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6756A - 用于配置通信装置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配置通信装置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6756A
CN104956756A CN201380071913.6A CN201380071913A CN104956756A CN 104956756 A CN104956756 A CN 104956756A CN 201380071913 A CN201380071913 A CN 201380071913A CN 104956756 A CN104956756 A CN 104956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or
communication channel
interference
inking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19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56756B (zh
Inventor
A·勒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gemcom Broadband SAS
Original Assignee
Sagemcom Broadband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gemcom Broadband SAS filed Critical Sagemcom Broadband SAS
Publication of CN104956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6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56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67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为了配置连接至包括N个通信信道的无线网络的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适于一次经由一个通信信道通信,从所述N个通信信道当中选择一个信道的选择装置使得能够:当至少一个通信信道的干扰水平未知时,选择具有未知干扰水平的通信信道;否则,选择干扰最小的通信信道。动态配置装置包括用于根据预定标准、在干扰表示有关所选择的通信信道的不满意的发送条件的情况下重新启用所述选择装置的装置(314)。所述动态配置装置在所选择的装置已经被重新启用N次时被停用(310)。

Description

用于配置通信装置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涉及配置旨在连接至包括数量为N的通信信道的无线网络的通信装置,并且N≥2,该通信装置适于一次经由一个通信信道通信。
无线电通信装置随着这类产品的数量和它们实现的多种通信标准的增长,在它们自身使用的频率范围中越来越多地经受无线电干扰。互连这些通信装置的通信网络通常包括使得能够具体克服该问题的多种通信信道。实际上,出现在一个通信信道上的干扰不必出现在另一通信信道上。接着讨论频率选择性,意指根据所使用的频带或子频带,干扰对通信可能性具有更大或更小的影响。
许多通信技术基于一次使用一个通信信道。例如列举了DECT(数字增强无绳电话)、基于IEEE 802.15.4的ZigBee(注册商标),以及基于IEEE 802.11技术的Wi-Fi(注册商标)。
为了能够选择通信信道,使用自动信道选择机制。由该已知自动信道选择机制所提出的一种限制是,它们基于在选择该通信信道之前单独进行的干扰分析,然而随着时间可能出现新的干扰,例如,在启用微波炉之后,在附近安装争用技术的射频系统等。因而,初始选定的通信信道可以证明随着时间而提供不满意的发送条件。
希望克服现有技术的这些缺陷。具体来说,希望提供一种使得能够在避免不需要切换的同时动态地改变通信信道的解决方案。实际上,每一次信道切换都导致通信装置的重新配置,其可以减小总体通信性能。
本发明涉及适于配置旨在连接至包括数量为N的通信信道的无线网络的通信装置的配置装置,其中N≥2,所述通信装置适于一次经由一个通信信道通信,所述配置装置包括从所述N个通信信道当中选择一个信道的选择装置。所述选择装置适于:当所述配置装置未知至少一个通信信道的干扰水平时,选择具有未知干扰水平的通信信道;否则,选择干扰最小的通信信道。所述配置装置包括动态配置所述通信装置的装置,该动态配置装置包括用于根据预定标准,在干扰表示有关选择的所述通信信道的不满意的发送条件的情况下重新启用所述选择装置的装置。所述配置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所述选择装置已经被重新启用N次时停用所述动态配置装置的停用装置。由此,在避免不需要切换通信信道的同时,配置所述通信装置适应随着时间出现的新干扰。实际上,一旦执行了N次通信信道选择重新启用,就已经扫描了所有通信信道。
根据一特定实施方式,所述停用装置适于停用所述动态配置装置,直到有关所述通信信道的发送条件的稳定性估计时段期满为止。因而,保留所述配置装置的处理资源。由此,所述通信装置反而更适应随着时间出现的新干扰。
根据一特定实施方式,所述动态配置装置包括分析出现在选择的所述通信信道上的干扰的分析装置,该分析装置适于确定所述干扰的类型,并且所述预定标准取决于所述干扰的所述类型。由此,改变通信信道根据所述干扰类型按合适方式来操作。
根据一特定实施方式,所述分析装置适于从以下噪声当中确定至少一个类型的干扰:阻塞性噪声,其具有比第一阈值更高的水平;持久性噪声,其至少存在达一预定持续时间;高持久性噪声,其至少存在达比所述第一预定持续时间更长的第二预定持续时间;重复性噪声,其是在预定时段期间出现多次的阻塞性噪声。
根据一特定实施方式,所述分析装置包括:用于将分析总时段划分成多个单位时段的时段划分装置;用于启用每当所述干扰水平在一单位时段期间超出第二阈值就递增的第一计数器的第一计数器启用装置。所述分析装置适于一旦经过了所述分析总时段,在所述第一计数器超过第三阈值时,就将所述干扰视为持久性噪声。由此,按简单方式检测持久性噪声。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分析装置适于一旦经过了所述分析总时段,在所述第一计数器超过第四阈值时,就将所述干扰视为高度永久性噪声,所述第四阈值高于所述第三阈值。由此,按简单方式检测持久性噪声。
根据一特定实施方式,所述分析装置包括:用于将分析总时段划分成多个分析子时段的装置;用于启用每当在一个所述分析子时段期间检测到一预定干扰类型就递增的第二计数器的第二计数器启用装置。所述分析装置适于一旦经过了所述分析总时段,在所述第二计数器超过第五阈值时,就将所述干扰视为重复性噪声。由此,按简单方式检测重复性噪声。
根据一特定实施方式,所述预定标准还取决于经由所述无线网络通信的应用的类型。由此,改变通信信道根据经由所述无线网络通信的应用按合适方式来操作。
根据一特定实施方式,所述配置装置包括协议分析经过所述通信装置的帧的协议分析装置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协议分析的结果来确定所述应用的类型的确定装置。由此,支持现成可用的通信装置。
根据一特定实施方式,所述配置装置适于:在每一次重新启用所述选择装置之后暂停所述动态配置装置,直到在改变通信信道之后用于在无线网络中重新配置通信装置的估计的稳定时段期满为止。由此,改变通信信道仅在稳定化在无线网络中配置所述通信装置时执行。
根据一特定实施方式,所述配置装置被包括在所述通信装置中。
根据一特定实施方式,所述通信装置是Wi-Fi(注册商标)接入点。由此,当所述配置装置进行通信信道的任何改变时,其考虑所有数据路径,其不会成为伴随Wi-Fi(注册商标)通信网络中的另一通信装置的情况。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通过用于配置连接至包括数量为N的通信信道的无线网络的通信装置的装置来实现的方法,其中N≥2,所述通信装置适于一次经由一个通信信道通信,所述配置装置包括从所述N个通信信道当中选择一信道的选择装置。所述选择装置适于:当所述配置装置未知至少一个通信信道的干扰水平时,选择具有未知干扰水平的通信信道;否则,选择干扰最小的通信信道。所述配置装置包括动态配置所述通信装置的动态配置装置,该动态配置装置包括用于根据预定标准,在干扰表示有关选择的所述通信信道的不满意的发送条件的情况下,重新启用所述选择装置的重新启用装置。所述方法使得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选择装置已经被重新启用N次时停用所述动态配置装置。
根据阅读一实施例实施方式的下列描述,上述本发明的特征、以及其它方面将更清楚地显现,所述描述结合附图来给出,其中:
-图1示意性地例示了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2A示意性地例示了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装置的硬件架构的第一实施例;
-图2B示意性地例示了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装置的硬件架构的第二实施例;
-图3示意性地例示了用于针对通信信道的选择来配置通信装置的算法;
-图4示意性地例示了用于检测出现在所选择的通信信道上的干扰的类型的第一算法;
-图5示意性地例示了用于检测出现在所选择的通信信道上的干扰的类型的第二算法;
-图6A示意性地例示了用于定义发送条件需要的第一算法;
-图6B示意性地例示了用于定义发送条件需要的第二算法。
图1示意性地例示了可以实现本发明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通过无线网络120互连的至少两个通信装置110、111、112。
在一特定实施方式中,该无线网络120是WLAN(无线局域网),例如,DECT类型,或者ZigBee(注册商标)类型。优选的是,无线网络120是Wi-Fi(注册商标)类型。
该无线网络120包括数量为N的通信信道,并且N≥2。该通信装置110、111、112可以一次仅经由一个通信信道来通信。由此,当通信装置110、111、112被设置成经由所述N个信道当中的一个通信信道通信时,该通信装置110、111、112不知道出现在所述N个信道当中的任何其它通信信道上的干扰。
当两个通信装置110、111彼此通信时,它们中的一个担负从所述N个信道当中选择一通信信道。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其中,限定一接入点或基站来管理无线网络120,该接入点或基站担负选择用于整个无线网络120的同一通信信道。
下面,考虑通信装置110担负选择要在整个无线网络120内使用的通信信道。由此,该通信装置优选为Wi-Fi(注册商标)接入点。
图2A示意性地例示了通信装置110的硬件架构的第一实施例。通信装置110因而包括天线200,并且通过通信总线205连接:连接至天线200的射频通信模块RF 201、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02,自动信道选择模块ACS 203,以及适于配置该通信装置110的配置模块204。
该自动信道选择模块ACS 203适于接收来自射频通信模块RF 201的信号,以便区分无线网络120(例如,Wi-Fi(注册商标))中的遵循当前通信标准的信号与同一频带中的其它信号(即,产生干扰的信号)。以此为基础,自动信道选择模块ACS 203适于选择该N个通信信道当中干扰最小的通信信道,除非至少一个通信信道的干扰水平对于该自动信道选择模块ACS 203是未知的。在这种情况下,自动信道选择模块ACS 203选择干扰水平未知的通信信道。当几个通信信道具有未知干扰水平时,该自动信道选择模块ACS 203可以根据预定顺序,或者根据针对这些通信信道中的每一个检测的接入点的数量在这些通信信道当中进行任意选择。
该配置模块204担负检测何时满足用于请求重新启用自动信道选择模块ACS 203的通信条件。下面,结合图3、4、5、6A以及6B,对配置模块的操作进行详细说明。该配置模块204可以根据从射频通信模块RF 201接收的信号来确定有关每一个通信信道的干扰水平,或者可以接收来自自动信道选择模块ACS 203的、表示所述干扰水平的信息。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该自动信道选择模块ACS 203从配置模块204接收指示是否获知针对该N个通信信道当中的每一个通信信道的干扰水平的信息、以及在该干扰水平已知时表示其的信息。例如,如下面结合图4所述,如果干扰水平未知,则该自动信道选择模块ACS 203从配置模块204接收一默认值,否则接收一计数器值C1。可以使用表示该干扰水平的任何其它值。自动信道选择模块ACS 203接着根据由配置模块204所提供的信息来进行通信信道选择。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自动信道选择模块ACS 203分析经由模块RF 201接收的信号。该自动信道选择模块ACS 203根据分析获取指示是否获知针对该N个通信信道当中的每一个通信信道的干扰水平的信息、以及在该干扰水平已知时表示其的信息。如下面结合图3所述,该自动信道选择模块ACS 203因而包括一输入部,该输入部使得配置模块204能够在动态配置重新启用期间重新初始化该信息。
图2B示意性地例示了通信装置110的硬件架构的第二实施例。该通信装置110因而包括通过通信总线220连接的:处理器或CPU(中央处理单元)210;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211;只读存储器ROM 212;存储单元或存储介质读取器,如SD(安全数字)卡读取器213;以及用于经由无线网络120通信的接口214。
处理器210能够执行从ROM 212、从外部储存器(未示出)、从存储介质、或者从通信网络加载到RAM 211中的指令。该通信装置110通电时,处理器210能够从RAM 211读取指令并且执行它们。这些指令形成使通过处理器210实现的下述算法和步骤中的全部或一些的计算机程序。
由此,全部或一些下述算法和步骤可以采用通过可编程机器(如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控制器)执行一组指令的软件形式来实现。
全部或一些下述算法和步骤可以通过诸如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的机器或专用组件而按硬件形式来实现。这种硬件实现例如对应于已经结合图2A呈现的架构。
图3示意性地例示了用于通信装置110的有关通信信道的选择的配置算法。该算法优选地通过通信装置110来执行,但是它可以通过连接至通信装置110的另一装置来执行。考虑该算法通过通信装置110来实现。
在步骤301中,通信装置110将参数S设置成0。该参数S表示重新启用从无线网络120中的该N个通信信道当中选择一通信信道的次数。
在随后的步骤302中,通信装置110从无线网络120中的该N个通信信道当中选择一通信信道。考虑图2A中呈现的架构,配置模块204请求自动信道选择模块ACS 203选择一通信信道。在这个阶段,无法获得用于选择干扰最小的通信信道的信息。因此按任意方式、或者根据预定顺序、或者根据针对这些通信信道中的每一个通信信道的检测的接入点的数量来进行该选择。
在随后的步骤303中,通信模块110启用有关合适通信信道的选择的动态配置处理。该通信装置110还启用计时器T2,其持续时间表示有关该N个发送信道的发送条件的稳定性的估计持续时间。
在随后的可选步骤304中,通信装置110保持所选择的通信信道达一持续时段T1,例如,等于1分钟。换句话说,通信装置110暂停该动态配置处理,直到时段T1期满为止。T1是在通信信道改变之后、在无线网络120中重新配置通信装置110、111、112的稳定的估计持续时间。
在步骤305中,通信装置110分析有关所选择的通信信道的干扰。下面,结合图4和5,对该分析的实施方式进行呈现。可以在所述持续时段T1期间、或者在所述持续时段T1期满之后、或者独立所述持续时段T1来执行分析步骤305。
在随后的步骤306中,通信装置110确定在步骤303启用的计时器T2是否已经经过。如果是这种情况,则执行步骤307;否则执行步骤308。
在步骤307中,通信装置110将参数S重置成0。接下来,重复步骤303,其中,计时器T2被重新初始化并且重新启用。
在步骤308中,根据有关所选择的通信信道的干扰分析,通信装置110根据预定标准确定是否满意有关该通信信道的发送条件。
优选的是,通信装置110在该分析期间确定出现在所分析通信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类型的干扰,并且所述预定标准取决于所观察的干扰的类型。
根据一特定实施方式,该预定标准涉及在分析期间第一阈值S1被该干扰水平交叉(crossing)。这对应于瞬间阻塞所讨论的发送信道上的发送的噪声(称为阻塞性噪声)。如果在分析期间,第一阈值S2从未被该干扰水平交叉,则将发送条件视为满意。
根据另一特定实施方式,该预定标准涉及在分析期间第二阈值被该干扰水平交叉,并且这达大于第三阈值S3的累积时段。这对应于在一指定时段期间减小所选择的通信信道的带宽的持久性噪声。应注意到,第一阈值S1大于甚或明显大于第二阈值S2。该预定标准还可以涉及在分析期间第二阈值S2被该干扰水平交叉,达大于第四阈值S4的累积时段。这对应于减小在一指定时段期间选择的通信信道的带宽的高持久性噪声。应注意到,第四阈值S4大于甚或明显大于第三阈值S3。干扰噪声与高度干扰噪声之间的差异在于,高度干扰噪声将可用带宽缩减至用于发送数据的临界水平之下的事实。例如,持久性噪声可能简单地需要自适应在自适应流发送背景下的比特率,而高持久性噪声会尽量需要改变通信信道。
根据另一特定实施方式,该预定标准涉及重复性噪声,意指一指定噪声多次出现,无论其是阻塞性的、持久性的、还是高持久性的。
根据又一特定实施方式,该预定标准涉及在分析期间最大阈值Smax被该干扰水平交叉。这对应于瞬间阻塞该N个发送信道上的发送的噪声。如果在分析期间,阈值Smax被该干扰水平交叉,则将发送条件视为满意,因为该干扰在全部N个通信信道上具有类似影响。
通信装置110接着在步骤305进行的分析期间适于检测这些类型干扰当中的至少一个。该预定标准接着可以定义,某一类型干扰可以接受,而其它干扰不可接受。例如,检测重复性噪声或持久性噪声或高持久性噪声类型的干扰可能必须暗示重新启用自动信道选择模块ACS 203,而不同于检测阻塞性噪声类型的干扰。
根据又一特定实施方式,所述预定标准还取决于经由无线网络120通信的至少一个应用。根据经由无线网络120通信的该应用或多个应用,某些类型的干扰因而可接受,而其它干扰不可接受。例如,对于按串流模式来广播音频内容的应用来说,持久性噪声可接受,但重复性噪声或高持久性噪声不可接受,而对于按串流模式来广播视频内容的应用的情况来说,持久性或高持久性噪声不能接受。下面,结合图6A和6B,对这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如果发送条件满足,则重复步骤305;否则执行步骤309。
在步骤309中,通信装置110确定参数S是否等于通信信道的数量N。如果是这种情况,则执行步骤310;否则执行步骤313。
在步骤313中,通信装置110将参数S递增一个单位。
在随后的步骤314中,通信装置110重新启用从无线网络120中的该N个通信信道当中选择一通信信道。考虑图2A中呈现的架构,配置模块204重新启用自动信道选择模块ACS 203。只要至少一个通信信道的干扰水平对于该通信装置110是未知的,就选择未知干扰水平的通信信道;在这种情况下,S<N。否则,选择干扰最小的通信信道;在这种情况下,S=N。接着,利用在步骤314选择的通信信道来重复步骤304。在一变型例实施方式中,对于在结束步骤314时、S=N的情况来说,可以执行步骤310。
在步骤310中,通信装置110重新启用动态配置处理。接着重新初始化用于存储该N个通信信道的干扰水平的每一个参数。
在随后的步骤311中,通信装置110将参数S重置成0。还重新初始化与在分析步骤305期间观察的干扰水平有关的任何信息。
在随后的步骤312中,通信装置110保持所选择的通信信道直到计时器T2期满为止。因为计时器T2的持续时间表示发送条件的稳定性估计时间,并且假定所有N个通信信道已经被观察并且已经选择干扰最小的通信信道,所以就无线通信系统的资源消耗和效率而言,有利的是,仅在计时器T2期满时重新启用动态配置处理。这在所有N个通信信道上广泛分布干扰的情况下,通过防止从一个信道至另一信道的连续切换来确保发送信道的收敛选择。接着,重复步骤303。
在一变型例实施方式中,如果在步骤308判定发送条件满意,则执行步骤310。接着,考虑信道稳定性直到计时器T2期满为止,并且考虑发送条件保持满意直到T2期满为止。
图4示意性地例示了在执行步骤305时,检测出现在所选择的通信信道上的干扰的类型的第一算法。尽管该算法可以通过连接至通信装置110的另一装置来执行,但是该算法优选地通过通信装置110来执行。我们考虑该算法由通信装置110来实现。
在步骤401中,通信装置110将计数器C1设置成0。在随后的步骤402中,通信装置110开始分析总时段。在随后的步骤403中,通信装置110开始分析单位时段,所述总时段的持续时间是所述单位时段的持续时间的预定倍。
在随后的步骤404中,通信装置110观察所选择信道上的干扰水平。
在随后的步骤405中,通信装置110确定在步骤403开始的单位时段是否已经经过;如果是这种情况,则执行步骤406;否则重复步骤404。
在步骤406中,通信装置110确定所观察干扰水平是否高于已经提到的第二阈值S2。如果是这种情况,则执行步骤407;否则执行步骤408。
在步骤407中,通信装置110将计数器C1递增一个单位,并接着执行步骤408。因此,计数器C1指示单位时段的数量,在单位时段期间,检测高于阈值S2的干扰水平。按照分析总时段中的单位时段的数量,计数器C1因而表示在分析总时段期间超出阈值S2的暂时的干扰水平。
在步骤408中,通信装置110确定在步骤402开始的分析总时段是否已经经过。如果是这种情况,则执行步骤409;否则,通过重复步骤403而开始新的分析单位时段。
在步骤409中,通信装置110确定在经过的分析总时段期间,所观察干扰的最大水平是否高于已经提到的第一阈值S1。如果是这种情况,则执行步骤410;否则执行步骤411。
在步骤410中,通信装置110考虑在所经过的分析总时段期间观察的干扰水平表示阻塞性噪声。
在步骤411中,通信装置110确定计数器C1是否高于已经提到的第四阈值S4。如果是这种情况,则执行步骤413;否则执行步骤412。
在步骤412中,通信装置110确定计数器C1是否高于已经提到的第三阈值S3。如果是这种情况,则执行步骤415;否则执行步骤414。阈值S4高于阈值S3,它们分别在图4中指示高阈值和低阈值。
在步骤413中,通信装置110考虑在所经过的分析总时段期间观察的干扰水平表示高持久性噪声。
在步骤414中,通信装置110考虑在所经过的分析总时段期间观察的干扰水平不表示干扰噪声。
在步骤415中,通信装置110考虑在所经过的分析总时段期间观察的干扰水平表示持久性噪声。
换句话说,为了检测持久性噪声或高持久性噪声的存在性,通信装置110将分析总时段划分成多个分析单位时段,并接着观察出现在所选择的通信信道上的干扰水平。该通信装置110启用计数器C1,只要干扰水平超出阈值S2达一单位时段就递增该计数器C1,并且一旦经过了分析总时段就在计数器C1的值高于阈值S3时将干扰视为持久性噪声,而一旦经过了分析总时段就在计数器C1的值高于阈值S4时将干扰视为高持久性噪声,
图4中的算法使得通信装置110能够在步骤305期间检测持久性噪声和/或高持久性噪声和/或阻塞性噪声的存在性。通信装置110还可以区分与重复性噪声有关的干扰和隔离的干扰,下面,结合图5对实现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因而,通信装置110可以根据所检测干扰的类型确定发送条件是否满意。
图5示意性地例示了用于检测出现在所选择的通信信道上的干扰的类型的第二算法,其旨在确定噪声的性质、重复与否。尽管该算法可以通过连接至通信装置110的另一装置来执行,但是该算法优选地通过通信装置110来执行。考虑该算法通过通信装置110来实现。
在步骤501中,通信装置110将计数器C2设置成0,而将计数器C3设置成0。在随后的步骤502中,通信装置110开始分析总时段。在随后的步骤503中,通信装置110开始重复分析时段。在随后的步骤503中,通信装置110开始分析单位时段。所述总时段的持续时间是所述单位时段的持续时间的预定倍和重复分析时段的预定倍。每一个重复分析时段因而可以被视为分析总时段的子时段。每一个重复分析时段的持续时间还是所述单位时段的预定倍。
在随后的步骤505中,通信装置110观察所选择信道上的干扰水平。
在随后的步骤506中,通信装置110确定在步骤503开始的单位时段是否已经经过;如果是这种情况,则执行步骤507;否则重复步骤505。
在步骤507中,通信装置110确定所观察的干扰水平是否高于已经提到的第二阈值S2。如果是这种情况,则执行步骤508;否则执行步骤509。
在步骤508中,通信装置110将计数器C2递增一个单位,并接着执行步骤509。因此,在当前重复分析时段期间,计数器C2指示单位时段的数量,在单位时段期间,检测高于阈值S2的干扰水平。
在步骤509中,通信装置110确定在步骤503开始的重复分析时段是否已经经过。如果是这种情况,则执行步骤510;否则,通过重复步骤504而开始新的分析单位时段。
在步骤510中,通信装置110确定计数器C2是否高于第三阈值S3以便检测重复的持久性噪声,或者是否高于第四阈值S4,以便检测重复的高持久性噪声。如果是这种情况,则执行步骤511;否则执行步骤512。
在步骤511中,通信装置110将计数器C3递增一个单位,并接着执行步骤512。根据所讨论的情况,计数器C3因而表示重复分析时段的数量,在重复分析时段期间存在持久性噪声或高持久性噪声。接着,执行步骤512。
在步骤512中,通信装置110确定在步骤502开始的分析总时段是否已经经过。如果是这种情况,则执行步骤514;否则执行步骤513。
在步骤513中,通信装置110将计数器重新初始化成0,以通过重复步骤503来重启达新的重复分析时段。
在步骤514中,通信装置110确定计数器C3是否高于第五阈值S5。如果是这种情况,则执行步骤515;否则执行步骤516。
在步骤515中,通信装置110考虑在所经过的分析总时段期间所观察的干扰水平不表示重复噪声。
在步骤516中,根据所考虑的情况,通信装置110考虑在所经过的分析总时段期间所观察的干扰水平表示重复的持久性噪声或者重复的高持久性噪声。
换句话说,为了检测重复性噪声的存在性,通信装置110将分析总时段划分成多个分析单位时段,并接着观察出现在所选择的通信信道上的干扰水平。该通信装置110启用计数器C3,计数器C3只要在重复分析时段期间检测到持久性或高持久性噪声类型就递增,并且一旦经过了分析总时段,就在计数器C3的值高于阈值S5时将干扰视为重复性噪声。
图5的算法由此适于检测重复的持久性或高持久性噪声。通过在步骤507比较所观察的最大干扰水平与已经提到的第一阈值S1,同样的原理可应用于检测重复的阻塞性噪声。如果所观察的最大干扰水平高于第一阈值S1,则检测到出现阻塞性噪声,并且计数器C2递增一个单位。通信装置110接着从步骤507直接转到步骤511,否则,通信装置110接着从步骤507直接转到步骤512。换句话说,不使用计数器C2。
图6A示意性地例示了用于定义发送条件需要的第一算法。该算法特别应用于这样的情况,即,通信装置110实现经由无线网络120与由通信装置111、112实现的其它应用通信的应用。
在步骤601中,通信装置110检测适于经由无线网络120通信的应用的启动。例如,通信装置110检测指示该应用已经在通信装置110上启动的内部事件,或者通信装置110经由无线网络120接收指示该应用已经在另一通信装置111、112上启动的消息。
在随后的步骤602中,通信装置110确定该应用的类型。例如,通信装置110确定该应用是基于按串流模式发送视频内容,还是按串流模式发送音频内容,或者基于经由无线网络120的另一类型发送。应用的类型可以在该应用启动时借助于由通信装置110获取的应用标识符(如应用名称)来确定。
在随后的步骤603中,通信装置110根据该应用的所确定类型来限定发送条件需要(如在步骤308中使用)。通信装置110接着考虑所确定的类型的应用已被启动的事实。例如,直到那时为止,没有串流模式的视频内容广播应用在利用无线网络120的服务。
在随后的步骤604中,通信装置110检测该应用的关闭。例如,通信装置110检测指示该应用已经在通信装置110上关闭的内部事件,或者通信装置110经由无线网络120接收指示该应用已经在另一通信装置111、112上关闭的消息。
在随后的步骤605中,通信装置110根据该应用的所确定类型来限定发送条件需要(如在步骤308中所使用的)。通信装置110考虑已经关闭所确定的类型的该应用的事实。例如,此后,没有串流模式广播视频内容的应用使用无线网络120的服务。
图6B示意性地例示了用于定义发送条件需要的第二算法。该算法特别应用于通信装置110是管理无线网络120的接入点的情况。
在步骤611中,通信装置110检测经由无线网络120传递数据流的出现。例如,通信装置110检测指示这种数据流被生成、被接收、或者经过通信装置110的内部事实,或者通信装置110经由无线网络120接收指示这种数据流被生成、被接收、或者经过另一通信装置111、112的消息。由通信装置110获取该数据流的帧,以便执行其协议分析。
在随后的步骤612中,通信装置110对该数据流的帧内容执行协议分析,并且确定用于发送这些帧的通信协议。例如,通信装置110确定使用TCP(传输控制协议,如在标准文献RFC 793中定义的)、或者UDP(用户数据协议,如在标准文献RFC 768中定义的)、或者RTP(实时传输协议,如在标准文献RFC 3550中定义的)。
在随后的步骤613中,通信装置110根据该协议分析的结果,确定该数据流所对应于的应用的类型。例如,对于使用RTP协议的情况来说,通信装置110能够借助于数据流帧的RTP首部的PT(净荷类型)字段来区分按串流模式发送视频内容与按串流模式发送音频内容。实际上,该字段对应于根据RTP协议封装的数据的简档,并且提供对用于整形传输数据而使用的编码的类型的指示。因而,通信装置110确定该应用是基于按串流模式发送视频内容、还是按串流模式发送音频内容、还是基于经由无线网络120的另一类型发送。
在随后的步骤614中,通信装置110根据该应用的所确定类型来限定发送条件需要(如在步骤308中所使用的)。通信装置110接着考虑出现与其类型被确定的应用相对应的数据流。例如,直到那时,没有串流模式的视频内容广播流在经过无线网络120。
在随后的步骤615中,通信装置110检测出现数据流。例如,通信装置110检测指示该数据流不再被生成、不再被接收或者不再经过通信装置110的内部事实,或者通信装置110经由无线网络120接收指示该数据流不再被生成、不再被接收、或者不再经过另一通信装置111、112的消息。
在随后的步骤616中,通信装置110根据该应用的所确定类型来限定发送条件需要(如在步骤308中所使用的)。通信装置110接着考虑与其类型被确定的应用相对应的数据流的消失。例如,此后,没有串流模式的视频内容广播流经过无线网络120。
由此,如根据图6A和6B中的算法所示,通信装置110可以适于动态修改预定标准(预定标准使得该通信装置110能够确定发送条件需要),表示在所选择的通信信道上观察的干扰是否对应于满意的发送条件。

Claims (13)

1.一种适于配置旨在连接至包括数量为N的通信信道的无线网络(120)的通信装置(110)的配置装置(204),其中N≥2,所述通信装置适于一次经由一个通信信道通信,所述配置装置包括从所述N个通信信道当中选择一个信道的选择装置(203),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装置适于:
-当所述配置装置未知至少一个通信的干扰水平时,选择具有未知干扰水平的通信信道;否则,
-选择干扰最小的通信信道;
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装置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动态配置装置(303),所述动态配置装置包括用于根据预定标准、在干扰表示有关所选择的通信信道的不满意的发送条件的情况下重新启用(314)所述选择装置的装置;
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所述选择装置已经被重新启用N次时停用(310)所述动态配置装置的停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用装置适于停用所述动态配置装置,直到有关所述通信信道的所述发送条件的稳定性的估计持续时间期满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配置装置包括用于分析出现在所选择的通信信道上的干扰的分析装置(305),该分析装置适于确定所述干扰的类型,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标准取决于所述干扰的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装置适于从以下噪声当中确定至少一个类型的干扰:
-阻塞性噪声(410),其具有比第一阈值更高的水平;
-持久性噪声(415),其至少存在达第一预定持续时间;
-高持久性噪声(413),其至少存在达大于所述第一预定持续时间的第二预定持续时间;
-重复性噪声(516),其是在预定时段期间出现多次的噪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装置包括:
-用于将分析总时段划分(402、403)成多个单位时段的装置;
-用于启用(407)第一计数器的装置,每当所述干扰水平在单位时段期间超出第二阈值时所述第一计数器就递增;
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装置适于:一旦经过了所述分析总时段,在所述第一计数器高于第三阈值时,就将所述干扰视为持久性噪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装置适于:一旦经过了所述分析总时段,在所述第一计数器超过第四阈值时,就将所述干扰视为高度永久性噪声,所述第四阈值高于所述第三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装置包括:
-用于将分析总时段划分(502、503)成多个分析子时段的装置;
-用于启用(511)第二计数器的装置,每当在一个所述分析子时段期间检测到预定的干扰类型时所述第二计数器就递增;
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装置适于:一旦经过了所述分析总时段,在所述第二计数器高于第五阈值时,就将所述干扰视为重复性噪声。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标准还取决于经由所述无线网络通信的应用的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装置包括协议分析(612)经过所述通信装置的帧的装置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协议分析的结果来确定(613)所述应用的类型的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装置适于:在每一次重新启用所述选择装置之后暂停(304)所述动态配置装置,直到在改变通信信道之后在所述无线网络中重新配置通信装置的稳定的估计时段已经期满为止。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装置被包括在所述通信装置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是Wi-Fi接入点。
13.一种由用于配置连接至包括数量为N的通信信道的无线网络(120)的通信装置(110)的配置装置(204)来实现的方法,其中N≥2,所述通信装置适于一次经由一个通信信道通信,所述配置装置包括从所述N个通信信道当中选择一个信道的选择装置(203),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装置适于:
-当所述配置装置未知至少一个通信信道的干扰水平时,选择具有未知干扰水平的通信信道;否则,
-选择干扰最小的通信信道;
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装置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的动态配置装置(303),所述动态配置装置包括用于根据预定标准、在干扰表示有关所选择的通信信道的不满意的发送条件的情况下重新启用(314)所述选择装置的装置;
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选择装置已经被重新启用N次时停用(310)所述动态配置装置。
CN201380071913.6A 2012-11-30 2013-11-25 用于配置通信装置的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49567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2/61463 2012-11-30
FR1261463A FR2999050B1 (fr) 2012-11-30 2012-11-30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configuration d'un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PCT/EP2013/074601 WO2014082956A1 (fr) 2012-11-30 2013-11-25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de configuration d'un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6756A true CN104956756A (zh) 2015-09-30
CN104956756B CN104956756B (zh) 2019-05-17

Family

ID=47599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1913.6A Active CN104956756B (zh) 2012-11-30 2013-11-25 用于配置通信装置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497766B2 (zh)
EP (1) EP2926610B1 (zh)
CN (1) CN104956756B (zh)
BR (1) BR112015012337B1 (zh)
CA (1) CA2892956C (zh)
FR (1) FR2999050B1 (zh)
WO (1) WO20140829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31821B1 (fr) * 2015-01-15 2018-03-02 Comthings Systeme de prise de controle d'un dispositif domotique
CN114071618B (zh) * 2020-08-10 2023-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接入设备及用户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22999A1 (en) * 2003-12-08 2005-06-09 Kiwi Network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1001456A (zh) * 2006-06-26 2007-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US20080112340A1 (en) * 2006-11-09 2008-05-15 Luebke Charles J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of dynamic channel selection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2207395A2 (en) * 2009-01-13 2010-07-14 Cisco Technology, Inc. Utilizing persistent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for radio channel selection
US20120252510A1 (en) * 2011-03-28 2012-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resources to schedule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in wwan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09514B (fi) * 1997-04-25 2002-08-15 Nokia Corp Menetelmä kanavien allokoimiseksi
US6940845B2 (en) * 2000-03-23 2005-09-06 At & T, Corp. Asymmetric measurement-based dynamic packet assign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data services
WO2003081925A1 (en) * 2002-03-19 2003-10-02 M2 Networks, Inc. Dynamic channel selection in wireless modems
US7363008B2 (en) * 2003-10-30 2008-04-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Spectrum sharing in the unlicensed band
US7469013B1 (en) * 2004-04-27 2008-12-23 Mototola, Inc. Intelligent adaptive modulation in 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2367397B1 (en) * 2010-03-12 2014-02-19 BlackBerry Limited Uplink supplemental nodes transmission assista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9002277B2 (en) * 2010-09-07 2015-04-07 Aerohive Networks, Inc. Distributed channel selec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9577773B2 (en) * 2014-05-06 2017-02-2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tation assisted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22999A1 (en) * 2003-12-08 2005-06-09 Kiwi Network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1001456A (zh) * 2006-06-26 2007-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US20080112340A1 (en) * 2006-11-09 2008-05-15 Luebke Charles J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of dynamic channel selection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2207395A2 (en) * 2009-01-13 2010-07-14 Cisco Technology, Inc. Utilizing persistent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for radio channel selection
US20100177710A1 (en) * 2009-01-13 2010-07-15 Igal Gutkin Utilizing persistent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for radio channel selection
US20120252510A1 (en) * 2011-03-28 2012-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resources to schedule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in wwa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999050B1 (fr) 2015-01-02
EP2926610B1 (fr) 2019-05-15
US9497766B2 (en) 2016-11-15
BR112015012337B1 (pt) 2022-10-25
WO2014082956A1 (fr) 2014-06-05
CA2892956A1 (fr) 2014-06-05
FR2999050A1 (fr) 2014-06-06
BR112015012337A2 (pt) 2017-07-11
CA2892956C (fr) 2021-01-26
CN104956756B (zh) 2019-05-17
US20150305048A1 (en) 2015-10-22
EP2926610A1 (fr) 2015-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3870B (zh) 一种射频资源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7409322B (zh) 干扰报告
US10785665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terminal
CN109219157B (zh) 一种网络模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7852622B (zh) 间隙Gap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5554754A (zh) 一种物联网wifi模块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KR20170127043A (ko) 클리어 채널 평가를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
JP2015507895A (ja) 通信干渉処理方法及び無線ルータ
US20060140187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multicast communications
US20050277385A1 (en) Adaptive sensitivity in wireless
JP5609902B2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を行なう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を無線通信装置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0366855B (zh) 用户设备和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实体
CN102149126B (zh) 一种连接模式下异频/异系统测量时段控制方法
US11533705B2 (en) Access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JP2023103447A (ja) 無線リンクの監視測定方法、端末デバイス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US1141908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chor channel control
CN104956756A (zh) 用于配置通信装置的装置和方法
JP2005333510A (ja) 無線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180279178A1 (en) Remote Channel Selection
US20210111820A1 (en)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US9844056B2 (en) Spectrum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22023942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esource location,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2986260B (zh) 一种基站子系统获知移动终端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US11758437B2 (en) Link reconfigur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s
WO2018090495A1 (zh) 一种信道选择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