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3216A - 一种储水箱、循环式热泵热水器以及加热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水箱、循环式热泵热水器以及加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3216A
CN105823216A CN201610224272.9A CN201610224272A CN105823216A CN 105823216 A CN105823216 A CN 105823216A CN 201610224272 A CN201610224272 A CN 201610224272A CN 105823216 A CN105823216 A CN 1058232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tank
circulating
recirculated
storag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242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俊
郑波
梁祥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1022427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232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23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32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0005Details for 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4/00Fluid 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eat pumps
    • F24H4/02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储水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具有循环水出水口和循环水进水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将所述箱体分隔成至少两个储水腔的隔水板,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储水腔均连通;各个所述储水腔均设有所述循环水出水口,各个所述循环水出水口通过第一开关阀用于与制冷剂‑水换热器的循环水进口连通。本发明当只需要使用少部分热水时,可仅对储水箱上层的热水进行循环加热,避免耗费额外的功耗加热多余的无用热水。当仅增加一层隔水板时,理论上能够节能约50%,缩短加热时间50%,隔水板的数量越多,越节能,加热时间也越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循环式热泵热水器以及加热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储水箱、循环式热泵热水器以及加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储水箱、循环式热泵热水器以及加热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卫生,因此热水器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而循环式热泵热水器由于其安全性和节能型均比较出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循环式热泵热水器包括制冷剂-水换热器、制冷剂-空气换热器、压缩机、储水箱和循环水泵。当循环式热泵热水器运行时,压缩机工作,将制冷器在制冷器循环回路中循环,从而使得制冷剂-水换热器散热。储水箱内的水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在制冷剂-水换热器与储水箱之间循环,冷水在经过制冷剂-水换热器时,被制冷剂-水换热器加热,经过几次循环时,储水箱被加热至目标温度供消费者使用。
现有的循环式热泵热水器在加热热水时,是将整个储水箱中的水逐步加热至目标温度。即使只需要使用少量达到目标温度的热水,也需要将整个储水箱中的热水加热。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少量用水情况有:①家中配备储水箱容积为200L,而单人洗浴热水使用量在50L~100L左右。②使用热水器中热水进行洗碗、洗脸等。
在不需要使用大量热水时而将整个储水箱中的热水加热就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加热速度慢,等待时间长;二是单次加热热水耗能多,储水箱中剩下的热水少量使用后若后续不再使用则造成浪费。
因此,如何在使用少量用水时,减少加热时间,降低能源消耗,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水箱,以在使用少量用水时,减少加热时间,降低能源消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式热泵热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水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具有循环水出水口和循环水进水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将所述箱体分隔成至少两个储水腔的隔水板,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储水腔均连通;
各个所述储水腔均设有所述循环水出水口,各个所述循环水出水口通过第一开关阀用于与制冷剂-水换热器的循环水进口连通。
优选地,在上述储水箱中,所述第一开关阀为能够切换各个所述储水腔的循环水出水口与所述制冷剂-水换热器的循环水进口的连通与截止状态的切换阀。
优选地,在上述储水箱中,各个所述储水腔的循环水出水口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开关阀。
优选地,在上述储水箱中,所述隔水板为阻热板。
优选地,在上述储水箱中,所述隔水板上开设有用于连通两个所述储水腔的过水孔和/或所述隔水板的边缘与所述箱体的内壁之间具有缝隙。
优选地,在上述储水箱中,所述过水孔为开设于所述隔水板中心位置的一个,或者为开设于所述隔水板上的多个。
优选地,在上述储水箱中,仅一个所述储水腔设有循环水进水口,所述循环水进水口用于与制冷剂-水换热器的循环水出口连通。
优选地,在上述储水箱中,所述循环水进水口设置于位于所述箱体顶部的储水腔上。
优选地,在上述储水箱中,各个所述储水腔均设有循环水进水口,各个所述循环水进水口通过第二开关阀与所述制冷剂-水换热器的循环水出口连通。
优选地,在上述储水箱中,所述第二开关阀为能够切换各个所述储水腔的循环水进水口与所述制冷剂-水换热器的循环水出口的连通与截止状态的切换阀。
优选地,在上述储水箱中,各个所述储水腔的循环水进水口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开关阀。
一种循环式热泵热水器,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储水箱。
一种循环式热泵热水器加热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循环式热泵热水器进行加热,包括步骤:
在所述循环式热泵热水器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仅对所述储水箱上层储水腔的水循环加热至目标温度;
在所述循环式热泵热水器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对所述储水箱内的水循环加热至目标温度。
优选地,在上述加热方法中,在所述循环式热泵热水器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先对上层储水腔内的水进行加热,达到目标温度后,再对其它层储水腔内的水进行循环加热,并加热至目标温度。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储水箱,通过隔水板将箱体分隔成若干个储水腔,并为各个储水腔均开设循环水出水口,并通过第一开关阀来连通与截止循环水出水口,继而可通过第一开关阀变换循环出水口的位置,对储水箱中的热水进行分层加热。
当只需要使用少部分热水时,可仅对储水箱上层的热水进行循环加热,避免耗费额外的功耗加热多余的无用热水。当仅增加一层隔水板时,理论上能够节能约50%,缩短加热时间50%,隔水板的数量越多,越节能,加热时间也越短。
当需要使用大量热水时,可先对上层储水进行加热,达到目标温度后,再对下层热水进行循环加热,并加热至目标温度。当增加一层隔水板时,首次达到目标温度出水的时间可以减少约50%。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隔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隔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循环式热泵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为热水出口,102为循环水进水口,103为循环水出水口,104为第一开关阀,105为箱体,106为自来水进口,107为隔水板,108为第二开关阀,109为通孔,110为制冷剂-水换热器,111为压缩机,112为制冷剂-空气换热器,113为节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储水箱,以在使用少量用水时,减少加热时间,降低能源消耗;
本发明的另一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式热泵热水器。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阅图1和图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循环式热泵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水箱,包括箱体105和隔水板107,箱体105上具有循环水出水口103和循环水进水口102,循环水出水口103用于通过管路与制冷剂-水换热器110的循环水进口连通,循环水进水口102用于通过管路与制冷剂-水换热器110的循环水出口连通,使得箱体105内的水在制冷剂-水换热器110内进行换热,达到加热箱体105内水的目的。
隔水板107设置于箱体105内,在仅布置一个隔水板107时,能够将箱体105分隔成两个储水腔,在布置两个隔水板107时,能够将箱体105分隔成三个储水腔,可根据箱体105的容积,合理布置隔水板107的数量以及位置,从而控制储水腔的数量和容积。设置隔水板107的目的在于在循环加热过程中,尽量降低隔水板107上下部分水产生对流的速度。隔水板107优选为阻热板,降低隔水板107上下部分水换热量。
请参阅图5和图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隔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隔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任意相邻两个储水腔均连通,可通过隔水板107的边缘与箱体105内壁之间的缝隙使得储水腔连通,也可采用图5示出的在隔水板107上开设多个通孔109的方式实现储水腔的连通,还可采用图6示出的在隔水板107中心开设一个通孔109的方式实现储水腔的连通。
各个储水腔均设有循环水出水口103,与现有仅设置一个循环水出水口103,本发明实施例增加了循环水出水口103的数量,各个循环水出水口103通过第一开关阀104用于与制冷剂-水换热器110的循环水进口连通。第一开关阀104能够选择关闭其中一些循环水出水口103,即屏蔽其中一些储水腔,使得这些储水腔内的水不参与加热。
本发明提供的储水箱,通过隔水板107将箱体105分隔成若干个储水腔,并为各个储水腔均开设循环水出水口103,并通过第一开关阀104来连通与截止循环水出水口103,继而可通过第一开关阀104变换循环出水口103的位置,对储水箱中的热水进行分层加热。
当只需要使用少部分热水时,可仅对储水箱上层的热水进行循环加热,避免耗费额外的功耗加热多余的无用热水。当仅增加一层隔水板107时,理论上能够节能约50%,缩短加热时间50%,隔水板107的数量越多,越节能,加热时间也越短。
当需要使用大量热水时,可先对上层储水进行加热,达到目标温度后,再对下层热水进行循环加热,并加热至目标温度。当增加一层隔水板107时,首次达到目标温度出水的时间可以减少约50%。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开关阀104为能够切换各个储水腔的循环水出水口103与制冷剂-水换热器110的循环水进口的连通与截止状态的切换阀(可为三通阀)。
如图1和图7所示,当需要使用少量热水时,压缩机111开启,水泵(图中未示出)开始循环,第一开关阀104中的A口与B口相连通,AC、BC均不连通。储水箱中热水沿路径:位于顶层的储水腔的循环水出水口103—第一开关阀104—制冷剂-水换热器110—循环水进水口102进行循环,储水箱中蓄水在制冷剂-水换热器110被加热后最终流回储水箱,直至水温达到目标设定温度后停止运行。此时隔水板107上部的水已经被加热至目标温度,而下部水由于未参与循环且隔水板107能够较好绝热,水温基本不发生变化或变化较小。当水温满足要求后,热水从热水出口101释放出来,最多能够放出约储水箱容积一半的热水量。由于在加热过程中仅对一半左右热水进行加热,在用水量较少加快了热水的速度,节约了加热水的能耗。
当需要使用大量热水时,压缩机111开启,水泵开始循环。采用分层加热的方式对储水箱内的储水进行加热。首先对隔水板107上层的水进行加热,第一开关阀104中的A口与B口相连通,AC、BC均不连通。储水箱中热水沿路径:位于顶层的储水腔的循环水出水口103—第一开关阀104—制冷剂-水换热器110—循环水进水口102进行循环,储水箱中的蓄水在制冷剂-水换热器110被加热后最终流回储水箱,直至水温达到目标设定温度。
之后对第一开关阀104进行切换,第一开关阀104中的A口与C口相连通,BC、AC均不连通,储水箱中的热水沿路径:位于储水箱底层的循环水出水口103—第一开关阀104—制冷剂-水换热器110—循环水进水口102进行循环,直至下层水也达到目标水温。这种方式缩短了第一次达到目标水温的时间。
水量保温运行时,当隔水板107上、下部水温同时低于温度下限值时,优先对上部分水进行加热。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各个储水腔的循环水出水口103均设置有第一开关阀104,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对各个储水腔的循环水出水口103均配备一个独立的第一开关阀104,该第一开关阀104仅能控制其对应的循环水出水口103。
当需要使用少量热水时,压缩机111开启,水泵(图中未示出)开始循环,仅打开位于顶层的储水腔对应的第一开关阀104,其它第一开关阀104关闭。储水箱中热水沿路径:位于顶层的储水腔的循环水出水口103—第一开关阀104—制冷剂-水换热器110—循环水进水口102进行循环,储水箱中蓄水在制冷剂-水换热器110被加热后最终流回储水箱,直至水温达到目标设定温度后停止运行。此时隔水板107上部的水已经被加热至目标温度,而下部水由于未参与循环且隔水板107能够较好绝热,水温基本不发生变化或变化较小。当水温满足要求后,热水从热水出口101释放出来,如图2示出的最多能够放出约储水箱容积一半的热水量,如图3示出的最多能够放出约储水箱容积三分之一的热水量。由于在加热过程中仅对部分热水进行加热,在用水量较少加快了热水的速度,节约了加热水的能耗。
当需要使用大量热水时,压缩机111开启,水泵开始循环。采用分层加热的方式对储水箱内的储水进行加热。首先对隔水板107上层的水进行加热,打开位于顶层的储水腔对应的第一开关阀104,其它第一开关阀104关闭。储水箱中热水沿路径:位于顶层的储水腔的循环水出水口103—第一开关阀104—制冷剂-水换热器110—循环水进水口102进行循环,储水箱中的蓄水在制冷剂-水换热器110被加热后最终流回储水箱,直至水温达到目标设定温度。
之后打开另一个第一开关阀104,关闭位于顶层的储水腔对应的第一开关阀104,储水箱中的热水沿路径:位于储水箱底层的循环水出水口103—第一开关阀104—制冷剂-水换热器110—循环水进水口102进行循环,直至下层水也达到目标水温。这种方式缩短了第一次达到目标水温的时间。
水量保温运行时,当隔水板107上、下部水温同时低于温度下限值时,优先对上部分水进行加热。
如图1-图3所示,仅一个储水腔设有循环水进水口102,循环水进水口102用于与制冷剂-水换热器110的循环水出口连通,优选地,位于顶层的储水腔设有循环水进水口102,即循环水进水口102设置于位于箱体105顶部的储水腔上。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各个储水腔均设有循环水进水口102,各个循环水进水口102通过第二开关阀108与制冷剂-水换热器110的循环水出口连通。第二开关阀108能够选择关闭其中一些循环水进水口102,即屏蔽其中一些储水腔,使得这些储水腔内的水不参与加热。可在运行时,将循环进水、循环出水同时切换至同一层储水腔,避免了不同层导致热水混合。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开关阀108为能够切换各个储水腔的循环水进水口102与制冷剂-水换热器110的循环水出口的连通与截止状态的切换阀(可为三通阀)。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储水腔的循环水进水口102也可均设置有第二开关阀108。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循环式热泵热水器,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储水箱,因此兼具上述储水箱所有的技术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循环式热泵热水器加热方法,采用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循环式热泵热水器进行加热,包括步骤:
在循环式热泵热水器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仅对储水箱上层储水腔的水循环加热至目标温度。当只需要使用少部分热水时,可选择第一工作模式,避免了耗费额外的功耗加热多余的无用热水。当仅增加一层隔水板时,理论上能够节能约50%,缩短加热时间50%,隔水板的数量越多,越节能,加热时间也越短。
在循环式热泵热水器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对储水箱内的水循环加热至目标温度。
进一步地,在循环式热泵热水器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先对上层储水腔内的水进行加热,达到目标温度后,再对其它层储水腔内的水进行循环加热,并加热至目标温度。当增加一层隔水板时,首次达到目标温度出水的时间可以减少约50%。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储水箱,包括箱体(105),所述箱体(105)上具有循环水出水口(103)和循环水进水口(1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105)内,将所述箱体(105)分隔成至少两个储水腔的隔水板(107),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储水腔均连通;
各个所述储水腔均设有所述循环水出水口(103),各个所述循环水出水口(103)通过第一开关阀(104)用于与制冷剂-水换热器(110)的循环水进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阀(104)为能够切换各个所述储水腔的循环水出水口(103)与所述制冷剂-水换热器(110)的循环水进口的连通与截止状态的切换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箱,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储水腔的循环水出水口(103)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开关阀(1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板(107)为阻热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板(107)上开设有用于连通两个所述储水腔的过水孔和/或所述隔水板(107)的边缘与所述箱体(105)的内壁之间具有缝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孔为开设于所述隔水板(107)中心位置的一个,或者为开设于所述隔水板(107)上的多个。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储水箱,其特征在于,仅一个所述储水腔设有循环水进水口(102),所述循环水进水口(102)用于与制冷剂-水换热器(110)的循环水出口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进水口(102)设置于位于所述箱体(105)顶部的储水腔上。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储水箱,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储水腔均设有循环水进水口(102),各个所述循环水进水口(102)通过第二开关阀(108)与所述制冷剂-水换热器(110)的循环水出口连通。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阀(108)为能够切换各个所述储水腔的循环水进水口(102)与所述制冷剂-水换热器(110)的循环水出口的连通与截止状态的切换阀。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水箱,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储水腔的循环水进水口(102)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开关阀(108)。
12.一种循环式热泵热水器,包括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为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储水箱。
13.一种循环式热泵热水器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循环式热泵热水器进行加热,包括步骤:
在所述循环式热泵热水器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仅对所述储水箱上层储水腔的水循环加热至目标温度;
在所述循环式热泵热水器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对所述储水箱内的水循环加热至目标温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循环式热泵热水器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先对上层储水腔内的水进行加热,达到目标温度后,再对其它层储水腔内的水进行循环加热,并加热至目标温度。
CN201610224272.9A 2016-04-11 2016-04-11 一种储水箱、循环式热泵热水器以及加热方法 Pending CN1058232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4272.9A CN105823216A (zh) 2016-04-11 2016-04-11 一种储水箱、循环式热泵热水器以及加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4272.9A CN105823216A (zh) 2016-04-11 2016-04-11 一种储水箱、循环式热泵热水器以及加热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3216A true CN105823216A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25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24272.9A Pending CN105823216A (zh) 2016-04-11 2016-04-11 一种储水箱、循环式热泵热水器以及加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2321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0320A (zh) * 2016-09-28 2017-03-15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直热热泵热水器水箱
CN106642701A (zh) * 2016-11-30 2017-05-10 浙江正理生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水器水箱及具有该水箱的热水器
CN107421236A (zh) * 2017-08-30 2017-12-01 武汉驭波科技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46875Y (zh) * 2008-04-18 2009-05-27 中山市爱美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分时分层循环加热水箱
US20110061418A1 (en) * 2009-09-17 2011-03-17 Panasonic Corporation Heat pump type hot-water heater
CN201779858U (zh) * 2010-07-21 2011-03-30 中山市爱美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快热式储热水箱
CN103134186A (zh) * 2013-03-18 2013-06-05 郏松筠 一种多腔体不混水保温水箱
CN103292466A (zh) * 2012-03-02 2013-09-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变频热泵热水器及其变频控制方法
CN203687378U (zh) * 2014-01-14 2014-07-02 福建圣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热水器用水箱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46875Y (zh) * 2008-04-18 2009-05-27 中山市爱美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分时分层循环加热水箱
US20110061418A1 (en) * 2009-09-17 2011-03-17 Panasonic Corporation Heat pump type hot-water heater
CN201779858U (zh) * 2010-07-21 2011-03-30 中山市爱美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快热式储热水箱
CN103292466A (zh) * 2012-03-02 2013-09-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变频热泵热水器及其变频控制方法
CN103134186A (zh) * 2013-03-18 2013-06-05 郏松筠 一种多腔体不混水保温水箱
CN203687378U (zh) * 2014-01-14 2014-07-02 福建圣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热水器用水箱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0320A (zh) * 2016-09-28 2017-03-15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直热热泵热水器水箱
CN106500320B (zh) * 2016-09-28 2019-05-28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直热热泵热水器水箱
CN106642701A (zh) * 2016-11-30 2017-05-10 浙江正理生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水器水箱及具有该水箱的热水器
CN107421236A (zh) * 2017-08-30 2017-12-01 武汉驭波科技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24042U (zh) 热水系统
CN103344041B (zh) 水循环热泵热水器的控制方法
CN103307734B (zh) 一种即出热水的燃气热水器
CN105823216A (zh) 一种储水箱、循环式热泵热水器以及加热方法
CN109237781A (zh) 热水器、热泵系统及热水器的控制方法
CN205669888U (zh) 一种储水箱及循环式热泵热水器
KR101548073B1 (ko) 축열조와 분리된 열원의 뜨거운 열을 바로 사용하는 축열식 난방기 및 온수기
CN202188637U (zh) 承压保温水箱
CN205481870U (zh) 一种新型水循环即热式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CN202613826U (zh) 废弃热水余热的回收利用系统
CN105222338A (zh) 一种热泵式废水热能再利用热水机组
CN205448267U (zh) 中央热水系统
CN111692745A (zh) 一种储水式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5843044U (zh) 多功能智能环保节能换热储存式电热水系统设备
CN208170748U (zh) 热水器
CN203572079U (zh) 太阳能冷、热水分层水箱
CN208983606U (zh) 热水器、热泵系统
WO2016127491A1 (zh) 一种循环直热混合水力模块
CN206377851U (zh) 管内水自调控空气能热水器
CN203615590U (zh) 一种热水器
CN205448128U (zh) 一种室内恒温系统
CN104501457A (zh) 模块化空气源热泵一机多能能源中心
CN210663264U (zh) 一种暖通空调余热利用装置
JP2004293837A (ja) 貯湯式給湯装置
CN211782026U (zh) 一种海绵城市太阳能水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