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2032A - 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2032A
CN105592032A CN201410806106.0A CN201410806106A CN105592032A CN 105592032 A CN105592032 A CN 105592032A CN 201410806106 A CN201410806106 A CN 201410806106A CN 105592032 A CN105592032 A CN 105592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carrier
internet
secur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061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92032B (zh
Inventor
陈成钱
郭伟
周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onp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onp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onp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onp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061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9203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97569 priority patent/WO201610182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592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2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92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20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安全性信息交互服务方根据用户申请向用户发放并设置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安全性信息载体并且将该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该安全性信息载体相关联,其中,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携载用户的与安全性信息交互相关的敏感信息;所述用户在需要进行安全性信息交互时经由互联网终端并借助所述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完成安全性信息交互过程,其中,在进行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过程期间,用户无需输入敏感信息。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具有高的安全性并且使用便捷。

Description

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交互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以及不同领域的业务种类的日益丰富,通过网络(特别是移动网络)进行联机方式的安全性信息(即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信息,例如与金融交易相关的信息)的交互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有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通常需要用户经由互联网终端在特定用户界面上输入与安全性信息交互相关的敏感信息(例如使用网银时需要输入账户ID及密码)或者将用户的与安全性信息交互相关的敏感信息存储在第三方的服务器中(例如使用诸如支付宝的快捷支付方式时,用户的账户信息存储在第三方的后台服务器中)以完成后续的安全性信息交互过程。
然而,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如下问题:(1)用户输入的与安全性信息交互相关的敏感信息可能会被截取或者通过钓鱼网站而被恶意获取,从而存在较大的潜在安全隐患;(2)存在由于第三方的后台服务器的监管不善而导致的用户敏感信息泄露的风险。
因此,存在如下需求:提供具有高的安全性并且使用便捷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具有高的安全性并且使用便捷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所述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1)安全性信息交互服务方根据用户申请向用户发放并设置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安全性信息载体并且将该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该安全性信息载体相关联,其中,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携载用户的与安全性信息交互相关的敏感信息;
(A2)所述用户在需要进行安全性信息交互时经由互联网终端并借助所述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完成安全性信息交互过程,其中,在进行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过程期间,用户无需输入敏感信息。
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之间的关联关系被存储在安全性信息交互服务方的数据处理服务器中。
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A1)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的标识符以及第一传输密钥写入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中,以及将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的标识符以及第二传输密钥和第三传输密钥写入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中。
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通过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的标识符和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的标识符之间的映射关系而被关联。
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A2)进一步包括:在预期将进行安全性信息交互时,用户以如下方式执行预操作:在第一互联网终端上激活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以使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建立与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之间的安全通道,并且随之基于所述第二传输密钥以加密的方式将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的标识符经由所述安全通道传送至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
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A2)进一步包括:在需要进行实际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时,用户在第二互联网终端上激活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并且在接收到来自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的设备标识符获取指令后,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传输密钥以加密的方式将其标识符传送至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
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A2)进一步包括:在接收到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的标识符后,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基于该标识符查找与其相关联的安全性信息载体标识符,并且如果查找成功,则经由安全通道向查找出的安全性信息载体标识符所指示的安全性信息载体发送敏感信息获取指令。
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A2)进一步包括:在接收到所述敏感信息获取指令后,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基于所述第三传输密钥以加密的方式将所述与安全性信息交互相关的敏感信息经由安全通道传送至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
在上面所公开的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A2)进一步包括: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基于接收到的与安全性信息交互相关的敏感信息完成后续的实际安全性信息交互过程。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所述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1)安全性信息交互服务方根据用户申请向用户发放并设置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安全性信息载体并且将该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该安全性信息载体相关联,其中,用户的与安全性信息交互相关的敏感信息以及其与安全性信息载体的关联关系被存储在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服务方的数据处理服务器中;
(A2)所述用户在需要进行安全性信息交互时经由互联网终端并借助所述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完成安全性信息交互过程,其中,在进行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过程期间,用户无需输入敏感信息。
本发明所公开的具有高的安全性并且使用便捷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在进行安全性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无需输入敏感信息,故能够有效地避免被截取或者被恶意获取的可能,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安全性;(2)由于无需在第三方的后台服务器上存储敏感信息,故能够避免敏感信息由于监管不善而被泄露的风险;(3)由于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安全性信息载体被分离使用,故显著地提高了安全性和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以及优点将会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下列步骤:(A1)安全性信息交互服务方(例如银行)根据用户申请向用户发放并设置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安全性信息载体并且将该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该安全性信息载体相关联,其中,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携载用户的与安全性信息交互相关的敏感信息(例如用户的银行卡账户信息);(A2)所述用户在需要进行安全性信息交互时经由互联网终端并借助所述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完成安全性信息交互过程,其中,在进行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过程期间,用户无需输入敏感信息。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之间的关联关系被存储在安全性信息交互服务方的数据处理服务器中。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1)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的标识符以及第一传输密钥写入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中,以及将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的标识符以及第二传输密钥和第三传输密钥写入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中。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通过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的标识符和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的标识符之间的映射关系而被关联。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2)进一步包括:在预期将进行安全性信息交互时,用户以如下方式执行预操作:在第一互联网终端(例如智能手机)上激活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以使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建立与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之间的安全通道,并且随之基于所述第二传输密钥以加密的方式将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的标识符经由所述安全通道传送至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2)进一步包括:在需要进行实际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时,用户在第二互联网终端(例如便携式电脑)上激活(例如插入或打开)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并且在接收到来自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的设备标识符获取指令(例如,在接收到来自商户发起的支付请求后,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向用户利用其选购商品的便携式电脑发出设备标识符获取指令)后,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传输密钥以加密的方式将其标识符传送至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2)进一步包括:在接收到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的标识符后,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基于该标识符查找与其相关联的安全性信息载体标识符,并且如果查找成功,则经由安全通道向查找出的安全性信息载体标识符所指示的安全性信息载体发送敏感信息获取指令。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2)进一步包括:在接收到所述敏感信息获取指令后,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基于所述第三传输密钥以加密的方式将所述与安全性信息交互相关的敏感信息经由安全通道传送至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2)进一步包括: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基于接收到的与安全性信息交互相关的敏感信息完成后续的实际安全性信息交互过程。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保持激活的情况下,能够重复地执行实际的安全性信息交互过程(即可以多次执行不同的实际安全性信息交互过程)。
示例性地,在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是USBkey、或MicroSD、或eSE、或SIM卡、或应用软件。
示例性地,在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是eSE、或智能SD卡。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一个安全性信息载体能够与多个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相关联。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能够被设置为在激活之后,如果超出预先确定的时间阈值,则自动去激活(即关闭)。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用户能够经由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服务方或者特定的用户接口去除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安全性信息载体之间的关联关系。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携载不包含用户的与安全性信息交互相关的敏感信息,并且用户的与安全性信息交互相关的敏感信息以及其与安全性信息载体的关联关系被直接存储在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中。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的标识符后,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基于该标识符查找与其相关联的安全性信息载体标识符,并且如果查找成功,则直接提取存储于其中的与查找出的安全性信息载体标识符所指示的安全性信息载体相关联的敏感信息。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是应用软件的形式并且运行在基于可信执行环境(TEE)的操作系统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其他方面与前面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可见,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在进行安全性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无需输入敏感信息,故能够有效地避免被截取或者被恶意获取的可能,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安全性;(2)由于无需在第三方的后台服务器上存储敏感信息,故能够避免敏感信息由于监管不善而被泄露的风险;(3)由于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安全性信息载体被分离使用,故显著地提高了安全性和使用便捷性。
尽管本发明是通过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其实现形式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应该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做出不同的变化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所述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1)安全性信息交互服务方根据用户申请向用户发放并设置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安全性信息载体并且将该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该安全性信息载体相关联,其中,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携载用户的与安全性信息交互相关的敏感信息;
(A2)所述用户在需要进行安全性信息交互时经由互联网终端并借助所述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完成安全性信息交互过程,其中,在进行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过程期间,用户无需输入敏感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之间的关联关系被存储在安全性信息交互服务方的数据处理服务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的标识符以及第一传输密钥写入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中,以及将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的标识符以及第二传输密钥和第三传输密钥写入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通过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的标识符和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的标识符之间的映射关系而被关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进一步包括:在预期将进行安全性信息交互时,用户以如下方式执行预操作:在第一互联网终端上激活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以使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建立与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之间的安全通道,并且随之基于所述第二传输密钥以加密的方式将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的标识符经由所述安全通道传送至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进一步包括:在需要进行实际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时,用户在第二互联网终端上激活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并且在接收到来自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的设备标识符获取指令后,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传输密钥以加密的方式将其标识符传送至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进一步包括:在接收到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的标识符后,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基于该标识符查找与其相关联的安全性信息载体标识符,并且如果查找成功,则经由安全通道向查找出的安全性信息载体标识符所指示的安全性信息载体发送敏感信息获取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进一步包括:在接收到所述敏感信息获取指令后,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基于所述第三传输密钥以加密的方式将所述与安全性信息交互相关的敏感信息经由安全通道传送至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进一步包括: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基于接收到的与安全性信息交互相关的敏感信息完成后续的实际安全性信息交互过程。
10.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所述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1)安全性信息交互服务方根据用户申请向用户发放并设置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安全性信息载体并且将该安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该安全性信息载体相关联,其中,用户的与安全性信息交互相关的敏感信息以及其与安全性信息载体的关联关系被存储在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服务方的数据处理服务器中;
(A2)所述用户在需要进行安全性信息交互时经由互联网终端并借助所述全性信息交互设备和所述安全性信息载体完成安全性信息交互过程,其中,在进行所述安全性信息交互过程期间,用户无需输入敏感信息。
CN201410806106.0A 2014-12-23 2014-12-23 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 Active CN1055920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6106.0A CN105592032B (zh) 2014-12-23 2014-12-23 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
PCT/CN2015/097569 WO2016101824A1 (zh) 2014-12-23 2015-12-16 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6106.0A CN105592032B (zh) 2014-12-23 2014-12-23 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2032A true CN105592032A (zh) 2016-05-18
CN105592032B CN105592032B (zh) 2018-11-27

Family

ID=55931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06106.0A Active CN105592032B (zh) 2014-12-23 2014-12-23 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92032B (zh)
WO (1) WO201610182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66100A1 (zh) * 2017-03-14 2018-09-2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金融交易管理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和服务器
WO2018184441A1 (zh) * 2017-04-07 2018-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44446A1 (en) * 2003-12-25 2005-06-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uthentication method, program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the program
US20090199006A1 (en) * 2008-02-01 2009-08-06 Maik Stoh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cure Mobile Electronic Signature
CN101916388A (zh) * 2010-07-27 2010-12-15 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sd卡及利用该智能sd进行移动支付的方法
CN102333072A (zh) * 2011-06-09 2012-01-25 张欢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网络银行可信交易系统与方法
CN102752265A (zh) * 2011-04-19 2012-10-24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04184892A (zh) * 2014-08-12 2014-12-03 桂林微网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智能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52158B2 (ja) * 2008-07-09 2010-09-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CN101894429A (zh) * 2010-06-30 2010-11-24 张国祥 一种全业务实现方法
CN103825734B (zh) * 2012-11-16 2016-11-09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敏感操作验证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和验证系统
CN103106591A (zh) * 2013-01-22 2013-05-15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nfc功能的智能手机近程购物方法及系统
CN103927651B (zh) * 2014-04-23 2018-05-0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交易方法、系统以及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44446A1 (en) * 2003-12-25 2005-06-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uthentication method, program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the program
US20090199006A1 (en) * 2008-02-01 2009-08-06 Maik Stoh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cure Mobile Electronic Signature
CN101916388A (zh) * 2010-07-27 2010-12-15 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sd卡及利用该智能sd进行移动支付的方法
CN102752265A (zh) * 2011-04-19 2012-10-24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02333072A (zh) * 2011-06-09 2012-01-25 张欢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网络银行可信交易系统与方法
CN104184892A (zh) * 2014-08-12 2014-12-03 桂林微网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智能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66100A1 (zh) * 2017-03-14 2018-09-2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金融交易管理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和服务器
WO2018184441A1 (zh) * 2017-04-07 2018-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01824A1 (zh) 2016-06-30
CN105592032B (zh) 2018-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8057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ES2808954T3 (es) Procedimiento y dispositivo para su uso en la gestión de riesgos de información de aplicación
CN205407821U (zh) 近场通信设备
TW202006620A (zh) 識別二手門號帳戶盜用的風控模型訓練、風控方法、裝置以及設備
WO2015088853A1 (en) Launching a client application based on a message
US10127529B2 (en) User attribute value transfer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4216761B (zh) 一种在能够运行两种操作系统的装置中使用共享设备的方法
KR101810622B1 (ko) 모바일 디바이스 데이터를 획득하기 위한 시스템들, 방법들,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제품들
EP3242494B1 (en) Nfc-base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02542453A (zh) 移动支付身份验证方法
CN106922193A (zh) 用于支付的装置和方法
CN107872380A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48042A (zh) 考勤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5306202A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4096981A (zh) 利用支付卡认证语音交易
CN103544114A (zh) 基于单cpu卡的多m1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92032A (zh) 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方法
CN111314343B (zh) 账号管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TW201717123A (zh) 行動終端及其交易確認方法、裝置以及智慧卡
US20180288575A1 (en) Tracking system
US20210042733A1 (en) Automatic activation of a physical payment card
US20150281965A1 (en) Management server,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4778590A (zh) 一种自动办卡的方法和系统
CN103905443A (zh) 一种验证装置、系统及注册、验证方法
CN104683286A (zh) 安全性信息交互系统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