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4962B -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4962B
CN105204962B CN201510623597.XA CN201510623597A CN105204962B CN 105204962 B CN105204962 B CN 105204962B CN 201510623597 A CN201510623597 A CN 201510623597A CN 105204962 B CN105204962 B CN 1052049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word
data
user
check
back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235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04962A (zh
Inventor
危文
郭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ingsoft Internet Security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ingsoft Internet Security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ingsoft Internet Security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ingsoft Internet Security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235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049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04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49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049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49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服务器。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应用于服务器,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终端使用预设的传输加密方式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备份数据为:所述终端接收到针对目标数据的备份请求后,在自身中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后的数据;保存所述备份数据。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在源端进行了加密,而且在传输过程中也进行了加密,相比于仅在源端进行加密的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类型的终端不断涌现,如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这些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被人们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用户在使用终端的过程中,会在终端中产生各种各样的数据,比如照片、视频文件、联系人等数据。随着时间的积累,终端中存储的数据越来越多,而终端的存储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很多用户都可能需要将终端中的数据在云提供商的服务器进行备份,以便当终端的存储空间不足时,可以在终端中将已经备份的数据删除,以节省终端的存储空间。
在现有技术中,当用户有将终端中的目标数据备份到服务器的需求时,终端会将目标数据进行加密后直接传输给服务器。
这种数据备份方法只是在数据源进行加密,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服务器,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使用预设的传输加密方式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备份数据为:所述终端接收到针对目标数据的备份请求后,在自身中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后的数据;
保存所述备份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保存所述备份数据,包括:
对所述备份数据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并保存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后的备份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用户的查看请求,所述查看请求中携带用户标识和查看密码;
判断所述查看密码与预先保存的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是否一致;
如果是,则对所述备份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将得到的对应的目标数据展示给所述用户。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查看密码与预先保存的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不一致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输出查看密码错误的提示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查看密码与预先保存的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不一致时,确定查看密码验证失败;
如果连续验证失败次数达到预设阈值,则暂停对所述用户的查看服务。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连续验证失败次数达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用户的关联用户发送预警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预先通过以下步骤获得与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
在初次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的登录请求时,输出查看密码第一设置界面,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在该查看密码第一设置界面设置的查看密码,将该查看密码与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建立对应关系;
或者,
在初次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的查看请求时,输出查看密码第二设置界面,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在该查看密码第二设置界面设置的查看密码,将该查看密码与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建立对应关系。
一种数据备份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使用预设的传输加密方式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备份数据为:所述终端接收到针对目标数据的备份请求后,在自身中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后的数据;
数据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备份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保存模块,具体用于:
对所述备份数据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并保存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后的备份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查看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用户的查看请求,所述查看请求中携带用户标识和查看密码;
一致性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查看密码与预先保存的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是否一致,如果是,则触发数据展示模块;
所述数据展示模块,用于在所述一致性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对所述备份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将得到的对应的目标数据展示给所述用户。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提示信息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一致性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输出查看密码错误的提示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验证失败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查看密码与预先保存的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不一致时,确定查看密码验证失败;
查看服务暂停模块,用于在连续验证失败次数达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暂停对该用户的查看服务。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预警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连续验证失败次数达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用户的关联用户发送预警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查看密码保存模块,用于预先通过以下步骤获得与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
在初次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的登录请求时,输出查看密码第一设置界面,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在该查看密码第一设置界面设置的查看密码,将该查看密码与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建立对应关系;
或者,
在初次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的查看请求时,输出查看密码第二设置界面,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在该查看密码第二设置界面设置的查看密码,将该查看密码与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建立对应关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中,该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用于在运行时执行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数据备份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其中,该应用程序用于在运行时执行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数据备份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总线;
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
接收终端使用预设的传输加密方式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备份数据为:所述终端接收到针对目标数据的备份请求后,在自身中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后的数据;
保存所述备份数据。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服务器接收到的终端使用预设的传输加密方式发送的备份数据,是终端在接收到针对目标数据的备份请求后,对目标数据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后的数据,用户要备份的目标数据,不仅在源端进行了加密,而且在传输过程中也进行了加密,相比于仅在源端进行加密的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的实施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待备份的数据的选择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势密码输入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数据备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的实施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0:接收终端使用预设的传输加密方式发送的备份数据;
其中,所述备份数据为:所述终端接收到针对目标数据的备份请求后,在自身中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后的数据。
如今,用于存储用户的数据的存储介质的类型越来越多样,比如,用户可以将数据存储在终端中,或者,可以将数据存储到移动硬盘中,或者,可以将数据存储到云提供商的服务器中。
相对于用户使用的终端或移动硬盘的存储容量,云提供商的服务器的存储容量大得多,其构建的存储系统可以横向扩展,增加存储容量。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云提供商逐渐增多,更多的用户会选择将数据存储到云提供商的服务器中,实现数据备份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存储到云提供商的服务器中备份的数据多是用户的重要数据,这些数据需要在网络中传输,数据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的关注。
当用户有将数据在云提供商的服务器进行备份存储的需求时,可以通过终端向服务器发送针对目标数据的备份请求。目标数据即为用户要备份的数据。
如图2所示,用户使用的手机上存储了多张图片,如果用户想要将这些图片中的部分或全部备份到云提供商的服务器中,则可以在手机上选择要备份的图片,每一张图片均是用户要备份的目标数据,选择完毕后,可以点击相应的备份按钮“Back up now”,即可视为发出了针对目标数据的备份请求。
终端与云提供商的服务器进行通信连接,终端接收到用户发出的针对目标数据的备份请求后,需要对目标数据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并将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后的目标数据确定为备份数据。
对目标数据进行第一加密处理,也就是对数据源进行了加密,保证在网络中传输时数据的安全性。在终端对目标数据进行第一加密处理时所使用的具体的加密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称加密方式或非对称加密方式,常见的加密算法如DES(DataEncryption Standard,数据加密标准)算法,RSA加密算法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终端对目标数据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后,得到备份数据,使用预设的传输加密方式将备份数据发送给服务器,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数据的安全性。
预设的传输加密方式可以为HTTPS方式。HTTPS的全称为:Hyper Text TransferProtocol over Secure Socket Layer,即安全套接字层超文本传输协议,其为具有安全性的SSL(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套接字层)加密传输协议。HTTPS在HTTP(Hyper Text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基础上加入了SSL协议,SSL依靠证书来验证服务器的身份,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使用其他加密传输方式将备份数据发送给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服务器接收到终端使用预设的传输加密方式发送的备份数据后,可以继续执行步骤S120的操作。
S120:保存所述备份数据。
服务器接收到终端使用预设的传输加密方式发送的备份数据,使用与预设的传输加密方式对应的解密方式对接收到的备份数据进行解密处理,保存备份数据,此处的备份数据为对目标数据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后的数据。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服务器接收到的终端使用预设的传输加密方式发送的备份数据,是终端在接收到针对目标数据的备份请求后,对目标数据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后的数据,用户要备份的目标数据,不仅在源端进行了加密,而且在传输过程中也进行了加密,相比于仅在源端进行加密的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可以对所述备份数据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并保存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后的备份数据。
服务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备份数据后,可以对备份数据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并保存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后的备份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对备份数据进行第二加密处理时所使用的具体的加密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称加密方式或非对称加密方式,如常见的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数据加密标准)加密算法,RSA加密算法等,服务器进行第二加密处理时所使用的具体的加密方式与终端进行第一加密处理时所使用的具体的加密方式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这样,当用户要将目标数据备份到云提供商的服务器中时,终端先在源端对目标数据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并在传输备份数据过程中使用预设的加密传输方式,服务器接收到备份数据后,对备份数据再进行第二加密处理,经过多重加密,可以进一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用户的查看请求,所述查看请求中携带用户标识和查看密码;
步骤二:判断所述查看密码与预先保存的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是否一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三;
步骤三:对所述备份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将得到的对应的目标数据展示给所述用户。
为描述方便,将上述三个步骤结合起来进行说明。
在实际应用中,云提供商需要用户在其服务器上进行注册、登录后,才能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数据备份的服务。也就是说,当用户有将数据在云提供商的服务器进行备份的需求时,需要在该云提供商的服务器上完成注册、登录等操作。同样,当用户有在云提供商的服务器查看已经备份的数据的需求时,也需要在该云提供商的服务器上完成登录操作。
对于登录后的用户,可以查看其在云提供商的服务器上备份的数据。
为进一步保证数据安全性,避免因为用户的登录名、登录密码被窃取而造成的数据被窃取的问题,服务器可以预先保存与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每一个用户标识对应一个查看密码。只有用户正确登录,并输入了与服务器预先保存的与该用户的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一致的查看密码,服务器才能向该用户展示服务器中备份的数据。
当用户有查看其在服务器上备份的数据的查看请求时,可以通过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查看请求,查看请求中可以携带用户标识和查看密码。服务器接收到该查看请求后,先对查看密码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即判断该查看请求中的携带的查看密码与其预先保存的与该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可以认为验证通过。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可以预先通过以下步骤获得与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
在初次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的登录请求时,输出查看密码第一设置界面,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在该查看密码第一设置界面设置的查看密码,将该查看密码与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建立对应关系;
或者,
在初次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的查看请求时,输出查看密码第二设置界面,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在该查看密码第二设置界面设置的查看密码,将该查看密码与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建立对应关系。
也就是说,在用户初次登录、或者初次进行数据查看时,服务器可以引导用户设置查看密码,并将用户设置的查看密码与用户的用户标识对应存储。每个用户标识对应一个查看密码。
服务器对备份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如果服务器存储的是未进行第二加密处理的备份数据,则只需使用与第一加密处理方式相对应的解密方式进行解密处理,如果服务器存储的是进行了第二加密处理的备份数据,则需要使用与第二加密处理方式相对应的解密方式进行解密处理后,再使用与第一加密处理方式相对应的解密方式进行解密处理。对备份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后,将得到的对应的目标数据展示给用户,以供用户查看。
这样,进一步为用户在服务器中备份的数据提供了安全性保证。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设置的查看密码可以为由字符组成的字符串。当终端为具有触摸屏的终端时,用户设置的查看密码还可以为手势密码,如图3所示,用户输入了正确的手势密码,才认为其查看请求验证通过,可以为其展示相应的目标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查看密码与预先保存的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不一致时,可以输出查看密码错误的提示信息。用户根据该查看密码错误的提示信息,可以重新输入查看密码。服务器会对用户重新输入的查看密码进行验证,看是否能够验证成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查看密码与预先保存的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不一致时,可以确定查看密码验证失败,查看请求可能并非用户本人操作而发出的。如果连续验证失败次数达到预设阈值,则暂停对该用户的查看服务。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预设一个冷冻时长,从执行对用户的查看服务暂停操作开始计时,达到预设的冷冻时长后,再启动对该用户的查看服务。这样,可以进一步保证用户在服务器中备份的数据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连续验证失败次数达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用户的关联用户发送预警信息。
用户可以设置其关联用户的相关信息,如关联用户的手机号码、邮箱地址等。当用户输入的查看密码与预先保存的与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不一致时,确定验证失败,在连续验证失败次数达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可以向该用户的关联用户发送预警信息。如,向关联用户发送短信或者邮件等,提示该用户可能为非法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和调整,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当然,暂停对该用户的查看服务后,该用户可以通过密码找回或者其他申诉途径进行身份验证后重新获得相应的查看服务。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装置,该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参见图4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数据接收模块210,用于接收终端使用预设的传输加密方式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备份数据为:所述终端接收到针对目标数据的备份请求后,在自身中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后的数据;
数据保存模块220,用于保存所述备份数据。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服务器接收到的终端使用预设的传输加密方式发送的备份数据,是终端在接收到针对目标数据的备份请求后,对目标数据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后的数据,用户要备份的目标数据,不仅在源端进行了加密,而且在传输过程中也进行了加密,相比于仅在源端进行加密的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保存模块220,可以具体用于:
对所述备份数据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并保存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后的备份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查看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用户的查看请求,所述查看请求中携带用户标识和查看密码;
一致性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查看密码与预先保存的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是否一致,如果是,则触发数据展示模块;
所述数据展示模块,用于在所述一致性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对所述备份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将得到的对应的目标数据展示给所述用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提示信息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一致性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输出查看密码错误的提示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验证失败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查看密码与预先保存的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不一致时,确定查看密码验证失败;
查看服务暂停模块,用于在连续验证失败次数达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暂停对所述用户的查看服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预警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连续验证失败次数达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用户的关联用户发送预警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查看密码保存模块,用于预先通过以下步骤获得与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
在初次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的登录请求时,输出查看密码第一设置界面,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在该查看密码第一设置界面设置的查看密码,将该查看密码与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建立对应关系;
或者,
在初次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的查看请求时,输出查看密码第二设置界面,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在该查看密码第二设置界面设置的查看密码,将该查看密码与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建立对应关系。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和装置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参见图5所示,该服务器可以包括:
处理器310、存储器320、通信接口330和总线;
所述处理器310、所述存储器320和所述通信接口330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320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310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320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
接收终端使用预设的传输加密方式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备份数据为:所述终端接收到针对目标数据的备份请求后,在自身中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后的数据;
保存所述备份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中,该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用于在运行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其中,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使用预设的传输加密方式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备份数据为:所述终端接收到针对目标数据的备份请求后,在自身中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后的数据;
保存所述备份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其中,该应用程序用于在运行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其中,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使用预设的传输加密方式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备份数据为:所述终端接收到针对目标数据的备份请求后,在自身中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后的数据;
保存所述备份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这里所称得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使用预设的传输加密方式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备份数据为:所述终端接收到针对目标数据的备份请求后,在自身中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后的数据;
保存所述备份数据;
所述保存所述备份数据,包括:
对所述备份数据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并保存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后的备份数据;所述第二加密处理所使用的加密方式与所述第一加密处理所使用的加密方式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用户的查看请求,所述查看请求中携带用户标识和查看密码;
判断所述查看密码与预先保存的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是否一致;
如果是,则对所述备份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将得到的对应的目标数据展示给所述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查看密码与预先保存的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不一致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输出查看密码错误的提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查看密码与预先保存的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不一致时,确定查看密码验证失败;
如果连续验证失败次数达到预设阈值,则暂停对所述用户的查看服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连续验证失败次数达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用户的关联用户发送预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先通过以下步骤获得与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
在初次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的登录请求时,输出查看密码第一设置界面,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在该查看密码第一设置界面设置的查看密码,将该查看密码与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建立对应关系;
或者,
在初次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的查看请求时,输出查看密码第二设置界面,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在该查看密码第二设置界面设置的查看密码,将该查看密码与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建立对应关系。
7.一种数据备份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使用预设的传输加密方式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备份数据为:所述终端接收到针对目标数据的备份请求后,在自身中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后的数据;
数据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备份数据;
所述数据保存模块,具体用于:
对所述备份数据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并保存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后的备份数据;所述第二加密处理所使用的加密方式与所述第一加密处理所使用的加密方式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查看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用户的查看请求,所述查看请求中携带用户标识和查看密码;
一致性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查看密码与预先保存的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是否一致,如果是,则触发数据展示模块;
所述数据展示模块,用于在所述一致性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对所述备份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将得到的对应的目标数据展示给所述用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提示信息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一致性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输出查看密码错误的提示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验证失败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查看密码与预先保存的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不一致时,确定查看密码验证失败;
查看服务暂停模块,用于在连续验证失败次数达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暂停对所述用户的查看服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预警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连续验证失败次数达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用户的关联用户发送预警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查看密码保存模块,用于预先通过以下步骤获得与用户标识对应的查看密码:
在初次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的登录请求时,输出查看密码第一设置界面,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在该查看密码第一设置界面设置的查看密码,将该查看密码与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建立对应关系;
或者,
在初次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的查看请求时,输出查看密码第二设置界面,接收并保存所述用户在该查看密码第二设置界面设置的查看密码,将该查看密码与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建立对应关系。
13.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总线;
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
接收终端使用预设的传输加密方式发送的备份数据,其中,所述备份数据为:所述终端接收到针对目标数据的备份请求后,在自身中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后的数据;
保存所述备份数据;
所述保存所述备份数据,包括:
对所述备份数据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并保存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后的备份数据;所述第二加密处理所使用的加密方式与所述第一加密处理所使用的加密方式不同。
CN201510623597.XA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Active CN1052049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3597.XA CN105204962B (zh)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3597.XA CN105204962B (zh)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4962A CN105204962A (zh) 2015-12-30
CN105204962B true CN105204962B (zh) 2019-04-12

Family

ID=54952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23597.XA Active CN105204962B (zh)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049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3335B (zh) * 2016-10-19 2020-0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711185A (zh) * 2019-01-04 2019-05-03 杭州卓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MongoDB的网约货运汽车平台数据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11277702B (zh) * 2020-01-21 2021-02-09 北京连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链路安全手机伴侣系统
CN111290884A (zh) * 2020-02-19 2020-06-16 浙江口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收银设备的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16860526B (zh) * 2023-09-04 2024-02-09 善恒展创(深圳)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一种基于信息安全的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1664A (zh) * 2012-08-14 2013-04-17 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存储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装置及该云存储系统
CN103457995A (zh) * 2013-06-07 2013-12-18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数据信息的存储方法、终端设备和云端服务器
CN104092551A (zh) * 2014-07-24 2014-10-08 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sa算法的安全密钥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89680B2 (en) * 2010-04-07 2013-11-19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encrypted data on a device having file-level content protection
CN104468627B (zh) * 2014-12-30 2018-09-04 成都三零瑞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服务器进行终端数据备份的数据加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1664A (zh) * 2012-08-14 2013-04-17 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存储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装置及该云存储系统
CN103457995A (zh) * 2013-06-07 2013-12-18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数据信息的存储方法、终端设备和云端服务器
CN104092551A (zh) * 2014-07-24 2014-10-08 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sa算法的安全密钥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4962A (zh) 2015-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9745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US1071960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alizing session identifier synchronization
US10009327B2 (en) Technologies for secure storage and use of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CN107251035B (zh) 账户恢复协议
CN105204962B (zh)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EP2314090B1 (en) Portable device association
CN110798315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EP2316097B1 (en) Protocol for device to station association
US20170208049A1 (en) Key agreement method and device for verification information
US11463435B2 (en)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wearable device
US11818120B2 (en) Non-custodial tool for building decentralized computer applications
US20140310793A1 (en) Application logi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therefor
US11374767B2 (en) Key-based authentication for backup service
US11356442B2 (en) Wearable device-based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10933484A (zh) 一种无线投屏设备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US8799646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henticating devices
US20130262876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Authentication on Bound Data Card and Mobile Host
CN105577619B (zh) 一种客户端登录方法、客户端以及系统
US2020023394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authentication via a short-range wireless token
CN106411520B (zh) 一种虚拟资源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87758A (zh) 一种数据安全签名方法、业务终端以及私钥备份服务器
CN111740938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客户端和服务器
CN114065170A (zh) 平台身份证书的获取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KR20150104667A (ko) 인증 방법
CN105825096A (zh) 一种开机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和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