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8377B - 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8377B
CN106028377B CN201610326361.4A CN201610326361A CN106028377B CN 106028377 B CN106028377 B CN 106028377B CN 201610326361 A CN201610326361 A CN 201610326361A CN 106028377 B CN106028377 B CN 1060283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ysical address
terminals
module
writ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263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28377A (zh
Inventor
曾元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2636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283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28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8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28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83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获取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根据所述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获取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无线保真模块的第二物理地址数据;判断第一物理地址数据与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如相同,则显示终端物理地址未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如不同,则显示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本发明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及装置通过判断终端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与Wi‑Fi模块的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来确定终端物理地址是否漏写或丢失,从而降低了检测成本,减少了产线的人工失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也称物理地址、硬件地址,它如同身份证上的身份证号码,具有全球唯一性。在网络中,发出数据的主机与接收数据的主机是以MAC地址作为唯一身份标识的,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MAC地址丢失,则会造成无法上网的故障。
举例来说,手机的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的MAC地址与该手机的MAC地址相同,当手机MAC地址丢失时会使重启后Wi-Fi的MAC地址变化,这样手机原本连上的Wi-Fi将断开,从而导致手机无法上网。因此在手机、计算机等终端出货前应确保MAC地址未丢失或漏写,然而由于产线上硬件或软件的原因,往往会出现MAC地址漏写或丢失的情况。
故,有必要在终端出货前提供一种检测终端MAC地址是否漏写或丢失的终端MAC地址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判断终端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与Wi-Fi模块的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来确定终端物理地址是否漏写或丢失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及装置无法检测终端物理地址是否漏写或丢失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其包括:
获取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
根据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获取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无线保真模块的第二物理地址数据;
判断第一物理地址数据与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
如相同,则显示终端物理地址未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
如不同,则显示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其包括:
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
物理地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获取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无线保真模块的第二物理地址数据;
物理地址数据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物理地址数据与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
未丢失或漏写检测结果显示模块,用于在相同时,显示终端物理地址未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
丢失或漏写检测结果显示模块,用于在不同时,显示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及装置通过判断终端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与Wi-Fi模块的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来确定终端物理地址是否漏写或丢失,从而降低了检测成本,且有效的减少了产线的人工失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解决了现有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及装置无法有效检测终端物理地址是否漏写或丢失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及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本发明的原理是以实施在一适当的运算环境中来举例说明。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在以下的说明中,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将参考由一部或多部计算机所执行之作业的步骤及符号来说明,除非另有述明。因此,其将可了解到这些步骤及操作,其中有数次提到为由计算机执行,包括了由代表了以一结构化型式中的数据之电子信号的计算机处理单元所操纵。此操纵转换该数据或将其维持在该计算机之内存系统中的位置处,其可重新配置或另外以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来改变该计算机之运作。该数据所维持的数据结构为该内存之实体位置,其具有由该数据格式所定义的特定特性。但是,本发明原理以上述文字来说明,其并不代表为一种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可了解到以下所述的多种步骤及操作亦可实施在硬件当中。
本发明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可使用各种电子设备进行实施,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式或膝上型设备、移动设备(比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等等)、多处理器系统、消费型电子设备、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上述任意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但该电子设备优选为智能移动终端,以便有效的检测智能移动终端的MAC地址是否丢失或漏写。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本优选实施例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用于对终端物理地址进行检测,其中终端包括蓝牙模块和无线保真模块。优选的,该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上述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的检测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S101,获取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
步骤S102,根据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获取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无线保真模块的第二物理地址数据;
步骤S103,判断第一物理地址数据与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
步骤S104,如步骤S103中判断结果为相同,则显示终端物理地址未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
步骤S105,如步骤S103中判断结果为不同,则显示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
下面详细说明本优选实施例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的各步骤的具体流程。
在步骤S101中,获取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随着通信技术的革新,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生产商投入到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的生产中,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如何在相同配置下提高终端的性能及其质量成为生产商关注的焦点。因而,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出货前往往需经过一系列的检测以确保产品的高品质,如压力测试、抗摔性测试、静电测试等。
在网络底层的物理传输过程中,是通过物理地址来识别主机的,每个主机上的物理地址具有全球唯一性。如果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会导致无法上网。举例来说,如果手机的物理地址丢失,其蓝牙模块的物理地址数据将变成一个默认值。当一个智能手表与智能手环的蓝牙模块具有相同的物理地址数据时,只有其中一个可以与手机通过蓝牙连接。因此终端出货前,应对终端物理地址进行检测,以防其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优选的,该物理地址检测指令可以是在某个检测步骤结束之后被触发。随后转入步骤S102。
在步骤S102中,根据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终端获取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无线保真模块的第二物理地址数据。其中,终端物理地址是指终端网卡的物理地址,是固化在网卡芯片中的,具有唯一性,存储的是传输数据时真正赖以标识发出数据的主机和接收数据的主机的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出货前,物理地址、识别码、射频参数等数据将被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这样即使掉电也不会丢失数据,下次重启仍然会保留原有设置。而终端中蓝牙模块和Wi-Fi模块的物理地址数据都从这个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
理论上来说,如果终端物理地址未丢失或漏写,那么同一个终端上的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Wi-Fi模块第二物理地址数据相同;如果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非易失性存储器将不会存储终端物理地址信息,那么每次终端的重启都会导致Wi-Fi模块的物理地址数据的变化,而蓝牙模块的物理地址数据将变成一个默认值,即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情况下,同一个终端上的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Wi-Fi模块第二物理地址数据不相同。基于以上理论,可以通过对比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Wi-Fi模块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来判断终端物理地址是否丢失或漏写。
这样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无需对硬件进行修改,只需通过对软件增加逻辑设定即可检测出终端物理地址是否丢失或漏写,这样不仅降低了检测成本,还可以有效弥补产线的人工失误,提高了终端质量。随后转入步骤S103。
在步骤S103中,终端判断第一物理地址数据与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如相同,则转入步骤S104;如不同,则转入步骤S105。
在步骤S104中,如步骤S103中判断结果为相同,说明该终端物理地址未漏写或丢失,因此显示终端物理地址未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
在步骤S105中,如步骤S103中判断结果为不同,说明该终端物理地址存在漏写或丢失的情况,因此显示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
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对终端物理地址是否丢失或漏写进行检测的过程。
本优选实施例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通过判断终端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与Wi-Fi模块的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来确定终端物理地址是否漏写或丢失,这种通过增加软件逻辑设定进行检测的方法不仅方便快捷、降低了检测成本,还有效的减少了产线的人工失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本优选实施例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用于对终端物理地址进行检测,其中终端包括蓝牙模块和无线保真模块。优选的,该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上述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的检测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S201,获取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
步骤S202,根据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获取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无线保真模块的第二物理地址数据;
步骤S203,判断第一物理地址数据与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
步骤S204,如步骤S203中判断结果为相同,则显示终端物理地址未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
步骤S205,如步骤S203中判断结果为不同,则显示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
步骤S206,获取并显示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提示用户重新对终端进行烧录物理地址的操作。
下面详细说明本优选实施例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的各步骤的具体流程。
在步骤S201中,终端获取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随着通信技术的革新,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生产商投入到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的生产中,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如何在相同配置下提高终端的性能及其质量成为生产商关注的焦点。因而,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出货前往往需经过一系列的检测以确保产品的高品质,如压力测试、抗摔性测试、静电测试等。
在网络底层的物理传输过程中,是通过物理地址来识别主机的,每个主机上的物理地址具有全球唯一性。如果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会导致无法上网。举例来说,如果手机的物理地址丢失,则其蓝牙模块的物理地址数据将变成一个默认值。当一个智能手表与智能手环的蓝牙模块具有相同的物理地址数据时,只有其中一个可以与手机通过蓝牙连接。因此终端出货前,应对终端物理地址进行检测,以防其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
优选的,该物理地址检测指令可以是在某个检测步骤结束之后被触发。进一步优选的,由于手机等终端出货之前的最后一步为关机操作,因此也可以在关机的过程中执行该物理地址检测指令。具体的,将电脑和待出货的手机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电脑向手机发送物理地址检测指令,手机接收到物理地址检测指令后对物理地址进行检测,如手机得出物理地址未丢失或漏写的结论,则执行关机操作;如手机得出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的结论,则不会执行关机操作。从而用户通过查看终端是否关机即可判断物理地址是否丢失或漏写。这样通过更改关机过程中的软件逻辑设定来判断终端物理地址是否丢失或漏写,不仅方便快捷,而且降低了检测成本。
在步骤S202中,根据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终端获取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无线保真模块的第二物理地址数据。其中,终端物理地址是指终端网卡的物理地址,是固化在网卡芯片中的,具有唯一性,存储的是传输数据时真正赖以标识发出数据的主机和接收数据的主机的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出货前,物理地址、识别码、射频参数等数据将被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这样即使掉电也不会丢失数据,下次重启仍然会保留原有设置。而终端中蓝牙模块和Wi-Fi模块的物理地址数据都从这个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
理论上来说,如果终端物理地址未丢失或漏写,那么同一个终端上的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Wi-Fi模块第二物理地址数据相同;如果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非易失性存储器将不会存储终端物理地址信息,那么每次终端的重启都会导致Wi-Fi模块的物理地址数据的变化,而蓝牙模块的物理地址数据将变成一个默认值,即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情况下,同一个终端上的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Wi-Fi模块第二物理地址数据不相同。基于以上理论,可以通过对比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Wi-Fi模块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来判断终端物理地址是否丢失或漏写。
这样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无需对硬件进行修改,只需通过对软件增加逻辑设定即可检测出终端物理地址是否丢失或漏写,这样不仅降低了检测成本,还可以有效弥补产线的人工失误,提高了终端质量。随后转入步骤S203。
在步骤S203中,终端判断第一物理地址数据与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如相同,则转入步骤S204;如不同,则转入步骤S205。
在步骤S204中,如步骤S203中判断结果为相同,说明该终端物理地址未漏写或丢失,因此显示终端物理地址未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
优选的,由于手机等终端出货之前的最后一步为关机操作,因此也可以在关机的过程中执行该物理地址检测指令。故而在检测到终端物理地址未丢失或漏写时,对终端进行关机操作。
在步骤S205中,如步骤S203中终端判断结果为不同,说明该终端物理地址存在漏写或丢失的情况,因此显示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随后转入步骤S206。
在步骤S206中,终端获取并显示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提示用户重新对终端进行烧录物理地址的操作。其中,第一物理地址数据为蓝牙模块的物理地址数据,第二物理地址数据为Wi-Fi模块的物理地址数据,用户看到这两个数据不相同,即明白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泄漏,故而根据提示信息重新对终端烧录物理地址。
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对终端物理地址是否丢失或漏写进行检测的过程。
在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本优选实施例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进一步通过判断终端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与Wi-Fi模块的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来确定终端物理地址是否漏写或丢失,这种通过增加或修改软件逻辑设定进行检测的方法不仅更方便快捷、进一步降低了检测成本,还更有效的减少了产线的人工失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实施例三
请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本优选实施例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用于对终端物理地址进行检测,其中终端包括蓝牙模块和无线保真模块。优选的,该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30具体包括: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获取模块301、物理地址数据获取模块302、物理地址数据判断模块303、未丢失或漏写检测结果显示模块304和丢失或漏写检测结果显示模块305。其中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物理地址数据获取模块302用于根据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获取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无线保真模块的第二物理地址数据;物理地址数据判断模块303用于判断第一物理地址数据与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未丢失或漏写检测结果显示模块304用于在相同时,显示终端物理地址未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丢失或漏写检测结果显示模块305用于在不同时,显示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
本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30使用时,首先调用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获取模块301获取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随着通信技术的革新,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生产商投入到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的生产中,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如何在相同配置下提高终端的性能及其质量成为生产商关注的焦点。因而,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出货前往往需经过一系列的检测以确保产品的高品质,如压力测试、抗摔性测试、静电测试等。
在网络底层的物理传输过程中,是通过物理地址来识别主机的,每个主机上的物理地址具有全球唯一性。如果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会导致无法上网。举例来说,如果手机的物理地址丢失,其蓝牙模块的物理地址数据将变成一个默认值。当一个智能手表与智能手环的蓝牙模块具有相同的物理地址数据时,只有其中一个可以与手机通过蓝牙连接。因此终端出货前,应对终端物理地址进行检测,以防其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优选的,该物理地址检测指令可以是在某个检测步骤结束之后被触发,然而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获取模块301获取该物理地址检测指令。随后调用物理地址数据获取模块302。
接着,根据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物理地址数据获取模块302获取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无线保真模块的第二物理地址数据。其中,终端物理地址是指终端网卡的物理地址,是固化在网卡芯片中的,具有唯一性,存储的是传输数据时真正赖以标识发出数据的主机和接收数据的主机的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出货前,物理地址、识别码、射频参数等数据将被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这样即使掉电也不会丢失数据,下次重启仍然会保留原有设置。而终端中蓝牙模块和Wi-Fi模块的物理地址数据都从这个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
理论上来说,如果终端物理地址未丢失或漏写,那么同一个终端上的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Wi-Fi模块第二物理地址数据相同;如果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非易失性存储器将不会存储终端物理地址信息,那么每次终端的重启都会导致Wi-Fi模块的物理地址数据的变化,而蓝牙模块的物理地址数据将变成一个默认值,即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情况下,同一个终端上的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Wi-Fi模块第二物理地址数据不相同。基于以上理论,可以通过对比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Wi-Fi模块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来判断终端物理地址是否丢失或漏写。
这样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无需对硬件进行修改,只需通过对软件增加逻辑设定即可检测出终端物理地址是否丢失或漏写,这样不仅降低了检测成本,还可以有效弥补产线的人工失误,提高了终端质量。随后调用物理地址数据判断模块303。
然后,物理地址数据判断模块303判断第一物理地址数据与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如相同,则调用未丢失或漏写检测结果显示模块304;如不同,则调用丢失或漏写检测结果显示模块305。
如物理地址数据判断模块303判断结果为相同,说明该终端物理地址未漏写或丢失,因此未丢失或漏写检测结果显示模块304显示终端物理地址未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
如物理地址数据判断模块303判断结果为不同,说明该终端物理地址存在漏写或丢失的情况,因此丢失或漏写检测结果显示模块305显示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
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对终端物理地址是否丢失或漏写进行检测的过程。
本优选实施例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通过判断终端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与Wi-Fi模块的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来确定终端物理地址是否漏写或丢失,这种通过增加软件逻辑设定进行检测的方法不仅方便快捷、降低了检测成本,还有效的减少了产线的人工失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实施例四
请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本优选实施例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用于对终端物理地址进行检测,其中终端包括蓝牙模块和无线保真模块。优选的,该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40具体包括: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获取模块401、物理地址数据获取模块402、物理地址数据判断模块403、未丢失或漏写检测结果显示模块404、关机操作模块405、丢失或漏写检测结果显示模块406、获取并显示物理地址数据模块407和重新烧录物理地址提示模块408
本优选实施例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在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上进行了扩展,其中关机操作模块405用于对终端进行关机操作;获取并显示物理地址数据模块407用于获取并显示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第二物理地址数据;重新烧录物理地址提示模块408用于提示用户重新对终端进行烧录物理地址的操作。
本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40使用时,首先调用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获取模块401获取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随着通信技术的革新,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生产商投入到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的生产中,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如何在相同配置下提高终端的性能及其质量成为生产商关注的焦点。因而,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出货前往往需经过一系列的检测以确保产品的高品质,如压力测试、抗摔性测试、静电测试等。
在网络底层的物理传输过程中,是通过物理地址来识别主机的,每个主机上的物理地址具有全球唯一性。如果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会导致无法上网。举例来说,如果手机的物理地址丢失,则其蓝牙模块的物理地址数据将变成一个默认值。当一个智能手表与智能手环的蓝牙模块具有相同的物理地址数据时,只有其中一个可以与手机通过蓝牙连接。因此终端出货前,应对终端物理地址进行检测,以防其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
优选的,该物理地址检测指令可以是在某个检测步骤结束之后被触发。进一步优选的,由于手机等终端出货之前的最后一步为关机操作,因此也可以在关机的过程中执行该物理地址检测指令。具体的,将电脑和待出货的手机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电脑向手机发送物理地址检测指令,手机接收到物理地址检测指令后对物理地址进行检测,如得出物理地址未丢失或漏写的结论,则执行关机操作;如得出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的结论,则不会执行关机操作。从而用户通过查看终端是否关机即可判断物理地址是否丢失或漏写。这样通过更改关机过程中的软件逻辑设定来判断终端物理地址是否丢失或漏写,不仅方便快捷,而且降低了检测成本。随后调用物理地址数据获取模块402。
接着,根据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物理地址数据获取模块402获取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无线保真模块的第二物理地址数据。其中,终端物理地址是指终端网卡的物理地址,是固化在网卡芯片中的,具有唯一性,存储的是传输数据时真正赖以标识发出数据的主机和接收数据的主机的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出货前,物理地址、识别码、射频参数等数据将被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这样即使掉电也不会丢失数据,下次重启仍然会保留原有设置。而终端中蓝牙模块和Wi-Fi模块的物理地址数据都从这个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
理论上来说,如果终端物理地址未丢失或漏写,那么同一个终端上的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Wi-Fi模块第二物理地址数据相同;如果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非易失性存储器将不会存储终端物理地址信息,那么每次终端的重启都会导致Wi-Fi模块的物理地址数据的变化,而蓝牙模块的物理地址数据将变成一个默认值,即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情况下,同一个终端上的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Wi-Fi模块第二物理地址数据不相同。基于以上理论,可以通过对比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Wi-Fi模块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来判断终端物理地址是否丢失或漏写。
这样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无需对硬件进行修改,只需通过对软件增加逻辑设定即可检测出终端物理地址是否丢失或漏写,这样不仅降低了检测成本,还可以有效弥补产线的人工失误,提高了终端质量。随后调用物理地址数据判断模块403。
紧接着,物理地址数据判断模块403判断第一物理地址数据与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如相同,则调用未丢失或漏写检测结果显示模块404;如不同,则调用丢失或漏写检测结果显示模块406。
如物理地址数据判断模块403判断结果为相同,说明该终端物理地址未漏写或丢失,因此未丢失或漏写检测结果显示模块404显示终端物理地址未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
优选的,由于手机等终端出货之前的最后一步为关机操作,因此也可以在关机的过程中执行该物理地址检测指令。故而在检测到终端物理地址未丢失或漏写时,调用关机操作模块405对终端进行关机操作。
如物理地址数据判断模块403判断结果为不同,说明该终端物理地址存在漏写或丢失的情况,因此丢失或漏写检测结果显示模块406显示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
最后,调用获取并显示物理地址数据模块407获取并显示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第二物理地址数据,调用重新烧录物理地址提示模块408提示用户重新对终端进行烧录物理地址的操作。其中,第一物理地址数据为蓝牙模块的物理地址数据,第二物理地址数据为Wi-Fi模块的物理地址数据,用户看到这两个数据不相同,即明白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泄漏,故而重新烧录物理地址提示模块408根据提示信息重新对终端烧录物理地址。
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对终端物理地址是否丢失或漏写进行检测的过程。
在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本优选实施例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进一步通过判断终端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与Wi-Fi模块的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来确定终端物理地址是否漏写或丢失,这种通过增加或修改软件逻辑设定进行检测的方法不仅更方便快捷、进一步降低了检测成本,还更有效的减少了产线的人工失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实施例五
请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及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S501中,手机出货前,检测人员将电脑和手机通过usb连接,通过电脑向手机发送物理地址检测指令。
在步骤S502中,手机接收该物理地址检测指令后,从易失性存储器中获取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Wi-Fi模块的第二物理地址数据。
在步骤S503中,手机将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第二物理地址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相同,于是进行关机操作。
在步骤S504中,检测人员发现手机已关机即知道手机的物理地址未发生漏写或丢失的情况,因此可以将该手机出货。
本优选实施例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及装置通过判断终端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与Wi-Fi模块的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来确定终端物理地址是否漏写或丢失,这种通过增加或修改软件逻辑设定进行检测的方法不仅方便快捷、降低了检测成本,还有效的减少了产线的人工失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上述的各装置或系统,可以执行相应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用于对终端物理地址进行检测,其中所述终端包括蓝牙模块和无线保真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
根据所述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获取所述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所述无线保真模块的第二物理地址数据;
判断所述第一物理地址数据与所述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
如相同,则显示所述终端物理地址未丢失或未漏写的检测结果;
如不同,则显示所述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所述第二物理地址数据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获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相同,则显示所述终端物理地址未丢失或未漏写的检测结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终端进行关机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不同,则显示所述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获取并显示所述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所述第二物理地址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不同,则显示所述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提示用户重新对所述终端进行烧录物理地址的操作。
6.一种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用于对终端物理地址进行检测,其中所述终端包括蓝牙模块和无线保真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
物理地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指令,获取所述蓝牙模块的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所述无线保真模块的第二物理地址数据;
物理地址数据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物理地址数据与所述第二物理地址数据是否相同;
未丢失或漏写检测结果显示模块,用于在相同时,显示所述终端物理地址未丢失或未漏写的检测结果;
丢失或漏写检测结果显示模块,用于在不同时,显示所述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地址数据获取模块中的所述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所述第二物理地址数据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获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关机操作模块,用于在显示所述终端物理地址未丢失或未漏写的检测结果之后,对所述终端进行关机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物理地址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并显示物理地址数据模块,用于在显示所述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之后,获取并显示所述第一物理地址数据和所述第二物理地址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理地址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新烧录物理地址提示模块,用于在显示所述终端物理地址丢失或漏写的检测结果之后,提示用户重新对所述终端进行烧录物理地址的操作。
CN201610326361.4A 2016-05-17 2016-05-17 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283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26361.4A CN106028377B (zh) 2016-05-17 2016-05-17 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26361.4A CN106028377B (zh) 2016-05-17 2016-05-17 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8377A CN106028377A (zh) 2016-10-12
CN106028377B true CN106028377B (zh) 2019-04-12

Family

ID=57098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2636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28377B (zh) 2016-05-17 2016-05-17 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283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5683B (zh) * 2020-12-17 2023-04-07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模块功能检测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1125A (zh) * 2013-10-31 2014-02-05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Mac地址的烧录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156796A (zh) * 2014-06-23 2014-11-19 福建二菱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机顶盒的mac地址产线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4955026A (zh) * 2015-06-11 2015-09-30 重庆蓝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DA的蓝牙和WiFi的MAC地址的修改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12969B2 (en) * 2003-11-21 2009-03-31 Time Warner Cable, A Division Of Time Warner Entertain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reporting cable network devices with duplicate 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es
KR102039522B1 (ko) * 2013-06-03 2019-11-26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근거리 무선 통신(nfc)을 이용한 nfc 태그의 기록방법 및 장치
US9986472B2 (en) * 2013-10-25 2018-05-29 Benu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universal device to provide desired network hardware functionalit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1125A (zh) * 2013-10-31 2014-02-05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Mac地址的烧录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156796A (zh) * 2014-06-23 2014-11-19 福建二菱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机顶盒的mac地址产线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4955026A (zh) * 2015-06-11 2015-09-30 重庆蓝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DA的蓝牙和WiFi的MAC地址的修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8377A (zh) 201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03363B2 (en) Device flags
CN105144074A (zh) 使用混合存储器设备的块存储
CN107861738A (zh) 应用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8416212A (zh) 应用程序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3971056A (zh) 一种防止操作系统中应用程序被卸载的方法和装置
US20130305228A1 (en) Reducing application startup time through algorithm validation and selection
CN108509215A (zh) 一种系统软件的更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028377B (zh) 终端物理地址检测方法及装置
US808683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pulating a dedicated system service repository for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CN104796532B (zh) 一种销毁移动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US826641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board level security
CN109815702A (zh) 软件行为的安全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4598281A (zh) 用于升级电子设备的系统的方法
CN107992379A (zh) 一种读取数据信息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4765631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7943530A (zh) 基于usb接口的无人船系统自动升级方法
CN115878327A (zh) 总线预留方法、装置、服务器、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509618A (zh) 驱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3535578B (zh) 一种cts测试方法、装置及测试设备
Park et al. Self-adaptive middleware framework for internet of things
CN104298522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CN113672260A (zh) 一种处理器cpu初始化方法
CN113408845B (zh) 生产流程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968864B (zh) 验证环境的搭建方法、芯片的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16975889B (zh) 显示屏特征数据存储及调取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