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1923A -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记录节点及参与节点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记录节点及参与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1923A
CN105871923A CN201610421728.0A CN201610421728A CN105871923A CN 105871923 A CN105871923 A CN 105871923A CN 201610421728 A CN201610421728 A CN 201610421728A CN 105871923 A CN105871923 A CN 105871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information
data block
credi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217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71923B (zh
Inventor
郑博
刘日佳
刘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217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719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71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1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71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19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9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for achieving mutual 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04L63/123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received data contents, e.g. message integ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04L63/126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the source of the received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息处理请求;接收第二类参与节点响应信息处理请求形成的处理结果;获取第n个数据块的第一时间戳;确定生成备选数据块的第二时间戳,并通过与其他信息记录节点的信息交互,校验第二时间戳;利用信息处理请求、处理结果、第一时间戳及通过验证的第二时间戳进行预设加密处理,生成备选数据块;将备选数据块广播给其他信息记录节点;接收其他信息记录节点通过对第二时间戳的校验形成的对备选数据块的验证结果;当满足预设条件的信息记录节点对备选数据块的验证结果,确定备选数据块为第n+1个数据块。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信息记录节点和参与节点。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记录节点及参与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信息记录节点及参与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共享程度越来越高,但是通常在信息共享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信息安全问题。而针对某一些信息,例如信用信息或金融信息等由于涉及用户的财产和信息等各种机密信息,若采用现有技术中信息共享会导致信息安全存在问题。为了确保信息安全,就只能独立存储,这样就导致了信息隔离,在需要使用这些信息时就存在着极大的信息隔离,导致信息搜集困难大、信息收集效率低以及信息有效使用率低等问题。与此同时,且由于网络大量运用,信息上传和产生都未收到控制,即便是共享的信息也存在着真实性和公正性等可靠性问题。
故如何解决信息共享中的信息安全性及可靠性问题,是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信息记录节点及参与节点,至少可部分解决信息共享过程中的信息安全性及可靠性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共享网络中的信息记录节点中,其特征在于,
接收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息处理请求;
接收第二类参与节点响应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形成的处理结果;
获取第n个数据块的第一时间戳;
确定生成备选数据块的第二时间戳,,并通过与其他信息记录节点的信息交互,校验所述第二时间戳;
利用所述信息处理请求、所述处理结果、所述第一时间戳及通过验证的所述第二时间戳进行预设加密处理,生成所述备选数据块;
将所述备选数据块广播给其他信息记录节点;
接收其他信息记录节点通过对所述第二时间戳的校验形成的对所述备选数据块的验证结果;
当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信息记录节点对所述备选数据块的验证结果,确定所述备选数据块为第n+1个数据块;其中,所述第n+1个数据块和所述第n个数据块属于同一数据链;且,所述第n+1个数据块是所述第n个数据块的后一个数据块;所述n为不小于1的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连接到共享网络的第二类参与节点中,包括:
接收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息处理请求;
基于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向所述共享网络发送查询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的信息记录的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共享网络基于所述查询请求返回的数据链;
根据所述数据链进行信息审核,确定是否响应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形成处理结果;
将所述处理结果发送给所述共享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信息记录节点,所述信息记录节点位于共享网络中,包括第一接收单元及记录单元;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息处理请求;接收第二类参与节点响应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形成的处理结果;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n个数据块的第一时间戳;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生成备选数据块的第二时间戳,,并通过与其他信息记录节点的信息交互,校验所述第二时间戳;
生成单元,用于利用所述信息处理请求、所述处理结果、所述第一时间戳及通过验证的所述第二时间戳进行预设加密处理,生成所述备选数据块;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备选数据块广播给其他信息记录节点;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其他信息记录节点通过对所述第二时间戳的校验形成的对所述备选数据块的验证结果;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信息记录节点对所述备选数据块的验证结果,确定所述备选数据块为第n+1个数据块;其中,所述第n+1个数据块和所述第n个数据块属于同一数据链;且,所述第n+1个数据块是所述第n个数据块的后一个数据块;所述n为不小于1的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参与节点,所述参与节点为连接到共享网络的第二类参与节点,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第二发送单元及第二确定单元: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息处理请求;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向所述共享网络发送查询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的信息记录的查询请求;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共享网络基于所述查询请求返回的数据链;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链进行信息审核,确定是否响应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形成处理结果;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处理结果发送给所述共享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信息记录节点及参与节点,共享网络中的信息记录节点,会接收第一类参与节点和第二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息,在生成备选数据块时,需要首先生成一个第二时间戳,该第二时间戳只有经过其他信息记录节点验证之后,才能用于生成备选数据块;故可以避免共享的共享网络中随意信息生成信息导致的信息的随意性大、真实性低等可靠性问题。
作为第n+1个数据块的备选数据块,必须包括第n个数据块的第一时间戳。这样方便在数据块的使用过程中,一方面根据时间戳进行数据块的时间排序,方便根据信息的时间性确定信息的使用权重,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该第一时间戳找到对应的前一个数据块,通过数据块这种关联性,验证数据的可靠性。
与此同时,生成的数据块至少部分内容是采用预设加密方式加密的,需要获取该数据块的内容必须通过解密才可以获取,显然提升了数据的安全性。
此外,生成的必选数据块,必须得到其他信息记录节点的验证,才可以正式成为第n+1个数据块,这样通过这种相互认证,可以增加非法用户在共享网络中伪造数据块的难度,再次提升了数据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信用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信用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记录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类参与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用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共享网络及分别与共享网络连接的第一类参与节点和第二类参与节点。
共享网络包括一个或多个信息记录节点。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和第二类参与节点之间能够通过所述共享网络进行通信,例如,交互各种信用活动相关的信息。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通常可为用户携带的终端节点,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POS机等各种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通常对应于金融机构的服务器,可以响应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各种信用申请。所述信息记录节点将用于记录第一类参与节点和第二类参与节点之间信用活动的记录,从而形成为后续进行信息处理的数据块。当然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不限于金融机构的服务器,还可包括消费网站的服务器、或人事档案的服务器等各种信息处理节点。
图2是图1的一个具体示例:在图2中显示的信息记录节点包括:银行A信息记录节点、银行B信息记录节点及金融机构C信息记录节点。银行A信息记录节点与银行A内部系统相连;银行B信息记录节点与银行B内部系统相连;金融机构C信息记录节点与金融机构C的内部系统连接。在图2中显示的第二类参与节点包括金融机构C参与节点。第一类参与节点包括客户1参与节点、客户2参与节点及客户3参与节点,分别对应着图2中的客户1、客户2和客户3。所述共享网络形成的区域链是加密信息,采用加密方法包括非对称加密。共享网络利用非对称加密中的公钥进行加密,利用公钥基础设备来搭建所述共享网络。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第二类参与节点及信息记录节点都设置有公钥和私钥,所有节点的公钥在该共享网络中是公知的,任意一个其他节点都可以获取到,而私钥仅为本节点所拥有。在生成数据块时,信息记录节点可以利用自身的私钥进行数据加密处理,加密后的数据,可以由其他节点利用其公钥进行解密。本实施例提供的公钥和私钥是非对称加密方式中,使用的密钥,利用公钥加密,可以利用私钥解密,利用私钥加密,可以利用公钥解密。
在具体的应用成中为了方便确保在进行信息共享的同时,能够足够安全的进行所述信息共享,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和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可都为授权接入的节点,例如,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和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均可为是由授权的应用接入的节点,或使用专用的授权接入通信通道接入的参与节点。
以下结合利用上述共享网络及附图,提供几个具体的实施例。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共享网络中的信息记录节点中,
步骤S101:接收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息处理请求;
步骤S102:接收第二类参与节点响应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形成的处理结果;
步骤S103:获取第n个数据块的第一时间戳;
步骤S104:确定生成备选数据块的第二时间戳,,并通过与其他信息记录节点的信息交互,校验所述第二时间戳;
步骤S105:利用所述信息处理请求、所述处理结果、所述第一时间戳及通过验证的所述第二时间戳进行预设加密处理,生成所述备选数据块;
步骤S106:将所述备选数据块广播给其他信息记录节点;
步骤S107:接收其他信息记录节点通过对所述第二时间戳的校验形成的对所述备选数据块的验证结果;
步骤S108:当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信息记录节点对所述备选数据块的验证结果,确定所述备选数据块为第n+1个数据块;其中,所述第n+1个数据块和所述第n个数据块属于同一数据链;且,所述第n+1个数据块是所述第n个数据块的后一个数据块;所述n为不小于1的整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记录节点将会分别从第一参与节点接收信息处理请求及处理结果。在生成所述备选数据块时,将预先获取第n个数据块的第一时间戳。这里的第一时间戳为生成所述第n个数据块的时间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间戳可为明文,也可以为密文,例如,利用生成所述第n个数据块的信息记录节点利用所述私钥对所述第一时间戳进行散列,形成的是一个具有特定字节数的哈希值等。总之,所述第一时间戳可作为查找第n个数据块的一个依据数据。
在步骤S104中会确定生成备选数据块的第二时间戳,为了确保该备选数据块的信息安全性,该信息记录节点会将该第二时间戳广播该其他信息记录节点,相当于告知其他信息节点协助签名,通过与其他信息记录节点的信息交互,相当于公告有生成备选数据块这一操作,显然这样并非任意一个节点都可以生成备选数据块,在备选数据块生成的过程中是需要其他信息记录参与节点协助的。
在步骤S105中将所述信息处理请求、所述处理结果及所述第一时间戳和通过验证的所述第二时间戳生成备选数据块。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所述备选数据块是加密生成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记录节点可利用其私钥对备选数据块中的至少部分内容,例如指定部分内容进行散列处理等加密处理,生成加密部分,再将该加密部分与非加密部分对应的信息,组合生成所述备选数据块。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至少需要对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及所述处理结果进行散列处理,对所述第二时间戳可不用进行加密处理。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数据块的数据,通过解析等处理,可以获得前一个数据块的时间戳,和本数据块的时间戳,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两个时间戳,可以关联任意两个关联的数据块,同时可以明确该数据链各个数据块的顺序。这样若需要对整个数据链进行验证,可以通过时间戳的提取,追溯到每一个所述数据块,从而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同时,由于一个数据块中同时存储前一个数据块的时间戳和本数据块的时间戳,这样可以通过数据块之间的关联性来验证数据的真实性,从而减少伪造数据块的难度,提升数据块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在步骤S106中会将备选数据块广播给其他信息记录节点,其他信息记录节点接收到该备选数据块以后,会对该备选数据块进行验证。所述验证数据块的方法包括:通过对所述第二时间戳的验证确定是否是之前自己承认允许生成的数据块。若通过验证,对应的信息记录节点会广播验证结果,生成所述备选数据块及存储所述备选数据块的信息记录节点会接收到广播的所述验证结果,将最终根据验证结果,确定该备选数据块是否为第n个数据块的后一个数据块,即第n+1数据块。
显然在本实施例中数据链中一个数据块的生成,必须包括前一个数据块的第一时间戳,本数据块的第二时间戳必须经过验证,且数据还将利用各个信息记录节点所公认的预设加密处理,并最终生成的数据块需要其他信息记录节点的验证,这样生成的数据块首先自身的信息的伪造程度低、被篡改的程度低、且加密处理显然信息安全性高,信息的公正性高;这样一方面实现了信息共享,另一方面解决了信息安全性和公正性问题。
所述步骤S104可包括:将所述第二时间戳通过预设路径发送给其他所述信息记录节点,或将所述第二时间戳发送给特定的所述信息记录节点;接收其他所述信息记录节点利用私钥对所述第二时间戳的签名信息;利用其他信息记录节点的公钥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解签名处理,获得第三时间戳;若所述第三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相同,则认为所述第二时间戳通过验证。
本实施例中产生备选数据块的信息记录节点,会向其他信息记录节点发送第二时间戳,其他信息记录节点在接收到第二时间戳之后,会利用自身的私钥进行签名形成签名信息,形成签名信息之后会广播出去,这样产生所述数据块的信息记录节点就能够接收到所述签名信息,在接收到签名信息之后,该信息记录节点将利用对应信息记录节点的私钥进行解签名处理,得到一个时间戳,该时间戳称为第三时间戳,将第三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认为其他信息记录节点通过对第二时间戳的验证。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时间戳通过验证之后。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所述第二时间戳时,需要经过预定途径或特定的信息记录节点,这样通过发送途径的隔离或特定的信息记录节点的指定,以提高第二时间戳的可靠性,从而提高生成的数据块的可靠性。
于此同时,如图4所示,所述数据块包括块头和块头正文;所述块头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时间戳及所述第二时间戳;所述块头正文包括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及所述信息处理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信息记录节点都可以记录一份数据链的副本,但是这样的话,通过较长时间的处理,每一个所述信息记录处理节点都可能存储有大量的信息,导致存储的数据量大,占用的存储资源多及可用存储资源紧张等问题。
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信息存储策略,确定所述块头正文中待丢弃的预定内容;
与其他信息处理节点进行协商,确定丢弃所述预定内容后所述预定内容在各所述信息记录节点中的存储是否满足信息存储规则;
当丢弃所述预定内容后所述预定内容在各所述信息记录节点中的存储满足信息存储规则时,对所述预定内容做哈希处理,获得哈希值;
丢去所述预定内容并存储所述哈希值。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信息记录节点可以根据存储策略,丢弃部分内容。例如,当所述信息记录节点为金融机构节点,每一个金融机构节点都可能最重要的是存储本金融机构的数据块,此时就可以丢弃部分其他金融机构产生的数据块。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丢弃的部分为其他金融机构的信息。
但是为了确定一个数据块被丢弃部分内容之后,仍认为是数据链中的一部分,会对丢弃的部分做哈希处理,获得哈希值。丢弃预定内容存储哈希值进行替代,这样就可以减少存储的数据量,减少存储资源的占用,同时缓解存储资源的紧张。但是为了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在进行信息丢弃的同时,需要与其他信息记录节点进行交互,确保共享网络中至少保存有预定份数的被丢弃信息,或保存有预定比例的被丢弃信息,避免所有信息记录节点一同丢弃导致的信息缺少。在本实施例中可选为,当各个信息记录节点存储的数据链能够有预定个数,例如5个完整的备份就可认为是满足所述存储规则的。
所述步骤S108可包括:接收其他信息节点利用公钥对所述备选数据块中所述第二时间戳的进行验证的验证结果;当接收到的验证结果表明超过预定个数或预定比例的其他信息记录节点均通过对所述备选数据块的验证时,确定所述备选数据块为所述第n+1数据块。
例如,超过半数的信息记录节点通过对所述备选数据块的验证,就认定所述备选数据块正式成为所述第n+1个数据块。再比如,为了减少验证所消耗的时间和计算资源,也可以是仅需要超过预定个数的其他信息记录节点通过验证时,就确定备选数据块为所述第n+1数据块。显然需要成为数据链中一个有效数据块,需要通过多个信息记录节点的验证,显然需要伪造数据块的困难大,从而确保了共享网络中信息的可靠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经过验证的第二时间戳可对应于其他信息记录节点签名形成的签名信息及最终由生成所述备选数据块的信息记录节点利用其私钥对这些签名信息的再次签名,形成了验证后的第二时间戳对应的签名信息。所述备选数据块包括所述第二时间戳,可理解为包括所述第二时间戳对应的签名信息。这样在验证所述备选数据块时,其他信息记录节点可以通过公钥通过解签名,得到一个时间戳,再与其之前接收到第二时间戳,进行比对;可确定对应的备选数据块是否通过验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处理申请可为信用申请;其中,所述信用申请为请求操作授信额度的申请;所述信息处理结果为对所述信用申请的处理结果。
所述信用申请可包括与授信额度操作相关的申请,例如,申请信用卡、相当于申请进行授信额度的授权;调整授信额度、利用信用卡进行的消费、利用信用卡进行的支付、转账及信用卡取款等。这里的授信额度为金融机构授权用户使用的预先支付额度。此时,第二类参与节点为可应答所述信用申请的节点,例如,银行、小额借贷公司的服务器等信息处理设备。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提供的处理结果可包括授信结果、消费结果以及转账结果等各种与授信额度操作相关的结果。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所述信息记录节点除了从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接收所述处理结果,还可接收信用信息等其他信息。所述信用信息可包括参与信用申请的账户、账户的用户资料,可用信用额度、申请信用额度和通过审批的审批额度等各种信息。
所述信用申请可包括多种,例如,授信申请、用信申请、合并申请、拆分申请及回收申请等。
以下分别介绍一下上述各种信用申请。
例如,所述授信申请为信用使用的授权申请,例如,用户A办理的信用卡等信用账户之后,申请开通授信额度。例如,用户A向银行申请每个月20000元人民币的授信额度。该开通授信额度的申请即为所述授信申请的一种。在确定是否运行用户A开通时,银行可能需要确定用户A的历史信用记录、确定用户A的偿还能力以及诚信度等。在本实施例中这些信用记录都以数据链的形式存储在共享网络的信息记录节点中,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访问信息记录节点来获取所述数据链。
所述用信申请为授信额度的使用申请。例如,用户请求使用授信额度。例如,用户A申请每月20000元的授信额度开通之后,用户可以利用该授信额度进行消费、转账以及取现等操作。这些使用授信额度的申请即为所述用信申请。这些用信申请、及用信结果及与用信相关的信用信息,将会被信息记录节点记录形成所述数据链,方便后续信用活动的审查。例如,用户A用信用卡购物,所述用信息可包括用户A支付的商家、单次支付的额度以及单个物件的支付金额,这些都可以用于判断用户A的消费模式及消费能力,方便为后续信用授权提供依据。
所述合并申请为将至少两个额度信用合并成一个授信额度的申请。例如,将账号1的授信额度与账号2的信用额进行合并。例如,账号1的授信额度为1万元人民币;账号2的授信额度为1.5万元,若将账号1和账号2的所有授信额度进行合并,则可获得2.5万元的授信额度。
所述拆分申请为将一个授信额度拆分成至少两个授信额度的申请。例如,一个主账户,对应有两个分账户;该总账户的授信额度为A,若需要将授信额度A的全部或部分拆分给两个分账户,拆分后一个分账户的授信额度为B,另一份账户的授信额度为C,则A不小于B与C的和。
所述回收申请为撤回授信额度使用的申请。所述回收申请,例如,账号1具有授信额度A,若用户不再想撤回一个授信额度的使,则可以通过回收申请,请求终止该授信额度的使用。具体的如,小明在网上购物,利用授信额度进行的支付,在购物交易最终完成之前,小明取消了本次购物,相当于回收一个授信额度申请的使用。此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类参与节点可以通过向第二类参与节点发送回收请求来实现。
此外,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二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用查询请求;
响应所述信用查询请求向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发送所述数据链;其中,所述数据链至少能够用于所述第二参与节点进行信用审核。在本实施例中向第二类参与节点返回的为当前时刻以前生成的数据链,方便第二类参与节点根据数据链进行对应的操作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生成的备选数据块为数据链的第一个数据块,则无法获取到第n个数据块的第一时间戳,在本实施例中则可以形成一个信息声明,表明该数据块为数据链的第1个数据块。例如,对于一个从未开通银行账户的用户,第一次申请了一张银行卡,记录该用户申请银行卡的数据块可为该用户对应的数据链的第1个数据块。产生数据块的信息记录节点将所述信息声明广播给其他信息记录节点,其他信息记录节点接收到给信息声明之后,就知道当前生成的数据块为一个全新数据链的第1个数据块。通常作为一个数据块的第1个数据块,在数据块中承载所述信息声明或其他标识来进行指示。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连接到共享网络的第二类参与节点中,包括:
步骤S201:接收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息处理请求;
步骤S202:基于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向所述共享网络发送查询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的信息记录的查询请求;
步骤S203:接收所述共享网络基于所述查询请求返回的数据链;
步骤S204:根据所述数据链进行信息审核,确定是否响应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形成处理结果;
步骤S205:将所述处理结果发送给所述共享网络。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为应用于共享网络中第二类参与节点中的方法,这里的第二类参与节点即为前述实施例中响应第一类参与节点的信息处理请求的应答节点。
首先接收第一类参与节点信息处理请求;在接收到信息处理请求之后,会向所述共享网络发送查询请求,例如,向所述共享网络广播所述查询请求,这样所述共享网络中的所述信息记录节点就会接收到所述查询请求。通常所述查询请求中将携带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的节点标识,方便信息记录节点基于所述节点标识返回与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关联的数据链。
第二类参与节点在接收到所述数据链之后,进行信息审核,根据审核的最终结果确定是否响应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形成处理结果。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信息共享,在形成所述信息处理请求之后会将所述处理结果返回给共享网络,方便信息记录节点利用所述处理结果生成新的数据块。
例如,所述步骤S201: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授信申请;其中,所述授信申请为信用授权的申请;所述步骤S204可包括:根据所述数据链进行授信审核,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授予信用使用权限及授权使用的授信额度。
信用授权是现有金融体系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金融机构(如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风险控制等多个环节的安全。
授信的流程从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对客户实施信用等级评定、确定对客户的总体授信额度和授信方式、依据客户申请在授信总额度内对客户实施用信、用信后的跟踪和检查。
现有的信用授权方法基本上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的事先摸底调查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保证信用授予的对象的信用等级与授信额度是符合要求的,并且在用信环节通过风控预警追踪保证安全。
当前,金融机构对于客户的授信过程主要通过人工和相关管理系统进行操作,从而保证风险得到控制,往往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且由于各个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公开,导致信息隔阂,这种信息隔阂导致进一步的信用授权等信用处理得出的结果,并不能精确反映客户的信用度,导致金融风险。
显然利用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可以利用共享网络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可以避免在授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信息隔离以及信息安全等问题。
可选地,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位于共享网络中的信息记录节点中,包括:
步骤S110:接收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用申请;其中,所述信用申请为请求操作授信额度的申请;这里的信用申请即对应于前述的信息处理请求。
步骤S120:接收第二类参与节点响应所述信用申请发送的处理结果及信用信息;其中,信用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授信额度;
步骤S130:记录所述申请信息、所述处理结果及所述信用信息,生成组成数据链的数据块;
其中,所述数据链,用于为第一类参与节点的信用活动提供信用依据。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共享网络中的信息记录节点中,该信息记录节点为共享网络中的一个信息处理节点,可用于生成数据块。所述数据链是有一个或多个具有相关性的所述数据块形成的数据块串;这些数据块通常为采用加密算法进行了加密形成的。所述共享网络可视为一种分布式数据库,而数据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又可称为一个区块;每一个所述区块中可包含一次网络操作的信息,用于验证用户的信用申请的有效性和生成下一个区块。例如,用户A的信用记录的数据链,该数据链可包括多个用户A的信用记录,例如,按照时间顺序由多个包括用户A的信用记录信息的数据块构成的。所述信息记录节点可为金融机构的信息处理节点,还可以是第三方信息处理节点。当然这里的信息记录节点和可以为非金融机构的信息处理节点,例如,社交信用的信息记录节点。例如,为了在一些特殊的社交场合,需要对社交进行信用授权或认证,此时,所述信息记录节点可为社交服务提供商的信息处理节点。例如,有些涉及婚恋或交友的应用,需要验证一个人的诚信度,而这种诚信度是经济信用以外一种人品信用度。
这里的第三信息处理节点,为金融机构和客户持有的节点以外的中间节点,主要用于通过信息接收和存储,生成所述数据链。所述金融机构可包括银行、财富通或支付宝等网络金融机构、小额信道等实体门店和网络金融融合的金融机构。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不局限于金融结构的服务节点。
本实施例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和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均为连接到共享网络的信息节点或通信节点。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可为客户端节点,将会发送所述信用申请。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可为服务器节点,例如金融机构的服务节点,能够响应所述信用申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和第二类参与节点可为信息记录节点以外,进行信用操作的节点,但是在进行信用操作时,可不参与记账。本实施例所述的数据链可为行业数据链,例如,金融行业数据链。行业数据链:由某个群体内部指定多个预选的信息记录节点,每个数据块的生成由大部分信息记录节点共同决定;其他接入的参与节点可以参与操作,但不过问信息记录过程。第一类参与节点和第二类参与节点等参与节点可以通过该数据链开放的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进行基于权限进行查询。这里信息记录节点可为是各个商业银行的服务器等。所有客户的客户端可以是参与节点,银行同样可以作为非记账人的参与节点接入。
步骤S110中的信用申请可包括与授信额度操作相关的申请,例如,申请信用卡、相当于申请进行授信额度的授权;调整授信额度、利用信用卡进行的消费、利用信用卡进行的支付、转账及信用卡取款等。这里的授信额度为金融机构授权用户使用的预先支付额度。
步骤S120中的第二类参与节点为可应答所述信用申请的节点,例如,银行、小额借贷公司的服务器等信息处理设备。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提供的处理结果可包括授信结果、消费结果以及转账结果等各种与授信额度操作相关的结果。
在步骤S130中会记录申请信息、处理结果及信用信息,这些信用信息,是所述数据链的信息内容;所述数据链上述这些信息的存储方式。所述信用信息除了所述授信额度以外,还可包括用户账号以及信用活动时间。所述信用活动时间可包括所述信用申请的申请时间,还可包括第二类参与节点响应信用申请的响应时间等。所述数据链是一种加密存储的信息,且加密效果好,这样的话,虽然用户的信用记录存储到可以访问的共享网络中,但是没有特定权限是很难窃取的,故而具有信息安全度高的特点。
本实施例提供了信息处理方法,利用数据链来记录用于的各种与信用相关的信息,形成信用记录。而这些信用记录是可被授权使用所述共享网络的各个节点查询的,这样就能够加强信息共享,减少信息隔阂,方便后续信用活动中提供信用记录,相对于由人工进行信息的手动收集、信息调研,能够提升信息获取的效率和降低获取难度,且能够更全面的获取信息,减少信用活动过程中因信息缺少带来的信用风险。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用查询请求;
响应所述查询请求,向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返回当时时刻以前生成的数据链;所述数据链用于供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对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用申请进行审核,形成处理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若需要根据数据链来进行信用申请的审查时,将会向信息记录节点发送信用查询请求。在本实施例中信息记录节点当前时刻,接收到信用查询请求,会将当前时刻以前生成的数据链发送给第二类参与节点。方便第二类参与节点根据某一个用户的信用记录,确定是否响应所述信用申请。例如,信息记录节点接收第二类参与节点第m时刻发送的信用查询请求;会向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返回第n时刻生成的数据链;其中,所述第n时刻早于所述第m时刻。
这样方便,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随时查询一个用户任意历史时刻的信用记录,提高信用记录审核的效率,方便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审核结果,做出是否允许用户相关信用申请的响应。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类参与节点中,包括:
步骤S210:接收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用申请;其中,所述信用申请为请求操作授信额度的申请;
步骤S220:响应所述信用申请,确定处理结果及信用信息;其中,所述信用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授信额度;
步骤S230:向所述共享网络发送所述处理结果及信用信息;其中,所述信用申请、所述处理结果及所述信用信息,用于所述共享网络生成为信用授权提供审核的数据链。
本实施例为应用于第二类参与节点中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会接收第一类参与节点通过共享网络发送的信用很轻。在步骤S220中将会响应所述信用申请,形成处理结果和信用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结果对应于信用申请的对授信额度申请的操作。所述信用信息可包括授信额度、剩余授信额度、已用授信额度等信息等。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30会将处理结果及信用信息发送给共享网络,这样共享网络中的信息记录节点就能够利用这些信息形成组成数据链的数据块。这样后续,第二类参与节点在进行信用授权提供信用记录,这样作为信用授权方的第二类参与节点,能够简便的通过获取数据链,进行信用授权审核;更好的实现了信息贡献,减少了信息隔离,提升了信用授权审核的效率。为了方便共享网络中各个信息记录节点都能够收到上述处理结果及信用信息,在步骤S230中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可以向所述共享网络广播发送处理结果及信用信息。这里的广播可为第二类参与节点不是专向某些特定节点的发送。
所述信用申请有很多种,信用申请不同,步骤S210至步骤S230的具体操作不同;以下分别介绍针对不同的信用申请的信息处理方法。
当所述信用申请为授信申请时,所述步骤S210可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授信申请;其中,所述授信申请为信用授权的申请;
所述步骤S220可包括:
基于所述授信申请,向共享网络发送查询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的信用的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共享网络基于所述查询请求返回的数据链;
根据所述数据链进行授信审核,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授予信用使用权限及授权使用的授信额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用申请为授信申请,授信申请可为申请开通授信额度的请求。在本实施例中会向共享网络中的信息记录节点查询申请账号的数据链,根据数据链中记录的申请账号的信用记录,进行审核,以确定是否进行信用授权;提升授信效率。
所述用信申请至少包括用信额度;当信用申请为用信申请时,所述步骤S210可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用信申请;其中,所述用信额度为申请使用的授信额度。所述步骤S220可包括:验证所述用信额度是否为合法;当所述用信额度合法时,发放授信额度并形成所述处理结果。本实施例中为使用授信额度的信息处理流程,这样共享网络就能够简便的记录,信用账户在授信额度使用过程中的信用记录,更好的实现信息的记录和共享。
所述信用申请可包括合并申请;所述合并申请为将至少两个额度信用合并成一个授信额度的申请。当所述信用申请为合并申请时,所述步骤S210可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合并申请;所述步骤S220可包括:获取基于利用数据链对第n个授信额度的处理结果确定的通知信息;其中,所述n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所述N为合并的授信额度的总个数;所述N为不小于2的整数;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n个授信额度的信用审核是否通过;根据N个所述通知信息及所述合并申请进行信用合并,并形成所述处理结果。所述N可为2、3或4等取值。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合并申请的处理过程,作为第二类参与节点不仅在响应合并申请的过程中,同时会将信用合并的处理结果及操作信息传输到共享网络中,可简便的实现对信用合并的信用记录的存储和共享。例如,将账户A的授信额度合并到账户B中,此时账户A可以作为申请账户,向金融机构的信息处理节点(例如,该信息处理节点可为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发送合并申请,通常所述合并申请中还包括合并合度,这样可以将账号B的部分
所述信用申请还可包括拆分申请,所述拆分申请至少包括拆分额度。当所述信用申请为拆分申请时,所述步骤S210可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拆分申请;所述步骤S220可包括:判断所述拆分额度是否为合法的授信额度;当所述拆分额度为合法的授信额度时,发送所述拆分额度并形成处理结果。例如,账户C的授信额度为a;申请拆分的授信额度为b,b大于a,显然此时的申请拆分的拆分额度为非法的授信额度,当b小于或等于a时,所述拆分额度才能是合法的授信额度。再进一步地,授信额度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有些种类是允许拆分的,而有些是不允许拆分的。在本实施例中,若申请拆分的拆分额度为不可拆分类型,显然申请拆分的拆分额度就是非法的拆分额度。
所述信用申请还可包括回收申请。所述回收申请为撤回授信额度使用的申请。当所述信用谁申请为回收申请时,所述步骤S210可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回收申请;所述步骤S220可包括:响应所述回收申请形成所述处理结果。所述回收申请可为用户撤销某一个授信额度的使用。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类参与节点中,这里的第一类参与节点可为用户的客户端。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310:向第二类参与节点发送信用申请;其中,所述信用申请为请求操作授信额度的申请;
步骤S320:向分别与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及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连接的共享网络,广播所述信用申请。
步骤S330:接收第二类参与节点基于所述信用申请返回的处理结果;
其中,所述信用申请及所述处理结果,用于所述共享网络生成为信用授权提供审核的数据链。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可为用户的客户端,例如应用于手机、平板或笔记本电脑或可穿戴式设备等终端设备。
在步骤S310和步骤S320可同时执行,也可以先后执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可以通过专用数据包向第二类参与节点发送信用申请,同时为了方便共享网络的存储所述信用记录,还将向共享网络广播所述信用申请。所述信用申请会与第二类参与节点基于所述信用申请,形成的处理结果及信用信息形成区域链;该区域链可为区域链网络共享的信用记录,方便后续对各个用户的信用记录进行提取,进行信用授权。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记录节点,所述信息记录节点位于共享网络中,包括第一接收单元及记录单元;
第一接收单元110,用于接收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息处理请求;接收第二类参与节点响应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形成的处理结果;
获取单元120,用于获取第n个数据块的第一时间戳;
第一确定单元130,用于确定生成备选数据块的第二时间戳,,并通过与其他信息记录节点的信息交互,校验所述第二时间戳;
生成单元140,用于利用所述信息处理请求、所述处理结果、所述第一时间戳及通过验证的所述第二时间戳进行预设加密处理,生成所述备选数据块;
第一发送单元150,用于将所述备选数据块广播给其他信息记录节点;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0,还用于接收其他信息记录节点通过对所述第二时间戳的校验形成的对所述备选数据块的验证结果;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30,还用于当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信息记录节点对所述备选数据块的验证结果,确定所述备选数据块为第n+1个数据块;其中,所述第n+1个数据块和所述第n个数据块属于同一数据链;且,所述第n+1个数据块是所述第n个数据块的后一个数据块;所述n为不小于1的整数。
本实施例所述信息记录节点可对应于各种通信设备,例如电脑或服务器等。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0及第一发送单元150可对应于有线或无线的通信接口。所述获取单元120、第一确定单元130及生成单元140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至少用于将所述数据链存储到所述存储介质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为随机存储介质RAM、只读存储介质ROM或闪存Flash等,可选为非瞬间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包括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可编程阵列等。所述处理器可通过执行还预定指令,控制信息记录节点至少执行步骤S110至步骤S130的操作,当然不局限于步骤S101至步骤S10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30,可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二时间戳通过预设路径发送给其他所述信息记录节点,或将所述第二时间戳发送给特定的所述信息记录节点;接收其他所述信息记录节点利用私钥对所述第二时间戳的签名信息;利用其他信息记录节点的公钥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解签名处理,获得第三时间戳;若所述第三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相同,则认为所述第二时间戳通过验证。此时,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30同样可对应于处理器或处理电路及通信接口,通过与其他信息记录节点的信息交互,可以验证所述第二时间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块包括块头和块头正文;所述块头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时间戳及所述第二时间戳;所述块头正文包括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及所述信息处理结果;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30,还用于依据信息存储策略,确定所述块头正文中待丢弃的预定内容;与其他信息处理节点进行协商,确定丢弃所述预定内容后所述预定内容在各所述信息记录节点中的存储是否满足信息存储规则;当丢弃所述预定内容后所述预定内容在各所述信息记录节点中的存储满足信息存储规则时,对所述预定内容做哈希处理,获得哈希值;丢去所述预定内容并存储所述哈希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30可对应于处理器或处理电路,通过哈希处理,可以减少存储数据量及占用的存储资源。
当然,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30,具体用于接收其他信息节点利用公钥对所述备选数据块中所述第二时间戳的进行验证的验证结果;当接收到的验证结果表明超过预定个数或预定比例的其他信息记录节点均通过对所述备选数据块的验证时,确定所述备选数据块为所述第n+1数据块。
所述信息处理申请为信用申请;其中,所述信用申请为请求操作授信额度的申请;所述信息处理结果为对所述信用申请的处理结果。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0,还用于接收第二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用查询请求;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50,还用于响应所述信用查询请求向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发送所述数据链;其中,所述数据链至少能够用于所述第二参与节点进行信用审核。
本实施例所述信息记录节点存储的数据链,主要可供第二类参与节点进行信息审核,例如,信用审核,实现共享信息的有效使用。
所述信用申请包括授信申请、用信申请、合并申请、拆分申请及回收申请。所述授信申请为信用使用的授权申请;所述用信申请为授信额度的使用申请;所述合并申请为将至少两个额度信用合并成一个授信额度的申请;所述拆分申请为将一个授信额度拆分成至少两个授信额度的申请;所述回收申请为撤回授信额度使用的申请。
总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记录节点位于共享网络中,通过与第一类参与节点和第二类参与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以数据链的方式记录各个用户或各个信用申请的信用记录,以实现信用记录的共享,消减信用记录的信息隔阂,以提高信息的有效利用率及后续信用授权的效率。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参与节点,所述参与节点为连接到共享网络的第二类参与节点,包括第二接收单元210、第二发送单元220及第二确定单元230:所述第二接收单元210,用于接收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息处理请求;所述第二发送单元220,用于基于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向所述共享网络发送查询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的信息记录的查询请求;所述第二接收单元210,用于接收所述共享网络基于所述查询请求返回的数据链;所述第二确定单元230,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链进行信息审核,确定是否响应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形成处理结果;所述第二发送单元220,还用于将所述处理结果发送给所述共享网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收单元210及所述第二发送单元220同样可对应于通信接口,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对应于处理器或处理电路;所述处理器或处理电路可参见前述实施例。
本实施例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利用共享网络中的信息进行信息验证,同时将自己生成的处理结果返回给共享网络,这样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而本实施例中所述共享网络将利用所述处理结果生成所述数据链,而共享网络生成所述数据链的特点,具有一方面实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实现了信息的安全及可靠共享。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收单元210,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授信申请;其中,所述授信申请为信用授权的申请;所述第二确定单元23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链进行授信审核,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授予信用使用权限及授权使用的授信额度。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处理申请可为授信申请;所述处理结果就可对应于授信以及授信额度等与财产相关的信息的处理。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共享网络或信息记录节点进行信息共享和存储,显然一方面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可靠共享。
本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参与节点,该参与节点可为称为第一类参与节点,对应于用户或客户的客户端,例如手机、平板、POS机及取款终端等能够接入到共享网络的设备。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可包括:第三发送单元310及第三接收单元320:所述第三发送单元310,用于向第二类参与节点发送信用申请;其中,所述信用申请为请求操作授信额度的申请;所述第三发送单元310,还用于向分别与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及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连接的共享网络,广播所述信用申请;所述第三接收单元320,用于接收第二类参与节点基于所述信用申请返回的处理结果;其中,所述信用申请及所述处理结果,用于所述共享网络生成为信用授权提供审核的数据链。这里的第三发送单元310和第三接收单元320可对应于各种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例如,收发天线等,或电缆接口及光缆接口等,通过与第二类参与节点及共享网络的交互,这样可以实现信用申请的共享,提高信息的有效使用。
以下结合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几个具体的示例:
示例一:
如图10所示,本示例提供一次授信申请和用信申请的信息处理方法,可包括:
1)客户1节点向银行发起授信申请。这里的客户1节点为第一类参与节点的一种。
2)银行审A节点上的银行A系统,获取客户1的信用记录;审核客户1的信用记录,审核通过则授权客户1使用响应的授信额度。所述信用记录可为记录在图1或图2所示的共享网络中的,以数据链的方式存储。
3)银行节点A接收到用信额度,确定出是否是合法的用新额度。银行节点A接收到用信额度表示用户1想用使用授信额度,这里的使用授信额度,包括信用支付及信用担保等。此时,客户1节点还会向银行A节点提交用信额度和帐号。此处,所述银行A节点及银行A系统可共同对应于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合法的用信额度表示客户1当前申请的用信额度没有超过其授权使用的总额度或剩余额度。
4)银行A支付用信金额,并确定出剩余额度。这里的用信金额是基于用信额度确定的,通常不大于所述用信额度。
示例二:
如图11所示,本示例提供一次授信的转让申请和合并申请的信息处理方法,可包括:
11)客户1获得客户2和客户3的授信额度,即客户2将授信额度转让给客户1,客户3将获授信额度转让给客户1;对于客户1实则是进行授信额度合并。客户2的授信额度可简称为客户2额度;客户3的授信额度可简称为客户3额度。
12)客户1节点向银行B节点发送客户2额度的合并申请,向银行C节点发送客户3额度的合并申请。如果需要合并客户1的自身额度,则将客户1自身的额度发给所属银行,例如,如图所示的向银行A节点发送客户1额度的合并申请。
13)银行B节点和银行C节点均会审查合并申请,银行B节点告知银行A节点发送客户2额度合并申请通过;银行C节点告知银行A节点发送客户3额度合并申请通过。
14)银行A节点进行授信额度的合并,向客户1节点发送合并后的授信额度。
值得注意的是:注意发回给客户1节点的合并后的授信额度,并非完整的一块区块,而是由客户1、2、3的三块区块共同构成,只不过能够作为一个整体的区块使用。如果在这个过程有任意一个环节不符合要求,都会在读取历史交易记录的过程中发现,从而规避了信用非法合并的风险。
授信拆分与转让过程与合并过程相反,即将图从下至上进行,并且消息方向倒置。将合并授信额度替换为申请拆分即可。
示例三:
银行或机构对于授信额度的收回或减记,可通过信息记录节点之间的协调完成。假设现在银行A需要减记客户1的信用,如图9所示,本示例提供一个回收申请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授信额度的回收又可称为授信额度的减记。如图12所示,本示例所述方法包括:
31)银行A节点向其他信息记录节点发送减记请求;例如,发送要求减记客户1额度的请求。
32)信息记录节点认为不存疑,即表示对减记没有异议,则客户1的信用在共享网络中的额度完成减记,否则有异议的信息记录节点发回一个质疑交易给银行A节点。
33)当客户1的信用参与交易时,各个信息记录节点从数据链的历史信用记录中发现曾经存在减记记录,认定当前区块过期,交易失败。这里的参与交易可包括用信申请、合并申请、拆分申请及转让申请。
34)客户1知晓交易失败,向银行A交还过期的授信额度,并从银行A获得新的额度,获得银行A的返回减记额度。所述减记额度,申请回收或撤回的授信额度。
由于过期的额度的任意交易都无法通过信息记录节点进行核准和记录,因此该额度无法使用,并且不能交易给除了银行A的其他任何人。但有可能存在该客户的额度已经发生交易或发生用信记录的情况,这种情况会比较复杂,因此允许相关的信息记录节点进行质疑,以保证减记造成的相应风险承担方仍然是银行A。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共享网络中的信息记录节点中,其特征在于,
接收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息处理请求;
接收第二类参与节点响应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形成的处理结果;
获取第n个数据块的第一时间戳;
确定生成备选数据块的第二时间戳,,并通过与其他信息记录节点的信息交互,校验所述第二时间戳;
利用所述信息处理请求、所述处理结果、所述第一时间戳及通过验证的所述第二时间戳进行预设加密处理,生成所述备选数据块;
将所述备选数据块广播给其他信息记录节点;
接收其他信息记录节点通过对所述第二时间戳的校验形成的对所述备选数据块的验证结果;
当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信息记录节点对所述备选数据块的验证结果,确定所述备选数据块为第n+1个数据块;其中,所述第n+1个数据块和所述第n个数据块属于同一数据链;且,所述第n+1个数据块是所述第n个数据块的后一个数据块;所述n为不小于1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过与其他信息记录节点的交互校验所述第二时间戳,包括:
将所述第二时间戳通过预设路径发送给其他所述信息记录节点,或将所述第二时间戳发送给特定的所述信息记录节点;
接收其他所述信息记录节点利用私钥对所述第二时间戳的签名信息;
利用其他信息记录节点的公钥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解签名处理,获得第三时间戳;
若所述第三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相同,则认为所述第二时间戳通过验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块包括块头和块头正文;所述块头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时间戳及所述第二时间戳;所述块头正文包括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及所述信息处理结果;
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信息存储策略,确定所述块头正文中待丢弃的预定内容;
与其他信息处理节点进行协商,确定丢弃所述预定内容后所述预定内容在各所述信息记录节点中的存储是否满足信息存储规则;
当丢弃所述预定内容后所述预定内容在各所述信息记录节点中的存储满足信息存储规则时,对所述预定内容做哈希处理,获得哈希值;
丢去所述预定内容并存储所述哈希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当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信息记录节点对所述备选数据块的验证结果,确定所述备选数据块为第n+1个数据块,包括:
接收其他信息节点利用公钥对所述备选数据块中所述第二时间戳的进行验证的验证结果;
当接收到的验证结果表明超过预定个数或预定比例的其他信息记录节点均通过对所述备选数据块的验证时,确定所述备选数据块为所述第n+1数据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申请为信用申请;其中,所述信用申请为请求操作授信额度的申请;所述信息处理结果为对所述信用申请的处理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用查询请求;
响应所述信用查询请求向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发送所述数据链;其中,所述数据链至少能够用于所述第二参与节点进行信用审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用申请包括授信申请、用信申请、合并申请、拆分申请及回收申请;
其中,所述授信申请为信用使用的授权申请;
所述用信申请为授信额度的使用申请;
所述合并申请为将至少两个额度信用合并成一个授信额度的申请;
所述拆分申请为将一个授信额度拆分成至少两个授信额度的申请;
所述回收申请为撤回授信额度使用的申请。
8.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连接到共享网络的第二类参与节点中,包括:
接收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息处理请求;
基于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向所述共享网络发送查询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的信息记录的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共享网络基于所述查询请求返回的数据链;
根据所述数据链进行信息审核,确定是否响应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形成处理结果;
将所述处理结果发送给所述共享网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息处理请求,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授信申请;其中,所述授信申请为信用授权的申请;
所述根据所述数据链进行信息审核,确定是否响应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形成处理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链进行授信审核,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授予信用使用权限及授权使用的授信额度。
10.一种信息记录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记录节点位于共享网络中,包括第一接收单元及记录单元;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息处理请求;接收第二类参与节点响应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形成的处理结果;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n个数据块的第一时间戳;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生成备选数据块的第二时间戳,,并通过与其他信息记录节点的信息交互,校验所述第二时间戳;
生成单元,用于利用所述信息处理请求、所述处理结果、所述第一时间戳及通过验证的所述第二时间戳进行预设加密处理,生成所述备选数据块;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备选数据块广播给其他信息记录节点;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其他信息记录节点通过对所述第二时间戳的校验形成的对所述备选数据块的验证结果;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信息记录节点对所述备选数据块的验证结果,确定所述备选数据块为第n+1个数据块;其中,所述第n+1个数据块和所述第n个数据块属于同一数据链;且,所述第n+1个数据块是所述第n个数据块的后一个数据块;所述n为不小于1的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记录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二时间戳通过预设路径发送给其他所述信息记录节点,或将所述第二时间戳发送给特定的所述信息记录节点;接收其他所述信息记录节点利用私钥对所述第二时间戳的签名信息;利用其他信息记录节点的公钥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解签名处理,获得第三时间戳;若所述第三时间戳和所述第二时间戳相同,则认为所述第二时间戳通过验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记录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块包括块头和块头正文;所述块头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时间戳及所述第二时间戳;所述块头正文包括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及所述信息处理结果;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依据信息存储策略,确定所述块头正文中待丢弃的预定内容;与其他信息处理节点进行协商,确定丢弃所述预定内容后所述预定内容在各所述信息记录节点中的存储是否满足信息存储规则;当丢弃所述预定内容后所述预定内容在各所述信息记录节点中的存储满足信息存储规则时,对所述预定内容做哈希处理,获得哈希值;丢去所述预定内容并存储所述哈希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记录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接收其他信息节点利用公钥对所述备选数据块中所述第二时间戳的进行验证的验证结果;当接收到的验证结果表明超过预定个数或预定比例的其他信息记录节点均通过对所述备选数据块的验证时,确定所述备选数据块为所述第n+1数据块。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记录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申请为信用申请;其中,所述信用申请为请求操作授信额度的申请;所述信息处理结果为对所述信用申请的处理结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记录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用查询请求;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响应所述信用查询请求向所述第二类参与节点发送所述数据链;其中,所述数据链至少能够用于所述第二参与节点进行信用审核。
16.一种参与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参与节点为连接到共享网络的第二类参与节点,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第二发送单元及第二确定单元: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信息处理请求;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向所述共享网络发送查询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的信息记录的查询请求;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共享网络基于所述查询请求返回的数据链;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链进行信息审核,确定是否响应所述信息处理请求,形成处理结果;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处理结果发送给所述共享网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参与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发送的授信申请;其中,所述授信申请为信用授权的申请;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链进行授信审核,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类参与节点授予信用使用权限及授权使用的授信额度。
CN201610421728.0A 2016-06-15 2016-06-15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记录节点及参与节点 Active CN105871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21728.0A CN105871923B (zh) 2016-06-15 2016-06-15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记录节点及参与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21728.0A CN105871923B (zh) 2016-06-15 2016-06-15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记录节点及参与节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1923A true CN105871923A (zh) 2016-08-17
CN105871923B CN105871923B (zh) 2018-02-13

Family

ID=56650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21728.0A Active CN105871923B (zh) 2016-06-15 2016-06-15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记录节点及参与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71923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1514A (zh) * 2016-12-02 2017-02-15 四川世纪景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污水处理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
CN106534097A (zh) * 2016-10-27 2017-03-22 上海亿账通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交易的权限管制方法及系统
CN107424001A (zh) * 2017-04-17 2017-12-01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销售额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911225A (zh) * 2017-11-15 2018-04-13 李智虎 一种基于签名数据链的时间戳防伪方法与装置
WO2018076762A1 (zh) * 2016-10-27 2018-05-03 上海亿账通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验证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及介质
WO2020093808A1 (zh) * 2018-11-07 2020-05-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梅克尔树、简单支付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2508686A (zh) * 2020-12-16 2021-03-16 金网络(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供应链金融授信额度后处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414A (zh) * 2005-12-26 2006-06-21 阿里巴巴公司 一种信用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1976257A (zh) * 2010-10-29 2011-02-16 西本新干线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系统的并发控制预处理方法
CN102142105A (zh) * 2010-01-28 2011-08-03 镇江金钛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集群分布式协同作业系统
CN102693510A (zh) * 2012-05-11 2012-09-26 杭州商友全球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金融审核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414A (zh) * 2005-12-26 2006-06-21 阿里巴巴公司 一种信用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2142105A (zh) * 2010-01-28 2011-08-03 镇江金钛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集群分布式协同作业系统
CN101976257A (zh) * 2010-10-29 2011-02-16 西本新干线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系统的并发控制预处理方法
CN102693510A (zh) * 2012-05-11 2012-09-26 杭州商友全球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金融审核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4097A (zh) * 2016-10-27 2017-03-22 上海亿账通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交易的权限管制方法及系统
WO2018076762A1 (zh) * 2016-10-27 2018-05-03 上海亿账通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验证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及介质
WO2018076761A1 (zh) * 2016-10-27 2018-05-03 上海亿账通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交易的权限管制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411514A (zh) * 2016-12-02 2017-02-15 四川世纪景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污水处理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
CN106411514B (zh) * 2016-12-02 2019-11-29 四川世纪景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污水处理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
CN107424001A (zh) * 2017-04-17 2017-12-01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销售额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911225A (zh) * 2017-11-15 2018-04-13 李智虎 一种基于签名数据链的时间戳防伪方法与装置
CN107911225B (zh) * 2017-11-15 2021-01-19 李智虎 一种基于签名数据链的时间戳防伪方法与装置
WO2020093808A1 (zh) * 2018-11-07 2020-05-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梅克尔树、简单支付验证方法及装置
EP3812993A4 (en) * 2018-11-07 2021-09-08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STRUCTING HASH TREES,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MPLIFIED PAYMENT VERIFICATION
CN112508686A (zh) * 2020-12-16 2021-03-16 金网络(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供应链金融授信额度后处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1923B (zh) 2018-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44751B1 (ko) 블록체인 기반 사용자 인증에 따른 보상을 제공하는 방법
CN109544331B (zh)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应用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agher et al. Broncovote: Secure voting system using ethereum’s blockchain
KR102665645B1 (ko) 분산 트랜잭션 컨센서스 네트워크에서의 디지털 자산 트랜잭션의 익명성 및 추적성 향상 기법
CN105871923A (zh)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记录节点及参与节点
JP6514218B2 (ja) 社会関係データを用いたクライアント認証
US20170330180A1 (en) Method for using and revoking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and blockchain-based server using the same
US20150356523A1 (en) Decentralized identity verif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8564353A (zh) 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系统及方法
US11436597B1 (en) Biometrics-based e-signatures for pre-authorization and acceptance transfer
CN108876669A (zh) 应用于多平台教育资源共享的课程公证系统及方法
CN109741068A (zh) 网银跨行签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347008B (zh) 一种加法同态加密的贷款信息存储方法
CN104079413A (zh) 增强型一次性动态口令的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13486122A (zh) 数据共享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619223A (zh) 基于区块链的个人征信体系中信用数据安全共享方法
CN114329290B (zh) 能力开放平台及其授权访问方法
CN115147224A (zh) 基于联盟链的交易数据共享方法及装置
Ahmed et al. A self-sovereign identity architecture based on blockchain and the utilization of customer’s banking cards: The case of bank scam calls prevention
US11301847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authorized identification system
Zhang et al. FutureText: A blockchain-based contract signing prototype with security and convenience
KR102199486B1 (ko) 컨텐츠 제공자를 위한 전자인증 대행방법
TWI790985B (zh) 基於區塊鏈及零知識證明機制的資料取用權限控管系統、以及相關的資料服務系統
KR20210017308A (ko) 디바이스 등록 및 데이터 분산저장을 이용하는 2차인증 서비스 제공방법
US11902266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nd using secure sharded onboarding user interfa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