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57079A - 订单数据的交互方法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订单数据的交互方法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57079A
CN106157079A CN201510173924.6A CN201510173924A CN106157079A CN 106157079 A CN106157079 A CN 106157079A CN 201510173924 A CN201510173924 A CN 201510173924A CN 106157079 A CN106157079 A CN 106157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ng number
order request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ng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739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解道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7392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57079A/zh
Priority to TW104141926A priority patent/TWI745281B/zh
Priority to US15/097,220 priority patent/US10623560B2/en
Priority to PCT/US2016/027158 priority patent/WO2016168209A1/en
Publication of CN106157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70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08Systems for anonymous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rties, e.g. by use of disposal contact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29Wire identification arrangements; Number assignment deter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34Calling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59Making use of the calling party identif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85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102Making use of the called party identif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订单数据的交互方法及服务器。所述交互方法包括: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出的订单请求,根据所述订单请求获取第一通信号码;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分配第二通信号码,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建立关联;向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第一关联信息,所述第一关联信息附带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将所述第二通信号码与所述订单请求绑定;发布所述订单请求,所述订单请求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接收第二通信终端的响应信息,根据所述响应信息获取第三通信号码;向所述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第二关联信息,所述第二关联信息至少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和所述第三通信号码。所述数据交互方法能够有效保护用户的隐私。

Description

订单数据的交互方法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订单数据的交互方法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隐私通常是指一些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很多隐私被泄漏的情况,使得对隐私的保护得到了越发广泛的关注。
电话号码是一种特殊的隐私,人们会有选择的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告知他人,以维持人际之间的沟通交流,但又不希望自己的电话号码被随意传播,而招致诈骗电话、各种推销广告以及垃圾短信泛滥等后果。
然而,现有的网络系统难以妥善保护用户的隐私,尤其是电话号码。比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进行网络购物或使用出租车叫车服务,现有的网络系统需要用户提供电话号码,以为了便于与网店以、物流公司或出租车司机沟通。如此网店物流公司或出租车司机便通过网络系统得到了用户的姓名以及电话。使得,网店、物流公司或出租车司机经过长期的经营,会积累大量的用户联系方式,一旦经营管理不善,便可能出现泄漏用户联系方式的情况,即泄漏了用户的隐私。再者一些顾客购买商品或服务之后,也获得卖家的联系方式,在一些情况下,一些顾客因对卖家不满,也可能不断骚扰卖家。可见,现有的网络难以有效保护用户的隐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护用户隐私的数据交互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订单数据的交互方法,其包括: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出的订单请求,根据所述订单请求获取第一通信号码;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分配第二通信号码,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建立关联;向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第一关联信息,所述第一关联信息附带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将所述第二通信号码与所述订单请求绑定;发布所述订单请求,所述订单请求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接收第二通信终端的响应信息,根据所述响应信息获取第三通信号码;向所述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第二关联信息,所述第二关联信息至少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和所述第三通信号码。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订单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终端的订单请求,根据所述订单请求获取第一通信号码;分配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分配第二通信号码,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建立关联;第一关联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第一关联信息,所述第一关联信息附带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绑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通信号码与所述订单请求绑定;订单请求发布模块,用于发布所述订单请求,所述订单请求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响应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通信终端的响应信息,根据所述响应信息获取第三通信号码;第二关联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第二关联信息,所述第二关联信息至少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和所述第三通信号码。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订单数据的交互方法,其包括:接收第一通信终端的订单请求,根据所述订单请求获取第一通信号码;向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临时号码分配请求,所述临时号码分配请求附带所述第一通信号码;接收所述基础通信服务器返回的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对应分配的第二通信号码;将所述第二通信号码与所述订单请求绑定;发布所述订单请求,所述订单请求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接收第二通信终端发出的响应信息,根据所述响应信息获取第三通信号码;向所述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至少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和所述第三通信号码。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订单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终端的订单请求,根据所述订单请求获取第一通信号码;临时号码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临时号码分配请求,所述临时号码分配请求附带所述第一通信号码;临时号码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础通信服务器返回的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对应分配的第二通信号码;绑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通信号码与所述订单请求绑定;订单请求发布模块,用于发布所述订单请求,所述订单请求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响应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通信终端发出的响应信息,根据所述响应信息获取第三通信号码;关联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至少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和所述第三通信号码。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可以通过在订单数据处理流程中,将临时分配的临时通信号码与订单请求绑定,以及将第二通信号码与买卖双方的通信号码用户自身使用的第一通信号码建立关联,实现在整个订单请求处理的过程中,买卖双方相关第三方仅仅能够获得第二通信号码,并通过第二通信号码与用户对方联系,有效的避免买卖双方的通信号码泄漏第三方获得用户自身使用的第一通信号码,保护了买卖双方用户的隐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服务器的模块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服务器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交互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接收第一通信终端的订单请求,根据所述订单请求获取第一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者智能可穿戴设备。当然,第一通信终端也可以为能于任一上述所列设备上运行的软体。第一通信终端可以被用户使用,以发出订单请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订单请求可以包括买卖交易中的订购凭据,具体内容可以包括用户订购的商品和/或服务。
在本实施方式中,订单请求中可以附带有第一通信号码,具体的举例为订单请求中可以包括有第一通信号码。如此,在接收到订单请求之后,便可以得到第一通信号码。订单请求中还可以不包括该第一通信号码,通过订单请求中包括的身份信息,从本地数据库中读取该身份信息对应的第一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号码可以为用户的电话号码,其可以为固定电话的号码,也可以为移动电话的号码,并不限于任何号码段。
步骤S11: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分配第二通信号码,并建立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信号码可以作为临时通信号码使用。为第一通信号码分配第二通信号码,可以为本地预先存储有至少一个第二通信号码,在该至少一个第二通信号码中选择一个分配给第一通信号码;还可以为接收到订单请求之后,按照预定的规则生成一个第二通信号码。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本地设置有通信号码集,该通信号码集中包括有至少一个第二通信号码。通过该方式,便可以有效的限定第二通信号码的取值范围,以及管理第二通信号码的使用情况。例如,可以将现有的通信号码选择的现状中,很少被使用的号码作为临时通信号码;也可以为将某一个区段的号码作为临时通信号码,例如“95000000000~95011111111”之间的号码作为临时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建立关联。具体的,举例为可以通过数据表方式关联存储第二通信号码和第一通信号码,数据表中的一列存储第一通信号码,另一列存储第二通信号码,相关联的第一通信号码和第二通信号码处于同一行。也可以为第一通信号码和第二通信号码的索引对应存储。具体的,举例为第二通信号码在通信号码集中存在编号,该编号即为其索引,通过该索引便可以唯一确定第二通信号码,如此通过将第一通信号码和索引对应存储,便可以明确第一通信号码对应的第二通信号码。
步骤S12:向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第一关联信息,所述第一关联信息附带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础通信服务器可以为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器,其可以根据通信请求对通信号码进行呼叫。
在本实施方式中,向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第一关联信息,表明需要针对第一关联信息附带的第一通信号码和第二通信号码相关联。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关联信息附带第一通信号码和第二通信号码,可以为将第一通信号码和第二通信号码作为第一关联信息的内容或部分内容;也可以为将第二通信号码和第一通信号码中的一个作为第一关联信息的内容或部分内容,另一个作为附件;还可以为将第二通信号码和第一通信号码均作为第一关联信息的附件。具体的,举例为第二通信号码可以为“12345678900”,第一通信号码可以为“17095058888”;第一关联信息的内容可以为“Binding17095058888&12345678900”,可以为“17095058888&12345678900”,可以为“Binding17095058888”将“12345678900”作为附件,可以为“Binding 12345678900”将“17095058888”作为附件,还可以为“Binding”,将“17095058888”和“12345678900”都作为附件。
步骤S13:将所述第二通信号码与所述订单请求绑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通信号码与订单请求绑定,使得在订单请求后续处理的环节中,第三方查阅处理订单请求时,仅仅会得到第二通信号码,而不会得到用户自身的第一通信号码,从而实现有效的保护了用户的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通信号码与订单请求绑定的方式可以包括将第二通信号码设置为订单请求内容的一部分;也可以包括将第二通信号码作为订单请求的附件;还可以包括将订单请求和第二通信号码对应存储;还可以包括将订单请求的订单编号与第二通信号码对应存储,其中订单编号可以唯一标识一个订单请求。当然,将第二通信号码与订单请求绑定的方式不限于上述举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它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步骤S14:发布所述订单请求,所述订单请求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布订单请求可以包括以广播的方式公布订单请求,以使其它通信终端可以通过与服务器通信,获取订单请求信息。发布订单请求还可以包括将订单请求发送给指定的通信终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订单请求附带第二通信号码,包括第二通信号码是订单请求内容的一部分;第二通信号码还可以是订单请求的附件。
步骤S15:接收第二通信终端的响应信息,根据所述响应信息获取第三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信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者智能可穿戴设备。当然,用户端也可以为能于任一上述所列设备上运行的软体。第二通信终端可以设置在商业经营场所或设施,例如销售产品的商铺、提供物流服务的公司或出租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信终端接收到订单请求之后,可以响应订单请求,从而发出响应信息。具体的,举例为:订单请求为用户向出租车平台发出的寻求打车信息,而出租车平台发布该寻求打车信息之后,与该出租车平台建立联系的由出租车司机使用的通信终端可以接收该寻求打车信息。一旦某一个出租车司机最先使用通信终端发出了响应信息,则表明该出租车司机抢单成功,可以进一步与发出寻求打车信息的用户联系。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响应信息获取第三通信号码,具体的,例如:第三通信号码可以是响应信息内容的一部分,直接从响应信息中读取第三通信号码;第三通信号码是响应信息的附件,可以在获得响应信息之后,读取响应信息的附件,进而获得第三通信号码;响应信息还可以附带有身份信息,根据身份信息在存储的数据中查找身份信息对应通信号码即可以为第三通信号码。
步骤S16:向所述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第二关联信息,所述第二关联信息至少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和所述第三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到响应信息之后,将响应信息中的第三通信号码发送给基础通信服务器。使得基础通信服务器可以将第三通信号码和第二通信号码绑定,由于第二通信号码与第一通信号码之间存在绑定,使得第三通信号码与第一通信号码之间,通过第二通信号码存在关联。基础通信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通信号码向第二通信号码的通信请求时,可以将该通信请求转换为向第三通信号码的呼叫。如此实现使用第一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和使用第三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之间可以建立通信。进一步的,向使用第三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提供的当前主叫号码为第二通信号码,使得使用第三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不会获得第一通信号码,同时,使用第一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也无需获得第三通信号码。同理,接收到第三通信号码向第二通信号码的通信请求,可以转换为向第一通信号码的呼叫,实现在使用第三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和使用第一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之间建立通信,向使用第一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提供的当前主叫号码为第三通信号码。
申请实施方式,可以使通信双方的通信设备通过拨打第二通信号码建立通信,而双方无需获知对方的通信号码,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用户的通信号码的泄漏,有效的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三通信号码与所述订单请求绑定。如此表示订单请求已经被使用第三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获得,使用其它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无法再度响应该订单请求。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用户通过网络购物,下达订单请求,服务器接收订单请求,读取订单请求中附带的第一通信号码,为第一通信号码分配第二通信号码,并向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第一关联信息,以将第一通信号码和第二通信号码相绑定;服务器发布订单请求,将订单请求发送给商品卖家的通信终端,将第二通信号码作为订单请求内容的一部分,并取缔订单请求中的第一通信号码。服务器接收卖家的通信终端提供的响应信息,并根据响应信息获得卖家的第三通信号码,向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第二关联信息,以将第二通信号码与第三通信号码绑定。从而实现第一通信号码、第二通信号码和第三通信号码之间的三元绑定关系。在买家或卖家都可以通过使用通信终端呼叫第二通信号码与对方建立通信,而无需获取对方的通信号码,实现保护了买卖双方的隐私。
在另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用户可以通过打车软件发起表示打车要约的订单请求,服务器接收该订单请求,获得订单请求附带的第一通信号码,为第一通信号码分配第二通信号码,并向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第一关联信息,以将第一通信号码和第二通信号码相关联;服务器发布订单请求,使得与该服务器具有通信关系的通信设备可以接收到该订单请求的信息,并获得与该订单请求绑定的第二通信号码。在一个出租车司机发出响应信息之后,表明在用户和出租车司机之间形成打车合同。服务器根据响应信息获得出租车司机的通信号码,向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第二关联信息,以将出租车司机的通信号码与第二通信号码绑定,实现在用户的通信号码、第二通信号码和出租车司机的通信号码之间形成三元绑定关系。此时,用户或出租车司机可以通过呼叫第二通信号码与对方建立通信,而无需获知对方的通信号码。实现保护了用户和出租车司机的隐私。
请参阅图2,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2:为所述第二通信号码与所述订单请求的绑定设定失效事件。
步骤S24:当检测到所述失效事件发生时,向所述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所述第二通信号码与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和所述第三通信号码的关联的失效请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为第二通信号码和订单请求的绑定设定失效事件,使得在失效事件发生时,解除第二通信号码和订单请求的绑定,进一步使得基础通信服务器解除第一通信号码、第二通信号码和第三通信号码的绑定。使得在一个订单请求处理结束之后,实现在订单请求处理过程中的双方无法再次通过第二通信号码联系对方,即使第三方掌握的第二通信号码发生泄露,也不会对当事双方用户造成困扰。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为订单请求设置一个失效时间,即从订单请求产生的时间开始计算,失效事件可以包括订单请求的当前时长超过失效时间;失效事件还可以包括订单请求的状态变更为完成或失效,即订单请求在处理的过程中,其状态可以随着进程发生改变,例如可以分为请求下达、卖家确认、买家付款、卖家发货以及交易完成等状态,其中确认收货可以表示订单请求完成。当然,状态还可以包括:请求下达、抢单、抢单成功、订单完成等状态。在上述过程中,若买卖双方取消交易,那么订单请求便会失效。当然,失效事件还可以包括其他事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技术精髓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它变更,但只要其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定的失效事件发生时,向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失效请求,使得基础通信服务器可以根据该失效请求取消第一通信号码、第二通信号码和第三通信号码的绑定,如此当基础通信服务器接收到第一通信号码对第二通信号码的通信请求时,不会将该通信请求转为向第一通信号码的呼叫;当基础通信服务器接收到第三通信号码向第二通信号码的通信请求,也不会将该通信请求转换为向第一通信号码的呼叫。由此使得失效事件发生之后,订单请求所涉及的双方,都无法再度根据第二通信号码与对方建立通信,从而有效避免通信号码的泄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失效事件包括当前时间超过设定的有效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为订单请求设置一个有效时间。该有效时间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时间,当前时间超过该具体的时间,表示当前时间超过设定的有效时间,例如:有效时间是2015年3月10日24:00,当前时间超过该时间之后,订单请求便可以自动失效;有效时间还可以是一个时长,该时长可以自订单请求产生时开始计算,也可以自服务器接收到订单请求时开始计算,在当前时间与订单请求开始计算的时间之间的差大于设定的时长,表示当前时间超过设定的有效时间,具体的例如时长是十天,订单请求产生的时间是2015年2月11日12:00,在当前时间与订单请求产生的时间之间差距大于十天,订单请求失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失效事件根据订单请求状态确定,所述失效事件包括订单请求失效。在本实施方式中,订单请求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可以具有不同的状态,失效事件包括订单请求失效,表示在订单请求处于失效状态。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例如网络购物,订单请求从用户提交时产生,至商铺进行处理,以及物流配送,订单请求可以包括请求下达、卖家确认、买家付款、卖家发货、交易取消以及交易完成等状态,订单请求的状态为交易完成或交易取消可以表示订单请求失效。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例如使用网络打车服务,订单请求可以包括请求下达、抢单、抢单成功以及订单完成等状态,订单请求的状态为订单完成可以表示订单请求失效。
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服务器100,其包括:订单接收模块10、分配模块11、第一关联信息发送模块12、绑定模块13、订单请求发布模块14、响应信息接收模块15和第二关联信息发送模块16。
订单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终端的订单请求,根据所述订单请求获取第一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者智能可穿戴设备。当然,第一通信终端也可以为能于任一上述所列设备上运行的软体。第一通信终端可以被用户使用,以发出订单请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订单请求可以包括买卖交易中的订购凭据,具体内容可以包括用户订购的商品和/或服务。
在本实施方式中,订单请求中可以附带有第一通信号码,具体的举例为订单请求中可以包括有第一通信号码。如此,在接收到订单请求之后,便可以得到第一通信号码。订单请求中还可以不包括该第一通信号码,通过订单请求中包括的身份信息,从本地数据库中读取该身份信息对应的第一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号码可以为用户的电话号码,其可以为固定电话的号码,也可以为移动电话的号码,并不限于任何号码段。
分配模块11用于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分配第二通信号码,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建立关联。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信号码可以作为临时通信号码使用。为第一通信号码分配第二通信号码,可以为服务器100本地预先存储有至少一个第二通信号码,在该至少一个第二通信号码中选择一个分配给第一通信号码;还可以为接收到订单请求之后,按照预定的规则生成一个第二通信号码。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服务器100本地设置有通信号码集,该通信号码集中包括有至少一个第二通信号码。通过该方式,便可以有效的限定第二通信号码的取值范围,以及管理第二通信号码的使用情况。例如,可以将现有的通信号码选择的现状中,很少被使用的号码作为临时通信号码;也可以为将某一个区段的号码作为临时通信号码,例如“95000000000~95011111111”之间的号码作为临时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配模块11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建立关联。具体的,举例为服务器100可以通过数据表方式关联存储第二通信号码和第一通信号码,数据表中的一列存储第一通信号码,另一列存储第二通信号码,相关联的第一通信号码和第二通信号码处于同一行。服务器100也可以将第一通信号码和第二通信号码的索引对应存储。具体的,举例为第二通信号码在通信号码集中存在编号,该编号即为其索引,通过该索引便可以唯一确定第二通信号码,如此通过将第一通信号码和索引对应存储,便可以明确第一通信号码对应的第二通信号码。
关联信息发送模块12用于向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第一关联信息,所述第一关联信息附带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础通信服务器可以为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器,其可以根据通信请求对通信号码进行呼叫。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联信息发送模块12向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第一关联信息,表明需要针对第一关联信息附带的第一通信号码和第二通信号码相关联。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关联信息附带第一通信号码和第二通信号码,可以为将第一通信号码和第二通信号码作为第一关联信息的内容或部分内容;也可以为将第二通信号码和第一通信号码中的一个作为第一关联信息的内容或部分内容,另一个作为附件;还可以为将第二通信号码和第一通信号码均作为第一关联信息的附件。具体的,举例为第二通信号码可以为“12345678900”,第一通信号码可以为“17095058888”;第一关联信息的内容可以为“Binding17095058888&12345678900”,可以为“17095058888&12345678900”,可以为“Binding17095058888”将“12345678900”作为附件,可以为“Binding 12345678900”将“17095058888”作为附件,还可以为“Binding”,将“17095058888”和“12345678900”都作为附件。
绑定模块13用于将所述第二通信号码与所述订单请求绑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绑定模块13将第二通信号码与订单请求绑定,使得在订单请求后续处理的环节中,第三方查阅处理订单请求时,仅仅会得到第二通信号码,而不会得到用户自身的第一通信号码,从而实现有效的保护了用户的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绑定模块13将第二通信号码与订单请求绑定的方式可以包括将第二通信号码设置为订单请求内容的一部分;也可以包括将第二通信号码作为订单请求的附件;还可以包括将订单请求和第二通信号码对应存储;还可以包括将订单请求的订单编号与第二通信号码对应存储,其中订单编号可以唯一标识一个订单请求。当然,将第二通信号码与订单请求绑定的方式不限于上述举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它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订单请求发布模块14,用于发布所述订单请求,所述订单请求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布订单请求可以包括以广播的方式公布订单请求,以使其它通信终端可以通过与服务器通信,获取订单请求信息。发布订单请求还可以包括将订单请求发送给指定的通信终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订单请求附带第二通信号码,包括第二通信号码是订单请求内容的一部分;第二通信号码还可以是订单请求的附件。
响应信息接收模块15用于接收第二通信终端的响应信息,根据所述响应信息获取第三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信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者智能可穿戴设备。当然,用户端也可以为能于任一上述所列设备上运行的软体。第二通信终端可以设置在商业经营场所或设施,例如销售产品的商铺、提供物流服务的公司或出租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信终端接收到订单请求之后,可以响应订单请求,从而发出响应信息。具体的,举例为:订单请求为用户向出租车平台发出的寻求打车信息,而出租车平台发布该寻求打车信息之后,与该出租车平台建立联系的由出租车司机使用的通信终端可以接收该寻求打车信息。一旦某一个出租车司机最先使用通信终端发出了响应信息,则表明该出租车司机抢单成功,可以进一步与发出寻求打车信息的用户联系。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响应信息获取第三通信号码,具体的,例如:第三通信号码可以是响应信息内容的一部分,直接从响应信息中读取第三通信号码;第三通信号码是响应信息的附件,可以在获得响应信息之后,读取响应信息的附件,进而获得第三通信号码;响应信息还可以附带有身份信息,根据身份信息在存储的数据中查找身份信息对应通信号码即可以为第三通信号码。
第二关联信息发送模块16用于向所述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第二关联信息,所述第二关联信息至少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和所述第三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到响应信息之后,将响应信息中的第三通信号码发送给基础通信服务器。使得基础通信服务器可以将第三通信号码和第二通信号码绑定,由于第二通信号码与第一通信号码之间存在绑定,使得第三通信号码与第一通信号码之间,通过第二通信号码存在关联。基础通信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通信号码向第二通信号码的通信请求时,可以将该通信请求转换为向第三通信号码的呼叫。如此实现使用第一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和使用第三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之间可以建立通信。进一步的,向使用第三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提供的当前主叫号码为第二通信号码,使得使用第三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不会获得第一通信号码,同时,使用第一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也无需获得第三通信号码。同理,接收到第三通信号码向第二通信号码的通信请求,可以转换为向第一通信号码的呼叫,实现在使用第三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和使用第一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之间建立通信,向使用第一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提供的当前主叫号码为第三通信号码。
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订单数据的交互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6:接收第一通信终端的订单请求,根据所述订单请求获取第一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者智能可穿戴设备。当然,第一通信终端也可以为能于任一上述所列设备上运行的软体。第一通信终端可以被用户使用,以发出订单请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订单请求可以包括买卖交易中的订购凭据,具体内容可以包括用户订购的商品和/或服务。
在本实施方式中,订单请求中可以附带有第一通信号码,具体的举例为订单请求中可以包括有第一通信号码。如此,在接收到订单请求之后,便可以得到第一通信号码。订单请求中还可以不包括该第一通信号码,通过订单请求中包括的身份信息,从本地数据库中读取该身份信息对应的第一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号码可以为用户的电话号码,其可以为固定电话的号码,也可以为移动电话的号码,并不限于任何号码段。
步骤S27:向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临时号码分配请求,所述临时号码分配请求附带所述第一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础通信服务器可以为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器,基础通信服务器可以响应通信终端的通信请求,对通信号码进行呼叫。
在本实施方式中,临时号码分配请求表示用户针对其第一通信号码申请临时通信号码,以在后续与第三方沟通过程中采用临时通信号码,避免第一通信号码被泄漏。临时号码分配请求可以具有预定的形式。临时号码分配请求可以具有预定的内容。具体的,例如,其内容可以为“Request temporary number”。当然,临时号码分配请求的形式和内容不限于上述举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临时号码分配请求附带第一通信号码,可以为第一通信号码为临时号码分配请求的内容或内容的一部分。具体的,例如第一通信号码为“17095058888”,临时号码分配请求可以仅为“17095058888”,也可以为“Request temporary number&17095058888”。临时号码分配请求附带第一通信号码,还可以为第一通信号码作为临时号码分配请求的附件。
步骤S28:接收所述基础通信服务器返回的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对应分配的第二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础通信服务器可以响应临时号码分配请求,对第一通信号码分配临时通信号码,所述临时通信号码即为所述第二通信号码。具体的,可以为基础通信服务器内预先存储有至少一个临时通信号码,在该至少一个临时通信号码中选择一个分配给原始通信号码;还可以为基础通信服务器接收到分配请求之后,按照预定的规则生成一个临时通信号码,将该临时通信号码分配给第一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对应分配的第二通信号码,可以表示每个第一通信号码和临时通信号码之间,可以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步骤S29:将所述第二通信号码与所述订单请求绑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通信号码与订单请求绑定,使得在订单请求后续处理的环节中,第三方查阅处理订单请求时,仅仅会得到第二通信号码,而不会得到用户自身的第一通信号码,从而实现有效的保护了用户的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通信号码与订单请求绑定的方式可以包括将第二通信号码设置为订单请求内容的一部分;也可以包括将第二通信号码作为订单请求的附件;还可以包括将订单请求和第二通信号码对应存储;还可以包括将订单请求的订单编号与第二通信号码对应存储,其中订单编号可以唯一标识一个订单请求。当然,将第二通信号码与订单请求绑定的方式不限于上述举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它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步骤S30:发布所述订单请求,所述订单请求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布订单请求可以包括以广播的方式公布订单请求,以使其它通信终端可以通过与服务器通信,获取订单请求信息。发布订单请求还可以包括将订单请求发送给指定的通信终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订单请求附带第二通信号码,包括第二通信号码是订单请求内容的一部分;第二通信号码还可以是订单请求的附件。
步骤S31:接收第二通信终端发出的响应信息,根据所述响应信息获取第三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信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者智能可穿戴设备。当然,用户端也可以为能于任一上述所列设备上运行的软体。第二通信终端可以设置在商业经营场所或设施,例如销售产品的商铺、提供物流服务的公司或出租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信终端接收到订单请求之后,可以响应订单请求,从而发出响应信息。具体的,举例为:订单请求为用户向出租车平台发出的寻求打车信息,而出租车平台发布该寻求打车信息之后,与该出租车平台建立联系的由出租车司机使用的通信终端可以接收该寻求打车信息。一旦某一个出租车司机最先使用通信终端发出了响应信息,则表明该出租车司机抢单成功,可以进一步与发出寻求打车信息的用户联系。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响应信息获取第三通信号码,具体的,例如:第三通信号码可以是响应信息内容的一部分,直接从响应信息中读取第三通信号码;第三通信号码是响应信息的附件,可以在获得响应信息之后,读取响应信息的附件,进而获得第三通信号码;响应信息还可以附带有身份信息,根据身份信息在存储的数据中查找身份信息对应通信号码即可以为第三通信号码。
步骤S32:向所述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至少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和所述第三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到响应信息之后,将响应信息中的第三通信号码发送给基础通信服务器。使得基础通信服务器可以将第三通信号码和第二通信号码绑定,由于第二通信号码与第一通信号码之间存在绑定,使得第三通信号码与第一通信号码之间,通过第二通信号码存在关联。基础通信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通信号码向第二通信号码的通信请求时,可以将该通信请求转换为向第三通信号码的呼叫。如此实现使用第一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和使用第三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之间可以建立通信。进一步的,向使用第三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提供的当前主叫号码为第二通信号码,使得使用第三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不会获得第一通信号码,同时,使用第一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也无需获得第三通信号码。同理,接收到第三通信号码向第二通信号码的通信请求,可以转换为向第一通信号码的呼叫,实现在使用第三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和使用第一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之间建立通信,向使用第一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提供的当前主叫号码为第三通信号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三通信号码与所述订单请求绑定。如此表示订单请求已经被使用第三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获得,使用其它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无法再度响应该订单请求。
请参阅图2,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2:为所述第二通信号码与所述订单请求的绑定设定失效事件。
步骤S24:当检测到所述失效事件发生时,向所述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所述第二通信号码与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和第三通信号码的关联的失效请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为第二通信号码和订单请求的绑定设定失效事件,使得在失效事件发生时,解除第二通信号码和订单请求的绑定,进一步使得基础通信服务器解除第一通信号码、第二通信号码和第三通信号码的绑定。使得在一个订单请求处理结束之后,实现在订单请求处理过程中的双方无法再次通过第二通信号码联系对方,即使第三方掌握的第二通信号码发生泄露,也不会对当事双方用户造成困扰。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为订单请求设置一个失效时间,即从订单请求产生的时间开始计算,失效事件可以包括订单请求的当前时长超过失效时间;失效事件还可以包括订单请求的状态变更为完成或失效,即订单请求在处理的过程中,其状态可以随着进程发生改变,例如可以分为请求下达、卖家确认、买家付款、卖家发货以及交易完成等状态,其中确认收货可以表示订单请求完成。当然,状态还可以包括:请求下达、抢单、抢单成功、订单完成等状态。在上述过程中,若买卖双方取消交易,那么订单请求便会失效。当然,失效事件还可以包括其他事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技术精髓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它变更,但只要其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定的失效事件发生时,向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失效请求,使得基础通信服务器可以根据该失效请求取消第一通信号码、第二通信号码和第三通信号码的绑定,如此当基础通信服务器接收到第一通信号码对第二通信号码的通信请求时,不会将该通信请求转为向第一通信号码的呼叫;当基础通信服务器接收到第三通信号码向第二通信号码的通信请求,也不会将该通信请求转换为向第一通信号码的呼叫。由此使得失效事件发生之后,订单请求所涉及的双方,都无法再度根据第二通信号码与对方建立通信,从而有效避免通信号码的泄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失效事件包括当前时间超过设定的有效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为订单请求设置一个有效时间。该有效时间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时间,当前时间超过该具体的时间,表示当前时间超过设定的有效时间,例如:有效时间是2015年3月10日24:00,当前时间超过该时间之后,订单请求便可以自动失效;有效时间还可以是一个时长,该时长可以自订单请求产生时开始计算,也可以自服务器接收到订单请求时开始计算,在当前时间与订单请求开始计算的时间之间的差大于设定的时长,表示当前时间超过设定的有效时间,具体的例如时长是十天,订单请求产生的时间是2015年2月11日12:00,在当前时间与订单请求产生的时间之间差距大于十天,订单请求失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失效事件根据订单请求状态确定,所述失效事件包括订单请求失效。在本实施方式中,订单请求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可以具有不同的状态,失效事件包括订单请求失效,表示在订单请求处于失效状态。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例如网络购物,订单请求从用户提交时产生,至商铺进行处理,以及物流配送,订单请求可以包括请求下达、卖家确认、买家付款、卖家发货、交易取消以及交易完成等状态,订单请求的状态为交易完成或交易取消可以表示订单请求失效。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例如使用网络打车服务,订单请求可以包括请求下达、抢单、抢单成功以及订单完成等状态,订单请求的状态为订单完成可以表示订单请求失效。
请参阅图5,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服务器110,其包括:订单接收模块20、临时号码请求发送模块22、临时号码接收模块24、绑定模块26、订单请求发布模块28、响应信息接收模块29和关联信息发送模块30。
订单接收模块20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终端的订单请求,根据所述订单请求获取第一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者智能可穿戴设备。当然,第一通信终端也可以为能于任一上述所列设备上运行的软体。第一通信终端可以被用户使用,以发出订单请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订单请求可以包括买卖交易中的订购凭据,具体内容可以包括用户订购的商品和/或服务。
在本实施方式中,订单请求中可以附带有第一通信号码,具体的举例为订单请求中可以包括有第一通信号码。如此,在接收到订单请求之后,便可以得到第一通信号码。订单请求中还可以不包括该第一通信号码,通过订单请求中包括的身份信息,从本地数据库中读取该身份信息对应的第一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号码可以为用户的电话号码,其可以为固定电话的号码,也可以为移动电话的号码,并不限于任何号码段。
临时号码请求发送模块22向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临时号码分配请求,所述临时号码分配请求附带所述第一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础通信服务器可以为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器,基础通信服务器可以响应通信终端的通信请求,对通信号码进行呼叫。
在本实施方式中,临时号码分配请求表示用户针对其第一通信号码申请临时通信号码,以在后续与第三方沟通过程中采用临时通信号码,避免第一通信号码被泄漏。临时号码分配请求可以具有预定的形式。临时号码分配请求可以具有预定的内容。具体的,例如,其内容可以为“Request temporary number”。当然,临时号码分配请求的形式和内容不限于上述举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临时号码分配请求附带第一通信号码,可以为第一通信号码为临时号码分配请求的内容或内容的一部分。具体的,例如第一通信号码为“17095058888”,临时号码分配请求可以仅为“17095058888”,也可以为“Request temporary number&17095058888”。临时号码分配请求附带第一通信号码,还可以为第一通信号码作为临时号码分配请求的附件。
临时号码接收模块24用于接收所述基础通信服务器返回的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对应分配的第二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础通信服务器可以响应临时号码分配请求,对第一通信号码分配临时通信号码,所述临时通信号码即为所述第二通信号码。具体的,可以为基础通信服务器内预先存储有至少一个临时通信号码,在该至少一个临时通信号码中选择一个分配给原始通信号码;还可以为基础通信服务器接收到分配请求之后,按照预定的规则生成一个临时通信号码,将该临时通信号码分配给第一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对应分配的第二通信号码,可以表示每个第一通信号码和临时通信号码之间,可以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绑定模块26用于将所述第二通信号码与所述订单请求绑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绑定模块26将第二通信号码与订单请求绑定,使得在订单请求后续处理的环节中,第三方查阅处理订单请求时,仅仅会得到第二通信号码,而不会得到用户自身的第一通信号码,从而实现有效的保护了用户的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通信号码与订单请求绑定的方式可以包括将第二通信号码设置为订单请求内容的一部分;也可以包括将第二通信号码作为订单请求的附件;还可以包括将订单请求和第二通信号码对应存储;还可以包括将订单请求的订单编号与第二通信号码对应存储,其中订单编号可以唯一标识一个订单请求。当然,将第二通信号码与订单请求绑定的方式不限于上述举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它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订单请求发布模块28用于发布所述订单请求,所述订单请求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布订单请求可以包括以广播的方式公布订单请求,以使其它通信终端可以通过与服务器通信,获取订单请求信息。发布订单请求还可以包括将订单请求发送给指定的通信终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订单请求附带第二通信号码,包括第二通信号码是订单请求内容的一部分;第二通信号码还可以是订单请求的附件。
响应信息接收模块29用于接收第二通信终端发出的响应信息,根据所述响应信息获取第三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信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者智能可穿戴设备。当然,用户端也可以为能于任一上述所列设备上运行的软体。第二通信终端可以设置在商业经营场所或设施,例如销售产品的商铺、提供物流服务的公司或出租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信终端接收到订单请求之后,可以响应订单请求,从而发出响应信息。具体的,举例为:订单请求为用户向出租车平台发出的寻求打车信息,而出租车平台发布该寻求打车信息之后,与该出租车平台建立联系的由出租车司机使用的通信终端可以接收该寻求打车信息。一旦某一个出租车司机最先使用通信终端发出了响应信息,则表明该出租车司机抢单成功,可以进一步与发出寻求打车信息的用户联系。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响应信息获取第三通信号码,具体的,例如:第三通信号码可以是响应信息内容的一部分,直接从响应信息中读取第三通信号码;第三通信号码是响应信息的附件,可以在获得响应信息之后,读取响应信息的附件,进而获得第三通信号码;响应信息还可以附带有身份信息,根据身份信息在存储的数据中查找身份信息对应通信号码即可以为第三通信号码。
关联信息发送模块30用于向所述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至少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和所述第三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到响应信息之后,将响应信息中的第三通信号码发送给基础通信服务器。使得基础通信服务器可以将第三通信号码和第二通信号码绑定,由于第二通信号码与第一通信号码之间存在绑定,使得第三通信号码与第一通信号码之间,通过第二通信号码存在关联。基础通信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通信号码向第二通信号码的通信请求时,可以将该通信请求转换为向第三通信号码的呼叫。如此实现使用第一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和使用第三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之间可以建立通信。进一步的,向使用第三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提供的当前主叫号码为第二通信号码,使得使用第三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不会获得第一通信号码,同时,使用第一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也无需获得第三通信号码。同理,接收到第三通信号码向第二通信号码的通信请求,可以转换为向第一通信号码的呼叫,实现在使用第三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和使用第一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之间建立通信,向使用第一通信号码的通信设备提供的当前主叫号码为第三通信号码。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可以通过在订单数据处理流程中,将临时分配的临时通信号码与订单请求绑定,以及将第二通信号码与买卖双方的通信号码建立关联,实现在整个订单请求处理的过程中,买卖双方仅仅能够获得第二通信号码,并通过第二通信号码与对方联系,有效的避免买卖双方的通信号码泄漏,保护了买卖双方用户的隐私。
虽然通过实施方式描绘了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

Claims (12)

1.一种订单数据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出的订单请求,根据所述订单请求获取第一通信号码;
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分配第二通信号码,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建立关联;
向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第一关联信息,所述第一关联信息附带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
将所述第二通信号码与所述订单请求绑定;
发布所述订单请求,所述订单请求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
接收第二通信终端的响应信息,根据所述响应信息获取第三通信号码;
向所述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第二关联信息,所述第二关联信息至少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和所述第三通信号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三通信号码与所述订单请求绑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第二通信号码与所述订单请求的绑定设定失效事件;
当检测到所述失效事件发生时,向所述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所述第二通信号码与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和所述第三通信号码的关联的失效请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失效事件包括当前时间超过设定的有效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失效事件根据订单请求状态确定,所述失效事件包括订单请求失效。
6.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服务器包括:
订单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终端的订单请求,根据所述订单请求获取第一通信号码;
分配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分配第二通信号码,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建立关联;
第一关联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第一关联信息,所述第一关联信息附带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及第二通信号码;
绑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通信号码与所述订单请求绑定;
订单请求发布模块,用于发布所述订单请求,所述订单请求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
响应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通信终端的响应信息,根据所述响应信息获取第三通信号码;
第二关联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第二关联信息,所述第二关联信息至少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和所述第三通信号码。
7.一种订单数据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终端的订单请求,根据所述订单请求获取第一通信号码;
向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临时号码分配请求,所述临时号码分配请求附带所述第一通信号码;
接收所述基础通信服务器返回的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对应分配的第二通信号码;
将所述第二通信号码与所述订单请求绑定;
发布所述订单请求,所述订单请求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
接收第二通信终端发出的响应信息,根据所述响应信息获取第三通信号码;
向所述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至少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和所述第三通信号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三通信号码与所述订单请求绑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第二通信号码与所述订单请求的绑定设定失效事件;
当检测到所述失效事件发生时,向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所述第二通信号码与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和所述第三通信号码的关联的失效请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失效事件包括当前时间超过设定的有效时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失效事件根据订单请求状态确定,所述失效事件包括订单请求失效。
12.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
订单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终端的订单请求,根据所述订单请求获取第一通信号码;
临时号码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临时号码分配请求,所述临时号码分配请求附带所述第一通信号码;
临时号码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础通信服务器返回的为所述第一通信号码对应分配的第二通信号码;
绑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通信号码与所述订单请求绑定;
订单请求发布模块,用于发布所述订单请求,所述订单请求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
响应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通信终端发出的响应信息,根据所述响应信息获取第三通信号码;
关联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基础通信服务器发出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至少附带所述第二通信号码和所述第三通信号码。
CN201510173924.6A 2015-04-13 2015-04-13 订单数据的交互方法及服务器 Pending CN1061570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3924.6A CN106157079A (zh) 2015-04-13 2015-04-13 订单数据的交互方法及服务器
TW104141926A TWI745281B (zh) 2015-04-13 2015-12-14 訂單資料的互動方法及伺服器
US15/097,220 US10623560B2 (en) 2015-04-13 2016-04-12 Method and server for securing communication number
PCT/US2016/027158 WO2016168209A1 (en) 2015-04-13 2016-04-12 Method and server for securing communication numb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3924.6A CN106157079A (zh) 2015-04-13 2015-04-13 订单数据的交互方法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7079A true CN106157079A (zh) 2016-11-23

Family

ID=57111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3924.6A Pending CN106157079A (zh) 2015-04-13 2015-04-13 订单数据的交互方法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23560B2 (zh)
CN (1) CN106157079A (zh)
TW (1) TWI745281B (zh)
WO (1) WO201616820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3498A (zh) * 2019-04-08 2019-08-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双向号码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10166633A (zh) * 2019-05-20 2019-08-23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633814A (zh) * 2018-06-21 2019-12-3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了信息处理程序的记录介质
TWI704507B (zh) * 2017-08-04 2020-09-11 大陸商北京嘀嘀無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用於命名接載位置的方法和系統
CN114125162A (zh) * 2021-11-11 2022-03-01 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电话事件绑定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1374A (zh) 2015-04-13 2016-11-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订单数据的交互方法及服务器
CN106161807A (zh) 2015-04-13 2016-11-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服务器
CN113115304B (zh) * 2017-04-06 2022-12-06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虚拟号码请求和发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86208A1 (en) * 2006-06-12 2007-12-13 Yasusi Kanada Network system and server
CN101089888A (zh) * 2007-07-12 2007-1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订单交互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3391377A (zh) * 2013-07-25 2013-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数据处理平台以及通信系统
US20140146954A1 (en) * 2011-04-20 2014-05-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of and a Server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wherein Calling Party Identity is Withheld
CN104093136A (zh) * 2014-07-21 2014-10-0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虚拟号码的方法与系统、虚拟号码业务平台
CN104104681A (zh) * 2014-07-21 2014-10-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用户隐私的方法、平台设备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0654B2 (en) 1996-11-18 2004-02-10 Mci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media collaboration between remote parties
US8175904B2 (en) 1998-10-14 2012-05-08 Templeton Bradley 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mediation of meetings and calls
JP3550503B2 (ja) 1998-11-10 2004-08-04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通信を可能と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010029485A1 (en) 2000-02-29 2001-10-11 E-Scor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enabling anonymous credit transactions
US6805288B2 (en) 2000-05-15 2004-10-19 Larry Routhenstein Method for generating customer secure card numbers subject to use restrictions by an electronic card
CN1424842A (zh) 2001-12-13 2003-06-18 李伟民 虚拟电信信息服务系统
DE10201248A1 (de) 2002-01-11 2003-08-14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anonymen Identifizierung von Profilen von Teilnehmern eines Kommunikationssystems und entsprechendes Modul
CA2475603A1 (en) 2002-02-19 2003-08-28 Paul Augustine Chan System for permission-based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FI20020818A0 (fi) 2002-04-30 2002-04-3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persoonattoman tilapäisen numeron antamiseksi viestintäverkon tilaajalle
US8700729B2 (en) 2005-01-21 2014-04-15 Robin Du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redentials through a wireless network
US20070047478A1 (en) 2005-08-30 2007-03-0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access assura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563954B2 (ja) 2006-03-27 2010-10-20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電話番号管理サーバ、電話番号変更システム、電話番号ダウンロード方法、及び電話番号ダウンロードプログラム
US9185205B2 (en) 2006-09-25 2015-11-10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onymizing a telephone number
US7937097B2 (en) 2007-02-27 2011-05-03 Jerry Keller Kelley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nonymously/privately exchanging text messages
CN101159778B (zh) 2007-09-10 2010-06-02 汤淼 一种基于虚拟号码进行多媒体通信的系统
JP2010087762A (ja) 2008-09-30 2010-04-15 Nec Corp 電話帳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携帯電話端末および電話帳サーバー
US20100216494A1 (en) 2009-02-25 2010-08-26 Hubert Abdel-Moiti Moik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onymous Mobile Messaging
CN101827355A (zh) 2009-03-04 201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虚拟号码通讯的方法和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JP5275908B2 (ja) 2009-06-03 2013-08-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通信システム、セッション制御管理サーバ及びセッション制御方法
US20120100830A1 (en) * 2009-06-30 2012-04-26 Markport Limited Anonymous party voice call processing
US8676181B2 (en) 2009-12-27 2014-03-1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obile phone number anonymizer
CN102238500B (zh) 2010-04-21 2014-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安全呼叫转移的方法及系统
CN102624995B (zh) 2011-01-27 2016-01-1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互联网的虚拟号码应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689353B1 (en) 2011-03-22 2019-11-06 Informatica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masking
JP2013135417A (ja) 2011-12-27 2013-07-08 Nec Commun Syst Ltd メッセージ中継システム、メッセージ中継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685120B (zh) 2012-05-02 2015-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VoIP客户端及其呼叫实现方法、用户终端
CN103680124A (zh) * 2012-09-03 2014-03-26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出租车叫车系统及方法
US9218497B2 (en) 2014-02-24 2015-12-2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centive-based app execution
CN104080069A (zh) 2014-07-21 2014-10-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号码进行第三方业务的方法与系统、设备
CN106161807A (zh) 2015-04-13 2016-11-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服务器
CN106161374A (zh) 2015-04-13 2016-11-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订单数据的交互方法及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86208A1 (en) * 2006-06-12 2007-12-13 Yasusi Kanada Network system and server
CN101089888A (zh) * 2007-07-12 2007-1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订单交互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US20140146954A1 (en) * 2011-04-20 2014-05-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of and a Server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wherein Calling Party Identity is Withheld
CN103391377A (zh) * 2013-07-25 2013-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数据处理平台以及通信系统
CN104093136A (zh) * 2014-07-21 2014-10-0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虚拟号码的方法与系统、虚拟号码业务平台
CN104104681A (zh) * 2014-07-21 2014-10-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用户隐私的方法、平台设备和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4507B (zh) * 2017-08-04 2020-09-11 大陸商北京嘀嘀無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用於命名接載位置的方法和系統
CN110633814A (zh) * 2018-06-21 2019-12-3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了信息处理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10633814B (zh) * 2018-06-21 2024-02-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了信息处理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10113498A (zh) * 2019-04-08 2019-08-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双向号码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10166633A (zh) * 2019-05-20 2019-08-23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166633B (zh) * 2019-05-20 2021-01-26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125162A (zh) * 2021-11-11 2022-03-01 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电话事件绑定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125162B (zh) * 2021-11-11 2024-04-02 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电话事件绑定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301664A1 (en) 2016-10-13
US10623560B2 (en) 2020-04-14
TW201636931A (zh) 2016-10-16
WO2016168209A1 (en) 2016-10-20
TWI745281B (zh) 2021-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57079A (zh) 订单数据的交互方法及服务器
CN104104681B (zh) 保护用户隐私的方法、平台设备和系统
CN103391377B (zh) 通信方法、数据处理平台以及通信系统
CN106161807A (zh) 通信方法及服务器
CN106529851A (zh) 订单数据处理方法、通信数据查询方法及服务器
CN106161374A (zh) 订单数据的交互方法及服务器
CN103647634A (zh) 一种可保护隐私的间接通信的方法
CN106470210A (zh) 通信建立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3096269B (zh) 代缴费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8805661A (zh) 多方号码隐私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767284A (zh) 来电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0514996C (zh) 通话系统及其使用的服务器和接收中继装置
CN107333013A (zh) 一种会话建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66348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4320550A (zh) 一种智能终端呼叫辅助提示界面应答的方法及系统
CN102546972A (zh) 一种广告投放反馈信息有效性验证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208179B (zh) 电话号码识别方法、系统及电子产品
CN103795875A (zh) 呼叫中心处理互联网信息的方法与系统
CN111953851A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769436B (zh) 一种基于ussd与二维码的用户手机安全隐私定制化保护方法
US93695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inquiry callback and information update services
JP2016063436A (ja) 電話中継システムおよび電話中継方法
KR100623300B1 (ko) 위치 기반 무료 메시지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428238A (zh) 一种物品主人匿名即时联络系统及方法
EP1385131A1 (en)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a reference number over non-secure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3033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23033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