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4150B - 业务分流方法、控制网元、网关路由器及用户面实体 - Google Patents

业务分流方法、控制网元、网关路由器及用户面实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4150B
CN105284150B CN201380077365.8A CN201380077365A CN105284150B CN 105284150 B CN105284150 B CN 105284150B CN 201380077365 A CN201380077365 A CN 201380077365A CN 105284150 B CN105284150 B CN 1052841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rru
user entity
information
network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73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4150A (zh
Inventor
彭程晖
倪锐
王丙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84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4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4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41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9Management thereof
    • H04W28/0958Management thereof based on metrics or performance parameters
    • H04W28/0967Quality of Service [QoS]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7Triggering entity
    • H04W28/0831Core ent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分流方法、控制网元、网关路由器及用户面实体,该方法包括:控制网元将接收到的各制式网络的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以及从网关路由器获取路由流表汇总得到全网信息,根据全网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对某些UE进行业务分流。该业务分流过程中,由独立的控制网元,进行业务分流的判决和调度,减轻了eNB的负荷并提升业务分流技术的适用范围及扩展性。另外,由于控制网元是根据全网信息进行业务分流的判决和调度,既实现了不同制式网络的RRU之间的分流,也实现了同种制式网络的RRU之间的业务分流。

Description

业务分流方法、控制网元、网关路由器及用户面实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分流方法、控制网元、网关路由器及用户面实体。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越来越多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上集成了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的通信模块。通过将无线蜂窝技术与WiFi技术相融合,利用WiFi组成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ccessNetwork,WLAN)对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的业务进行分流以提高用户体验。
现有技术中,一般将WLAN视为无线蜂窝网络的附庸和补充,将WLAN网络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通过GPRS隧道协议(GPRS Tunneling Protocol,GTP)或移动IP(Mobile IP,MIP)协议与无线蜂窝网络中的演进型节点B(eNodeB,eNB)连接,由eNB对各AP进行管理从而实现WLAN网络对蜂窝网络业务的分流。具体的,eNB在接收到UE发送的分流控制信息后,根据用户设备的蜂窝网标识和WLAN标识,建立WLAN标识与UE的全部承载通道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根据该对应关系以及数据分流方式,确定全部和部分用户数据流对应的承载通道。
然而,随着WiFi的快速普及,未来通信系统架构中AP的数量有可能大大超过eNB的数量,若继续由eNB连接并管理几十个甚至数百个AP,则会使得eNB不堪重负,容易造成瓶颈,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业务分流技术的适用范围及扩展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分流方法、控制网元、网关路由器及用户面实体,通过独立的控制网元进行业务分流的判决和调度,从而减轻eNB的负荷并提升业务分流技术的适用范围及扩展性。
第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分流方法,包括:
控制网元接收各个用户面实体发送的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包括: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所述流量负载信息为各所述用户面实体下属的射频拉远单元RRU的流量负载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为由所述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的服务质量信息;
所述控制网元获取路由流表,所述路由流表保存在网关路由器GR中;
所述控制网元根据所述监测信息与所述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网元根据所述监测信息与所述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之前,包括:
所述控制网元接收各个所述用户面实体中的部分用户平面实体发送的业务分流请求;
所述控制网元根据所述监测信息与所述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包括:
所述控制网元根据所述监测信息与所述路由流表,确实是否需要为由发起所述业务分流请求的用户面实体下属的RRU提供服务的UE进行业务分流。
结合第一个方面或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网元根据所述监测信息与所述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之后,还包括:
若确定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则所述控制网元向所述GR发送配置指令以更新所述路由流表。
结合第一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各个用户面实体包括:至少一个演进型节点B eNB的用户面实体,和至少一个接入点AP的用户面实体。
第二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分流方法,包括:
用户面实体对下属的各个射频拉远单元RRU,和/或,由各个所述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进行监测得到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包括: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所述流量负载信息为所述RRU的流量负载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为由所述UE的服务质量信息;
所述用户面实体向控制网元发送所述监测信息,以使所述控制网元根据所述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面实体对下属的各个射频拉远单元RRU进行监测得到监测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面实体判断流经各所述RRU的数据流量是否超过预设值,所述流量数据包括上行数据流量,和/或,下行数据流量;
若超过,则所述用户面实体根据服务质量,依次为低服务质量的UE选择可替代RRU及业务协作传送方式,所述业务协作传送方式包括: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切换至所述可代替RRU,或者,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部分业务切换至所述可代替RRU。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面实体对由各个所述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进行监测得到监测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面实体判断所述UE的服务质量是否低于预设值;
若所述服务质量低于所述预设值,则所述用户面实体为低服务质量的UE选择可替代RRU及业务协作传送方式,所述业务协作传送方式包括: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切换至所述可代替RRU,或者,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部分业务切换至所述可代替RRU。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面实体对下属的各个射频拉远单元RRU,和/或,由各个所述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进行监测得到监测信息之后,向所述控制网元发送所述监测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用户面实体向所述控制网元发送业务分流请求,所述业务分流请求携带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标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业务标识、所述数据流量超过预设值的RRU的标识、所述可代替RRU的标识、所述业务协作传送方式的标识。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面实体为低服务质量的UE选择可替代RRU,包括:
所述用户面实体选择接收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当前RRU、且负载低于所述当前RRU的RRU作为可代替RRU。
第三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分流方法,包括:
网关路由器接收控制网元发送的配置指令,所述配置指令为所述控制网络根据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定出需要为用户设备UE进行业务分流后发送的;
所述网关路由器根据所述配置命令,对所述路由流表进行更新。
在第三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关路由器根据所述配置命令,对所述路由流表进行更新之后,还包括:
所述网关路由器根据更新的路由流表,更新交换机的转发表,所述交换机为位于所述网关路由器与用户面实体的转发路径上。
第四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网元,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各个用户面实体发送的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包括: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所述流量负载信息为各所述用户面实体下属的射频拉远单元RRU的流量负载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为由所述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的服务质量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路由流表,所述路由流表保存在网关路由器GR中;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监测信息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
在第四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各个所述用户面实体中的部分用户平面实体发送的业务分流请求;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测信息与所述路由流表,确实是否需要为由发起所述业务分流请求的用户面实体下属的RRU提供服务的UE进行业务分流。
结合第四个方面或第四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网元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确定模块确定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则向所述GR发送配置指令以更新所述路由流表。
结合第四个方面、第四个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各个用户面实体包括:至少一个演进型节点B eNB的用户面实体,和至少一个接入点AP的用户面实体。
第五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面实体,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对下属的各个射频拉远单元RRU,和/或,由各个所述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进行监测得到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包括: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所述流量负载信息为所述RRU的流量负载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为由所述UE的服务质量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控制网元发送所述监测模块监测到的所述监测信息,以使所述控制网元根据所述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
在第五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监测模块包括判断单元与选择单元;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流经各所述RRU的数据流量是否超过预设值,所述流量数据包括上行数据流量,和/或,下行数据流量;
所述选择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数据流量超过所述预设值,则根据服务质量,依次为低服务质量的UE选择可替代RRU及业务协作传送方式,所述业务协作传送方式包括: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切换至所述可代替RRU,或者,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部分业务切换至所述可代替RRU。
在第五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监测模块包括判断单元与选择单元;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UE的服务质量是否低于预设值;
所述选择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服务质量低于所述预设值,则为低服务质量的UE选择可替代RRU及业务协作传送方式,所述业务协作传送方式包括: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切换至所述可代替RRU,或者,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部分业务切换至所述可代替RRU。
结合第五个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控制网元发送业务分流请求,所述业务分流请求携带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标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业务标识、所述数据流量超过预设值的RRU的标识、所述可代替RRU的标识、所述业务协作传送方式的标识。
结合第五个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选择单元,具体用于选择接收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当前RRU、且负载低于所述当前RRU的RRU作为可代替RRU。
第六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关路由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网元发送的配置指令,所述配置指令为所述控制网络根据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定出需要为用户设备UE进行业务分流后发送的;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配置命令,对所述路由流表进行更新。
在第六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更新的路由流表,更新交换机的转发表,所述交换机为位于所述网关路由器与用户面实体的转发路径上。
第七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网元,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各个用户面实体发送的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包括: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所述流量负载信息为各所述用户面实体下属的射频拉远单元RRU的流量负载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为由所述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的服务质量信息;
处理器,用于获取路由流表,所述路由流表保存在网关路由器GR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监测信息与所述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
在第七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各个所述用户面实体中的部分用户平面实体发送的业务分流请求;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监测信息与所述路由流表,确实是否需要为由发起所述业务分流请求的用户面实体下属的RRU提供服务的UE进行业务分流。
结合第七个方面或第七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网元还包括:
发送器,用于若确定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则向所述GR发送配置指令以更新所述路由流表。
结合第七个方面、第七个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各个用户面实体包括:至少一个演进型节点B eNB的用户面实体,和至少一个接入点AP的用户面实体。
第八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面实体,包括:
处理器,用于对下属的各个射频拉远单元RRU,和/或,由各个所述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进行监测得到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包括: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所述流量负载信息为所述RRU的流量负载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为由所述UE的服务质量信息;
发送器,用于向控制网元发送所述监测信息,以使所述控制网元根据所述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
在第八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判断流经各所述RRU的数据流量是否超过预设值,所述流量数据包括上行数据流量,和/或,下行数据流量;若超过,则根据服务质量,依次为低服务质量的UE选择可替代RRU及业务协作传送方式,所述业务协作传送方式包括: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切换至所述可代替RRU,或者,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部分业务切换至所述可代替RRU。
在第八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判断所述UE的服务质量是否低于预设值;若所述服务质量低于所述预设值,则为低服务质量的UE选择可替代RRU及业务协作传送方式,所述业务协作传送方式包括: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切换至所述可代替RRU,或者,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部分业务切换至所述可代替RRU。
结合第八个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控制网元发送业务分流请求,所述业务分流请求携带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标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业务标识、所述数据流量超过预设值的RRU的标识、所述可代替RRU的标识、所述业务协作传送方式的标识。
结合第八个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用于选择接收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当前RRU、且负载低于所述当前RRU的RRU作为可代替RRU。
第九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关路由器,包括:
接收器,用于器接收控制网元发送的配置指令,所述配置指令为所述控制网络根据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定出需要为用户设备UE进行业务分流后发送的;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配置命令,对所述路由流表进行更新。
在第九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更新的路由流表,更新交换机的转发表,所述交换机为位于所述网关路由器与用户面实体的转发路径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分流方法、控制网元、网关路由器及用户面实体,控制网元将接收到的各制式网络的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以及从网关路由器获取路由流表汇总得到全网信息,根据全网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对某些UE进行业务分流。该业务分流过程中,由独立的控制网元,进行业务分流的判决和调度,减轻了eNB的负荷并提升业务分流技术的适用范围及扩展性。另外,由于控制网元是根据全网信息进行业务分流的判决和调度,既实现了不同制式网络的RRU之间的分流,也实现了同种制式网络的RRU之间的业务分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业务分流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业务分流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业务分流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业务分流方法实施例四所适用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业务分流方法实施例四的信令交互图;
图6为本发明业务分流方法实施例四中的C-uNB与C-RRU的逻辑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业务分流方法实施例四中W-uNB与W-RRU的逻辑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业务分流方法实施例四中Single-cNB与SDN-GR的逻辑结构图;
图9A为本发明业务分流方法实施例四中用户面实体根据下属的UE的服务质量信息决定是否需要对UE进行业务分流的流程图;
图9B为本发明业务分流方法实施例四中用户面实体根据下属的RRU的流量负载信息决定是否需要对UE进行业务分流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控制网元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控制网元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用户面实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用户面实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网关路由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控制网元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控制网元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用户面实体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网关路由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业务分流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控制网元,适用于当组网模式中存在不同制式的网络,需要独立的控制网络对业务进行分流判决和调度的场景。具体的,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01、控制网元接收各个用户面实体发送的监测信息,监测信息包括: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流量负载信息为各用户面实体下属的射频拉远单元RRU的流量负载信息,服务质量信息为由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的服务质量信息。
一般来说,无线接口协议栈可分为用户面(U-plane)和控制面(C-plane),对于每一种制式的网络来说,用户面受控于控制面,控制面和用户面混合在同一个网元实体上,例如混合在LTE网络的演进型节点(eNodeB,eNB)上或无线局域网的无线接入点(AccessPoint,AP)上。将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每种制式网络的控制面和用户进行物理分离,分离出两个独立的实体,其中控制面独立实体例如可表示为节点B的控制面(Control-plane ofNode B,cNB)实体,用户面独立实体例如可表示为节点B的用户面(User-plane of Node B,uNB)实体。本实施例中,将各制式网络的cNB实体合并得到一个新的控制网元,例如可表示为Single-cNB,并且该控制网元具有统一网络控制器(Single Network Controller,SNC)的功能,由该新的控制网元统一对无线通信网络中各制式网络的用户面实体,即uNB实体进行控制。
本步骤中,无线通信网络的各种网络制式的用户面实体监测各自下属的射频拉远单元(Radio Remote Unite,RRU)的流量负载信息,或者,监测由各自下属的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服务质量信息,将该两种信息或者其中之一作为监测信息周期性的或实时的上报给控制网元;相应的,控制网元接收各个用户面实体发送的监测信息。
102、控制网元获取路由流表,路由流表保存在网关路由器GR中。
本实施例中,网关路由器(Gateway Route,GR)例如是具有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功能的网关路由器,可表示为SDN-GR,其中存储有决定业务转发规则的路由流表(flowtable)。控制网元周期性的读取存储在网关路由器中的路由流表,将读取到的路由流表与各种制式网络的用户面实体上报的监测信息汇总得到全网信息。
103、控制网元根据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UE进行业务分流。
控制网元根据汇总得到的全网信息,确定是否需要为由其控制的用户面实体下属的RRU提供服务的全部或部分UE进行业务分流。例如,若由某RRU提供服务的UE的服务质量较低,则可以将该低服务质量UE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与该RRU属于同种制式用户面实体、且负载比较轻的RRU下;或者,将该低服务质量UE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与该RRU属于不同种制式用户面实体、且负载比较轻的RRU下。
可选的,控制网元可仅关注RRU的负载状况,根据各个用户面实体下属的RRU的流量负载信息,确定出负载较重的RRU,将由负载较重的RRU提供服务的UE的全部或部分业务切换到其他负载较轻的RRU上。
可选的,控制网元也可仅关注UE的服务质量的优劣情况,根据由各个用户面实体下属的RRU提供服务的UE的服务质量,确定出服务质量低于预设值的UE,将该部分低服务质量UE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其他可提供高质量信号的RRU上。
可选的,控制网元也可兼顾RRU的负载状况和UE的服务质量,根据各个用户面实体下属的RRU的流量负载信息,确定出负载较重的RRU,并根据UE的服务质量,确定出由该负载较重的RRU提供服务的低服务质量的UE,然后将由该部分低服务质量UE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其他可提供高质量信号的RRU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分流方法,控制网元将接收到的各制式网络的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以及从网关路由器获取路由流表汇总得到全网信息,根据全网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对某些UE进行业务分流。该业务分流过程中,由独立的控制网元,进行业务分流的判决和调度,减轻了eNB的负荷并提升业务分流技术的适用范围及扩展性。另外,由于控制网元是根据全网信息进行业务分流的判决和调度,既实现了不同制式网络的RRU之间的分流,也实现了同种制式网络的RRU之间的业务分流。
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一中,控制网元可以不对全网中的UE进行业务分流的判决和调度,而是在接收到用户面实体中的部分用户平面实体发送的业务分流请求后,仅对由发起业务分流请求的用户面实体下属的RRU提供服务的UE进行业务分流。
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一中,在确定出需要为UE进行业务分流后,控制网元向网关路由器发送配置指令,以更新存储在网关路由器上的路由流表,从而将需要分流的UE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其他RRU上。此时,若网关路由器与用户面实体之间的转发路径上存在一个或多个交换机(switch),则网关路由器可对各个交换机上的转发表进行更新。其中,交换机例如是具有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功能的交换机,可表示为SDN-Switch。如此一来,后续分流业务都可通过SDN技术转发,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建立连接和发生切换时信令开销复杂度高、传输实时性受限的GTP/MIP隧道机制,采用SDN转发技术可缩短业务转发中所需的延时和信令开销。
图2为本发明业务分流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用户面实体,适用于当组网模式中存在不同制式的网络,需要独立的控制网络对业务进行分流判决和调度的场景。具体的,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201、用户面实体对下属的各个射频拉远单元RRU,和/或,由各个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进行监测得到监测信息,监测信息包括: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流量负载信息为RRU的流量负载信息,服务质量信息为由UE的服务质量信息。
本步骤中,关于用户面实体、控制网元、流量负载信息、服务质量信息的相关描述可参见图1步骤101,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用户面实体可主要关注下属的RRU的负载状况,判断流经各RRU的数据流量是否超过预设值,该流量数据包括上行数据流量,和/或,下行数据流量;若超过,由于用户面实体掌控下属所有RRU的流量负载信息和UE的服务质量信息。因此,用户面实体根据服务质量,依次为低服务质量的UE选择可替代RRU及业务协作传送方式,业务协作传送方式包括:将低服务质量的UE切换至可代替RRU,或者,将低服务质量的UE的部分业务切换至可代替RRU。其中,可代替RRU例如为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当前RRU、且负载低于当前RRU的RRU。
可选的,用户面实体也可主要关注UE服务质量的优劣情况,判断特定UE或由某个具体RRU提供服务的UE的服务质量是否低于预设值;若服务质量低于预设值,则用户面实体为低服务质量的UE选择可替代RRU及业务协作传送方式,业务协作传送方式包括:将低服务质量的UE切换至可代替RRU,或者,将低服务质量的UE的部分业务切换至可代替RRU。其中,可代替RRU例如为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当前RRU、且负载低于当前RRU的RRU。
202、用户面实体向控制网元发送监测信息,以使控制网元根据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UE进行业务分流。
在得到监测信息后,用户面实体周期性的向控制网元发送该监测信息,以使控制网元根据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UE进行业务分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分流方法,各制式网络的用户面实体向控制网元发送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使得控制网元将接收到的各制式网络的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以及从网关路由器获取路由流表汇总得到全网信息,根据全网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对某些UE进行业务分流。该业务分流过程中,由独立的控制网元,进行业务分流的判决和调度,减轻了eNB的负荷并提升业务分流技术的适用范围及扩展性。另外,由于控制网元是根据全网信息进行业务分流的判决和调度,既实现了不同制式网络的RRU之间的分流,也实现了同种制式网络的RRU之间的业务分流。
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二中,用户面实体再得到监测信息后,可以向控制网元发送业务分流请求,使得控制网元仅针对发起业务分流请求的用户面实体下的UE进行业务分流判决。其中,业务分流请求携带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低服务质量的UE的标识、低服务质量的UE的业务标识、数据流量超过预设值的RRU的标识、可代替RRU的标识、业务协作传送方式的标识。
图3为本发明业务分流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网关路由器,适用于当组网模式中存在不同制式的网络,需要独立的控制网络对业务进行分流判决和调度的场景。具体的,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301、网关路由器接收控制网元发送的配置指令,配置指令为控制网络根据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定出需要为用户设备UE进行业务分流后发送的。
本实施例中,关于用户面实体、控制网元、流量负载信息、服务质量信息的相关描述可参见图1步骤101,此处不再赘述。
本步骤中,在确定出需要为UE进行业务分流,并对业务转发路径进行重新配置后,控制网元向网关路由器发送配置指令,以更新存储在网关路由器上的路由流表,从而将需要分流的UE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其他RRU上。
302、网关路由器根据配置命令,对路由流表进行更新。
本步骤中,网关路由器根据配置命令,对业务转发规则进行更新,即对路由流表进行更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分流方法,网关路由器接收控制网元在确定出需要为UE进行业务分流后发送的配置命令,并根据配置命令对路由流表进行更新,从而将需要分流的UE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其他RRU上。该业务分流过程中,由独立的控制网元,进行业务分流的判决和调度,减轻了eNB的负荷并提升业务分流技术的适用范围及扩展性。另外,由于控制网元是根据全网信息进行业务分流的判决和调度,既实现了不同制式网络的RRU之间的分流,也实现了同种制式网络的RRU之间的业务分流。
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三中,若网关路由器与用户面实体之间的转发路径上存在一个或多个交换机(switch),则网关路由器可对各个交换机上的转发表进行更新。其中,交换机例如是具有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功能的交换机,可表示为SDN-Switch。如此一来,后续分流业务都可通过SDN技术转发,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建立连接和发生切换时信令开销复杂度高、传输实时性受限的GTP/MIP隧道机制,采用SDN转发技术可缩短业务转发中所需的延时和信令开销。
上述图1、图2和图3分别从控制网元、用户面实体和网关为执行主体的角度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下面以通信网络中存在LTE制式网络用户面实体和WiFi制式网络的用户面实体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本实施例中,将原来都位于LTE网络的eNodeB网元上的控制面独立为C-cNB实体、用户面独立为C-uNB实体;对WiFi网络的AP增加相当于LTE网络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的功能,将该新增的功能与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现有的一部分控制功能合并得到一个全新的控制平面实体W-cNB,而将AP的剩余部分作为独立的用户平面实体W-uNB实体,将C-cNB实体与W-cNB实体合并,并使其具有SNC网元功能,即可得到本实施例的控制网元Single-cNB。由Single-cNB接收C-uNB或W-uNB发送的监测信息,并从具有SDN功能的SDN-GR读取路由流表,将监测信息和路由流表汇总为全网信息后,确定是否需要为UE进行业务分流。下面,结合图4、图5、图6、图7与图8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4为本发明业务分流方法实施例四所适用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业务分流方法实施例四的信令交互图;图6为本发明业务分流方法实施例四中的C-uNB与C-RRU的逻辑结构图;图7为本发明业务分流方法实施例四中W-uNB与W-RRU的逻辑结构图;图8为本发明业务分流方法实施例四中Single-cNB与SDN-GR的逻辑结构图。
请参照图4,网关路由器SDN-GR为具有SDN功能的网关路由器,其向上连接公共数据网(Public Data Network,PDN)或因特网(Internet),向下分别连接eNodeB的用户面实体C-uNB和AP的用户面实体W-uNB,且SDN-GR与C-uNB或W-uNB之间存在SDN-Switch。C-uNB通过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微波链路等向下连接一个或多个蜂窝制式的射频拉远单元(Cellular-Radio Remote Unite,C-RRU)。W-uNB也通过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微波链路等向下连接一个或多个WiFi制式的射频拉远单元(WiFi-Radio Remote Unite,W-RRU)。控制网元Single-cNB分别连接C-RRU、W-RRU以及SDN-GR,如图中虚线所示。各个C-uNB或W-uNB为一个或多个UE提供服务,各UE可通过蜂窝链路(cellular link)连接到C-RRU,或者,通过无线局域网链路(WLAN Link)连接到W-RRU,另外,一个UE可同时接入C-RRU与W-RRU。
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401、用户面实体监测对下属的各个射频拉远单元RRU,和/或,由各个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进行监测得到监测信息。
具体的,本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4011、C-uNB监测下属的C-RRU的流量负载信息,以及由C-RRU提供服务的UE的服务质量信息。
请参照图6,C-uNB包括监测(Monitor)模块、IP接口(IP Interface)模块、SDN路由流表(SDN flow table)模块、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模块、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模块、媒质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模块。其中,Monitor模块与MAC模块连接,IP Interface模块与Single-eNB之间建立控制路径(Control Path),与SDN-GW之间建立数据路径(Data Path)。C-RRU包括Thin-MAC模块与物理(Physical,PHY)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5中仅示意出C-uNB与C-RRU的部分逻辑结构,并非完整的C-uNB与C-RRU。
本步骤中,IP Interface模块通过数据路径向SDN-GW发送C-RRU的上行数据,或通过数据路径接收SDN-GW发送C-RRU的下行数据,C-uNB利用Monitor模块监测该数据路径的流量负载信息,同时,Monitor模块还监测MAC模块统计和记录的UE的服务质量信息,如吞吐量、时延、抖动、缓存队列长度等。
4012、W-uNB监测下属的W-RRU的流量负载信息,以及由W-RRU提供服务的UE的服务质量信息。
请参照图7,W-uNB包括监测(Monitor)模块、IP接口(IP Interface)模块、SDN路由流表(SDN flow table)模块、媒质接入控制(Radio Link Control,MAC)模块。其中,Monitor模块与MAC模块连接,IP Interface模块与Single-eNB之间建立控制路径(ControlPath),与SDN-GW之间建立数据路径(Data Path)。C-RRU包括Thin-MAC模块与物理(Physical,PHY)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7中仅示意出W-uNB与W-RRU的部分逻辑结构,并非完整的W-uNB与W-RRU。
本步骤中,IP Interface模块通过数据路径向SDN-GW发送W-RRU的上行数据,或通过数据路径接收SDN-GW发送W-RRU的下行数据,W-uNB利用Monitor模块监测该数据路径的流量负载信息,同时,Monitor模块还监测MAC模块统计和记录的UE的服务质量信息,如吞吐量、时延、抖动、缓存队列长度等。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如上述图6和图7所示,C-uNB与W-uNB的差异之处在于:W-uNB中无PDCP模块与RLC模块。然而,代表无线蜂窝系统的C-uNB与代表WiFi系统的W-uNB的差别不限于此,图6和图7中仅示出与本发明相关的模块。
402、用户面实体向Single-cNB上报监测信息。
具体的,本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4021、C-uNB向Single-cNB上报监测信息;
C-uNB利用IP Interface模块周期性的将Monitor模块监测获得的信息通过控制路径上报给Single-cNB,上报监测信息的周期间隔可由Single-cNB远程配置。
4022、W-uNB向Single-cNB上报监测信息。
W-uNB利用IP Interface模块周期性的将Monitor模块监测获得的信息通过控制路径上报给Single-cNB,上报监测信息的周期间隔可由Single-cNB远程配置。
403、Single-cNB从SDN-GR读取路由流表。
Single-cNB周期性的读取存储在SDN-GR的路由流表,并且将该路由流表与C-uNB/W-uNB上报的监测信息汇总得到全网信息。
请参照图8,Single-cNB包括网络信息数据库(Network Information Database)模块、算法(Algorithm)模块、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 protoco1)模块、软件(Software)模块、存储(Memory)模块和接口(Interface)模块,软件模块分别与其他各个模块相连。SDN-GR包括SDN路由流表模块,用于管理表示业务转发规则的路由流表,包括多个接口(Interface,IF)模块。本步骤中,Single-cNB在软件模块的控制下通过Interface模块周期性的读取SDN-GW的路由流表,并且将读取到的路由流表与C-uNB/W-uNB上报的监测信息汇总得到全网信息存储于网络信息数据库模块。
404、用户面实体决定是否需要对下属的UE进行业务分流。
用户面实体掌握着下属所有RRU的流量负载信息和UE的服务质量信息,因此,用户面实体可以很方便的确定出哪些RRU属于重负载RRU,哪些属于轻负载RRU,哪些UE的服务质量低,哪些UE的服务质量高。具体的,本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4041、C-uNB决定是否需要对下属的UE进行业务分流。
C-uNB的Monitor模块根据实时监测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对下属的UE进行业务分流。例如,若C-RRU1的当前负载高于某一门限,且C-RRU-2的当前负载很轻,则C-uNB则会从由C-RRU1提供服务的UE中选择出能够由C-RRU2提供覆盖和服务的UE组成备选集合A,执行负载均衡算法,确定出哪些UE需要由C-RRU2进行业务协作传送。其中,业务协作传送的具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直接将UE切换到C-RRU2、由C-RRU2单独为该UE提供后续服务;或者,将UE的部分业务切换到C-RRU2,由C-RRU1和C-RRU2一起为该UE提供后续服务。
4042、W-uNB决定是否需要对下属的UE进行业务分流。
具体的,可参见上述步骤4041,此处步骤赘述。
本步骤中,在确定出备选集合A后,结合业务协作传送方式,不断的循环执行负载均衡算法,对下属的C-RRU之间进行负载均衡,将由重负载的C-RRU提供服务的某个或某些UE改由其他轻负载的C-RRU进行业务协作传送。
可选的,本步骤中,负载均衡算法如下所示:
算法输入:
备选集合A,记为S(m),m=1,2....,M;
本地下属RRU的当前流量负载,记为L(n),n=1,2,...,N;
流量负载的阈值门限,记为η。
算法输出:
业务协作传送方式,记为T(k),k=1,2,...,K。t=<ue_id,strategy,rru_old,rru_new>,t∈T。其中,t是业务协作传送方式的一个四元组向量。其中,ue_id表示UE的标识符,strategy表示协助传送的策略,rru_old表示当前的RRU,rru_new表示提供协助的RRU。
算法代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负载均衡算法仅是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算法进行。
本步骤中,用户面实体如何根据下属的RRU的流量负载信息和UE的服务质量信息,决定是否需要对某个或某些UE进行业务分流,详细描述可见图9A、图9B。
405、用户面实体向Single-cNB发送业务分流请求。
若用户面实体决定出需要对下属的UE进行业务分流,则向Single-cNB发送业务分流请求;否则,继续执行负载均衡算法。
具体的,本步骤包括如下可选子步骤:
4051、C-uNB向Single-cNB发送业务分流请求;
4052、W-uNB向Single-cNB发送业务分流请求。
406、Single-cNB根据全网信息,决定是否可以对UE进行业务分流。
Single-cNB可根据全网信息,确定是否需要为全网中某个或某些UE进行业务分流,或者,也可以在接收到用户面实体发送的业务分流请求后,对发起业务请求的用户面实体下属的UE进行分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404与405为可选步骤,若Single-cNB接收到用户面实体发送的业务分流请求,则一般只针对发起业务分流请求的用户面实体下属的UE进行分流,否则,Single-cNB根据全网信息,对全网中的UE进行业务分流。
具体的,本步骤中,倘若Single-cNB接收到用户面实体发送的业务分流请求,则将接收到的各个业务分流请求携带的备选集合A汇总得到预处理集合B,根据存储在网络信息数据库模块中的全网信息,统筹决定是否可以对某个或某些UE进行相同制式的RRU切换;或者,对某个或某些UE的全部或部分业务跨RRU切换。最后,将可以进行同制式RRU切换或不同制式RRU的UE汇总得到业务分流处理集合C。
可选的,在汇总得到预处理集合B后,Single-cNB结合完全信息,可采用如下分流算法统筹决定是否可以对某个或某些业务分流得到分流处理集合C。
算法输入:
全网范围的C-RRU的流量负载,记为CL(n),n=1,2,...,N1;
全网范围的W-RRU的流量负载,记为WL(n),n=1,2,...,N2;
预处理集合B,记为R(m),m=1,2,...,M.
算法输出:
业务分流处理集合C,记为G(x),x=1,2,...,X
算法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流算法仅是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算法进行。
407、Single-cNB向SDN-GR发送配置指令。
当Single-cNB确定出可以对UE进行分流后,即当业务分流处理集合C非空,向SDN-GR发送配置指令以对路由流表进行更新。
408、SDN-GR根据更新的路由流表进行IP转发。
本步骤中,若SDN-GR与用户面实体之间的转发路径上存在一个或多个SDN-Switch(图中未示出),则SDN-GR负载更新沿途的SDN-Switch的转发表。
具体的,SDN-GR的IF模块根据路由流表进行IP转发,如果SDN-GR与C-uNB/W-uNB的IP路径上存在一个或多个SDN-Switch,则它们会根据SDN-GR的路由流表提供的信息逐级的修改自身的转发表。如此一来,后续分流业务都可通过SDN技术转发,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建立连接和发生切换时信令开销复杂度高、传输实时性受限的GTP/MIP隧道机制,采用SDN转发技术可缩短业务转发中所需的延时和信令开销。
下面,对步骤404中,用户面实体如何根据下属的RRU的流量负载信息和UE的服务质量信息,决定是否需要对某个或某些UE进行业务分流做详细说明。具体的,请参见图9A和图9B。图9A为本发明业务分流方法实施例四中用户面实体根据下属的UE的服务质量信息决定是否需要对UE进行业务分流的流程图,其包括如下步骤:
501、用户面实体监测下属的UE的服务质量信息。
502、用户面实体监测由其提供承载的UE的服务质量是否低于预设值下限。
表征服务质量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参数:吞吐量、时延、抖动、缓存队列长度等。本步骤中,用户面实体以轮询方式逐一对由其提供服务的每一个UE的服务质量进行判断,若低于下限值,则执行步骤503,否则,若大于或等于下限值,则返回步骤501。另外,用户面实体也可仅对特定的UE进行服务质量判断,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制。
503、对低服务质量的UE是否可查找可替代RRU。
由于用户面实体掌握着下属所有RRU的流量负载信息和UE的服务质量信息,因此,用户面实体很容易查找到可替代的RRU。本步骤中,可替代RRU为隶属于该用户面实体的其他相同制式的RRU,例如,低服务质量的UE同时处于RRU-A与RRU-B的覆盖范围,RRU-A与RRU-B为相同制式的、受控与当前的用户面实体的RRU,若当前由RRU-A提供服务,则RRU-B可作为可替代的RRU。
一般来说,如果RRU-B接收低服务质量的UE的信号大于当前提供服务的RRU-A的信号强度,且RRU-B的当前负载低于RRU-A的当前负载,则可认为RRU-B为可替代RRU,执行504;否则,则认为不存在可替代RRU,执行步骤505。
504、将存在可替代RRU的低服务质量的UE纳入备选集合A。
505、将不存在可替代RRU的低服务质量的UE纳入重点监测集合。
本步骤中,用户面实体将该些低服务质量的UE例如一个软件动态更新的数据库后返回步骤501,使得步骤501中,将该些重点监测集合中的UE作为优先级较高的监测对象进行监测,例如,相对于其他UE,对重点监测集合中的UE进行频率较高、间隔时间较短的监测。
图9B为本发明业务分流方法实施例四中用户面实体根据下属的RRU的流量负载信息决定是否需要对UE进行业务分流的流程图,其包括如下步骤:
601、用户面实体监测下属的RRU的流量负载信息。
用户面实体监测流经本用户面实体的所有下述的RRU的流量负载信息。
602、用户面实体监测流经RRU的数据流量是否超过预设值。
本步骤中,数据流量包括从SDN-GW到UE的下行数据流量,以及从UE到SDN-GW的上行业务,若超过预设值,则执行步骤603;否则,返回步骤601。
603、选择出由重负载RRU提供服务的低服务质量的UE。
由于用户面实体掌握着下属所有RRU的流量负载信息和UE的服务质量信息,服务质量是由多个参数组成的向量。因此,用户面实体很容易查找到由重负载RRU提供服务的低服务质量的UE。例如,对于实时性敏感的业务类型,采用时延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最主要的参数,将时延最长的UE作为低服务质量的UE;对于非实时性敏感的业务类型,采用吞吐量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最主要的参数,将吞吐量最低的UE作为低服务质量的UE。具体的,用户面实体可将由该重负载的RRU提供服务的所有UE按照服务质量从低到高排列得到一张表格,并预设服务质量等级,将服务质量等级最差的UE作为低服务质量的UE。
604、对低服务质量的UE是否可查找可替代RRU。
用户面实体对低服务质量的UE是否可查找可替代RRU,若查找到,则执行步骤605;否则,若不存在可替代RRU,则返回步骤603,继续根据服务质量从低到高排列的表格,逐级查找低服务质量的UE。具体的,可参见上述图9A步骤503,此处不再赘述。
605、将存在可替代RRU的低服务质量的UE纳入备选集合A。
图10为本发明控制网元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网元100包括:
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各个用户面实体发送的监测信息,监测信息包括: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流量负载信息为各用户面实体下属的射频拉远单元RRU的流量负载信息,服务质量信息为由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的服务质量信息;
获取模块12,用于获取路由流表,路由流表保存在网关路由器GR中;
确定模块13,用于根据接收模块11接收到的监测信息与获取模块12获取到的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UE进行业务分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网元,将接收到的各制式网络的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以及从网关路由器获取路由流表汇总得到全网信息,根据全网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对某些UE进行业务分流。该业务分流过程中,由独立的控制网元,进行业务分流的判决和调度,减轻了eNB的负荷并提升业务分流技术的适用范围及扩展性。另外,由于控制网元是根据全网信息进行业务分流的判决和调度,既实现了不同制式网络的RRU之间的分流,也实现了同种制式网络的RRU之间的业务分流。
进一步的,接收模块11,还用于接收各个用户面实体中的部分用户平面实体发送的业务分流请求;
确定模块13,用于根据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实是否需要为由发起业务分流请求的用户面实体下属的RRU提供服务的UE进行业务分流。
图11为本发明控制网元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网元,在上述图10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还包括:
发送模块14,用于若确定模块13确定需要为UE进行业务分流,则向GR发送配置指令以更新路由流表。
进一步的,各个用户面实体包括:至少一个演进型节点B eNB的用户面实体,和至少一个接入点AP的用户面实体。
图12为本发明用户面实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面实体200包括:
监测模块21,用于对下属的各个射频拉远单元RRU,和/或,由各个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进行监测得到监测信息,监测信息包括: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流量负载信息为RRU的流量负载信息,服务质量信息为由UE的服务质量信息;
发送模块22,用于向控制网元发送监测模块21监测到的监测信息,以使控制网元根据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UE进行业务分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面实体,各制式网络的用户面实体向控制网元发送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使得控制网元将接收到的各制式网络的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以及从网关路由器获取路由流表汇总得到全网信息,根据全网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对某些UE进行业务分流。该业务分流过程中,由独立的控制网元,进行业务分流的判决和调度,减轻了eNB的负荷并提升业务分流技术的适用范围及扩展性。另外,由于控制网元是根据全网信息进行业务分流的判决和调度,既实现了不同制式网络的RRU之间的分流,也实现了同种制式网络的RRU之间的业务分流。
图13为本发明用户面实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面实体在上述图12的基础上,进一步,监测模块21包括判断单元211与选择单元212;
判断单元211,用于判断流经各RRU的数据流量是否超过预设值,流量数据包括上行数据流量,和/或,下行数据流量;选择单元212,用于若判断单元211判断出数据流量超过预设值,则根据服务质量,依次为低服务质量的UE选择可替代RRU及业务协作传送方式,业务协作传送方式包括:将低服务质量的UE切换至可代替RRU,或者,将低服务质量的UE的部分业务切换至可代替RRU。
进一步的,判断单元211,用于判断UE的服务质量是否低于预设值;选择单元212,用于若判断单元211判断出服务质量低于预设值,则为低服务质量的UE选择可替代RRU及业务协作传送方式,业务协作传送方式包括:将低服务质量的UE切换至可代替RRU,或者,将低服务质量的UE的部分业务切换至可代替RRU。
进一步的,发送模块22,还用于向控制网元发送业务分流请求,业务分流请求携带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低服务质量的UE的标识、低服务质量的UE的业务标识、数据流量超过预设值的RRU的标识、可代替RRU的标识、业务协作传送方式的标识。
进一步的,选择单元212,具体用于选择接收低服务质量的UE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当前RRU、且负载低于当前RRU的RRU作为可代替RRU。
图14为本发明网关路由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网关路由器300包括:
接收模块31,用于接收控制网元发送的配置指令,配置指令为控制网络根据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定出需要为用户设备UE进行业务分流后发送的;
处理模块32,用于根据接收模块31接收到的配置命令,对路由流表进行更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关路由器,接收控制网元在确定出需要为UE进行业务分流后发送的配置命令,并根据配置命令对路由流表进行更新,从而将需要分流的UE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其他RRU上。该业务分流过程中,由独立的控制网元,进行业务分流的判决和调度,减轻了eNB的负荷并提升业务分流技术的适用范围及扩展性。另外,由于控制网元是根据全网信息进行业务分流的判决和调度,既实现了不同制式网络的RRU之间的分流,也实现了同种制式网络的RRU之间的业务分流。
进一步的,处理模块32,还用于根据更新的路由流表,更新交换机的转发表,交换机为位于网关路由器与用户面实体的转发路径上。
图15为本发明控制网元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网元400包括:
接收器41,用于接收各个用户面实体发送的监测信息,监测信息包括: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流量负载信息为各用户面实体下属的射频拉远单元RRU的流量负载信息,服务质量信息为由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的服务质量信息;
处理器42,用于获取路由流表,路由流表保存在网关路由器GR中;
处理器42,还用于根据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UE进行业务分流。
进一步的,接收器41,还用于接收各个用户面实体中的部分用户平面实体发送的业务分流请求;
处理器42,具体用于根据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实是否需要为由发起业务分流请求的用户面实体下属的RRU提供服务的UE进行业务分流。
图16为本发明控制网元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控制网元在图15所述控制网元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还包括:
发送器43,用于若确定需要为UE进行业务分流,则向GR发送配置指令以更新路由流表。
进一步的,各个用户面实体包括:至少一个演进型节点B eNB的用户面实体,和至少一个接入点AP的用户面实体。
图17为本发明用户面实体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面实体500,包括:
处理器51,用于对下属的各个射频拉远单元RRU,和/或,由各个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进行监测得到监测信息,监测信息包括: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流量负载信息为RRU的流量负载信息,服务质量信息为由UE的服务质量信息;
发送器52,用于向控制网元发送监测信息,以使控制网元根据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UE进行业务分流。
进一步的,处理器51,具体用于判断流经各RRU的数据流量是否超过预设值,流量数据包括上行数据流量,和/或,下行数据流量;若超过,则根据服务质量,依次为低服务质量的UE选择可替代RRU及业务协作传送方式,业务协作传送方式包括:将低服务质量的UE切换至可代替RRU,或者,将低服务质量的UE的部分业务切换至可代替RRU。
进一步的,处理器51,具体用于判断UE的服务质量是否低于预设值;若服务质量低于预设值,则为低服务质量的UE选择可替代RRU及业务协作传送方式,业务协作传送方式包括:将低服务质量的UE切换至可代替RRU,或者,将低服务质量的UE的部分业务切换至可代替RRU。
进一步的,发送器52,还用于向控制网元发送业务分流请求,业务分流请求携带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低服务质量的UE的标识、低服务质量的UE的业务标识、数据流量超过预设值的RRU的标识、可代替RRU的标识、业务协作传送方式的标识。
进一步的,处理器51,用于选择接收低服务质量的UE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当前RRU、且负载低于当前RRU的RRU作为可代替RRU。
图18为本发明网关路由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网关路由器600,包括:
接收器61,用于器接收控制网元发送的配置指令,配置指令为控制网络根据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定出需要为用户设备UE进行业务分流后发送的;
处理器62,用于根据配置命令,对路由流表进行更新。
进一步的,处理器62,还用于根据更新的路由流表,更新交换机的转发表,交换机为位于网关路由器与用户面实体的转发路径上。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0)

1.一种业务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网元接收各个用户面实体发送的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包括: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所述流量负载信息为各所述用户面实体下属的射频拉远单元RRU的流量负载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为由所述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的服务质量信息,所述控制网元包括至少两种制式网络的控制面实体,所述各个用户面实体分别为不同制式网络的用户面实体;
所述控制网元获取路由流表,所述路由流表保存在网关路由器GR中;
所述控制网元根据所述监测信息与所述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
所述控制网元根据所述监测信息与所述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之前,包括:
所述控制网元接收各个所述用户面实体中的部分用户平面实体发送的业务分流请求;
所述控制网元根据所述监测信息与所述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包括:
所述控制网元根据所述监测信息与所述路由流表,确实是否需要为由发起所述业务分流请求的用户面实体下属的RRU提供服务的UE进行业务分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网元根据所述监测信息与所述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之后,还包括:
若确定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则所述控制网元向所述GR发送配置指令以更新所述路由流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个用户面实体包括:至少一个演进型节点B eNB的用户面实体,和至少一个接入点AP的用户面实体。
4.一种业务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面实体对下属的各个射频拉远单元RRU,和/或,由各个所述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进行监测得到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包括: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所述流量负载信息为所述RRU的流量负载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为由所述UE的服务质量信息;
所述用户面实体向控制网元发送所述监测信息,以使所述控制网元根据所述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所述控制网元包括至少两种制式网络的控制面实体,不同控制面实体分别对应不同制式网络的用户面实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实体对下属的各个射频拉远单元RRU进行监测得到监测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面实体判断流经各所述RRU的数据流量是否超过预设值,所述流量数据包括上行数据流量,和/或,下行数据流量;
若超过,则所述用户面实体根据服务质量,依次为低服务质量的UE选择可替代RRU及业务协作传送方式,所述业务协作传送方式包括: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切换至可代替RRU,或者,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部分业务切换至所述可代替RRU。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实体对由各个所述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进行监测得到监测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面实体判断所述UE的服务质量是否低于预设值;
若所述服务质量低于所述预设值,则所述用户面实体为低服务质量的UE选择可替代RRU及业务协作传送方式,所述业务协作传送方式包括: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切换至可代替RRU,或者,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部分业务切换至所述可代替RRU。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实体对下属的各个射频拉远单元RRU,和/或,由各个所述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进行监测得到监测信息之后,向所述控制网元发送所述监测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用户面实体向所述控制网元发送业务分流请求,所述业务分流请求携带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标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业务标识、所述数据流量超过预设值的RRU的标识、所述可代替RRU的标识、所述业务协作传送方式的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实体为低服务质量的UE选择可替代RRU,包括:
所述用户面实体选择接收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当前RRU、且负载低于所述当前RRU的RRU作为可代替RRU。
9.一种业务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关路由器接收控制网元发送的配置指令,所述配置指令为所述控制网络根据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定出需要为用户设备UE进行业务分流后发送的;
所述网关路由器根据所述配置命令,对所述路由流表进行更新,所述控制网元包括至少两种制式网络的控制面实体,不同制式网络的用户面实体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路由器根据所述配置命令,对所述路由流表进行更新之后,还包括:
所述网关路由器根据更新的路由流表,更新交换机的转发表,所述交换机为位于所述网关路由器与用户面实体的转发路径上。
11.一种控制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各个用户面实体发送的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包括: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所述流量负载信息为各所述用户面实体下属的射频拉远单元RRU的流量负载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为由所述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的服务质量信息,控制网元包括至少两种制式网络的控制面实体,所述各个用户面实体分别为不同制式网络的用户面实体;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路由流表,所述路由流表保存在网关路由器GR中;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监测信息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各个所述用户面实体中的部分用户平面实体发送的业务分流请求;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测信息与所述路由流表,确实是否需要为由发起所述业务分流请求的用户面实体下属的RRU提供服务的UE进行业务分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网元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确定模块确定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则向所述GR发送配置指令以更新所述路由流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控制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个用户面实体包括:至少一个演进型节点B eNB的用户面实体,和至少一个接入点AP的用户面实体。
14.一种用户面实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对下属的各个射频拉远单元RRU,和/或,由各个所述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进行监测得到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包括: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所述流量负载信息为所述RRU的流量负载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为由所述UE的服务质量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控制网元发送所述监测模块监测到的所述监测信息,以使所述控制网元根据所述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所述控制网元包括至少两种制式网络的控制面实体,不同控制面实体分别对应不同制式网络的用户面实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面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包括判断单元与选择单元;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流经各所述RRU的数据流量是否超过预设值,所述流量数据包括上行数据流量,和/或,下行数据流量;
所述选择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数据流量超过所述预设值,则根据服务质量,依次为低服务质量的UE选择可替代RRU及业务协作传送方式,所述业务协作传送方式包括: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切换至可代替RRU,或者,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部分业务切换至所述可代替RRU。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面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包括判断单元与选择单元;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UE的服务质量是否低于预设值;
所述选择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服务质量低于所述预设值,则为低服务质量的UE选择可替代RRU及业务协作传送方式,所述业务协作传送方式包括: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切换至可代替RRU,或者,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部分业务切换至所述可代替RRU。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面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控制网元发送业务分流请求,所述业务分流请求携带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标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业务标识、所述数据流量超过预设值的RRU的标识、所述可代替RRU的标识、所述业务协作传送方式的标识。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用户面实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单元,具体用于选择接收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当前RRU、且负载低于所述当前RRU的RRU作为可代替RRU。
19.一种网关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网元发送的配置指令,所述配置指令为所述控制网络根据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定出需要为用户设备UE进行业务分流后发送的,所述控制网元包括至少两种制式网络的控制面实体,不同制式网络的用户面实体不同;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配置命令,对所述路由流表进行更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关路由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更新的路由流表,更新交换机的转发表,所述交换机为位于所述网关路由器与用户面实体的转发路径上。
21.一种控制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各个用户面实体发送的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包括: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所述流量负载信息为各所述用户面实体下属的射频拉远单元RRU的流量负载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为由所述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的服务质量信息,控制网元包括至少两种制式网络的控制面实体,所述各个用户面实体分别为不同制式网络的用户面实体;
处理器,用于获取路由流表,所述路由流表保存在网关路由器GR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监测信息与所述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各个所述用户面实体中的部分用户平面实体发送的业务分流请求;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监测信息与所述路由流表,确实是否需要为由发起所述业务分流请求的用户面实体下属的RRU提供服务的UE进行业务分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网元还包括:
发送器,用于若确定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则向所述GR发送配置指令以更新所述路由流表。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用户面实体包括:至少一个演进型节点B eNB的用户面实体,和至少一个接入点AP的用户面实体。
24.一种用户面实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对下属的各个射频拉远单元RRU,和/或,由各个所述RRU提供服务的用户设备UE进行监测得到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包括:流量负载信息,和/或,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所述流量负载信息为所述RRU的流量负载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为由所述UE的服务质量信息;
发送器,用于向控制网元发送所述监测信息,以使所述控制网元根据所述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定是否需要为所述UE进行业务分流,所述控制网元包括至少两种制式网络的控制面实体,不同控制面实体分别对应不同制式网络的用户面实体。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户面实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判断流经各所述RRU的数据流量是否超过预设值,所述流量数据包括上行数据流量,和/或,下行数据流量;若超过,则根据服务质量,依次为低服务质量的UE选择可替代RRU及业务协作传送方式,所述业务协作传送方式包括: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切换至可代替RRU,或者,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部分业务切换至所述可代替RRU。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户面实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判断所述UE的服务质量是否低于预设值;若所述服务质量低于所述预设值,则为低服务质量的UE选择可替代RRU及业务协作传送方式,所述业务协作传送方式包括: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切换至可代替RRU,或者,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部分业务切换至所述可代替RRU。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户面实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控制网元发送业务分流请求,所述业务分流请求携带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标识、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业务标识、所述数据流量超过预设值的RRU的标识、所述可代替RRU的标识、所述业务协作传送方式的标识。
28.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用户面实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选择接收所述低服务质量的UE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当前RRU、且负载低于所述当前RRU的RRU作为可代替RRU。
29.一种网关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用于器接收控制网元发送的配置指令,所述配置指令为所述控制网络根据监测信息与路由流表确定出需要为用户设备UE进行业务分流后发送的,所述控制网元包括至少两种制式网络的控制面实体,不同制式网络的用户面实体不同;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配置命令,对所述路由流表进行更新。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网关路由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更新的路由流表,更新交换机的转发表,所述交换机为位于所述网关路由器与用户面实体的转发路径上。
CN201380077365.8A 2013-11-15 2013-11-15 业务分流方法、控制网元、网关路由器及用户面实体 Active CN1052841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87254 WO2015070442A1 (zh) 2013-11-15 2013-11-15 业务分流方法、控制网元、网关路由器及用户面实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4150A CN105284150A (zh) 2016-01-27
CN105284150B true CN105284150B (zh) 2019-09-03

Family

ID=53056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7365.8A Active CN105284150B (zh) 2013-11-15 2013-11-15 业务分流方法、控制网元、网关路由器及用户面实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4150B (zh)
WO (1) WO20150704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9707A1 (zh) * 2017-01-13 2018-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功能激活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8881356B (zh) * 2017-05-11 2023-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缓存数据的方法和会话管理功能设备
CN108337190B (zh) * 2018-01-31 2021-11-2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09246002B (zh) * 2018-09-17 2020-10-30 武汉思普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深度安全网关与网元设备
CN114208254A (zh) * 2019-08-09 2022-03-1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应用负载和/或过载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16155764B (zh) * 2023-01-05 2024-02-20 鹏城实验室 监控网络数据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96192B (zh) * 2023-03-14 2023-08-15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转发方法、车辆控制方法、专网设备及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715A (zh) * 2009-04-24 2010-10-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CoMP下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和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215530A (zh) * 2011-05-27 2011-10-1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WO2012001221A1 (en) * 2010-06-28 2012-01-0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via a gateway
WO2012126848A1 (en) * 2011-03-18 2012-09-27 Alcatel Lucent Traffic offload in a multi-acc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network-based ip mobility
CN102892143A (zh) * 2011-07-20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CN102918925A (zh) * 2011-05-31 2013-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汇聚传输系统、装置和数据分流汇聚方法
CN103379542A (zh) * 2012-04-18 2013-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wlan网络的分流业务信息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7679B (zh) * 2010-08-09 2013-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分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18855B (zh) * 2011-01-17 2013-10-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分流处理方法和系统、基站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715A (zh) * 2009-04-24 2010-10-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CoMP下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和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WO2012001221A1 (en) * 2010-06-28 2012-01-0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via a gateway
WO2012126848A1 (en) * 2011-03-18 2012-09-27 Alcatel Lucent Traffic offload in a multi-acc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network-based ip mobility
CN102215530A (zh) * 2011-05-27 2011-10-1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02918925A (zh) * 2011-05-31 2013-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汇聚传输系统、装置和数据分流汇聚方法
CN102892143A (zh) * 2011-07-20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CN103379542A (zh) * 2012-04-18 2013-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wlan网络的分流业务信息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4150A (zh) 2016-01-27
WO2015070442A1 (zh) 2015-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84150B (zh) 业务分流方法、控制网元、网关路由器及用户面实体
US11494649B2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control wit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CN105828315B (zh) 服务网关选择方法及系统
JP5935572B2 (ja) 基地局装置及びパケット振分け方法
CN103563475B (zh) 用于利用多描述编码的移动多媒体服务的多路径管理架构和协议
CN105744575B (zh)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无线网sdn控制器和系统
CN104768201B (zh) 物联网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物联网设备、终端
CN108512760A (zh) 基于SDN保障业务QoS的路由方法
CN114009096A (zh) 应用工作负载路由和网络定义的边缘路由的互通
CN107925681A (zh) 用于分布式软件定义网络分组核心系统中的负载平衡的系统和方法
KR20170088425A (ko) 서비스 지향 네트워크 자동 생성에 기초한 맞춤형 가상 무선 네트워크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409080A (zh) 用于经由绑定服务提供最大填充链路的系统和方法
CN104468351B (zh) 基于sdn辅助ccn路由的管理方法、ccn转发装置及网络控制器
CN107135158A (zh) 一种多路径传输中最优路径选择方法
KR20160010569A (ko) 분산된 진화 패킷 코어 아키텍처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791169A (zh) 软件定义网络中交换机转发控制、转发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4243323B (zh) 交换网多播路由方法及系统
US11985534B2 (en) Application workload routing and interworking for network defined edge routing
CN108965159A (zh) 服务质量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747510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5850173A (zh) 软件定义网络中的按需无线电协调
CN109818769A (zh) 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JP2020156088A (ja) パケット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09587825A (zh) 建立连接的方法、请求辅助小区组配置的方法及相应的基站
CN108064058A (zh) 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2

Address after: 450046 Floor 9, building 1, Zhengshang Boya Plaza, Longzihu wisdom Island, Zhengdong New Area,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per fu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