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51274A - 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51274A
CN105451274A CN201511029927.9A CN201511029927A CN105451274A CN 105451274 A CN105451274 A CN 105451274A CN 201511029927 A CN201511029927 A CN 201511029927A CN 105451274 A CN105451274 A CN 1054512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access point
access
signaling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299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三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2992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512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51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1274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107552 priority patent/WO2017114057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当基站确定需要进行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融合时,所述基站向与其连接的UE发送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中携带第二网络的接入点信息;所述基站向所述接入点发送融合准备信令,所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所述UE的标识信息;当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第一连接成功信令时,执行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融合;或者,当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第二连接成功信令时,执行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融合。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装置。采用本发明,具有可降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融合的信息获取难度,提高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融合的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用户数量的急剧增长,以及高清晰多媒体流业务的快速涌现,无线频谱资源越来越稀缺。但与此同时,用户对网络的速率及网络覆盖连续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日益增长的无线需求与昂贵有限的授权频谱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目前,许多运营商已通过在非授权频谱上部署无线局域网络(英文: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WLAN)来分流无线业务,减轻移动网络的负担。然而,目前运营商的移动网络与WLAN网络是两个独立运营的网络,而且往往WLAN网络处于低利用率的状态。现有技术提供了长期演进(英文:LongTermEvolution,LTE)网络和WLAN网络在无线接入网(英文:RadioAccessNetwork,RAN)侧进行融合的技术。
现有技术中,LTE演进型基站(英文:evolvedNodeB,eNB)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时,通常是通过操作管理维护(英文:OperationAdministrationandmaintenance,OAM)等方式获取WLAN网络的信息,并通过广播信令等方式将WLAN网络的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英文:UserEquipment,UE),以供UE将其业务分流到WLAN侧,实现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现有技术中,UE获取WLAN网络的信息耗时较长,使得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效率低。此外,由于OAM无法提供WLAN网络的所有信息,使得LTEeNB无法获取OAM获取不到的WLAN网络的特有信息,例如动态变化的WLAN接入点(英文:Accesspoint,AP)信息,提高了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的难度,进一步降低了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可降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融合的信息获取难度,提高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融合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其可包括:
当基站确定需要进行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融合时,所述基站向与其连接的用户设备UE发送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接入点信息为接入点移动集中的一个,所述接入点移动集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点中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包括:所述每个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识别号SSID、基本服务集识别号BSSID、同质扩展基本服务集识别号HESSID以上三者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基站向所述接入点发送融合准备信令,所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所述UE的标识信息;
当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第一连接成功信令时,执行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融合,以将所述UE的业务分流到所述第二网络上;或者
当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第二连接成功信令时,执行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融合,以将所述UE的业务分流到所述第二网络上。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其可包括:
第一网络上的用户设备UE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接入点信息为接入点移动集中的一个,所述接入点移动集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点中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包括:所述每个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识别号SSID、基本服务集识别号BSSID、同质扩展基本服务集识别号HESSID以上三者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UE根据所述接入点信息查找所述接入点并向所述接入点发送连接请求;
当所述UE接收到所述接入点的连接请求响应时,建立与所述接入点的连接,并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一连接成功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其可包括:
第二网络的接入点接收基站发送的融合准备信令,所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第一网络的用户设备UE的标识信息,所述接入点为接入点移动集中的一个,所述接入点移动集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点中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包括:所述每个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识别号SSID、基本服务集识别号BSSID、同质扩展基本服务集识别号HESSID以上三者中的至少一者;
当所述接入点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连接请求,接受所述UE的连接请求并向所述UE发送连接请求响应;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连接成功信令,以告知所述基站已成功接受所述UE的连接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基站,其可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基站确定需要进行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融合时,向与所述基站连接的用户设备UE发送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接入点信息为接入点移动集中的一个,所述接入点移动集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点中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包括:所述每个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识别号SSID、基本服务集识别号BSSID、同质扩展基本服务集识别号HESSID以上三者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接入点发送融合准备信令,所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所述UE的标识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第一连接成功信令时,执行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融合,以将所述UE的业务分流到所述第二网络上;或者,在接收到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第二连接成功信令时,执行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融合,以将所述UE的业务分流到所述第二网络上。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设备,其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接入点信息为接入点移动集中的一个,所述接入点移动集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点中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包括:所述每个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识别号SSID、基本服务集识别号BSSID、同质扩展基本服务集识别号HESSID以上三者中的至少一者;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接入点信息查找所述接入点并向所述接入点发送连接请求;
连接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接入点的连接请求响应时,建立与所述接入点的连接,并通过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一连接成功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接入点,所述预处理接入点为接入点移动集中的一个,所述接入点移动集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点中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包括:所述每个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识别号SSID、基本服务集识别号BSSID、同质扩展基本服务集识别号HESSID以上三者中的至少一者,其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融合准备信令,所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第一网络的用户设备UE的标识信息;
接入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连接请求,接受所述UE的连接请求并向所述UE发送连接请求响应;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连接成功信令,以告知所述基站已成功接受所述UE的连接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系统,其可包括:上述第四方面提供的预处理基站、第五方面提供的预处理设备和第六方面提供的预处理接入点。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在需要进行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融合时,向需要进行业务分流的UE发送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将用于承载上述UE的业务的第二网络的接入点信息携带在上述连接建立信令中,以引导UE快速查找并连接到上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上。同时,基站可向第二网络的接入点发送融合准备信令,将上述UE的标识信息携带在上述融合准备信令中发送给第二网络的接入点,以引导第二网络的接入点快速识别并接受上述UE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UE和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连接,可降低第一网络中的UE获取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信息获取难度,提高UE和第二网络接入点建立连接的效率。基站还可根据UE或者第二网络接入点发送的成功连接信令,及时获知UE已经成功与第二网络接入点建立连接,进而可进行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融合,以将UE的业务分流到第二网络上,提高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融合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TE网络和WLAN网络融合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基站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基站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设备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接入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基站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英文: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与无线局域网互操作主要集中在核心网层面,无法考虑无线网络负载,容易造成网络负荷不均匀,例如:3GPP引入了接入网发现和选择功能(英文:AccessNetworkDiscoveryAndSelectionFunction,ANDSF),ANDSF可以响应用户终端接入网络选择的请求,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位置以及用户选网偏好等信息,制定最优的网络选择策略,协助用户终端发现周围可用的无线接入点(或称接入点),并辅助用户终端进行无线接入点的选择,从而实现业务数据的有效分流。然而,ANDSF的选网策略未考虑到无线网络的信道质量以及负载情况。因此,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提出了以下三种方案:
1、RAN可以通过公共通道或专用通道向接入无线接入点的用户终端提供辅助信息,用户终端可以根据RAN提供的辅助信息、用户终端测量到的无线局域网信息,以及从ANDSF获得的策略或者预定义的策略,将业务数据分流至3GPP或WLAN中;
2、RAN提供网络选择和业务数据的分流规则,RAN通过公共通道或专用通道向用户终端提供分流规则中需要使用的参数门限,当不存在ANDSF的策略时,用户终端可以依据RAN提供的分流规则将业务数据分流至3GPP或WLAN中,当同时存在ANDSF的策略时,优先采用ANDSF的策略;
3、RAN可以通过公共通道或专用通道向接入无线接入点的用户终端提供辅助信息,如果支持ANDSF,则用户终端可以根据RAN提供的辅助信息、用户终端测量到的无线局域网信息,以及从ANDSF获得的策略或者预定义的策略,将业务数据分流至3GPP或WLAN中;如果不支持ANDSF,则用户终端可以依据RAN提供的分流规则将业务数据分流至3GPP或WLAN中。
然而,基于目前的三种方案,RAN中的所述基站在获取多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时,只能通过OAM设备或预配置方式进行获取,而当有新的无线接入点加入时,所述基站无法及时、动态的获得当前无线接入点的最新状态,因此,通过与无线局域网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可以及时、动态的获得与无线局域网终端相连的多个无线接入点的最新状态,进一步提升了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效率,保证了业务数据分流的时效性。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LTE网络和WLAN网络。其中,主要包含基站(eNB)、服务网关(英文:ServingGateway,SGW)、AP、接入控制器(英文:AccessController,AC)、WLAN接入网关(英文:WLANAccessGateway,WAG)、分组数据网关(英文:PacketDataGateway,PDG)、以及鉴权、授权和计费(AAA)服务器、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英文:HomeSubscriberServer,HSS)、分组数据网络网关(英文:PDNGateway,PGW)等网元。
UE可以接入LTE网络和WLAN网络。其中,UE在LTE网络和WLAN网络中的接入是相互独立的,即UE可以先接入LTE网络而不关心是否有WLAN网络的存在,也可以先接入WLAN网络而不关心是否有LTE网络的存在。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中所描述的第一网络可以为LTE网络,第二网络可为WLAN网络,即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网络融合具体可为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其中,上述LTE网络和WLAN网络仅是举例,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中描述的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也可为其他网络,在此不做限制。下面将以LTE网络和WLAN网络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描述。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TE网络和WLAN网络融合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包括LTEeNB、WLANAP和UE等设备。其中,上述WLANAP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图1所示场景将以一个为例(例如WLANAP1)进行说明。上述UE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图1所示场景将以4个为例(例如UE1、UE2、UE3和UE4)进行说明。UE可在授权频段上工作,例如UE3和UE4,也可在非授权频段上工作,例如UE1和UE2。LTEeNB和WLANAP之间可通过Xw接口进行信令传输,LTEeNB和UE之间可通过广播等方式进行信令传输,在此不做限制。LTEeNB可将LTE网络和WLAN网络进行融合,从LTE核心网传下来的数据包可有LTEeNB决定哪些数据包经过LTE模块传输给UE,哪些数据包经过与LTEeNB连接的WLANAP传输给UE。UE需要同时连接LTE网络和WLAN网络,以便进行数据的传输。此外,一方面,LTEeNB需要引导UE快速地连接到指定的WLANAP;另一方面,LTEeNB需要及时获知UE何时成功连接到了指定的WLANAP,以便LTEeNB启动LTE网络和WLAN在RAN侧的深度融合。因此,LTEeNB如何引导UE快速地连接到指定的WLANAP,以及LTEeNB如何及时获知UE何时成功连接到了指定的WLANAP,是提高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效率的关键。下面将结合图2至图13,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进行描述。
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包括步骤:
S101,当基站确定需要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时,所述基站向与其连接的UE发送WLAN连接建立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基站具体可为LTEeNB,下面将以LTEeNB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假设在T1时刻,UE1端产生了大量的视频业务。LTEeNB检测到与其连接的UE1的业务状态之后,当上述UE1的业务量大于阈值时,LTEeNB可确定需要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以将UE1的业务分流到WLAN网络上。具体的,LTEeNB可根据小区中各个UE的负载状态设定需要将UE的业务分流到WLAN网络的业务量的阈值。当某个UE的业务量大于上述阈值时,则可确定需要将该UE的业务分流到WLAN网络上,以均衡小区的UE的负载状态。具体实现中,LTEeNB检测到UE1的业务状态之后,可根据上述阈值确定是否需要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以将UE的业务分流到WLAN网络上。示例性的,当使用WLAN网络和LTE网络进行数据流分流传输时,一部分数据流在LTE网络中传输,另一部分数据流在WLAN网络中传输,从而起到一个分流的作用,达到提升空口的吞吐率的目的。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LTEeNB确定需要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时,LTEeNB可向与其连接的UE发送WLAN连接建立信令(即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其中,上述与LTEeNB连接的UE具体可为需要进行业务分流的UE,例如上述UE1。其中,上述LTEeNB发送给UE的WLAN连接建立信令中携带WLANAP(即第二网络的AP)的接入点信息,以供UE查找到上述接入点信息对应的WLANAP,进而建立与上述WLANAP的连接。
其中,上述WLANAP具体可为接入点移动集中的一个。需要说明的是,本文通篇所述接入点移动集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接入点(例如:AP)中每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每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所述每个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识别号(ServiceSetIdentifier,SSID)、基本服务集识别号(BasicServiceSetIdentifier,BSSID)、同质扩展基本服务集识别号(HomogenousExtendedServiceSetIdentifier,HESSID)以上三者中的至少一者。增加接入点移动集的好处是,用户终端(UE)在移动集内部的多个无线接入点范围之间进行移动时,该接入点移动集对接入网侧(例如E-UTRAN,即EvolvedUMTS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是透明的,用户终端无需通知基站(例如eNB或eNodeB)上述移动。在一个无线局域网终端所管理的范围内,可能存在1个或多个接入点移动集,1个接入点移动集下的所有无线接入点共享一个无线局域网终端。示例性的,一个用户终端每次可连接至多一个接入点移动集并进行通信。
进一步的,上述WLANAP的接入点信息还包括:WLANAP的介质访问控制(MediaAccessControl,MAC)地址以及信道二者中的至少一者等。UE可根据上述WLANAP的接入点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者多项找到目标AP。例如,UE可通过上述WLANAP的SSID(或者BSSID或者HESSID)找到符合条件的一个或者多个AP,还可在上述信道(例如信道3)上查找上述一个或者多个AP中MAC地址为上述WLANAP的接入点信息中携带的MAC地址(例如00:11:22:35:56:34)的目标AP(例如WLANAP1,简称AP1),进而可向上述AP1发送连接请求。
S102,所述基站向WLANAP发送融合准备信令。
具体实现中,LTEeNB向UE1发送WLAN连接建立信令的同时,还可通过Xw接口向上述WLANAP的接入点信息对应的AP1发送融合准备信令,已触发上述AP1准备与UE建立连接。其中,上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上述UE的标识信息,例如UE1的接入点信息。其中,上述UE1的接入点信息包括:UE1的WLAN模块(即第二网络模块)的MAC地址(例如00:11:22:35:56:34),以及UE的硬件版本信息(例如UE的硬件版本号,如802.11n)等。上述UE的标识信息仅是举例,而非穷举,包含但不限于上述信息。上述AP1接收到LTEeNB发送的融合准备信令之后,则可根据上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的UE的标识信息查找上述硬件版本号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UE中MAC地址为00:11:22:35:56:34的UE1,进而可接收上述UE1发送的连接请求。上述AP1成功接受UE1发送的连接请求之后,可向UE1发送连接请求响应,以触发UE1建立与上述AP1的连接。
S103,当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第一连接成功信令时,执行所述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
具体实现中,UE1接收到AP1发送的连接请求响应之后,可建立与AP1的连接。UE1建立与AP1的连接之后,UE1可向LTEeNB发送连接成功信令(记为第一连接成功信令),触发LTEeNB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UE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AP1的连接请求响应时,UE可判定与AP1建立连接失败,进而可搜索指定区域内的其他AP。例如,UE所处的无线局域网的覆盖范围内的其他AP。当UE搜索得到WLAN网络中的其他任一AP(假设为AP2)时,UE可建立与上述搜索到的AP2的连接,并将与其连接的AP2的接入点信息携带在第一连接成功信令中发送给LTEeNB。其中,上述AP2的接入点信息可包括:AP2的SSID、BSSID、HESSID以上三者中的至少一者,进一步的,上述AP2的接入点信息还可包括:AP2的MAC地址和/或信道等,在此不做限制。
LTEeNB接收到UE1发送的第一连接成功信令时,可确定UE1和AP1(或者AP2)已成功建立连接,进而可开始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LTEeNB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之后,则可以将UE1的业务分流到AP1(或者AP2)上。例如,可以将需要发送给UE1的承载视频数据的数据承载(DRB,DataRadioBear)中的其中50MBytes的数据包通过LTE网络发送给UE1,将另外50Mbytes的数据包通过WLANAP1发送给UE1,实现Bear级别的业务分流。
S104,当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AP发送的第二连接成功信令时,执行所述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
进一步的,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AP1成功接受UE1发送的连接请求之后,还可向LTEeNB发送成功连接信令(即为第二成功连接信令),告知LTEeNB自己已经成功接受了UE1的连接申请。
LTEeNB向UE1发送WLAN连接建立信令,并向AP发送融合准备信令之后,还可接收AP1发送的第二连接成功信令,以根据上述第二连接成功信令确定UE1和AP1已成功建立连接,进而可开始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LTEeNB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之后,则可以将UE1的业务分流到AP1上。即,LTEeNB可根据UE1发送的第一连接成功信令确定UE1和AP1已成功建立连接,也可根据AP发送的第二连接成功信令确定UE1和AP1已成功建立连接,进而可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LTEeNB可向需要进行业务分流的UE发送WLAN连接建立信令,将用于承载上述UE的业务的WLANAP的接入点信息携带在上述WLAN连接建立信令中,以引导UE快速查找并连接到上述WLANAP上。同时,LTEeNB可向WLANAP发送融合准备信令,将上述UE的标识信息携带在上述融合准备信令中发送给WLANAP,以引导WLANAP快速识别并接受上述UE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UE和WLANAP的连接,可降低LTE网络中的UE获取WLAN网络的WLANAP的信息获取难度,提高UE和WLANAP建立连接的效率。LTEeNB还可根据UE或者WLANAP发送的成功连接信令,及时获知UE已经成功与WLANAP建立连接,进而可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以将UE的业务分流到WLANAP上,提高LTE网络和WLAN网络融合的效率。
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包括步骤:
S201,LTE网络上的UE接收基站发送的WLAN连接建立信令。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假设在T1时刻,UE1端产生了大量的视频业务。当上述UE1的业务量大于阈值时,可通过LTEeNB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以将UE1的业务分流到WLAN网络上。
具体实现中,LTE网络上的UE(例如UE1)可接收基站发送的WLAN连接建立信令,上述WLAN连接建立信令中携带WLANAP(即第二网络的AP)的接入点信息,以供UE查找到上述接入点信息对应的WLANAP,进而建立与上述WLANAP的连接。其中,上述WLANAP的接入点信息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S202,所述UE根据所述接入点信息查找所述接入点并向所述接入点发送连接请求。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UE可根据上述WLANAP的接入点信息中的任意一项或者多项找到目标AP。例如,UE可通过上述WLANAP的SSID(或者BSSID或者HESSID)找到符合条件的一个或者多个AP,还可在上述信道(例如信道3)上查找上述一个或者多个AP中MAC地址为上述WLANAP的接入点信息中携带的MAC地址(例如00:11:22:35:56:34)的目标AP(例如WLANAP1,简称AP1),进而可向上述AP1发送连接请求,以建立与上述AP1的连接。
S203,当所述UE接收到所述AP的连接请求响应时,建立与所述AP的连接,并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一连接成功信令。
具体实现中,AP1成功接受UE1发送的连接请求之后,可向UE1发送连接请求响应,以触发UE1建立与上述AP1的连接。UE1接收到AP1发送的连接请求响应之后,可建立与AP1的连接。UE1建立与AP1的连接之后,可向LTEeNB发送连接成功信令(记为第一连接成功信令),触发LTEeNB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UE1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AP1的连接请求响应时,UE1可判定与AP1建立连接失败,进而可搜索指定区域内的其他AP。例如,UE1所处的无线局域网的覆盖范围内的其他AP。当UE1搜索得到WLAN网络中的其他任一AP(假设为AP2)时,UE1可建立与上述搜索到的AP2的连接,并将与其连接的AP2的接入点信息携带在第一连接成功信令中发送给LTEeNB。其中,上述AP2的接入点信息可包括:AP2的SSID、BSSID、HESSID以上三者中的至少一者,进一步的,上述AP2的接入点信息还可包括:AP2的MAC地址和信道等,在此不做限制。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UE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UE(例如UE1)的实现方式,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各个步骤所描述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UE可根据LTEeNB发送的WLAN连接建立信令中携带的WLANAP的接入点信息快速查找并连接到上述WLANAP上,可UE获取WLAN网络的WLANAP的信息获取难度,提高UE和WLANAP建立连接的效率,进而可触发LTEeNB快速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提高了LTE网络和WLAN网络融合的效率。
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包括步骤:
S301,WLANAP接收基站发送的融合准备信令。
具体实现中,LTEeNB向UE1发送WLAN连接建立信令的同时,还可通过Xw接口向上述WLANAP的接入点信息对应的AP(例如AP1)发送融合准备信令,已触发上述AP1准备与UE建立连接。其中,上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上述UE的标识信息,例如UE1的接入点信息。其中,上述UE1的接入点信息包括:UE1的WLAN模块(即第二网络模块)的MAC地址(例如00:11:22:35:56:34),以及UE的硬件版本信息(例如UE的硬件版本号,如802.11n)等。上述UE的标识信息仅是举例,而非穷举,包含但不限于上述信息。
S302,当所述AP接收到UE发送的连接请求,所述AP接受所述UE的连接请求并向所述UE发送连接请求响应。
具体实现中,上述AP1接收到LTEeNB发送的融合准备信令之后,则可根据上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的UE的标识信息查找上述硬件版本号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UE中MAC地址为00:11:22:35:56:34的UE1,进而可接收上述UE1发送的连接请求。上述AP1成功接受UE1发送的连接请求之后,可向UE1发送连接请求响应,以触发UE1建立与上述AP1的连接。
S303,所述AP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连接成功信令。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AP1成功接受UE1发送的连接请求之后,还可向LTEeNB发送成功连接信令(即为第二成功连接信令),告知LTEeNB自己已经成功接受了UE1的连接申请。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WLANAP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WLANAP(例如AP1)的实现方式,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各个步骤所描述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WLANAP可接收LTEeNB发送的融合准备信令,根据上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的UE的标识信息快速识别并接受上述UE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UE和WLANAP的连接,可提高UE和WLANAP建立连接的效率,进而可触发LTEeNB快速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提高了LTE网络和WLAN网络融合的效率。
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基站的一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预处理基站具体可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LTEeNB,其可包括:
发送单元10,用于在基站确定需要进行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融合时,向与所述基站连接的用户设备UE发送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接入点信息为接入点移动集中的一个,所述接入点移动集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点中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10,还用于向所述接入点发送融合准备信令,所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所述UE的标识信息;
处理单元11,用于在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第一连接成功信令时,执行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融合,以将所述UE的业务分流到所述第二网络上;或者,在接收到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第二连接成功信令时,执行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融合,以将所述UE的业务分流到所述第二网络上。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预处理基站(如图6所示,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处理基站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还包括:
检测单元12,用于检测与所述基站连接的UE的业务状态,当所述UE的业务量大于阈值时,确定需要进行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融合,以将所述UE的业务分流到所述第二网络上。
其中,所述UE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UE的第二网络模块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以及所述UE的硬件版本信息;
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包括:所述每个接入点的服务集识别号SSID、基本服务集识别号BSSID、同质扩展基本服务集识别号HESSID以上三者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还包括:所述接入点的MAC地址和信道二者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假设在T1时刻,UE1端产生了大量的视频业务。检测单元12检测到与LTEeNB连接的UE1的业务状态之后,当上述UE1的业务量大于阈值时,可确定需要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以将UE1的业务分流到WLAN网络上。具体的,检测单元12可根据小区中各个UE的负载状态设定需要将UE的业务分流到WLAN网络的业务量的阈值。当某个UE的业务量大于上述阈值时,则可确定需要将该UE的业务分流到WLAN网络上,以均衡小区的UE的负载状态。具体实现中,检测单元12检测到UE1的业务状态之后,可根据上述阈值确定是否需要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以将UE的业务分流到WLAN网络上。示例性的,当使用WLAN网络和LTE网络进行数据流分流传输时,一部分数据流在LTE网络中传输,另一部分数据流在WLAN网络中传输,从而起到一个分流的作用,达到提升空口的吞吐率的目的。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检测单元12确定需要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时,发送单元10可向与LTEeNB连接的UE发送WLAN连接建立信令(即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其中,上述与LTEeNB连接的UE具体可为需要进行业务分流的UE,例如上述UE1。其中,上述发送单元10发送给UE的WLAN连接建立信令中携带WLANAP(即第二网络的AP)的接入点信息,以供UE查找到上述接入点信息对应的WLANAP,进而建立与上述WLANAP的连接。
其中,上述WLANAP具体可为接入点移动集中的一个。UE可通过上述WLANAP的SSID(或者BSSID或者HESSID)找到符合条件的一个或者多个AP,进而可在上述信道(例如信道3)上查找上述一个或者多个AP中MAC地址为上述WLANAP的接入点信息中携带的MAC地址(例如00:11:22:35:56:34)的目标AP(例如WLANAP1,简称AP1),进而可向上述AP1发送连接请求。
具体实现中,发送单元10向UE1发送WLAN连接建立信令的同时,还可通过Xw接口向上述WLANAP的接入点信息对应的AP1发送融合准备信令,已触发上述AP1准备与UE建立连接。其中,上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上述UE的标识信息,例如UE1的接入点信息。其中,上述UE1的接入点信息包括:UE1的WLAN模块(即第二网络模块)的MAC地址(例如00:11:22:35:56:34),以及UE的硬件版本信息(例如UE的硬件版本号,如802.11n)等。上述UE的标识信息仅是举例,而非穷举,包含但不限于上述信息。上述AP1接收到LTEeNB发送的融合准备信令之后,则可根据上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的UE的标识信息查找上述硬件版本号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UE中MAC地址为00:11:22:35:56:34的UE1,进而可接收上述UE1发送的连接请求。上述AP1成功接受UE1发送的连接请求之后,可向UE1发送连接请求响应,以触发UE1建立与上述AP1的连接。
具体实现中,UE1接收到AP1发送的连接请求响应之后,可建立与AP1的连接。UE1建立与AP1的连接之后,UE1可向LTEeNB发送连接成功信令(记为第一连接成功信令),触发LTEeNB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UE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AP1的连接请求响应时,UE可判定与AP1建立连接失败,进而可搜索指定区域内的其他AP。例如,UE所处的无线局域网的覆盖范围内的其他AP。当UE搜索得到WLAN网络中的其他任一AP(假设为AP2)时,UE可建立与上述搜索到的AP2的连接,并将与其连接的AP2的接入点信息携带在第一连接成功信令中发送给LTEeNB。其中,上述AP2的接入点信息可包括:AP2的SSID、BSSID、HESSID以上三者中的至少一者,进一步的,上述AP2的接入点信息还可包括:AP2的MAC地址和信道等,在此不做限制。
处理单元11接收到UE1发送的第一连接成功信令时,可确定UE1和AP1(或者AP2)已成功建立连接,进而可开始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LTEeNB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之后,则可以将UE1的业务分流到AP1(或者AP2)上。例如,可以将需要发送给UE1的承载视频数据的数据承载(DRB,DataRadioBear)中的其中50MBytes的数据包通过LTE网络发送给UE1,将另外50Mbytes的数据包通过WLANAP1发送给UE1,实现Bear级别的业务分流。
进一步的,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AP1成功接受UE1发送的连接请求之后,还可向LTEeNB发送成功连接信令(即为第二成功连接信令),告知LTEeNB自己已经成功接受了UE1的连接申请。
发送单元10向UE1发送WLAN连接建立信令,并向AP发送融合准备信令之后,处理单元11还可接收AP1发送的第二连接成功信令,以根据上述第二连接成功信令确定UE1和AP1已成功建立连接,进而可开始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LTEeNB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之后,则可以将UE1的业务分流到AP1上。即,LTEeNB可根据UE1发送的第一连接成功信令确定UE1和AP1已成功建立连接,也可根据AP发送的第二连接成功信令确定UE1和AP1已成功建立连接,进而可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LTEeNB可向需要进行业务分流的UE发送WLAN连接建立信令,将用于承载上述UE的业务的WLANAP的接入点信息携带在上述WLAN连接建立信令中,以引导UE快速查找并连接到上述WLANAP上。同时,LTEeNB可向WLANAP发送融合准备信令,将上述UE的标识信息携带在上述融合准备信令中发送给WLANAP,以引导WLANAP快速识别并接受上述UE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UE和WLANAP的连接,可降低LTE网络中的UE获取WLAN网络的WLANAP的信息获取难度,提高UE和WLANAP建立连接的效率。LTEeNB还可根据UE或者WLANAP发送的成功连接信令,及时获知UE已经成功与WLANAP建立连接,进而可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以将UE的业务分流到WLANAP上,提高LTE网络和WLAN网络融合的效率。
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设备的一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预处理设备具体可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UE,其可包括:
接收单元20,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接入点信息为接入点移动集中的一个,所述接入点移动集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点中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
发送单元21,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接入点信息查找所述接入点并向所述接入点发送连接请求。
连接单元22,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接入点的连接请求响应时,建立与所述接入点的连接,并通过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一连接成功信令。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预处理设备(如图8所示,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处理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还包括:
搜索单元23,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接入点的连接请求响应时,搜索指定区域内的所述第二网络的其他接入点。
所述连接单元22,还用于在所述搜索单元搜索到所述第二网络的其他任一接入点时,建立与搜索到的接入点的连接,并通过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一连接成功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成功信令中携带所述搜索到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包括:所述每个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识别号SSID、基本服务集识别号BSSID、同质扩展基本服务集识别号HESSID以上三者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还包括:所述接入点的MAC地址和信道二者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假设在T1时刻,UE1端产生了大量的视频业务。当上述UE1的业务量大于阈值时,可通过LTEeNB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以将UE1的业务分流到WLAN网络上。
具体实现中,接收单元20可接收基站发送的WLAN连接建立信令,上述WLAN连接建立信令中携带WLANAP(即第二网络的AP)的接入点信息,以供UE查找到上述接入点信息对应的WLANAP,进而建立与上述WLANAP的连接。其中,上述WLANAP的接入点信息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21可通过上述WLANAP的SSID(或者BSSID或者HESSID)找到符合条件的一个或者多个AP,进而可在上述信道(例如信道3)上查找上述一个或者多个AP中MAC地址为上述WLANAP的接入点信息中携带的MAC地址(例如00:11:22:35:56:34)的目标AP(例如WLANAP1,简称AP1)。进一步的,发送单元21可向上述AP1发送连接请求,以建立与上述AP1的连接。
具体实现中,AP1成功接受UE1发送的连接请求之后,可向UE1发送连接请求响应,以触发UE1建立与上述AP1的连接。发送单元21接收到AP1发送的连接请求响应之后,可通过连接单元22建立UE1与AP1的连接。连接单元22建立UE1与AP1的连接之后,发送单元21可向LTEeNB发送连接成功信令(记为第一连接成功信令),触发LTEeNB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接收单元20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AP1的连接请求响应时,UE1可判定与AP1建立连接失败,进而可通过搜索单元23搜索指定区域内的其他AP。例如,UE1所处的无线局域网的覆盖范围内的其他AP。当搜索单元23搜索得到WLAN网络中的其他任一AP(假设为AP2)时,连接单元22可建立UE1与上述搜索到的AP2的连接,并通过发送单元21将与UE1连接的AP2的接入点信息携带在第一连接成功信令中发送给LTEeNB。其中,上述AP2的接入点信息可包括:AP2的SSID、BSSID、HESSID以上三者中的至少一者,进一步的,上述AP2的接入点信息还可包括:AP2的MAC地址和信道等,在此不做限制。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UE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UE(例如UE1)的实现方式,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各个步骤所描述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UE可根据LTEeNB发送的WLAN连接建立信令中携带的WLANAP的接入点信息快速查找并连接到上述WLANAP上,可UE获取WLAN网络的WLANAP的信息获取难度,提高UE和WLANAP建立连接的效率,进而可触发LTEeNB快速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提高了LTE网络和WLAN网络融合的效率。
参见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接入点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预处理接入点具体可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WLANAP,其可包括:
接收单元30,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融合准备信令,所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第一网络的用户设备UE的标识信息。
接入单元31,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连接请求,接受所述UE的连接请求并向所述UE发送连接请求响应。
发送单元32,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连接成功信令,以告知所述基站已成功接受所述UE的连接请求。
其中,所述UE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UE的第二网络模块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以及所述UE的硬件版本信息。
具体实现中,LTEeNB向UE1发送WLAN连接建立信令的同时,还可通过Xw接口向上述WLANAP的接入点信息对应的AP(例如AP1)发送融合准备信令,已触发上述AP1准备与UE建立连接。其中,上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上述UE的标识信息,例如UE1的接入点信息。其中,上述UE1的接入点信息包括:UE1的WLAN模块(即第二网络模块)的MAC地址(例如00:11:22:35:56:34),以及UE的硬件版本信息(例如UE的硬件版本号,如802.11n)等。上述UE的标识信息仅是举例,而非穷举,包含但不限于上述信息。
具体实现中,接收单元30接收到LTEeNB发送的融合准备信令之后,接入单元31则可根据上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的UE的标识信息查找上述硬件版本号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UE中MAC地址为00:11:22:35:56:34的UE1,进而可接收上述UE1发送的连接请求。上述接入单元31成功接受UE1发送的连接请求之后,可通过发送单元32向UE1发送连接请求响应,以触发UE1建立与上述AP1的连接。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接入单元31成功接受UE1发送的连接请求之后,还可通过发送单元32向LTEeNB发送成功连接信令(即为第二成功连接信令),告知LTEeNB自己已经成功接受了UE1的连接申请。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WLANAP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WLANAP(例如AP1)的实现方式,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各个步骤所描述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WLANAP可接收LTEeNB发送的融合准备信令,根据上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的UE的标识信息快速识别并接受上述UE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UE和WLANAP的连接,可提高UE和WLANAP建立连接的效率,进而可触发LTEeNB快速进行LTE网络和WLAN网络的融合,提高了LTE网络和WLAN网络融合的效率。
参见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另一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基站,包括:至少一个输入设备1001;至少一个输出设备1002;至少一个处理器1003,例如CPU;和存储器1004,上述输入设备1001、输出设备1002、处理器1003和存储器1004通过总线1005连接。
上述存储器1004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为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上述存储器1004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上述输入设备1001、输出设备1002和处理器1003用于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如下操作:
上述输出设备1002,用于在基站确定需要进行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融合时,向与所述基站连接的用户设备UE发送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接入点信息为接入点移动集中的一个,所述接入点移动集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点中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
上述输出设备1002,还用于向所述接入点发送融合准备信令,所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所述UE的标识信息。
上述处理器1003,用于在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第一连接成功信令时,执行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融合,以将所述UE的业务分流到所述第二网络上;或者,在接收到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第二连接成功信令时,执行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融合,以将所述UE的业务分流到所述第二网络上。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1003还用于:
检测与所述基站连接的UE的业务状态,当所述UE的业务量大于阈值时,确定需要进行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融合,以将所述UE的业务分流到所述第二网络上。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UE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UE的第二网络模块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以及所述UE的硬件版本信息;
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包括:所述每个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识别号SSID、基本服务集识别号BSSID、同质扩展基本服务集识别号HESSID以上三者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还包括:所述接入点的MAC地址和信道。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基站中包含的输入设备1001、输出设备1002和处理器1003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的各个实施例中eNB所执行的实现方式,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UE,包括:至少一个输入设备2001;至少一个输出设备2002;至少一个处理器2003,例如CPU;和存储器2004,上述输入设备2001、输出设备2002、处理器2003和存储器2004通过总线2005连接。
上述存储器2004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为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上述存储器2004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上述输入设备2001、输出设备2002和处理器2003用于调用存储器2004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如下操作:
上述输入设备200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接入点信息为接入点移动集中的一个,所述接入点移动集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点中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
上述输出设备2002,用于根据所述输入设备2001接收的所述接入点信息查找所述接入点并向所述接入点发送连接请求。
处理器2003,用于在所述输入设备2001接收到所述接入点的连接请求响应时,建立与所述接入点的连接,并通过所述输出设备2002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一连接成功信令。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2003还用于:
在预设时间内输入设备2001未接收到所述接入点的连接请求响应时,搜索指定区域内的所述第二网络的其他接入点;
当搜索到所述第二网络的其他任一接入点时,建立与搜索到的接入点的连接,并向通过输出设备2002所述基站发送第一连接成功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成功信令中携带所述搜索到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包括:所述每个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识别号SSID、基本服务集识别号BSSID、同质扩展基本服务集识别号HESSID以上三者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还包括:所述接入点的MAC地址和信道。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UE中包含的输入设备2001、输出设备2002和处理器2003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的各个实施例中UE所执行的实现方式,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12,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接入点,包括:至少一个输入设备3001;至少一个输出设备3002;至少一个处理器3003,例如CPU;和存储器3004,上述输入设备3001、输出设备3002、处理器3003和存储器3004通过总线3005连接。
上述存储器3004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为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上述存储器3004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上述输入设备3001、输出设备3002和处理器3003用于调用存储器3004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如下操作:
上述输入设备300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融合准备信令,所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第一网络的用户设备UE的标识信息。
上述处理器3003,用于在输入设备3001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连接请求,接受所述UE的连接请求并通过输出设备3002向所述UE发送连接请求响应。
上述输出设备3002,还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连接成功信令,以告知所述基站已成功接受所述UE的连接请求。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UE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UE的第二网络模块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以及所述UE的硬件版本信息。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接入点中包含的输入设备3001、输出设备3002和处理器3003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的各个实施例中WLANAP所执行的实现方式,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13,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的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系统包括:基站、用户设备、接入点等终端设备,其中上述各个终端设备协作用于实现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各个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子模块,可以通过通用集成电路,例如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或通过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基站确定需要进行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融合时,所述基站向与其连接的用户设备UE发送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接入点信息为接入点移动集中的一个,所述接入点移动集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点中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包括:所述每个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识别号SSID、基本服务集识别号BSSID、同质扩展基本服务集识别号HESSID以上三者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基站向所述接入点发送融合准备信令,所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所述UE的标识信息;
当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第一连接成功信令时,执行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融合,以将所述UE的业务分流到所述第二网络上;或者
当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第二连接成功信令时,执行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融合,以将所述UE的业务分流到所述第二网络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基站确定需要进行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融合时,所述基站向UE发送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检测与其连接的UE的业务状态;
当所述UE的业务量大于阈值时,确定需要进行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融合,以将所述UE的业务分流到所述第二网络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UE的第二网络模块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以及所述UE的硬件版本信息;
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还包括:所述接入点的MAC地址和信道二者中的至少一者。
4.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上的用户设备UE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接入点信息为接入点移动集中的一个,所述接入点移动集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点中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包括:所述每个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识别号SSID、基本服务集识别号BSSID、同质扩展基本服务集识别号HESSID以上三者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UE根据所述接入点信息查找所述接入点并向所述接入点发送连接请求;
当所述UE接收到所述接入点的连接请求响应时,建立与所述接入点的连接,并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一连接成功信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根据所述接入点信息查找所述接入点并向所述接入点发送连接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接入点的连接请求响应,所述UE则搜索指定区域内的所述第二网络的其他接入点;
当所述UE搜索到所述第二网络的其他任一接入点时,建立与搜索到的接入点的连接,并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一连接成功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成功信令中携带所述搜索到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还包括:所述接入点的MAC地址和信道二者中的至少一者。
7.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网络的接入点接收基站发送的融合准备信令,所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第一网络的用户设备UE的标识信息,所述接入点为接入点移动集中的一个,所述接入点移动集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点中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包括:所述每个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识别号SSID、基本服务集识别号BSSID、同质扩展基本服务集识别号HESSID以上三者中的至少一者;
当所述接入点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连接请求,接受所述UE的连接请求并向所述UE发送连接请求响应;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连接成功信令,以告知所述基站已成功接受所述UE的连接请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UE的第二网络模块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以及所述UE的硬件版本信息。
9.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基站确定需要进行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融合时,向与所述基站连接的用户设备UE发送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接入点信息为接入点移动集中的一个,所述接入点移动集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点中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包括:所述每个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识别号SSID、基本服务集识别号BSSID、同质扩展基本服务集识别号HESSID以上三者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接入点发送融合准备信令,所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所述UE的标识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第一连接成功信令时,执行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融合,以将所述UE的业务分流到所述第二网络上;或者,在接收到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第二连接成功信令时,执行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融合,以将所述UE的业务分流到所述第二网络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处理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基站还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与所述基站连接的UE的业务状态,当所述UE的业务量大于阈值时,确定需要进行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融合,以将所述UE的业务分流到所述第二网络上。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预处理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UE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UE的第二网络模块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以及所述UE的硬件版本信息;
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还包括:所述接入点的MAC地址和信道二者中的至少一者。
12.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建立信令中携带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接入点信息为接入点移动集中的一个,所述接入点移动集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点中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包括:所述每个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识别号SSID、基本服务集识别号BSSID、同质扩展基本服务集识别号HESSID以上三者中的至少一者;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接入点信息查找所述接入点并向所述接入点发送连接请求;
连接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接入点的连接请求响应时,建立与所述接入点的连接,并通过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一连接成功信令。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设备还包括:
搜索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接入点的连接请求响应时,搜索指定区域内的所述第二网络的其他接入点;
所述连接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搜索单元搜索到所述第二网络的其他任一接入点时,建立与搜索到的接入点的连接,并通过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一连接成功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成功信令中携带所述搜索到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还包括:所述接入点的MAC地址和信道二者中的至少一者。
15.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接入点为接入点移动集中的一个,所述接入点移动集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点中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所述每个接入点的接入点信息包括:所述每个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识别号SSID、基本服务集识别号BSSID、同质扩展基本服务集识别号HESSID以上三者中的至少一者,所述预处理接入点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融合准备信令,所述融合准备信令中携带第一网络的用户设备UE的标识信息;
接入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连接请求,接受所述UE的连接请求并向所述UE发送连接请求响应;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连接成功信令,以告知所述基站已成功接受所述UE的连接请求。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预处理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UE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UE的第二网络模块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以及所述UE的硬件版本信息。
17.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如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15或者16所述的接入点。
CN201511029927.9A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54512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9927.9A CN105451274A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16/107552 WO2017114057A1 (zh) 2015-12-31 2016-11-28 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9927.9A CN105451274A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1274A true CN105451274A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60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29927.9A Pending CN105451274A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51274A (zh)
WO (1) WO2017114057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14057A1 (zh) * 2015-12-31 2017-07-06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295511A (zh) * 2016-03-31 2017-10-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Wlan终端、基站及lte网络向wlan网络的切换控制方法
WO2017181789A1 (zh) * 2016-04-22 2017-10-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集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7484160A (zh) * 2016-06-07 2017-12-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09561443A (zh) * 2017-09-26 2019-04-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119374A1 (zh) * 2017-12-21 2019-06-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业务分流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3316228A (zh) * 2016-12-06 2021-08-27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合并和配置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7558A (zh) * 2011-12-08 2013-06-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与网络侧设备
CN103686859A (zh) * 2012-09-17 2014-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网络联合传输的分流方法、系统及接入网网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07166A1 (en) * 2004-05-03 2005-11-10 Nokia Corporation Selection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with a split wlan user equipment
US9414223B2 (en) * 2012-02-17 2016-08-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Security solution for integrating a WiFi radio interface in LTE access network
JP5962096B2 (ja) * 2012-03-16 2016-08-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CN105451274A (zh) * 2015-12-31 2016-03-30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7558A (zh) * 2011-12-08 2013-06-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与网络侧设备
CN103686859A (zh) * 2012-09-17 2014-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网络联合传输的分流方法、系统及接入网网元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14057A1 (zh) * 2015-12-31 2017-07-06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295511A (zh) * 2016-03-31 2017-10-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Wlan终端、基站及lte网络向wlan网络的切换控制方法
CN107295511B (zh) * 2016-03-31 2020-03-2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Wlan终端、基站及lte网络向wlan网络的切换控制方法
WO2017181789A1 (zh) * 2016-04-22 2017-10-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集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7484160A (zh) * 2016-06-07 2017-12-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13316228A (zh) * 2016-12-06 2021-08-27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合并和配置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61443A (zh) * 2017-09-26 2019-04-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61443B (zh) * 2017-09-26 2021-06-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119374A1 (zh) * 2017-12-21 2019-06-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业务分流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US11412413B2 (en) 2017-12-21 2022-08-0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ervice flow offload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14057A1 (zh) 2017-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16569B2 (en) Handover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CN105451274A (zh) 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824870B1 (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and terminal
EP3166368B1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s, apparatus ans system
EP3280187B1 (en)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EP2874436B1 (en) Channel switch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04822168B (zh) 无线终端频段切换的引导方法和装置
US10716043B2 (en) Access point handover method and device
WO2015124967A1 (en) Traffic steering between wlan and cellular networks
US9883439B2 (en) Offloa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3379590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469775A (zh) 无线局域网接入方法、基站控制器和用户设备
WO2014206362A1 (zh) 重回归属网络的方法及设备
CN104717709A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5578545A (zh) 一种小区重选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7124744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CN103875287A (zh) 无线局域网接入方法、基站控制器和用户设备
CN103384365A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业务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4105152A (zh) 一种业务迁移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10062439B (zh) 一种wlan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5636133A (zh) 一种无线接入点的配置方法及基站
CN107690174B (zh) 一种兼容wlan无线局域网协议实现接入控制的方法
WO2015113263A1 (zh) 一种业务转移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WO2014067587A1 (en) Transmission of an andsf managed object tailored to ue capabilities
CN105309009B (zh) 一种业务转移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