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99527B - 一种数据符号传输方法及无线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符号传输方法及无线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99527B
CN106899527B CN201510951688.6A CN201510951688A CN106899527B CN 106899527 B CN106899527 B CN 106899527B CN 201510951688 A CN201510951688 A CN 201510951688A CN 106899527 B CN106899527 B CN 1068995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ard band
length
symbol
wireless network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516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99527A (zh
Inventor
任海豹
曲秉玉
李元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5168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9952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110186 priority patent/WO2017101821A1/zh
Priority to EP16874878.8A priority patent/EP3382967B1/en
Publication of CN106899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99527A/zh
Priority to US16/009,204 priority patent/US1069369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99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995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343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52High-speed IEEE 1394 serial bus
    • H04L12/40071Packet processing; Packet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433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equaliser structure
    • H04L2025/03535Variable structures
    • H04L2025/03547Switching between time domain structures
    • H04L2025/0356Switching the time direction of equal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59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H04L51/063Content adaptation, e.g. replacement of unsuitable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H04L51/066Format adaptation, e.g. format conversion or compr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8Information format or content conversion, e.g. adaptation by the network of the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inform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wireless delivery to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符号传输方法及无线网络设备,其中,所述无线网络设备包括:信息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子帧中需要进行硬件切换的位置以及所述硬件切换的切换时间;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时间为所述位置对应的第一数据符号配置第一保护带,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切换时间;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子帧中除所述第一数据符号以外的数据符号作为第二数据符号,并为所述第二数据符号配置第二保护带;发送单元,用于向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子帧。采用本方案,能够提升资源利用率,增加系统容量。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符号传输方法及无线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符号传输方法及无线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在宽带通信系统中,接收机在接收数据时,一般会进行频域均衡,以对抗由于多径引起的信道频域选择性衰落。接收机在进行频域均衡时,必须保证接收到的前一符号对后一符号无符号间干扰,这就需要在每个符号前预留保护带以抵抗前一符号的符号间干扰。常用保护带设计方法包括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简称为“CP”)法、插零前缀(zeroprefix,简称为“ZP”)法和插零后缀(Zero Tail,简称为“ZT”)法。此外,为了降低基站及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的功耗,目前可通过多根天线进行波束成形(beamforming,简称为“BF”),增大基站覆盖范围,包括数字波束成形(digitalbeamforming,简称为“DBF”)、模拟波束成形(analog beamforming,简称为“ABF”)和混合模拟波束成形(hybrid beamforming,简称为“HBF”)三种。其中,ABF和HBF技术中的波束成形是依赖于射频移相器完成的,该射频移相器在进行相位调整时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即需要考虑波束切换时间的影响。
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如在CP通信系统中,如图1所示,考虑到波束切换时间,是在需要进行波束切换的符号处的CP前面,预留一定的保护间隔(guard period,简称为“GP”),使得波束切换不影响后一符号的正常发送或接收。然而,该方式需要在CP的基础上预留额外的GP,减少了可用的空口资源,导致空口资源利用率下降,降低了系统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符号传输方法及无线网络设备,能够提升资源利用率,增加系统容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设备,包括:信息确定单元、配置单元以及发送单元;其中,
信息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子帧中需要进行硬件切换的位置以及所述硬件切换的切换时间;
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时间为所述位置对应的第一数据符号配置第一保护带,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切换时间;
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子帧中除所述第一数据符号以外的数据符号作为第二数据符号,并为所述第二数据符号配置第二保护带;
发送单元,用于向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子帧。
其中,该无线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用户设备;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也可以是基站。示例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通信既可以是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也可以是基站和基站之间的,比如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还可以是用户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的,比如D2D网络中的通信。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带可包括插零前缀ZP或插零后缀ZT,所述第二保护带可以为循环前缀CP。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以时分复用的方式向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符号、所述第一保护带、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及所述第二保护带,所述第一数据符号和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包括需要传输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网络设备还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是预先配置得到的;
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时,将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配置为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网络设备还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分别将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及第二符号的长度进行比较,所述第二符号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和所述第二保护带;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子帧所处系统是否为单载波系统;
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子帧所处系统为单载波系统,且所述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时,将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与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的差作为所述第一数据符号中需要传输的数据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网络设备还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分别将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及第二符号的长度进行比较,所述第二符号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和所述第二保护带;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子帧所处系统是否为单载波系统;
映射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所述子帧所处系统不为单载波系统且所述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时,计算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以及所述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确定需要间隔的子载波数目,并按照所述子载波数目进行频域分布式资源映射;
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与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的差作为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长度,并将所述第一数据符号中的目标长度作为需要传输的数据的长度,其中,所述目标长度为所述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与所述子载波数目加一的商。
其中,所述分布式资源映射是指每隔一定的间隔子载波(即上述的子载波数目)进行一个子载波的数据映射,在该间隔子载波即该子载波数目对应的子载波上不发送数据或者填零。
其中,所述映射单元根据所述差值以及所述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确定需要间隔的子载波数目的具体方式为:将所述差值与所述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的商值和(k-1)/k、k/(k+1)进行比较;若所述商值小于或等于(k-1)/k,则确定需要间隔的子载波数目为k-1;若所述商值大于(k-1)、且小于k/(k+1),则确定需要间隔的子载波数目为k。其中,k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另一无线网络设备所述子帧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其中,所述通知消息可以是所述无线网络设备通过广播信道或者控制信道发送给所述另一无线网络设备的。具体的,该通知消息包括但不限于同步信道、物理广播消息、物理公共控制信道指示的系统广播消息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信息是与所述另一无线网络设备预先协商确定出的。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还一种无线网络设备,包括:接收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其中,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的子帧,所述子帧包括配置有第一保护带的第一符号以及配置有第二保护带的第二符号;
处理单元,用于采用与所述第一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一符号进行频域均衡,并采用与所述第二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二符号进行频域均衡。
其中,该无线网络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也可以是基站;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用户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符号还包括第一数据符号,所述第二符号还包括第二数据符号,所述第一数据符号和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包括需要传输的数据。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带可包括插零前缀ZP或插零后缀ZT,所述第二保护带可以为循环前缀CP。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在执行所述采用与所述第一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一符号进行频域均衡的具体方式为:
确定所述子帧所处载波系统是否为单载波系统;
若为单载波系统,则采用与所述第一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一符号进行频域均衡;
若不为单载波系统,则采用与所述第二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一符号进行频域均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所述子帧的配置信息的通知消息,并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接收所述子帧,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信息是与所述另一无线网络设备预先协商确定出的。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符号传输方法,应用于无线网络设备中,包括:
确定当前子帧中需要进行硬件切换的位置以及所述硬件切换的切换时间;
根据所述切换时间为所述位置对应的第一数据符号配置第一保护带,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切换时间;
将所述子帧中除所述第一数据符号以外的数据符号作为第二数据符号,并为所述第二数据符号配置第二保护带;
向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子帧。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带可包括插零前缀ZP或插零后缀ZT,所述第二保护带可以为循环前缀CP。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向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子帧,包括:
以时分复用的方式向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符号、所述第一保护带、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及所述第二保护带,所述第一数据符号和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包括需要传输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向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子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是预先配置得到的;
若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时,将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配置为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向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子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将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及第二符号的长度进行比较,所述第二符号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和所述第二保护带;
确定所述子帧所处系统是否为单载波系统;
若所述子帧所处系统为单载波系统,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则将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与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的差作为所述第一数据符号中需要传输的数据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向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子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将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及第二符号的长度进行比较,所述第二符号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和所述第二保护带;
确定所述子帧所处系统是否为单载波系统;
若所述子帧所处系统不为单载波系统,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则计算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以及所述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确定需要间隔的子载波数目,并按照所述子载波数目进行频域分布式资源映射,以使所述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对所述第一数据符号进行解调;
将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与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的差作为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长度,并将所述第一数据符号中的目标长度作为需要传输的数据的长度,其中,所述目标长度为所述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与所述子载波数目加一的商。
其中,所述分布式资源映射是指每隔一定的间隔子载波(即上述的子载波数目)进行一个子载波的数据映射,在该间隔子载波即该子载波数目对应的子载波上不发送数据或者填零。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差值以及所述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确定需要间隔的子载波数目的具体方式为:将所述差值与所述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的商值和(k-1)/k、k/(k+1)进行比较;若所述商值小于或等于(k-1)/k,则确定需要间隔的子载波数目为k-1;若所述商值大于(k-1)、且小于k/(k+1),则确定需要间隔的子载波数目为k。其中,k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另一无线网络设备所述子帧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其中,所述通知消息可以是所述无线网络设备通过广播信道或者控制信道发送给所述另一无线网络设备的。具体的,该通知消息包括但不限于同步信道、物理广播消息、物理公共控制信道指示的系统广播消息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信息是与所述另一无线网络设备预先协商确定出的。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符号传输方法,应用于无线网络设备中,包括:
接收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的子帧,所述子帧包括配置有第一保护带的第一符号以及配置有第二保护带的第二符号;
采用与所述第一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一符号进行频域均衡,并采用与所述第二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二符号进行频域均衡。
其中,所述第一符号还包括第一数据符号,所述第二符号还包括第二数据符号,所述第一数据符号和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包括需要传输的数据。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带可包括插零前缀ZP或插零后缀ZT,所述第二保护带可以为循环前缀CP。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采用与所述第一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一符号进行频域均衡,包括:
确定所述子帧所处载波系统是否为单载波系统;
若为单载波系统,则采用与所述第一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一符号进行频域均衡;
若不为单载波系统,则采用与所述第二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一符号进行频域均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所述子帧的配置信息的通知消息,并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接收所述子帧,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信息是与所述另一无线网络设备预先协商确定出的。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符号传输系统,包括:第一无线网络设备和第二无线网络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网络设备,用于确定当前子帧中需要进行硬件切换的位置以及所述硬件切换的切换时间;根据所述切换时间为所述位置对应的第一数据符号配置第一保护带,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切换时间;将所述子帧中除所述第一数据符号以外的数据符号作为第二数据符号,并为所述第二数据符号配置第二保护带;向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子帧;
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用于接收第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的子帧,所述子帧包括配置有第一保护带的第一符号以及配置有第二保护带的第二符号;采用与所述第一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一符号进行频域均衡,并采用与所述第二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二符号进行频域均衡。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用户设备;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也可以是基站。示例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通信既可以是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也可以是基站和基站之间的,比如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还可以是用户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的,比如D2D网络中的通信。
其中,所述第一符号包括第一保护带和第一数据符号,所述第二符号还包括第二保护带和第二数据符号,所述第一数据符号和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包括需要传输的数据。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带可包括插零前缀ZP或插零后缀ZT,所述第二保护带可以为循环前缀CP。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采用与所述第一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一符号进行频域均衡,可以具体为: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确定所述子帧所处载波系统是否为单载波系统;若为单载波系统,则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采用与所述第一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一符号进行频域均衡;若不为单载波系统,则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采用与所述第二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一符号进行频域均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发送包括所述子帧的配置信息的通知消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接收包括所述子帧的配置信息的通知消息,并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接收所述子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信息还可以是所述第一无线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预先协商确定出的。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第三方面的数据符号传输方法的部分或全部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第四方面的数据符号传输方法的部分或全部的步骤。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设备,包括:通信接口、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通信接口和存储器连接;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驱动软件;
所述处理器从所述存储器读取所述驱动软件并在所述驱动软件的作用下执行上述第三方面的数据符号传输方法的部分或全部的步骤。
可选的,该无线网络设备为基站,或,用户设备。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设备,包括:通信接口、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通信接口和存储器连接;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驱动软件;
所述处理器从所述存储器读取所述驱动软件并在所述驱动软件的作用下执行上述第四方面的数据符号传输方法的部分或全部的步骤。
可选的,该无线网络设备为基站,或,用户设备。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网络设备能够根据硬件切换的位置及所需的切换时间来动态配置本小区符号的保护带,通过在硬件切换位置处对发送符号进行特殊处理,而无需预留额外的GP,从而降低了为硬件切换位置所需提供的空口预留开销,使得有效提升了空口资源利用率,增加了可以使用的空口资源,并提升了系统容量。同时,使得不同小区可以实现保护带的自适应配置,则降低了统一设计帧结构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波束切换的帧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图;
图3a是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波束成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帧结构图;
图6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件切换场景图;
图6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硬件切换场景图;
图6d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硬件切换场景图;
图6e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域分布式映射示意图;
图7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子帧结构图;
图7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硬件切换场景图;
图7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硬件切换场景图;
图7d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硬件切换场景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符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符号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无线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具体应用于各种通信网络中,例如: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简称为“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为“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未来网络,如5G,D2D(device to device)网络,M2M(machine to machine)网络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结合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描述,其中,无线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用户设备。示例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通信既可以是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也可以是基站和基站之间的,比如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还可以是用户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的,比如D2D网络中的通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还可称之为终端(terminal)、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为“MS”)或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等。其可以经无线接入网(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如基站收发台(base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为“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如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如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或未来网络中的基站,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以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为例进行描述。请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图。具体的,如图2所示,该通信系统中包括基站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图中仅示出用户设备1、用户设备2和用户设备3),该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通过无线信号进行通信,该无线信号由包括多个符号的子帧组成,该符号可作为无线信号的基本单位。通常用于通信的无线信号是以某种调制方式实现发送和接收的,根据无线信号的调制方式,可以分为单载波调制(如时分多址、码分多址)和多载波调制(如频分多址)两大类。
应理解,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架构中仅示出了一个基站(孤立基站)的情形,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该通信系统中还可包括除该基站以外的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传输业务的近邻基站和用户设备,每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内还可以包括其他数量的用户设备。进一步可选的,图2中基站和用户设备所在的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请一并参见图3a和图3b,图3a为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a所示,基站可以包括天线阵列、双工器、发射机(transmitter,简称为“TX”)、接收机(receiver,简称为“RX”)(TX和RX可以统称为收发机TRX)、以及基带处理部分。其中,双工器用于实现天线阵列,既可用于发送信号,又可用于接收信号。TX用于实现射频信号和基带信号之间的转换,通常TX可以包括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简称为“PA”)、数模转换器(digital toanalog converter,简称为“DAC”)和变频器,PA一般工作在一定的线性范围内,当输入的信号幅度变换太大时,会使得PA工作到非线性区间,降低PA的效率。通常RX可以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简称为“LNA”)、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简称为“ADC”)和变频器。基带处理部分用于实现所发送或接收的信号的处理,比如层映射、预编码、调制/解调、编码/编译等,并且对于物理控制信道、物理数据信道、物理广播信道、参考信号等进行分别的处理。进一步的,基站还可以包括控制部分,用于进行多用户调度和资源分配、导频调度、用户物理层参数配置等。
如图3b所示,图3b为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用户设备可以包括天线、双工器、TX和RX(TX和RX可以统称为收发机TRX),以及基带处理部分。如图3b所示,用户设备具有单天线。应理解,用户设备也可以具有多天线(即天线阵列)。其中,双工器使天线阵列实现既可用于发送信号,又可用于接收信号。TX用于实现射频信号和基带信号之间的转换,通常TX可以包括PA、DAC和变频器,UE侧由于是电池供电,其对PA的功放效率更为敏感,通常RX可以包括LNA、ADC和变频器。基带处理部分用于实现所发送或接收的信号的处理,比如,层映射、预编码、调制/解调、编码/译码等,并且对于物理控制信道、物理数据信道、物理广播信道、参考信号等进行分别的处理。进一步的,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控制部分,用于请求上行物理资源、计算下行信道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information,简称为“CSI”)、判断下行数据包是否接收成功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具体应用于上述的基带处理部分。
应理解,在通信系统中具有硬件切换时延导致不连续发送或接收时,则需为系统预留硬件切换保护间隔,所述硬件切换包括但不限双工器切换、天线阵列形成的波束切换等,所述天线阵列的波束切换包括天线阵列形成的模拟波束切换和混合波束切换。进一步的,请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波束成形结构示意图,具体可设置于无线网络设备中。如图4所示,基带处理部分完成一般的基带数字信号处理,包括CRC校验、编码、调制、加扰和数字波束成形中的一种或多于一种;基带处理后的数字信号送入发射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链路(图中仅画出两个射频链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包含一个至多个射频链路),发射射频链路完成上采样、发射成形滤波、削波、模拟数字转换等功能;射频处理后的模拟信号被送到多个功放、移相器、天线单元中,用来进行模拟波束成形;基带处理部分通过控制射频移相器的相位,即可实现具有一定指向性的信号的发送。所述指向性指的是电磁波能量的传播指向性,这种由多个模拟移相器合成的具有指向性的信号称为模拟波束。射频移相器一般是通过延迟线或者PIN二极管实现的,在相位调整时需要消耗一定时间,因此在进行通信协议设计时,需要考虑波束切换时间的影响。由此,假设无线网络设备如基站当前使用的波束分别为波束1和波束6,则在进行模拟波束切换时,可将该波束1切换至波束2-4中任一个,将波束6切换至波束5、7、8中任一个。其中,该基带处理部分与图3a中的基带处理模块相对应,该RF、功放、移相器可设置于图3a中的发射机中,每个RF链路对应一组波束。
在实际应用中,系统不需要在所有符号中都进行硬件切换,一般在每个子帧或者每个无线帧(以LTE系统为例,一个无线帧包括10个子帧)中存在一个或几个硬件切换的位置。且不同的基站小区可能对应不同的硬件切换时间点。比如,由于不同基站的硬件参数和配置可能不同,这就使得不同基站进行硬件切换的时间不同;不同基站可能配置有不同的天线数目,覆盖不同的范围,这就使得不同基站中波束的数目可能不同,从而该硬件切换的数目及切换位置不同。因此,每个基站可独立的对需要传输的数据符号进行保护带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符号传输方法、无线网络设备及系统,能够提升资源利用率,增加系统容量。以下分别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线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无线网络设备可包括信息确定单元11、配置单元12以及发送单元13。其中,
所述信息确定单元11,用于确定当前子帧中需要进行硬件切换的位置以及所述硬件切换的切换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无线网络设备与上述的无线网络设备相对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为例进行描述,即该无线网络设备为基站。
具体实施例中,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可基于包括多个符号的子帧进行通信。基站在向用户设备发送子帧之前,可通过信息确定单元11检测当前是否需要进行硬件切换如模拟波束切换,若需要进行硬件切换,则可进一步确定出该子帧中该硬件切换的位置,以及确定出该硬件切换所需的时间即切换时间,以基于该切换时间进行数据符号保护带的选择和配置。
所述配置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时间为所述位置对应的第一数据符号配置第一保护带,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切换时间。
具体的,在信息确定单元11确定出当前子帧中硬件切换的位置及切换时间之后,配置单元12即可根据该切换时间为所述位置对应的第一数据符号配置第一保护带,比如将该切换位置处的数据符号的保护带即第一保护带配置为长度不低于该切换时间的保护带。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带可包括插零前缀(Zero Period,简称为“ZP”)或插零后缀(Zero Tail,简称为“ZT”)。
所述配置单元12,还用于将所述子帧中除所述第一数据符号以外的数据符号作为第二数据符号,并为所述第二数据符号配置第二保护带。
在硬件切换以外的位置,即对于该子帧中除该第一数据符号以外的数据符号,配置单元12还可为该第二数据符号配置第二保护带,如循环前缀CP。其中,该第二数据符号以及第二保护带的长度可分别预先配置得到。
所述发送单元13,用于向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子帧。
以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为例进行描述,即该另一无线网络设备为用户设备。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13可具体用于:
以时分复用的方式向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符号、所述第一保护带、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及所述第二保护带,所述第一数据符号和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包括需要传输的数据。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所述发送单元13,还用于向所述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另一无线网络设备所述子帧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其中,所述通知消息可以是所述基站通过广播信道或者控制信道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包括所述子帧的配置信息的通知消息,并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接收所述子帧。具体的,该通知消息为基站小区中所有用户都能够收到的消息,包括但不限于同步信道、物理广播消息、物理公共控制信道指示的系统广播消息等等。发送单元13具体可在信息确定单元11确定当前子帧中硬件切换的位置及切换时间之后向用户设备发送该通知消息;或者,发送单元13可在配置单元12为该子帧配置得到该第一保护带和第二保护带即完成子帧的保护带配置之后再向用户设备发送该通知消息;或者,发送单元13还可分别在信息确定单元11确定当前子帧中硬件切换的位置及切换时间之后向用户设备发送包括需要进行硬件切换的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的通知消息,并在配置单元12完成子帧的保护带配置之后向用户设备发送包括该第一保护带的位置及长度等信息的通知消息,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信息还可以是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预先协商确定出的。比如该基站和用户设备可根据预设的协商算法确定出该第一数据符号和第一保护带的位置及长度信息;或者该基站和用户设备中预先配置有该位置及长度信息。使得基站基于该位置和长度信息进行保护带配置和发送,即在该协商的位置为第一数据符号配置协商长度的第一保护带,为子帧的其余符号即第二数据符号配置第二保护带;用户设备基于该位置和长度信息进行数据接收,即在该协商的位置接收第一数据符号及第一保护带,并接收子帧的其余位置的第二数据符号及第二保护带。
具体的,该数据符号及其对应的保护带可统称为符号,也即,该第一数据符号和第一保护带可作为第一符号,该第二数据符号和第二保护带可作为第二符号。一般情况下,该第一符号与该第二符号的长度相同,且该子帧中的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均相同。发送单元13在进行子帧的发送时,对于配置ZP的第一符号,先发送ZP即第一保护带,再发送数据部分即第一数据符号;对于配置ZT的第一符号,则先发送数据部分,再发送ZT。用户设备在接收有ZP的第一符号时,则采用ZP均衡法进行频域均衡,在接收有CP的第二符号时,则采用CP均衡方法进行频域均衡,从而提升系统均衡性能。其中,用户设备通过CP均衡法进行频域均衡时,可以直接将CP丢弃,只处理数据部分;通过ZP(或ZT)均衡法进行频域均衡时,则不能将ZP(或ZT)直接丢弃,需要将符号后的部分ZP(或ZT)叠加到前面符号中,以构成循环符号,将线性卷积系统变为循环卷积系统,实现频域均衡,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些情况下,符号间的长度可能不同。由于子帧的长度被配置为固定长度,因此,可在配置单元12完成第一保护带的配置和第二保护带的配置之后,进一步检测该保护带配置后的子帧(一个子帧包括多个符号,每个符号可分为数据符号和保护带)的总长度是否达到该固定长度。若未达到该固定长度,则可控制增加该子帧中的预设位置如第一个符号的保护带的长度或最后一个符号的保护带长度,使得该子帧的总长度达到该固定长度;类似地,若该子帧的总长度超过该固定长度,则可控制缩短该子帧中的预设位置的保护带的长度,使得该子帧的总长度缩短到该固定长度。例如,LTE正常CP时一个时隙(一个子帧分为两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第一个符号的保护带如CP长度被配置为长于其余6个OFDM符号的保护带,以确保一个时隙的长度为固定长度0.5ms。
举例来说,以第一保护带为ZP,第二保护带为CP为例,请参见图6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帧结构图。如图6a所示,一个子帧中可能包括上行部分和下行部分,上行部分和下行部分间配置有上下行切换保护时间(即图中的GP),该上行部分包括N个符号,下行部分包括M个符号。在该N个符号和/或M个符号中可能存在需要进行硬件切换的位置,如图中下行部分ZP处即为需要进行硬件切换的位置。其中,N、M大于等于1。
其中,图中所示为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TDD”)系统,且上下行切换保护时间长度大于符号长度(如符号n的长度:数据长度加上CP长度)。应理解,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该通信系统还可以为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系统。而且,若该上下行切换保护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数据长度加上CP长度,仍然可以按照本实施例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无线网络设备还可包括(图中未示出):
比较单元14,用于将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是预先配置得到的;
所述配置单元12,还用于在所述比较单元14的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时,将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配置为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相同。
具体实施例中,基站可基于该硬件切换的位置及切换时间进行保护带设计。具体的,比较单元14可通过获取该硬件切换位置处配置的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以及获取非硬件切换位置处的第二保护带的长度,并将该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该第二保护带的长度进行比较。当该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小于该第二保护带的长度时,配置单元12即可将该第一保护带的长度配置为与该第二保护带的长度相同,比如通过对第一保护带进行补零处理实现将该第一保护带的长度配置为与该第二保护带的长度相同。或者,配置单元12还可根据该第二保护带与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差,为该第一数据符号配置长度与该长度差相同的第二保护带,则为该第一数据符号配置的保护带包括该与切换时间对应的第一保护带以及与该长度差相同的第二保护带。
具体的,进一步的,请参见图6b,图6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件切换场景图,结合图6a,以第一保护带为ZP,第二保护带为CP为例,在该图6a中下行部分ZP处即为需要进行硬件切换的位置,假设子帧中的符号n和符号n+1之间需要进行硬件切换如模拟波束切换,且该符号n+1即对应上述的第一符号,该符号n即对应上述的第二符号,每个符号包括数据部分(数据符号)和保护带部分,并假设该符号n+1与该符号n的总长度相同,记为T_symb。此外,将长度等于该硬件切换的切换时间的第一保护带即ZP的长度记为T_GP,将为第二数据符号配置的第二保护带即正常CP的长度记为T_CP(即不进行硬件切换时,符号应该发送的CP的长度),以便于描述。如图6b所示,在信息确定单元11检测到该需要进行硬件切换的位置如符号n+1处,且在比较单元14检测到T_GP小于或等于T_CP时,配置单元12可在无波束切换的符号即第二符号处(包括符号n),配置正常CP;在具有波束切换的符号处,CP前面部分被用于模拟波束切换,等价于配置T_GP长度的ZP(T_CP-T_GP即可称为剩余CP)。可选的,该配置单元12还可以将ZP长度配置为正常CP长度,比如通过对ZP进行补零处理,将ZP长度配置为与正常CP长度相同。也就是说,发送单元13在有模拟波束切换的符号如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OFDMA”)符号处发送ZP-OFDM,其他符号则发送CP-OFDM。用户设备在接收有正常CP的符号时,则采用CP方法进行频域均衡,在接收有ZP的符号时,则采用ZP法进行频域均衡,从而提升系统均衡性能。
进一步的,若T_GP小于或等于T_CP时,为该第一数据符号配置的保护带即符号n+1中的保护带包括ZP(第一保护带)和剩余CP,则用户设备在接收该符号时,可直接把将该ZP和CP去掉,直接进行频域均衡(即用户设备相当于把ZP当做CP处理);或者,用户设备还可以通过估计出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信道时延扩展,按照信道时延扩展、剩余CP之间的关系,进行CP均衡或者ZP均衡。如在信道时延扩展小于剩余CP长度时,进行CP均衡,在剩余CP长度小于信道时延扩展时将信道时延扩展减去剩余CP的差作为ZP系统中“信道时延扩展长度”,进行ZP均衡。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所述比较单元14,还用于将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第二符号的长度进行比较,所述第二符号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和所述第二保护带;
所述无线网络设备还包括:
确定单元15,用于确定所述子帧所处系统是否为单载波系统。示例的,可以在所述比较单元14的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时,进行确定;也可以在其他时间点进行确定,在此不予限定。
所述配置单元12,还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15确定出所述子帧所处系统为单载波系统且比较单元14的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时,将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与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的差作为所述第一数据符号中需要传输的数据的长度。
具体的,当比较单元14检测到T_CP<T_GP<T_symb时,确定单元15还可进一步确定当前通信系统为单载波系统还是多载波系统。如图6c所示,若当前通信系统为单载波系统,则配置单元12可在无波束切换的符号即该符号n处配置正常CP,在有波束切换的符号即该符号n+1处,将T_GP处都填0或进行其他处理(使得用户设备收不到T_GP这部分信息,或者使得用户设备认为这部分信息是无效的而不进行接收,用户设备需要知道该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将第二数据符号与第二保护带的长度和(符号n的长度)即T_symb与第一保护带即T_GP的差作为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长度,且该第一数据符号长度均可用于传输数据,发送单元13发送的有效数据长度缩短。用户设备在接收正常CP时,采用CP方法进行频域均衡,在接收有ZP的符号时,采用ZP法进行频域均衡,从而提升系统均衡性能。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无线网络设备还可包括(图中未示出):
映射单元16,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15确定出所述子帧所处系统不为单载波系统,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时,计算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以及所述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确定需要间隔的子载波数目,并按照所述子载波数目进行频域分布式资源映射,以使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一数据符号进行解调;
所述配置单元12,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与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的差作为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长度,并将所述第一数据符号中的目标长度作为需要传输的数据的长度,所述目标长度为所述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与所述子载波数目加一的商。
其中,所述子帧所处系统不为单载波系统时即可确定该子帧处于多载波系统。该所述多载波系统包括但不限OFDM系统、经过预编码后的OFDM系统(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spread OFDM,简称“DFT-s-OFDM”)等。所述分布式资源映射是指每隔一定的间隔子载波(即上述的子载波数目)进行一个子载波的数据映射,在该间隔子载波即该子载波数目对应的子载波上不发送数据或者填零。
示例的,所述映射单元16根据所述差值以及所述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确定需要间隔的子载波数目的具体方式为:将所述差值与所述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的商值和(k-1)/k、k/(k+1)进行比较;若所述商值小于或等于(k-1)/k,则确定需要间隔的子载波数目为k-1;若所述商值大于(k-1)/k、且小于k/(k+1),则确定需要间隔的子载波数目为k。其中,k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进一步的,当比较单元14检测到T_CP<T_GP<T_symb,且确定单元15确定出当前通信系统不为单载波系统即为多载波系统时,如图6d所示,配置单元12可在无波束切换的符号n处配置正常CP,在有波束切换的符号n+1处,映射单元16根据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的差值即(T_GP-T_CP)和正常数据长度T_data确定出需要间隔的子载波数目来进行分布式资源映射,这样等效为有效信息在时域进行重复发送,配置单元12在符号n处配置正常CP,在该符号n+1处,将T_GP处都填0或进行其他处理(使得用户设备收不到T_GP这部分信息,或者使得用户设备认为这部分信息是无效的而不进行接收,用户设备需要知道该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以确保用户设备对该符号n+1成功解调,发送单元13发送的有效数据长度缩短(该有效数据长度即为该目标长度,即T_data与该需要间隔的子载波数目加一的商)。进一步的,请结合图6e,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域分布式映射示意图,假设(T_GP-T_CP)<T_data/2即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第二保护带的长度的差值与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的商值(T_GP-T_CP)/T_data<1/2,即k=2时,则映射单元16可确定出需要间隔的子载波数目为1,则可控制进行1/2长度映射,即每隔一个子载波进行频域映射,并将其余子载波进行填0处理,发送单元13在符号n+1发送的有效数据为(T_data-T_CP’-(T_GP-T_CP))即T_data/2,其中,T_CP’=T_data/2-(T_GP-T_CP)。用户设备在接收该子帧时,则可将剩余部分的数据即T_CP’作为符号n+1数据部分的等效CP进行解调,比如用户设备可直接把将该ZP和CP去掉,直接进行频域均衡,或者还可通过估计出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信道时延扩展,进行CP均衡或者ZP均衡,此处不再赘述。用户设备接收的有效数据为(T_data-T_CP’-(T_GP-T_CP))部分,即T_data/2。
应理解,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还可以根据需要的模拟波束切换时间,进行其他分布式映射的选择,比如映射单元16可在T_data*3/4>(T_GP-T_CP)>2*T_data/3时,每隔3个子载波进行频域资源映射,发送单元13在符号n+1发送的有效数据为T_data/4。
又例如,以第一保护带为ZT,第二保护带为CP为例,请参见图7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子帧结构图。如图7a所示,一个子帧中可能包括上行部分和下行部分,上行部分和下行部分间配置有上下行切换保护时间(即图中的GP),该上行部分包括N个符号,下行部分包括M个符号。在该N个符号和/或M个符号中可能存在需要进行硬件切换的位置,如图中下行部分ZT处即为需要进行硬件切换的位置。其中,N、M大于等于1。同样假设子帧中的符号n和符号n+1之间需要进行硬件切换如模拟波束切换(其中,n为自然数),且该符号n即对应上述的第一符号,该符号n+1即对应上述的第二符号,每个符号包括数据部分(数据符号)和保护带部分,并假设每个符号的总长度相同,记为T_symb。此外,将长度等于该硬件切换的切换时间的第一保护带即ZT的长度记为T_GP,将为第二数据符号配置的第二保护带即正常CP的长度记为T_CP。如图7b所示,当信息确定单元11检测到该需要进行硬件切换的位置如符号n处,且在比较单元14检测到T_GP小于或等于T_CP时,配置单元12可在无波束切换的符号即第二符号(包括符号n+1)处,配置正常CP;在具有波束切换的符号n处,CP前面部分被用于模拟波束切换,等价于配置T_GP长度的ZT,或者该配置单元12还可以将ZT长度配置为T_CP,此处不再赘述。用户设备在接收有ZT的符号时,则采用ZT法进行频域均衡,在接收有正常CP的符号时,则采用CP方法进行频域均衡,从而提升系统均衡性能。
进一步的,当比较单元14检测到T_CP<T_GP<T_symb时,确定单元15还可进一步确定当前通信系统为单载波系统还是多载波系统。如图7c所示,若当前通信系统为单载波系统,则配置单元12可在无波束切换的符号即该符号n+1处配置正常CP,在有波束切换的符号即该符号n处,将T_GP处都填0,将(T_symb-T_GP)作为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长度,且该(T_symb-T_GP)均可用于传输数据,发送单元13发送的有效数据长度缩短。用户设备在接收正常CP时,采用CP方法进行频域均衡,在接收有ZT的符号时,采用ZP法进行频域均衡,从而提升系统均衡性能。当比较单元14检测到T_CP<T_GP<T_symb,且确定单元15确定出当前通信系统为多载波系统时,如图7d所示,配置单元12可在无波束切换的符号n+1处配置正常CP,在有波束切换的符号n处,映射单元16根据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的差值即(T_GP-T_CP)和正常数据长度T_data确定出需要间隔的子载波数目来进行分布式资源映射。比如在(T_GP-T_CP)<T_data/2时,映射单元16可控制每隔一个子载波进行频域资源映射,这样等效为有效信息在时域进行重复发送,则发送单元13发送的有效数据为(T_data-T_CP’-(T_GP-T_CP))部分即T_data/2。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基站还可以根据需要的模拟波束切换时间,进行其他分布式映射的选择,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能够根据硬件切换的位置及所需的切换时间来动态配置本小区符号的保护带,通过在硬件切换位置处对发送符号进行特殊处理,而无需预留额外的GP,从而降低了为硬件切换位置所需提供的空口预留开销,使得有效提升了空口资源利用率,增加了可以使用的空口资源,并提升了系统容量。同时,使得不同基站小区可以实现保护带的自适应配置,则降低了统一设计帧结构的复杂度。
请参见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符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的,如图8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第一无线网络设备确定当前子帧中需要进行硬件切换的位置以及所述硬件切换的切换时间。
102、所述第一无线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时间为所述位置对应的第一数据符号配置第一保护带。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切换时间。
103、所述第一无线网络设备将所述子帧中除所述第一数据符号以外的数据符号作为第二数据符号,并为所述第二数据符号配置第二保护带。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带可包括插零前缀ZP,所述第二保护带为循环前缀CP。或者,所述第一保护带可包括插零后缀ZT,所述第二保护带为循环前缀CP。
可选的,第一无线网络设备可将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进行比较;若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时,将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配置为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相同。其中,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可以是预先配置得到的。
可选的,该第一无线网络设备还可分别将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及第二符号的长度进行比较,所述第二符号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和所述第二保护带;确定所述子帧所处系统是否为单载波系统;若所述子帧所处系统为单载波系统,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则将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与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的差作为所述第一数据符号中需要传输的数据的长度。
进一步可选的,该第一无线网络设备还可在所述子帧所处系统不为单载波系统,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时,计算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以及所述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确定需要间隔的子载波数目,并按照所述子载波数目进行频域分布式资源映射,以使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对所述第一数据符号进行解调;将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与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的差作为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长度,并将所述第一数据符号中的目标长度作为需要传输的数据的长度,其中,所述目标长度为所述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与所述子载波数目加一的商。
可选的,该第一无线网络设备在完成对当前子帧的保护带配置后,还可向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所述子帧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信息中的任一项或多项。使得用户设备能够基于该子帧配置信息进行数据接收。
其中,所述通知消息可以是第一无线网络设备如基站通过广播信道或者控制信道发送给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如用户设备的。具体的,该通知消息为基站小区中所有用户都能够收到的消息,包括但不限于同步信道、物理广播消息、物理公共控制信道指示的系统广播消息等等。
可选的,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信息还可以是与所述用户设备预先协商确定出的。
104、所述第一无线网络设备向第二无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子帧。
具体的,所述向第二无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子帧,可以具体为:以时分复用的方式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符号、所述第一保护带、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及所述第二保护带,所述第一数据符号和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包括需要传输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与图5的设备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该第一无线网络设备与图5对应实施例中的无线网络设备相对应,该第二无线网络设备与该图5对应实施例中的另一无线网络设备相对应,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也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图5的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符号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数据符号传输系统包括:第一无线网络设备1和第二无线网络设备2;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网络设备1,用于确定当前子帧中需要进行硬件切换的位置以及所述硬件切换的切换时间;根据所述切换时间为所述位置对应的第一数据符号配置第一保护带,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切换时间;将所述子帧中除所述第一数据符号以外的数据符号作为第二数据符号,并为所述第二数据符号配置第二保护带;向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2发送所述子帧;
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无线网络设备1发送的子帧,所述子帧包括配置有第一保护带的第一符号以及配置有第二保护带的第二符号;采用与所述第一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一符号进行频域均衡,并采用与所述第二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二符号进行频域均衡。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用户设备;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也可以是基站。示例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通信既可以是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也可以是基站和基站之间的,比如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还可以是用户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的,比如D2D网络中的通信。
其中,所述第一符号包括第一保护带和第一数据符号,所述第二符号还包括第二保护带和第二数据符号,所述第一数据符号和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包括需要传输的数据。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带可以为插零前缀ZP或插零后缀ZT,所述第二保护带可以为循环前缀CP。
可选的,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采用与所述第一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一符号进行频域均衡,可以具体为: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确定所述子帧所处载波系统是否为单载波系统;若为单载波系统,则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采用与所述第一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一符号进行频域均衡;若不为单载波系统,则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采用与所述第二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一符号进行频域均衡。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网络设备1向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2发送包括所述子帧的配置信息的通知消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2接收所述第一无线网络设备1发送的包括所述子帧的配置信息的通知消息,并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接收所述子帧。
可选的,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信息还可以是所述第一无线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预先协商确定出的。
具体的,第一无线网络设备如基站在进行子帧发送时,对于配置ZP的第一符号(包括ZP和数据部分),先发送ZP即第一保护带,再发送数据部分即第一数据符号;对于配置ZT的第一符号(包括ZT和数据部分),则先发送数据部分,再发送ZT。第二无线网络设备如用户设备在接收有ZP的第一符号时,则采用ZP均衡法进行频域均衡,在接收有CP的第二符号时,则采用CP均衡方法进行频域均衡,从而提升系统均衡性能。其中,用户设备通过CP均衡法进行频域均衡时,可以直接将CP丢弃,只处理数据部分;通过ZP(或ZT)均衡法进行频域均衡时,则不可将符号后的部分ZP(或ZT)叠加到前面符号中,以构成循环符号,将线性卷积系统变为循环卷积系统,实现频域均衡,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网络设备1可用于执行图8所示的数据符号传输方法,并与图5的实施例中的无线网络设备相对应。关于本实施例涉及的术语的含义以及举例,可以参考图5及图8对应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网络设备如基站能够根据硬件切换的位置及所需的切换时间来动态配置本小区符号的保护带,通过在硬件切换位置处对发送符号进行特殊处理,而无需预留额外的GP,从而降低了为硬件切换位置所需提供的空口预留开销,使得有效提升了空口资源利用率,增加了可以使用的空口资源,并提升了系统容量。同时,使得不同基站小区可以实现保护带的自适应配置,则降低了统一设计帧结构的复杂度。
请参见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无线网络设备包括:通信接口300、存储器200和处理器100,所述处理器100分别与所述通信接口300及所述存储器200连接。所述存储器200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所述通信接口300、存储器200以及处理器100之间可以通过总线进行数据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数据连接。本实施例中以总线连接进行说明。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无线网络设备可与上述图5对应的无线网络设备以及图9对应实施例中的第一无线网络设备相对应,并可具体为通信网络中的基站,或者是用户设备,具体请参照图5-10对应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其中,
所述存储器200用于存储驱动软件;
所述处理器100从所述存储器读取所述驱动软件并在所述驱动软件的作用下执行:
确定当前子帧中需要进行硬件切换的位置以及所述硬件切换的切换时间;
根据所述切换时间为所述位置对应的第一数据符号配置第一保护带,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切换时间;
将所述子帧中除所述第一数据符号以外的数据符号作为第二数据符号,并为所述第二数据符号配置第二保护带;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300向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子帧。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0在执行所述向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子帧,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300并以时分复用的方式向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符号、所述第一保护带、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及所述第二保护带,所述第一数据符号和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包括需要传输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0还用于从所述存储器读取所述驱动软件并在所述驱动软件的作用下执行:
将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是预先配置得到的;
若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时,将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配置为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相同。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0还用于从所述存储器读取所述驱动软件并在所述驱动软件的作用下执行:
分别将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及第二符号的长度进行比较,所述第二符号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和所述第二保护带;
确定所述子帧所处系统是否为单载波系统;
若所述子帧所处系统为单载波系统,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则将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与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的差作为所述第一数据符号中需要传输的数据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0还用于从所述存储器读取所述驱动软件并在所述驱动软件的作用下执行:
分别将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及第二符号的长度进行比较,所述第二符号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和所述第二保护带;
确定所述子帧所处系统是否为单载波系统;
若所述子帧所处系统不为单载波系统,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则计算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以及所述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确定需要间隔的子载波数目,并按照所述子载波数目进行频域分布式资源映射,以使所述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对所述第一数据符号进行解调;
将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与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的差作为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长度,并将所述第一数据符号中的目标长度作为需要传输的数据的长度,其中,所述目标长度为所述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与所述子载波数目加一的商。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0还用于从所述存储器读取所述驱动软件并在所述驱动软件的作用下执行: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300向所述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另一无线网络设备所述子帧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可选的,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信息是与所述另一无线网络设备预先协商确定出的。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带包括插零前缀ZP,所述第二保护带包括循环前缀CP。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带包括插零后缀ZT,所述第二保护带包括循环前缀CP。
进一步的,请参见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无线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无线网络设备包括:通信接口600、存储器500和处理器400,所述处理器400分别与所述通信接口600及所述存储器500连接。所述存储器500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所述通信接口600、存储器500以及处理器400之间可以通过总线进行数据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数据连接。本实施例中以总线连接进行说明。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无线网络设备具体可参照上述图5实施例中的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及图9对应实施例中的第二无线网络设备的相关描述,并可具体为通信网络中的用户设备,或者是基站。其中,
所述存储器500用于存储驱动软件;
所述处理器400从所述存储器读取所述驱动软件并在所述驱动软件的作用下执行: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600接收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的子帧,所述子帧包括配置有第一保护带的第一符号以及配置有第二保护带的第二符号;
采用与所述第一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一符号进行频域均衡,并采用与所述第二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二符号进行频域均衡。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400在执行所述采用与所述第一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一符号进行频域均衡,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所述子帧所处载波系统是否为单载波系统;
若为单载波系统,则采用与所述第一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一符号进行频域均衡;
若不为单载波系统,则采用与所述第二保护带对应的频域均衡技术对所述对第一符号进行频域均衡。
其中,所述第一符号还包括第一数据符号,所述第二符号还包括第二数据符号,所述第一数据符号和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包括需要传输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带包括插零前缀ZP,所述第二保护带包括循环前缀CP。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带包括插零后缀ZT,所述第二保护带包括循环前缀CP。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400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600接收所述另一无线网络设备发送的包括所述子帧的配置信息的通知消息,并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接收所述子帧,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可选的,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信息是与所述另一无线网络设备预先协商确定出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该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数据符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无线网络设备向第二无线网络设备发送子帧,所述子帧包括第一数据符号及其对应的第一保护带、第二数据符号及其对应的第二保护带,所述第一数据符号及其对应的第一保护带、第二数据符号及其对应的第二保护带以时分复用的方式发送,所述第一数据符号和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包括需要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时,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配置为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带包括插零前缀ZP,所述第二保护带包括循环前缀CP;或者,所述第一保护带包括插零后缀ZT,所述第二保护带包括C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符号对应需要进行硬件切换的位置,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硬件切换的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无线网络设备确定所述子帧中需要进行硬件切换的位置以及所述硬件切换的切换时间;
所述第一无线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时间为所述第一数据符号配置所述第一保护带;
所述第一无线网络设备将所述子帧中除所述第一数据符号以外的数据符号作为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并为所述第二数据符号配置所述第二保护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帧所处系统为单载波系统,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小于第二符号的长度,所述第二符号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和所述第二保护带,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与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的差等于所述第一数据符号中需要传输的数据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帧所处系统不为单载波系统,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保护带的长度,且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小于第二符号的长度,所述第二符号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符号和所述第二保护带,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网络设备进行频域分布式资源映射,所述分布式资源映射是指每隔一定的间隔子载波进行一个子载波的数据映射,在该间隔子载波对应的子载波上不发送数据或者填零,所述间隔子载波的数目与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第二保护带的长度的差值以及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相关;
其中,所述第二符号的长度与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的差等于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长度,所述第一数据符号中的目标长度等于需要传输的数据的长度,其中,所述目标长度为所述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与所述间隔子载波的数目加一的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子载波的数目与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与第二保护带的长度的差值以及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相关包括:
所述差值与所述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的商值小于或等于(k-1)/k,间隔子载波的数目为k-1,或者,
所述差值与所述第二数据符号的长度的商值大于(k-1)且小于k/(k+1),间隔子载波的数目为k-1,
其中,k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所述子帧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符号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保护带的长度信息是所述第一无线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设备预先协商确定出的。
9.一种无线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接口、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通信接口和存储器连接;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驱动软件;
所述处理器从所述存储器读取所述驱动软件并在所述驱动软件的作用下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设备为基站,或,用户设备。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CN201510951688.6A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数据符号传输方法及无线网络设备 Active CN1068995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51688.6A CN106899527B (zh)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数据符号传输方法及无线网络设备
PCT/CN2016/110186 WO2017101821A1 (zh) 2015-12-17 2016-12-15 一种数据符号传输方法及无线网络设备
EP16874878.8A EP3382967B1 (en) 2015-12-17 2016-12-15 Data symbo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wireless network device
US16/009,204 US10693690B2 (en) 2015-12-17 2018-06-15 Data symbo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wireless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51688.6A CN106899527B (zh)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数据符号传输方法及无线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99527A CN106899527A (zh) 2017-06-27
CN106899527B true CN106899527B (zh) 2020-10-27

Family

ID=59055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51688.6A Active CN106899527B (zh)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数据符号传输方法及无线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93690B2 (zh)
EP (1) EP3382967B1 (zh)
CN (1) CN106899527B (zh)
WO (1) WO20171018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85950B2 (en) * 2016-01-26 2021-04-20 Sony Corporat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dio communication
US10873862B2 (en) * 2017-09-12 2020-12-22 Mediatek Inc.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1357370B (zh) * 2017-11-17 2022-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0694479B2 (en) 2017-12-26 2020-06-23 Hughes Nerwork Systems, LLC Timing synchronization with a modified DVB-S2X waveform for a beam hopping satellite
US10361772B2 (en) 2017-12-26 2019-07-23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Timing synchronization for a beam hopping satellite
CN108768583A (zh) * 2018-03-30 2018-11-06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lte-a的数据源模拟平台
US11013007B2 (en) * 2018-05-17 2021-05-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arly transmit beam switching
CN110650453B (zh) 2018-06-27 202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891316B (zh) 2018-09-10 2023-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域资源配置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CN111953437B (zh) * 2019-05-15 2023-0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控制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50060A1 (en) * 2019-09-11 2021-03-18 Nokia Technologies Oy Adaptive guard period for beam switching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11617171B2 (en) * 2020-12-28 2023-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gap with tail samples for high frequency bands
CN115038164A (zh) * 2021-03-04 2022-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2198389A1 (zh) * 2021-03-22 2022-09-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侧行链路的配置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8411A (zh) * 2009-02-16 2010-08-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控制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3748801A (zh) * 2011-07-28 2014-04-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波束形成的装置和方法
CN104471866A (zh) * 2012-07-13 2015-03-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利用大数目天线的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22755A (zh) * 2013-05-28 2015-12-02 英特尔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处理具有可变保护间隔的数据帧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5513B (zh) * 2004-05-01 2014-11-26 桥扬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以时分双工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PT2506479T (pt) * 2007-09-14 2019-06-0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Utilização melhorada de subtramas n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ões celular
KR101498030B1 (ko) * 2008-01-23 2015-03-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종 tdd 시스템 환경에서 프레임의 시간 영역 구조설정 방법
CA2974213C (en) * 2008-02-08 2019-10-15 Zte (Usa) Inc. Dynamic adjustment of downlink/uplink allocation ratio in tdd wireless systems
US8406157B2 (en) * 2008-04-14 2013-03-26 Lg Electronics Inc.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514117A4 (en) * 2009-12-18 2013-11-20 Nokia Corp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A COMMUNICATION MODEL WITH A REDUCED FEEDBACK DELAY
CN102244558B (zh) * 2010-05-12 2014-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KR101859594B1 (ko) * 2011-03-10 2018-06-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시스템에서 시분할복신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CN103430467B (zh) * 2011-03-11 2016-05-11 Lg电子株式会社 终端在应用了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KR101244354B1 (ko) * 2011-07-21 2013-03-18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빔-포밍 장치 및 방법
KR101828836B1 (ko) 2011-08-23 2018-0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 포밍 기반의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빔 스캐닝을 통한 스케줄링 장치 및 방법
US8934424B2 (en) * 2011-09-29 2015-01-13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Devices for reconfiguring a subframe allocation
JP2015518667A (ja) * 2012-03-22 2015-07-02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サブフレームの動的な構成
US9473229B2 (en) * 2012-10-05 2016-10-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igh-throughput beamforming MIMO receiver for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and method
JP6074715B2 (ja) * 2013-01-17 2017-02-08 サン パテント トラスト Dciを使用しての動的なtddアップリンク/ダウンリンク構成
EP2802091A1 (en) * 2013-05-08 2014-11-1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Flexible TDD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with flexible subframes
EP3031160B1 (en) * 2013-08-09 2019-11-20 Sun Patent Trust Tdd uplink/downlink re-configuration mechanism
US9661657B2 (en) * 2013-11-27 2017-05-23 Intel Corporation TCP traffic adapt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US9948374B2 (en) * 2014-10-01 2018-04-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forming configuration scheme
CN106559169B (zh) * 2015-09-25 202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令配置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8411A (zh) * 2009-02-16 2010-08-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控制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3748801A (zh) * 2011-07-28 2014-04-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波束形成的装置和方法
CN104471866A (zh) * 2012-07-13 2015-03-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利用大数目天线的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22755A (zh) * 2013-05-28 2015-12-02 英特尔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处理具有可变保护间隔的数据帧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99527A (zh) 2017-06-27
US10693690B2 (en) 2020-06-23
US20180295006A1 (en) 2018-10-11
EP3382967A4 (en) 2019-01-16
EP3382967B1 (en) 2022-04-06
EP3382967A1 (en) 2018-10-03
WO2017101821A1 (zh) 2017-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99527B (zh) 一种数据符号传输方法及无线网络设备
US1088706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n extensible and scalable control channel for wireless networks
Parkvall et al. NR: The new 5G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N107005980B (zh) 用于传输和接收时频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CN110622454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EP3531591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0028088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10249639A1 (en) Method of Handl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an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9076037B (zh) 使用波形适应的无线收发装置和方法
US11159221B2 (en) UE transmission schemes with subband precoding and TPMI re-interpretation
KR101016484B1 (ko)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통신 방법
CA3041929C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4731692A (zh) 确定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改变的最小调度偏移的时间点的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的设备
CN115398821A (zh) 波束增益信令
US20220052895A1 (en) Dynamic peak reduction tone allocation with low overhead
US10171155B2 (en) PUCCH transmit diversity with one-symbol STBC
WO2017054684A1 (zh) 传输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CN117917154A (zh) 基于与adc/dac分辨率相关的指示配置带宽部分(bwp)
CN106792776B (zh) 一种波束处理方法和基站
CN111434155A (zh) 发送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用户设备
WO2012002403A1 (ja) 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11373830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17652120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操作方法及利用上述方法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