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43799B - 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43799B
CN105243799B CN201510640719.6A CN201510640719A CN105243799B CN 105243799 B CN105243799 B CN 105243799B CN 201510640719 A CN201510640719 A CN 201510640719A CN 105243799 B CN105243799 B CN 1052437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wearable device
action type
state
sleep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407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43799A (zh
Inventor
侯恩星
代龙
高自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5106407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43799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Inc filed Critical Xiaomi Inc
Priority to KR1020167004434A priority patent/KR20170048233A/ko
Priority to JP2017542261A priority patent/JP6446142B2/ja
Priority to RU2016114151A priority patent/RU2626998C1/ru
Priority to MX2016004773A priority patent/MX365817B/es
Priority to PCT/CN2015/099405 priority patent/WO201705434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243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3799A/zh
Priority to US15/219,838 priority patent/US9934673B2/en
Priority to EP16186343.6A priority patent/EP3151207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43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37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7/00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 G08B7/06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e.g. involving audible and visible signalling through the use of sound and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016Personal emergency signalling and security syste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1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Gerontology & Geriatric Medicine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当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异常提示消息时,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当前的行为状态;获取到与该行为状态对应的操作类型;再根据该操作类型,触发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从而及时将智能设备的异常情况,通过用户随身穿戴的设备提醒告知用户,同时,该提醒告知操作的形式还结合了可穿戴设备对用户当前的行为状态的检测,从而发出最适合用户当前的行为状态的提醒操作,进而保证了异常消息传达的实时性及有效性。

Description

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技术进步和高性能低功耗处理芯片的推出等,智能可穿戴设备已经从概念化走向商用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辅助装备。
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包括有智能眼镜、手套、手环、手表等。以智能手环为例,其可以感知佩戴者的睡眠状态,提供睡眠质量评估;还可以感知佩戴者的运动状态,提供每日运动情况报告等。同时,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家庭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智能设备,如智能窗帘、智能烟雾报警器、智能摄像头等等,这些智能设备若发现异常可以及时向用户的手机终端发送报警信息,但通常用户的手机不会随时带在身边,造成不能及时发现智能设备发出的报警信息,延误最佳异常处理时机。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和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异常提示消息时,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当前的行为状态;
获取与所述行为状态对应的操作类型;
根据所述操作类型,触发所述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行为状态包括:睡眠状态、非睡眠状态;所述睡眠状态包括:深度睡眠状态、浅度睡眠状态;所述非睡眠状态包括:运动状态、静止状态;
所述提醒操作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闪光、振动、响铃。
进一步地,当所述行为状态为睡眠状态时,所述获取与所述行为状态对应的操作类型,包括:
获取与所述睡眠状态对应的第一操作类型;
所述根据所述操作类型,触发所述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操作类型,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一强度振动处理,或者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所述第一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一分贝响铃处理。
进一步地,还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预设的情景模式;
所述获取与所述行为状态对应的操作类型,包括:
获取与所述行为状态以及所述情景模式对应的操作类型。
进一步地,当所述行为状态为睡眠状态,且所述情景模式为免打扰模式时,所述获取与所述行为状态以及所述情景模式对应的操作类型,包括:
获取与所述睡眠状态以及所述免打扰模式对应的第二操作类型;
所述根据所述操作类型,触发所述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操作类型,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二强度振动处理。
进一步地,当所述行为状态为非睡眠状态,且所述情景模式为免打扰模式时,所述获取与所述行为状态以及所述情景模式对应的操作类型,包括:
获取与所述非睡眠状态以及所述免打扰模式对应的第三操作类型;
所述根据所述操作类型,触发所述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操作类型,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三强度振动处理,或者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所述第三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一闪光处理。
进一步地,还包括:
当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令时,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四强度振动处理,或者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所述第四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二分贝响铃处理,或者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所述第四强度振动处理、所述第二分贝响铃处理及第二闪光处理;
其中,所述第四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强度;所述第二分贝大于所述第一分贝。
进一步地,还包括:
当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取消指令时,根据所述取消指令,生成取消消息,并将所述取消消息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以使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取消消息,关闭异常告警处理。
进一步地,还包括:
当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报警指令时,根据所述报警指令,生成报警消息;
发送所述报警消息,以使所述报警消息的接收方根据所述报警消息进行报警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开启监控摄像头、拨打紧急联系电话。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安全提醒处理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异常提示消息时,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当前的行为状态;
操作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的所述行为状态对应的操作类型;
触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操作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操作类型,触发所述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的所述行为状态包括:睡眠状态、非睡眠状态;所述睡眠状态包括:深度睡眠状态、浅度睡眠状态;所述非睡眠状态包括:运动状态、静止状态;
所述触发模块触发的所述提醒操作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闪光、振动、响铃。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获取模块包括:第一操作获取子模块;
所述第一操作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的所述行为状态为睡眠状态时,获取与所述睡眠状态对应的第一操作类型;
所述触发模块包括:第一触发子模块;
所述第一触发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操作获取子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操作类型,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一强度振动处理,或者用于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所述第一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一分贝响铃处理。
进一步地,还包括:
情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预设的情景模式;
所述操作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与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的所述行为状态以及所述情景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情景模式对应的操作类型。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获取模块包括:第二操作获取子模块;
所述第二操作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的所述行为状态为睡眠状态,且所述情景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情景模式为免打扰模式时,获取与所述睡眠状态以及所述免打扰模式对应的第二操作类型;
所述触发模块包括:第二触发子模块;
所述第二触发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获取子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二操作类型,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二强度振动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获取模块包括:第三操作获取子模块;
所述第三操作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的所述行为状态为非睡眠状态,且所述情景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情景模式为免打扰模式时,获取与所述非睡眠状态以及所述免打扰模式对应的第三操作类型;
所述触发模块,包括:第三触发子模块;
所述第三触发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操作获取子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三操作类型,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三强度振动处理,或者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所述第三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一闪光处理。
进一步地,还包括:
超时处理模块,用于当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令时,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四强度振动处理,或者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所述第四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二分贝响铃处理,或者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所述第四强度振动处理、所述第二分贝响铃处理及第二闪光处理;
其中,所述第四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强度;所述第二分贝大于所述第一分贝。
进一步地,还包括:
取消指令处理模块,用于当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取消指令时,根据所述取消指令,生成取消消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取消指令处理模块生成的所述取消消息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以使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取消消息,关闭异常告警处理。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报警指令处理模块,用于当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报警指令时,根据所述报警指令,生成报警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报警指令处理模块生成的所述报警消息,以使所述报警消息的接收方根据所述报警消息进行报警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开启监控摄像头、拨打紧急联系电话。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安全提醒处理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异常提示消息时,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当前的行为状态;获取与所述行为状态对应的操作类型;根据所述操作类型,触发所述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异常提示消息时,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当前的行为状态;获取到与该行为状态对应的操作类型;再根据该操作类型,触发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从而及时将智能设备的异常情况,通过用户随身穿戴的设备提醒告知用户,同时,该提醒告知操作的形式还结合了可穿戴设备对用户当前的行为状态的检测,从而发出最适合用户当前的行为状态的提醒操作,进而保证了异常消息传达的实时性及有效性。
(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行为状态包括:睡眠状态、非睡眠状态;其中,睡眠状态包括:深度睡眠状态、浅度睡眠状态;非睡眠状态包括:运动状态、静止状态;提醒操作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闪光、振动、响铃。行为状态形式的多样化,可以增加与用户当前的行为状态的匹配度,更加贴合用户实际的行为状态,提醒操作处理方式的多样化可以增强提醒的效果,使用户及时感知到该提醒操作。
(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行为状态为睡眠状态时,获取与该睡眠状态对应的第一操作类型;根据该第一操作类型,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一强度振动处理,或者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一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一分贝响铃处理。从而在检测到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采用振动或者振动加响铃的方式尽快唤醒用户,以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提醒,保证了异常信息传达的实时性及有效性。
(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进一步获取智能可穿戴设备预设的情景模式;从而获取与行为状态以及情景模式对应的操作类型,触发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从而通过将用户当前的行为状态以及情景模式结合在一起,找到最适合的操作类型,丰富并细化了操作类型的考虑因素,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为用户提供最佳的提醒方式,提高了对用户提醒的有效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行为状态为睡眠状态,且情景模式为免打扰模式时,获取与睡眠状态以及免打扰模式对应的第二操作类型;根据第二操作类型,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二强度振动处理。从而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例如用户不希望在睡觉时被打扰,设置了静音,但异常的突发情况仍需通知给用户,则可以通过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二强度振动处理,使用户感知到振动提醒。这样既可以满足用户需求,又可以实现对用户的有效提醒。
(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行为状态为非睡眠状态,且情景模式为免打扰模式时,获取与非睡眠状态以及所述免打扰模式对应的第三操作类型;根据第三操作类型,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三强度振动处理,或者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三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一闪光处理。从而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例如用户在会议中,不希望接收提醒消息时打扰到他人,设置了静音,则可以通过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三强度振动处理,或者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三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一闪光处理,使用户感知到异常情况的提醒。这样既可以满足用户需求,又可以实现对用户的有效提醒。
(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令,则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四强度振动处理,或者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四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二分贝响铃处理,或者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四强度振动处理、第二分贝响铃处理及第二闪光处理;其中,第四强度大于第一强度;第二分贝大于第一分贝。从而在预设时间内用户未感知到提醒的情况下,采用更加强烈的提醒方式,使用户及时感知到提醒,以保证异常情况消息传达的有效性。
(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取消指令时,根据取消指令,生成取消消息,并将取消消息发送给智能设备,以使智能设备根据取消消息,关闭异常告警处理。从而提供给用户多样化的操作方式,提高用户体验感。
(9)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报警指令时,根据报警指令,生成报警消息;发送报警消息,以使报警消息的接收方根据报警消息进行报警操作。报警操作可以使用户及时、有效的对异常情况作出处理,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感,保障用户的利益。
(1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报警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开启监控摄像头、拨打紧急联系电话。通过报警指令开启监控摄像头,使用户第一时间了解到发出异常提示消息的智能设备的现场情况,从而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或者通过拨打紧急联系电话,使该异常情况可以被有效通知给最有能力解决异常情况的一方,从而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异常情况带来的损失。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全提醒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全提醒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全提醒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全提醒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全提醒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全提醒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全提醒处理装置700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全提醒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客户端设备),再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提醒操作或者也可以直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中,本实施例以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应用于终端(客户端设备),再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提醒操作来举例说明,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当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异常提示消息时,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当前的行为状态。
该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客户端设备)中,例如,移动终端设备(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设备(如智能冰箱、智能窗帘、智能烟雾报警器、智能摄像头等)、智能可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智能手套、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三方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形式的网络(蓝牙、红外、覆盖范围较小的飞蜂窝(Femtocell)、紫蜂协议ZigBee等家庭网络)连接,形成智能设备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与智能可穿戴设备之间的三方信息交互;或者,也可以应用于智能设备与智能可穿戴设备两方的直接信息交互。从而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的物联网网络。以下以智能设备、移动终端、智能可穿戴设备三方信息交互,且智能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环为例进行说明。
当智能设备发现异常情况,例如,智能窗帘检测到窗帘掀开、智能摄像头进行画面识别后发现陌生人进入拍摄画面等,或智能设备自身发生故障等情况,发送异常提示消息到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异常提示消息,通过用户佩戴的智能手环检测用户当前的行为状态,如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或运动状态等,并触发对应于用户当前的行为状态的相应操作类型,以提醒用户智能设备有异常情况发生。
步骤102,获取与行为状态对应的操作类型。
移动终端内预设有不同行为状态与操作类型的对应关系表,根据智能手环检测到的用户行为状态,移动终端在对应关系表中查找与该行为状态对应的操作类型,并获取该操作类型。
步骤103、根据操作类型,触发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
移动终端根据获取到的操作类型,向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发送对应于该操作类型的操作指令,以使可穿戴设备根据该操作指令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例如,操作类型为以某一强度或频率的信号进行振动操作,则移动终端向智能手环发送该振动指令,触发智能手环内的振动感应器根据该振动指令进行振动操作,以提醒用户有异常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当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异常提示消息时,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当前的行为状态;获取到与该行为状态对应的操作类型;再根据该操作类型,触发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从而及时将智能设备的异常情况,通过用户随身穿戴的设备提醒告知用户,同时,该提醒告知操作的形式还结合了可穿戴设备对用户当前的行为状态的检测,从而发出最适合用户当前的行为状态的提醒操作,进而保证了异常消息传达的实时性及有效性。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全提醒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客户端设备),再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提醒操作或者也可以直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中,本实施例以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应用于终端(客户端设备),再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提醒操作来举例说明,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当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异常提示消息时,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当前的行为状态。
行为状态可以包括:睡眠状态、非睡眠状态;其中睡眠状态可以包括:深度睡眠状态、浅度睡眠状态;非睡眠状态可以包括:运动状态、静止状态。行为状态的分类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可穿戴设备的检测能力给予不同的分类类别,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例如,对于非睡眠状态中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根据可穿戴智能设备如智能手环对用户脉搏的检测,判断用户当前是散步、吃饭等慢速的运动状态,或跑步、游泳等健身情况下的快速运动状态等,从而针对慢速与快速的不同运动状态,可以采用不同强度的振动信号以达到有效提醒用户的目的。
步骤202、当行为状态为睡眠状态时,获取与睡眠状态对应的第一操作类型。
提醒操作处理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闪光、振动、响铃。提醒操作处理的具体方式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可穿戴设备的工作性质给予不同的提醒操作处理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例如,若可穿戴设备为智能眼镜,提醒操作处理的方式还可以包括:图像、影像的展示;若可穿戴设备配置有语音模块,还可以包括:语音提示等。对于何种行为状态对应哪种操作类型,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下载用于控制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应用程序APP,APP内预存有行为状态与操作类型的对应关系表,则根据该对应关系表,移动终端可以获取到当行为状态检测为睡眠状态时,找到与睡眠状态对应的第一操作类型。从而触发可穿戴智能设备,如智能手环执行该第一操作类型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
步骤203、根据该第一操作类型,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一强度振动处理,或者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一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一分贝响铃处理。
第一操作类型可以是振动操作类型,且其振动强度为第一强度;或者可以是振动加响铃的操作类型,且振动的强度为第一强度,响铃的音量为第一分贝;则智能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根据接收到的移动终端的触发指令进行相应的振动和响铃操作,以唤醒佩戴该手环的用户从睡眠状态中清醒。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提醒处理方法,通过将行为状态分为:睡眠状态、非睡眠状态;其中,睡眠状态包括:深度睡眠状态、浅度睡眠状态;非睡眠状态包括:运动状态、静止状态;提醒操作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闪光、振动、响铃。从而使行为状态形式多样化,增加了与用户当前的行为状态的匹配度,更加贴合用户实际的行为状态;提醒操作处理方式的多样化可以增强提醒的效果,使用户及时感知到提醒操作。进一步地,当行为状态为睡眠状态时,通过获取与该睡眠状态对应的第一操作类型;并根据该第一操作类型,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一强度振动处理,或者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一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一分贝响铃处理。从而在检测到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采用振动或者振动加响铃的方式尽快唤醒用户,以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提醒,保证了异常信息传达的实时性及有效性。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全提醒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客户端设备),再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提醒操作或者也可以直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中,本实施例以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应用于终端(客户端设备),再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提醒操作来举例说明,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当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异常提示消息时,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当前的行为状态。
步骤302、获取智能可穿戴设备预设的情景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2与步骤301没有必然的执行顺序的先后,也可以先执行步骤302,再执行步骤301。移动终端可以根据预设的获取周期,周期性的从智能可穿戴设备中获取其所处的预设的情景模式信息。也可以采用智能可穿戴设备每次改变情景模式设置后,主动向移动终端上报其最新的预设情景模式信息。情景模式信息可以包括:免打扰模式、飞行模式、会议模式、户外模式等等,不同的情景模式,其所对应的提醒操作类型不同。相比较于之前的实施例,这里不仅考虑通过检测用户身体参数,获得用户行为状态信息,还考虑用户所处环境的情景模式信息,从而增加了提醒操作选择的参考因素,使得异常提醒可以更加有效地被处于不同环境、不同行为状态的用户感知到。
步骤303、获取与行为状态以及情景模式对应的操作类型。
和之前的步骤102、步骤202类似,移动终端内预设有不同行为状态、不同情景模式、不同操作类型的三方对应关系表,根据智能可穿戴设备,如手环检测到的用户行为状态以及预设的情景模式,移动终端在对应关系表中查找与该行为状态和预设的情景模式对应的操作类型,获取该操作类型,发送对应于该操作类型的操作指令到可穿戴智能设备。
步骤304、根据该操作类型,触发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提醒处理方法,通过进一步获取智能可穿戴设备预设的情景模式;从而获取与行为状态以及情景模式对应的操作类型,触发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从而通过将用户当前的行为状态以及情景模式结合在一起,找到最适合的操作类型,丰富并细化了操作类型的考虑因素,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为用户提供最佳的提醒方式,提高了对用户提醒的有效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全提醒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客户端设备),再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提醒操作或者也可以直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中,本实施例以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应用于终端(客户端设备),再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提醒操作来举例说明,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当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异常提示消息时,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当前的行为状态。
步骤402、获取智能可穿戴设备预设的情景模式。
当行为状态为睡眠状态,且情景模式为免打扰模式时,执行步骤403;当行为状态为非睡眠状态,且情景模式为免打扰模式时,执行步骤405。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02与步骤401没有必然的执行顺序的先后,也可以先执行步骤402,再执行步骤401。对于上述两个步骤的说明请参考上述实施例的步骤301和步骤302的内容。
行为状态的类型、情景模式的类型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有所描述,这里仅以行为状态为睡眠或非睡眠状态,且情景模式为免打扰模式时为例进行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行为状态和情景模式的不同组合,设定不同的操作类型,以丰富提醒操作选择的参考因素,使异常提醒可以更加有效地被处于不同环境、不同行为状态的用户感知到。
步骤403、获取与睡眠状态以及免打扰模式对应的第二操作类型。
步骤404、根据该第二操作类型,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二强度振动处理。
考虑到用户为了更好的睡眠,预设了免打扰的情景模式,免打扰模式通常为禁止响铃操作;同时智能可穿戴设备如手环检测到用户处于睡眠状态,则触发智能手环仅进行振动提醒,此时的振动强度可以根据人体睡眠情况下被振动唤醒的参数进行确定,同时该第二强度振动还可以包括一预设的振动频率,使该振动强度结合振动频率,共同实现在免打扰模式下,能够有效唤醒可穿戴设备佩戴者的目的。
步骤405、获取与非睡眠状态以及免打扰模式对应的第三操作类型。
步骤406、根据第三操作类型,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三强度振动处理,或者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三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一闪光处理。
用户在非睡眠状态下预设免打扰模式的情况很多,如在办公室中、或会议进行中,避免可穿戴设备响铃打扰到周围的人,则设定了免打扰模式。此时,用户处于非睡眠状态,其可以感知到可穿戴设备发出的闪光,因此,可以将用户在非睡眠状态以及免打扰模式下的第三操作类型设定为振动或振动加闪光的操作类型。并根据该第三操作类型,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三强度振动处理,或者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三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一闪光处理。从而在检测到用户处于非睡眠状态且免打扰模式时,采用振动或者振动加闪光的方式提醒用户,以使用户尽快感知到该提醒,保证了异常信息传达的实时性及有效性。
进一步地,该安全提醒处理方法还包括:当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令时,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四强度振动处理,或者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四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二分贝响铃处理,或者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四强度振动处理、第二分贝响铃处理及第二闪光处理;其中,第四强度大于第一强度;第二分贝大于第一分贝。
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侧或者移动终端侧设置有触发提醒操作处理后的计时机制,若在预设的计时时间内,没有收到用户输入的任何指令,该指令可以是用户发现提醒后在智能手环上按下的确认键,该确认信息被传递给与该智能手环对应的移动终端中;或者用户直接通过操作移动终端对该提醒信息做出响应。但若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的任何指令,默认为用户并没有感知到当前的提醒操作,则移动终端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比之前的操作类型更加强烈的提醒操作处理。例如,以更强的振动强度、更快的振动频率进行振动提醒,以更大的音量进行响铃提醒甚至持续的蜂鸣提醒,以更强的光亮或更加频繁的闪烁频率进行闪光提醒等。
进一步地,当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取消指令时,根据取消指令,生成取消消息,并将取消消息发送给智能设备,以使智能设备根据取消消息,关闭异常告警处理。
在某些场景中,虽然智能设备发出了异常提示消息,但用户经过判断后认为该异常情况并不存在或发现异常提示有误,可以在可穿戴设备上按下暂停本次异常提示的按键,或者可以在移动终端中输入取消指令,以关闭智能设备的本次异常告警。例如,家中的智能窗帘由于被掀开发出异常提示消息,但此时用户在家,且看到是风吹动窗帘;或者,智能摄像机拍到有陌生人进入家中,但用户发现是自己认识的人,则可以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或移动终端触发取消指令,解除本次异常告警。
进一步地,当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报警指令时,根据报警指令,生成报警消息;发送报警消息,以使报警消息的接收方根据报警消息进行报警操作。
上述的报警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开启监控摄像头、拨打紧急联系电话。
用户可以通过在可穿戴设备中按动报警按钮,触发报警指令,移动终端接收到该报警指令生成报警消息,发送到预设的报警消息的接收方,以使该接收方进行相应的报警操作。例如,通过报警指令开启监控摄像头,使用户第一时间了解到发出异常提示消息的智能设备的现场情况,从而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例如,智能窗帘发出异常告警,用户恐家中有小偷进入,可以输入报警指令,以使接收到报警消息的智能摄像机开启监控摄像头,实时拍摄下小偷作案的全过程。还可以通过拨打紧急联系电话的报警操作,使该异常情况可以被有效通知给最有能力解决异常情况的一方,例如用户本人在外地,其通过发送报警指令,以使接收到报警消息的紧急联系电话的联系人可以赶到现场查看异常情况,从而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异常情况带来的损失。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全提醒处理装置的框图,该安全提醒处理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电子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该安全提醒处理装置可以包括:
检测模块501,用于当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异常提示消息时,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当前的行为状态。操作获取模块502,用于获取与所述检测模块501检测的所述行为状态对应的操作类型。触发模块503,用于根据所述操作获取模块502获取的所述操作类型,触发所述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提醒处理装置,当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异常提示消息时,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当前的行为状态;获取到与该行为状态对应的操作类型;再根据该操作类型,触发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从而及时将智能设备的异常情况,通过用户随身穿戴的设备提醒告知用户,同时,该提醒告知操作的形式还结合了可穿戴设备对用户当前的行为状态的检测,从而发出最适合用户当前的行为状态的提醒操作,进而保证了异常消息传达的实时性及有效性。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全提醒处理装置的框图,该安全提醒处理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电子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
基于上述装置实施例,该安全提醒处理装置的操作获取模块502包括:第一操作获取子模块。第一操作获取子模块5021,用于当检测模块501检测的行为状态为睡眠状态时,获取与睡眠状态对应的第一操作类型。触发模块503包括:第一触发子模块5031。第一触发子模块5031,用于根据第一操作获取子模块5021获取的第一操作类型,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一强度振动处理,或者用于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一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一分贝响铃处理。
可选的,检测模块501检测的行为状态包括:睡眠状态、非睡眠状态;触发模块503触发的睡眠状态包括:深度睡眠状态、浅度睡眠状态;所述非睡眠状态包括:运动状态、静止状态;提醒操作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闪光、振动、响铃。
可选的,该安全提醒处理装置还包括:情景获取模块504,用于获取智能可穿戴设备预设的情景模式。操作获取模块502,还用于获取检测模块501检测的行为状态以及情景获取模块504获取的情景模式对应的操作类型。
可选的,操作获取模块502包括:第二操作获取子模块5022。第二操作获取子模块5022,用于当检测模块501检测的行为状态为睡眠状态,且情景获取模块504获取的情景模式为免打扰模式时,获取与睡眠状态以及免打扰模式对应的第二操作类型。触发模块503包括:第二触发子模块5032。第二触发子模块5032,用于根据第二操作获取子模块5022获取的第二操作类型,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二强度振动处理。
可选的,操作获取模块502包括:第三操作获取子模块5023。第三操作获取子模块5023,用于当检测模块501检测的行为状态为非睡眠状态,且情景获取模块504获取的情景模式为免打扰模式时,获取与非睡眠状态以及免打扰模式对应的第三操作类型。触发模块503,包括:第三触发子模块5033。第三触发子模块5033,用于根据第三操作获取子模块5023获取的第三操作类型,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三强度振动处理,或者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三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一闪光处理。
可选的,该安全提醒处理装置还包括:超时处理模块505,用于当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令时,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四强度振动处理,或者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四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二分贝响铃处理,或者触发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四强度振动处理、第二分贝响铃处理及第二闪光处理;其中,第四强度大于第一强度;第二分贝大于第一分贝。
可选的,该安全提醒处理装置还包括:取消指令处理模块506,用于当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取消指令时,根据取消指令,生成取消消息。
第一发送模块507,用于将取消指令处理模块506生成的取消消息发送给智能设备,以使智能设备根据取消消息,关闭异常告警处理。
可选的,该安全提醒处理装置还包括:报警指令处理模块508,用于当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报警指令时,根据报警指令,生成报警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509,用于发送报警指令处理模块508生成的报警消息,以使报警消息的接收方根据报警消息进行报警操作。
可选的,报警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开启监控摄像头、拨打紧急联系电话。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全提醒处理装置700的框图。例如,安全提醒处理装置700可以是移动电话,智能可穿戴设备,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路由器,协调器等。
参照图7,装置7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702,存储器704,电力组件706,多媒体组件708,音频组件7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712,传感器组件714,以及通信组件716。
处理组件702通常控制装置7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7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708和处理组件7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7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7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7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7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706为装置7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7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7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708包括在所述装置7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7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7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7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7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7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704或经由通信组件7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7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712为处理组件7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7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7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714可以检测到装置7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7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714还可以检测装置700或装置7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7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7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7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7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7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7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7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7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7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7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7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7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7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700的处理器7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一种网络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存储器704,用于存储处理器720的可执行指令;处理器720,用于当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异常提示消息时,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当前的行为状态;获取与行为状态对应的操作类型;根据操作类型,触发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7)

1.一种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异常提示消息时,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当前的行为状态,所述行为状态包括睡眠状态、非睡眠状态,所述睡眠状态包括深度睡眠状态、浅度睡眠状态,所述非睡眠状态包括运动状态、静止状态;
获取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预设的情景模式;
获取与所述行为状态以及所述情景模式对应的操作类型;
根据所述操作类型,触发所述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所述提醒操作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闪光、振动、响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行为状态为睡眠状态时,所述获取与所述行为状态对应的操作类型,包括:
获取与所述睡眠状态对应的第一操作类型;
所述根据所述操作类型,触发所述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操作类型,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一强度振动处理,或者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所述第一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一分贝响铃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行为状态为睡眠状态,且所述情景模式为免打扰模式时,所述获取与所述行为状态以及所述情景模式对应的操作类型,包括:
获取与所述睡眠状态以及所述免打扰模式对应的第二操作类型;
所述根据所述操作类型,触发所述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操作类型,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二强度振动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行为状态为非睡眠状态,且所述情景模式为免打扰模式时,所述获取与所述行为状态以及所述情景模式对应的操作类型,包括:
获取与所述非睡眠状态以及所述免打扰模式对应的第三操作类型;
所述根据所述操作类型,触发所述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操作类型,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三强度振动处理,或者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所述第三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一闪光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令时,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四强度振动处理,或者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所述第四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二分贝响铃处理,或者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所述第四强度振动处理、所述第二分贝响铃处理及第二闪光处理;
其中,所述第四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强度;所述第二分贝大于所述第一分贝。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取消指令时,根据所述取消指令,生成取消消息,并将所述取消消息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以使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取消消息,关闭异常告警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报警指令时,根据所述报警指令,生成报警消息;
发送所述报警消息,以使所述报警消息的接收方根据所述报警消息进行报警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开启监控摄像头、拨打紧急联系电话。
9.一种安全提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异常提示消息时,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当前的行为状态,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的所述行为状态包括:睡眠状态、非睡眠状态;所述睡眠状态包括:深度睡眠状态、浅度睡眠状态;所述非睡眠状态包括:运动状态、静止状态;
情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预设的情景模式;
操作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的所述行为状态以及所述情景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情景模式对应的操作类型;
触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操作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操作类型,触发所述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所述触发模块触发的所述提醒操作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闪光、振动、响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获取模块包括:第一操作获取子模块;
所述第一操作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的所述行为状态为睡眠状态时,获取与所述睡眠状态对应的第一操作类型;
所述触发模块包括:第一触发子模块;
所述第一触发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操作获取子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操作类型,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一强度振动处理,或者用于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所述第一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一分贝响铃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获取模块包括:第二操作获取子模块;
所述第二操作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的所述行为状态为睡眠状态,且所述情景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情景模式为免打扰模式时,获取与所述睡眠状态以及所述免打扰模式对应的第二操作类型;
所述触发模块包括:第二触发子模块;
所述第二触发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获取子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二操作类型,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二强度振动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获取模块包括:第三操作获取子模块;
所述第三操作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的所述行为状态为非睡眠状态,且所述情景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情景模式为免打扰模式时,获取与所述非睡眠状态以及所述免打扰模式对应的第三操作类型;
所述触发模块,包括:第三触发子模块;
所述第三触发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操作获取子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三操作类型,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三强度振动处理,或者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所述第三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一闪光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超时处理模块,用于当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令时,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第四强度振动处理,或者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所述第四强度振动处理及第二分贝响铃处理,或者触发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执行所述第四强度振动处理、所述第二分贝响铃处理及第二闪光处理;
其中,所述第四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强度;所述第二分贝大于所述第一分贝。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取消指令处理模块,用于当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取消指令时,根据所述取消指令,生成取消消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取消指令处理模块生成的所述取消消息发送给所述智能设备,以使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取消消息,关闭异常告警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报警指令处理模块,用于当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报警指令时,根据所述报警指令,生成报警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报警指令处理模块生成的所述报警消息,以使所述报警消息的接收方根据所述报警消息进行报警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开启监控摄像头、拨打紧急联系电话。
17.一种安全提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异常提示消息时,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当前的行为状态,所述行为状态包括睡眠状态、非睡眠状态,所述睡眠状态包括深度睡眠状态、浅度睡眠状态,所述非睡眠状态包括运动状态、静止状态;获取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预设的情景模式;获取与所述行为状态以及所述情景模式对应的操作类型;根据所述操作类型,触发所述可穿戴设备执行对应的提醒操作处理,所述提醒操作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闪光、振动、响铃。
CN201510640719.6A 2015-09-30 2015-09-30 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2437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40719.6A CN105243799B (zh) 2015-09-30 2015-09-30 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和装置
JP2017542261A JP6446142B2 (ja) 2015-09-30 2015-12-29 安全注意処理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RU2016114151A RU2626998C1 (ru) 2015-09-30 2015-12-29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уведомления о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MX2016004773A MX365817B (es) 2015-09-30 2015-12-29 Metodo y dispositivo para procesar notificacion de seguridad.
KR1020167004434A KR20170048233A (ko) 2015-09-30 2015-12-29 보안 알림 처리 방법, 장치, 프로그램 및 컴퓨터가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PCT/CN2015/099405 WO2017054349A1 (zh) 2015-09-30 2015-12-29 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5/219,838 US9934673B2 (en) 2015-09-30 2016-07-26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abnormality notification from a smart device
EP16186343.6A EP3151207B1 (en) 2015-09-30 2016-08-30 Alarming method and alarm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40719.6A CN105243799B (zh) 2015-09-30 2015-09-30 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3799A CN105243799A (zh) 2016-01-13
CN105243799B true CN105243799B (zh) 2018-07-27

Family

ID=55041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0719.6A Active CN105243799B (zh) 2015-09-30 2015-09-30 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934673B2 (zh)
EP (1) EP3151207B1 (zh)
JP (1) JP6446142B2 (zh)
KR (1) KR20170048233A (zh)
CN (1) CN105243799B (zh)
MX (1) MX365817B (zh)
RU (1) RU2626998C1 (zh)
WO (1) WO20170543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3799B (zh) * 2015-09-30 2018-07-2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108090B (zh) * 2016-11-25 2020-12-11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通信消息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6792166B (zh) * 2016-12-07 2019-07-0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播放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005517B (zh) * 2017-06-06 2022-05-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活动提醒方法、活动提醒消息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7295191A (zh) * 2017-07-12 2017-10-24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手机静音模式的自动控制方法、装置及手机
US10613494B2 (en) * 2017-09-25 2020-04-07 Ademco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etecting a value corresponding to an ambient condition and generating an alert responsive to the value
CN107872576B (zh) * 2017-11-02 2021-05-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闹钟提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07071A (zh) * 2018-01-30 2018-07-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8494956A (zh) * 2018-03-13 2018-09-04 广州势必可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提醒方法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08810300A (zh) * 2018-04-28 2018-11-1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调整智能终端铃声的方法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
JP6777124B2 (ja) * 2018-08-24 2020-10-28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警告装置、運転傾向解析装置および運転傾向解析方法
CN109271794A (zh) * 2018-10-10 2019-01-2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网络物理风险检测方法
CN109240115B (zh) * 2018-10-26 2022-07-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EP3666185A1 (en) * 2018-12-14 2020-06-17 Koninklijke Philips N.V.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nsing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US20220277254A1 (en) * 2018-12-27 2022-09-01 Aptima, Inc. Contextualized sensor systems
CN110737330A (zh) * 2019-09-06 2020-01-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提醒出行异常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0428539A (zh) * 2019-09-11 2019-11-08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就诊排队腕带提醒方法、装置、腕带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924583B2 (en) * 2020-01-20 2024-03-05 Ronald Baker Mobilarm
CN112506337B (zh) * 2020-11-10 2024-04-12 东莞有方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操作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36411B (zh) * 2021-06-30 2023-03-31 南昌逸勤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52528A (zh) * 2021-09-16 2021-12-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的处理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723165A (zh) * 2022-04-27 2022-07-08 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设备的灾害预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88511A (zh) * 2022-08-17 2022-11-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0019A (en) 1996-03-15 1998-08-04 Edwin; Luke Emergency alarm system
US6819247B2 (en) * 2001-02-16 2004-11-16 Locast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 monitoring of need for assistance based on change in velocity
JP2003032325A (ja) * 2001-07-11 2003-01-31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携帯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6703930B2 (en) * 2001-10-05 2004-03-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ersonal aler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7015817B2 (en) * 2002-05-14 2006-03-21 Shuan Michael Copley Personal tracking device
US7005999B2 (en) * 2003-01-15 2006-02-28 Michael Alexander Salzhauer Personal monitoring system
US7274298B2 (en) * 2004-09-27 2007-09-25 Siemens Communications, Inc. Intelligent interactive baby calmer using modern phone technology
US20060226973A1 (en) * 2005-03-30 2006-10-12 Ranco Incorporated Of Delaware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hazard warnings
US7420472B2 (en) * 2005-10-16 2008-09-02 Bao Tran Patient monitoring apparatus
US7733224B2 (en) * 2006-06-30 2010-06-08 Bao Tran Mesh network personal emergency response appliance
JP4458367B2 (ja) * 2005-12-08 2010-04-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睡眠センサー
US7868757B2 (en) * 2006-12-29 2011-01-1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he monitoring of sleep us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US7884727B2 (en) * 2007-05-24 2011-02-08 Bao Tran Wireless occupancy and day-light sensing
US8203444B2 (en) * 2008-06-10 2012-06-19 Silent Call Corporation Alerting device with supervision
US8441356B1 (en) * 2009-02-16 2013-05-14 Handhold Adaptive, LLC Methods for remote assistance of disabled persons
US8116724B2 (en) * 2009-05-11 2012-02-14 Vocare, Inc. System containing location-based personal emergency response device
US8547220B1 (en) * 2009-06-18 2013-10-01 The General Hospital Corporation Ultrasonic compliance zone system
US20110295083A1 (en) * 2009-12-31 2011-12-01 Doelling Eric 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nalyzing, and/or adjusting sleep conditions
US20150223705A1 (en) * 2010-03-12 2015-08-13 Rajendra Padma Sadhu Multi-functional user wearable portable device
WO2011139141A1 (en) * 2010-05-04 2011-11-10 Nightbalance Method and device for sleep posture correction
US9230419B2 (en) * 2010-07-27 2016-01-05 Rite-Hite Holding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detect and warn proximate entities of interest
RU2470372C2 (ru) * 2010-12-08 2012-12-20 Галим Мугаллимович Мухитдинов Способ охранной сигнализации на основе мониторинга близости приемно-передающих радиоустройств
US8680989B2 (en) * 2010-12-21 2014-03-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nsor to detect an emergency event
US8766805B2 (en) * 2011-11-28 2014-07-01 Motorola Mobility Llc Smart adaptive device for alerting user of scheduled tasks prior to falling asleep
US9019106B2 (en) * 2011-12-15 2015-04-28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daptive wearable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n alarm based on user sleep state
US20130208576A1 (en) * 2011-12-23 2013-08-15 Leonor F. Loree, IV Easy wake system and method
CN102592407A (zh) * 2012-02-29 2012-07-18 陈其文 远程无线视频安防系统
US9378601B2 (en) * 2012-03-14 2016-06-28 Autoconnect Holdings Llc Providing home automation information via communication with a vehicle
WO2013148899A1 (en) 2012-03-28 2013-10-03 Charm Alarm Llc Smart charm anti-theft alarm system
US8948821B2 (en) * 2012-05-27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tification based on user context
JP2014006595A (ja) * 2012-06-21 2014-01-16 Sharp Corp 発報装置及び携帯情報端末
US9641239B2 (en) * 2012-06-22 2017-05-02 Fitbit, Inc. Adaptive data transfer using bluetooth
US20140073486A1 (en) * 2012-09-04 2014-03-13 Bobo Analytics, In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inuous heart rate monitoring and interpretation
US9241658B2 (en) * 2012-09-19 2016-01-26 Martin Christopher Moore-Ede Personal fatigu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9208676B2 (en) * 2013-03-14 2015-12-08 Google Inc. Devices, methods, and associat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security in a smart-sensored home
SG11201505027UA (en) * 2012-12-27 2015-07-30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299234B2 (en) * 2013-01-09 2016-03-29 Nicole R. Haines Security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140197963A1 (en) * 2013-01-15 2014-07-17 Fitbit, Inc. Portable monito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9735896B2 (en) * 2013-01-16 2017-08-15 Integrity Tracking, Llc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s and methods
US9152131B2 (en) * 2013-03-14 2015-10-06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Snooze alarm system for a wearable device
US9854081B2 (en) * 2013-03-15 2017-12-26 Apple Inc. Volume control for mobile device using a wireless device
US20160132046A1 (en) * 2013-03-15 2016-05-12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process plant with wearable mobile control devices
WO2014143776A2 (en) * 2013-03-15 2014-09-18 Bodhi Technology Ventures Llc Providing remote interactions with host device using a wireless device
US9602963B2 (en) * 2013-03-15 2017-03-21 Apple Inc. Facilitating access to location-specific information using wireless devices
KR102017700B1 (ko) * 2013-03-15 2019-09-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9494436B2 (en) * 2013-05-20 2016-11-15 Physical Enterprises, Inc. Visual prompts for route navigation
US20140344375A1 (en) * 2013-05-20 2014-11-20 ConnecteDevice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Activity Monitoring with Notifications
US10524661B2 (en) * 2013-06-12 2020-01-07 Proactive Live, Inc. Sleep monitoring and stimulation
TWI501199B (zh) * 2013-07-16 2015-09-21 Pixart Imaging Inc 具有操作模式分析之輸入裝置及電腦系統
WO2015033153A2 (en) 2013-09-04 2015-03-12 Zero360, Inc.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US9848786B2 (en) * 2013-09-12 2017-12-26 Mattel, Inc. Infant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s
US9558336B2 (en) * 2013-10-04 2017-01-31 Salutron Inc. Persistent authentication using sensors of a user-wearable device
US10729388B2 (en) * 2013-10-28 2020-08-04 Dexcom, Inc. Device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continuous analyte monitoring that provide the user with one or more notifications, and related methods
EP3796332A1 (en) * 2013-11-14 2021-03-24 Dexcom,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inuous analyte monitoring
JP6349727B2 (ja) * 2013-12-27 2018-07-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処理システム、ウェアラブル装置、複数の電子機器の連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230022A1 (en) * 2014-02-07 2015-08-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earable electronic system
JP2015158748A (ja) * 2014-02-21 2015-09-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ウェアラブル機器
US9442523B2 (en) * 2014-07-25 2016-09-13 Salutron, Inc. User-wearable devices with power conserving features
KR101570430B1 (ko) * 2014-08-11 2015-1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및 그것의 동작 방법
EP3177204A1 (en) * 2014-09-09 2017-06-14 Torvec,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lertness of an individual utilizing a wearable device and providing notification
KR102276900B1 (ko) * 2014-09-11 2021-07-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바일 장치 및 위급 상황 알림 시스템
CN204155078U (zh) * 2014-09-24 2015-02-11 江苏红叶视听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居的智能安控系统
CN104469659A (zh) * 2014-11-12 2015-03-25 上海天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外设的终端提醒方法和系统
US9529396B2 (en) * 2014-11-28 2016-12-27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intelligent wearable device
US9399430B2 (en) * 2014-12-02 2016-07-26 Honda Motor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hicle control integrating health priority alerts of vehicle occupants
US9463805B2 (en) * 2014-12-17 2016-10-11 Honda Motor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vehicle control affecting sleep states of vehicle occupants
KR102247518B1 (ko) * 2014-12-23 2021-05-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웨어러블 장치, 관리 서버, 이들을 포함하는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CN204256909U (zh) * 2014-12-23 2015-04-08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冷藏设备运行状态的多元化监测报警装置
US9641991B2 (en) * 2015-01-06 2017-05-02 Fitbit,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 user context by correlating acceleration data from multiple devices
CN104683581B (zh) * 2015-03-04 2017-07-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通信提醒方法和装置
KR20160110847A (ko) * 2015-03-13 2016-09-22 주식회사 소소 다중 생체신호를 이용한 건강 이상 징후 알람 시스템
US9558642B2 (en) * 2015-04-21 2017-01-31 Vivint, Inc. Sleep state monitoring
CN204596057U (zh) * 2015-05-04 2015-08-26 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 家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US9715815B2 (en) * 2015-05-11 2017-07-25 Apple Inc. Wirelessly tethered device tracking
US9542781B2 (en) * 2015-05-15 2017-01-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ystem communicating with a wearable device to provide haptic feedback for driver notifications
US11122510B2 (en) * 2015-05-27 2021-09-14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Power and notification management for a wearable device
CN104881121A (zh) * 2015-05-28 2015-09-0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提醒方法及装置
KR102356890B1 (ko) * 2015-06-11 2022-01-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온도 조절 장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9520051B1 (en) * 2015-06-29 2016-12-13 Echocare Technologie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personal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based on UWB interferometer
CN105243799B (zh) * 2015-09-30 2018-07-2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和装置
US9622180B1 (en) * 2015-12-23 2017-04-11 Intel Corporation Wearable device command regul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54349A1 (zh) 2017-04-06
EP3151207A1 (en) 2017-04-05
MX365817B (es) 2019-06-13
EP3151207B1 (en) 2021-03-10
MX2016004773A (es) 2017-05-19
RU2626998C1 (ru) 2017-08-02
JP2017538236A (ja) 2017-12-21
US9934673B2 (en) 2018-04-03
KR20170048233A (ko) 2017-05-08
JP6446142B2 (ja) 2018-12-26
CN105243799A (zh) 2016-01-13
US20170092111A1 (en) 2017-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43799B (zh) 安全提醒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682196B (zh)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CN105430547B (zh) 蓝牙耳机的休眠方法及装置
CN103929835B (zh) 闹钟振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373227B (zh) 一种智能关闭电子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80730B (zh) 闹钟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5425657B (zh) 闹钟响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577924B (zh) 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可穿戴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7172307A (zh) 闹钟响铃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406117B (zh)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120057B (zh) 闹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167746A (zh) 闹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536996A (zh) 自动哄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婴儿床
CN106021077B (zh) 终端的警示方法及装置
CN105554266B (zh) 消息提醒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872576A (zh) 闹钟提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303961A (zh) 自动报警方法及设备
CN106060296A (zh)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457100A (zh) 应用程序显示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796836A (zh) 洗手监测方法、洗手监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791545B (zh) 一种终端设备防打扰方法与装置
CN105242775B (zh) 状态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06802A (zh) 提醒操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034747A (zh) 任务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8882212A (zh) 健康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