δρc为伪距残差,Δρf为载波相位残差,第i颗卫星的每t个频点上的伪距观测值和载波相位观测值所对应的单点粗定位结果和精密定位结果分别为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065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066
站点的精确位置为(Xf,Yf,Zf),第i颗卫星的位置为(Xi,Yi,Zi)。
步骤S9所述的集中控制中心分配流动站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具体为采用就近分配原则,即集中控制中心选择距离流动站最近的那个参考站调度中心为流动站归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
步骤S10所述的参考站调度中心匹配流动站所对应的参考站,具体为采用如下规则进行匹配:
流动站所配对的参考站hj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071
式中argmin()为取最大值所在的索引,γ={h=1,...,3,ΔDj,h<SD};其中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072
第h个参考站的精密位置为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073
伪距残差和载波相位残差为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074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075
第j个流动站的粗定位位置为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076
SD的取值与短基线RTK的精度的有关,SD取值越大则RTK定位精度越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所述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进行定位的系统,包括一个集中控制中心、若干个RTK蜂窝小区以及集中控制中心与RTK蜂窝小区进行数据交互的通信链路;所述一个RTK蜂窝小区包括一个参考站调度中心,若干个固定参考站和若干个流动站,以及参考站调度中心、固定参考站和流动站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通信链路;所述集中控制中心用于接收固定参考站的位置信息、判断流动站与参考站调度中心的位置关系、分配流动站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以及更新流动站和参考站调度中心的数据信息;参考站调度中心用于匹配流动站所对应的参考站信息,并将所述匹配信息通过通信链路发送流动站;流动站为需要进行精确定位的流动站;固定参考站用于获取自身所在位置的精确位置,计算自身的伪距残差和载波相位残差并发送参考站调度中心,还用于与流动站进行匹配和定位流动站的位置;所述流动站所对应的参考站包括固定参考站和即时参考站,所述即时参考站由高精度定位后的流动站转换而来。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和系统,基于流动站/参考站可动态切换的模式,利用大规模的流动站/参考站的位置和观测数据,以及特定的参考站调度算法,为每个流动站提供多个特定的参考站进行配对,从而实现流动站的高精度定位;本发明需要一个集中控制中心和多个参考站调度中心,集中控制中心用于分配流动站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而参考站调度中心的作用是根据流动站的粗定位结果执行参考站调度算法,对流动站实现参考站分配,其分配的参考站为本参考站调度中心所属,每一个参考站归属于一个参考站调度中心,当参考站的位置发生一定改变时,会导致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也发生改变;在完成对流动站的参考站配对,参考站对配对的所有流动站发送数据,以便流动站实现高精度定位。一个流动站只与一个参考站配对。最后,每一个流动站在完成高精度定位之后,通过一定的判决准则,可以成为候选参考站以供其他的流动站做参考;本发明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集中式的CORS站网络建设,也不需要强大和复杂的RTK数据中心,可以利用现有的无线蜂窝网络架构,每一个移动通信基站作为参考站调度中心,只需要增加一个控制中心,组成蜂窝网络RTK的基本架构;与此同时,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高精度定位终端越多,网络的鲁棒性就越强,能有效地解决基于虚拟参考站的网络RTK技术存在的关键问题,非常有利于高精度定位导航的大规模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网络RTK技术的定位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定位系统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定位系统工作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应用所述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进行定位的定位系统,包括一个集中控制中心、若干个RTK蜂窝小区以及集中控制中心与RTK蜂窝小区进行数据交互的通信链路;所述一个RTK蜂窝小区包括一个参考站调度中心,若干个固定参考站和若干个流动站,以及参考站调度中心、固定参考站和流动站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通信链路;所述集中控制中心用于接收固定参考站的位置信息、判断流动站与参考站调度中心的位置关系、分配流动站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以及更新流动站和参考站调度中心的数据信息;参考站调度中心用于匹配流动站所对应的参考站信息,并将所述匹配信息通过通信链路发送流动站;流动站为需要进行精确定位的流动站;固定参考站用于获取自身所在位置的精确位置,计算自身的伪距残差和载波相位残差并发送参考站调度中心,还用于与流动站进行匹配和定位流动站的位置;所述流动站所对应的参考站包括固定参考站和即时参考站,所述即时参考站由高精度定位后的流动站转换而来。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本发明提供的这种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固定参考站,设置固定参考站自身的高精度标准坐标位置;在具体实施时,固定参考站可以在已知精确位置的地点设置固定参考站,或者在任意位置设置固定参考站,并通过PPP精密单点定位算法长时间获取固定参考站的精确位置;
S2.步骤S1选取的固定参考站实时观测并获取RTK技术所需的观测数据;
S3.固定参考站将自身的标准坐标位置发送至集中控制中心;
S4.集中控制中心根据步骤S3获取的固定参考站的标准坐标位置,分配固定参考站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
S5.固定参考站依据步骤S2获取的观测数据计算自身的伪距残差和载波相位残差,具体为采用如下算式进行计算: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101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102
式中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103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104
其中,Δρc为伪距残差,Δρf为载波相位残差,第i颗卫星的每t个频点上的伪距观测值和载波相位观测值所对应的单点粗定位结果和精密定位结果分别为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105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106
站点的精确位置为(Xf,Yf,Zf),第i颗卫星的位置为(Xi,Yi,Zi);
S6.固定参考站将步骤S5得到的伪距残差、载波相位残差以及步骤S1设置的标准坐标位置发送给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
S7.流动站通过伪距观测值计算得到自身当前的粗定位结果;
S8.流动站将步骤S7得到的粗定位结果传送给集中控制中心;
S9.集中控制中心根据步骤S8获取的流动站的粗定位结果分配流动站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就近分配原则,即集中控制中心选择距离流动站最近的那个参考站调度中心为流动站归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
S10.参考站调度中心根据参考站的伪距残差、载波相位残差和标准坐标位置,以及流动站的粗定位位置结果匹配出流动站所对应的参考站(包括固定参考站和即时参考站),具体为采用如下规则进行匹配:
流动站所配对的参考站hj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111
式中argmin()为取最大值所在的索引,γ={h=1,...,3,ΔDj,h<SD};其中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112
第h个参考站的精密位置为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113
伪距残差和载波相位残差为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114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115
第j个流动站的粗定位位置为
Figure BDA0001213378660000116
其中SD的取值决定了短基线RTK的精度,SD取值过大会使得RTK定位精度下降甚至得不到解算结果,SD取值过小会导致可能不存在与当前流动站配对的参考站;在具体实时时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选取SD的值:首先将SD设置为5km,若发现有参考站,则配对,若没有发现可以配对的参考站,再将SD增加5km,直到发现有配对的参考站为止,其中SD最多累加到20km;
S11.参考站调度中心将流动站所配对的参考站唯一标识发送给流动站;
S12.流动站根据对应参考站的唯一标识,接收对应参考站的观测数据和标准坐标位置;
S13.流动站根据接收到的对应参考站的观测数据与自身的观测数据,完成流动站的高精度定位;
S14.流动站获取设定时间内的整周模糊度解算的结果、伪距残差和载波相位残差,并联合判断自身是否能够成为即时参考站:若判断成功,则流动站转换为即时参考站,具体为采用如下规则进行判断:
若流动站连续N次整周模糊度解算成功,并且每次解算的伪距残差值不大于2米,且载波相位残差值不大于2厘米,则流动站模式能够成为即时参考站。其中,N可取任意整数值。N取值过小,容易造成即时参考站的虚警误判,进而导致错误累积,使得改即时参考站所配对的流动站都产生定位错误,对整个RTK网络造成错误的蔓延式扩散。N取值过大,容易造成极少数流动站能成为参考站,使得RTK网络中可以使用的即时参考站过少。因此,N的取值根据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选择方式。例如,在无人机,无人驾驶环境下,需要亚米级定位精度环境下,N取值可以为100-200左右,假设1秒的更新频率,则流动站成为即时参考站需要经过2-3分钟的判决时间。在测绘环境下,需要厘米级定位精度,N的取值可以为1000-3000左右,假设1秒的更新频率,则流动站成为即时参考站需要经过20-60分钟左右的判决时间;
S15.即时参考站获取一定时间内的整周模糊度解算的结果、伪距残差和载波相位残差,并联合判断本即时参考站是否能继续成为即时参考站:若判断不成功,则本即时参考站转换回流动站,具体为若即时参考站有连续M次整周模糊度解算不成功,则即时参考站转换为流动站;
S16.集中控制中心接收流动站的粗定位定位,判断流动站所在位置与其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的管理区域之间的关系,并更新参考站调度中心所属的流动站集合,具体为采用如下步骤进行更新:
A.参考站调度中心接收流动站的粗定位信息,并上报集中控制中心;
B.集中控制中心根据流动站所在位置与其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的管理区域之间的关系,采用如下规则更新参考站调度中心所属的流动站集合:
若流动站已经越区并切换到其他参考站调度中心的管理区域,则更新流动站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信息,并将更新信息发送至流动站和更新前后的参考站调度中心;
C.更新前的参考站调度中心从下属的流动站集中删除流动站信息,且更新后的参考站调度中心将流动站信息添加到自身下属的流动站集;
S17.参考站调度中心更新参考站和流动站的配对信息,具体为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之一进行更新即可:
方式A-流动站请求更新:当流动站在所配对的当前的参考站环境下均无法得到固定解算结果,则流动站请求参考站调度中心进行参考站更新;
方式B-固定时间更新:在事先设定的固定时间周期,所述固定时间周期计时到达则立即更新参考站和流动站的配对信息;所述固定时间周期为根据环境的动态性进行设置,或根据用户行为分析进行设置。

Claims (11)

1.一种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固定参考站,设置固定参考站自身的高精度标准坐标位置;
S2.步骤S1选取的固定参考站实时观测并获取RTK技术所需的观测数据;
S3.固定参考站将自身的标准坐标位置发送至集中控制中心;
S4.集中控制中心根据步骤S3获取的固定参考站的标准坐标位置,分配固定参考站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
S5.固定参考站依据步骤S2获取的观测数据计算自身的伪距残差和载波相位残差;具体为采用如下算式进行计算:
Figure FDA0002394009800000011
Figure FDA0002394009800000012
式中
Figure FDA0002394009800000013
Figure FDA0002394009800000014
其中,Δρc为伪距残差,Δρf为载波相位残差,第i颗卫星的每t个频点上的伪距观测值和载波相位观测值所对应的单点粗定位结果和精密定位结果分别为
Figure FDA0002394009800000015
Figure FDA0002394009800000016
站点的精确位置为(Xf,Yf,Zf),第i颗卫星的位置为(Xi,Yi,Zi);
S6.固定参考站将步骤S5得到的伪距残差、载波相位残差以及步骤S1设置的标准坐标位置发送给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
S7.流动站通过伪距观测值计算得到自身当前的粗定位结果;
S8.流动站将步骤S7得到的粗定位结果传送给集中控制中心;
S9.集中控制中心根据步骤S8获取的流动站的粗定位结果分配流动站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
S10.参考站调度中心根据参考站的伪距残差、载波相位残差和标准坐标位置,以及流动站的粗定位位置结果匹配出流动站所对应的参考站;
S11.参考站调度中心将流动站所配对的参考站唯一标识发送给流动站;
S12.流动站根据对应参考站的唯一标识,接收对应参考站的观测数据和标准坐标位置;
S13.流动站根据接收到的对应参考站的观测数据与自身的观测数据,完成流动站的高精度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所述的流动站所对应的参考站包括固定参考站和即时参考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S14.流动站获取设定时间内的整周模糊度解算的结果、伪距残差和载波相位残差,并联合判断自身是否能够成为即时参考站:若判断成功,则流动站转换为即时参考站;
S15.即时参考站获取一定时间内的整周模糊度解算的结果、伪距残差和载波相位残差,并联合判断本即时参考站是否能继续成为即时参考站:若判断不成功,则本即时参考站转换回流动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4所述的流动站判断自身是否能够成为即时参考站,具体为采用如下规则进行判断:
若流动站连续N次整周模糊度解算成功,并且每次解算的伪距残差值不大于2米,且载波相位残差值不大于2厘米,则流动站模式能够成为即时参考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5所述的判断即时参考站是否能继续成为即时参考站,具体为若即时参考站有连续M次整周模糊度解算不成功,则即时参考站转换为流动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16.集中控制中心接收流动站的粗定位定位,判断流动站所在位置与其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的管理区域之间的关系,并更新参考站调度中心所属的流动站集合;
S17.参考站调度中心更新参考站和流动站的配对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6所述的更新参考站调度中心所属的流动站集合,具体为采用如下步骤进行更新:
A.参考站调度中心接收流动站的粗定位信息,并上报集中控制中心;
B.集中控制中心根据流动站所在位置与其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的管理区域之间的关系,采用如下规则更新参考站调度中心所属的流动站集合:
若流动站已经越区并切换到其他参考站调度中心的管理区域,则更新流动站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信息,并将更新信息发送至流动站和更新前后的参考站调度中心;
C.更新前的参考站调度中心从下属的流动站集中删除流动站信息,且更新后的参考站调度中心将流动站信息添加到自身下属的流动站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7所述的参考站调度中心更新参考站和流动站的配对信息,具体为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之一进行更新:
方式A-流动站请求更新:当流动站在所配对的当前的参考站环境下均无法得到固定解算结果,则流动站请求参考站调度中心进行参考站更新;
方式B-固定时间更新:在事先设定的固定时间周期,所述固定时间周期计时到达则立即更新参考站和流动站的配对信息;所述固定时间周期为根据环境的动态性进行设置,或根据用户行为分析进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的固定参考站的选取,具体为在已知精确位置的地点设置固定参考站,或者在任意位置设置固定参考站,并通过PPP精密单点定位算法长时间获取固定参考站的精确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9所述的集中控制中心分配流动站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具体为采用就近分配原则,即集中控制中心选择距离流动站最近的那个参考站调度中心为流动站归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且步骤S10所述的参考站调度中心匹配流动站所对应的参考站,具体为采用如下规则进行匹配:
流动站所配对的参考站hj
Figure FDA0002394009800000041
式中argmin()为取最大值所在的索引,γ={h=1,...,3,ΔDj,h<SD};其中
Figure FDA0002394009800000042
第h个参考站的精密位置为
Figure FDA0002394009800000043
伪距残差和载波相位残差为
Figure FDA0002394009800000044
Figure FDA0002394009800000045
第j个流动站的粗定位位置为
Figure FDA0002394009800000046
SD的取值与短基线RTK的精度的有关,SD取值越大则RTK定位精度越小。
11.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10之一所述的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进行定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集中控制中心、若干个RTK蜂窝小区以及集中控制中心与RTK蜂窝小区进行数据交互的通信链路;所述一个RTK蜂窝小区包括一个参考站调度中心,若干个固定参考站和若干个流动站,以及参考站调度中心、固定参考站和流动站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通信链路;所述集中控制中心用于接收固定参考站的位置信息、判断流动站与参考站调度中心的位置关系、分配流动站所属的参考站调度中心以及更新流动站和参考站调度中心的数据信息;参考站调度中心用于匹配流动站所对应的参考站信息,并将所述匹配信息通过通信链路发送流动站;流动站为需要进行精确定位的流动站;固定参考站用于获取自身所在位置的精确位置,计算自身的伪距残差和载波相位残差并发送参考站调度中心,还用于与流动站进行匹配和定位流动站的位置;所述流动站所对应的参考站包括固定参考站和即时参考站,所述即时参考站由高精度定位后的流动站转换而来。
CN201710037601.3A 2017-01-19 2017-01-19 一种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70718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37601.3A CN107071893B (zh) 2017-01-19 2017-01-19 一种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37601.3A CN107071893B (zh) 2017-01-19 2017-01-19 一种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1893A CN107071893A (zh) 2017-08-18
CN107071893B true CN107071893B (zh) 2020-04-28

Family

ID=59598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37601.3A Active CN107071893B (zh) 2017-01-19 2017-01-19 一种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718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1910B (zh) * 2017-12-06 2021-02-19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相位差分的组网方法、装置及差分定位系统
CN109991637B (zh) * 2017-12-29 2021-06-1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定位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09188A (zh) * 2018-02-28 2019-09-06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控制无人机飞行的方法及系统、无人机
CN108519612B (zh) * 2018-03-01 2021-09-24 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 网络rtk切换方法
CN110907970B (zh) * 2018-09-17 2021-12-28 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 GNSS云端定位的多Rover基线组建方法
CN110461037B (zh) * 2019-10-09 2020-01-24 北京讯腾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格网化网络rtk定位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57830A2 (en) * 2006-05-16 2007-11-21 Kabushiki Kaisha TOPCON RTK-GPS survey system
CN101943749A (zh) * 2010-09-10 2011-01-12 东南大学 基于星型结构的虚拟参考站网络rtk定位方法
CN103823228A (zh) * 2014-01-29 2014-05-28 北京红旗胜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定位系统、终端和定位方法
CN105068096A (zh) * 2015-07-21 2015-11-18 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参考站接收机的非差改正数分布式处理系统与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33528B2 (en) * 2014-10-27 2018-04-03 Swift Navigatio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al time kinematic satellite position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57830A2 (en) * 2006-05-16 2007-11-21 Kabushiki Kaisha TOPCON RTK-GPS survey system
CN101943749A (zh) * 2010-09-10 2011-01-12 东南大学 基于星型结构的虚拟参考站网络rtk定位方法
CN103823228A (zh) * 2014-01-29 2014-05-28 北京红旗胜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定位系统、终端和定位方法
CN105068096A (zh) * 2015-07-21 2015-11-18 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参考站接收机的非差改正数分布式处理系统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1893A (zh) 2017-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1893B (zh) 一种蜂窝网络rtk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6772511B (zh) 一种分布式云rtk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6814379B (zh) 一种云rtk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6802426B (zh) 一种协作rtk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6569239B (zh) 一种广播式网络rtk定位技术
CN100385996C (zh) 基于td-scdma系统的rtk定位方法
CN106842266B (zh) 一种即时参考站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3185886B (zh) 卫星导航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3823228A (zh) 定位系统、终端和定位方法
CN106851606B (zh) 一种蜂窝网络rtk定位计费方法及系统
CN108061910B (zh) 基于相位差分的组网方法、装置及差分定位系统
WO2014022930A1 (en) Low latency centralized rtk system
TWI459016B (zh) 移動資訊確定裝置、方法以及接收器
CN106292264A (zh) 一种基于gnss高精度增强系统的广域精密授时系统
CN110545519A (zh) 网络rtk服务方法、网络rtk服务器、通信基站和存储介质
Gogoi et al. On the cooperative ranging between android smartphones sharing raw GNSS measurements
CN105300373A (zh) 一种三维坐标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03596265A (zh) 一种基于声音测距和移动向量的多用户室内定位方法
CN104837114A (zh) 用于确定用户的定位信息异常的方法和设备
AU2022453597B2 (en) Positioning metho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490828B (zh) 基于同源基线阵列的定位方法
CN104994580B (zh)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
CN107860392A (zh) 一种高效找人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6814381B (zh) 一种即时参考站定位鉴权方法及系统
CN106814380B (zh) 一种蜂窝网络协作rtk定位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