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01462B - 射频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射频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01462B
CN106301462B CN201610630191.9A CN201610630191A CN106301462B CN 106301462 B CN106301462 B CN 106301462B CN 201610630191 A CN201610630191 A CN 201610630191A CN 106301462 B CN106301462 B CN 1063014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econdary carrier
carrier path
data signal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301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01462A (zh
Inventor
陈宪龙
杨加峰
张国玺
庞少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301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014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01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1462A/zh
Priority to EP17836187.9A priority patent/EP3484239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7/082235 priority patent/WO201802400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01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1462B/zh
Priority to US16/261,659 priority patent/US11101826B2/en
Priority to US16/440,464 priority patent/US10797735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04B1/0057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using diplexing or multiplexing filters for selecting the desired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04B1/525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leakage of transmitter signal in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射频控制电路,其包括收发模块、前端模块以及工作模式切换开关;收发模块用于通过主载波通路发送本地数据信号的主载波信号,以及接收外界数据信号的主载波信号;并用于通过辅载波通路发送本地数据信号的辅载波信号,以及接收外界数据信号的辅载波信号;前端模块用于接收外界数据信号,以及发射本地数据信号;工作模式切换开关,连接设置在所述收发模块和前端模块之间,当所述主载波通路上本地数据信号产生的谐波信号泄露至所述辅载波通路时,所述工作模式切换开关闭合将所述谐波信号接地输出,以消除所述主载波通路与所述辅载波通路之间的谐波干扰。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射频控制电路的移动终端。

Description

射频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射频控制射频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简称CA)是一种增加传输带宽的技术,其可以将2~5个LTE(Long Term Evolution,即长期演进)成员载波(Component Carrier,简称CC)聚合在一起,实现最大100MHz的传输带宽,有效提高了上下行传输速率,在载波聚合中,包括一个主载波(PCC)和至少一个辅载波(SCC)。
在使用现有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实现载波聚合时,由于多个频段载波共用一个功率放大器(如多模多频功率放大器),因此,当功率放大器同时发射多个频段载波信号时,某个P频段载波信号的谐波(如二次或三次谐波)可能会通过功率放大器耦合到另一个Q频段载波的信号接收路径上,此时,会干扰Q频段载波信号的接收,使得Q频段载波信号的接收质量较差,进而导致载波聚合的信号接收性能较低;例如,低频PCC(主载波)的二次或三次谐波会通过功率放大器耦合到中高频段SCC(辅载波)的接收路径上,其会对中高频段SCC的接收产生干扰,使中高频段SCC的接收质量变差。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射频控制射频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移动终端的天线的稳定性以及传输性能的射频控制射频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的移动终端的射频控制电路中主载波通路与辅载波通路之间产生谐波干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射频控制射频控制电路,其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通过主载波通路发送本地数据信号的主载波信号,以及接收外界数据信号的主载波信号;并用于通过辅载波通路发送所述本地数据信号的辅载波信号,以及接收所述外界数据信号的辅载波信号;
前端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外界数据信号,以及发射所述本地数据信号;以及
工作模式切换开关,连接设置在所述收发模块和前端模块之间,当所述主载波通路上本地数据信号产生的谐波信号泄露至所述辅载波通路时,所述工作模式切换开关闭合将所述谐波信号接地输出,以消除所述主载波通路与所述辅载波通路之间的谐波干扰。
射频控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射频控制电路的移动终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射频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通过工作模式切换开关的设置避免了主载波信号的谐波对辅载波信号的接收数据的影响,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射频控制电路的稳定性以及传输性能;解决了现有的移动终端的射频控制电路中主载波通路与辅载波通路之间产生谐波干扰的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射频控制电路局部细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控制电路。
图4为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控制电路。
图5是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操作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操作控制装置,或者集成了所述终端的操作控制装置的移动终端(譬如笔记本、平板电脑、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所述终端的操作控制装置可以采用硬件或者软件的方式实现。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的射频控制电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优选实施例的射频控制电路20包括收发模块21、功率放大器22、前端模块23以及工作模式切换开关24。
一实施方式中,该收发模块21用于通过主载波通路发送本地数据信号的主载波信号,以及接收外界数据信号的主载波信号;并用于通过辅载波通路发送本地数据信号的辅载波信号,以及接收外界数据信号的辅载波信号。
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载波通路的信号发射频段的高次谐波所处频段与辅载波通路的信号接收频段存在重叠。如以B8频段为主载波,B3和B7频段为辅载波。B8的信号发射频段(880MHz~915MHz)的二次谐波 (1760MHz~1830MHz)与B3的信号接收频段(1805MHz~1880MHz)存在重叠的部分,因此当功率放大器22同时进行B8频段的信号发射以及B3频段的信号接收时,B8频段的二次谐波可能会通过功率放大器22耦合进入B3的信号接收路径,从而对B3的信号接收造成影响。又如B8的信号发射频段(880MHz~915MHz)的三次谐波(1760MHz~1830MHz)与B7的信号接收频段(2640MHz~2745MHz)存在重叠的部分,因此当功率放大器22同时进行B8频段的信号发射以及B7频段的信号接收时,B8频段的三次谐波可能会通过功率放大器22耦合进入B7的信号接收路径,从而对B7的信号接收造成影响。
一实施方式中,该功率放大器22分别与收发模块21和前端模块23连接,用于对本地数据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一实施方式中,该前端模块23用于接收外界数据信号,以及发射本地数据信号。
一实施方式中,该工作模式切换开关24包括与收发模块21连接的开关控制端、与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连接的开关输入端以及接地的开关输出端。
请参阅图2,一优选实施例中,该收发模块21包括接入点设备211以及射频收发芯片212。该接入点设备211用于将本地数据信号发送至射频收发芯片212,并从射频收发芯片212接收外界数据信号。所述射频收发芯片212用于通过主载波通路收发主载波信号;以及通过辅载波通路收发辅载波信号。该射频收发芯片212包括信号发送端2121、主载波信号接收端2122以及辅载波信号接收端2123。该射频收发芯片212的信号发送端2121与所述功率放大器22连接。该射频收发芯片212的主载波信号接收端2122与所述前端模块23连接。该射频收发芯片212的辅载波信号接收端2123与所述前端模块23连接。所述工作模式切换开关24的开关控制端与所述接入点设备211连接。
前端模块23包括天线切换模块231以及天线232。该天线切换模块231与该天线232连接,用于对天线工作频段进行切换操作。该天线232用于接收外界数据信号,以及发射本地数据信号。
本优选实施例的射频控制电路20工作时,当辅载波通路单独进行信号发送时,工作模式切换开关24处于断开状态,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与接地断开。接入点设备211(如调制解调器等)将本地数据信号发送至射频收发芯片212,射频收发芯片212通过信号发送端2121将本地数据信号发送至功率放大器22,功率放大器22将放大后的辅载波频段的本地数据信号通过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传输至天线切换模块231上,天线切换模块231将本地数据信号通过天线232进行发射操作。
当辅载波通路单独进行信号接收时,工作模式切换开关24处于断开状态,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与接地断开。此时,天线232接收外界数据信号并传输至天线切换模块231,随后外界数据信号通过辅载波通路的接收子通路传输至射频收发芯片212上,最后射频收发芯片212通过接入点设备211将外界数据信号发送至相应的接收终端。
当主载波通路单独进行信号发送时,工作模式切换开关24处于断开状态,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与接地断开。接入点设备211将本地数据信号发送至射频收发芯片212,射频收发芯片212通过信号发送端2121将本地数据信号发送至功率放大器22,功率放大器22将放大后的主载波频段的本地数据信号通过主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传输至天线切换模块231上,天线切换模块231将本地数据信号通过天线232进行发射操作。
当主载波通路单独进行信号接收时,工作模式切换开关24处于断开状态,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与接地断开。天线232接收外界数据信号并传输至天线切换模块231,随后外界数据信号通过主载波通路的接收子通路传输至射频收发芯片212上,最后射频收发芯片212通过接入点设备211将外界数据信号发送至相应的接收终端。
当辅载波通路和主载波通路同时进行信号发送时,工作模式切换开关24闭合,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接地。接入点设备211将本地数据信号发送至射频收发芯片212,射频收发芯片212通过信号发送端2121将本地数据信号发 送至功率放大器22,功率放大器22将放大后的辅载波频段的本地数据信号通过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以及工作模式切换开关24接地;同时功率放大器22将放大后的主载波频段的本地数据信号通过主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至天线切换模块231上;天线切换模块231将主载波频段的本地数据信号通过天线232进行发射操作。
当辅载波通路和主载波通路同时进行信号接收时,工作模式切换开关24闭合,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接地。天线232接收外界数据信号并传输至天线切换模块231,随后辅载波频段的外界数据信号通过辅载波通路的接收子通路传输至射频收发芯片212上,最后射频收发芯片212通过接入点设备211将辅载波频段的外界数据信号发送至相应接收终端。同时主载波频段的外界数据信号通过主载波通路的接收子通路传输至射频收发芯片212上,最后射频收发芯片212通过接入点设备211将主载波频段的外界数据信号发送至相应的接收终端。这样即实现了主载波频段的本地数据信号的发射操作以及主载波频段、辅载波频段的外界数据信号的接收操作。
如主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上的主载波的产生干扰谐波,由于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通过所述工作模式切换开关24接地,该干扰谐波无法通过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传递到辅载波通路的接收子通路上,因此保证的接收到的主载波频段的外界数据信号和辅载波频段的外界数据信号不会相互干扰。
具体请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的射频控制电路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优选实施例的射频控制电路300包括收发模块30、功率放大器33、前端模块34以及工作模式切换开关36。其中,该收发模块30包括接入点设备31和射频收发芯片32。该前端模块34包括天线切换模块341及天线342。
一实施例中,该接入点设备31与该射频收发芯片32连接设置。该接入点设备31用于将本地数据信号发送至射频收发芯片32,并从射频收发芯片32接收外界数据信号。
该射频收发芯片32用于通过主载波通路收发主载波信号,以及通过辅载波通路收发辅载波信号。该射频收发芯片32包括信号发送端321、主载波信号接收端322以及辅载波信号接收端323。
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载波通路的信号发射频段的高次谐波所处频段与辅载波通路的信号接收频段存在重叠的部分。如以B8频段为主载波,B3和B7频段为辅载波。B8的信号发射频段(880MHz~915MHz)的二次谐波(1760MHz~1830MHz)与B3的信号接收频段(1805MHz~1880MHz)存在重叠的部分,因此当功率放大器33同时进行B8频段的信号发射以及B3频段的信号接收时,B8频段的二次谐波可能会通过功率放大器33耦合进入B3的信号接收路径,从而对B3的信号接收造成影响。又如B8的信号发射频段(880MHz~915MHz)的三次谐波(1760MHz~1830MHz)与B7的信号接收频段(2640MHz~2745MHz)存在重叠的部分,因此当功率放大器33同时进行B8频段的信号发射以及B7频段的信号接收时,B8频段的三次谐波可能会通过功率放大器33耦合进入B7的信号接收路径,从而对B7的信号接收造成影响。
该功率放大器33分别与信号发送端321以及天线切换模块34连接,用于对本地数据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一实施例中,该功率放大器33优选为多模多频段功率放大器。
该天线切换模块341与天线342连接设置。该天线切换开关341用于对天线342工作频段进行切换操作。该天线342用于接收外界数据信号以及发射本地数据信号。一优选实施例中,该天线切换模块341与该天线通过频分器343连接。
该工作模式切换开关36包括开关控制端361、开关输入端362及开关输出端363。一实施例中,该开关控制端361与该接入点设备31连接。该开关输入端362与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371连接。该开关输出端363接地设置。
一实施例中,所述射频收发芯片32的辅载波信号接收端323与辅载波通路的接收子通道372连接。该射频收发芯片32的主载波信号接收端322与主载波 通路的接收子通道382连接。
所述功率放大器33包括用于输入主载波信号以及辅载波信号的信号输入端331。该功率放大器33包括信号输入端321、主载波信号输出端332及辅载波信号输出端333。该功率放大器33的信号输入端331与射频收发芯片32的信号发送端321连接。该功率放大器33的主载波信号输出端332通过主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381与天线切换模块341连接。该功率放大器33的辅载波信号输出端333通过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371与天线切换模块341连接。
所述主载波通路包括发送子通路381以及接收子通路382,主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381以及接收子通路382通过第一双工器391与天线切换模块341连接。所述辅载波通路包括发送子通路371以及接收子通路372,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371以及接收子通路372通过第二双工器392与天线切换模块341连接。
本优选实施例的射频控制电路的射频收发芯片32可包括用于不同频段的辅载波信号的第一辅载波信号接收端以及第二辅载波信号接收端。该功率放大器33包括用于不同频段的辅载波信号的第一辅载波信号输出端以及第二辅载波信号输出端。该功率放大器33的第一辅载波信号输出端与射频收发芯片32的第一辅载波信号接收端对应,功率放大器33的第二辅载波信号输出端与射频收发芯片32的第二辅载波信号接收端对应。
本优选实施例的射频控制电路30工作时,当辅载波通路单独进行信号发送时,工作模式切换开关36处于断开状态,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371与接地断开。接入点设备31(如调制解调器等)将本地数据信号发送至射频收发芯片32,射频收发芯片32通过信号发送端321将本地数据信号发送至功率放大器33,功率放大器33将放大后的辅载波频段的本地数据信号通过辅载波信号输出端333、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371、第二双工器392传输至天线切换模块341上,天线切换模块341将本地数据信号通过天线342进行发射操作。
当辅载波通路单独进行信号接收时,工作模式切换开关36处于断开状态, 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371与接地断开。此时,天线342接收外界数据信号并传输至天线切换模块341,随后外界数据信号通过第二双工器392、辅载波通路的接收子通路372以及辅载波信号接收端323传输至射频收发芯片32上,最后射频收发芯片32通过接入点设备31将外界数据信号发送至相应的接收终端。
当主载波通路单独进行信号发送时,工作模式切换开关36处于断开状态,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371与接地断开。接入点设备31将本地数据信号发送至射频收发芯片32,射频收发芯片32通过信号发送端321将本地数据信号发送至功率放大器33,功率放大器33将放大后的主载波频段的本地数据信号通过主载波信号输出端332、主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381、第一双工器391传输至天线切换模块341上,天线切换模块341将本地数据信号通过天线342进行发射操作。
当主载波通路单独进行信号接收时,工作模式切换开关36处于断开状态,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371与接地断开。天线342接收外界数据信号并传输至天线切换模块341,随后外界数据信号通过第一双工器391、主载波通路的接收子通路382以及主载波信号接收端322传输至射频收发芯片32上,最后射频收发芯片32通过接入点设备31将外界数据信号发送至相应的接收终端。
当辅载波通路和主载波通路同时进行信号发送时,工作模式切换开关36闭合,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371接地。接入点设备31将本地数据信号发送至射频收发芯片32,射频收发芯片32通过信号发送端321将本地数据信号发送至功率放大器33,功率放大器33将放大后的辅载波频段的本地数据信号通过辅载波信号输出端333、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371以及工作模式切换开关36接地;同时功率放大器33将放大后的主载波频段的本地数据信号通过主载波信号输出端332、主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381、第一双工器传输391至天线切换模块341上;天线切换模块341将主载波频段的本地数据信号通过天线342进行发射操作。
当辅载波通路和主载波通路同时进行信号接收时,工作模式切换开关36 闭合,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371接地。天线342接收外界数据信号并传输至天线切换模块341,随后辅载波频段的外界数据信号通过第二双工器392、辅载波通路的接收子通路372以及辅载波信号接收端323传输至射频收发芯片32上,最后射频收发芯片32通过接入点设备31将辅载波频段的外界数据信号发送至相应接收终端。同时主载波频段的外界数据信号通过第一双工器391、主载波通路的接收子通路382以及主载波信号接收端322传输至射频收发芯片32上,最后射频收发芯片32通过接入点设备31将主载波频段的外界数据信号发送至相应的接收终端。这样即实现了主载波频段的本地数据信号的发射操作以及主载波频段、辅载波频段的外界数据信号的接收操作。
如主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381上的主载波的产生干扰谐波,由于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371接地,该干扰谐波无法通过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371传递到辅载波通路的接收子通路372上,因此保证的接收到的主载波频段的外界数据信号和辅载波频段的外界数据信号不会相互干扰。
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射频控制电路30的信号接收以及发送过程。
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射频控制电路通过工作模式切换开关的具体设置避免了主载波信号的谐波对辅载波信号的接收数据的影响,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射频控制电路的稳定性以及传输性能。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中,如有多个辅载波通路,各个辅载波通路的具体工作原理与上述相同。请一并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的射频控制电路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的射频控制电路与第二实施例的射频电路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当设有多个辅载波通路时,可针对相邻的辅载波通路之间均设置工作模式切换开关36,进而避免主载波信号的谐波对辅载波信号的接收数据的影响。所述前端模块34仅包括天线切换模块341及与该天线切换模块直接连接的天线342。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终端,如图5所示,该终端500可以包括射频(RF,RadioFrequency)电路501、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502、输入单元503、显示单元504、传感器505、音频电路506、无线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模块507、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508、以及电源509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射频电路5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交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508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电路5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用户身份模块(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卡、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双工器等。此外,射频电路5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该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MS,Short Messaging Service)等。
存储器5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508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2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5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5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 存储器5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508和输入单元503对存储器502的访问。
输入单元5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具体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输入单元503可包括触敏表面以及其他输入设备。触敏表面,也称为触摸显示屏或者触控板,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敏表面上或在触敏表面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敏表面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508,并能接收处理器508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敏表面。除了触敏表面,输入单元503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504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显示单元504可包括显示面板,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进一步的,触敏表面可覆盖显示面板,当触敏表面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508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508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5中,触敏表面与显示面板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敏表面与显示面板集成而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
终端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5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终端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506可通过扬声器、传声器提供用户与终端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506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成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由扬声器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506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508处理后,经射频电路501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502以便进一步处理。音频电路506还可能包括耳塞插孔,以提供外设耳机与终端的通信。
无线保真(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终端通过无线保真模块507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5示出了无线保真模块507,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终端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508是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2内的数据,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508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优选的,处理器508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 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508中。
终端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509(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508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509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射频电路501为之前实施例所述的射频控制电路。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具体工作原理与上述的射频控制电路的优选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相同或相似,具体请参见上述射频控制电路的优选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射频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通过工作模式切换开关的设置避免了主载波信号的谐波对辅载波信号的接收数据的影响,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天线的稳定性以及传输性能;解决了现有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的稳定性较差或传输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Claims (13)

1.一种射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通过主载波通路发送本地数据信号的主载波信号,以及接收外界数据信号的主载波信号;并用于通过辅载波通路发送所述本地数据信号的辅载波信号,以及接收所述外界数据信号的辅载波信号;
前端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外界数据信号,以及发射所述本地数据信号;以及
工作模式切换开关,连接设置在所述收发模块和前端模块之间,当所述主载波通路上本地数据信号产生的谐波信号泄露至所述辅载波通路时,所述工作模式切换开关闭合将所述谐波信号接地输出,以消除所述主载波通路与所述辅载波通路之间的谐波干扰;
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切换开关的开关控制端与所述收发模块连接,所述工作模式切换开关的开关输入端与所述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连接,所述工作模式切换开关的开关输出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辅载波通路或所述主载波通路工作时,所述工作模式切换开关断开,以使得所述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和接地断开;当所述辅载波通路和所述主载波通路同时工作时,所述工作模式切换开关闭合,以使得所述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控制电路还包括:
功率放大器,连接设置在所述收发模块和前端模块之间,用于对所述本地数据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所述功率放大器的主载波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前端模块连接形成所述主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辅载波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前端模块连接形成所述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以及接收子通路通过第一双工器与所述前端模块连接;
所述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以及接收子通路通过第二双工器与所述前端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包括:
接入点设备,用于将所述本地数据信号发送至射频收发芯片,并从所述射频收发芯片接收外界数据信号;以及
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用于通过主载波通路收发主载波信号;以及通过辅载波通路收发辅载波信号,所述工作模式切换开关的开关控制端与所述接入点设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载波通路的信号发射频段的高次谐波所处频段与所述辅载波通路的信号接收频段存在重叠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载波通路的信号发射频段为B8频段,所述辅载波通路的信号接收频段为B3频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载波通路的信号发射频段为B8频段,所述辅载波通路的信号接收频段为B7频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模块包括:
天线切换模块,与天线连接,用于对天线工作频段进行切换操作;以及
所述天线,用于接收外界数据信号,以及发射所述本地数据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射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通过频分器与所述天线切换模块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功率放大器,连接设置在所述收发模块和前端模块之间,用于对所述本地数据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第一双工器,所述功率放大器的主载波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双工器连接并连接至所述前端模块,从而形成所述主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
第二双工器,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辅载波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双工器连接并连接至所述前端模块,从而形成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
所述收发模块包括接入点设备及与所述接入点设备连接的射频收发芯片,所述接入点设备用于将所述本地数据信号发送至射频收发芯片,并从所述射频收发芯片接收外界数据信号;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用于通过主载波通路收发主载波信号;以及通过辅载波通路收发辅载波信号;
所述前端模块包括天线及与天线连接的天线切换模块,所述天线用于接收外界数据信号,以及发射所述本地数据信号;所述天线切换模块用于对天线工作频段进行切换操作;
所述工作模式切换开关的开关控制端与所述接入点设备连接,所述工作模式切换开关的开关输入端连接至功率放大器与第二双工器之间的所述辅载波通路的发送子通路,所述工作模式切换开关的开关输出端接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射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通过频分器与所述天线切换模块连接。
13.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射频控制电路,所述射频控制电路为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射频控制电路。
CN201610630191.9A 2016-08-02 2016-08-02 射频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63014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30191.9A CN106301462B (zh) 2016-08-02 2016-08-02 射频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EP17836187.9A EP3484239B1 (en) 2016-08-02 2017-04-27 Radio frequency control circuit and mobile terminal
PCT/CN2017/082235 WO2018024003A1 (zh) 2016-08-02 2017-04-27 射频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US16/261,659 US11101826B2 (en) 2016-08-02 2019-01-30 RF control circuit and mobile terminal
US16/440,464 US10797735B2 (en) 2016-08-02 2019-06-13 RF control circuit and mobile termina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30191.9A CN106301462B (zh) 2016-08-02 2016-08-02 射频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1462A CN106301462A (zh) 2017-01-04
CN106301462B true CN106301462B (zh) 2017-08-25

Family

ID=57664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30191.9A Active CN106301462B (zh) 2016-08-02 2016-08-02 射频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101826B2 (zh)
EP (1) EP3484239B1 (zh)
CN (1) CN106301462B (zh)
WO (1) WO20180240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1462B (zh) 2016-08-02 2017-08-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8322237B (zh) * 2017-01-14 2020-09-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干扰抑制系统及方法
CN107104684A (zh) * 2017-05-15 2017-08-29 尚睿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放大处理电路及通信终端
CN107395221A (zh) * 2017-08-09 2017-11-2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lte频段切换装置、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683435A (zh) * 2018-04-13 2018-10-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04214B (zh) * 2018-07-25 2020-07-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及信号处理的方法
CN109873664B (zh) * 2019-03-22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前端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10098843B (zh) * 2019-04-23 2021-12-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726138B (zh) * 2020-06-05 2022-07-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2886979B (zh) * 2021-01-19 2022-08-0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ca抗倍频干扰电路、射频电路及通信设备
KR20230029413A (ko) * 2021-08-24 2023-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능동 소자를 사용하는 송수신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안테나 모듈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2839A (zh) * 2007-11-23 2009-05-27 Nxp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滤波器实现多模待机终端的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8590A (en) 1993-11-01 2000-07-11 Omnipoi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bile controlled handoff and link maintenance in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US7197284B2 (en) 2003-04-25 2007-03-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ntenna switches includin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US9210695B2 (en) 2010-04-22 2015-12-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US9154178B2 (en) 2010-05-17 2015-10-06 Tyco Electronics Services Gmbh Duplexer with enhanced isolation
US9425850B2 (en) * 2010-10-27 2016-08-23 Sai C. Kwok Simultaneous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
US9356643B2 (en) * 2011-12-29 2016-05-31 Rf Micro Devices, Inc. RF duplexing device
US20130259099A1 (en) * 2012-03-30 2013-10-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unable notch filter using feedback through an existing feedback receiver
CN104335503B (zh) * 2012-04-12 2018-03-23 天工方案公司 涉及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之间的改善的隔离的系统和方法
JP5597228B2 (ja) * 2012-07-11 2014-10-0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インピーダンス調整方法
US9300420B2 (en) * 2012-09-11 2016-03-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aggregation receiver architecture
CN104995845B (zh) * 2013-02-12 2017-07-2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高频模块及通信装置
JP6534619B2 (ja) * 2013-03-15 2019-06-26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Apple Inc. Lte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におけるセカンダリコンポーネントキャリアの将来のスケジューリング
CN203135865U (zh) * 2013-03-20 2013-08-14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降低lte发射对gps的干扰的移动终端
JP6213574B2 (ja) 2013-10-10 2017-10-1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
KR101548811B1 (ko) * 2013-10-31 2015-08-3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고조파 저감특성이 개선된 듀얼 밴드 무선 통신 장치
US9130529B2 (en) * 2014-01-17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rea-efficient degenerative inductance for a low noise amplifier (LNA)
US9537642B2 (en) * 2014-02-03 2017-01-03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hopping coexistence i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bands for mobile devices
US9554359B2 (en) * 2014-02-07 2017-01-24 Apple Inc. Dynamic antenna tuner setting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scenarios
CN104954052B (zh) * 2014-03-28 2018-08-07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收发电路
DE102014110905A1 (de) * 2014-07-31 2016-02-04 Epcos Ag Duplexer mit verbesserter Reflektivität
CN105376872A (zh) * 2014-08-15 2016-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载波聚合的方法及终端
CN105471557B (zh) 2014-08-15 2019-06-28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装置
CN105450863B (zh) * 2014-09-25 2019-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重防护的终端
US9763162B2 (en) * 2015-01-30 2017-09-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ell detec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KR102397407B1 (ko) * 2015-02-27 2022-05-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418951B2 (en) 2015-03-24 2019-09-17 Skyworks Solutions, Inc. Combined output matching network and filter for power amplifier with concurrent functionality
US10284235B2 (en) * 2015-07-22 2019-05-07 Skyworks Solutions, Inc. Wireless transceiver with switch to reduce harmonic leakage
US10382071B2 (en) * 2016-01-27 2019-08-13 Qorvo Us, Inc. Bandwidth optimization for power amplifier power supplies
US9954726B2 (en) 2016-03-23 2018-04-24 Lenovo Enterprise Solutions (Singapore) Pte. Ltd. Controlling networking device temperatures by reducing data transfer rates from associated nodes
US10439685B2 (en) * 2016-06-12 2019-10-08 Skyworks Solutions, Inc. Front-end architectures for multiple antennas
US10075199B2 (en) * 2016-07-17 2018-09-11 Skyworks Solutions, Inc. Up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front-end architecture that supports simultaneous MIMO
US10084489B2 (en) * 2016-08-01 2018-09-25 Motorola Mobility Llc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and transceiver front end for interband down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6301462B (zh) * 2016-08-02 2017-08-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2839A (zh) * 2007-11-23 2009-05-27 Nxp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滤波器实现多模待机终端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01826B2 (en) 2021-08-24
EP3484239A4 (en) 2019-08-07
US20190296778A1 (en) 2019-09-26
CN106301462A (zh) 2017-01-04
EP3484239A1 (en) 2019-05-15
WO2018024003A1 (zh) 2018-02-08
US20190229756A1 (en) 2019-07-25
EP3484239B1 (en) 2022-09-21
US10797735B2 (en) 2020-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01462B (zh) 射频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3473051B (zh) 一种节省终端功耗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14982B (zh) 一种提供声音的方法和装置
CN204886955U (zh)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734584A (zh) 网络连接切换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06791894A (zh) 一种播放直播视频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71779A (zh) 伪基站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519485A (zh) 一种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289883B (zh) 一种射频电路、终端设备及电路控制方法
CN104951212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桌面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9052554A1 (zh) 减少ue能力信令结构体内容的方法、存储介质及手机
CN107172671A (zh)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06792819A (zh) 一种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11848A (zh) 输出提示消息的方法与终端设备
CN106708633A (zh) 加快终端WiFi工作站模式关闭速度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379093A (zh) 一种调节信号频率的方法、装置、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6454976A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936516A (zh) 显示屏显示状态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6817489A (zh) 消息的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872791A (zh) 接入点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5792299A (zh) 3g网络的优化使用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881558A (zh) 移动终端及其fm抗干扰电路
CN105557016A (zh) 一种并发业务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6341150A (zh) 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6815077B (zh) 一种基于智能设备架构的数据处理方法,及智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