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08447A -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08447A
CN106708447A CN201611005208.8A CN201611005208A CN106708447A CN 106708447 A CN106708447 A CN 106708447A CN 201611005208 A CN201611005208 A CN 201611005208A CN 106708447 A CN106708447 A CN 1067084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equipment
user
print data
function
direct rad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052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08447B (zh
Inventor
细田泰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708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08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08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084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8Reducing or saving of used resources, e.g. avoiding waste of consumables or improving usage of hardware resources
    • G06F3/1221Reducing or saving of used resources, e.g. avoiding waste of consumables or improving usage of hardware resources with regard to power consump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38Secure printing, e.g. user identification, user rights for device usage, unallowed content, blanking portions or fields of a page, releasing held jo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6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input data format or job format or job typ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22Increasing security of the print job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9Prin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printer maintenance, e.g. device status, power lev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6Connec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6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via local net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2Mobile client, e.g. wireless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在打印装置使用以接入点模式进行的无线通信而接收打印数据的情况下,将输入了用于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的指令的用户确定为作业所有者。

Description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普遍地涉及一种打印装置及该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打印机驱动器被安装在个人计算机(PC)上,并且使用此打印机驱动器将打印数据(打印作业)从PC发送到打印装置。打印作业的所有者称为作业所有者。打印机驱动器将表示作业所有者的用户信息(例如,与登录到PC中的用户有关的信息)添加到打印数据,然后将打印数据发送到打印装置。打印机驱动器从PC的操作系统(OS)获取用户信息,并将从OS获取的用户信息作为作业所有者添加到打印数据。当接收到包括用户信息的打印数据时,打印装置可以基于包括在此打印数据中的用户信息来确定作业所有者。
除PC外,诸如智能手机等的移动终端也能向打印装置发送打印数据。移动终端使用诸如接入点模式和Wi-Fi等的直接无线功能来与打印装置建立无线通信,然后将打印数据发送到打印装置。日本特开2014-179926号公报讨论了当打印完成时或者当打印装置转变到省电状态时打印装置停止直接无线功能的结构。
如上所述,关于登录到PC中的用户的用户信息能够被添加到由PC发送到打印装置的打印数据。然后,打印装置可以基于接收到的打印数据来确定打印数据的作业所有者。然而,关于移动终端的用户的用户信息不包括在由移动终端发送的打印数据中。因此,在从移动终端接收到打印数据的情况下,打印装置无法确定打印数据的作业所有者。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打印装置包括:无线通信单元,其包括在打印装置与外部装置之间执行无线通信的直接无线功能;接收单元,其被配置为从用户接收用于启动直接无线功能的指令,并且,确定单元,其被配置为在打印装置使用通过直接无线功能进行的无线通信接收打印数据的情况下,将输入了用于启动直接无线功能的指令的用户确定为打印数据的所有者。
根据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打印系统的整体图的图。
图2是例示打印装置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3A、图3B、图3C和图3D是各自例示要由打印装置显示的画面的图。
图4是例示当打印装置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时要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例示当打印装置接收打印数据时要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A是例示根据现有技术的打印历史画面的图,图6B是例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历史画面的图。
图7A是例示根据现有技术的保持打印画面的图,图7B是例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保持打印画面的图。
图8是例示当打印装置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时要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例示服务集标识符(SSID)管理表的图。
图10是例示当打印装置接收打印数据时要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示例性实施例。下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不意图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并且,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的所有组合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不都是必要的。
下面将描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参照图1,将描述打印系统的整体图。打印装置100通过LAN线缆连接到有线LAN。PC 101连接到有线LAN,并且PC 101将打印数据发送到打印装置100。打印装置100基于接收到的打印数据执行打印处理。
PC 101将用户信息添加到要发送的打印数据。此用户信息表示打印数据的作业所有者。PC 101从PC 101的OS获取关于登录到PC 101的用户的用户信息,并将获取到的用户信息添加到打印数据。打印装置100通过参考添加到打印数据的用户信息来确定打印数据的作业所有者。打印装置100可以以各种方式利用关于所确定的作业所有者的信息。例如,打印装置100可以根据预先在打印装置100中设置的作业所有者的权限来确定是许可还是禁止执行打印处理。在另一示例中,打印装置100可以在完成打印处理时通过使用作业所有者的姓名来保持打印历史。
打印装置100还包括无线LAN功能。两种无线通信模式(即,基础架构模式(infrastructure mode)和接入点模式)均被提供作为打印装置100的无线LAN功能。基础架构模式是打印装置100无线地连接到接入点(未示出)以与网络上的诸如PC 101等的设备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式。
接入点模式是打印装置100本身通过启动打印装置100中的软件接入点而用作接入点的无线通信模式。诸如智能手机等的移动终端102无线地连接到以接入点模式操作的打印装置100,并且将用于打印诸如图片等的电子文件的打印数据发送到打印装置100。接入点模式可以在没有诸如接入点等的中继装置的介入的情况下在打印装置100和移动终端102之间建立直接无线通信。接入点模式是用于在打印装置100和移动终端102之间建立直接无线通信的直接无线通信模式的示例。代替接入点模式,诸如Wi-Fi等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可以被应用于本示例性实施例。
典型地,当移动终端102将打印数据发送到打印装置100时,添加到打印数据的信息是移动终端102的型号信息或字符串“Mobile”。因此,在从移动终端102接收到打印数据的情况下,打印装置100不能确定打印数据的作业所有者。本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这样一种机制,其能够使提供用于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的指令的用户被确定为作业所有者。
将参照图2描述打印装置100的硬件结构。中央处理单元(CPU)201读出在只读存储器(ROM)202中存储的控制程序,并且执行用于控制打印装置100的操作的各种处理。ROM202存储控制程序。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03用作诸如CPU 201的主存储器和工作区域等的临时存储区域。硬盘驱动器(HDD)204是用于存储各种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在打印装置100中,一个CPU 201执行下面描述的各个流程图中所示的处理,但是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在下述流程图中所示的处理也可以由一起操作的多个CPU执行。另外,可以使用诸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的硬件电路来执行下述处理中的一部分。
无线LAN I/F 205执行与诸如移动终端102和接入点等的外部装置的无线LAN通信。由无线LAN I/F 205执行的无线LAN通信是诸如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a/b/g/n/ac等的无线通信。无线LAN I/F 205可以以基础架构模式和接入点模式操作。无线LANI/F 205通过根据预先进行的设备设置选择基础架构模式或接入点模式来进行操作。
网络I/F 210经由LAN线缆连接到有线LAN。网络I/F 210可以与有线LAN上的外部装置(例如,PC)通信。
打印机206基于通过无线LAN I/F 205或网络I/F 210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在片材上执行打印处理。扫描仪207通过读取由用户放置的原稿来生成原稿图像。由扫描仪207生成的原稿图像由打印机206打印或者存储在HDD 204中。
操作单元208包括具有触摸面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单元和键盘,并且显示各种操作画面。用户可以经由操作单元208将指令和信息输入到打印装置100中。
集成电路(IC)卡读取器209从IC卡读取用户信息(例如,用户ID)。基于由IC卡读取器209读取的用户信息,打印装置100执行认证处理。
例如,当移动终端102的用户期望打印在移动终端102中存储的图片时,用户使用接入点模式将移动终端102无线地直接连接到打印装置100。将参照图3A、图3B、图3C和图3D描述此操作过程。
图3A中的登录画面300是由打印装置100的操作单元208显示的画面。当打印装置100的启动完成时,操作单元208最初显示登录画面300。用户将用户的IC卡保持在IC卡读取器209的上方来认证用户。当认证成功时,用户登录到打印装置100中,并且能够使用打印装置100的功能。也可以在不使用IC卡读取器209的情况下执行认证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分别将用户ID和密码输入到输入字段301和输入字段302中,然后按下登录按钮303。当结果认证成功时,操作单元208显示图3B所示的菜单画面310。当认证失败时,操作单元208向用户通知认证失败,而不显示菜单画面310。
在菜单画面310上显示,用于用户使用打印装置100所提供的功能的按钮。配设按钮311,以供用户使用复印功能。当用户按下按钮311时,操作单元208显示复印画面(未示出)。
配设按钮312,以供用户使用SEND(发送)功能,其为将由扫描仪207生成的原稿图像发送到外部装置的功能。当用户按下按钮312时,操作单元208显示SEND画面(未示出)。
配设按钮314,以供用户进行打印装置100的设备设置。当用户按下按钮314时,操作单元208显示设置画面(未示出)。
配设按钮313,以供用户使用接入点模式。为了使用接入点模式,用户首先按下按钮313。当用户按下按钮313时,操作单元208显示图3C所示的无线连接画面320。
在无线连接画面320上,显示开始按钮321。配设开始按钮321,以供用户指示打印装置100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当用户按下开始按钮321时,打印装置100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然后,操作单元208显示图3D所示的无线连接画面330。
在打印装置100以接入点模式操作的情况下,打印装置100生成服务集标识符(SSID)和连接密钥(例如,有线等效保密(WEP)密钥)。在无线连接画面330的区域331中显示由打印装置100生成的SSID和连接密钥。这里生成的SSID可以是随机SSID(例如,一次性SSID),或者,可以每次生成相同的SSID(例如,固定的SSID)。
在对区域331中显示的信息进行确认时,用户使用用户的移动终端102搜索用户附近的接入点,并且从搜索结果列表中选择与区域331中显示的SSID相对应的SSID。然后,用户将显示在区域331中的连接密钥输入到移动终端102,从而基于打印装置100和移动终端102之间的接入点模式创建无线连接。
例如,当使用接入点模式将移动终端102无线地连接到打印装置100时,用户在移动终端102上选择要打印的图片。当用户将打印指令输入到移动终端102中时,移动终端102使用以接入点模式进行的无线通信将打印数据发送到打印装置100。移动终端102将字符串“Mobile”添加到打印数据,作为表示作业所有者的信息。
在无线连接画面330上显示停止按钮332。停止按钮332从用户接收用于使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停止的停止指令。为了使打印装置100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停止,用户按下停止按钮332。在打印装置100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期间,打印装置100的功耗增加。因此,期望用户按下停止按钮332以停止使用接入点模式。
接下来,将参照图4所示的流程图描述在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时要由打印装置100执行的处理。CPU 201将存储在诸如ROM 202等的存储器中的控制程序加载到RAM 203中并执行该控制程序,从而进行图4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
首先,在步骤S401中,CPU 201确定是否从用户接收到了用于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的指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用户按下图3C所示的无线连接画面320上的开始按钮321时,CPU 201确定从用户接收到了用于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的指令(步骤S401中的“是”)。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402。
在步骤S402中,CPU 201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CPU 201生成SSID和连接密钥,并且控制无线LAN I/F 205以接入点模式操作。当无线LAN I/F 205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时,CPU 201控制操作单元208显示图3D所示的无线连接画面330。
接下来,在步骤S403中,CPU 201识别提供了用于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的指令的用户,并且将关于所识别的用户的用户信息(例如,用户ID)存储在RAM 203中。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接收到用于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的指令时,CPU 201识别登录到打印装置100的用户作为提供了用于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的指令的用户。然后,CPU 201将关于此用户的用户信息存储在RAM 203中。例如,在打印装置100基于用户的指令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的情况下,此时登录到打印装置100的用户是“Yamada”,CPU 201将用户信息“Yamada”存储在RAM 203中。
如下面将参照图5所详细描述的,CPU 201将在步骤S403中存储的用户信息所表示的用户确定为以接入点模式接收到的打印数据的作业所有者。在打印装置100使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停止的情况下,CPU 201删除在步骤S403中存储的用户信息。
接下来,将参照图5所示的流程图描述当打印装置100接收打印数据时要执行的处理。CPU 201将存储在诸如ROM 202等的存储器中的控制程序加载到RAM 203中并执行该控制程序,从而进行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
首先,在步骤S501中,CPU 201确定打印装置100是否接收到打印数据。打印装置100通过使用网络I/F 210或无线LAN I/F 205从诸如PC 101或移动终端102等的外部装置接收打印数据。当CPU 201确定接收到打印数据(步骤S501中的“是”)时,处理进入步骤S502。
接下来,在步骤S502中,CPU 201确定是否通过以接入点模式进行的无线通信接收到打印数据。CPU 201通过确认打印数据的目的地互联网协议(IP)地址来进行此确定。打印装置100在接入点模式中使用的IP地址不同于在基础架构模式和有线LAN中使用的IP地址。因此,在打印数据的目的地IP地址与打印装置100在接入点模式中所使用的IP地址匹配的情况下,CPU 201可以确定通过以接入点模式进行的无线通信接收到打印数据。在打印数据的目的地IP地址与打印装置100在接入点模式中所使用的IP地址不匹配的情况下,CPU 201可以确定以基础架构模式或有线LAN接收到打印数据。CPU 201可以基于例如打印数据的目的地端口号来确定是否通过以接入点模式进行的无线通信接收到打印数据,而不限于使用打印数据的目的地IP地址。
在打印数据的目的地IP地址与打印装置100在接入点模式中所使用的IP地址匹配(步骤S502中的“是”)的情况下,CPU 201确定通过以接入点模式进行的无线通信接收到打印数据。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503。在打印数据的目的地IP地址与打印装置100在接入点模式中所使用的IP地址不匹配(步骤S502中的“否”)的情况下,CPU 201确定尚未通过以接入点模式进行的无线通信接收到打印数据。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504。
在步骤S504中,CPU 201基于接收到的打印数据来确定接收到的打印数据的作业所有者。作为省城和发送打印作业()打印数据的一部分,将表示作业所有者的信息添加到打印数据。例如,当添加到打印数据的信息是“Tanaka”时,CPU 201确定接收到的打印作业的作业所有者是“Tanaka”。
接下来,在步骤S503中,CPU 201将提供了用于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的指令的用户确定为接收到的打印数据的作业所有者。提供了用于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的指令的用户是在图4的步骤S403中存储在RAM 203中的用户信息所表示的用户。例如,如果在图4的步骤S403中在RAM 203中存储关于用户“Yamada”的用户信息,则CPU 201确定接收到的打印数据的作业所有者是“Yamada”。
在打印装置100通过以接入点模式进行的无线通信接收打印数据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503中的处理。在许多情况下,使用接入点模式将打印数据发送到打印装置100的装置被预期是移动终端。在这些情况下,如上简略所述,移动终端的型号信息或字符串“Mobile”被添加到由移动终端发送的打印数据,并且打印装置100无法根据该信息确定作业所有者。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打印装置100将提供了用于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的指令的用户视为接收到的打印数据的作业所有者。
接下来,在步骤S505中,CPU 201将接收到的打印数据作为所确定的作业所有者的打印数据进行处理。将描述三种模式作为在步骤S505中执行的处理的具体示例。
(模式1)
现将描述通过使用关于所确定的作业所有者的信息在打印执行的许可和禁止之间进行切换的处理。对于各个用户,在打印装置100中预先设置打印执行的许可/禁止。在步骤S505中,CPU 201确定所确定的作业所有者是否是禁止打印执行的用户。当确定的作业所有者是许可打印执行的用户时,CPU 201基于接收到的打印数据执行打印处理。当确定的作业所有者是禁止打印执行的用户时,CPU 201拒绝接收的打印数据,而不执行基于接收的打印数据的打印处理。
(模式2)
现将描述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打印数据执行打印处理并存储打印历史的处理。在传统的打印装置中,当通过以接入点模式进行的无线通信而接收打印数据的情况下,打印历史中的作业所有者是“Mobile”。图6A中的打印历史画面600是由传统的打印装置所显示的画面。根据项目601,作业所有者是“Mobile”。
图6B中的打印历史画面610是由应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的打印装置100所显示的画面。在打印装置100通过以接入点模式进行的无线通信而接收打印数据的情况下,CPU 201将提供了用于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的指令的用户确定为作业所有者(步骤S503)。因此,代替“Mobile”,可以将诸如“Yamada”的用户的姓名作为项目611,即,作为打印历史中的作业所有者而显示。
(模式3)
现将描述用于临时保持接收到的打印数据而不立即进行打印的处理(例如,用于将打印数据存储在HDD 204中并在接收到来自用户的打印指令时执行打印处理的处理)。在传统的打印装置中,在通过以接入点模式进行的无线通信而接收打印数据、然后保持该打印数据的情况下,保持的打印数据(例如,等待来自用户的打印指令的打印数据)的作业所有者是“Mobile”。图7A中的保持打印画面700是由传统的打印装置所显示的画面。根据项目701,作业所有者是“Mobile”。
图7B中的保持打印画面710是由应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的打印装置100所显示的画面。在打印装置100通过以接入点模式进行的无线通信而接收打印数据的情况下,CPU 201将提供了用于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的指令的用户确定为作业所有者(步骤S503)。因此,代替“Mobile”,可以将诸如“Yamada”的用户的姓名作为项目711,即,作为保持打印数据的作业所有者而显示。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在打印装置100通过以接入点模式进行的无线通信而接收打印数据的情况下,打印装置100可以将提供了用于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的指令的用户确定为作业所有者。因此,与通过移动终端的型号信息或“Mobile”表示作业所有者的传统情况不同,打印装置100或用户可以容易地识别作业所有者。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当从用户接收到用于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的指令时,打印装置100存储关于用户的用户信息(步骤S403)。随后,在通过以接入点模式进行的无线通信而接收打印数据的情况下,打印装置100将由在步骤S403中存储的用户信息所表示的用户确定为作业所有者(步骤S503)。因此,即使在接收到打印数据时提供了用于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的指令的用户不同于登录到打印装置100的用户,也可以将提供了用于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的指令的用户确定为作业所有者。
接下来,将描述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相互关联地管理用户和针对用户生成的SSID,并且,基于此关联性,将与在接入点模式中使用的SSID相对应的用户确定为作业所有者。打印装置100的硬件结构和要由打印装置100显示的画面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和画面类似,因此将不对其进行描述。
将参照图8所示的流程图描述在打印装置100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时要执行的处理。CPU 201将存储在诸如ROM 202等的存储器中的控制程序加载到RAM 203中并执行该控制程序,从而进行图8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在图8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当中,被提供有与图4所示的流程图的编号相同的编号的步骤是用于执行与参照图4描述的处理类似的处理的步骤。
当CPU 201确定从用户接收到用于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的指令时(步骤S401中的“是”),处理进入步骤S801。在步骤S801中,CPU 201确定与登录的用户相对应的SSID。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用户预先准备要由用户专门使用的SSID。图9中的SSID管理表900是用于管理用户与要由该用户使用的SSID的关联的表。SSID管理表900被存储在HDD 204中。根据SSID管理表900,例如,为用户“Yamada”准备“Direct_2226_2966”,作为要由用户“Yamada”专门使用的SSID。这表示当用户“Yamada”登录到打印装置100,然后提供用于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的指令时,打印装置100通过使用SSID“Direct_2226_2966”来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在步骤S801中,CPU 201通过参考SSID管理表900来确定与登录的用户相对应的SSID。
接下来在步骤S802中,CPU 201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CPU 201通过使用在步骤S801中确定的SSID来控制无线LAN I/F 205开始以接入点模式的操作。
接下来,将参照图10所示的流程图描述当打印装置100接收打印数据时要执行的处理。CPU 201将存储在诸如ROM 202等的存储器中的控制程序加载到RAM 203中并执行该控制程序,从而进行图10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在图10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当中,被提供有与图5所示的流程图的编号相同的编号的步骤是用于执行与参照图5描述的处理类似的处理的步骤。
当CPU 201确定通过以接入点模式进行的无线通信而接收到打印数据(步骤S502中的“是”)时,处理进入步骤S1001。接下来,在步骤S1001中,CPU 201将与在接入点模式中使用的SSID相对应的用户确定为接收到的打印数据的作业所有者。例如,当在接入点模式中使用的SSID是“Direct_2226_2966”时,CPU 201通过参考SSID管理表900来确定“Yamada”为接收到的打印数据的作业所有者。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在打印装置100通过以接入点模式进行的无线通信而接收打印数据的情况下,打印装置100可以将与在接入点模式中使用的SSID相对应的用户确定为作业所有者。
其它实施例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也可更完整地称为“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更多个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一个或更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可以利用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例如读出并执行来自存储介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控制一个或更多个电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分开的计算机或分开的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存储介质被提供给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光盘(BD)TM)、闪存装置以及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4)

1.一种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包括:
无线通信单元,其包括在所述打印装置与外部装置之间直接执行无线通信的直接无线功能;
接收单元,其被构造为从用户接收用于启动直接无线功能的指令;以及
确定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所述打印装置使用通过直接无线功能进行的无线通信来接收打印数据的情况下,将输入了用于启动直接无线功能的指令的用户确定为打印数据的所有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还包括:
存储单元,其被构造为存储关于输入了用于启动直接无线功能的指令的用户的用户信息,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将由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用户信息所表示的用户确定为打印数据的所有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在所述打印装置使用与直接无线功能不同的通信功能接收打印数据的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基于包括在所接收到的打印数据中的信息来确定打印数据的所有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与直接无线功能不同的通信功能是无线局域网的基础架构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与直接无线功能不同的通信功能是经由局域网线缆将所述打印装置连接到有线局域网的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直接无线功能是所述打印装置用作接入点的接入点模式。
7.一种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包括:
无线通信单元,其包括在所述打印装置与外部装置之间直接执行无线通信的直接无线功能;
接收单元,其被构造为从用户接收用于启动直接无线功能的指令;
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所述接收单元从用户接收到用于启动直接无线功能的指令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使用与该用户相对应的服务集标识符来启动直接无线功能;以及
确定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所述打印装置使用通过直接无线功能进行的无线通信来接收打印数据的情况下,将与直接无线功能中所用的服务集标识符相对应的用户确定为打印数据的所有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还包括:
存储单元,其被构造为存储用户与该用户独享的服务集标识符之间的关联,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使用所述关联来识别与直接无线功能中所用的服务集标识符相对应的用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在所述打印装置使用与直接无线功能不同的通信功能接收打印数据的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基于包括在所接收到的打印数据中的信息来确定打印数据的所有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与直接无线功能不同的通信功能是无线局域网的基础架构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与直接无线功能不同的通信功能是经由局域网线缆将所述打印装置连接到有线局域网的功能。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直接无线功能是所述打印装置用作接入点的接入点模式。
13.一种由打印装置执行的控制方法,所述打印装置包括在所述打印装置与外部装置之间直接执行无线通信的直接无线功能,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用户接收用于启动直接无线功能的指令;以及
在所述打印装置使用通过直接无线功能进行的无线通信来接收打印数据的情况下,将输入了用于启动直接无线功能的指令的用户确定为打印数据的所有者。
14.一种由打印装置执行的控制方法,所述打印装置包括无线局域网接口,该无线局域网接口具有在没有中继装置的介入的情况下在所述打印装置与外部装置之间执行无线通信的直接无线功能,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用户接收用于启动直接无线功能的指令;
在所述接收步骤中从所述用户接收到用于启动直接无线功能的指令的情况下,控制该无线局域网接口使用与所述用户相对应的服务集标识符来启动直接无线功能;以及
在所述打印装置使用通过直接无线功能进行的无线通信来接收打印数据的情况下,将与直接无线功能中所用的服务集标识符相对应的用户确定为打印数据的所有者。
CN201611005208.8A 2015-11-18 2016-11-11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7084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5-225806 2015-11-18
JP2015225806A JP6736283B2 (ja) 2015-11-18 2015-11-18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08447A true CN106708447A (zh) 2017-05-24
CN106708447B CN106708447B (zh) 2020-07-07

Family

ID=58691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05208.8A Active CN106708447B (zh) 2015-11-18 2016-11-11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42548B2 (zh)
JP (1) JP6736283B2 (zh)
KR (1) KR102100248B1 (zh)
CN (1) CN10670844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4434A (zh) * 2017-06-27 2019-01-04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9257832A (zh) * 2017-07-12 2019-01-22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其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35978B2 (ja) * 2017-05-11 2020-0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21049720A (ja) * 2019-09-25 2021-04-01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13190A1 (en) * 2013-01-31 2014-07-3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system,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nstructions executable by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mobile terminal,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nstructions executable by mobile terminal
CN104461410A (zh) * 2013-09-24 2015-03-25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US20150093992A1 (en) * 2013-09-30 2015-04-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150116746A1 (en) * 2013-10-31 2015-04-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erform image forming job by using network
CN104754171A (zh) * 2013-12-27 2015-07-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和用于控制信息处理装置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10862B1 (en) 2001-11-09 2018-09-2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system
KR20060122522A (ko) 2005-05-27 2006-1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의 프린터 설정방법 및 무선 네트워크장치
JP4719258B2 (ja) * 2008-07-29 2011-07-06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203978B2 (ja) 2009-01-06 2013-06-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クライアント端末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104895B2 (ja) * 2010-03-23 2012-12-19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ログイン制御方法
JP5452572B2 (ja) * 2011-11-29 2014-03-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62240B2 (ja) 2012-06-12 2016-08-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面情報提供方法、プログラム
KR20140042465A (ko) * 2012-09-28 2014-04-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와이파이 다이렉트를 지원하는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그것의 와이파이 다이렉트 연결 방법
JP6399730B2 (ja) 2013-02-20 2018-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
JP6103997B2 (ja) * 2013-03-14 2017-03-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224902B2 (ja) * 2013-03-15 2017-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216879A (ja) * 2013-04-26 2014-11-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218456B2 (ja) 2013-06-28 2017-10-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通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213344B2 (ja) 2014-03-28 2017-10-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012910A (ja) 2014-06-06 2016-0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614763B2 (ja) 2014-09-03 2019-1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13190A1 (en) * 2013-01-31 2014-07-3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system,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nstructions executable by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mobile terminal,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nstructions executable by mobile terminal
CN104461410A (zh) * 2013-09-24 2015-03-25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US20150093992A1 (en) * 2013-09-30 2015-04-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150116746A1 (en) * 2013-10-31 2015-04-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erform image forming job by using network
CN104754171A (zh) * 2013-12-27 2015-07-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和用于控制信息处理装置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4434A (zh) * 2017-06-27 2019-01-04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9144434B (zh) * 2017-06-27 2022-07-12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9257832A (zh) * 2017-07-12 2019-01-22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其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257832B (zh) * 2017-07-12 2023-05-09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其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39654A1 (en) 2017-05-18
CN106708447B (zh) 2020-07-07
US10642548B2 (en) 2020-05-05
JP2017094508A (ja) 2017-06-01
JP6736283B2 (ja) 2020-08-05
KR20170058307A (ko) 2017-05-26
KR102100248B1 (ko) 2020-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07689B1 (ko) 통신 장치, 그 제어 방법 및 기억 매체
CN10458079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060299B (zh) 图像形成系统、移动终端以及协作方法
US964818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performing operation based on tag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portable terminal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EP3065436A1 (en)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method
CN107231602A (zh)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47496B (zh) 具有直接无线通信功能的通信装置和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6708447A (zh)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US9311035B2 (en) Print system, print server, print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encoded with print control program
CN108121519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4010103B (zh)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92103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7491273B (zh) 以服务模式可操作的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933874A (zh) 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4104815A (zh)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6768321B2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337393A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5313502B (zh) 能够进行近场无线通信的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7422996A (zh)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EP398549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output system, outpu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8632486A (zh) 信息处理装置、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8370609A (zh) 通信装置和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6067929A (zh) 与多个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6929632B2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13681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