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51193B - 基于人体重力感应控制行车速度和方向的体感车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人体重力感应控制行车速度和方向的体感车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51193B
CN105151193B CN201510646117.1A CN201510646117A CN105151193B CN 105151193 B CN105151193 B CN 105151193B CN 201510646117 A CN201510646117 A CN 201510646117A CN 105151193 B CN105151193 B CN 1051511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motor
sensing vehicle
wheel
pressure sensor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461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51193A (zh
Inventor
潘祖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ongj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yang Xinyi Industrial Produc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yang Xinyi Industrial Product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yang Xinyi Industrial Produc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461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511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51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1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51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1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人体重力感应控制行车速度和方向的体感车及方法。体感车包括微处理器、至少1个驱动电机、至少4个车轮和至少4个压力传感器。方法包括步骤利用至少4个压力传感器采集的不同压力数据决定车行的方向和/或速度。本发明由于一方面采用至少四轮结构,行驶过程平衡性能更好,有效避免出现倾斜造成突然加速或减速,造成使用者跌落,从而有效杜绝了安全隐患;第二方面由于采用了压力传感器感应人体姿势,底板可以设置在较低的位置,从而提高安全性;最后本发明占用空间小。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体感车。

Description

基于人体重力感应控制行车速度和方向的体感车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感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站立行驶的体感车及体感车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Dynamic S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DynamicS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也就是车辆本身的自动平衡能力。以内置的精密固态陀螺仪(Solid-StateGyroscopes)来判断车身所处的姿势状态,透过精密且高速的中央微处理器计算出适当的指令后,驱动马达来做到平衡的效果。
现有技术的站姿行驶体感车存在以下缺陷:
1.安全性差。由于采用独轮或双轮结构,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平衡,或出现倾斜造成突然加速或减速,造成使用者跌落,存在安全隐患;
2.底板高。由于使用陀螺仪或加速传感器检测车体姿态变化,势必需要底板(或脚踏板)设置在较高的位置以预留倾斜的空间,而底板越高安全性越差。
3.占用空间大。由于底板高,现有体感车难以做成小体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并可实现低底板、小空间设计的体感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并可实现低底板、小空间设计的体感车驱动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人体重力感应控制行车速度和方向的体感车,其包括微处理器、至少1个驱动电机、至少4个车轮和至少4个压力传感器,所述至少4个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至少一个车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体感车包括2个驱动电机、4个车轮和4个压力传感器,所述4个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体感车脚踏位置用于感应脚踏的压力,所述4个车轮分别为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所述2个驱动电机用于根据4个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驱动至少2个车轮。
优选的,所述2个驱动电机用于根据4个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分别驱动左前轮和右后轮。
优选的,所述体感车脚踏位置具体为:左前脚掌位置、左后脚跟位置、右前脚掌位置和右后脚跟位置。
优选的,所述左后轮和右后轮均为万向从动轮。
优选的,所述体感车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为体感车内部提供工作电源。
基于人体重力感应控制行车速度和方向的体感车驱动方法,其包括步骤:S1,利用至少4个压力传感器采集的不同压力数据决定车行的方向和/或速度。
优选的,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子步骤:S11,在体感车脚踏的4个位置:左前脚掌位置、左后脚跟位置、右前脚掌位置和右后脚跟位置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S12,采集4个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关系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车行的方向和速度。
优选的,所述步骤S12具体为:采集4个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数据、人体重量和参考最高速度的关系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车行的方向和速度。
优选的,步骤S11所述左前脚掌位置、左后脚跟位置、右前脚掌位置和右后脚跟位置的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分别为G11、G12、G21、G22,人体重量为G,最高速度为V,步骤S12所述驱动电机为左驱动电机和右驱动电机,左驱动电机的转速为V1,右驱动电机的转速为V2;所述步骤S12具体为:左驱动电机的转速满足关系式:V1=(G21-G22)/G*V或V1=(G21-G22)/G*2V;右驱动电机的转速满足关系式:V2=(G11-G12)/G*V或V2=(G11-G12)/G*2V。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由于一方面采用至少四轮结构,行驶过程平衡性能更好,有效避免出现倾斜造成突然加速或减速,造成使用者跌落,从而有效杜绝了安全隐患;第二方面由于采用了压力传感器感应人体姿势,底板可以设置在较低的位置,从而提高安全性;最后本发明占用空间小,而且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体感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人站立的时候,人在前倾、后倾或者斜倾等不同站姿的时候, 因重心位置不同,人的两只脚所受的重力会不同,每只脚的前后脚掌所受的重力也不同。如果我们在每只脚的前后脚掌下,各放一个重力感应器,根据人体站姿不同,两只脚的四个重力感应器会分别测出不同的重量。本电动体感车通过放置于两脚下的四个重力感应器,来感应人体的站姿变化和人体倾斜方向,从而控制两个马达(驱动电机)产生不同转速,来实现体感车的前进后退和转向。具体的,是以每个脚的两个重力感应器控制一个马达的转速。具体结构如下。
基于人体重力感应控制行车速度和方向的体感车,其包括微处理器、至少1个驱动电机、至少4个车轮和至少4个压力传感器,所述至少4个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至少一个车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体感车包括2个驱动电机、4个车轮和4个压力传感器,所述4个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体感车脚踏位置用于感应脚踏的压力,所述4个车轮分别为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所述2个驱动电机用于根据4个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驱动至少2个车轮。
优选的,所述2个驱动电机用于根据4个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分别驱动左前轮和右后轮。
优选的,所述体感车脚踏位置具体为:左前脚掌位置、左后脚跟位置、右前脚掌位置和右后脚跟位置。
优选的,所述左后轮和右后轮均为万向从动轮。
所述体感车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为体感车内部各部件提供工作电源。
基于人体重力感应控制行车速度和方向的体感车驱动方法,其包括步骤:S1,利用至少4个压力传感器采集的不同压力数据决定车行的方向和/或速度。
优选的,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子步骤:S11,在体感车脚踏的4个位置:左前脚掌位置、左后脚跟位置、右前脚掌位置和右后脚跟位置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S12,采集4个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关系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车行的方向和速度。
优选的,所述步骤S12具体为:采集4个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数据、人体重量和参考最高速度的关系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车行的方向和速度。引入人体重量和参考最高速度参数,可有效保障体感车的安全,例如,可设置最高速度为15km/h。
优选的,步骤S11所述左前脚掌位置、左后脚跟位置、右前脚掌位置和右后脚跟位置的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分别为G11、G12、G21、G22,人体重量为G,最高速度为V,步骤S12所述驱动电机为左驱动电机和右驱动电机,左驱动电机的转速为V1,右驱动电机的转速为V2;所述步骤S12具体为:左驱动电机的转速满足关系式:V1=(G21-G22)/G*V或V1=(G21-G22)/G*2V;右驱动电机的转速满足关系式:V2=(G11-G12)/G*V或V2=(G11-G12)/G*2V。
下面具体叙述本方法的实现过程:
假设人体的总重量是G,左脚的前后感应器测出的重力数据分别为G11和G12,而右脚的前后重力感应器对应的重力数据分别为G21和G22, 则人体总重量G=G11+G12+G21+G22。根据G11/G, G12/G,G13/G, G14/G的重力比例,可以检测人体站立时候身体的倾斜方向。
体感车的两个前轮(左前轮和右前轮)分别由两个减速马达(驱动电机)直接控制,后轮为两个从动的万向轮。车子前进速度是取决轮子的转速,而体感车的转向是利用左右两个前轮的速度差来实现。左前轮的驱动电机为M1,右前轮的驱动电机为M2。根据人倾斜时的姿态和车的实际转向的使用习惯,本实施例用左脚的重力(G11,G12)来控制右轮电机M2的转速和转向。而用右脚的重力(G21,G22)来控制左轮M1的转速和转向。
假设设定一个参考最高转速V,左轮电机的转速V1=(G21-G22)/G*2V,右轮电机转速V2-(G11-G12)/G*V。如果V1、V2均为正,则车前进;反之则后退。如果V1=V2,则车子为直行,如果V1不等于V2,因为速度差的关系,则车子转弯。
如果人体垂直站立,因为G11=G12=G21=G22,则V1,V2速度为0,车辆停止。
如果人体前倾,假设G11=G21=0.5G,G12=G22=0,则 V1=V2=0.5V,车辆直线前进。
如果人体左倾,假设G11=G,G12=G21=G22。则,V1=0,V2=V, 车辆左转。
依次类推。
驱动电机因电流不同而转速不同。压力感应器的数据通过微型处理器计算后,由微处理器计算驱动电机的电流,控制驱动电机的转向与转速。
本发明由于一方面采用至少四轮结构,行驶过程平衡性能更好,有效避免出现倾斜造成突然加速或减速,造成使用者跌落,从而有效杜绝了安全隐患;第二方面由于采用了压力传感器感应人体姿势,底板可以设置在较低的位置,从而提高安全性;最后本发明占用空间小,而且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体感车。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7)

1.基于人体重力感应控制行车速度和方向的体感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微处理器、至少1个驱动电机、至少4个车轮和至少4个压力传感器,所述至少4个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至少一个车轮连接;所述体感车包括2个驱动电机、4个车轮和4个压力传感器,所述4个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体感车脚踏位置用于感应脚踏的压力,所述4个车轮分别为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所述2个驱动电机用于根据4个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驱动至少2个车轮;所述2个驱动电机用于根据4个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分别驱动左前轮和右前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体重力感应控制行车速度和方向的体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感车脚踏位置具体为:左前脚掌位置、左后脚跟位置、右前脚掌位置和右后脚跟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体重力感应控制行车速度和方向的体感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轮和右后轮均为万向从动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人体重力感应控制行车速度和方向的体感车,所述体感车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为体感车内部提供工作电源。
5.基于人体重力感应控制行车速度和方向的体感车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S1,利用至少4个压力传感器采集的不同压力数据决定车行的方向和/或速度;
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子步骤:
S11,在体感车脚踏的4个位置:左前脚掌位置、左后脚跟位置、右前脚掌位置和右后脚跟位置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
S12,采集4个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关系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车行的方向和速度;
所述体感车包括2个驱动电机,所述2个驱动电机用于根据4个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分别驱动左前轮和右前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人体重力感应控制行车速度和方向的体感车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具体为:采集4个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数据、人体重量和参考最高速度的关系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车行的方向和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人体重力感应控制行车速度和方向的体感车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所述左前脚掌位置、左后脚跟位置、右前脚掌位置和右后脚跟位置的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分别为G11、G12、G21、G22,人体重量为G,最高速度为V,步骤S12所述驱动电机为左驱动电机和右驱动电机,左驱动电机的转速为V1,右驱动电机的转速为V2;
所述步骤S12具体为:
左驱动电机的转速满足关系式:V1=(G21-G22)/G*V或V1=(G21-G22)/G*2V;
右驱动电机的转速满足关系式:V2=(G11-G12)/G*V或V2=(G11-G12)/G*2V。
CN201510646117.1A 2015-09-30 2015-09-30 基于人体重力感应控制行车速度和方向的体感车及方法 Active CN1051511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46117.1A CN105151193B (zh) 2015-09-30 2015-09-30 基于人体重力感应控制行车速度和方向的体感车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46117.1A CN105151193B (zh) 2015-09-30 2015-09-30 基于人体重力感应控制行车速度和方向的体感车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1193A CN105151193A (zh) 2015-12-16
CN105151193B true CN105151193B (zh) 2018-08-21

Family

ID=54792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6117.1A Active CN105151193B (zh) 2015-09-30 2015-09-30 基于人体重力感应控制行车速度和方向的体感车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511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1524A (zh) * 2016-01-06 2016-06-22 韩刚 智能电动四轮车
CN105691476A (zh) * 2016-02-04 2016-06-22 温州世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轮平板智能车
CN105691525A (zh) * 2016-03-10 2016-06-22 永康市恒钻电子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动车的脚踏装置及脚踏装置控制电动车的方法
CN107308630A (zh) * 2016-04-27 2017-11-03 江苏数字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全新控制方式的飞行滑板
CN105905205A (zh) * 2016-04-28 2016-08-31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一种压力控制转向的两轮电动平衡车及其转向控制方式
CN107415687B (zh) * 2016-05-24 2020-07-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搬运车和搬运车最高行驶速度的控制方法
CN106275167A (zh) * 2016-09-05 2017-01-04 芜湖纯元光电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便携独轮平衡车
CN107792283B (zh) * 2016-09-07 2019-11-26 深圳市踏路科技有限公司 四轮体感车制动方法、装置、系统及四轮体感车
CN106515947B (zh) * 2016-12-29 2019-01-11 杭州畅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感纵向二轮车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JP6526367B2 (ja) * 2017-03-01 2019-06-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08407944B (zh) * 2018-01-16 2021-02-02 广州乐比计算机有限公司 一种四轮体感车控制方法及四轮体感车
CN108438128B (zh) * 2018-02-09 2021-12-17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860417B (zh) * 2018-05-21 2020-10-20 深圳乐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平衡车溜车保护控制方法、装置、平衡车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57607U (zh) * 2009-08-20 2010-05-12 天津锦泰勤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安装有乘员传感器的双轮自动平衡电动车
CN102258861A (zh) * 2011-06-13 2011-11-30 路海燕 压力操作滑板车
CN202366440U (zh) * 2011-11-06 2012-08-08 路海燕 一种全自动压力控制滑板
CN203255325U (zh) * 2013-05-08 2013-10-30 蔡颖锐 利用重心偏移控制移动的代步车
CN103600799A (zh) * 2013-10-17 2014-02-26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压力传感器的转向控制系统及其自平衡两轮车
DE102013225481A1 (de) * 2013-12-10 2015-06-11 Robert Bosch Gmbh Fortbewegungsmittel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Fortbewegungsmittel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57607U (zh) * 2009-08-20 2010-05-12 天津锦泰勤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安装有乘员传感器的双轮自动平衡电动车
CN102258861A (zh) * 2011-06-13 2011-11-30 路海燕 压力操作滑板车
CN202366440U (zh) * 2011-11-06 2012-08-08 路海燕 一种全自动压力控制滑板
CN203255325U (zh) * 2013-05-08 2013-10-30 蔡颖锐 利用重心偏移控制移动的代步车
CN103600799A (zh) * 2013-10-17 2014-02-26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压力传感器的转向控制系统及其自平衡两轮车
DE102013225481A1 (de) * 2013-12-10 2015-06-11 Robert Bosch Gmbh Fortbewegungsmittel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Fortbewegungsmitte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1193A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51193B (zh) 基于人体重力感应控制行车速度和方向的体感车及方法
CN205034263U (zh) 基于人体重力感应控制行车速度和方向的体感车
CN206871251U (zh) 电动平衡车
CN105129005B (zh) 一种两轮平衡车
US9499228B2 (en) Self-balancing vehicle frame
CN202966533U (zh) 思维翼两轮自平衡车
CN105346643B (zh) 电动平衡车
CN106564546A (zh) 全姿态电动平衡扭扭车
US20170217532A1 (en) Pedal connection mechanism and electric balancing vehicle using the same
CN105398522A (zh) 一种控制多压力识别的电动平衡车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5416467A (zh) 一种自平衡双轮电动滑板车
CN205396356U (zh) 新型无杆电动平衡车
CN103600795A (zh) 基于圆盘光栅的自平衡两轮车
US20170217524A1 (en) Pedal connection mechanism and electric balancing vehicle using the same
CN104494749A (zh) 一种电动自平衡式双轮车
WO2017023026A2 (ko) 외력 발생시 직진 주행이 유지되는 투휠 셀프밸런싱 스쿠터의 주행방법
CN105711702A (zh) 一种以检测压力差值来实现转弯的两轮电动平衡车
CN102616310A (zh) 用脚操控的两轮电动车
CN105501357A (zh) 自平衡电动滑板车
CN204527459U (zh) 一种重心自动调节的自平衡独轮车
CN204527462U (zh) 一种电动自平衡式双轮车
CN205737908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
CN206288143U (zh) 脚控平衡车
WO2021104091A1 (zh) 一种电动拐杖、姿态检测装置及机器人
CN104118503B (zh) 电动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09

Address after: 322105 No. 1, Shi Tan Village, Ge Shan town, Dongyang, Jinhua, Zhejiang

Applicant after: Dongyang Xinyi industrial product desig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1209, Nan Guang Jie Jia, 3037 Shennan Middle Road, Futian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QICHUANG LIANFA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06

Address after: Room 1520, 1st floor, building 10, No. 17 houyongkang Hutong,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ongj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2105 No. 1, Shi Tan Village, Ge Shan town, Dongyang, Jinhua,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DONGYANG XINYI INDUSTRIAL PRODUCT DESIG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