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43727B - 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43727B
CN106843727B CN201710007324.1A CN201710007324A CN106843727B CN 106843727 B CN106843727 B CN 106843727B CN 201710007324 A CN201710007324 A CN 201710007324A CN 106843727 B CN106843727 B CN 1068437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data processing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073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43727A (zh
Inventor
姜新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UKE WANGWE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uke Wa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uke Wang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uke Wa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0732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437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43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3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43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37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4Tools and structures for managing or administering access control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06F3/0233Character input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Bioet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一文字输入模块输入文字信息,同时,一数据处理模块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是否处于开启状态;S2:若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处于开启状态,数据处理模块将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开启状态内输入的文字信息设置为只读模式同时保存至存储模块,并通过显示模块显示输入的文字信息;若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处于未开启状态,通过文字输入模块输入的文字信息仅显示在显示模块上。优点在于:本发明用户在输入文字时,可以有选择的保护特定文字,保证这些文字不会被误删除,提高文字编辑效率。

Description

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文字输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用户越来越多的在移动终端上进行文字处理操作,随着科技的发展,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多种多样的文字输入方法也随之而来,针对移动终端进行的文字处理的方法、系统方面的良好易操作性等已成为各大厂商优化文字处理系统的主要指标,原有技术的文字处理存在主要的三个问题,1.对文字只能逐个删除,对于删除一段内容比较多的文字时,工作量将会很大,十分不便;2.删除半选状态下有误的编码字符串时,正确的词或字汇退回为原本输入的编码字符串,需要删除重新输入,十分浪费时间,影响文字的输入效率;3.通常在需要删除较多的文字时,用户喜欢长按删除键进行删除,但是和容易将不需要删除的文字一并删除,需要将这些文字重新打入,十分麻烦。
针对上述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终端的字符删除方法、装置及终端[申请号:CN201110269669.7],其包括:检测与触摸屏的接触,并获取首次接触点坐标信息;依据所述接触,获取末次接触点坐标信息;依据首次接触点坐标信息与末次接触点坐标信息,获取待删除字符信息;执行对所述待删除字符的删除操作。
再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输入法中待上屏内容的删除方法和装置[申请号:CN20131009794.5],其包括将接收的编码字符串匹配为文字,所述文字对应于至少部分编码字符串;接收用户对部分编码字符串匹配结果的选择,将已选定的文字与未选定的编码字符串作为待上屏内容;接收到批量删除指示时,如果当前的待上屏内容中包括编码字符串,则删除待上屏内容中所有的编码字符串,该方案解决了原有技术输入有误时不小心删除待输入内容浪费时间,影响效率的问题。
上述两个技术方案分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字输入操作的效率,第一个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问题中的第一个需要删除大量内容的时候操作繁琐的问题,第二个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问题中删除待上屏文字的编码字符串时会使不需要删除的文字回复为编码字符串的状态,而需要重新键入的问题,但是两个方案均没有解决用户在进行文字处理时,尤其是删除文字的时候,长按删除键容易不小心删除过头,把不需要删除的内容不小心删除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删除了过多的文字时仍然需要输入被误删除的内容,降低操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文字误删除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采用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的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一文字输入模块输入文字信息,同时,一数据处理模块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S2:若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处于开启状态,数据处理模块将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开启状态内输入的文字信息设置为只读模式同时保存至存储模块,并通过显示模块显示输入的文字信息;
若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处于未开启状态,通过文字输入模块输入的文字信息仅显示在显示模块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有选择地对输入的文字进行误删除保护。
在上述的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中,在步骤S1中,所述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开启状态的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所述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时,数据处理模块将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与存储于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中的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匹配;
S1-2:若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和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匹配成功,数据处理模块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处于开启状态,一旦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未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处理模块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处于未开启状态;
若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和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匹配未成功,数据处理模块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处于未开启状态。
在上述的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中,在步骤S1-1之前,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的方法包括:
通过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录入至少一个生物特征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模块确认该生物特征信息为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
在上述的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中,当需要删除所述步骤S2中设置为只读模式的文字信息时,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判断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S4:若判断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处于开启状态,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步骤S2中只读模式下的文字信息设置为可删除模式,保持于存储模块内的文字信息可根据需要进行删除,并通过显示模块实时显示删除后剩余的文字信息;
若判断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处于未开启状态,所述步骤S2中只读模式下的文字信息继续保持只读模式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对已进行保护的文字有选择地解除保护,避免误保护导致无法删除的确需要删除的内容。
在上述的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中,在步骤S3中,所述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开启状态的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所述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时,数据处理模块将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与存储于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中的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匹配;
S3-2:若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和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匹配成功,数据处理模块判断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处于开启状态,一旦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未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处理模块判断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处于未开启状态;
若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和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匹配未成功,数据处理模块判断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处于未开启状态。
在上述的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中,在步骤S3-1之前,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的方法包括:
通过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录入至少一个与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不同的生物特征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模块确认该生物特征信息为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
在上述的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中,所述的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和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分别为指纹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与声音识别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通过指纹等生物特征开启文字保护模式和解除文字保护模式。
在上述的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中,当所述的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和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均为指纹识别模块时,所述的显示模块为触摸显示屏,且所述的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和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均设置在触摸显示屏内。
一种基于所述的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的防止文字误删除系统,包括与显示模块相连的文字输入模块,所述的文字输入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有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且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与存储模块相连;其中,
文字输入模块,用于输入文字信息;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输入的文字信息;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是否处于开启状态;若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处于开启状态,数据处理模块将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开启状态内输入的文字信息设置为只读模式同时保存至存储模块,并通过显示模块显示输入的文字信息;
存储模块,用于保存设置为只读信息的文字信息;
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用于触发数据处理模块将将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开启状态内输入的文字信息设置为只读模式。
在上述的基于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的防止文字误删除系统中,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有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其中,
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用于触发数据处理模块将只读模式下的文字信息设置为可删除模式。
本发明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能够保证用户在输入文字时,可以有选择的保护特定文字,保证这些文字不会被误删除。
本发明防止文字误删除的系统硬件架构简单、智能化程度高,误删除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工作流程图。
图中,显示模块1;文字输入模块2;数据处理模块3;存储模块5;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指纹识别模块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一文字输入模块2输入文字信息,同时,一数据处理模块3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在本步骤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开启状态的判断方法又包括以下步骤:
S1-1:所述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时,数据处理模块3将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与存储于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中的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为指纹信息,且该预设的指纹信息根据用户习惯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
S1-2:若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和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匹配成功,数据处理模块3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处于开启状态,一旦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未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处理模块3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处于未开启状态;
若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和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匹配未成功,数据处理模块3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处于未开启状态。
进一步地,在步骤S1-1之前,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录入至少一个生物特征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模块3确认该生物特征信息为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
S2:若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处于开启状态,数据处理模块3将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开启状态内输入的文字信息设置为只读模式并且同时保存至存储模块5,并通过显示模块1显示输入的文字信息;
若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处于未开启状态,通过文字输入模块2输入的文字信息仅显示在显示模块1上,没有保存至存储模块5,且为可删除状态。
当需要删除上述步骤S2中设置为只读模式的文字信息时,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数据处理模块3判断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在步骤S3中,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开启状态的判断方法又包括以下步骤:
S3-1: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时,数据处理模块3将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与存储于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中的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匹配,且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也为指纹信息,同样地,该预设的指纹信息根据用户习惯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并且启动文字保护的指纹信息和用于解除被保护文字的保护状态的指纹信息可以为同一个也可以为不同个;
S3-2:若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和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匹配成功,数据处理模块3判断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处于开启状态,一旦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未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处理模块3判断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处于未开启状态,进行删除操作时只删除没有被保护的文字,无法删除被保护的文字;
若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和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匹配未成功,数据处理模块3判断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处于未开启状态,则进行删除操作时也只删除没有被保护的文字无法删除被保护的文字。
进一步地,在步骤S3-1之前,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的方法包括:
通过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录入至少一个与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不同的生物特征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模块3确认该生物特征信息为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
S4:若判断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处于开启状态,数据处理模块3将步骤S2中只读模式下的文字信息设置为可删除模式,保持于存储模块5内的文字信息可根据需要进行删除,此时,即使是被保护的文字也可以被删除,并通过显示模块1实时显示删除后剩余的文字信息;
若判断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处于未开启状态,步骤S2中只读模式下的文字信息继续保持只读模式状态,无法被删除。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的显示模块1为触摸显示屏,且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和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均设置在触摸显示屏内。
一种基于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的防止文字误删除系统,包括与显示模块1相连的文字输入模块2,文字输入模块2与数据处理模块3相连,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3连接有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且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3与存储模块5相连;其中,
文字输入模块2,用于输入文字信息;
显示模块1,用于显示输入的文字信息;
数据处理模块3,用于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是否处于开启状态;若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处于开启状态,数据处理模块3将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开启状态内输入的文字信息设置为只读模式同时保存至存储模块5,并通过显示模块1显示输入的文字信息;
存储模块5,用于保存设置为只读信息的文字信息;
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用于触发数据处理模块3将将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开启状态内输入的文字信息设置为只读模式。
进一步地,数据处理模块3连接有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其中,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用于触发数据处理模块3将只读模式下的文字信息设置为可删除模式。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移动终端上,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以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和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均为指纹识别模块7为例,进行具体的操作方法说明:用户手持移动终端,一手输入文字信息,另一只手将已录入为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的指纹对应的手指触摸指纹识别模块7,此处将输入文字信息的手默认为右手,已录入为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的手指默认为左手拇指,之后,移动终端的数据处理模块3判断指纹是否为预设的保护指纹,判断结果为是,确定保护当前所输入的文字,开启文字保护模式,然后将用户输入的文字设定为只读模式,并备份至存储空间,左手拇指离开指纹识别模块7,结束保护,文字输入转换为普通的可删除输入模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和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分别为指纹识别模块7和人脸识别模块,在使用过程中,将录入为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的指纹放于指纹识别模块7便可对该指纹在指纹识别模块7上的期间所输入的文字进行只读模式保护;对手持终端进行操作开启人脸识别,即可对操作终端的人脸进行识别,若检测到为预设的人脸,则对已保护的文字暂时解除保护状态,直到人脸识别模块关闭或者识别结果与预设的人脸不一致。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二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和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分别为虹膜识别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在使用过程中,对手持终端进行操作开启虹膜识别功能或者人脸识别功能,即可对操作终端的虹膜或者人脸进行识别,若检测到的虹膜或者人脸与预设的虹膜或人脸匹配成功,则对匹配成功持续期间输入的文字进行保护或者暂时解除被保护文字的保护状态,直到虹膜识别模块或者人脸识别模块关闭或者识别结果与预设的虹膜或人脸匹配不成功。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和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均设置在设备背面,本实施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手持移动终端,可迎合现代年轻人的打字习惯,保持两手输入文字信息,打字过程中习惯放于手机背面的无名指和中指可作为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和/或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在打字过程中,两手拇指进行正常打字,碰到需要保护的文字或者需要解除保护的被保护文字只需要将已录入为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或已录入为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的手指移至指纹识别模块7处即可,本实施例对正常的打字速度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具有操作方便快捷的优点。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之前的一至四实施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前面所提及对需要将文字设置为保护模式,需要在文字输入过程中需要数据处理模块3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实时匹配成功,即终端持续检测到与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一致的生物特征信息,若未检测到匹配的生物特征信息即停止保护文字输入模式,转化为普通文字输入模式,同样地,若需要对文字暂时解除保护状态,删除被保护状态的文字时,需要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和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实时匹配成功,即终端持续检测到与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一致的生物特征信息时,可对被保护文字进行删除操作,但是一旦终端未检测到与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匹配的生物特征信息时即停止保护文字解除保护状态,被保护的文字回到只读状态,无法删除。
而本实施例在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其简易实施过程如下,此处以指纹识别为例进行说明:
将输入文字设置为保护状态:
首先,已录入为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的指纹手指放置于指纹识别模块7处,数据处理模块3对指纹进行第一次采集,采集到与预设指纹相匹配的指纹信息之后,手指离开指纹识别模块7,之后停止采集生物特征信息,此后,所输入的文字便是受保护的文字,直到第二次预设指纹的手指放置于指纹识别模块7处,数据采集模块第二次采集到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的生物特征信息之后,再一次离开指纹识别模块7,此后停止只读文字的输入模式,之后所输入的文字为普通可删除模式。
将受保护的文字解除保护状态:
同样地,已录入为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的指纹手指放置于指纹识别模块7处,数据处理模块3对指纹进行第一次采集,采集到与预设指纹相匹配的指纹信息之后,手指离开指纹识别模块7,之后停止采集生物特征信息,此后,被保护的文字暂时停止被保护状态,用户可对被保护的文字进行删除操作,直到第二次预设指纹的手指放置于指纹识别模块7处,数据采集模块第二次采集到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的生物特征信息之后,再一次离开指纹识别模块7,此后被保护文字恢复为被保护状态,之后用户无法删除被保护的文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可以根据顾客需要将文字设置为只读状态的保护模式或者短暂地解除保护模式对已进行保护的文字进行编辑,能够有效防止误删除,同时对于误保护的情况还能具有救济措施,解除保护,提高输入效率,避免大量地文字被误删除而降低工作性效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显示模块1;文字输入模块2;数据处理模块3;存储模块5;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指纹识别模块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8)

1.一种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文字输入模块(2)输入文字信息,同时,通过数据处理模块(3)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S2:若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处于开启状态,数据处理模块(3)将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开启状态内输入的文字信息设置为只读模式同时保存至存储模块(5),并通过显示模块(1)显示输入的文字信息;
若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处于未开启状态,通过文字输入模块(2)输入的文字信息仅显示在显示模块(1)上;
在步骤S1中,所述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开启状态的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所述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时,数据处理模块(3)将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与存储于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中的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匹配;
S1-2:若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和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匹配成功,数据处理模块(3)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处于开启状态,一旦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未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处理模块(3)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处于未开启状态;
若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和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匹配未成功,数据处理模块(3)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处于未开启状态;
当需要删除所述步骤S2中设置为只读模式的文字信息时,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判断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S4:若判断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处于开启状态,数据处理模块(3)将所述步骤S2中只读模式下的文字信息设置为可删除模式,保持于存储模块(5)内的文字信息可根据需要进行删除,并通过显示模块(1)实时显示删除后剩余的文字信息;
若判断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处于未开启状态,所述步骤S2中只读模式下的文字信息继续保持只读模式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之前,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的方法包括:
通过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录入至少一个生物特征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模块(3)确认该生物特征信息为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开启状态的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所述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时,数据处理模块(3)将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与存储于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中的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匹配;
S3-2:若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和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匹配成功,数据处理模块(3)判断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处于开启状态,一旦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未采集到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处理模块(3)判断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处于未开启状态;
若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和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匹配未成功,数据处理模块(3)判断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处于未开启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1之前,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的方法包括:
通过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录入至少一个与预设保护生物特征信息不同的生物特征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模块(3)确认该生物特征信息为预设删除生物特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和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分别为指纹识别模块(7)、人脸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与声音识别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和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均为指纹识别模块(7)时,所述的显示模块(1)为触摸显示屏,且所述的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和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均设置在触摸显示屏内。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的防止文字误删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显示模块(1)相连的文字输入模块(2),所述的文字输入模块(2)与数据处理模块(3)相连,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3)连接有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且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3)与存储模块(5)相连;其中,
文字输入模块(2),用于输入文字信息;
显示模块(1),用于显示输入的文字信息;
数据处理模块(3),用于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是否处于开启状态;若判断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处于开启状态,数据处理模块(3)将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开启状态内输入的文字信息设置为只读模式同时保存至存储模块(5),并通过显示模块(1)显示输入的文字信息;
存储模块(5),用于保存设置为只读信息的文字信息;
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用于触发数据处理模块(3)将将生物特征保护触发模块(4)开启状态内输入的文字信息设置为只读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文字误删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3)连接有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其中,
生物特征删除触发模块(6),用于触发数据处理模块(3)将只读模式下的文字信息设置为可删除模式。
CN201710007324.1A 2017-01-05 2017-01-05 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68437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7324.1A CN106843727B (zh) 2017-01-05 2017-01-05 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7324.1A CN106843727B (zh) 2017-01-05 2017-01-05 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3727A CN106843727A (zh) 2017-06-13
CN106843727B true CN106843727B (zh) 2020-06-09

Family

ID=59116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07324.1A Active CN106843727B (zh) 2017-01-05 2017-01-05 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437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4072B (zh) * 2017-09-18 2020-06-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删除方法及装置
US10963179B2 (en) 2019-01-29 2021-03-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ccidental-volume-removal prevention
CN110377888B (zh) * 2019-07-24 2022-02-11 山东舜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tml的稿件审核编辑器的实时留痕标注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3664A (zh) * 2009-07-14 2012-05-30 索尼电脑娱乐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多点触控文本输入用方法和设备
CN103309600A (zh) * 2012-03-15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删除区域显示内容、已录入文字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88926A (zh) * 2013-09-05 2014-01-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防止未读取信息记录被清除的方法和系统
CN103699314A (zh) * 2012-09-27 2014-04-0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实现手写签字的方法及终端
CN104423869A (zh) * 2013-09-09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文本擦除方法及装置
CN104620198A (zh) * 2012-09-05 2015-05-13 Nec卡西欧移动通信株式会社 字符输入设备、字符输入设备的字符输入方法以及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4765552A (zh) * 2015-04-28 2015-07-0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权限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5373961A (zh) * 2015-10-30 2016-03-0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的修改方法、修改装置以及图片管理系统
CN105808516A (zh) * 2016-03-07 2016-07-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25067A (ja) * 2000-05-17 2001-11-22 Ricoh Co Ltd 筆記情報処理装置と筆記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3664A (zh) * 2009-07-14 2012-05-30 索尼电脑娱乐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多点触控文本输入用方法和设备
CN103309600A (zh) * 2012-03-15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删除区域显示内容、已录入文字的方法及装置
CN104620198A (zh) * 2012-09-05 2015-05-13 Nec卡西欧移动通信株式会社 字符输入设备、字符输入设备的字符输入方法以及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3699314A (zh) * 2012-09-27 2014-04-0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实现手写签字的方法及终端
CN103488926A (zh) * 2013-09-05 2014-01-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防止未读取信息记录被清除的方法和系统
CN104423869A (zh) * 2013-09-09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文本擦除方法及装置
CN104765552A (zh) * 2015-04-28 2015-07-0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权限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5373961A (zh) * 2015-10-30 2016-03-0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的修改方法、修改装置以及图片管理系统
CN105808516A (zh) * 2016-03-07 2016-07-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3727A (zh) 2017-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8577B (zh) 一种按键请求的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02467462B (zh) 保护设备中存储的数据的方法和相应的设备
CN104036177A (zh) 智能终端指纹解锁装置及方法
CN105549868A (zh) 一种移动终端操作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2135800A (zh) 电子设备及其功能控制方法
CN104077518A (zh) 解锁并执行应用程序的装置及方法
CN106843727B (zh) 防止文字误删除方法和系统
CN108804006B (zh)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809402B (zh) 一种信息模糊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5511931A (zh) 一种功能触发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117137A (zh) 一种终端待机时的拍照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CN105159726A (zh) 一种快速启动拍照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94874A (zh) 一种启动应用的方法和系统
CN105653171A (zh) 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控制方法、终端控制装置及终端
CN105159475B (zh) 一种字符输入方法及装置
CN104951677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302329A (zh) 指纹编码输入方法和装置
CN107291287B (zh) 手持装置的操作权限启用或停用方法
CN106570373A (zh) 终端设备开关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117135A (zh) 一种终端待机时的摄像方法及装置
CN107621921A (zh) 一种应用程序启动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05577934A (zh) 一种来电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8737634B (zh) 语音输入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453910A (zh) 通话录音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05729A (zh) 一种基于图像的解锁屏方法及用户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616 Shanghai city Songjiang District Sixian Road No. 3666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616 Shanghai city Songjiang District Songjiang District Road No. 3666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09

Address after: 318015 no.2-3167, zone a, Nonggang City, no.2388, Donghuan Avenue, Hongjia street, Jiaoji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aizhou Jij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616 Shanghai city Songjiang District Sixian Road No. 3666

Applicant before: Phicomm (Shanghai)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18

Address after: Room 601, floor 6, building 1, Lane ditch 1,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SHUKE WANGWE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8015 no.2-3167, zone a, Nonggang City, no.2388, Donghuan Avenue, Hongjia street, Jiaoji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Taizhou Jij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