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17685B - 紧急呼叫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紧急呼叫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17685B
CN106817685B CN201710046877.8A CN201710046877A CN106817685B CN 106817685 B CN106817685 B CN 106817685B CN 201710046877 A CN201710046877 A CN 201710046877A CN 106817685 B CN106817685 B CN 1068176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
hang
call connection
phone
even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468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17685A (zh
Inventor
周汉心
彭弘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468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176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17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17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176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176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90Services for handling of emergency or hazardous situations, e.g. 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s [ET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2Release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急呼叫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在紧急呼叫过程中执行挂断操作时,控制发出事件消息;响应该事件消息,判断当前通话连接对象是否已改变;若当前通话连接对象已改变,判断当前通话连接状态是否为挂断状态(Disconnect);若当前通话连接状态不处于挂断状态,控制执行断开连接操作(onDisconnect)挂断所有的通话连接,成功挂断紧急呼叫电话。通过上述方法,解决了当全网通手机插卡拨打紧急号码,用户挂断电话时Phone改变导致拨号盘呼叫列表无法正确更新通话状态链路信息,出现无法挂断电话,通话界面无法消失的问题,保证正常的通话业务,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紧急呼叫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紧急呼叫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全网通手机有双卡双待单通,在进行紧急呼叫过程时,拨号盘会下发拨号命令,由GSMPhone发起紧急呼叫流程,最终转发到modem执行紧急呼叫流程。紧急呼叫过程中,GSMPhone会不断查询通话状态链路信息,并通知到拨号盘更新界面。用户挂断电话时,GSMPhone下发挂断命令,由modem执行挂断流程,挂断流程结束后,GSMPhone查询到无通话状态链路信息时,会通知到拨号盘应用更新呼叫列表Call List的通话状态为已挂断状态DISCONNECTED,随后拨号盘不显示通话界面应用,完成整个通话过程。
但是当用户插入电信卡进行紧急呼叫过程时,因为modem只配置GSM和WCDMA协议栈处理紧急呼叫流程,所以仍然要通过GSMPhone发起紧急呼叫流程,当用户点击挂断按钮时,modem完成挂断流程,虽然GSMPhone对象已不能获取到通话状态链路信息,但是此时GSMPhone会切到CDMAPhone,导致拨号盘应用不能正确更新通话状态列表Call List,CallList会一直处于正在挂断执行中DISCONNECTING状态,
导致拨号盘通话界面无法消失,因为底层也无通话链路,用户继续点击挂断按钮,也无法挂断电话,也无法呼叫电话,只有重启手机才能恢复,用户体验非常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紧急呼叫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以解决上述不足。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紧急呼叫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紧急呼叫过程中执行挂断操作时,控制发出事件消息;
响应该事件消息,判断当前通话连接对象是否已改变;
若当前通话连接对象已改变,判断当前通话连接状态是否为挂断状态(Disconnect);
若当前通话连接状态不处于挂断状态,控制执行断开连接操作(onDisconnect)挂断所有的通话连接,成功挂断紧急呼叫电话。
进一步,所述事件消息为EVENT_POLL_CALLS_RESULT事件消息。
进一步,所述“判断当前通话连接对象是否已改变”包括:
判断当前通话连接对象的参数mIsTheCurrentActivePhone是否等于false。
进一步,所述“判断当前通话连接状态是否为挂断状态(Disconnect)”包括:
判断当前通话连接的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卡的电话标记ddsPhoneId和网络请求的phoneId是否相等。
进一步,所述“成功挂断紧急呼叫电话”包括:
更新呼叫列表(Call List);
控制不启动通话界面。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事件控制模块,用于在紧急呼叫过程中执行挂断操作时,控制发出事件消息;
对象判断模块,用于响应该事件消息,判断当前通话连接对象是否已改变;
状态判断模块,用于若当前通话连接对象已改变,判断当前通话连接状态是否为挂断状态(Disconnect);
挂断控制模块,用于若当前通话连接状态不处于挂断状态,控制执行断开连接操作(on Disconnect)挂断所有的通话连接,成功挂断紧急呼叫电话。
进一步,所述事件消息为EVENT_POLL_CALLS_RESULT事件消息。
进一步,所述“对象判断模块,用于响应该事件消息,判断当前通话连接对象是否已改变”包括:
所述对象判断模块,用于响应该事件消息,判断当前通话连接对象的参数mIsTheCurrentActivePhone是否等于false。
进一步,所述“状态判断模块,用于若当前通话连接对象已改变,判断当前通话连接状态是否为挂断状态(Disconnect)”包括:
所述状态判断模块,用于若当前通话连接对象已改变,判断当前通话连接的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卡的电话标记ddsPhoneId和网络请求的phoneId是否相等。
进一步,所述“挂断控制模块,用于成功挂断紧急呼叫电话”包括:
所述挂断控制模块,用于更新呼叫列表(Call List)及控制不启动通话界面。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紧急呼叫过程中执行挂断操作时,控制发出事件消息;当前通话连接对象已改变及当前通话连接状态不处于挂断状态,控制执行断开连接操作(onDisconnect)挂断所有的通话连接,成功挂断紧急呼叫电话。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当全网通手机插卡拨打紧急号码,用户挂断电话时Phone改变导致拨号盘呼叫列表无法正确更新通话状态链路信息,出现无法挂断电话,通话界面无法消失的问题,保证正常的通话业务,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紧急呼叫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紧急呼叫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备的组成模块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终端设备,10-事件控制模块,20-对象判断模块,30-状态判断模块,40-挂断控制模块,200-终端设备,201-存储器,202-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本申请中涉及的终端设备,即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手机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 Equipment)。
本申请中涉及的双卡双待单通:指同时支持两张SIM卡的手机,两个号码可以同时待机,但不能同时通话。如果其中一个正在通话,则另外一个号码不能接收呼叫,以及无法呼通,也无法拨打电话,也无法上网和发彩信。
本申请中涉及的全网通手机:同时支持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络的手机。
本申请中涉及的紧急呼叫:Emergency Call,是指用手机拨打112、110、119、120之类的报警或求救号码,这些号码的紧急性使各国都规定它们可以使用任何当地可用网络。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紧急呼叫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紧急呼叫过程中执行挂断操作时,控制发出事件消息。
S102:响应该事件消息,判断当前通话连接对象是否已改变。
S103:若当前通话连接对象已改变,判断当前通话连接状态是否为挂断状态(Disconnect)。
S104:若当前通话连接状态不处于挂断状态,控制执行断开连接操作(onDisconnect)挂断所有的通话连接,成功挂断紧急呼叫电话。
进一步,所述事件消息为EVENT_POLL_CALLS_RESULT事件消息。
进一步,所述“判断当前通话连接对象是否已改变”包括:
判断当前通话连接对象的参数mIsTheCurrentActivePhone是否等于false。
进一步,所述“判断当前通话连接状态是否为挂断状态(Disconnect)”包括:
判断当前通话连接的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卡的电话标记ddsPhoneId和网络请求的phoneId是否相等。
进一步,所述“成功挂断紧急呼叫电话”包括:
更新呼叫列表(Call List);
控制不启动通话界面。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紧急呼叫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在紧急呼叫过程中,响应挂断按钮的点击操作,控制发出第一消息。
S202:响应该第一消息,控制发起紧急呼叫请求。
S203:响应该呼叫请求,控制发送挂断命令。
S204:执行挂断操作,控制发出事件消息。
S205:响应该事件信息,判断当前通话连接对象已改变。若当前通话连接对象没有发生改变,步骤进入S209。
S206:若当前通话连接对象已改变,判断当前通话连接状态是否为挂断状态。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通过判断当前通话连接的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卡的电话标记ddsPhoneId和网络请求的phoneId是否相等,当SIM(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Module)卡的电话标记ddsPhoneId和网络请求的phoneId相等时,说明当前通话连接状态处于挂断状态;当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卡的电话标记ddsPhoneId和网络请求的phoneId不相等时,说明当前通话连接状态不处于挂断状态。若当前通话连接状态处于挂断状态,步骤进入S209。
S207:若当前通话连接状态不处于挂断状态,控制执行断开连接操作挂断所有的通话连接。
S208:更新呼叫列表。
S209:控制不启动通话界面。
例如,终端设备以全网通手机为例,手机处于紧急呼叫过程中,在拨号盘应用中响应挂断按钮的点击操作,发出消息msg1;拨号盘应用响应消息msg1,并发起紧急呼叫请求消息msg2;GSMPhone对象接收消息msg2后,发起挂断流程,并下发挂断命令给modem;Modem执行挂断流程,该流程结束后,发出EVENT_POLL_CALLS_RESULT事件消息;收到EVENT_POLL_CALLS_RESULT事件消息后,判断电话是否已改变,如果当前Phone对象的参数mIsTheCurrentActivePhone等于false,表示电话没有改变,发出消息msg3,控制拨号盘更新呼叫列表Call List。
如果当前Phone对象的参数mIsTheCurrentActivePhone不等于false,表示电话发生改变,获取通话连接对象,判断mCause参数是否等于DISCONNECTED;如果mCause参数等于DISCONNECTED,当前Phone对象执行挂断操作onDisconnect,发出消息msg3,控制拨号盘更新呼叫列表Call List,控制拨号盘不启动通话界面,即拨号盘不显示通话界面应用。
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100,包括事件控制模块10、对象判断模块20、状态判断模块30及挂断控制模块40。
所述事件控制模块10用于在紧急呼叫过程中执行挂断操作时,控制发出事件消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事件消息为EVENT_POLL_CALLS_RESULT事件消息。
所述对象判断模块20用于响应该事件消息,判断当前通话连接对象是否已改变。
所述状态判断模块30用于若当前通话连接对象已改变,判断当前通话连接状态是否为挂断状态(Disconnect)。
所述挂断控制模块40用于若当前通话连接状态不处于挂断状态,控制执行断开连接操作(on Disconnect)挂断所有的通话连接,成功挂断紧急呼叫电话。
其中,所述“对象判断模块20用于响应该事件消息,判断当前通话连接对象是否已改变”包括:
所述对象判断模块20用于响应该事件消息,判断当前通话连接对象的参数mIsTheCurrentActivePhone是否等于false。
其中,所述“状态判断模块30用于若当前通话连接对象已改变,判断当前通话连接状态是否为挂断状态(Disconnect)”包括:
所述状态判断模块30用于若当前通话连接对象已改变,判断当前通话连接的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卡的电话标记ddsPhoneId和网络请求的phoneId是否相等。
其中,所述“挂断控制模块40用于成功挂断紧急呼叫电话”包括:
所述挂断控制模块40用于更新呼叫列表(Call List)及控制不启动通话界面。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备20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200至少包括:存储器201和处理器202,其中:
存储器201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202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201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
存储器201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它们的子集,或者它们的扩展集。
操作指令:包括各种操作指令,用于实现各种操作。
操作系统:包括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202通过调用存储器201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
另外,处理器202还用于执行图1或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在实际应用中为如前所述的用户设备,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该终端设备具备图3所示的功能模块或图4所示的结构。其中,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具体,此处不做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紧急呼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紧急呼叫过程中执行挂断操作时,控制发出事件消息;
响应该事件消息,判断当前通话连接对象是否已改变;
若当前通话连接对象已改变,判断当前通话连接的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Module)卡的电话标记ddsPhoneId和网络请求的phoneId是否相等;
若当前通话连接的SIM卡的电话标记ddsPhoneId和网络请求的phoneId不相等,控制执行断开连接操作(onDisconnect)挂断所有的通话连接,成功挂断紧急呼叫电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急呼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消息为EVENT_POLL_CALLS_RESULT事件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急呼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当前通话连接对象是否已改变”包括:
判断当前通话连接对象的参数mIsTheCurrentActivePhone是否等于false。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急呼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功挂断紧急呼叫电话”包括:
更新呼叫列表(Call List);
控制不启动通话界面。
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事件控制模块,用于在紧急呼叫过程中执行挂断操作时,控制发出事件消息;
对象判断模块,用于响应该事件消息,判断当前通话连接对象是否已改变;
状态判断模块,用于若当前通话连接对象已改变,判断当前通话连接的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卡的电话标记ddsPhoneId和网络请求的phoneId是否相等;
挂断控制模块,用于若当前通话连接的SIM卡的电话标记ddsPhoneId和网络请求的phoneId不相等,控制执行断开连接操作(on Disconnect)挂断所有的通话连接,成功挂断紧急呼叫电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消息为EVENT_POLL_CALLS_RESULT事件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判断模块,用于响应该事件消息,判断当前通话连接对象是否已改变”包括:
所述对象判断模块,用于响应该事件消息,判断当前通话连接对象的参数mIsTheCurrentActivePhone是否等于false。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断控制模块,用于成功挂断紧急呼叫电话”包括:
所述挂断控制模块,用于更新呼叫列表(Call List)及控制不启动通话界面。
CN201710046877.8A 2017-01-20 2017-01-20 紧急呼叫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068176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46877.8A CN106817685B (zh) 2017-01-20 2017-01-20 紧急呼叫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46877.8A CN106817685B (zh) 2017-01-20 2017-01-20 紧急呼叫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17685A CN106817685A (zh) 2017-06-09
CN106817685B true CN106817685B (zh) 2020-04-03

Family

ID=59111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46877.8A Active CN106817685B (zh) 2017-01-20 2017-01-20 紧急呼叫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176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2952A (zh) * 2020-03-31 2021-10-01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拨打电话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8472A (zh) * 2016-05-19 2016-10-1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挂断方法及装置
CN106231089A (zh) * 2016-07-27 2016-12-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话优化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8472A (zh) * 2016-05-19 2016-10-1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挂断方法及装置
CN106231089A (zh) * 2016-07-27 2016-12-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话优化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17685A (zh) 2017-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3773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necting a bluetooth device
EP3131276B1 (en) Incoming call forwarding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A2784651C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a wireless device for reestablishing a call
EP2562993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appl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4936282A (zh) 一种融合通信业务的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07295500B (zh) Sim卡数据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2367714B (zh) 一种会话连接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1686081B (zh) 一种重新建立同步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817685B (zh) 紧急呼叫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JP5997198B2 (ja) 端末管理装置、端末、通信システム、端末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2163113A1 (zh) 数据业务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6686542B (zh) 一种呼叫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66895B (zh) 一种通话回拨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650259B (zh) 呼叫请求的响应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1867904A (zh) 一种提供智能拨号的电话终端、系统和方法
CN108874515B (zh) 一键通ptt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11615102A (zh) 一种一号双终端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JP2002199424A (ja)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携帯情報端末のメニュー表示設定方法
JP2008301106A (ja) 携帯電話機
EP2667598A1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video calls 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hereof
CN111447334A (zh) 一种通话方法、装置、话机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1282547B (zh) 一种基于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拨打电话的方法及设备
US20060199573A1 (en) Mobile unit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ly establishing a multi-party call
CN110049459B (zh) 一种通话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EP2575381A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