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02661B - P2p数据加速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P2p数据加速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02661B
CN106302661B CN201610626593.1A CN201610626593A CN106302661B CN 106302661 B CN106302661 B CN 106302661B CN 201610626593 A CN201610626593 A CN 201610626593A CN 106302661 B CN106302661 B CN 1063026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equipment
information packet
target cache
accelera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265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02661A (zh
Inventor
刘成彦
柳小鹏
黄志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265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02661B/zh
Priority to US16/093,797 priority patent/US20190141158A1/en
Priority to EP16911453.5A priority patent/EP3477910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6/099177 priority patent/WO201802385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302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2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02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26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7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containing identifiers of data entities on a computer, e.g. file n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08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parameters of servers, e.g. available memory or work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7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for supporting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7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for supporting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H04L67/1078Resource delivery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3Routing a service request depending on the request content or con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2P数据加速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信息包,并获取认证信息包中的文件标识符,其中,文件标识符与客户端请求下载的文件对应;根据文件标识符通过预设算法得到与文件标识符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的原目的标识信息替换为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按照认证信息包中替换后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P2P缓存加速中,将代理设备与缓存加速设备分开部署时,难以对多台缓存设备进行负载均衡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P2P数据加速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P2P数据加速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用户透明的P2P缓存加速的一种方法,是将透明代理模块和P2P缓存加速模块集成一个服务程序部署在同一设备上,此种部署方式导致一台设备处理的任务繁多,负载极高,在高负载的情况下,造成数据包延时和丢失,最终影响用户的上网体验,且缓存模块又需要大量的磁盘空间,设备相当庞大,不易扩充,因此可以采用将代理模块和P2P缓存加速模块分别部署到不同设备上,使代理设备和P2P缓存加速设备工作专一化。
然而如果将代理模块和P2P缓存加速模块分别部署到不同设备上,则会引起P2P缓存设备的负载均衡问题、P2P缓存加速设备安全的问题以及P2P加速过程中,因源数据丢失无法代理回源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P2P缓存加速中,将代理设备与缓存加速设备分开部署时,难以对多台缓存设备进行负载均衡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2P数据加速方法、装置和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的P2P缓存加速中,将代理设备与缓存加速设备分开部署时,难以对多台缓存设备进行负载均衡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P2P数据加速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信息包,并获取认证信息包中的文件标识符,其中,文件标识符与客户端请求下载的文件对应;根据文件标识符通过预设算法得到与文件标识符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的原目的标识信息替换为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按照认证信息包中替换后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P2P数据加速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信息包,并获取认证信息包中的文件标识符,其中,文件标识符与客户端请求下载的文件对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文件标识符通过预设算法得到与文件标识符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替换模块,用于将认证信息包的原目的标识信息替换为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发送模块,用于按照认证信息包中替换后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P2P数据加速系统,包括:客户端,用于向代理设备发送认证信息包;代理设备,与客户端通信,用于根据文件标识符通过预设算法得到与文件标识符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的原目的标识信息替换为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并按照认证信息包中替换后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其中,文件标识符与客户端请求下载的文件对应,目标缓存加速设备,与代理设备通信,用于向代理设备返回文件标识符对应的文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信息包,并获取认证信息包中的文件标识符,根据文件标识符通过预设算法得到与文件标识符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的原目的标识信息替换为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按照认证信息包中替换后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上述方案通过预设算法根据认证信息包中包含的文件ID来为文件ID匹配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并获取匹配到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从而使得代理设备能够根据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的P2P缓存加速中,将代理设备与缓存加速设备分开部署时,难以对多台缓存设备进行负载均衡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缓存加速设备进行负载均衡的技术效果,从而提高用户的上网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P2P数据加速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P2P数据加速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P2P数据加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P2P数据加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2P数据加速方法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P2P数据加速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信息包,并获取认证信息包中的文件标识符,其中,文件标识符与客户端请求下载的文件对应。
具体的,上述认证信息包可以是握手包,该握手包不同于TCP协议中,进行三次握手时所使用的认证信息包,而是属于P2P在应用层自定义的一种认证方式所使用的认证信息包,上述文件标识符,用于表征不同客户端请求下载的文件。例如,文件标识符可以是根据客户端请求下载的文件计算出的hash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由数据入口设备(例如:代理设备)获取客户端发往目的服务端的业务数据包,根据握手包的特征,对业务数据包的内容进行解析,从而获取P2P握手包。
步骤S104,根据文件标识符通过预设算法得到与文件标识符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表征目标缓存加速设备,代理设备可以根据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数据包发送至标识信息对应的缓存加速设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满足缓存加速设备负载均衡的要求,可以将相同的文件下载需求分配至相同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例如,当获取到相同的文件ID时,通过预设算法为包含相同的文件ID的认证信息包分配相同的缓存加速设备。
步骤S106,将认证信息包的原目的标识信息替换为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认证信息包的原目的端为对等端,上述认证信息包的原目的标识信息为对等端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预设算法得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标识信息包括IP地址和端口号,将认证信息包中对等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替换为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
步骤S108,按照认证信息包中替换后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代理设备在将原目的标识信息替换为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后,按照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
进一步,还可以将业务数据包的原源标识信息替换成代理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代理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代理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这就使得所述业务数据包发往缓存加速设备时,缓存加速设备将响应包发往代理设备,从而使得代理设备端对数据交互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信息包,并获取认证信息包中的文件标识符,根据文件标识符通过预设算法得到与文件标识符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的原目的标识信息替换为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按照认证信息包中替换后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上述方案通过预设算法根据认证信息包中包含的文件ID来为文件ID匹配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并获取匹配到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从而使得代理设备能够根据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的P2P缓存加速中,将代理设备与缓存加速设备分开部署时,难以对多台缓存设备进行负载均衡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缓存加速设备进行负载均衡的技术效果,从而提高用户的上网体验。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获取认证信息包中的文件标识符,包括:
步骤S1021,在认证信息包中查找位于预设位置的字节。
步骤S1023,以位于预设位置的字节作为起始端,连续获取预设个数的字节,得到文件标识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以文件标识符为文件ID作为示例,对于bt这个公开的P2P协议,文件ID为认证信息包中,由第49字节开始的连续20字节,即可以在认证信息包中查找第49个字节,然后以第49个字节为起始字节,依次连续获取20个字节,则可得到文件ID。
由上可知,本申请上述步骤在认证信息包中查找位于预设位置的字节,以位于预设位置的字节作为起始端,连续获取预设个数的字节,得到文件标识符。上述方案实现了在认证信息包中获取文件标识符的技术效果。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根据文件标识符通过预设算法得到与文件标识符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
步骤S1025,通过一致性哈希算法在预设的文件标识符与缓存加速设备的映射关系中查找与文件标识符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
在上述步骤中,一致性哈希算法用于为具有相同文件标识符的认证信息包分配相同的缓存加速设备。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5个认证信息包A1、B2、C3、D4、E5,分别向代理设备请求目标加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5个认证信息包中请求下载的文件分别为文件A、文件B、文件A、文件C以及文件B,现有三个缓存加速设备a、b、c,分别存储有文件A、文件B以及文件C,则用一致性哈希算法进行计算,可以将缓存加速设备a的标识信息分配至认证信息包A1和C3,将缓存加速设备b的标识信息分配至认证信息包B2和E5,将缓存加速设备c的标识信息分配至认证信息包D4,在一致性哈希算法根据文件标识符得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之后,代理设备可以根据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
由上可知,通过一致性哈希算法在预设的文件标识符与缓存加速设备的映射关系中查找与文件标识符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上述方案通过一致性哈希算法实现了对缓存加速设备进行负载均衡的技术效果。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信息包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10,保存认证信息包的五元组信息,其中,五元组信息包括客户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
具体的,在上述步骤中,五元组信息可以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以及传输层协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以客户端向代理设备传输的认证信息包作为示例,上述认证信息包中的五元组信息可以包括:客户端IP地址、客户端端口、对等端IP地址、对等端端口以及传输层协议。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在代理设备接收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时,隐藏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隐藏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步骤包括:
步骤S1012,代理设备将响应信息的源地址和端口号替换为五元组信息中包含的对等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其中,响应信息的源地址和端口号为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
在上述步骤中,隐藏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防止客户端在知晓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后对缓存加速设备进行攻击,从而达到了保证后端P2P缓存加速设备的设备安全的技术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代理设备接收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后,由于响应信息为目标缓存加速设备返回的文件,因此响应信息中的源标识信息(包括IP地址和端口号)为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为了隐藏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即为了避免客户端获取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则将响应信息的源标识信息替换为对等端的标识信息(包括IP地址和端口号)。
由上可知,在本申请上述步骤中,代理设备接收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时,通过将响应信息的源地址和端口号替换为五元组信息中包含的客户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来隐藏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上述方案防止客户端在知晓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后对缓存加速设备进行攻击,从而达到了保证后端P2P缓存加速设备的设备安全的技术效果。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如果在预设时间内,监测到与已保存的五元组信息相同的五元组信息,则将与已保存的五元组信息相同的五元组信息对应的认证信息包,按照已保存的五元组信息对应的认证信息包的路径进行数据交互。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以客户端向代理设备发送过包含五元组信息F的认证信息包作为示例,假设代理设备将包含五元组信息F的认证信息包发送至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并将目标缓存加速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反馈至客户端,则在预设时间内,当代理设备再次接收到包括五元组信息F的认证信息包后,无需再通过算法计算与包括五元组信息F的认证信息包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IP地址,而直接按照第一次计算的包括五元组信息F的认证信息包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IP地址进行发送。
由上可知,本申请上述步骤对具有相同五元组信息的认证数据包采用相同的数据交互路径进行处理,无需重复计算,也无需更换路径,从而达到了降低代理设备的任务,提高任务处理效率的技术效果。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在按照认证信息包中替换后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之前,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14,将认证信息包的对等端的标识信息按照预设协议格式添加于替换了标识信息的认证信息包的头部和/或尾部,其中,所述对等端的标识信息为所述原目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在上述步骤中,上述对等端为认证信息包在不通过缓存加速设备请求下载文件时所请求的目的端,通常情况下,在缓存加速设备未命中认证信息包中请求下载的文件时,缓存加速设备需要把认证信息包转发至对等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将对等端的标识信息替换为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再将对等端的标识信息按照预设协议添加至认证信息包的头部和/或尾部,将上述封装过的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其中,所述对等端的标识信息包括对等端的IP和端口号。在上述实施例中,预设协议可以是将对等端的IP添加于认证信息包头部,将对等端的端口号添加于认证信息包的尾部,例如,可以在认证信息包的头部添加四个字节,在认证信息包的尾部添加两个字节,再将对等端的IP存储至认证信息包头部的四个字节中,并将对等端的端口号存储至认证信息包尾部的两个字节中,从而达到在认证信息包的头部和/或尾部添加对等端的标识信息的目的。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将对等端的IP和端口号添加于认证信息包所使用的协议可以是上述实施例所使用的协议,但不限制与上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协议,也可以使用将对等端的IP和端口号连接后同时添加至认证信息包的头部和/或尾部等协议等方法。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在目标缓存加速设备未命中文件标识符对应的文件时,目标缓存加速设备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客户端的对等端,其中,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客户端的对等端的步骤包括:
步骤S1016,获取添加于认证信息包的头部和/或尾部的对等端的标识信息,其中,对等端的标识信息包括:对等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
步骤S1018,将认证信息包按照对等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发送至对等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目标缓存加速设备未命中客户端所请求的下载文件的情况下,则需要向源对等端请求下载文件,则目标缓存加速设备从封装的认证信息包的头部和/或尾部获取对等端的标识信息,并根据对等端的标识信息发送认证信息包,来请求客户端请求的下载文件。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由于目标缓存加速设备未命中客户端请求下载的文件,导致需要代理回源的情况下,由于代理设备保存了源对等端的标识信息,使得目标缓存加速设备可以通过保存的源对等端的标识信息进行代理回源,但是上述实现方案不限于由于目标缓存加速设备未命中客户端请求下载的文件,导致需要代理回源的场景,任何需要代理回源的场景均可使用上述方法实施。
由上可知,本申请上述步骤在按照认证信息包中替换后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之前,将认证信息包的对等端的标识信息按照预设协议格式添加于替换了标识信息的认证信息包的头部和/或尾部,在目标缓存加速设备未命中文件标识符对应的文件时,获取添加于认证信息包的头部和/或尾部的对等端的标识信息,并将认证信息包按照对等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发送至对等端。上述方案解决了在P2P加速过程中,由于源数据(例如:对等端的标识信息)丢失,导致无法代理回源的问题。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P2P数据加速方法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2所示的示例,对上述P2P数据加速方法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客户端通过互联网向P2P应用服务器发起获取对等端IP列表的请求,P2P应用服务器将对等端IP列表返回至客户端,客户端在对等端IP列表中查找需要下载的文件对应的目的对等端,以目的对等端的标识信息作为认证信息包的目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代理设备。
代理设备在获取到目的标识信息为对等端的标识信息的认证信息包后,保存对等端的标识信息,获取认证信息包中请求下载的文件的文件标识符,通过一致性哈希算法根据文件标识符得到与客户端请求下载的文件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包括图2所示出的缓存加设备1和缓存加速设备2)的标识信息,将对等端的标识信息替换为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将替换后的认证信息包进行打包,在打包后的认证信息的头部和/或尾部按照预设协议添加保存的对等端的标识信息后,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
在目标缓存加速设备未命中客户端的下载请求后,目标缓存加速设备根据认证信息包的头部和/或尾部的对等端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对等端,来获取客户端请求下载的文件。
实施例2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P2P数据加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实施例1中的任意一种P2P数据加速方法,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30,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信息包,并获取认证信息包中的文件标识符,其中,文件标识符与客户端请求下载的文件对应。
具体的,上述认证信息包可以是握手包,所述文件标识符可以是文件ID,用于表征不同客户端请求下载的文件。文件标识符可以是根据客户端请求下载的文件计算出的hash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由数据入口设备(例如:代理设备)获取客户端发往目的服务端的业务数据包,经过对业务数据包的内容,根据握手包的特征,从中获取P2P握手包。
确定模块32,用于根据文件标识符通过预设算法得到与文件标识符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表征目标缓存加速设备,代理设备可以根据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数据包发送至标识信息对应的缓存加速设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满足缓存加速设备负载均衡的要求,可以将相同的文件下载需求分配至相同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例如,当获取到相同的文件ID时,通过预设算法为包含相同的文件ID的认证信息包分配相同的缓存加速设备。
替换模块34,用于将认证信息包的原目的标识信息替换为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认证信息包的原目的端为对等端,上述认证信息包的原目的标识信息为对等端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预设算法得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标识信息包括IP地址和端口号,将认证信息包中对等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替换为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
发送模块36,用于按照认证信息包中替换后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代理设备在将原目的标识信息替换为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后,按照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通过接收模块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信息包,并获取认证信息包中的文件标识符,通过确定模块根据文件标识符通过预设算法得到与文件标识符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通过替换模块将认证信息包的原目的标识信息替换为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通过发送模块按照认证信息包中替换后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上述方案通过预设算法根据认证信息包中包含的文件ID来为文件ID匹配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并获取匹配到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从而使得代理设备能够根据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的P2P缓存加速中,将代理设备与缓存加速设备分开部署时,难以对多台缓存设备进行负载均衡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缓存加速设备进行负载均衡的技术效果,从而提高用户的上网体验。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上述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查找模块,用于在认证信息包中查找位于预设位置的字节;
获取模块,用于以位于预设位置的字节作为起始端,连续获取预设个数的字节,得到文件标识符。
由上可知,本申请上述装置通过第一查找模块在认证信息包中查找位于预设位置的字节,通过获取模块以位于预设位置的字节作为起始端,连续获取预设个数的字节,得到文件标识符。上述方案实现了在认证信息包中获取文件标识符的技术效果。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上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查找模块,用于通过一致性哈希算法在预设的文件标识符与缓存加速设备的映射关系中查找与文件标识符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标识信息包括: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
由上可知,通过一致性哈希算法在预设的文件标识符与缓存加速设备的映射关系中查找与文件标识符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上述方案通过一致性哈希算法实现了对缓存加速设备进行负载均衡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3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P2P数据加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
客户端40,用于向代理设备发送认证信息包。
代理设备42,与客户端通信,用于根据文件标识符通过预设算法得到与文件标识符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的原目的标识信息替换为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并按照认证信息包中替换后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其中,文件标识符与客户端请求下载的文件对应。
具体的,上述认证信息包可以是握手包,所述文件标识符可以是文件ID,用于表征不同客户端请求下载的文件。文件标识符可以是根据客户端请求下载的文件计算出的hash值;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表征目标缓存加速设备,代理设备可以根据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数据包发送至标识信息对应的缓存加速设备,认证信息包的原目的端为对等端,上述认证信息包的原目的标识信息为对等端的标识信息。
目标缓存加速设备44,与代理设备通信,用于向代理设备返回所述文件标识符对应的文件。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信息包,并获取认证信息包中的文件标识符,根据文件标识符通过预设算法得到与文件标识符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的原目的标识信息替换为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按照认证信息包中替换后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上述方案通过预设算法根据认证信息包中包含的文件ID来为文件ID匹配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并获取匹配到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从而使得代理设备能够根据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的P2P缓存加速中,将代理设备与缓存加速设备分开部署时,难以对多台缓存设备进行负载均衡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缓存加速设备进行负载均衡的技术效果,从而提高用户的上网体验。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上述代理设备还用于保存认证信息包的五元组信息,在代理设备接收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时,将响应信息的源地址和端口号替换为五元组信息中包含的客户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其中,五元组信息包括客户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响应信息的源地址和端口号为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
由上可知,在本申请上述系统中,代理设备接收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时,通过将响应信息的源地址和端口号替换为五元组信息中包含的客户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来隐藏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上述方案防止客户端在知晓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后对缓存加速设备进行攻击,从而达到了保证后端P2P缓存加速设备的设备安全的技术效果。
可选的,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所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与代理设备通信,用于在目标缓存加速设备未命中文件标识符对应的文件时,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客户端的对等端口;其中,代理设备还用于将认证信息包的对等端的标识信息按照预设协议格式添加于替换了标识信息的认证信息包的头部和/或尾部。
由上可知,本申请上述系统在按照认证信息包中替换后的标识信息将认证信息包发送至目标缓存加速设备之前,将认证信息包的对等端的标识信息按照预设协议格式添加于替换了标识信息的认证信息包的头部和/或尾部,在目标缓存加速设备未命中文件标识符对应的文件时,获取添加于认证信息包的头部和/或尾部的对等端的标识信息,并将认证信息包按照对等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发送至对等端。上述方案解决了在P2P加速过程中,由于源数据(例如:对等端的标识信息)丢失,导致无法代理回源的问题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P2P数据加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信息包,并获取所述认证信息包中的文件标识符,其中,所述文件标识符与所述客户端请求下载的文件对应;
根据所述文件标识符通过预设算法得到与所述文件标识符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当获取到相同的文件标识符时,通过所述预设算法为包含相同的文件标识符的认证信息包分配相同的缓存加速设备;
将所述认证信息包的原目的标识信息替换为所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
按照所述认证信息包中替换后的标识信息将所述认证信息包发送至所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认证信息包中的文件标识符,包括:
在所述认证信息包中查找位于预设位置的字节;
以位于所述预设位置的字节作为起始端,连续获取预设个数的字节,得到所述文件标识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文件标识符通过预设算法得到与所述文件标识符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
通过一致性哈希算法在预设的文件标识符与缓存加速设备的映射关系中查找与所述文件标识符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信息包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代理设备中保存所述认证信息包的五元组信息,其中,所述五元组信息包括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代理设备接收到所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时,隐藏所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隐藏所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步骤包括:
所述代理设备将所述响应信息的源地址和端口号替换为所述五元组信息中包含的对等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其中,所述响应信息的源地址和端口号为所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在预设时间内,监测到与已保存的五元组信息相同的五元组信息,则将与已保存的五元组信息相同的五元组信息对应的认证信息包,按照所述已保存的五元组信息对应的认证信息包的路径进行数据交互。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照认证信息包中替换后的标识信息将所述认证信息包发送至所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认证信息包的对等端的标识信息按照预设协议格式添加于替换了标识信息的认证信息包的头部和/或尾部,其中,所述对等端的标识信息为所述原目的标识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未命中所述文件标识符对应的文件时,所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将所述认证信息包发送至所述客户端的对等端,其中,将所述认证信息包发送至所述客户端的对等端的步骤包括:
获取添加于所述认证信息包的头部和/或尾部的对等端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对等端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对等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
将所述认证信息包按照所述对等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发送至所述对等端。
9.一种P2P数据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信息包,并获取所述认证信息包中的文件标识符,其中,所述文件标识符与所述客户端请求下载的文件对应;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文件标识符通过预设算法得到与所述文件标识符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当获取到相同的文件标识符时,通过所述预设算法为包含相同的文件标识符的认证信息包分配相同的缓存加速设备;
替换模块,用于将所述认证信息包的原目的标识信息替换为所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按照认证信息包中替换后的标识信息将所述认证信息包发送至所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查找模块,用于在所述认证信息包中查找位于预设位置的字节;
获取模块,用于以位于所述预设位置的字节作为起始端,连续获取预设个数的字节,得到所述文件标识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查找模块,用于通过一致性哈希算法在预设的文件标识符与缓存加速设备的映射关系中查找与所述文件标识符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
12.一种P2P数据加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客户端,用于向代理设备发送认证信息包;
代理设备,与所述客户端通信,用于根据文件标识符通过预设算法得到与所述文件标识符对应的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当获取到相同的文件标识符时,通过所述预设算法为包含相同的文件标识符的认证信息包分配相同的缓存加速设备,将所述认证信息包的原目的标识信息替换为所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标识信息,并按照认证信息包中替换后的标识信息将所述认证信息包发送至所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其中,所述文件标识符与所述客户端请求下载的文件对应;
目标缓存加速设备,与所述代理设备通信,用于向所述代理设备返回所述文件标识符对应的文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代理设备还用于保存所述认证信息包的五元组信息,在代理设备接收到所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返回的响应信息时,将所述响应信息的源地址和端口号替换为所述五元组信息中包含的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其中,所述五元组信息包括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所述响应信息的源地址和端口号为所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缓存加速设备还用于在未命中所述文件标识符对应的文件时,将所述认证信息包发送至所述客户端的对等端口;所述代理设备还用于将所述认证信息包的对等端的标识信息按照预设协议格式添加于替换了标识信息的认证信息包的头部和/或尾部。
CN201610626593.1A 2016-08-02 2016-08-02 P2p数据加速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63026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26593.1A CN106302661B (zh) 2016-08-02 2016-08-02 P2p数据加速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6/093,797 US20190141158A1 (en) 2016-08-02 2016-09-18 Accele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2p data
EP16911453.5A EP3477910B1 (en) 2016-08-02 2016-09-18 Accele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2p data
PCT/CN2016/099177 WO2018023858A1 (zh) 2016-08-02 2016-09-18 P2p数据加速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26593.1A CN106302661B (zh) 2016-08-02 2016-08-02 P2p数据加速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2661A CN106302661A (zh) 2017-01-04
CN106302661B true CN106302661B (zh) 2019-08-13

Family

ID=57664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26593.1A Active CN106302661B (zh) 2016-08-02 2016-08-02 P2p数据加速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141158A1 (zh)
EP (1) EP3477910B1 (zh)
CN (1) CN106302661B (zh)
WO (1) WO20180238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9527B (zh) * 2016-12-28 2020-10-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代理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网元设备
CN112737857B (zh) * 2020-12-31 2022-07-22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P2p网络节点结构的优化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513501B (zh) * 2022-02-15 2024-03-22 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目标分发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12588B1 (en) * 1998-04-02 2005-06-28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lient requests in client-server networks
US6157955A (en) * 1998-06-15 2000-12-05 Intel Corporation Packet processing system including a policy engine having a classification unit
US20110128972A1 (en) * 2000-04-17 2011-06-02 Randy Thornton Peer to peer dynamic network link acceleration
US20020026643A1 (en) * 2000-05-12 2002-02-28 Henry Ewe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US7027585B2 (en) * 2002-05-28 2006-04-11 Rockwell Electronic Commerce Technologies, Llc Web callback through multimedia devices
US7170882B2 (en) * 2002-12-11 2007-01-30 Broadcom Corporation Media exchange network supporting remote peripheral access
US8136025B1 (en) * 2003-07-03 2012-03-13 Google Inc. Assigning document identification tags
US7487353B2 (en) * 2004-05-20 2009-02-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for protecting communication
US9210036B2 (en) * 2004-05-25 2015-12-08 University Of Florida Metric driven holistic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JP4339184B2 (ja) * 2004-06-07 2009-10-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サーバ装置、通信機器、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20060212542A1 (en) * 2005-03-15 2006-09-21 1000 Oaks Hu Li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file downloading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US7817647B2 (en) * 2005-04-22 2010-10-19 Microsoft Corporation Flower-petal resolutions for PNRP
US7764635B2 (en) * 2005-04-26 2010-07-27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Cross-layer self-healing in a wireless ad-hoc network
US20060265436A1 (en) * 2005-05-20 2006-11-23 Andrew Edmond Grid network for distribution of files
US20060291412A1 (en) * 2005-06-24 2006-12-28 Naqvi Shamim A Associated device discovery in IMS networks
CN1327658C (zh) * 2005-08-09 2007-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状况探测方法
US20070073878A1 (en) * 2005-09-23 2007-03-29 Qurio Holding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wering proxy bandwidth utilization
US8086722B2 (en) * 2005-12-21 2011-12-27 Rovi Solutions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peer-to-peer (P2P) networks
US7818402B1 (en) * 2006-02-08 2010-10-19 Roxbeam Media Network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pediting peer-to-peer content delivery with improved network utilization
CN100403695C (zh) * 2006-03-09 2008-07-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和系统
US9154512B2 (en) * 2006-03-30 2015-10-06 Cisco Technology, Inc. Transparently proxying transport protocol connections using an external server
JP2008104027A (ja) * 2006-10-19 2008-05-01 Fujitsu Ltd パケット情報収集装置およびパケット情報収集プログラム
US20080285577A1 (en) * 2007-05-15 2008-11-20 Yehuda Zisape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Network-Wide, Traffic-Aware Dynamic Acceleration and Admission Control for Peer-to-Peer Based Services
US8024472B1 (en) * 2007-09-25 2011-09-20 Limelight Networks, Inc. Third party verification using override IP addresses
US8392604B2 (en) * 2007-10-09 2013-03-05 Yahoo! Inc. Peer to peer browser content caching
US20150089020A1 (en) * 2008-01-23 2015-03-26 Liveu Ltd. Live video content exchange
CN101562784B (zh) * 2008-04-14 2012-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分发方法、设备及系统
US8051185B2 (en) * 2008-05-16 2011-11-01 Fastsoft, Inc.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rough a specified intermediate destination
US9323681B2 (en) * 2008-09-18 2016-04-26 Avere Systems, Inc. File storage system, cache appliance, and method
US8103764B2 (en) * 2008-10-14 2012-01-24 CacheIQ,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tching trigger pattern
US9559800B1 (en) * 2008-10-24 2017-01-31 Vmware, Inc. Dynamic packet filtering
CN101729581B (zh) * 2008-10-28 2016-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p2p网络中实现重定向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US8719336B2 (en) * 2009-02-03 2014-05-06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warting traffic analysis in online games
US20100306059A1 (en) * 2009-05-26 2010-12-02 Rettig Michael B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banner services
WO2010143669A1 (ja) * 2009-06-08 2010-12-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携帯端末装置の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US9432414B2 (en) * 2009-08-25 2016-08-3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ntrol of codec negotiation for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JP2011049667A (ja) * 2009-08-25 2011-03-10 Panasonic Corp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EP3703345A1 (en) * 2010-06-29 2020-09-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symmetric network address encapsulation
US8463788B2 (en) * 2010-09-03 2013-06-11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Balancing caching load in a peer-to-peer based network file system
US8406233B2 (en) * 2010-09-07 2013-03-26 Check Point Software Technologies Ltd. Predictive synchronization for clustered devices
US20120155471A1 (en) * 2010-12-15 2012-06-2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EP2692095B1 (en) * 2011-03-28 2019-06-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updating load balancer configuration data
US9703843B2 (en) * 2011-07-01 2017-07-11 Nec Corporation Object placement apparatus, object plac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WO2013046664A1 (ja) * 2011-09-27 2013-04-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情報システム、管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データ構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20130080603A1 (en) * 2011-09-27 2013-03-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Fault Tolerant External Application Server
US8872970B2 (en) * 2011-10-31 2014-10-28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 stream sync byte detection with transport stream having multiple emulated sync bytes
CN103535011A (zh) * 2011-12-14 2014-0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网络cdn路由方法、设备和系统
US9325676B2 (en) * 2012-05-24 2016-04-26 Ip Ghoster,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tect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nodes
CN103491065B (zh) * 2012-06-14 2018-08-14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透明代理及其实现方法
CN103634365A (zh) * 2012-08-29 2014-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网中的第三方应用平台及其通讯方法
CN102833337B (zh) * 2012-08-30 2016-03-02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ftp文件上传、下载方法及装置
US9106711B2 (en) * 2012-09-04 2015-08-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inimizing mapping and signaling for data path aggregation
KR101983034B1 (ko) * 2012-09-05 2019-09-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터넷을 통한 핸드오버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US9614870B2 (en) * 2014-06-04 2017-04-04 Aaa Internet Publishing Inc. Method of DDoS and hacking protection for internet-based servers using a private network of internet servers by executing computer-executable instructions stored on a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US9654354B2 (en) * 2012-12-13 2017-05-16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Framework supporting content delivery with delivery services network
KR101478662B1 (ko) * 2013-01-15 2015-01-02 서정환 클라이언트의 ip주소를 서버로 전송하는 중계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0924895B2 (en) * 2013-01-22 2021-02-16 Blackberry Limited Enhancing short message service addressing and routing
US20140222618A1 (en) * 2013-02-05 2014-08-07 CAA South Central Ontario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dding
US9276846B2 (en) * 2013-03-15 2016-03-01 Cavium, Inc. Packet extraction optimization in a network processor
US9137211B2 (en) * 2013-05-16 2015-09-15 Cisco Technology, Inc. Application services based on dynamic split tunneling
EP2997750A4 (en) * 2013-05-17 2017-04-19 Initlive Inc. System for quickly finding the whereabouts of friends
US10284649B2 (en) * 2013-05-31 2019-05-07 Nec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processing system
US20160085955A1 (en) * 2013-06-10 2016-03-24 Doosra, Inc. Secure Storing and Offline Transferring of Digitally Transferable Assets
KR101538762B1 (ko) * 2013-06-12 2015-07-24 서정환 캡슐화 프로토콜을 이용하여 클라이언트의 ip 주소를 서버로 전송하는 중계 시스템 및 방법
CA2915557A1 (en) * 2013-06-22 2014-12-31 Forgetbox Sa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splaying virtual files side-by-side with non-virtual files and for instantaneous file transfer
US20150128293A1 (en) * 2013-11-01 2015-05-07 Numecent Holdings Inc. Application distribution network
WO2015069576A1 (en) * 2013-11-05 2015-05-14 Cisco Technology, Inc. Network fabric overlay
US9495373B2 (en) * 2013-12-06 2016-11-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ile versions within content addressable storage
KR101932956B1 (ko) * 2013-12-19 2018-12-27 엠파이어 테크놀로지 디벨롭먼트 엘엘씨 중앙 관리형 온라인 서비스에서 p2p 코드 교환 촉진
EP3092766B1 (en) * 2014-01-08 2018-11-07 Vodafone IP Licensing Limite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with optimisation of content delivery
US20150207846A1 (en) * 2014-01-17 2015-07-23 Koninklijke Kpn N.V. Routing Proxy For Adaptive Streaming
US20150236752A1 (en) * 2014-02-20 2015-08-20 Raytheon Bbn Technologies Corp. Method for selection of unique next-time-interval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and port
US10277554B2 (en) * 2014-03-04 2019-04-30 Cisco Technology, Inc. Transparent proxy authentication via DNS processing
US9392057B2 (en) * 2014-04-11 2016-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vely exchanging data between P2P-capable client devices via a server
US9455917B2 (en) * 2014-05-27 2016-09-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implified approach to verify LFAS in deployment
EP3162039B1 (en) * 2014-06-27 2020-01-0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Ultra high-speed mobile network based on layer-2 switching
US9591531B2 (en) * 2014-07-01 2017-03-0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s and an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communication sessions between radio-access networks
US10291735B2 (en) * 2014-07-23 2019-05-14 Facebook, Inc. Residential cache appliance utilizing a social network
CN104158868B (zh) * 2014-08-06 2017-12-0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和管理服务器
US9923677B2 (en) * 2014-12-26 2018-03-20 Intel Corporation Multiplexing many client streams over a single connection
US9590898B2 (en) * 2015-02-17 2017-03-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to optimize packet exchange between the control and data plane in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US9852147B2 (en) * 2015-04-01 2017-12-26 Dropbox, Inc. Selective synchronization and distributed content item block caching for multi-premises hosting of digital content items
US10609091B2 (en) * 2015-04-03 2020-03-31 Nicira, Inc.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 content switch
JP2016208175A (ja) * 2015-04-20 2016-12-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699205B2 (en) * 2015-08-31 2017-07-04 Splunk Inc. Network security system
US20170068906A1 (en) * 2015-09-09 2017-03-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etermining the Destination of a Communication
US10044623B2 (en) * 2016-01-19 2018-08-07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fficient routing of multicast media content by data routers at end user premises
US10212072B2 (en) * 2016-06-14 2019-02-19 Arista Networks, Inc. Peer state synchronization mechanism for dynamic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DNAT) in a network element
US10389837B2 (en) * 2016-06-17 2019-08-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tier dynamic data caching
US10382552B2 (en) * 2016-12-12 2019-08-1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User device ad-hoc distributed caching of cont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77910A1 (en) 2019-05-01
CN106302661A (zh) 2017-01-04
EP3477910B1 (en) 2020-06-24
EP3477910A4 (en) 2019-07-17
WO2018023858A1 (zh) 2018-02-08
US20190141158A1 (en) 2019-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88261B2 (en) Network resource modification for higher network connection concurrence
US10439931B2 (en) Data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service node, and delivery node
US2019000486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 computation
CN103544324B (zh) 一种内核态的数据访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02661B (zh) P2p数据加速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022832B (zh) App应用程序安全下载的方法、移动终端及下载服务器
US9407726B1 (en) Caching objects identified by dynamic resource identifiers
CN107646187A (zh) 应用标识高速缓存
US10237075B2 (en) Reconstructable content objects
CN108429682A (zh) 一种网络传输链路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5978936A (zh) Cdn服务器及其缓存数据的方法
CN110198333A (zh) 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8573026A (zh) 一种数据流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服务器
CN11069113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29411A (zh) 一种分布式文件传输方法、服务器及私有云设备
CN106101183A (zh) 回源请求的中转方法和装置及回源系统
Scherb et al. Smart execution strategy selection for multi tier execution in named function networking
Siracusano et al. Is it a SmartNIC or a key-value store? both!
CN107911499A (zh) 多线路域名解析方法及装置
US10341292B2 (en) Increased port address space
CN103685367B (zh) 离线下载系统和方法
CN108011801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装置及系统
CN105991668B (zh) 一种cdn文件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5681892B (zh) 差分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021207B1 (en) Architecture for proactively providing bundled content items to client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