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37802B - 用于发送反馈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发送反馈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37802B
CN106537802B CN201480080723.5A CN201480080723A CN106537802B CN 106537802 B CN106537802 B CN 106537802B CN 201480080723 A CN201480080723 A CN 201480080723A CN 106537802 B CN106537802 B CN 1065378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rb
reference signal
feedback signal
rrbs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07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37802A (zh
Inventor
边日茂
高贤秀
朴景敏
赵嬉静
崔惠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537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7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37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7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3/00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 G01S3/02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using radio waves
    • G01S3/72Diversity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rection-fin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3Laser transmitters
    • H04B10/505Laser transmitters using external modulation
    • H04B10/5055Laser transmitters using external modulation using a pre-co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针对具有不同方向性的多个参考信号生成并发送反馈信号的方法和设备。终端可接收具有不同方向性的多个参考信号,并且向发送端发送包括指示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的一个的波束索引的反馈信号。

Description

用于发送反馈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发送反馈信号的方法和设备,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发送用于接收具有不同方向性的多个波束的终端的反馈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近来,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长期演进(LTE)系统的商业化已被急切地支持。在认识到不仅支持语音服务而且在确保终端的用户的活动性的同时响应于用户的需求支持高质量的大量服务的必要性之后,LTE系统趋向于比以前更快速地增加。LTE系统提供低传输延迟、高传送速率以及改进的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
随着这种高质量服务的引入,对无线通信服务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最主要的,通信系统的容量必须增加以积极地应对这种情况。作为增加无线通信环境中的通信容量的替代方法,可考虑新发现可用频带的方法和增加有限资源的效率的方法。
作为增加有限资源的效率的方法,近年来以很大关注积极开发了所谓的多天线发送/接收技术,其中通过将多个天线设置到收发器以获得分集增益来另外确保用于资源利用的空间区域,或者通过经由各个天线并行地发送数据来增加传输容量。
在多天线系统中,波束成形和预编码可用作增加信噪比(SNR)的方法。波束成形和预编码用于在能够在发送端使用反馈信息的闭环系统中通过反馈信息来使SNR最大化。
此外,尽管天线数量的增加可通过减小干扰发生概率来使得小区边缘终端的平均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增加,但是存在有时无法改进最差SINR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当利用多个天线执行波束成形时减小干扰发生概率并且生成导引波束以用于准确信道预测的方法。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种发送反馈信号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具有不同方向性的多个参考信号;以及发送反馈信号,该反馈信号包括指示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的任一个的波束索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一种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生成具有不同方向性的多个参考信号;接收指示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中的任一个的波束索引的反馈信号;以及根据所接收到的波束索引来调节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方向。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当利用多个天线实现波束成形时,可进行准确信道预测和干扰控制。
另外,根据本发明,接收多个波束的终端可生成用于干扰避免和干扰预测的反馈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多个天线的发送机的框图。
图2是具有多个天线的接收机的框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生成的主波束和导引波束。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生成导引波束的方法的控制流程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参考资源块(RB)。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参考RB。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布置参考RB的资源。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在时间轴上首先出现的参考RB的移动。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在时间轴上最后出现的参考RB的移动。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布置参考RB的资源。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布置参考RB的资源。
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反馈信号。
图1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反馈信号。
图1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由导引波束导致的干扰发生的预测。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反馈信号传输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无线装置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并且可被称作诸如用户设备(UE)、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订户站(SS)、移动终端(MT)等的另一术语。基站通常是与无线装置通信的固定站,并且可被称作诸如演进节点B(eNB)、基站收发系统(BTS)、接入点等的另一术语。
以下,本发明基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或3GPP LTE-Advanced(LTE-A)来应用。这仅是出于示例性目的,因此本发明适用于各种通信系统。在以下描述中,LTE和/或LTE-A被统称为LTE。
基于通信网络来描述本说明书。在通信网络中实现的任务可在用于管理通信网络的系统(例如,基站)中控制网络并且发送数据的处理中实现,或者该任务可在链接至网络的终端中实现。
下面所描述的技术适用于使用多个发送(Tx)天线和至少一个接收(Rx)天线的多天线系统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下面所描述的技术可适用于各种MIMO方案。MIMO方案包括向多个层发送同一流的空间分集以及向多个层发送多个流的空间复用。当在空间复用中向单个用户发送多个流时,称为单用户-MIMO(SU-MIMO)或空分多址(SDMA)。当在空间复用中向多个用户发送多个流时,称为多用户-MIMO(MU-MIMO)。根据是否使用从各个用户报告的反馈信息,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可被分成开环方案和闭环方案。
接收机需要估计信道以便恢复从发送机发送的数据。信道估计是在由于衰落而发生快速变化的环境中通过补偿信号失真来恢复传输信号的处理。通常,信道估计需要发送机和接收机二者已知的参考信号或导频。参考信号是用于信道估计或数据解调的信号,也被称为导频。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多个天线的发送机的框图。
参照图1,发送机100包括信道编码器110-1和110-2、映射器120-1和120-2、层映射单元140、预编码器150以及信号发生器160-1、...、160-Nt。Nt表示天线端口的数量。
信道编码器110-1和110-2根据预定编码方案来对输入信息比特进行编码以生成码字。第一信道编码器110-1生成第一码字CW1,第二信道编码器110-2生成第二码字CW2。
映射器120-1和120-2根据调制方案对各个码字进行调制,然后将调制的码字映射至具有解调值的调制符号。对调制方案没有限制。调制方案可以是m-相移键控(m-PSK)或者m-正交幅度调制(m-QAM)。例如,m-PSK可以是二相PSK(BPSK)、四相PSK(QPSK)或8-PSK。m-QAM可以是16-QAM、64-QAM或256-QAM。第一映射器120-1生成第一码字CW1的调制符号。第二映射器120-2生成第二码字CW2的调制符号。
本文中,尽管发送机100包括两个信道编码器110-1和110-2以及两个映射器120-1和120-2以处理两个码字,包括在发送机100中的信道编码器的数量和映射器的数量不限于此。发送机100可包括至少一个信道编码器和至少一个映射器以处理至少一个码字。
层映射单元140根据层数将输入码字CW1和CW2的调制符号映射至各个层。层可以是输入至预编码器150的信息路径。层对应于秩值。层映射单元140可确定层数(即,秩),此后映射各个码字的调制符号。
预编码器150根据多个天线端口190-1、...、190-Nt来利用MIMO方案处理映射至各个层的映射符号,并且输出天线特定符号。
信号发生器160-1、...、160-Nt将天线特定符号转换为Tx信号。Tx信号通过各个天线端口190-1、...、190-Nt来发送。信号发生器160-1、...、160-Nt可执行对输入符号进行调制以输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OFDM调制,并且可通过SC-FDMA调制方案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其它方案来生成Tx信号。当实现OFDM调制时,信号发生器160-1、...、160-Nt可对输入符号执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并且还可在执行IFFT之后插入循环前缀(CP)。
发送机100可支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在用于HARQ的重传处理中,可执行与初始传输相同的层映射,或者可执行用于重传的层映射。另外,发送机100可支持秩根据信道条件而改变的秩自适应。
图2是具有多个天线的接收机的框图。
参照图2,接收机200包括OFDM解调器210、信道估计器220、MIMO后处理器230、解映射器240和信道解码器250。从接收天线290-1、…、290-Nr接收的信号通过OFDM解调器210经受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信道估计器220利用参考信号来估计信道。MIMO后处理器230执行与MIMO处理器140对应的后处理。解映射器240将输入符号解映射至编码的字。信道解码器250将编码的字解码以恢复原始数据。
此外,尽管作为诸如5G的下一代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大规模MIMO系统正受到关注,存在当天线的数量增加时波束宽度减小的缺点。如果布置成一行的各向同性天线的数量为NT,天线之间的间隔为d,并且无线电波的波长为λ,则半功率波束宽度(HPBW)由式1表示。HPBW表示最大功率减小超过一半时的波束辐射角。
[式1]
Figure BDA0001214856180000051
弧度
式1示出HPBW根据天线的数量线性地减小。如果天线之间的间隔为d=λ/2,则式1可由下式2代替。
[式2]
Figure BDA0001214856180000052
弧度
如果基站(BS)与用户设备(UE)之间的距离为x(米),则波束在点x处水平地展开的距离y(米)由式3表示。
[式3]
Figure BDA0001214856180000053
如果BS的天线的数量为4并且UE与BS之间的距离x为20m和500m,则根据式3,y分别为13.85m和346m。另外,如果BS的天线的数量为16并且UE与BS之间的距离x为20m和500m,则y分别为2.7m和67m。
值y越小,波束宽度越窄,并且波束宽度越窄,基于波束的方向变化的误差水平越高。因此,当天线的数量增加并且UE与BS之间的距离减小时,需要更准确的波束成形。
因此,当天线的数量增加并且UE与BS之间的距离减小时,重要的是设计预编码矩阵集合以用于实现准确的波束成形。
此外,尽管天线的数量的增加使得在指向点处Rx SNR增加,这也可导致对邻近小区的干扰增加。由于干扰增加,小区边缘区域中的UE可能无法感知根据天线数量的增加的SNR增益。由特定UE接收的信号的SINR由式4表示。
[式4]
Figure BDA0001214856180000061
在式4中,P表示Rx功率,I表示干扰。由于天线数量的增加导致不仅P增加而且I也增加,所以在UE中SINR可能没有改进。
此外,当天线的数量增加时,波束宽度减小,因此波束彼此交叠的概率减小。结果,由波束宽度导致的干扰发生的概率减小。由于干扰发生概率减小,天线数量的增加可使得小区边缘UE的平均SINR增加,但是对于发生波束彼此交叠的不利情形时的情况不足以改进SINR。
因此,在具有许多天线的大规模MIMO系统中通过避免波束冲突来减小干扰发生概率。当发生冲突时,需要安排参考信号以用于信道估计。
以下,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改进位于小区内的UE的信道估计和预测的准确度并且增加位于小区边缘的UE的干扰避免概率的导引参考信号(或导引波束)方案。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生成的主波束和导引波束。
如所示,BS可生成具有不同方向性的多个波束。BS可在原打算的方向上生成主波束,并且可生成具有不同于主波束的方向性的导引波束。导引波束的方向角可倾斜以使导引波束的方向相对于主波束向上、向下或者向左或向右倾斜。
导引波束的数量可为至少一个。例如,可生成两个导引波束。这两个导引波束可具有相对于主波束向上或向下倾斜相同角度的方向性,或者可具有相对于主波束向左或向右倾斜相同角度的方向性。
为了说明方便,BS中生成的多个波束被称为主波束和导引波束。然而,波束性质不根据主波束和导引波束的划分来划分。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生成导引波束的方法的控制流程图。
首先,BS选择特定资源块(RB)作为参考资源块(RB),在参考RB中布置解调参考信号(DM-RS),并且确定RS的Tx功率大小(S410)。
根据本发明的RB可表示用于不同波束的RS的传输中所使用的任何无线电资源分配单元,RB可由多个资源元素(RE)构成。本发明的参考RB表示用于导引波束的传输的RB。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在参考RB中布置两个或更多个DM-RS。这两个或更多个DM-RS可具有正交或准正交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DM-RS的数量可为1。在这种情况下,一个DM-RS形成有时间差,并且可具有不同的指向点。
在参考RB中,正交DM-RS或准正交DM-RS可按照各种方式布置。可通过不同的RE发送相同的DM-RS序列或不同的DM-RS序列。可通过一个RE发送相同的DM-RS序列或不同的DM-RS序列。
多个DM-RS可通过同一RE来发送,因为导引波束通过指向不同的方向来发送以执行信道预测和干扰预测。
如果Tx天线的数量为NT并且Rx天线的数量为NR,则根据本发明的Tx信号向量
Figure BDA0001214856180000071
可由下式5表示。
[式5]
Figure BDA0001214856180000072
在式5中,W为
Figure BDA0001214856180000073
作为预编码矩阵,s=[s1,...sL]T指示符号。指示秩的L可由L∈{2,...,min(NT,NR)}表示。Wi,j表示
Figure BDA0001214856180000074
的第i行和第j列。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参考RB。根据本实施方式,不同的DM-RS被布置给不同的RE。
下式6说明用于图5的DM-RS的预编码矩阵。
[式6]
Figure BDA0001214856180000075
如图5所示,两个不同的DM-RS被布置给位于频率轴上与同一时间轴相邻的不同RE。在式6中,K表示独立导引波束的数量。
在图5中,通过由“1”标记的RE发送的DM-RS(R1)的指向点可被确定为由w=[w1,1,w2,1,...,wL,1]T表示的预编码矩阵,通过由“2”标记的RE发送的DM-RS(R2)的指向点可由表示为w=[w1,2,w2,2,...,wL,2]T的预编码矩阵确定。
在图5中,DM-RS以外的符号被分配给未标记数字的RE。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参考RB。根据本实施方式,多个DM-RS可被布置给同一RE。
当实际上要同时发送的符号的数量少于使用参考RB的导引波束的数量时,可使用利用相同RE来发送正交DM-RS序列或准正交DM-RS序列的方法。
如图6所示,如果用于多个导引波束的DM-RS利用一个符号来发送,则预编码矩阵可由式7表示。
[式7]
Figure BDA0001214856180000081
如式7所示,在用于由“1”标记的RE的预编码矩阵中包括用于多个DM-RS(Rj)的元素。
此外,根据本发明,参考RB可被设计为改进位于小区内的UE的信道估计和预测的准确度并且改进位于小区之外的UE的干扰检测的准确度。在布置参考RB时可考虑以下情况。
(1)如果无线电帧的第t时隙的RB为Rt并且指派给特定UE的RB的集合为R,则满足关系Rt∈R。关于Rt,参考RB可被布置给首先出现的RB当中的一个或更多个RB以及时间上最后出现的RB当中的一个或更多个RB。这是为了利用参考RB根据UE的移动方向正确地识别信道变化。即,可通过以特定间隔在时间上布置参考RB来准确地识别用户的移动性。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布置参考RB的资源,是应用上述情况(1)的资源的示例。
如图7所示,分配给一个UE的资源可由子带构成,并且可以按照子带为单位来调度。一个子带可由多个参考RB(RRB)构成,并且一个RRB由多个RE构成。参考信号“1”被布置给图7的RRB中的4个RE。
在分配给UE的资源当中,RRB被布置给在时间轴上首先出现的RB和最后出现的RB。
(2)BS可以按照包括多个RB的子带为单位执行调度。在这种情况下,子带中的RRB的位置可根据物理小区ID在频率轴上循环移位。即,分配给特定UE的RRB可根据小区ID而变化。
然而,RRB可不在时间轴上循环移位。RRB在频率轴上移动以便使邻近小区与RRB的交叠最小化。另外,RRB不在时间轴上移动以将RRB布置给第一RB和最后RB。
图8和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布置RRB的资源,并且是应用情况(1)和(2)的资源的示例。在图8和图9中,针对不同小区ID示出子带中的RRB的布置方式。图8和图9中示出假设子带由两个时隙构成,4个RB被布置给一个时隙。
图8示出在时间轴上首先出现的RRB的移动,图9示出在时间轴上最后出现的RRB的移动。在图8和图9中,示出子带作为用于不同小区ID的各个资源,并且RRB仅在频率轴上循环移位。
(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RRB可被分成用于测量在波束前进方向上的移动性的垂直RRB以及用于测量在与波束前进方向水平的方向上的移动性的水平RRB,所布置的水平RRB的数量以及所布置的垂直RRB的数量可被确定为彼此不同。由于BS通常被安装在高的地方,所以可实现这样的布置方式,使得用于测量在波束前进方向上的移动性的垂直RRB的数量少于用于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性的水平RRB的数量。
例如,假设BS被安装在高度h(米)处,BS与UE之间的距离为d(米),并且UE水平移动的距离为x(米)。当UE根据波束传输方向移动x(米)时,要改变的波束的向下倾斜角θ由式8表示。
[式8]
Figure BDA0001214856180000091
此外,当UE与波束前进方向水平地移动x(米)时,要改变的波束的转向角θ由式9表示。
[式9]
Figure BDA0001214856180000101
利用式8和式9,BS可考虑小区的直径、BS的高度以及要支持的UE的最大移动速度等来调节水平RRB的数量和垂直RRB的数量。UE可向BS提供关于其位置或者其移动速度等的信息。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布置RRB的资源,并且是应用了情况(1)至(3)的资源的示例。在图10中,水平RRB由HRRB指示,垂直RRB由VRRB指示。HRRB可测量在与波束前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的UE的移动性,VRRB可测量在波束前进方向上移动的UE的移动性。
另外,在图10的RRB中,HRRB或VRRB被布置给在时间轴上首先出现的RB和最后出现的RB。
(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BS可以按照多个RB聚合的子带为单位执行调度,并且当一个或更多个子带被分配给一个UE时,可针对各个子带布置一个或更多个RRB。通过将RRB布置给最小调度单位,在调度给存在于邻近小区中的UE的子带中可存在一个或更多个RRB。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布置RRB的资源,并且是应用了情况(1)、(2)和(4)的资源的示例。
在图11中,可针对要调度的每一个子带布置RRB,并且RRB可根据小区ID被布置在不同的位置处。
(5)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RRB的数量可根据编码速率来确定。例如,如果信息比特的比特数为k并且编码速率为R,则码字的长度为k/R。在这种情况下,可在RRB上发送最多(k/R-k)比特。(k/R-k)对应于奇偶校验比特的比特数。
即使1层波束成形是最优的,RRB也可利用多层波束成形来发送信号。如果通过多层波束成形来发送信号,则可发生性能劣化。因此,为了使该问题最小化,可通过RRB发送与奇偶校验比特的数量对应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RRB的布置方式可考虑情况(1)至(5)中的至少一个来通过各种组合设计。
返回图4,BS可配置预编码矩阵,以使得RRB的指向点相对于用于主波束的传输的主RB的指向点倾斜(S420)。如上所述,RRB的指向点可具有相对于主RS实际上向上或向下倾斜相同角度的方向性,或者可具有相对于主RS实际上向左或向右倾斜相同角度的方向性。
根据所配置的预编码矩阵,BS基于被确定为空间复用和空间分集中的一个的传输方法来执行波束成形(S430)。即,BS可通过多层波束成形来生成导引波束,或者可通过1层波束成形来生成导引波束。然而,即使执行1层波束成形,正交DM-RS的数量也可维持为N。
在对用于信道预测和干扰预测的RRB执行多层波束成形的情况下,如果UE的Rx信号不具有足够的强度,进而需要改进传送速率,则要复用的层数可减少。
另外,BS可使用预编码矩阵来执行多层波束成形以用于同时发送数量少于或等于N(被设定为DM-RS的数量)的波束。即,由于根据信道情况同时发送数量少于N的符号,BS可对不同方向上的N个正交DM-RS执行波束成形。
为此,不仅关于RRB中的正交DM-RS的数量的信息,而且关于要同时复用的符号的数量的信息必须被提供给UE。
RRB中的正交DM-RS的数量和同时复用的符号的数量可通过LTE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扩展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来发送。如果该信息通过ePDCCH来发送,则通过RRB以外的另一RB的ePDCCH来发送信号。
如果N大于1并且RRB通过单层波束来发送,如图6所示,则可在同一RE上发送正交或准正交DM-RS序列。利用此资源布置方式,RE的资源浪费可减小。
此外,在接收预编码的RRB时,UE可基于从RRB获取的信道信息来配置反馈信号。
当UE向BS提供各种信息时,BS可使用所述信息来通过调节诸如功率水平、传输格式等的多个系统参数使性能最大化。当信道状态良好时,增加数据输送速率,当存在信道劣化时,减小数据传送速率,由此支持有效传输。结果,平均传送速率可增加。
在这方面,UE可向BS发送RRB的分层波束当中的具有最佳状态的波束的索引。即,可向BS提供指示特定方向的信息以报告将当前发送的波束的方向调节为该特定方向是有效的。
例如,UE可生成从子带中的RRB获取的预编码矩阵索引(PMI)以及具有最佳方向性的波束的索引作为反馈信号。
图12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反馈信号。如果分层波束的数量为K,则指示波束索引的比特数为
Figure BDA0001214856180000121
UE可生成指示波束索引的X比特信息(波束指示符)以及指示PMI的Y比特信息作为反馈信息。
图1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反馈信号。如所示,UE可通过仅使用指示波束索引的信息来生成反馈信息,而不必包括PMI。如果不是用于发送PMI的循环,则UE可仅向BS发送波束索引。
图1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由导引波束导致的干扰发生的预测。
如图14所示,如果两个BS生成具有不同方向性的多个波束,则在主波束之间发生冲突之前,导引波束和主波束可能冲突。
当如图12和图13所示从UE向BS发送反馈信息时,BS可通过调度改变分配给小区的资源的位置。即,BS可利用波束索引信息来调节导引波束的指向点。因此,可预期有小区间干扰避免效果。通过生成具有不同方向性的多个波束并且通过调节所生成的波束的指向点,可使小区间干扰最小化并且可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增加波束控制的准确度。当特定RRB的SINR显著低于另一RRB的SINR时,接收端还可预测干扰发生。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BS 800包括处理器810、存储器820和射频(RF)单元830。
处理器810实现所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可由处理器810实现。存储器820联接至处理器810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810的各种信息。RF单元830联接至处理器810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UE 900包括处理器910、存储器920和RF单元930。
RF单元930接收具有不同方向性的多个参考信号并且向BS 800发送在处理器910中生成的反馈信号。要接收的参考信号可包括具有第一方向性的主参考信号以及具有第二方向性的导引参考信号,第二方向性相对于第一方向性指向上或下或者指向左或右。
处理器910实现所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即,生成包括指示多个参考信号中的任一个的波束索引的反馈信号。
反馈信号还可包括与波束索引所指示的参考信号对应的预编码索引。
另外,处理器910控制RF单元930以使得所生成的反馈信号被发送给BS 800。
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可由处理器910实现。存储器920联接至处理器910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910的各种信息。RF单元930联接至处理器910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反馈信号传输的控制流程图。
首先,UE接收具有不同方向性的多个参考信号(S1610)。
参考信号可根据小区ID而被布置在发送参考信号的资源分配单元中的不同位置处,并且可被布置给分配给UE的多个资源分配单元当中的在时间轴上按照特定间隔分离开的资源分配单元。
UE可向发送端(即,用于提供波束的BS)发送包括指示多个参考信号中的任一个的波束索引的反馈信号(S1620)。
因此,根据本发明,当利用多个天线实现波束成形时可进行准确信道预测和干扰控制。为此,在接收多个波束时,UE可生成指示波束的波束索引信息作为反馈信息。
处理器可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它芯片组、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器。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存储卡、存储介质和/或其它存储装置。RF单元可包括用于处理无线电信号的基带电路。当上述实施方式在软件中实现时,上述方案可利用执行上述功能的模块(进程或函数)来实现。所述模块可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被设置到处理器内部或外部,并且利用各种熟知的手段连接至处理器。
在上述示例性系统中,尽管基于流程图利用一系列步骤或方框描述了方法,本发明不限于这些步骤的顺序,一些步骤可按照不同于剩余步骤的顺序来执行,或者可与剩余步骤同时执行。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流程图中所示的步骤不是排他性的,可包括其它步骤,或者在不影响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流程图的一个或更多个步骤可被删除。

Claims (7)

1.一种发送反馈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具有不同方向性的多个参考信号;以及
发送包括在参考资源块RRB的分层波束当中具有最佳状态的波束索引的反馈信号,
其中,参考信号被分配给所述RRB,
其中,所述RRB包括用于测量在波束前进方向上的移动性的至少一个垂直RRB以及用于测量在与波束前进方向水平的方向上的移动性的至少一个水平RRB,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是解调参考信号DM-RS,
其中,所述RRB包括在时域中首先出现的第一RRB和在时域中最后出现的第二RRB,
其中,在子带中调度所述RRB,并且
其中,所述RRB在所述子带中的位置根据小区标识符ID在频域中循环移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馈信号还包括与所述波束索引所指示的所述参考信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索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包括具有第一方向性的主参考信号以及具有第二方向性的导引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方向性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性指向上或下或者指向左或右。
4.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反馈信号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射频RF单元,该RF单元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
处理器,该处理器在操作上联接至所述RF单元,
其中,所述RF单元接收具有不同方向性的多个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处理器生成包括在参考资源块RRB的分层波束当中具有最佳状态的波束索引的反馈信号,并且指示所述RF单元将所述反馈信号发送给发送端,
其中,参考信号被分配给所述RRB,
其中,所述RRB包括用于测量在波束前进方向上的移动性的至少一个垂直RRB以及用于测量在与波束前进方向水平的方向上的移动性的至少一个水平RRB,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是解调参考信号DM-RS,
其中,所述RRB包括在时域中首先出现的第一RRB和在时域中最后出现的第二RRB,
其中,在子带中调度所述RRB,并且
其中,所述RRB在所述子带中的位置根据小区标识符ID在频域中循环移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反馈信号还包括与所述波束索引所指示的所述参考信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索引。
6.一种接收反馈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生成具有不同方向性的多个参考信号;
接收包括在参考资源块RRB的分层波束当中具有最佳状态的波束索引的所述反馈信号;以及
根据所接收到的波束索引来调节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方向,
其中,参考信号被分配给所述RRB,
其中,所述RRB包括用于测量在波束前进方向上的移动性的至少一个垂直RRB以及用于测量在与波束前进方向水平的方向上的移动性的至少一个水平RRB,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是解调参考信号DM-RS,
其中,所述RRB包括在时域中首先出现的第一RRB和在时域中最后出现的第二RRB,
其中,在子带中调度所述RRB,并且
其中,所述RRB在所述子带中的位置根据小区标识符ID在频域中循环移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包括具有第一方向性的主参考信号以及具有第二方向性的导引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方向性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性指向上或下或者指向左或右。
CN201480080723.5A 2014-07-24 2014-07-24 用于发送反馈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65378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KR2014/006746 WO2016013698A1 (ko) 2014-07-24 2014-07-24 피드백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7802A CN106537802A (zh) 2017-03-22
CN106537802B true CN106537802B (zh) 2020-09-08

Family

ID=55163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0723.5A Active CN106537802B (zh) 2014-07-24 2014-07-24 用于发送反馈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23615B2 (zh)
EP (1) EP3174216B1 (zh)
CN (1) CN106537802B (zh)
WO (1) WO20160136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95984A1 (en) 2014-12-17 2016-06-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mobility signals and related network nodes and wireless devices
MX2018011411A (es) * 2016-03-24 2019-01-1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Configuracion y notificacion de mediciones de movilidad.
US10555297B2 (en) 2016-03-31 2020-02-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transmission timing control
US10541802B2 (en) 2016-03-31 2020-01-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pplication of timing advance comman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in enhanced coverage mode
CN105703817A (zh) * 2016-04-07 2016-06-22 成都华日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空域陷波的无线电监测站与移动通信基站共址系统
EP3520472B1 (en) * 2016-09-30 2020-09-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of mobility reference signals
US10644732B2 (en) 2017-09-05 2020-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ignaling incorporating interference avoidance or beam nulling constraints for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3734882B1 (en) * 2017-12-27 2024-03-1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device,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0061768B (zh) * 2018-01-19 2021-01-29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0474740B (zh) 2018-05-11 2022-05-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790885B1 (en) * 2019-02-22 2020-09-29 Sprint Spectrum L.P. Control of MIMO configuration based on retransmission rate
JP2022025914A (ja) * 2020-07-30 2022-02-1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フェーズドアレイアンテナの駆動方法及び反射板の駆動方法
CN114189884B (zh) * 2020-09-15 2024-04-12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133931A1 (en) * 2020-12-24 2022-06-30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porting informat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03317A2 (en) * 2007-02-16 2008-08-2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recoded pilot transmission for multi-user and single user mimo communications
CN101300749A (zh) * 2005-10-31 2008-11-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多天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WO2011005653A8 (en) * 2009-07-06 2011-05-12 Linde Aktiengesellschaft Solution based precurs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9955A (en) * 1963-04-04 1976-04-1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Monopulse receiver circuit for an anti-radar missile tracking system
FI98172C (fi) * 1995-05-24 1997-04-25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Menetelmä pilottisignaalin lähettämiseksi ja solukkoradiojärjestelmä
JP3538184B2 (ja) * 2002-02-14 2004-06-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Cdma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の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アンテナ装置の使用方法
CN104104424B (zh) * 2008-05-09 2017-11-28 苹果公司 用于支持蜂窝网络中天线波束形成的系统和方法
AU2008361474A1 (en) * 2008-09-05 2010-03-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01772086B (zh) * 2009-01-04 2014-02-05 夏普株式会社 实现中继节点透明传输与非透明传输共存的方法
US8797950B2 (en) * 2009-05-27 2014-08-0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ual-layer beam forming in cellular networks
CN102006592A (zh) * 2009-08-31 2011-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引导智能天线的方法和系统
US9253784B2 (en) * 2010-01-11 2016-02-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resource block bundling in LTE-A systems
KR20110122046A (ko) * 2010-05-03 2011-11-09 주식회사 팬택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정보의 전송장치 및 방법
US8369280B2 (en) * 2011-07-01 2013-02-05 Ofinno Techologies, LLC Control channels in multicarrier OFDM transmission
US9854446B2 (en) * 2011-07-07 2017-12-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733542A (zh) * 2011-08-15 2014-04-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KR101847400B1 (ko) * 2011-09-01 2018-04-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최적의 빔을 선택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101922597B1 (ko) * 2011-12-27 2019-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Fdd 모드로 동작하는 거대 mimo 시스템에서 채널상태정보 기준신호를 전송하고 수신하기 위한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EP2859667B1 (en) * 2012-06-11 2018-10-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35699B2 (en) * 2012-06-22 2018-04-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beamfor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521155B (zh) * 2012-07-31 2018-11-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波束成形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US9439096B2 (en) * 2012-08-13 2016-09-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support channel refinement and multi-stream transmission in millimeter wave systems
WO2014178648A1 (ko) * 2013-05-01 2014-1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분할 빔포밍을 위하여 단말이 피드백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4253674B (zh) * 2013-06-27 2017-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csi的方法、调度ue的方法、ue及基站
JP6393764B2 (ja) * 2014-02-13 2018-09-19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機械タイプ通信を支援する無線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サウンディング参照信号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US10080146B2 (en) * 2014-03-12 2018-09-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ntenna beam control
JP6121931B2 (ja) * 2014-03-20 2017-04-2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ユー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0749A (zh) * 2005-10-31 2008-11-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多天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WO2008103317A2 (en) * 2007-02-16 2008-08-2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recoded pilot transmission for multi-user and single user mimo communications
WO2011005653A8 (en) * 2009-07-06 2011-05-12 Linde Aktiengesellschaft Solution based precurso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74216B1 (en) 2019-12-25
CN106537802A (zh) 2017-03-22
US20170163318A1 (en) 2017-06-08
US9923615B2 (en) 2018-03-20
WO2016013698A1 (ko) 2016-01-28
EP3174216A1 (en) 2017-05-31
EP3174216A4 (en) 2018-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37802B (zh) 用于发送反馈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US11350291B2 (en) Beam track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EP328981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level beamformed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s
JP6121118B2 (ja) 無線通信方法、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EP301643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ntenna array
US20230077065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eeding back and configuring pilot parameters, user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US94073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downlink interference
KR101988285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9148208B2 (en) Antenna selection codebook for full dimensional MIMO systems
US10454552B2 (en) Beam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312868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transparent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transmission
US20160006549A1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 link signal and apparatus therefor
WO2014038347A1 (ja) 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20150103046A (ko) 하향링크 무선 신호를 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6771582B2 (ja) 低複雑性マルチ設定csiレポート
KR20180021201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을 측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1641485A (zh) 用户装置和发送方法
WO2013024742A1 (ja) 端末、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12204909A (ja)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8631988B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EP317434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WO2014058375A2 (en) Channel estimation in a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5725676B2 (ja)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