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55364B - 一种启动应用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启动应用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55364B
CN106055364B CN201610382832.3A CN201610382832A CN106055364B CN 106055364 B CN106055364 B CN 106055364B CN 201610382832 A CN201610382832 A CN 201610382832A CN 106055364 B CN106055364 B CN 1060553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application
fingerprint
bottom layer
layer data
abno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828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55364A (zh
Inventor
张海平
周意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828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553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55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5364A/zh
Priority to EP17171033.8A priority patent/EP3252640B1/en
Priority to ES17171033T priority patent/ES2732003T3/es
Priority to PCT/CN2017/084506 priority patent/WO2017206707A1/en
Priority to US15/604,416 priority patent/US20170344783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55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53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06F9/44505Configuring for program initiating, e.g. using registry, configuration fi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35Combining adjacent partial images (e.g. slices) to create a composite input or reference pattern; Tracking a sweeping finger mov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20Movements or behaviour, e.g. gesture recognition
    • G06V40/28Recognition of hand or arm movements, e.g. recognition of deaf sign langu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 H04M1/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by electron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3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33
    • G06F2203/0338Fingerprint track pad, i.e. fingerprint sensor used as pointing device tracking the fingertip im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启动应用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用户针对终端设备的指纹识别模组的滑动操作时,获取所述滑动操作的滑动轨迹;在获取所述滑动轨迹的过程中,获取指纹图像,以及针对所述指纹图像执行指纹对比处理;在所述滑动轨迹获取结束后,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若确定所述指纹对比处理的结果为匹配成功且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则启动所述目标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缩短终端设备启动应用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启动应用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启动应用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指纹识别技术已经成为主流终端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厂商旗舰机型的标配。在终端设备处于锁屏状态下,若用户想要在屏幕解锁后直接进入想要打开的应用,其通常的做法是:终端设备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指纹图像,以及获取启动应用的绑定信息(比如指纹图像、轨迹图像等等),终端设备将该解锁指纹图像与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进行匹配,在匹配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确定与启动应用的绑定信息匹配应用,并启动该应用。
启动应用时间是终端设备从获取指纹图像到启动应用的时段。启动应用时间的长短影响终端设备启动应用的效率,如何缩短终端设备启动应用时间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启动应用方法及终端设备,以期缩短终端设备启动应用的时间。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启动应用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针对终端设备的指纹识别模组的滑动操作时,获取所述滑动操作的滑动轨迹;
在获取所述滑动轨迹的过程中,获取指纹图像,以及针对所述指纹图像执行指纹对比处理;
在所述滑动轨迹获取结束后,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若确定所述指纹对比处理的结果为匹配成功且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则启动所述目标应用。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启动所述目标应用,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系统时间、所述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和所述指纹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应用的第一目标应用界面;
启动所述目标应用,以及加载并显示所述第一目标应用界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启动所述目标应用,包括:
确定在第一时段内所述目标应用中被加载及显示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第二目标应用界面;
启动所述目标应用,以及加载并显示所述第二目标应用界面。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终端设备预存的注册模板的数量为N时,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针对所述指纹图像执行指纹对比处理,包括:
将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按照优先权的高低顺序进行排序;
依次将所述指纹图像与排序后的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进行对比;
若所述指纹图像与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中的其中一个注册指纹模板相匹配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则确认匹配成功;
若所述指纹图像与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中的其中一个注册指纹模板相匹配的比例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则确认匹配失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终端设备预存的滑动轨迹的数量为M时,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包括:
根据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对应的应用在第二时段内被启动的次数的高低顺序对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进行相应排序;
依次将所述滑动轨迹与排序后的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进行匹配;
若所述滑动轨迹与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中的其中一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匹配,则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若所述滑动轨迹未与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中的任意一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匹配,则不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指纹对比处理的结果为匹配成功且不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应用,则加载并显示系统桌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个指纹图像,包括:
通过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M1个正常感应电极获取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以及通过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M2个异常感应电极获取M2个异常底层数据值,所述指纹模组的感应电极阵列包括所述M1个正常感应电极和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所述M1、所述M2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确定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对应的M2个正常底层数据;
根据所述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和所述M2个正常底层数据值生成所述单个指纹图像。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确定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对应的M2个正常底层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的平均值;
将所述M2个异常底层数据值均更换为所述平均值,以得到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对应的M2个正常底层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确定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对应的M2个正常底层数据,包括:
获取M2个异常感应电极中每一个异常感应电极的坐标值;
根据所述每一个异常感应电极的坐标值和所述M1个底层数据值,针对所述每一个异常感应电极执行均值处理,以得到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对应的M2个正常底层数据;
所述均值处理包括:确定所述M1个正常感应电极中与当前均值处理的异常感应电极的坐标值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x个感应电极,计算所述x个感应电极对应的x个底层数据值的平均值,确定所述平均值为所述当前均值处理的异常感应电极的参考底层数据值,x为正整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轨迹处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用户针对终端设备的指纹识别模组的滑动操作时,获取所述滑动操作的滑动轨迹;
指纹处理模块,用于在获取所述滑动轨迹的过程中,获取指纹图像,以及针对所述指纹图像执行指纹对比处理;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滑动轨迹获取结束后,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启动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指纹对比处理的结果为匹配且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则启动所述目标应用。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启动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系统时间、所述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和所述指纹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应用的第一目标应用界面;
启动所述目标应用,以及加载并显示所述第一目标应用界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启动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在第一时段内所述目标应用中被加载及显示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第二目标应用界面;
启动所述目标应用,以及加载并显示所述第二目标应用界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终端设备预存的注册模板的数量为N时,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指纹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按照优先权的高低顺序进行排序;
依次将所述指纹图像与排序后的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进行对比;
若所述指纹图像与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中的其中一个注册指纹模板相匹配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则确认匹配成功;
若所述指纹图像与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中的其中一个注册指纹模板相匹配的比例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则确认匹配失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终端设备预存的滑动轨迹的数量为M时,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对应的应用在第二时段内被启动的次数的高低顺序对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进行相应排序;
依次将所述滑动轨迹与排序后的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进行匹配;
若所述滑动轨迹与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中的其中一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匹配,则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若所述滑动轨迹未与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中的任意一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匹配,则不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指纹对比处理的结果为匹配且不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应用,则加载并显示系统桌面。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用于采集指纹数据的指纹识别模组;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终端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相较于现有技术,在获取指纹图像和滑动轨迹后,先进行指纹匹配,在匹配后再进行滑动轨迹匹配,启动滑动轨迹对应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可在获取滑动轨迹的过程中,获取指纹图像以及指纹匹配;在所述滑动轨迹获取结束后,进行滑动轨迹匹配;在指纹匹配且滑动轨迹匹配的情况下,启动滑动轨迹对应的应用,通过将串行方案更改为并行处理,从而可加快终端设备启动应用速度。
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启动应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其中一个步骤的子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其中一个步骤的另一子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启动应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设备,又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常见的终端例如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device,MID)、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
2)、指纹识别模组,是要通过特定的感应模组实现对于个体指纹特征的识别。目前,指纹识别模块主要分为光学式指纹模块、电容式指纹模块以及射频式指纹模块。指纹识别模组可结合终端设备的薄膜按键dome键设置,可设置在终端设备的正面、背面或侧面等,本发明不作限定。同样,指纹识别模组可结合终端设备的触摸屏设置,可设置在触摸屏的触控面板的下方。
3)、“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启动应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S101、当检测到用户针对终端设备的指纹识别模组的滑动操作时,终端设备获取所述滑动操作的滑动轨迹。
S102、在获取所述滑动轨迹的过程中,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指纹图像,以及针对所述指纹图像执行指纹对比处理。
S103、在所述滑动轨迹获取结束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S104、若确定所述指纹对比处理的结果为匹配成功且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则所述终端设备启动所述目标应用。
可选的,如图2所示,以上步骤S104终端设备启动所述目标应用的具体实现方式有:
S104-a、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系统时间、所述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和所述指纹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应用的第一目标应用界面。
S104-b、所述终端设备启动所述目标应用,以及加载并显示所述第一目标应用界面。
举例来说,为了使用户在屏幕解锁后可直接进入用户想要打开的应用界面,终端设备可根据系统时间、地理位置和指纹图像与应用界面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应用的第一目标应用界面,比如,指纹图像D,在当前系统时间为18点,当前地理位置为餐厅C,对应的第一目标应用界面为餐厅C的晚间优惠卷的支付界面,指纹图像E,在当前系统时间为18点,当前地理位置为餐厅C,对应的第一目标应用界面为餐厅C的晚间优惠信息,其中,指纹图像D的优先级为终端设备中存储的指纹图像中的最高优先级,也就是说,只有在指纹图像对应的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时,才可直接加载并显示关于支付等一些有可能泄露信息的应用界面。
可选的,如图3所示,以上步骤S104终端设备启动所述目标应用的具体实现方式有:
S104-c、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时段内所述目标应用中被加载及显示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第二目标应用界面;
S104-d、所述终端设备启动所述目标应用,以及加载并显示所述第二目标应用界面。
举例来说,为了使用户在屏幕解锁后可直接进入用户想要打开的应用界面,终端设备可确定在第一时段(比如当前系统时间±30min,或者当前系统时间±60min)内,该目标应用中被加载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第二目标应用界面,其中,第一阈值可以是8、10、13、15或是其他值。假设目标应用为百度糯米,当前系统时间为18点,18点±30min内百度糯米被加载次数大于或等于10次的应用界面只有美食界面,则终端设备在启动百度糯米后,直接加载并显示美食界面。
上述举例是第二目标应用界面只有一个的情况,若第二目标应用界面的数量为H个时,该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在H个第二目标应用界面中挑选出在预设时段内被加载次数最大的应用界面,其中,第一时段包含预设时段。比如,第一时段为当前系统时间±60min,在第一时段内第二目标应用界面的数量为5个,预设时段为当前系统时间±20min,在预设时段内第二目标应用界面的数量为2个,这两个第二目标应用界面被加载的次数关系有:第二目标应用界面A>第二目标应用界面B,最后终端设备在启动目标应用后,直接加载并显示美食界面第二目标应用界面B。
可选的,若所述终端设备预存的注册模板的数量为N时,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以上步骤S102终端设备针对所述指纹图像执行指纹对比处理的具体实现方式有:
终端设备将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按照优先权的高低顺序进行排序;所述终端设备依次将所述指纹图像与排序后的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进行对比;若所述指纹图像与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中的其中一个注册指纹模板相匹配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则确认匹配成功;若所述指纹图像与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中的其中一个注册指纹模板相匹配的比例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则确认匹配失败。
具体地,目前终端设备一般都支持多个指纹注册,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往终端设备里面注册2个或2个以上的指纹,一般上限是在8个左右,而每个注册指纹模板图片差不多有20张指纹图像左右,可见注册的指纹越多,指纹解锁时匹配时间就越长,一般如果只注册了一个指纹,指纹解锁时,只需要和该一个注册的指纹的20张图片去匹配,速度很快,一般在60-80ms左右,但是如果注册了5个指纹的话,就要把5个指纹的模板依次和本次解锁的指纹去匹配,时间就会成倍延长。
若该终端设备的预存的注册模板为N个时,为了加快指纹识别的速度,可先对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进行一个优先级排序,其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是:终端设备先获取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在预设时间范围(比如1个月)内被匹配的次数,然后终端设备根据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在预设时间范围内被匹配的次数高低顺序,对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进行排序(比如注册指纹模板包括指纹模板1、指纹模板2和指纹模板3,假设在一个月内指纹模板1被匹配的次数为100次,指纹模板2被匹配的次数为10次,指纹模板3被匹配的次数为5次,则排序为指纹模板1--指纹模板2--指纹模板3),最后终端设备依次将目标指纹图像与排序后的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进行特征点对比(比如先将目标指纹图像与指纹模板1进行匹配,若指纹图像与指纹模板1相匹配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表示匹配成功,则停止匹配,否则,匹配失败,则将目标指纹图像与指纹模板2进行匹配,以此类推)。
若该终端设备的预存的注册模板为N个时,为了加快指纹识别的速度,可先对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进行一个优先级排序,其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是:终端设备先获取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注册时设定的优先级,然后终端设备根据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注册时设定的优先级的高低顺序(优先级包括优先级1、优先级2、优先级3,其中优先级1比优先级2等级高,以此类推),对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排序(比如注册指纹模板包括指纹模板1、指纹模板2和指纹模板3,指纹模板1对应的优先级为优先级1、指纹模板2对应的优先级为优先级2、指纹模板3对应的优先级为优先级3,则排序为指纹模板1--指纹模板2--指纹模板3),最后终端设备依次将目标指纹图像与排序后的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进行特征点对比(比如先将目标指纹图像与指纹模板1进行匹配,若指纹图像与指纹模板1相匹配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表示匹配成功,则停止匹配,否则,匹配失败,则将目标指纹图像与指纹模板2进行匹配,以此类推)。
可选的,若所述终端设备预存的滑动轨迹的数量为M时,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以上步骤S103终端设备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的具体实现方式为:
终端设备根据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对应的应用在第二时段内被启动的次数的高低顺序对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进行相应排序;
所述终端设备依次将所述滑动轨迹与排序后的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进行匹配;
若所述滑动轨迹与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中的其中一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匹配,则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若所述滑动轨迹未与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中的任意一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匹配,则不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具体地,目前终端设备一般都支持多个绑定的滑动轨迹,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往终端设备里面预存2个或2个以上的滑动轨迹,在预存的滑动轨迹为M个时,终端设备可先对这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进行排序,具体做法可以是,终端设备将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按照,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对应的应用在第二时段(比如1个月内、15天内、10天内或是其他值)内被启动的次数的高低顺序进行相应排序,比如,M为3,第二时段为1个月,3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在1个月内被启动的次数的关系有:滑动轨迹1>滑动轨迹2>滑动轨迹3,则排序为滑动轨迹1--滑动轨迹2--滑动轨迹3,然后,终端设备再依次将获取到的滑动轨迹与排序后的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进行一一匹配,比如先将获取到的滑动轨迹与滑动轨迹1进行匹配,若获取到的滑动轨迹与滑动轨迹1匹配,表示匹配成功,则停止匹配,否则,匹配失败,则将获取到的滑动轨迹与滑动轨迹2进行匹配,以此类推。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指纹对比处理的结果为匹配且不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应用,则终端设备加载并显示系统桌面。
可选的,在以上步骤S104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显示后的应用界面、当前环境亮度和所述指纹图像,调整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亮度和显示背景。
举例来说,不同的用户在使用同一应用习惯的屏幕亮度和显示背景不尽相同,或同一用户使用某一应用在不同环境亮度下习惯的屏幕亮度和显示背景也不尽相同,为了提高用户体验效果,终端设备可根据显示后的应用界面、当前环境亮度和所述指纹图像,调整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亮度和显示背景。具体有:终端设备先查找该应用界面的所有环境亮度与屏幕亮度和显示背景的映射关系,然后从这些映射关系中筛选出该指纹图像对应的映射关系,最后根据当前环境亮度从该指纹图像对应的映射关系选取出最终终端设备需要调整的屏幕亮度和显示背景。
可选的,以上步骤S102终端设备获取指纹图像的具体实施方式有:
终端设备通过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M1个正常感应电极获取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以及通过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M2个异常感应电极获取M2个异常底层数据值,所述指纹模组的感应电极阵列包括所述M1个正常感应电极和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所述M1、所述M2为正整数;
终端设备根据所述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确定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对应的M2个正常底层数据;
终端设备根据所述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和所述M2个正常底层数据值生成所述指纹图像。
此外,上述示例过程中,终端设备根据所述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确定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对应的M2个正常底层数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终端设备确定所述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的平均值;
终端设备将所述M2个异常底层数据值均更换为所述平均值,以得到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对应的M2个正常底层数据。
此外,上述示例过程中,终端设备根据所述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确定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对应的M2个正常底层数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终端设备获取M2个异常感应电极中每一个异常感应电极的坐标值;
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每一个异常感应电极的坐标值和所述M1个底层数据值,针对所述每一个异常感应电极执行均值处理,以得到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对应的M2个正常底层数据;
所述均值处理包括:确定所述M1个正常感应电极中与当前均值处理的异常感应电极的坐标值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x个感应电极,计算所述x个感应电极对应的x个底层数据值的平均值,确定所述平均值为所述当前均值处理的异常感应电极的参考底层数据值,x为正整数。
其中,上述底层数据值可以包括电容值和/或电压值等。上述异常感应电极为指纹采集区域内,出现异常的感应电极。指纹识别模组的感应电极可以由指纹识别模组的微控制单元MCU进行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指纹识别模组使用时间的递增,指纹识别模组的感应电极会有某些感应电极出现异常,而这些异常感应电极获取到的底层数据是异常的,这样会导致终端设备将正常感应电极和异常感应电极获取到的底层数据生成的指纹图像出现噪点,进而影响后续指纹对比的对比度,因而,在生成指纹图像之前,可先对这些异常底层数据进行修正,以降低指纹图像的噪点,进而可提高指纹对比的对比度。
相较于现有技术,在获取指纹图像和滑动轨迹后,先进行指纹匹配,在匹配后再进行滑动轨迹匹配,启动滑动轨迹对应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可在获取滑动轨迹的过程中,获取指纹图像以及指纹匹配;在所述滑动轨迹获取结束后,进行滑动轨迹匹配;在指纹匹配且滑动轨迹匹配的情况下,启动滑动轨迹对应的应用,通过将串行方案更改为并行处理,从而可加快终端设备启动应用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更为详细的方法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
S401、终端设备检测用户针对终端设备的指纹识别模组的滑动操作。
S402、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所述滑动操作的滑动轨迹。
S403、在获取所述滑动轨迹的过程中,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指纹图像,以及针对所述指纹图像执行指纹对比处理。
S404、若所述终端设备预存的滑动轨迹的数量为M,且在所述滑动轨迹获取结束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对应的应用在第二时段内被启动的次数的高低顺序对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进行相应排序,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
S405、所述终端设备依次将所述滑动轨迹与排序后的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进行匹配。
若所述滑动轨迹与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中的其中一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匹配,则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若所述滑动轨迹未与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中的任意一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匹配,则不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S406、若确定所述指纹对比处理的结果为匹配成功且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则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系统时间、所述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和所述指纹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应用的第一目标应用界面。
S407、所述终端设备启动所述目标应用,以及加载并显示所述第一目标应用界面。
S408、若确定所述指纹对比处理的结果为匹配成功且不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应用,则所述终端设备加载并显示系统桌面。
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步骤S402先于步骤S403,且在执行步骤S402的同时并行执行步骤S403。另外,图4所示的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在此不再叙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500,如图5所示,包括:
轨迹处理模块501,用于当检测到用户针对终端设备的指纹识别模组的滑动操作时,获取所述滑动操作的滑动轨迹。
指纹处理模块502,用于在获取所述滑动轨迹的过程中,获取指纹图像,以及针对所述指纹图像执行指纹对比处理。
确定模块503,用于在所述滑动轨迹获取结束后,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启动模块504,用于若确定所述指纹对比处理的结果为匹配成功且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则启动所述目标应用。
可选的,启动模块504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系统时间、所述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和所述指纹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应用的第一目标应用界面;
启动所述目标应用,以及加载并显示所述第一目标应用界面。
可选的,启动模块504具体用于:
确定在第一时段内所述目标应用中被加载及显示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第二目标应用界面;
启动所述目标应用,以及加载并显示所述第二目标应用界面。
可选的,若所述终端设备预存的注册模板的数量为N时,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指纹处理模块502具体用于:
将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按照优先权的高低顺序进行排序;
依次将所述指纹图像与排序后的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进行对比;
若所述指纹图像与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中的其中一个注册指纹模板相匹配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则确认匹配成功;
若所述指纹图像与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中的其中一个注册指纹模板相匹配的比例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则确认匹配失败。
可选的,若所述终端设备预存的滑动轨迹的数量为M时,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确定模块5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对应的应用在第二时段内被启动的次数的高低顺序对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进行相应排序;
依次将所述滑动轨迹与排序后的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进行匹配;
若所述滑动轨迹与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中的其中一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匹配,则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若所述滑动轨迹未与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中的任意一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匹配,则不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可选的,该终端设备还包括:
显示模块505,用于若确定所述指纹对比处理的结果为匹配成功且不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应用,则加载并显示系统桌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模块(轨迹处理模块501、指纹处理模块502以及确定模块503、启动模块504以及显示模块505)用于执行上述图1-图4所述方法的相关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500是以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此外,以上轨迹处理模块501、指纹处理模块502以及确定模块503、启动模块504可通过图6所示的终端设备的处理器601来实现,显示模块505可通过图6所示的终端设备的处理器601控制终端设备的显示设备来实现。
如图6所示,终端设备600可以以图6中的结构来实现,该终端设备6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至少一个存储器602、至少一个通信接口603、指纹识别模组604。所述处理器601、所述存储器602、所述指纹识别模组604和所述通信接口603通过所述通信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601可以是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以上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接口603,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6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所述存储器602用于存储执行以上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601来控制执行。所述处理器60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60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
存储器602存储的代码可执行以上提供的终端设备执行的图1-图4的启动应用方法,比如当检测到用户针对终端设备的指纹识别模组的滑动操作时,获取所述滑动操作的滑动轨迹;在获取所述滑动轨迹的过程中,获取指纹图像,以及针对所述指纹图像执行指纹识别处理;在所述滑动轨迹获取结束后,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若检测到所述指纹对比处理的结果为匹配且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则启动所述目标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个更为具体的应用场景,如下:上述终端设备为手机,下面结合图7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7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7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7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7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7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7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7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滑动轨迹获取功能、指纹获取功能、指纹匹配功能、应用启动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通过指纹识模组采集的指纹图像、通过触摸屏采集滑动轨迹、统计的应用被加载次数等)等。此外,存储器7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7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730可包括触控面板731、其他输入设备732以及指纹识别模组733。触控面板7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731上或在触控面板7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7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780,并能接收处理器7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731。除了触控面板731,输入单元7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7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7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至少一种。指纹识别模组733可结合终端设备的dome键设置,也可结合触控面板731设置。比如指纹识别模组733设置于触控面板731下方,当用户的手指在手机的触控面板731上进行滑动操作时,置于触控面板731下方的指纹识别模组733即可采集到用户的手指的指纹数据。
显示单元7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740可包括显示面板7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7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731可覆盖显示面板741,当触控面板7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7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7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7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7中,触控面板731与显示面板7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731与显示面板7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7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7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7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770、扬声器771,传声器77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77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771,由扬声器77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77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77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780处理后,经RF电路7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7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7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7示出了WiFi模块7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7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7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7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7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78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77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7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前述实施例中,各步骤方法流程可以基于图7所示的终端设备的结构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启动应用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上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启动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针对终端设备的指纹识别模组的滑动操作时,获取所述滑动操作的滑动轨迹;
在获取所述滑动轨迹的过程中,获取指纹图像,以及针对所述指纹图像执行指纹对比处理;
在所述滑动轨迹获取结束后,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若确定所述指纹对比处理的结果为匹配成功且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则启动所述目标应用;
其中,若所述终端设备预存的滑动轨迹的数量为M时,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包括:根据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对应的应用在第二时段内被启动的次数的高低顺序对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进行相应排序;依次将所述滑动轨迹与排序后的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进行匹配;若所述滑动轨迹与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中的其中一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匹配,则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若所述滑动轨迹未与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中的任意一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匹配,则不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其中,获取指纹图像,包括:通过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M1个正常感应电极获取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以及通过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M2个异常感应电极获取M2个异常底层数据值,所述指纹模组的感应电极阵列包括所述M1个正常感应电极和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所述M1、所述M2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确定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对应的M2个正常底层数据;根据所述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和所述M2个正常底层数据值生成所述指纹图像;
其中,根据所述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确定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对应的M2个正常底层数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终端设备确定所述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的平均值;终端设备将所述M2个异常底层数据值均更换为所述平均值,以得到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对应的M2个正常底层数据;
其中,根据所述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确定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对应的M2个正常底层数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终端设备获取M2个异常感应电极中每一个异常感应电极的坐标值;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每一个异常感应电极的坐标值和所述M1个底层数据值,针对所述每一个异常感应电极执行均值处理,以得到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对应的M2个正常底层数据;
其中,所述均值处理包括:确定所述M1个正常感应电极中与当前均值处理的异常感应电极的坐标值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x个感应电极,计算所述x个感应电极对应的x个底层数据值的平均值,确定所述平均值为所述当前均值处理的异常感应电极的参考底层数据值,x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底层数据值包括电容值和/或电压值,所述异常感应电极为指纹采集区域内出现异常的感应电极;
其中,
所述启动所述目标应用,包括:确定在第一时段内所述目标应用中被加载及显示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第二目标应用界面;启动所述目标应用,以及加载并显示所述第二目标应用界面,其中,当第二目标应用界面的数量为H个时,终端设备在H个第二目标应用界面中挑选出在预设时段内被加载次数最大的应用界面,其中,第一时段包含预设时段,当第一时段为当前系统时间±60min,在第一时段内第二目标应用界面的数量为5个,预设时段为当前系统时间±20min,在预设时段内第二目标应用界面的数量为2个,这两个第二目标应用界面被加载的次数关系有:第二目标应用界面A>第二目标应用界面B,最后终端设备在启动目标应用后直接加载并显示第二目标应用界面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预存的注册模板的数量为N时,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针对所述指纹图像执行指纹对比处理,包括:
将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按照优先权的高低顺序进行排序;
依次将所述指纹图像与排序后的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进行对比;
若所述指纹图像与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中的其中一个注册指纹模板相匹配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则确认匹配成功;
若所述指纹图像与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中的其中一个注册指纹模板相匹配的比例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则确认匹配失败。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指纹对比处理的结果为匹配成功且不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应用,则加载并显示系统桌面。
4.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轨迹处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用户针对终端设备的指纹识别模组的滑动操作时,获取所述滑动操作的滑动轨迹;
指纹处理模块,用于在获取所述滑动轨迹的过程中,获取指纹图像,以及针对所述指纹图像执行指纹对比处理;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滑动轨迹获取结束后,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启动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指纹对比处理的结果为匹配成功且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则启动所述目标应用;
其中,若所述终端设备预存的滑动轨迹的数量为M时,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对应的应用在第二时段内被启动的次数的高低顺序对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进行相应排序;依次将所述滑动轨迹与排序后的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进行匹配;若所述滑动轨迹与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中的其中一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匹配,则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若所述滑动轨迹未与所述M个预存的滑动轨迹中的任意一个预存的滑动轨迹匹配,则不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目标应用;
其中,获取指纹图像,包括:通过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M1个正常感应电极获取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以及通过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M2个异常感应电极获取M2个异常底层数据值,所述指纹模组的感应电极阵列包括所述M1个正常感应电极和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所述M1、所述M2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确定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对应的M2个正常底层数据;根据所述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和所述M2个正常底层数据值生成所述指纹图像;
其中,根据所述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确定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对应的M2个正常底层数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终端设备确定所述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的平均值;终端设备将所述M2个异常底层数据值均更换为所述平均值,以得到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对应的M2个正常底层数据;
其中,根据所述M1个正常底层数据值确定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对应的M2个正常底层数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终端设备获取M2个异常感应电极中每一个异常感应电极的坐标值;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每一个异常感应电极的坐标值和所述M1个底层数据值,针对所述每一个异常感应电极执行均值处理,以得到所述M2个异常感应电极对应的M2个正常底层数据;
其中,所述均值处理包括:确定所述M1个正常感应电极中与当前均值处理的异常感应电极的坐标值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x个感应电极,计算所述x个感应电极对应的x个底层数据值的平均值,确定所述平均值为所述当前均值处理的异常感应电极的参考底层数据值,x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底层数据值包括电容值和/或电压值,所述异常感应电极为指纹采集区域内出现异常的感应电极;
其中,所述启动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在第一时段内所述目标应用中被加载及显示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第二目标应用界面;
启动所述目标应用,以及加载并显示所述第二目标应用界面,其中,当第二目标应用界面的数量为H个时,终端设备在H个第二目标应用界面中挑选出在预设时段内被加载次数最大的应用界面,其中,第一时段包含预设时段,当第一时段为当前系统时间±60min,在第一时段内第二目标应用界面的数量为5个,预设时段为当前系统时间±20min,在预设时段内第二目标应用界面的数量为2个,这两个第二目标应用界面被加载的次数关系有:第二目标应用界面A>第二目标应用界面B,最后终端设备在启动目标应用后直接加载并显示第二目标应用界面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预存的注册模板的数量为N时,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指纹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按照优先权的高低顺序进行排序;
依次将所述指纹图像与排序后的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进行对比;
若所述指纹图像与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中的其中一个注册指纹模板相匹配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则确认匹配成功;
若所述指纹图像与所述N个预存的注册指纹模板中的其中一个注册指纹模板相匹配的比例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则确认匹配失败。
6.根据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指纹对比处理的结果为匹配成功且不存在与所述滑动轨迹对应的应用,则加载并显示系统桌面。
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用于采集指纹数据的指纹识别模组;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指令相关硬件,来完成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610382832.3A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启动应用方法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060553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82832.3A CN106055364B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启动应用方法及终端设备
EP17171033.8A EP3252640B1 (en) 2016-05-31 2017-05-15 Method for launching application and terminal
ES17171033T ES2732003T3 (es) 2016-05-31 2017-05-15 Método para poner en marcha una aplicación y un terminal
PCT/CN2017/084506 WO2017206707A1 (en) 2016-05-31 2017-05-16 Method for launching application and terminal
US15/604,416 US20170344783A1 (en) 2016-05-31 2017-05-24 Method for launching application and termina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82832.3A CN106055364B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启动应用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5364A CN106055364A (zh) 2016-10-26
CN106055364B true CN106055364B (zh) 2020-05-08

Family

ID=57172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82832.3A Active CN106055364B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启动应用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344783A1 (zh)
EP (1) EP3252640B1 (zh)
CN (1) CN106055364B (zh)
ES (1) ES2732003T3 (zh)
WO (1) WO20172067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5364B (zh) * 2016-05-31 2020-05-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应用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055962B (zh) * 2016-06-07 2019-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529257B (zh) * 2016-11-25 2019-08-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775237B (zh) * 2016-12-14 2023-07-07 珠海市横琴新区龙族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6775236A (zh) * 2016-12-14 2017-05-31 李彦辰 电子设备虚拟标识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6599665A (zh) * 2016-12-16 2017-04-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103220B (zh) * 2017-04-11 2019-12-0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触屏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193472B (zh) * 2017-04-28 2020-03-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025399B (zh) * 2017-04-28 2020-12-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395872B (zh) * 2017-06-30 2020-06-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启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255278A (zh) * 2017-07-12 2019-01-22 上海耕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采集指纹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33234B (zh) * 2017-09-26 2020-07-28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系统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766104A (zh) * 2017-10-27 2018-03-0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展示应用程序界面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55397A (zh) * 2018-02-02 2018-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执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8491151B (zh) * 2018-03-22 2020-06-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595227A (zh) 2018-05-10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预加载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8595228B (zh) 2018-05-10 2021-03-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预测模型建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8614722B (zh) 2018-05-10 2020-09-08 上海瑾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预加载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8710513B (zh) 2018-05-15 2020-07-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启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8762843B (zh) * 2018-05-29 2020-05-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预加载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08874281A (zh) * 2018-05-29 2018-11-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启动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804157A (zh) 2018-06-05 2018-11-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预加载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0221874A (zh) * 2019-04-29 2019-09-10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快速启动应用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489177B (zh) * 2019-09-03 2022-06-1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1078336B (zh) * 2019-11-25 2024-02-06 上海米哈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39516A (zh) * 2020-02-28 2020-06-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操作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905148B (zh) * 2021-03-12 2023-09-22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播报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1656A (zh) * 2014-11-22 2015-02-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传感器安全操作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34520A (zh) * 2015-04-17 2015-08-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应用启动的方法及智能终端
CN105094621A (zh) * 2015-08-27 2015-11-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启动方法及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61964A (ja) * 1991-09-03 1993-03-12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指紋照合装置
US20020168082A1 (en) * 2001-03-07 2002-11-14 Ravi Razdan Real-time, distributed, transactional, hybrid watermarking method to provide trace-ability and copyright protection of digital content in peer-to-peer networks
JP4576132B2 (ja) * 2004-02-25 2010-11-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認証方法及び認証装置
US7625392B2 (en) * 2006-02-03 2009-12-01 James Coleman Wound closure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2073453A (zh) * 2010-12-24 2011-05-25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应用图标显示方法
US20130129162A1 (en) * 2011-11-22 2013-05-23 Shian-Luen Cheng Method of Executing Software Functions Using Biometric Detection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40208417A1 (en) * 2013-01-23 2014-07-24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inuous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and presence detection of user of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US9615231B2 (en) * 2013-06-04 2017-04-04 Sony Corporation Configuring user interface (UI) based on context
US9495620B2 (en) * 2013-06-09 2016-11-15 Apple Inc. Multi-script handwriting recognition using a universal recognizer
US8981922B2 (en) * 2013-07-11 2015-03-17 Bruno Israel Rear end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
CN103577739B (zh) * 2013-11-15 2016-08-17 上海快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及其设置及访问控制方法
KR20150145677A (ko) * 2014-06-20 2015-12-30 주식회사 퓨처플레이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시스템 및 비일시성의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US9465930B2 (en) * 2014-08-29 2016-10-11 Dropbox, Inc. Fingerprint gestures
CN105786375A (zh) * 2014-12-25 2016-07-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在移动终端操作表单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94382A (zh) * 2015-03-31 2015-07-2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启动方法和装置
US10599903B2 (en) * 2015-06-26 2020-03-24 Lenovo (Beijing) Limit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389566B (zh) * 2015-11-13 2018-09-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指纹模板的更新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055364B (zh) * 2016-05-31 2020-05-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应用方法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1656A (zh) * 2014-11-22 2015-02-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传感器安全操作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34520A (zh) * 2015-04-17 2015-08-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应用启动的方法及智能终端
CN105094621A (zh) * 2015-08-27 2015-11-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启动方法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44783A1 (en) 2017-11-30
CN106055364A (zh) 2016-10-26
ES2732003T3 (es) 2019-11-20
EP3252640A3 (en) 2018-01-10
EP3252640A2 (en) 2017-12-06
EP3252640B1 (en) 2019-05-01
WO2017206707A1 (en) 2017-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5364B (zh) 一种启动应用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0917515B2 (en) Method for switching applications in split screen mode, computer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8052820B (zh) 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和相关产品
US9432391B2 (en) Method,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security state of mobile terminal
CN106921791B (zh) 一种多媒体文件的存储和查看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777731B (zh) 按键配置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9497565B1 (en) Interface display method, device, terminal, server and system
CN106445596B (zh) 一种设置项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EP3499918A1 (en) Data sharing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6096360B (zh) 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EP3654680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ccess method of mobile terminal, storage medium,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8834132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和相关介质产品
CN107451450B (zh) 生物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507269B (zh)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096515B (zh) 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317918B (zh) 参数设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US2019025788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scertaining required charging time
WO2015188765A1 (en) Url error-correcting method, server, terminal and system
CN106484563B (zh)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4573437A (zh) 信息认证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6020945B (zh) 快捷项添加方法及装置
CN106293407B (zh) 一种图片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320858B (zh) 一种快速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34003B (zh) 一种文件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719361B (zh) 信息发送方法、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