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19691B - 一种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19691B
CN105119691B CN201510430610.XA CN201510430610A CN105119691B CN 105119691 B CN105119691 B CN 105119691B CN 201510430610 A CN201510430610 A CN 201510430610A CN 105119691 B CN105119691 B CN 1051196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information
ethernet
link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306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19691A (zh
Inventor
李文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 8357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ird Academy of CASIC
Original Assignee
No 8357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ird Academy of CA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 8357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ird Academy of CASIC filed Critical No 8357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ird Academy of CASIC
Priority to CN20151043061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196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19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9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19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96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以太网通信和总线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方法,其在以太网帧的净荷中定义链接ID、类型、序号和头校验字段,扩展了以太网帧信息。链接ID用于区分端点内的不同链接。类型字段用于区分出信息帧和消息帧。序号和头校验字段,用于检测和报告该链接误码、丢帧、重复和乱序等故障。接收到信息帧,必须向对端返回消息帧,响应该信息帧接收的状态;接收到消息帧,无需进行响应。同一链接ID信息帧发送后,必须接收到对端返回的消息帧,才能发送下一个信息帧。不同链接ID的信息帧之间发送时无需等待返回消息帧,可以进行链接ID交错发送。本方法解决了以太网点到点传输可靠性的问题,简单高效。

Description

一种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以太网通信和总线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方法,其应用于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以太网点到点通信网络。
背景技术
在网络通信和总线传输等应用中,经常需要实现点到点传输,一般采用TCP和UDP协议。由于UDP不提供可靠性,对于要求可靠性的应用采用TCP。但TCP和UDP都是建立在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之上的传输层协议。一般采用TCP/IP协议栈支撑软件实现。硬件实现TCP/IP协议难度大设计复杂。也可以采用HDLC和PPP等点到点链路传输。但是,对于采用以太网介质实现点到点可靠性传输缺少简单、高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方法,其采用以太网介质进行数据的可靠传输,直接用以太网帧承载上层数据,在以太网帧的净荷中定义了链接ID、类型、序号和头校验字段,扩展了以太网帧信息,其中,链接ID字段用于区分端点内的不同链接,类型字段用于区分信息帧和消息帧,序号字段是同一个链接ID的信息帧的序列编号,用于检测丢帧、重复、乱序链路故障,头校验字段用于上述字段的计算与校验;某一端点接收到信息帧,必须向对端返回消息帧,响应该信息帧接收的状态;接收到消息帧,无需进行响应;同一个链接ID信息帧发送后,必须接收到对端返回的消息帧,才能发送下一个信息帧;不同链接ID的信息帧之间发送时无需等待返回消息帧,可以进行链接ID交错发送;
其中,所述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基于以太网点到点传输系统来实施,所述以太网点到点传输系统中每一端点设备均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其中,发送端包括信息发送缓存模块、序号累加器、发送定时器、头校验计算器、信息发送控制器、消息发送控制器和以太网发送控制器;接收端包括信息接收缓存模块、分类器、消息接收控制器、序号检测器、头校测检测器和以太网接收控制器;
具体而言,所述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所述信息发送缓存模块对上层发送的数据按链接ID进行分块缓存处理;
步骤S2:所述信息发送控制器按链接ID分别进行处理,一一检查各链接ID的发送状态,对应执行相应动作,包括:
步骤S201:当某链接ID处于空闲状态时,如果该链接ID对应的发送缓存非空,跳转到发送状态,否则保持空闲状态;
步骤S202:当某链接ID处于发送状态,则读取信息发送缓存,并加入链接ID字段、信息帧类型字段、序号字段、头校验字段,送到以太网发送控制器进行以太网成帧发送,然后跳转到等待状态;期间,通过信息发送控制器控制发送定时器按链接ID分别对信息帧发送进行定时,开启本地计时;其中,所述序号字段由序号累加器按链接ID对信息帧的发送序号进行计算生成,并由信息发送控制器控制累加;所述头校验字段由头校验计算器对链接ID字段、类型字段、序号字段进行校验计算生成;
步骤S203:当某链接ID处于等待状态时,如果接收到对端返回的该链接ID对应的失败消息,跳转到发送状态,重新发送信息帧;如果等待对端返回消息超时,上报本地发送告警,跳转到发送状态,重新发送信息帧;如果收到对端返回的该链接ID对应的成功消息,信息发送控制器控制发送定时器清零,信息发送控制器控制序号累加器中所存储的该链接ID的发送序号加一,然后跳转到空闲状态;否则,保持等待状态;
步骤S3:以太网接收控制器对接收到的以太网帧进行解帧处理,丢弃目的MAC非本机MAC的以太网帧,并上报本地接收告警—目的MAC校验失败;丢弃以太网FCS校验错误的以太网帧,并上报本地接收告警—FCS校验失败;丢弃超长和超短的以太网帧,并上报本地接收告警—超短帧/超长帧;
步骤S4:头校验检测器对链接ID字段、类型字段、序号字段和头校验字段进行计算,如果计算结果不同,丢弃此帧,上报接收头校验告警;
步骤S5:序号检测器按链接ID分别进行处理,包括:
步骤S501:对于信息帧的接收,检测序号字段是否与序号检测器中存储的该链接ID的期望接收序号相同,如果不同,丢弃此帧,上报接收序号告警;如果相同,信息帧接收序号检测成功,该链接ID的期望接收序号加一,更新本地存储;
步骤S502:对于消息帧的接收,检测序号字段是否与序号累加器中所存储的该链接ID的发送序号相同,如果不同,丢弃此帧,上报接收序号告警;如果相同,消息帧接收序号检测成功;其中,在初始阶段,针对某一链接ID,序号检测器中的期望接收序号与序号累加器中的发送序号相同;
步骤S6:分类器将信息帧的有效数据写入信息接收缓存模块,将消息帧的有效数据写入消息接收控制器;
步骤S7:消息接收控制器解析消息帧的内容,如果是远端接收失败消息,上报远端告警,并通知信息发送控制器;如果是远端接收成功消息,通知信息发送控制器;
步骤S8:消息发送控制器在当接收到对端发送的信息帧时,需要向对端返回消息帧;当接收到对端发送的消息帧,无需向对端返回消息帧;在向对端返回消息帧时,交换原以太网帧的目的MAC和源MAC地址,重新计算以太网帧长度,其中链接ID字段不变,类型字段改为消息帧,序号字段不变,重新进行头校验计算,生成头校验字段;如果接收信息帧成功,则数据为接收信息帧成功的消息;如果接收信息帧失败,则数据为接收信息帧失败的消息;最后送入以太网发送控制器成帧发送。
其中,所述以太网发送控制器对消息发送控制器和信息发送控制器输出的数据,进行以太网成帧处理,在以太网介质上进行传输。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技术方案无需采用TCP/IP协议,直接用二层以太网进行承载,实现了点到点的可靠传输,无需操作系统协议栈支持,且硬件实现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功能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帧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信息发送状态跳转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接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方法,如图1至图4所示,其采用以太网介质进行数据的可靠传输,直接用以太网帧承载上层数据,在以太网帧的净荷中定义了链接ID、类型、序号和头校验字段,扩展了以太网帧信息,链接ID字段用于区分端点内的不同链接,类型字段用于区分信息帧和消息帧,序号字段是同一个链接ID的信息帧的序列编号,用于检测丢帧、重复、乱序等链路故障,头校验字段用于上述字段的计算与校验。端点接收到信息帧,必须向对端返回消息帧,响应该信息帧接收的状态;接收到消息帧,无需进行响应。同一个链接ID信息帧发送后,必须接收到对端返回的消息帧,才能发送下一个信息帧;不同链接ID的信息帧之间发送时无需等待返回消息帧,可以进行链接ID交错发送;
其中,所述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基于以太网点到点传输系统来实施,所述以太网点到点传输系统中每一个点端设备均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其中,发送端包括信息发送缓存模块、序号累加器、发送定时器、头校验计算器、信息发送控制器、消息发送控制器和以太网发送控制器;接收端包括信息接收缓存模块、分类器、消息接收控制器、序号检测器、头校测检测器和以太网接收控制器;
具体而言,所述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所述信息发送缓存模块对上层发送的数据按链接ID进行分块缓存处理;
步骤S2:所述信息发送控制器按链接ID分别进行处理,一一检查各链接ID的发送状态,对应执行相应动作,包括:
步骤S201:当某链接ID处于空闲状态时,如果该链接ID对应的发送缓存非空,跳转到发送状态,否则保持空闲状态;
步骤S202:当某链接ID处于发送状态,则读取信息发送缓存,并加入链接ID字段、信息帧类型字段、序号字段、头校验字段,送到以太网发送控制器进行以太网成帧发送,然后跳转到等待状态;期间,通过信息发送控制器控制发送定时器按链接ID分别对信息帧发送进行定时,开启本地计时;其中,所述序号字段由序号累加器按链接ID对信息帧的发送序号进行计算生成,并由信息发送控制器控制累加;所述头校验字段由头校验计算器对链接ID字段、类型字段、序号字段进行校验计算生成;
步骤S203:当某链接ID处于等待状态时,如果接收到对端返回的该链接ID对应的失败消息,跳转到发送状态,重新发送信息帧;如果等待对端返回消息超时,上报本地发送告警,跳转到发送状态,重新发送信息帧;如果收到对端返回的该链接ID对应的成功消息,信息发送控制器控制发送定时器清零,信息发送控制器控制序号累加器中所存储的该链接ID的发送序号加一,然后跳转到空闲状态;否则,保持等待状态;
步骤S3:以太网接收控制器对接收到的以太网帧进行解帧处理,丢弃目的MAC非本机MAC的以太网帧,并上报本地接收告警—目的MAC校验失败;丢弃以太网FCS校验错误的以太网帧,并上报本地接收告警—FCS校验失败;丢弃超长和超短的以太网帧,并上报本地接收告警—超短帧/超长帧;
步骤S4:头校验检测器对链接ID字段、类型字段、序号字段和头校验字段进行计算,如果计算结果不同,丢弃此帧,上报接收头校验告警;
步骤S5:序号检测器按链接ID分别进行处理,包括:
步骤S501:对于信息帧的接收,检测序号字段是否与序号检测器中存储的该链接ID的期望接收序号相同,如果不同,丢弃此帧,上报接收序号告警;如果相同,信息帧接收序号检测成功,该链接ID的期望接收序号加一,更新本地存储;
步骤S502:对于消息帧的接收,检测序号字段是否与序号累加器中所存储的该链接ID的发送序号相同,如果不同,丢弃此帧,上报接收序号告警;如果相同,消息帧接收序号检测成功;其中,在初始阶段,针对某一链接ID,序号检测器中的期望接收序号与序号累加器中的发送序号相同;
步骤S6:分类器将信息帧的有效数据写入信息接收缓存模块,将消息帧的有效数据写入消息接收控制器;
步骤S7:消息接收控制器解析消息帧的内容,如果是远端接收失败消息,上报远端告警,并通知信息发送控制器;如果是远端接收成功消息,通知信息发送控制器;
步骤S8:消息发送控制器在当接收到对端发送的信息帧时,需要向对端返回消息帧;当接收到对端发送的消息帧,无需向对端返回消息帧;在向对端返回消息帧时,交换原以太网帧的目的MAC和源MAC地址,重新计算以太网帧长度,其中链接ID字段不变,类型字段改为消息帧,序号字段不变,重新进行头校验计算,生成头校验字段;如果接收信息帧成功,则数据为接收信息帧成功的消息;如果接收信息帧失败,则数据为接收信息帧失败的消息;最后送入以太网发送控制器成帧发送。
其中,所述以太网发送控制器对消息发送控制器和信息发送控制器输出的数据,进行以太网成帧处理,在以太网介质上进行传输。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以太网介质进行数据的可靠传输,直接用以太网帧承载上层数据,在以太网帧的净荷中定义了8比特的链接ID用于区分端点内的最多256个不同的链接,8比特的类型字段MSB为0表示信息帧、MSB为1表示消息帧、剩余7个比特保留,8比特的序号字段为同一个链接ID信息帧的序列编号0~255、循环计数,8比特的头校验字段是对8比特的链接ID、8比特的类型字段、8比特的序号字段进行BIP8校验计算结果。
本发明提供的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方法依据的硬件分为发送和接收两个部分,如图1所示,发送部分包括信息发送缓存、发送序号累加器、发送定时器、头校验计算器、信息发送控制器、消息发送控制器和以太网发送控制器;接收部分包括信息接收缓存、分类器、消息接收控制器、接收序号检测器、头校验检测器和以太网接收控制器;这些部件的功能如下,
1)信息发送缓存模块对上层发送的数据按链接ID进行分块缓存处理,缓存空间的高8比特为链接ID,即将缓存划分为256个块,本发明不限制分块,根据应用对支持链接ID数量的需求不同,可以将缓存划分为相应的块数,届时需要增加用于链接ID与块地址之间转换的部件;
2)信息发送控制器按链接ID分别进行处理,检查链接ID的发送状态,如图2所示,
第1、当处于空闲状态时,如果该链接ID发送缓存非空,跳转到发送状态,否则保持空闲状态;
第2、当处于发送状态,加入8比特的链接ID,8比特的信息帧类型“10000000”,加入8比特的序号,加入头校验计算器输出的BIP8计算结果,读取该链接ID的发送缓存,送到以太网发送控制器进行成帧发送,并开启本地计时,跳转到等待状态;
第3、当处于等待状态时,如果接收到对端返回的该链接ID对应的失败消息,跳转到发送状态,重新发送信息帧;如果本地计时器大于等待允许最大计数,即等待对端返回消息超时,上报本地发送告警,跳转到发送状态,重新发送信息帧;如果收到对端返回的该链接ID对应的成功消息,定时器清零,序号累加器中存储该链接ID的发送序号加一,跳转到空闲状态;否则,保持等待状态;
3)序号累加器例化块RAM,按链接ID分别存储信息帧的发送序号,由信息发送控制器控制下先读取RAM对应链接ID的发送序号,然后进行累加和清零操作,最后写入更新值;
4)发送定时器分别对每个链接ID的信息帧打上发送时间戳,分别对每个链接ID的时间戳进行计算,每个链接ID信息帧发送计时等于本地当前时间减去该帧的发送时间,打时间戳和本地时钟复位等操作都由信息发送控制器控制;
5)头校验计算器对8比特的链接ID字段、8比特类型字段、8比特序号字段进行BIP8校验计算,生成8比特的头校验字段;
6)以太网发送控制器,对消息发送控制器和信息发送控制器输出的数据,如图3所示,进行以太网成帧处理,在以太网介质上进行传输;
7)以太网接收控制器,对接收到的以太网帧进行解帧处理,丢弃目的MAC非本机MAC的以太网帧,并上报本地接收告警—目的MAC校验失败;丢弃以太网FCS校验错误的以太网帧,并上报本地接收告警—FCS校验失败;丢弃超长和超短的以太网帧,并上报本地接收告警—超短帧/超长帧;
8)头校验检测器对链接ID字段、类型字段、序号字段和头校验字段进行BIP8计算,如果计算结果不同,丢弃此帧,上报接收头校验告警,并可以根据错误比特数据进行无码统计;
9)序列号检测器按链接ID分别进行处理。
第1、对于信息帧的接收,检测序列号是否与接收序号检测器中存储该链接ID的期望接收序号相同,如果比期望接收序号小,丢弃此帧,上报接收帧重复告警;如果比期望接收序号大,丢弃此帧,上报接收帧丢失告警;如果相同,信息帧接收序号检测成功,该链接ID的期望接收序号加一,更新本地存储;
第2、对于消息帧的接收,检测序列号是否与发送序号累加器中存储该链接ID的发送序号相同,如果不同,丢弃此帧,上报接收帧乱序告警。如果相同,消息帧接收序号检测成功;
10)分类器将信息帧的有效数据写入信息接收缓存,将消息帧的有效数据写入消息接收控制器;
11)消息接收控制器,解析消息帧的内容,如果是远端接收失败消息,上报远端告警,通知信息发送控制器;如果是远端接收成功消息,通知信息发送控制器;
12)消息发送控制器,当接收到对端发送的信息帧,需要向对端返回消息帧;当接收到对端发送的消息帧,则无需响应;在向对端返回消息帧时,交换原以太网帧的目的MAC和源MAC地址,重新计算以太网帧长度,其中8比特链接ID字段不变,8比特类型字段改为消息帧类型“00000000”,8比特序号字段不变,重新生成头校验字段;如果接收信息帧成功,则数据为接收信息帧成功的消息;如果接收信息帧失败,则数据为接收信息帧失败的消息;最后送入以太网发送控制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方法,采用以太网介质进行数据的可靠传输,直接用以太网帧承载上层数据,在以太网帧的净荷中定义了链接ID、类型、序号和头校验字段,扩展了以太网帧信息,链接ID字段用于区分端点内的不同链接,类型字段用于区分信息帧和消息帧,序号字段是同一个链接ID的信息帧的序列编号,用于检测丢帧、重复、乱序等链路故障,头校验字段用于上述字段的计算与校验。端点接收到信息帧,必须向对端返回消息帧,响应该信息帧接收的状态;接收到消息帧,无需进行响应。同一个链接ID信息帧发送后,必须接收到对端返回的消息帧,才能发送下一个信息帧。不同链接ID的信息帧之间发送时无需等待返回消息帧,可以进行链接ID交错发送。
其中,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方法依据的硬件分为发送和接收两个部分,发送部分包括信息发送缓存、发送序号累加器、发送定时器、头校验计算器、信息发送控制器、消息发送控制器和以太网发送控制器;接收部分包括信息接收缓存、分类器、消息接收控制器、接收序号检测器、头校验检测器和以太网接收控制器。
本实施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1、信息发送缓存模块对上层发送的数据按链接ID进行分块缓存处理;
第2、信息发送控制器按链接ID分别进行处理,检查链接ID的发送状态;
第2.1、当处于空闲状态时,如果该链接ID发送缓存非空,跳转到发送状态,否则保持空闲状态;
第2.2、当处于发送状态,加入链接ID,加入信息帧类型,加入序号,加入头校验,读取信息发送缓存,送到以太网发送控制器进行以太网成帧发送,并开启本地计时,跳转到等待状态;
第2.3、当处于等待状态时,如果接收到对端返回的该链接ID对应的失败消息,跳转到发送状态,重新发送信息帧;如果等待对端返回消息超时,上报本地发送告警,跳转到发送状态,重新发送信息帧;如果收到对端返回的该链接ID对应的成功消息,定时器清零,序号累加器中存储该链接ID的发送序号加一,跳转到空闲状态;否则,保持等待状态;
第3、序号累加器按链接ID分别对信息帧的发送序号进行计算,由信息发送控制器控制累加和清零操作;
第4、发送定时器按链接ID分别对信息帧发送进行定时,由信息发送控制器控制定时和清零操作;
第5、头校验计算器对链接ID字段、类型字段、序号字段进行校验计算,生成头校验字段;
第6、以太网发送控制器,对消息发送控制器和信息发送控制器输出的数据,进行以太网成帧处理,在以太网介质上进行传输;
第7、以太网接收控制器,对接收到的以太网帧进行解帧处理,丢弃目的MAC非本机MAC的以太网帧,并上报本地接收告警—目的MAC校验失败;丢弃以太网FCS校验错误的以太网帧,并上报本地接收告警—FCS校验失败;丢弃超长和超短的以太网帧,并上报本地接收告警—超短帧/超长帧;
第8、头校验检测器对链接ID字段、类型字段、序号字段和头校验字段进行计算,如果计算结果不同,丢弃此帧,上报接收头校验告警;
第9、序列号检测器按链接ID分别进行处理。
第9.1、对于信息帧的接收,检测序列号是否与接收序号检测器中存储该链接ID的期望接收序号相同,如果不同,丢弃此帧,上报接收序号告警。如果相同,信息帧接收序号检测成功,该链接ID的期望接收序号加一,更新本地存储;
第9.2、对于消息帧的接收,检测序列号是否与发送序号累加器中存储该链接ID的发送序号相同,如果不同,丢弃此帧,上报接收序号告警。如果相同,消息帧接收序号检测成功;
第10、分类器将信息帧的有效数据写入信息接收缓存,将消息帧的有效数据写入消息接收控制器;
第11、消息接收控制器,解析消息帧的内容,如果是远端接收失败消息,上报远端告警,通知信息发送控制器;如果是远端接收成功消息,通知信息发送控制器;
第12、消息发送控制器,当接收到对端发送的信息帧,需要向对端返回消息帧;当接收到对端发送的消息帧,无需向对端返回消息帧;在向对端返回消息帧时,交换原以太网帧的目的MAC和源MAC地址,重新计算以太网帧长度,其中链接ID字段不变,类型字段改为消息帧,序号字段不变,重新进行头校验计算,生成头校验字段;如果接收信息帧成功,则数据为接收信息帧成功的消息;如果接收信息帧失败,则数据为接收信息帧失败的消息;最后送入以太网发送控制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采用以太网介质进行数据的可靠传输,直接用以太网帧承载上层数据,在以太网帧的净荷中定义了链接ID、类型、序号和头校验字段,扩展了以太网帧信息,其中,链接ID字段用于区分端点内的不同链接,类型字段用于区分信息帧和消息帧,序号字段是同一个链接ID的信息帧的序列编号,用于检测丢帧、重复、乱序链路故障,头校验字段用于上述字段的计算与校验;某一端点接收到信息帧,必须向对端返回消息帧,响应该信息帧接收的状态;接收到消息帧,无需进行响应;同一个链接ID信息帧发送后,必须接收到对端返回的消息帧,才能发送下一个信息帧;不同链接ID的信息帧之间发送时无需等待返回消息帧,可以进行链接ID交错发送;
其中,所述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基于以太网点到点传输系统来实施,所述以太网点到点传输系统中每一端点设备均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其中,发送端包括信息发送缓存模块、序号累加器、发送定时器、头校验计算器、信息发送控制器、消息发送控制器和以太网发送控制器;接收端包括信息接收缓存模块、分类器、消息接收控制器、序号检测器、头校测检测器和以太网接收控制器;
具体而言,所述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所述信息发送缓存模块对上层发送的数据按链接ID进行分块缓存处理;
步骤S2:所述信息发送控制器按链接ID分别进行处理,一一检查各链接ID的发送状态,对应执行相应动作,包括:
步骤S201:当某链接ID处于空闲状态时,如果该链接ID对应的发送缓存非空,跳转到发送状态,否则保持空闲状态;
步骤S202:当某链接ID处于发送状态,则读取信息发送缓存,并加入链接ID字段、信息帧类型字段、序号字段、头校验字段,送到以太网发送控制器进行以太网成帧发送,然后跳转到等待状态;期间,通过信息发送控制器控制发送定时器按链接ID分别对信息帧发送进行定时,开启本地计时;其中,所述序号字段由序号累加器按链接ID对信息帧的发送序号进行计算生成,并由信息发送控制器控制累加;所述头校验字段由头校验计算器对链接ID字段、类型字段、序号字段进行校验计算生成;
步骤S203:当某链接ID处于等待状态时,如果接收到对端返回的该链接ID对应的失败消息,跳转到发送状态,重新发送信息帧;如果等待对端返回消息超时,上报本地发送告警,跳转到发送状态,重新发送信息帧;如果收到对端返回的该链接ID对应的成功消息,信息发送控制器控制发送定时器清零,信息发送控制器控制序号累加器中所存储的该链接ID的发送序号加一,然后跳转到空闲状态;否则,保持等待状态;
步骤S3:以太网接收控制器对接收到的以太网帧进行解帧处理,丢弃目的MAC非本机MAC的以太网帧,并上报本地接收告警—目的MAC校验失败;丢弃以太网FCS校验错误的以太网帧,并上报本地接收告警—FCS校验失败;丢弃超长和超短的以太网帧,并上报本地接收告警—超短帧/超长帧;
步骤S4:头校验检测器对链接ID字段、类型字段、序号字段和头校验字段进行计算,如果计算结果不同,丢弃此帧,上报接收头校验告警;
步骤S5:序号检测器按链接ID分别进行处理,包括:
步骤S501:对于信息帧的接收,检测序号字段是否与序号检测器中存储的该链接ID的期望接收序号相同,如果不同,丢弃此帧,上报接收序号告警;如果相同,信息帧接收序号检测成功,该链接ID的期望接收序号加一,更新本地存储;
步骤S502:对于消息帧的接收,检测序号字段是否与序号累加器中所存储的该链接ID的发送序号相同,如果不同,丢弃此帧,上报接收序号告警;如果相同,消息帧接收序号检测成功;其中,在初始阶段,针对某一链接ID,序号检测器中的期望接收序号与序号累加器中的发送序号相同;
步骤S6:分类器将信息帧的有效数据写入信息接收缓存模块,将消息帧的有效数据写入消息接收控制器;
步骤S7:消息接收控制器解析消息帧的内容,如果是远端接收失败消息,上报远端告警,并通知信息发送控制器;如果是远端接收成功消息,通知信息发送控制器;
步骤S8:消息发送控制器在当接收到对端发送的信息帧时,需要向对端返回消息帧;当接收到对端发送的消息帧,无需向对端返回消息帧;在向对端返回消息帧时,交换原以太网帧的目的MAC和源MAC地址,重新计算以太网帧长度,其中链接ID字段不变,类型字段改为消息帧,序号字段不变,重新进行头校验计算,生成头校验字段;如果接收信息帧成功,则数据为接收信息帧成功的消息;如果接收信息帧失败,则数据为接收信息帧失败的消息;最后送入以太网发送控制器成帧发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发送控制器对消息发送控制器和信息发送控制器输出的数据,进行以太网成帧处理,在以太网介质上进行传输。
CN201510430610.XA 2015-07-21 2015-07-21 一种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方法 Active CN1051196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0610.XA CN105119691B (zh) 2015-07-21 2015-07-21 一种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0610.XA CN105119691B (zh) 2015-07-21 2015-07-21 一种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9691A CN105119691A (zh) 2015-12-02
CN105119691B true CN105119691B (zh) 2018-08-24

Family

ID=54667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30610.XA Active CN105119691B (zh) 2015-07-21 2015-07-21 一种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196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38516B1 (en) * 2018-01-05 2021-03-02 Marvell Asia Pte,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thernet packet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in automotive environments
CN111278062A (zh) * 2019-01-18 2020-06-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帧的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0084971A (zh) * 2019-04-25 2019-08-02 益逻触控系统公司 自助服务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自助服务终端
CN110677398A (zh) * 2019-09-20 2020-01-10 成都艾克赛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全液晶仪表ac与gc集成通讯协议、通讯系统及方法
CN114220256B (zh) * 2020-09-03 2023-06-27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气体采样无线控制协议
CN113038156B (zh) * 2021-03-04 2023-04-25 百果园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 直播数据管理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62304A (ko) * 2004-12-03 2006-06-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동기식 디지털 계층 망과 이더넷간의 프레임 전달 방법 및장치
CN1980181A (zh) * 2005-12-02 2007-06-13 北京润光泰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以太网的节点间传输性能在线获取方法和装置
US7469297B1 (en) * 2000-08-04 2008-12-23 Intellon Corporation Mechanism for using a quasi-addressed response to bind to a message requesting the response
CN101938453A (zh) * 2009-06-29 2011-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中央处理器与以太网进行数据传输的装置与方法
CN104486112A (zh) * 2014-12-09 2015-04-0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 一种数据帧的接收处理方法
CN104780123A (zh) * 2015-04-28 2015-07-15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包收发处理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69297B1 (en) * 2000-08-04 2008-12-23 Intellon Corporation Mechanism for using a quasi-addressed response to bind to a message requesting the response
KR20060062304A (ko) * 2004-12-03 2006-06-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동기식 디지털 계층 망과 이더넷간의 프레임 전달 방법 및장치
CN1980181A (zh) * 2005-12-02 2007-06-13 北京润光泰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以太网的节点间传输性能在线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1938453A (zh) * 2009-06-29 2011-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中央处理器与以太网进行数据传输的装置与方法
CN104486112A (zh) * 2014-12-09 2015-04-0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 一种数据帧的接收处理方法
CN104780123A (zh) * 2015-04-28 2015-07-15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包收发处理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FPGA的HDLC协议控制器";应三丛,张行;《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80530;第40卷(第3期);第116-120页 *
"基于以太网的阵列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设计";王刚,王跃科,乔纯捷;《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80801;第215-21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9691A (zh) 2015-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19691B (zh) 一种以太网点到点可靠传输的方法
US8284669B2 (en) Data acknowled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2761905B (zh) 消息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633647B (zh) 用于管理网络中的数据传送的系统、方法
CN101296055B (zh) 数据包收发方法及装置
CN1983911B (zh) 网络通信设备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网络通信系统
CN102946376B (zh) 一种异步通讯的实现方法
JP2011072004A (ja) 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情報を通信する方法
US20130230051A1 (en) Processing Requests
CN101753586A (zh) 发送数据的方法、接收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1567861B (zh) 异构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方法及应用系统
CN109347598A (zh) 校验码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接介质
CN105103500A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以及通信程序
US6452946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master and slav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07508828B (zh) 一种超远程数据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03188716A (zh) Rudp链路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7097443B (zh) 一种具有关键数据发送反馈功能的信息系统及其发送方法
CN101527707B (zh) 用于sctp协议栈热备份的实时一致性检验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0563237C (zh) 一种多传输通道数据传输方法
CN103534973A (zh) 一种减少传输控制层确认报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325146A (zh) Udx协议栈、基于udx协议的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US9762353B2 (en) Data packet for 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of data packets during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a first and a second communication applian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uch a data packet
CN102984086B (zh) 数据通信中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2684834B (zh) 一种通用成帧规程设备及其管理信息通信方法
CN117640511B (zh) 一种有线通信系统及其通信芯片、通信方法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