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68144B -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68144B
CN105468144B CN201510792231.5A CN201510792231A CN105468144B CN 105468144 B CN105468144 B CN 105468144B CN 201510792231 A CN201510792231 A CN 201510792231A CN 105468144 B CN105468144 B CN 1054681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intelligent
user
angle
smart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922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68144A (zh
Inventor
刘华君
刘华一君
吴珂
张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5107922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68144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Inc filed Critical Xiaomi Inc
Priority to KR1020187009655A priority patent/KR101942082B1/ko
Priority to MX2016004501A priority patent/MX365738B/es
Priority to PCT/CN2015/099021 priority patent/WO2017084173A1/zh
Priority to RU2016118481A priority patent/RU2656690C1/ru
Priority to JP2018518410A priority patent/JP6423129B1/ja
Publication of CN105468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8144A/zh
Priority to US15/219,791 priority patent/US9894260B2/en
Priority to EP16190832.2A priority patent/EP3171293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681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81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1/00Attachments for beds, e.g. sheet holders, bed-cover holders; Ventil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means in connection with bedsteads or mattresses
    • A47C21/003Lighting, radio, telephone or the like connected to the bedste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31/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chairs, beds, or the lik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e.g. upholstery fasteners, mattress protectors, stretching devices for mattress nets
    • A47C31/008Use of remote contro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06T7/73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 G06T7/74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involving reference images or patch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8Eye characteristics, e.g. of the ir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8Eye characteristics, e.g. of the iris
    • G06V40/193Preprocessing; Feature extra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81Input by recognition or interpretation of visible user ges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8Capturing isolated or intermittent images triggered by the occurrence of a predetermined event, e.g. an object reaching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1
    • G06F2203/011Emotion or mood input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sensed human body parameters such as pulse, heart rate or beat, temperature of skin, facial expressions, iris, voice pitch, brain activity patter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196Human being; Person
    • G06T2207/30201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智能家居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当接收到智能床垫通过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对该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智能床垫时触发;基于第一图像,确定设备标识信息,以及确定用户的眼球信息,设备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待控制的目标智能设备;将设备标识信息和眼球信息发送给中转设备,使中转设备基于设备标识信息和眼球信息,控制目标智能设备。本公开实施例通过中转设备实现智能床垫、智能摄像设备和目标智能设备之间的交互,从而实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使用户对目标智能设备控制时更便捷,提升了用户在控制目标智能设备时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走进用户的生活,同时也影响着用户的生活。为了使用户摆脱对智能设备繁琐的操作,方便用户对智能设备的使用,亟需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而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用户基本都是通过智能设备的遥控器来控制智能设备,比如,该智能设备为智能空调时,用户通过智能空调的遥控器,可以控制智能空调进行打开、关闭、升高温度、降低温度等等。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智能床垫通过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确定设备标识信息,以及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待控制的目标智能设备;
将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眼球信息发送给所述中转设备,使所述中转设备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眼球信息,控制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确定设备标识信息,包括:
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基于所述目光指向确定所述设备标识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包括:
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
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所述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所述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瞳相对正常注视方向的眼瞳偏移角度;
基于所述眼瞳偏移角度,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目光指向确定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包括:
对所述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二图像确定为所述设备标识信息;或者,
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将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确定为所述设备标识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智能床垫通过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
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眼球信息发送给所述中转设备,使所述中转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眼球信息,控制目标智能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眼球信息发送给所述中转设备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中转设备发送的目光指向时,对所述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所述目光指向为所述中转设备对所述第一图像分析得到;
将所述第二图像发送给所述中转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中携带智能床垫标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基于所述智能床垫标识,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与所述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使所述智能摄像设备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并基于所述第一图像返回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待控制的目标智能设备;
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结合第三方面,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基于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当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二图像时,从存储的图像库中,选择与所述第二图像匹配的目标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所述智能摄像设备对所述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
将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当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二图像时,从所述第二图像中,识别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记;
基于所述设备标记,从存储的设备标记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
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当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时,基于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从存储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所述第一夹角为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所述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夹角;
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基于所述眼球信息,从存储的眼球信息与控制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控制操作;
基于获取的控制操作,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中携带智能床垫标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基于所述智能床垫标识,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与所述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使所述智能摄像设备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并返回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眼球信息,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结合第四方面,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眼球信息,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基于所述目光指向,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基于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包括:
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
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所述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所述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瞳相对正常注视方向的眼瞳偏移角度;
基于所述眼瞳偏移角度,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目光指向,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
基于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从存储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
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目光指向,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将所述目光指向发送给所述智能摄像设备,使所述智能摄像设备对所述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并返回所述第二图像;
当接收到所述智能摄像设备返回的第二图像时,基于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从存储的图像库中,选择与所述第二图像匹配的目标图像;
将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从所述第二图像中,识别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记;
基于所述设备标记,从存储的设备标记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
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基于所述眼球信息,从存储的眼球信息与控制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控制操作;
基于获取的控制操作,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智能床垫通过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确定设备标识信息,以及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待控制的目标智能设备;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眼球信息发送给所述中转设备,使所述中转设备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眼球信息,控制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结合第五方面,在上述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光指向确定所述设备标识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识别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
第二识别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所述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识别子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瞳相对正常注视方向的眼瞳偏移角度;
基于所述眼瞳偏移角度,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
图像采集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二图像确定为所述设备标识信息;或者,
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将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确定为所述设备标识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智能床垫通过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眼球信息发送给所述中转设备,使所述中转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眼球信息,控制目标智能设备。
结合第六方面,在上述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中转设备发送的目光指向时,对所述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所述目光指向为所述中转设备对所述第一图像分析得到;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图像发送给所述中转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中携带智能床垫标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智能床垫标识,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与所述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使所述智能摄像设备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并基于所述第一图像返回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待控制的目标智能设备;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结合第七方面,在上述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选择子单元,用于当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二图像时,从存储的图像库中,选择与所述第二图像匹配的目标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所述智能摄像设备对所述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识别子单元,用于当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二图像时,从所述第二图像中,识别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记;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设备标记,从存储的设备标记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七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时,基于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从存储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所述第一夹角为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所述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夹角;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七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
第三获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眼球信息,从存储的眼球信息与控制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控制操作;
控制子单元,用于基于获取的控制操作,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中携带智能床垫标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智能床垫标识,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与所述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使所述智能摄像设备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并返回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眼球信息,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结合第八方面,在上述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光指向,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识别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
第二识别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所述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八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识别子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瞳相对正常注视方向的眼瞳偏移角度;
基于所述眼瞳偏移角度,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八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从存储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八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
发送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目光指向发送给所述智能摄像设备,使所述智能摄像设备对所述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并返回所述第二图像;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智能摄像设备返回的第二图像时,基于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八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
从存储的图像库中,选择与所述第二图像匹配的目标图像;
将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八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二图像中,识别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记;
基于所述设备标记,从存储的设备标记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
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八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眼球信息,从存储的眼球信息与控制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控制操作;
控制子单元,用于基于获取的控制操作,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当接收到智能床垫通过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确定设备标识信息,以及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待控制的目标智能设备;
将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眼球信息发送给所述中转设备,使所述中转设备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眼球信息,控制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当接收到智能床垫通过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
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眼球信息发送给所述中转设备,使所述中转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眼球信息,控制目标智能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中携带智能床垫标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基于所述智能床垫标识,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与所述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使所述智能摄像设备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并基于所述第一图像返回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待控制的目标智能设备;
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中携带智能床垫标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基于所述智能床垫标识,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与所述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使所述智能摄像设备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并返回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眼球信息,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实施例通过中转设备实现智能床垫、智能摄像设备和目标智能设备之间的交互,使智能床垫对图像进行采集,并从采集的图像中获取设备标识信息和眼球信息,从而基于设备标识信息和眼球信息实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使用户无需使用遥控器就可以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提升了用户在控制目标智能设备时的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时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设备控制系统架构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三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四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五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眼瞳偏移角度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水平方向和指定方向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六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模块的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确定单元的框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二确定单元的框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框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三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框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四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框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模块的框图。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种确定单元的框图。
图1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种确定单元的框图。
图2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三种确定单元的框图。
图2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单元的框图。
图2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五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框图。
图2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模块的框图。
图2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确定单元的框图。
图2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种第二确定单元的框图。
图2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种第二确定单元的框图。
图2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单元的框图。
图2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六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框图。
图2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七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框图。
图3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八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框图。
图3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九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进行介绍。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控制系统架构图。参见图1,该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包括智能床垫、中转设备、智能摄像设备和目标智能设备,智能床垫、智能摄像设备和目标智能设备分别与中转设备之间通过网络或者蓝牙连接,且智能床垫、智能摄像设备和目标智能设备之间的消息交互可以通过中转设备完成。其中,该智能床垫用于触发智能床垫、智能摄像设备和目标智能设备之间的消息交互机制,该智能摄像设备用于获取眼球信息和设备标识信息,该中转设备可以基于眼球信息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用于智能摄像设备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当接收到智能床垫通过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对该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该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该智能床垫时触发。
在步骤202中,基于该第一图像,确定设备标识信息,以及确定该用户的眼球信息,该设备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待控制的目标智能设备。
在步骤203中,将该设备标识信息和该眼球信息发送给该中转设备,使该中转设备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和该眼球信息,控制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智能摄像设备可通过中转设备接收由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并进行图像采集,通过采集到的图像确定设备标识信息和眼球信息,使中转设备基于设备标识信息和眼球信息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从而使用户无需使用遥控器就可以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使得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更为便捷容易,提升了用户在控制目标智能设备时的用户体验。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第一图像,确定设备标识信息,包括:
从该第一图像中确定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基于该目光指向确定该设备标识信息。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从该第一图像中确定该用户的目光指向,包括:
对该第一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
基于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该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该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该用户的目光指向,包括:
基于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确定该用户的眼瞳相对正常注视方向的眼瞳偏移角度;
基于该眼瞳偏移角度,确定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目光指向确定该设备标识信息,包括:
对该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将该第二图像确定为该设备标识信息;或者,
确定该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该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将该第一夹角和该第二夹角确定为该设备标识信息。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均可按照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用于智能摄像设备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当接收到智能床垫通过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对该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该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该智能床垫时触发。
在步骤302中,确定该用户的眼球信息。
在步骤303中,将该第一图像和该眼球信息发送给该中转设备,使该中转设备基于该第一图像和该眼球信息,控制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智能摄像设备可通过中转设备接收由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并进行图像采集,通过采集到的图像确定眼球信息,使中转设备基于采集到的图像和眼球信息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从而使用户无需使用遥控器就可以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使得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更为便捷容易,提升了用户在控制目标智能设备时的用户体验。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将该第一图像和该眼球信息发送给该中转设备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该中转设备发送的目光指向时,对该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该目光指向为该中转设备对该第一图像分析得到;
将该第二图像发送给该中转设备。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均可按照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三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用于中转设备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01中,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该图像采集请求中携带智能床垫标识,该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该智能床垫时触发。
在步骤402中,基于该智能床垫标识,将该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与该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使该智能摄像设备对该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并基于该第一图像返回设备标识信息和该用户的眼球信息,该设备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待控制的目标智能设备。
在步骤403中,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和该眼球信息,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中转设备可以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并将该请求发送给智能摄像设备,接收使智能摄像设备基于采集的图像返回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眼球信息,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和眼球信息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用户无需使用遥控器就可以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使得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更为便捷容易,提升了用户在控制目标智能设备时的用户体验。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和该眼球信息,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
基于该眼球信息,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当该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二图像时,从存储的图像库中,选择与该第二图像匹配的目标图像,该第二图像为该智能摄像设备对该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
将该目标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当该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二图像时,从该第二图像中,识别该第二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记;
基于该设备标记,从存储的设备标记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
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当该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时,基于该第一夹角和该第二夹角,从存储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该第一夹角为该用户的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该第二夹角为该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夹角;
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眼球信息,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基于该眼球信息,从存储的眼球信息与控制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控制操作;
基于获取的控制操作,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均可按照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四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用于中转设备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501中,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该图像采集请求中携带智能床垫标识,该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该智能床垫时触发。
在步骤502中,基于该智能床垫标识,将该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与该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使该智能摄像设备对该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并返回该第一图像和该用户的眼球信息。
在步骤503中,基于该第一图像和该眼球信息,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中转设备可以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并将该请求发送给智能摄像设备,接收智能摄像设备返回的采集到的图像和眼球信息,基于该图像和眼球信息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用户无需使用遥控器就可以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使得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更为便捷容易,提升了用户在控制目标智能设备时的用户体验。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第一图像和该眼球信息,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从该第一图像中确定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基于该目光指向,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
基于该眼球信息,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从该第一图像中确定该用户的目光指向,包括:
对该第一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
基于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该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该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该用户的目光指向,包括:
基于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确定该用户的眼瞳相对正常注视方向的眼瞳偏移角度;
基于该眼瞳偏移角度,确定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目光指向,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确定该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该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
基于该第一夹角和该第二夹角,从存储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
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目光指向,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将该目光指向发送给该智能摄像设备,使该智能摄像设备对该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并返回该第二图像;
当接收到该智能摄像设备返回的第二图像时,基于该第二图像,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第二图像,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从存储的图像库中,选择与该第二图像匹配的目标图像;
将该目标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第二图像,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从该第二图像中,识别该第二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记;
基于该设备标记,从存储的设备标记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
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眼球信息,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基于该眼球信息,从存储的眼球信息与控制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控制操作;
基于获取的控制操作,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均可按照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601中,智能床垫检测到作用于该智能床垫上的压力,得到压力数据,当该压力数据大于或等于压力阈值时,该智能床垫向中转设备发送该图像采集请求,该图像采集请求中携带智能床垫标识。
其中,智能床垫中可以安装压力检测装置,该智能床垫可以通过该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作用于智能床垫上的压力,进而得到压力数据,比如,该压力检测装置可以为压力传感器等等,通过该压力传感器得到的压力数据可以为30千克,50千克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由于当用户使用智能床垫时,会对智能床垫产生较大的压力,因此,智能床垫可以通过检测得到的压力数据,判断是否有用户使用该智能床垫。而当检测得到的压力数据大于或等于压力阈值时,确定作用于该智能床垫上的压力较大,进而可以确定此时有用户正在使用该智能床垫,且该用户可能是躺卧在该智能床垫上。另外,当用户躺卧在该智能床垫上时,用户通常需要关闭智能电视、降低智能空调的温度等,因此,该智能床垫可以向中转设备发送该图像采集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压力阈值可以事先设置,比如,压力阈值可以为30千克、40千克、50千克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比如,压力阈值为30千克,当用户使用智能床垫且用户体重为50千克时,该智能床垫通过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数据为50千克,压力数据大于压力阈值,则说明用户正在使用该智能床垫,因此,该智能床垫可以向中转设备发送图像采集请求。
还需要说明的是,智能床垫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智能床垫,也即是,智能床垫标识为该智能床垫的标识,且该智能床垫标识可以为该智能床垫的MAC(Media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出厂序列号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中转设备用于实现智能床垫、智能摄像设备和目标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该中转设备可以与智能床垫、智能摄像设备和目标智能设备位于同一局域网中,且中转设备可以为家庭路由器、家庭服务器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再者,智能床垫、智能摄像设备和目标智能设备中均可以设置有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网络)、蓝牙或者其它无线通信芯片,从而可以通过自身内置的wifi、蓝牙或者其它无线通信芯片来和服务器进行通信,也即是,智能床垫、智能摄像设备和目标智能设备分别与中转设备之间的消息传递可以通过wifi实现,也可以通过蓝牙实现,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步骤602中,当中转设备接收到该图像采集请求时,基于该智能床垫标识,将该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与该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中转设备可以通过用户的眼球信息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而通常用户在使用智能床垫时可能会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因此,为了获取用户的眼球信息,需要通过智能摄像设备对图像进行采集,也即是,当该中转设备接收到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该中转设备基于该图像采集请求携带的智能床垫标识,从存储的智能床垫标识与智能摄像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摄像设备标识,并将获取的智能摄像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摄像设备确定为与该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从而将该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该智能摄像设备。
其中,当智能床垫和智能摄像设备绑定时,中转设备中可以存储有智能床垫标识和智能摄像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即是,中转设备基于该智能床垫标识,将该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与该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之前,可以接收设备绑定请求,该设备绑定请求中可以携带智能床垫标识和智能摄像设备标识,之后,该中转设备可以存储该智能床垫标识与该智能摄像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该设备绑定请求的发送者可以为智能床垫、智能摄像设备等,当然也可以为智能终端,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另外,一个智能床垫可以绑定一个智能摄像设备,也可以同时绑定多个智能摄像设备,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该智能摄像设备标识用于唯一标识该智能摄像设备,也即是,该智能摄像设备标识为该智能摄像设备的标识,且该智能摄像设备标识可以为该智能摄像设备的MAC地址、出厂序列号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并不做具体限定。
比如,智能床垫标识为智能床垫的出厂序列号,智能摄像设备标识为该智能摄像设备的出厂序列号,该图像采集请求携带的智能床垫标识为0001,则该中转设备可以基于该智能床垫标识0001,从如表1所示的智能床垫标识与智能摄像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摄像设备标识为000A和000B,并将该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智能摄像设备标识为000A和000B的智能摄像设备。
表1
智能床垫标识 智能摄像设备标识
0001 000A、000B
0002 000C
0003 000D、000E
…… ……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仅以上述表1所示的智能床垫标识与智能摄像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例进行说明,上述表1并不对本公开实施例构成限定。
在步骤603中,当智能摄像设备接收到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对该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
由于设备标识信息用于确定目标智能设备,而设备标识信息可以基于第一图像获取得到,因此,当智能摄像设备接收到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需要对该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
另外,由于用户在使用该智能床垫时,用户可能在智能床垫上处于不同的位置,同样也可能有不同的姿势,而第一图像需要采集到用户的脸部正面图像,因此,为了确保可以采集到用户的脸部正面图像,通常可以在智能床垫周围设置多个与该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使该多个智能摄像设备同时进行图像采集,从而通过多个智能摄像设备进行采集时,可以提高获取用户的脸部正面图像的可靠性。换句话说,对第一图像的采集可以通过一个智能摄像设备进行采集,也可以通过多个智能摄像设备进行采集,只需采集到用户的脸部正面图像即可,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与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可以安装在该智能床垫周围的任意一个位置,比如,该智能摄像设备可以安装在该智能床垫的床头、床尾等位置,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步骤604中,智能摄像设备基于该第一图像,确定设备标识信息,以及确定该用户的眼球信息,该设备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待控制的目标智能设备。
由于设备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待控制的目标智能设备,因此,为了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智能摄像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图像,确定设备标识信息。而智能摄像设备基于第一图像,确定设备标识信息的操作可以为:智能摄像设备从该第一图像中确定该用户的目光指向;基于该目光指向确定设备标识信息。
其中,智能摄像设备从该第一图像中确定该用户的目光指向的操作可以为:对该第一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基于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该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而智能摄像设备对该第一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的操作可以为:对该第一图像进行人体识别,并对识别到的人体进行人脸识别,从而得到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
其中,基于该用户眼睛所在位置,对该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该用户目光指向的操作可以为:智能摄像设备基于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确定该用户的眼瞳相对正常注视方向的眼瞳偏移角度;基于该眼瞳偏移角度,确定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当智能摄像设备确定该用户的眼瞳相对正常注视方向的眼瞳偏移角度时,基于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确定眼瞳的正常注视方向和当前眼瞳在眼眶中的位置,从而确定该用户的眼瞳相对正常注视方向的眼瞳偏移角度,如图7所示,在图7中标识了眼瞳的正常注视方向和用户的眼瞳相对正常注视方向的眼瞳偏移角度。另外,智能摄像设备可以确定用户左眼的眼瞳相对左眼正常注视方向的眼瞳偏移角度,也可以确定用户右眼眼瞳相对右眼正常注视方向的眼瞳偏移角度,同样还可以同时确定用户双眼眼瞳相对正常注视方向的眼瞳偏移角度,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正常注视方向是指用户眼瞳位于眼眶的正中央位置时,用户注视的方向,也即是,该正常注视方向为用户的眼睛注视正前方的方向。
再者,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关于人脸识别、人体识别、目光识别的具体操作过程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阐述。
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是通过用户的眼球信息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而用户的眼球信息一般与用户的目光指向存在关联关系,且目标智能设备是基于设备标识信息来确定,因此,为了确定目标智能设备,该智能摄像设备需要基于该目光指向确定该设备标识信息,而智能摄像基于该目光指向确定该设备标识信息的操作可以为:对该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将该第二图像确定为该设备标识信息;或者,确定该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该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将该第一夹角和该第二夹角确定为该设备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水平方向是指目光指向垂直映射于水平面的方向,而指定方向是指事先设置的方向,比如,指定方向为平行于智能床垫床头的方向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比如,水平方向和指定方向可如图8所示,且图8中的夹角a为第一夹角,夹角b为第二夹角。
另外,由于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操作可以基于用户眼球信息来确定,而为了确定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操作,智能摄像设备需要确定该用户的眼球信息。而智能摄像设备确定该用户的眼球信息的操作可以为:确定用户注视目标智能设备的注视时长,将该注视时长确定为该用户的眼球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眼球信息用于确定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操作,该眼球信息可以是用户目光注视目标智能设备的注视时长,该注视时长可以是3秒、5秒、10秒等,且每一个注视时长对应一个控制操作,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该眼球信息不仅可以为用户注视目标智能设备的注视时长,当然,实际应用中,该眼球信息还可以为用户眼球的移动方向或者转动方向,该移动方向可以是向左移动、向右移动等,该转动方向可以为向右转动、向左转动等,且每个方向对应一个控制操作,本公开实施例同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步骤605中,智能摄像设备将设备标识信息和眼球信息发送给该中转设备。
由于目标智能设备是通过中转设备进行控制,因此,为了使该中转设备基于设备标识信息和眼球信息,控制目标智能设备,该智能摄像设备可以将设备标识信息和眼球信息发送给该中转设备。
在步骤606中,当中转设备接收到智能摄像设备发送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眼球信息时,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
由于设备标识信息的内容存在不同,因此,中转设备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有如下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当该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二图像时,中转设备从存储的图像库中,选择与该第二图像匹配的目标图像,该第二图像为该智能摄像设备对该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将该目标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其中,当该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二图像时,从存储的图像库中,选择与该第二图像匹配的目标图像的操作可以为:对该第二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得到第二图像中智能设备所在的图像区域,并从存储的图像库中,选择与第二图像中智能设备所在图像区域相同的图像,将该图像确定为目标图像;或者,确定第二图像与存储的图像库中的图像之间的相似度,基于确定的相似度,从该图像库中,选择与第二图像之间的相似度大于相似度阈值的图像,并将选择的图像确定为目标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相似度阈值可以事先设置,比如,相似阈值为可以为95%、90%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第二种方式,当该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二图像时,中转设备从该第二图像中,识别该第二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记;基于该设备标记,从存储的设备标记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比如,中转设备从该第二图像中识别到的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记为标记1,则中转设备基于该标记1,从如下表2所示的设备标记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为ID1,因此,中转设备将ID1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目标智能设备。
表2
设备标记 智能设备标识
标记1 ID1
标记2 ID2
标记3 ID3
…… ……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仅以上述表2所示的设备标记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例进行说明,上述表2并不对本公开实施例构成限定。
其中,该第二图像中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记的识别方式可以是图像识别方式,也可以是其他识别方式,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设备标记用于唯一标记对应的智能设备,该设备标记可以事先设置,比如,该设备被标记可以为二维码、条形码或者其他可识别标记,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智能设备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智能设备,该智能设备标识可以事先设置,比如,该智能设备标识可以为MAC地址、出厂序列号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再者,设备标记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样可以事先设置,也即是,中转设备基于该设备标记,从存储的设备标记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之前,可以接收标记设置请求,该标记设置请求中可以携带该设备标记和该智能设备标识,之后,该中转设备可以存储该设备标记和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三种方式,当该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时,基于该第一夹角和该第二夹角,从存储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该第一夹角为该用户的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该第二夹角为该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夹角;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比如,当第一夹角为10度,第二夹角为30度时,基于第一夹角10度和第二夹角30度,从如下表3所示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为ID1,并获取该智能设备标识ID1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目标智能设备。
表3
第一夹角 第二夹角 智能设备标识
10度 30度 ID1
45度 90度 ID2
10度 120度 ID3
…… …… ……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仅以上述表3所示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与智能摄像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例进行说明,上述表3并不对本公开实施例构成限定。
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的操作可以由中转设备完成,也可以由智能摄像设备完成,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以在中转设备中为例进行说明,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步骤607中,中转设备基于该眼球信息,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由于眼球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操作存在对应关系,因此,中转设备可以基于该眼球信息,从存储的眼球信息与控制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控制操作;基于获取的控制操作,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使该目标智能设备执行该控制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眼球信息与控制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事先设置,也即是,中转设备基于眼球信息,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之前,可以接收眼球控制关联请求,该眼球控制关联请求中可以携带该眼球信息和该控制操作,之后,该中转设备可以存储该眼球信息和控制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比如,眼球信息为3秒时,对应的控制操作可以为关闭智能设备,眼球信息为5秒时,对应的控制操作可以为开启智能设备,而当智能设备为智能空调时,眼球信息为10秒对应的控制操作可以为降低温度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该眼球控制关联请求的发送者可以为智能床垫、智能摄像设备等,当然还可以为智能终端,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再者,如果控制操作为仅仅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开关控制的操作,那么中转设备基于眼球信息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开关控制的操作还可以为:当目标智能设备当前处于打开状态时,该中转设备可以基于该眼球信息向目标智能设备发送关闭消息,使目标智能设备关闭,而当目标智能设备当前处于关闭状态时,该中转设备可以基于该眼球信息向目标智能设备发送打开消息,使目标智能设备打开。
其中,目标智能设备当前所处的状态可以由中转设备存储,且中转设备对目标智能设备的状态进行切换后,还可以更新存储的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以便下次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比如,眼球信息为3秒,目标智能设备当前所处的状态为打开状态,该中转设备可以基于该眼球信息向目标智能设备发送关闭消息,使目标智能设备关闭。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智能床垫检测到大于或等于压力阈值的压力数据时,将通过中转设备触发智能摄像设备,使智能摄像设备采集图像,并通过智能摄像设备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和目光识别,从而使中转设备确定目标智能设备,并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用户无需使用遥控器就可以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使得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更为便捷容易,提升了用户在控制目标智能设备时的用户体验。
图9时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901中,智能床垫检测到作用于该智能床垫上的压力,得到压力数据,当该压力数据大于或等于压力阈值时,该智能床垫向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该图像采集请求中携带智能床垫标识。
该步骤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步骤601,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在一一赘述。
在步骤902中,当中转设备接收到该图像采集请求时,基于该智能床垫标识,将该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与该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
该步骤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602,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在一一赘述。
在步骤903中,当智能摄像设备接收到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对该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
该步骤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603,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在一一赘述。
在步骤904中,智能摄像设备确定该用户的眼球信息。
由于眼球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操作存在对应关系,因此,为了确定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操作,智能摄像设备需要确定该用户的眼球信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智能摄像设备确定该用户的眼球信息的操作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步骤604中确定眼球信息的操作,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步骤905中,智能摄像设备将该第一图像和该眼球信息发送给该中转设备。
由于目标智能设备是通过中转设备进行控制,因此,为了使该中转设备基于该第一图像和该眼球信息,控制目标智能设备,该智能摄像设备将该第一图像和该眼球信息发送给该中转设备。
在步骤906中,中转设备从该第一图像中确定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中转设备从第一图像中确定该用户的目光指向的操作可以为:中转设备对该第一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基于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该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其中,中转设备基于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该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该用户的目光指向的操作可以为:基于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确定该用户的眼瞳相对正常注视方向的眼瞳偏移角度;基于该眼瞳偏移角度,确定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图像识别和目光识别的详细过程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步骤603,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在一一赘述。
在步骤907中,中转设备基于该目光指向,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
中转设备基于该目光指向,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的操作可以有如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确定该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该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基于该第一夹角和该第二夹角,从存储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
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第二种方式,中转设备将该目光指向发送给该智能摄像设备,使该智能摄像设备对该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并返回该第二图像;当接收到该智能摄像设备返回的第二图像时,基于该第二图像,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
其中,中转设备将该目光指向发送给该智能摄像设备,使该智能摄像设备对该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并返回该第二图像的操作可以为:中转设备将该目光指向发送给该智能摄像设备,当智能摄像设备接收到该中转设备发送的目光指向时,对该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该目光指向为该中转设备对该第一图像分析得到;智能摄像设备将该第二图像发送给该中转设备。
而当中转设备接收到该智能摄像设备返回的第二图像时,基于该第二图像,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的操作有如下两种方式。
1)、从存储的图像库中,选择与该第二图像匹配的目标图像;将该目标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2)、从该第二图像中,识别该第二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记;基于该设备标记,从存储的设备标记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该步骤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步骤606,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在一一赘述。
在步骤908中,中转设备基于该眼球信息,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中转设备基于该眼球信息,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的操作可以为:基于该眼球信息,从存储的眼球信息与控制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控制操作;基于获取的控制操作,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该步骤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步骤607,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在一一赘述。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智能床垫接收到大于或等于压力阈值的压力数据时,将通过中转设备触发智能摄像设备,使智能摄像设备采集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发送给中转设备,通过中转设备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和目光识别,从而确定目标智能设备,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使用户不需要使用遥控器就可以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提升了用户在控制目标智能设备时的用户体验。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框图。如图10所示,该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模块1001、确定模块1002和发送模块1003。
图像采集模块1001,用于当接收到智能床垫通过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对该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该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该智能床垫时触发;
确定模块1002,用于基于该第一图像,确定设备标识信息,以及确定该用户的眼球信息,该设备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待控制的目标智能设备;
发送模块1003,用于将该设备标识信息和该眼球信息发送给该中转设备,使该中转设备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和该眼球信息,控制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该确定模块1002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10021,用于从该第一图像中确定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第二确定单元10022,用于基于该目光指向确定该设备标识信息。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该第一确定单元10021包括:
第一识别子单元100211,用于对该第一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
第二识别子单元100212,用于基于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该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二识别子单元100212,具体用于:
基于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确定该用户的眼瞳相对正常注视方向的眼瞳偏移角度;
基于该眼瞳偏移角度,确定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该第二确定单元10022包括:
图像采集子单元100221,用于对该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将该第二图像确定为该设备标识信息;或者,
确定子单元100222,用于确定该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该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将该第一夹角和该第二夹角确定为该设备标识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智能摄像设备可通过中转设备接收由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并进行图像采集,通过采集到的图像确定设备标识信息和眼球信息,使中转设备基于设备标识信息和眼球信息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从而使用户无需使用遥控器就可以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使得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更为便捷容易,提升了用户在控制目标智能设备时的用户体验。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框图。参照图14,该装置包括第一图像采集模块1401、确定模块1402和第一发送模块1403。
第一图像采集模块1401,用于当接收到智能床垫通过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对该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该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该智能床垫时触发;
确定模块1402,用于确定该用户的眼球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1403,用于将该第一图像和该眼球信息发送给该中转设备,使该中转设备基于该第一图像和该眼球信息,控制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图像采集模块1404,用于当接收到该中转设备发送的目光指向时,对该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该目光指向为该中转设备对该第一图像分析得到;
第二发送模块1405,用于将该第二图像发送给该中转设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智能摄像设备可通过中转设备接收由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并进行图像采集,通过采集到的图像确定眼球信息,使中转设备基于采集到的图像和眼球信息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从而使用户无需使用遥控器就可以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使得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更为便捷容易,提升了用户在控制目标智能设备时的用户体验。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框图。如图16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601、发送模块1602和控制模块1603。
接收模块1601,用于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该图像采集请求中携带智能床垫标识,该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该智能床垫时触发;
发送模块1602,用于基于该智能床垫标识,将该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与该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使该智能摄像设备对该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并基于该第一图像返回设备标识信息和该用户的眼球信息,该设备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待控制的目标智能设备;
控制模块1603,用于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和该眼球信息,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该控制模块1603包括:
确定单元16031,用于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
控制单元16032,用于基于该眼球信息,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该确定单元16031包括:
选择子单元160311,用于当该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二图像时,从存储的图像库中,选择与该第二图像匹配的目标图像,该第二图像为该智能摄像设备对该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
第一确定子单元160312,用于将该目标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该确定单元16031包括:
识别子单元160313,用于当该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二图像时,从该第二图像中,识别该第二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记;
第一获取子单元160314,用于基于该设备标记,从存储的设备标记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
第二确定子单元160315,用于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该确定单元16031包括:
第二获取子单元160316,用于当该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时,基于该第一夹角和该第二夹角,从存储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该第一夹角为该用户的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该第二夹角为该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夹角;
第三确定子单元160317,用于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该控制单元16032包括:
第三获取子单元160321,用于基于该眼球信息,从存储的眼球信息与控制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控制操作;
控制子单元160322,用于基于获取的控制操作,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中转设备可以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并将该请求发送给智能摄像设备,接收使智能摄像设备基于采集的图像返回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眼球信息,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和眼球信息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用户无需使用遥控器就可以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使得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更为便捷容易,提升了用户在控制目标智能设备时的用户体验。
图2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框图。如图22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2201、发送模块2202和控制模块2203。
接收模块2201,用于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该图像采集请求中携带智能床垫标识,该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该智能床垫时触发;
发送模块2202,用于基于该智能床垫标识,将该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与该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使该智能摄像设备对该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并返回该第一图像和该用户的眼球信息;
控制模块2203,用于基于该第一图像和该眼球信息,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该控制模块2203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22031,用于从该第一图像中确定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第二确定单元22032,用于基于该目光指向,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
控制单元22033,用于基于该眼球信息,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该第一确定单元22031包括:
第一识别子单元220311,用于对该第一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
第二识别子单元220312,用于基于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该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二识别子单元220312具体用于:
基于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确定该用户的眼瞳相对正常注视方向的眼瞳偏移角度;
基于该眼瞳偏移角度,确定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该第二确定单元22032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220321,用于确定该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该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
第一获取子单元220322,用于基于该第一夹角和该第二夹角,从存储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
第二确定子单元220323,用于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该第二确定单元22032包括:
发送子单元220324,用于将该目光指向发送给该智能摄像设备,使该智能摄像设备对该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并返回该第二图像;
第三确定子单元220325,用于当接收到该智能摄像设备返回的第二图像时,基于该第二图像,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三确定子单元220325具体用于:
从存储的图像库中,选择与该第二图像匹配的目标图像;
将该目标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三确定子单元220325具体用于:
从该第二图像中,识别该第二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记;
基于该设备标记,从存储的设备标记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
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该控制单元22033包括:
第二获取子单元220331,用于基于该眼球信息,从存储的眼球信息与控制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控制操作;
控制子单元220332,用于基于获取的控制操作,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中转设备可以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并将该请求发送给智能摄像设备,接收智能摄像设备返回的采集到的图像和眼球信息,基于该图像和眼球信息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用户无需使用遥控器就可以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使得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更为便捷容易,提升了用户在控制目标智能设备时的用户体验。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2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智能设备控制的装置2800的框图。例如,装置2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智能摄像头等。
参照图28,装置2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2802,存储器2804,电源组件2806,多媒体组件2808,音频组件2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2812,传感器组件2814,以及通信组件2816。
处理组件2802通常控制装置2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元件2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2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2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部件2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2808和处理组件2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2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2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2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2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2806为装置2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2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2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2808包括在所述装置2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2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2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2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2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2800处于操作模式,如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2804或经由通信组件2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2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2812为处理组件2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2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2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2814可以检测到设备2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2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2814还可以检测装置2800或装置2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2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2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2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2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2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2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28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2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2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部件2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部件2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2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28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2800的处理器2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智能摄像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智能摄像设备能够执行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智能床垫通过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对该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该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该智能床垫时触发;
基于该第一图像,确定设备标识信息,以及确定该用户的眼球信息,该设备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待控制的目标智能设备;
将该设备标识信息和该眼球信息发送给该中转设备,使该中转设备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和该眼球信息,控制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第一图像,确定设备标识信息,包括:
从该第一图像中确定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基于该目光指向确定该设备标识信息。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从该第一图像中确定该用户的目光指向,包括:
对该第一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
基于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该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该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该用户的目光指向,包括:
基于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确定该用户的眼瞳相对正常注视方向的眼瞳偏移角度;
基于该眼瞳偏移角度,确定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目光指向确定该设备标识信息,包括:
对该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将该第二图像确定为该设备标识信息;或者,
确定该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该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将该第一夹角和该第二夹角确定为该设备标识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智能摄像设备可通过中转设备接收由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并进行图像采集,通过采集到的图像确定设备标识信息和眼球信息,使中转设备基于设备标识信息和眼球信息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从而使用户无需使用遥控器就可以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使得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更为便捷容易,提升了用户在控制目标智能设备时的用户体验。
图2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智能设备控制的装置2900的框图。例如,装置29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智能摄像头等。
参照图29,装置29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2902,存储器2904,电源组件2906,多媒体组件2908,音频组件29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2912,传感器组件2914,以及通信组件2916。
处理组件2902通常控制装置29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元件29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9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29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29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部件29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2908和处理组件29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29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29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29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29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2906为装置29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29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29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2908包括在所述装置29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29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29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29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29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2900处于操作模式,如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2904或经由通信组件29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29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2912为处理组件29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29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29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2914可以检测到设备29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29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2914还可以检测装置2900或装置29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29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29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29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29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29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29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29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29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29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部件29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部件29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29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29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2900的处理器29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智能摄像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智能摄像设备能够执行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智能床垫通过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对该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该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该智能床垫时触发;
确定该用户的眼球信息;
将该第一图像和该眼球信息发送给该中转设备,使该中转设备基于该第一图像和该眼球信息,控制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将该第一图像和该眼球信息发送给该中转设备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该中转设备发送的目光指向时,对该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该目光指向为该中转设备对该第一图像分析得到;
将该第二图像发送给该中转设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智能摄像设备可通过中转设备接收由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并进行图像采集,通过采集到的图像确定眼球信息,使中转设备基于采集到的图像和眼球信息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从而使用户无需使用遥控器就可以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使得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更为便捷容易,提升了用户在控制目标智能设备时的用户体验。
图3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智能设备控制的装置3000的框图。例如,装置3000可以被提供为一中转设备。参照图30,装置3000包括处理组件30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30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部件30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30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
装置30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30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30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3050被配置为将装置30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3058。装置30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30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此外,处理组件30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下述方法,包括:
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该图像采集请求中携带智能床垫标识,该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该智能床垫时触发;
基于该智能床垫标识,将该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与该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使该智能摄像设备对该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并基于该第一图像返回设备标识信息和该用户的眼球信息,该设备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待控制的目标智能设备;
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和该眼球信息,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和该眼球信息,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
基于该眼球信息,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当该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二图像时,从存储的图像库中,选择与该第二图像匹配的目标图像,该第二图像为该智能摄像设备对该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
将该目标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当该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二图像时,从该第二图像中,识别该第二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记;
基于该设备标记,从存储的设备标记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
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当该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时,基于该第一夹角和该第二夹角,从存储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该第一夹角为该用户的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该第二夹角为该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夹角;
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眼球信息,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基于该眼球信息,从存储的眼球信息与控制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控制操作;
基于获取的控制操作,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中转设备可以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并将该请求发送给智能摄像设备,接收使智能摄像设备基于采集的图像返回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眼球信息,基于该设备标识信息和眼球信息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用户无需使用遥控器就可以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使得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更为便捷容易,提升了用户在控制目标智能设备时的用户体验。
图3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智能设备控制的装置3100的框图。例如,装置3100可以被提供为一中转设备。参照图31,装置3100包括处理组件31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31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部件31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31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
装置31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31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31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3150被配置为将装置31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3158。装置31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31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此外,处理组件31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下述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该图像采集请求中携带智能床垫标识,该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该智能床垫时触发;
基于该智能床垫标识,将该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与该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使该智能摄像设备对该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并返回该第一图像和该用户的眼球信息;
基于该第一图像和该眼球信息,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第一图像和该眼球信息,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从该第一图像中确定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基于该目光指向,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
基于该眼球信息,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从该第一图像中确定该用户的目光指向,包括:
对该第一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
基于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该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该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该用户的目光指向,包括:
基于该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确定该用户的眼瞳相对正常注视方向的眼瞳偏移角度;
基于该眼瞳偏移角度,确定该用户的目光指向。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目光指向,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确定该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该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
基于该第一夹角和该第二夹角,从存储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
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目光指向,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将该目光指向发送给该智能摄像设备,使该智能摄像设备对该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并返回该第二图像;
当接收到该智能摄像设备返回的第二图像时,基于该第二图像,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第二图像,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从存储的图像库中,选择与该第二图像匹配的目标图像;
将该目标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第二图像,确定该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从该第二图像中,识别该第二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记;
基于该设备标记,从存储的设备标记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
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该目标智能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基于该眼球信息,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基于该眼球信息,从存储的眼球信息与控制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控制操作;
基于获取的控制操作,对该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中转设备可以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并将该请求发送给智能摄像设备,接收智能摄像设备返回的采集到的图像和眼球信息,基于该图像和眼球信息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用户无需使用遥控器就可以对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使得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更为便捷容易,提升了用户在控制目标智能设备时的用户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40)

1.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智能床垫通过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以及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对所述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二图像确定为设备标识信息,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待控制的目标智能设备;或者,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将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确定为所述设备标识信息;
将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眼球信息发送给所述中转设备,使所述中转设备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眼球信息,控制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包括:
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
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所述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所述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瞳相对正常注视方向的眼瞳偏移角度;
基于所述眼瞳偏移角度,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4.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智能床垫通过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
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眼球信息发送给所述中转设备,使所述中转设备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基于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从存储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目标智能设备;基于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眼球信息发送给所述中转设备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中转设备发送的目光指向时,对所述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所述目光指向为所述中转设备对所述第一图像分析得到;
将所述第二图像发送给所述中转设备。
6.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中携带智能床垫标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基于所述智能床垫标识,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与所述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使所述智能摄像设备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并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以及用户的眼球信息,对所述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二图像确定为设备标识信息;或者,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将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确定为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并返回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待控制的目标智能设备;
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基于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当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二图像时,从存储的图像库中,选择与所述第二图像匹配的目标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所述智能摄像设备对第一图像中用户的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
将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当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二图像时,从所述第二图像中,识别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记;
基于所述设备标记,从存储的设备标记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
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当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时,基于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从存储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所述第一夹角为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所述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夹角;
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基于所述眼球信息,从存储的眼球信息与控制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控制操作;
基于获取的控制操作,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12.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中携带智能床垫标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基于所述智能床垫标识,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与所述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使所述智能摄像设备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并返回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
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
基于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从存储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
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目标智能设备;
基于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包括:
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
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所述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所述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瞳相对正常注视方向的眼瞳偏移角度;
基于所述眼瞳偏移角度,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光指向,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将所述目光指向发送给所述智能摄像设备,使所述智能摄像设备对所述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并返回所述第二图像;
当接收到所述智能摄像设备返回的第二图像时,基于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从存储的图像库中,选择与所述第二图像匹配的目标图像;
将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包括:
从所述第二图像中,识别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记;
基于所述设备标记,从存储的设备标记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
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基于所述眼球信息,从存储的眼球信息与控制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控制操作;
基于获取的控制操作,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19.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智能床垫通过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以及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图像采集子单元或确定子单元;所述图像采集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二图像确定为设备标识信息,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待控制的目标智能设备;所述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将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确定为所述设备标识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眼球信息发送给所述中转设备,使所述中转设备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眼球信息,控制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识别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
第二识别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所述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识别子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瞳相对正常注视方向的眼瞳偏移角度;
基于所述眼瞳偏移角度,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22.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智能床垫通过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眼球信息发送给所述中转设备,使所述中转设备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基于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从存储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目标智能设备;基于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中转设备发送的目光指向时,对所述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所述目光指向为所述中转设备对所述第一图像分析得到;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图像发送给所述中转设备。
24.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中携带智能床垫标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智能床垫标识,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与所述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使所述智能摄像设备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并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以及用户的眼球信息,对所述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二图像确定为设备标识信息;或者,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将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确定为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并返回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待控制的目标智能设备;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选择子单元,用于当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二图像时,从存储的图像库中,选择与所述第二图像匹配的目标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所述智能摄像设备对第一图像中用户的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识别子单元,用于当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二图像时,从所述第二图像中,识别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记;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设备标记,从存储的设备标记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为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时,基于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从存储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所述第一夹角为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所述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夹角;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第三获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眼球信息,从存储的眼球信息与控制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控制操作;
控制子单元,用于基于获取的控制操作,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30.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中携带智能床垫标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智能床垫标识,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与所述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使所述智能摄像设备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并返回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
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第二确定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第一确定子单元、第一获取子单元和第二确定子单元,所述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所述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从存储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所述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目标智能设备;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识别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
第二识别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对所述用户的眼睛进行目光识别,得到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识别子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用户的眼睛所在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瞳相对正常注视方向的眼瞳偏移角度;
基于所述眼瞳偏移角度,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
发送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目光指向发送给所述智能摄像设备,使所述智能摄像设备对所述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并返回所述第二图像;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智能摄像设备返回的第二图像时,基于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
从存储的图像库中,选择与所述第二图像匹配的目标图像;
将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二图像中,识别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记;
基于所述设备标记,从存储的设备标记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
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36.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眼球信息,从存储的眼球信息与控制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控制操作;
控制子单元,用于基于获取的控制操作,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37.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当接收到智能床垫通过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以及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对所述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二图像确定为设备标识信息,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待控制的目标智能设备;或者,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将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确定为所述设备标识信息;
将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眼球信息发送给所述中转设备,使所述中转设备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眼球信息,控制所述目标智能设备。
38.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当接收到智能床垫通过中转设备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时,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确定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
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眼球信息发送给所述中转设备,使所述中转设备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基于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从存储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目标智能设备;基于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39.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中携带智能床垫标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基于所述智能床垫标识,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与所述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使所述智能摄像设备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并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以及用户的眼球信息,对所述目光指向所指向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二图像确定为设备标识信息;或者,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将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确定为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并返回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所述设备标识信息用于确定待控制的目标智能设备;
基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40.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智能床垫发送的图像采集请求,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中携带智能床垫标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为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床垫时触发;
基于所述智能床垫标识,将所述图像采集请求发送给与所述智能床垫绑定的智能摄像设备,使所述智能摄像设备对所述智能床垫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并返回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用户的眼球信息;
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用户的目光指向;
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确定所述目光指向与指定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
基于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从存储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与智能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智能设备标识;
将获取的智能设备标识对应的智能设备确定为目标智能设备;
基于所述眼球信息,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CN201510792231.5A 2015-11-17 2015-11-17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4681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92231.5A CN105468144B (zh) 2015-11-17 2015-11-17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MX2016004501A MX365738B (es) 2015-11-17 2015-12-25 Metodo y dispositivo para controlar equipo inteligente.
PCT/CN2015/099021 WO2017084173A1 (zh) 2015-11-17 2015-12-25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RU2016118481A RU2656690C1 (ru) 2015-11-17 2015-12-25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ым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м
KR1020187009655A KR101942082B1 (ko) 2015-11-17 2015-12-25 스마트기기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JP2018518410A JP6423129B1 (ja) 2015-11-17 2015-12-25 スマートデバイス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5/219,791 US9894260B2 (en) 2015-11-17 2016-07-26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EP16190832.2A EP3171293A1 (en) 2015-11-17 2016-09-27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92231.5A CN105468144B (zh) 2015-11-17 2015-11-17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68144A CN105468144A (zh) 2016-04-06
CN105468144B true CN105468144B (zh) 2019-02-12

Family

ID=55605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92231.5A Active CN105468144B (zh) 2015-11-17 2015-11-17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894260B2 (zh)
EP (1) EP3171293A1 (zh)
JP (1) JP6423129B1 (zh)
KR (1) KR101942082B1 (zh)
CN (1) CN105468144B (zh)
MX (1) MX365738B (zh)
RU (1) RU2656690C1 (zh)
WO (1) WO20170841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41087B2 (en) * 2015-02-24 2019-10-15 Sleep Number Corporation Mattress with adjustable firmness
CN105942749B (zh) * 2016-05-30 2019-03-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视床及其工作方法
CN106599876A (zh) * 2016-12-28 2017-04-26 重庆金鑫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832653A (zh) * 2017-10-27 2018-03-23 上海京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医疗终端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KR102582863B1 (ko) 2018-09-07 2023-09-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의도 기반 제스처 인식 방법 및 장치
CN112665136B (zh) * 2021-01-08 2022-05-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基于智能床垫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智能床垫
CN114253396A (zh) * 2021-11-15 2022-03-29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4027667B (zh) * 2021-12-01 2023-08-15 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离床状态判定方法、装置、智能床垫及介质
CN115191774B (zh) * 2022-07-28 2023-06-23 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动床的调节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3401A (zh) * 2011-12-29 2012-06-2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电视机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2981625A (zh) * 2012-12-05 2013-03-20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眼动遥控方法和系统
CN104977904A (zh) * 2014-04-04 2015-10-14 浙江大学 一种可见即可控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73931A1 (en) * 2002-10-10 2004-04-15 Tempur World, Inc. Interactive bed display
CN1174337C (zh) * 2002-10-17 2004-11-03 南开大学 识别人眼注视与否的方法和装置及其应用
JP3931889B2 (ja) * 2003-08-19 2007-06-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方法
JP4490089B2 (ja) * 2003-12-22 2010-06-23 フクダ電子株式会社 無線テレメータ、セントラルモニタ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患者監視システム
US8690751B2 (en) * 2003-12-31 2014-04-08 Raphael Auphan Sleep and environment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RU2370817C2 (ru) * 2004-07-29 2009-10-20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отслеживания объекта
JP4837762B2 (ja) * 2009-06-18 2011-12-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載機器操作装置
US20120053423A1 (en) * 2010-08-24 2012-03-01 Christopher Kenalty Smart mattress
EP2663230B1 (en) * 2011-01-12 2015-03-18 Koninklijke Philips N.V. Improved detection of breathing in the bedroom
US10120438B2 (en) 2011-05-25 2018-11-06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Eye gaze to alter device behavior
CN102508551B (zh) 2011-11-18 2014-06-18 北京恒信彩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目光捕捉方法和采用目光捕捉的人机交互方法
US10013053B2 (en) 2012-01-04 2018-07-03 Tobii Ab System for gaze interaction
US9375142B2 (en) * 2012-03-15 2016-06-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Learning patient monitoring and intervention system
AU2012386942B2 (en) * 2012-07-31 2015-11-05 Zhigang Zhang Intelligent mattress
CN103873959B (zh) * 2012-12-13 2019-02-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US20160162039A1 (en) 2013-07-21 2016-06-09 Pointgrab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ouchless activation of a device
US9830424B2 (en) * 2013-09-18 2017-11-28 Hill-Rom Services, Inc. Bed/room/patient associ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15064476A (ja) * 2013-09-25 2015-04-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を制御する方法
CA2836431C (en) * 2013-12-16 2018-02-20 Blue Ocean Laboratories, Inc. A sleep system for obtaining sleep information
US20150281659A1 (en) * 2014-03-11 2015-10-01 Hill-Rom Services, Inc. Image transmission or recording triggered by bed event
US9600080B2 (en) * 2014-10-02 2017-03-21 Google Inc. Non-line-of-sight radar-based gesture recognition
CN104606003A (zh) * 2015-02-02 2015-05-13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护理床及其工作方法
US20170020391A1 (en) * 2015-07-24 2017-01-26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Biomedical devices for real time medical condition monitoring using biometric base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US20170020440A1 (en) * 2015-07-24 2017-01-26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Biomedical devices for biometric base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leep monitoring
US20170020441A1 (en) * 2015-07-24 2017-01-26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Systems and biomedical devices for sensing and for biometric base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CN105045240A (zh) * 2015-07-31 2015-11-1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家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117007B (zh) * 2015-08-20 2019-02-1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智能垫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3401A (zh) * 2011-12-29 2012-06-2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电视机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2981625A (zh) * 2012-12-05 2013-03-20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眼动遥控方法和系统
CN104977904A (zh) * 2014-04-04 2015-10-14 浙江大学 一种可见即可控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42082B1 (ko) 2019-01-24
JP6423129B1 (ja) 2018-11-14
KR20180040719A (ko) 2018-04-20
JP2018536222A (ja) 2018-12-06
CN105468144A (zh) 2016-04-06
WO2017084173A1 (zh) 2017-05-26
MX365738B (es) 2019-06-12
RU2656690C1 (ru) 2018-06-06
US20170142317A1 (en) 2017-05-18
MX2016004501A (es) 2017-07-04
EP3171293A1 (en) 2017-05-24
US9894260B2 (en) 2018-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8144B (zh)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204742B (zh)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537365B (zh) 触摸按键和指纹识别实现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828201B (zh) 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156064B (zh) 互动目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094321B (zh)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210919B (zh) 用于确定宠物状态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
CN112118380B (zh) 相机操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572299A (zh) 摄像头开启方法及装置
CN105049807B (zh) 监控画面声音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4156149A (zh) 拍摄参数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3901901A (zh) 一种视频终端的屏幕旋转方法及装置
CN104464238B (zh) 移动终端之间的操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039040A (zh) 智能灯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468152A (zh)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终端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5159112A (zh) 环境参数处理方法和装置、网络设备
CN103955275A (zh) 应用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648412A (zh) 投影仪控制方法、装置和投影仪
CN105528151A (zh) 亮度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3955274B (zh) 应用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933419A (zh) 获取虹膜图像的方法、装置及红膜识别设备
CN106131416A (zh) 双摄像头的变焦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210495A (zh) 图像拍摄方法和装置
CN107529699A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292320A (zh) 控制被控设备运行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