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9741A - 用于双重连接的缓冲状态报告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双重连接的缓冲状态报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9741A
CN104919741A CN201380070049.8A CN201380070049A CN104919741A CN 104919741 A CN104919741 A CN 104919741A CN 201380070049 A CN201380070049 A CN 201380070049A CN 104919741 A CN104919741 A CN 104919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status
link
status reporting
local
gr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00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娜
白伟
高欣颖
王海明
张丽丽
孙鹏飞
韩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yray Wireless Inc
Original Assignee
Zyray Wireles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yray Wireless Inc filed Critical Zyray Wireless Inc
Priority to CN2013800700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19741A/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3/07065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4107917A1/en
Publication of CN104919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97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设备、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其响应于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在双重连接布置情形中,通过宏链路由宏基站选择性地传输一个或多个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或者通过局域链路由局域接入点传输宏缓冲状态报告。所述设备、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几个交叉缓冲状态报告触发。所述用户设备可以响应于或者伴随一个或多个测量事件,触发交叉缓冲状态报告。所述用户设备还可以响应于或者伴随链路故障,触发交叉缓冲状态报告。所述用户设备还可以响应于从eNB中接收请求,触发交叉缓冲状态报告。

Description

用于双重连接的缓冲状态报告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例和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在长期演进网络中在双重连接情形中在用户设备与接入点之中的缓冲状态报告。
背景技术
在室内越来越多地发生通过无线电信网络的大部分语言和数据通信,例如,在住宅、办公室、学校、零售商店、商业和政府建筑物以及其他机构和公共交通系统。大部分数据通信由所谓的热点处理,这些热点是通过WiFi启用的无线局域网(WLAN)提供无线互联网接入的小无线接入区域。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版本8和9的无线接入技术(RAT)未对连续增大的网络运营商和终端用户期望充分地作出反应,以充分地处理语音和数据通信的增大。在2010年完成的先进LTE(LTE-A)版本10扩展并且增强LTE RAT,提供了超过20MHz的传输带宽的可能性并且通过所谓的异构网络(HetNet)提高了小区布置。
HetNet通过传统的蜂窝网络拓扑给用户设备(UE)提供了扩大的覆盖范围,以在密集市区处理更大的语音和数据通信。HetNet由宏小区构成,该宏小区通过高功率传输,具有几个更低的功率节点(或接入点或小型呼叫),例如,分布的天线(远程无线电头端(RRH))、毫微微基站、继电器以及微微基站。布置这些低功率节点,以提供增强的室内覆盖并且增大网络的容量。
3GPP预计的版本11/12(超越LTE“LTE-B”)包括局域(eLA)节点(或接入点或小区域)的进一步增强,这会提高通信容量并且扩大RAT的可用数据速率。尤其地,LTE-B通过进一步致密化,实现提高的通信容量并且扩大RAT的可用数据速率,产生新的双重连接情形。即,由于在通过更低的频率(例如,2GHz)操作的现有宏节点层的覆盖范围之下,补充的低功率节点或小区域通过更高的频率(例如,3.5GHz(可能高达60GHz))操作,所以进一步eLA布置超越当前的HetNet布置情形,并且实现网络的致密化。在eLA或小区域内使用3.5GHz载波频率的一个吸引人的性能在于,可以具有高达100MHz连续频率资源,可用于用户设备。同样,在使用频率分离的双重连接情形中,宏eNB可能被指定为传输重要的C平面信令,并且在一个频率上提供移动支持,而局域(LA)小区被指定为在另一个频率上在网络中传输大部分通信量。在超高通信量区域内,eLA在多个子小区和子-子小区情形中可以包括几百个低功率节点(或接入点(AP))的布置,例如,微微和/或毫微微基站(以及继电器和RRH)。
尽管在双重连接情形中在LA小区之中提高的通信量处理具有上述优点,依然需要一种设备、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其能够允许宏小区在某些情况下协调切换并且在LA小区内发生链路故障的情况下提供冗余链路。
如下定义在说明书和/或附图内可以找出的以下缩写词: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
BSR:缓冲状态报告
CA:载波聚合
CC:分量载波
CE:控制部件
DL:下行链路
D2D:装置到装置
eNB:演进节点B
eLA:演进的局域网
E-UTRAN: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
HetNet:异构网络
HO:切换
LA:局域网
LAeNB:局域演进节点B
LCG:逻辑信道组
LCID:逻辑信道组识别
LTE:长期演进
LTE-A:先进的长期演进
LTE-B:超越长期演进
MeNB:宏演进节点B
MAC:媒介访问控制
MTS:最小停留时间
PCell:主要服务小区
QoS:服务质量
RRH:远程无线电头
RLF:无线链路故障
RRC:无线电资源控制
SCell:次要服务小区
TDD:时分双工
TDM:时分多路复用
ToS:停留时间
UE:用户设备
UL:上行链路
UL-SCH: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发明内容
在第一实例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包括:响应于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在双重连接布置情形中,通过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的链路由接入点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缓冲状态报告和一个或多个第二缓冲状态报告。
在第二实例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计算机程序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具有计算机程序的至少一个存储器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被配置为促使所述设备至少响应于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在双重连接布置情形中,通过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的链路由接入点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缓冲状态报告和一个或多个第二缓冲状态报告。
在第三实例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可读的程序存储装置,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用于响应于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在双重连接布置情形中,通过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的链路由接入点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缓冲状态报告和一个或多个第二缓冲状态报告。
在第四实例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包括装置,用于响应于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在双重连接布置情形中,通过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的链路由接入点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缓冲状态报告和一个或多个第二缓冲状态报告。
在第五实例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包括:响应于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在双重连接布置情形中,通过宏链路,由宏基站接收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或者通过局域链路,由局域接入点接收宏缓冲状态报告。
在第六实例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计算机程序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具有计算机程序的至少一个存储器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被配置为促使所述设备至少响应于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在双重连接布置情形中,通过宏链路将局域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宏基站,或者通过局域链路将宏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局域接入点。
在第七实例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装置,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用于响应于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在双重连接布置情形中,通过宏链路将局域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宏基站,或者通过局域链路将宏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局域接入点。
在第八实例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包括:装置,用于响应于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在双重连接布置情形中,通过宏链路将局域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宏基站;或者装置,用于通过局域链路将宏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局域接入点。
下面特别详细地说明这些和其他实施方式以及方面。
在结合附图阅读时,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实例实施方式的上述和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双重连接情形;
图2示出了适合于实践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实例电子装置(例如,用户设备)的简化方框图;
图3示出了作为适合于实践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实例电子装置的第一接入点或节点的简化方框图;
图4是在适合于实践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媒介访问控制控制部件的长形式中的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的示图;
图5是在适合于实践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媒介访问控制控制部件的短/缩短的形式中的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的示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示出方法操作以及在永久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上体现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执行结果的逻辑流程图,该存储器提供考虑到在双重连接模式中的演进节点B的并且在长期演进网络中操作的交叉缓冲状态报告;以及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示出方法操作以及在永久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上体现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执行结果的逻辑流程图,该存储器提供考虑到在双重连接模式中的用户设备的并且在长期演进网络中操作的交叉缓冲状态报告。
下面特别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实施方式、特征、优点以及方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提供了设备、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其响应于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在双重连接布置情形中,通过宏链路由宏基站选择性传输或接收一个或多个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或者通过局域链路由局域接入点传输或接收宏缓冲状态报告。
在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是与在局部区域中在用户设备与两个或多个演进节点B(eNB)之间的切换(HO)相关的一个或多个测量事件。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是服务链路的无线电链路故障(RLF)。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eNB(例如,宏eNB或局域LA eNB)将缓冲条件请求发送给安顿在任一个NB上的每个用户设备(UE)。缓冲条件请求指导UE将其上行链路缓冲的容量传输至宏eNB和/或局域LA eNB,或者通过宏链路和/或局域链路。又一个实例实施方式规定服务eNB可以启用或禁用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其他实例实施方式提供各种非限制性格式化技术,用于在短、缩短的的以及长媒介访问控制(MAC)控制部件中报告宏局域BSR。
在本公开中使用的缓冲状态报告(BSR)表示由用户设备(UE)生成的报告,详细说明UE的上行链路(UL)数据缓冲的容量。而且,在本公开中使用的“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表示相对于宏演进的节点B通过局域链路向局域演进的节点B报告BSR或者相对于局域演进的节点B通过宏链路向宏演进的节点B报告BSR。在描述本发明的更完整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之前,通过描述本发明的一些优点,在下面提供在长期演进和LTE-A中的BSR的相关功能和特征的描述。
在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和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中,每个eNB包含MAC调度器,其适合于在安顿在eNB(例如,UE的服务eNB)上的用户设备之中并且在每个UE的无线承载之中在一个小区内分布可用的无线电资源。在考虑在eNB中缓冲的DL数据的容量之后,并且在考虑从UE中接收的缓冲状态报告(BSR)之后,MAC调度器将下行链路(DL)或上行链路(UL)无线电资源分配给每个UE。BSR涉及要通过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传输的数据量。在这种分配工艺中,MAC调度器还考虑每个配置的无线承载的服务质量(QoS)要求,并且选择包含BSR的MAC分组数据单元(PDU)的尺寸。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具有标准化BSR程序,用于报告可用于在UE的UL缓冲器中传输至其服务eNB的数据量。参照子部分5.4.5(“缓冲状态报告”)3GPP TS 36.321。根据该标准,UE必须考虑所有未暂停的无线承载,并且可以包括暂停的无线承载。由该标准限定两种类型的BSR:(1)长BSR以及(2)短BSR。长BSR报告四个逻辑信道组的数据量,而短BSR报告仅仅一个逻辑信道组的数据量。传输长还是短逻辑信道组的数据量,取决于(i)可用于发送BSR的UL传输资源的量;(ii)具有非空缓冲器的逻辑信道的组的数量,以及(iii)在UE处是否触发特定的事件。
根据该标准,具有几个触发事件,这会促使UE颁发BSR。例如,如果数据到达具有比其缓冲器预先包含数据的逻辑信道更高的优先级的逻辑信道,或者如果数据可用于先前没有数据可用于传输的任何逻辑信道,则触发所谓的“规则的BSR”。如果retxBSR定时器到期,同时数据用于传输,则发生另一个BSR事件。retxBSR定时器提供一种机构,用于从传输了但是没有接收BSR的情况中恢复。每当称为定期BSR的定期retxBSR定时器到期,就发生又一个触发事件。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将retxBSR定时器和定期BSR定时器从服务eNB中传输至UE。如果确定在可以容纳BSR的MAC PDU内具有可用空间,则还触发BSR。这个情况称为“填充BSR”。每个MAC副标题由逻辑信道ID(LCID)和长度(L)字段构成。LCID表示MAC有效载荷的相应部分是否是MAC控制部件,如果不是,则相关的MAC SDU属于哪个逻辑信道。L字段表示相关的MAC SDU或MAC控制部件的尺寸。同样,MAC控制部件用于MAC等级的对等信令。
对于双重连接系统,例如,在本公开的发明部分的背景中描述的系统,局域演进的节点B(LAeNB)和宏演进的节点B(MeNB)均具有其自己独立的MAC调度器。同样,每个UE必须独立地报告两组BSR;通过宏链路向MeNB报告宏BSR,并且通过LA链路向LA eNB报告局域(LA)BSR。换言之,上面在3GPP标准中提及的事件触发规则不足以用于双重连接情形。
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介绍了在双重连接情形中的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即,如在下面更详细地所解释的,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规定,在某些情况下,通过LA链路将宏BSR传输至LA eNB,或者通过宏链路将LA BSR传输至宏eNB。这种交叉链路提供允许MeNB帮助或控制一个或多个UE的移动性的优点。在这种情况下,MeNB可以考虑在LA链路上的UE的BSR,用于其移动性决策。例如,在LA链路的信号强度退化或者发生网络通信量拥塞时,如果服务在时间上敏感并且BSR高,则MeNB可以将一些紧急数据资源块(DRB)移动到宏链路。另一方面,如果LA BSR表明通信量对延迟敏感并且缓冲容量低,则MeNB可以保持无线承载在LA小区上运行。而且,在双重连接故障的情况下,LA链路的剩余缓冲的及时报告还可以帮助MeNB好的移动性处理。
此外,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还在双重连接情形下提供了具有增强移动性管理的形式的其他优点。即,由于通过RRC信令,这个信息已经可用,所以在3GPP规范中描述的上述BSR触发修改为在服务小区变化的情况下删去BSR报告。然而,对于双重连接的情况,相对于服务小区变化的这种BSR触发可以在双重连接的情形下帮助MeNB相对于移动性做出其决策。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提供各种切换测量,作为额外的BSR触发,如下面更详细地所述。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在双重连接情形下支持两个UL.的时分双工(TDD)传输。即,如下面更详细地所解释的,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减少了在两个UL(LA和MeNB)之中的互调干扰,并且通过限制可以传输每个UL的时间,可以重新使用低成本的UE射频(RF)。例如,在两个链路中触发两个BSR的情况下,由于时分多路复用(TDM)UL,所以交叉链路报告可以避免可能的降损。而且,如果两个BSR可用,则可以用于在两个链路之中协调UL传输模式。
本发明的又一个优点在于是在双重连接网络中提高UE和eNB的功率效率。即,在涉及频率分离的双重连接情形中,MeNB上行链路需要比LAeNB上行链路更高的传输功率。同样,本发明的一个实例实施方式提供了另一个优点。即,涉及MeNB的一些UL报告反而可以传输至LAeNB。同样,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可以提供双重连接布置情形,其中,启用两个DL,但是仅仅一个LA UL用于双重连接布置,以节省功率。在一个非限制性实例中,交叉链路BSR可以涉及MeNB到LAeNB的报告以及这种信息通过回程(例如,通过光纤连接,与通过无线相反)到MeNB的LAeNB转发。而且,一旦建立双重连接,BSR的传输或者在LA链路上的其他报告也可以避免从宏链路中请求UL授予。
现在,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公开了无线通信系统1,作为双重连接情形的一个可能的非限制性实例。如在图1中所示,宏小区10包括连接节点(或接入点),例如,宏演进的节点B(MeNB)12。还在图1中像素了长期演进热点和室内(LTE-HI)小区20,该小区位于宏小区10之下。LTE-HI 20可以称为增强的局域(eLA)小区或提升小区,而宏小区10可以称为锚固小区。在这个非限制性实例中,宏小区10通过第一载波频率fc1发送和接收,而LTE-HI通过第二载波频率fc2发送和接收。在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使用fc12Ghz。然而,在替换的实例实施方式中,宏小区10可以由网络运营商配置为通过大于或小于2GHz的其他频率发送和接收。LTE-HI小区20可以通过更高的频率操作,例如,适合于3.5GHz的fc2。在一个替换的实例实施方式中,LTE-HI小区20可以通过更高的频率(例如,高达60GHz)或者通过低于2GHz的更低频率发送和接收。而且,LTE-HI小区20可以通过比宏小区10更低或更高的功率电平操作。
局域(LA)小区的集群(即,LA小区22-0、LA小区24-0、LA小区26-0、LA小区28-0以及LA小区29-0)显示为与两个哑点(位置A和位置B)一起分散在整个LTE-HI 20中。在LTE-HI小区20内的每个LA小区通过fc2操作。连接节点(或接入点)在每个LA小区内,例如,eNB、微微eNB、毫微微eNB、继电器或远程无线电头端(RRH)。例如,LA小区22-0包含微微eNB#1(22-1),LA小区24-0包含毫微微eNB#0(24-1),LA小区26-0包含继电器#1(26-1),LA小区28-0包含毫微微eNB#0(28-1),并且LA小区29-0包含远程无线电头端#0(29-1)。每个连接节点(或接入点)可以由网络运营商配置为通过分配给LTE-HI 20的3.5GHz频率或者通过更高的频率(例如,60GHz)或者通过低于2GHz的更低频率发送和接收。而且,每个单独的LA小区可以通过比宏小区10更低或更高的功率电平操作。每个连接节点(或接入点)装有光学回程链路,该链路耦合至光纤(OF)链路,例如,as OF 50(a)、OF 50(b)、OF 50(c)、OF 50(d)以及OF 50(e),并且耦合至宽带(BB)连接50。MeNB12也装有光学回程链路,该链路耦合至光纤(OF)链路(未显示),并且直接或间接耦合至宽带(BB)连接5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集线器或开关(未显示)可以安装为使节点耦合至BB 50,以减少光纤电缆的需要。在一个替换的实例实施方式中,毫微微eNB和微微eNB可以通过WiFi或在本领域中已知的其他LAN接入技术耦合。
仅仅显示了LA小区的数量、哑点以及连接节点的类型或其在LTE-HI20内的位置,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并非旨在将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限于在图1中显示的具体布置情形。实际上,每个LA小区可以布置在LTE-HI 20内的任何地方(或者可以增加/减去更多或更少的LA小区),并且根据布置情形是否需要在宏小区布置的特定区域内提供提升信号覆盖和/或角落信号覆盖(最后根据网络运营商被请根据特定的布置情形),LTE-HI 20可以包含LA小区的紧密包装或松散包装的群组。例如,宏小区的一个部分可能位于最接近市中心购物区的交通枢纽附近以及位于商业区附近。这种区域紧密地装有LA小区。虽然由于对语音和数据通信量(例如,位置A和位置B)具有更低的需求,所以LTE-HI小区可能松散地装有LA小区。换言之,在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中,LA小区的分布不必均匀。然而,本发明的替换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LA小区在LTE-HI小区布置中的均匀分布。在图1中还显示了最接近用户设备100的用户设备100b。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这两个用户设备都适合于支持装置到装置(D2D)通信80并且支持发送和接收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换言之,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规定,在处理交叉链路BSR触发时,用户设备适合于与局域接入点(例如,eNB、微微eNB、毫微微eNB、RRH或继电器)相似的D2D双重连接模式功能。
图1还公开了适合于通过fc1和fc1发送和接收并且适合于执行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用户设备(UE)100。同样,UE 100适合于通过两个链路发送和接收:在UE 100与宏eNB 12之间的宏链路40以及(同时)在UE 100与微微NB 22-1之间的局域链路30。连接节点(例如,宏eNB12、微微eNB#122-1、微微eNB#024-1、毫微微eNB#028-1,、继电器#126-1以及RRH 29-1)以及UE 100适合于在各种以及多个无线接入网(RAN)上通信。RAN的一些非限制性实例是在长期演进/先进的长期演进/先进的长期演进(LTE/LTE-A)中描述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无线接入网、增强数据速率GSM演化(EDGE)无线接入网、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以及第一响应器网络、或其他相似的无线接入网、或使用宽带码分多址或高速分组接入的蜂窝网络。
现在,参照图2,显示了UE 100的简化方框图,作为适合于实践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实例电子装置。UE 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至少一个数据处理器(DP)110)、存储多个计算机程序的第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130(例如,PROG#1(132)、PROG#2(134)以及PROG#N(136)),适合与执行本发明的各种实例实施方式。第二计算机可读存储器140存储一个或多个局域缓冲状态报告(LA BSR)148以及一个或多个宏缓冲状态报告(宏BSR)146。在第二存储器140内还显示了由UE 100记录的并且报告给eNB的各种测量事件144。在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响应于或者伴随测量事件144,触发交叉链路BSR。在3GPP TS TS 36.331(例如,5.5.4et seq.)中定义测量事件。根据该规范,8个事件触发UE将报告发送给eNB。这些测量事件包括以下切换相关事件:
(i)事件A1,其表示服务小区比绝对阈值好;
(ii)事件A2,其表示服务小区比绝对阈值差;
(iii)事件A3,其表示相邻小区变成比主要小区好的偏移量;
(iv)事件A4,其表示相邻小区比绝对阈值好;
(v)事件A5,其表示主要小区比绝对阈值1差并且相邻小区比另一绝对阈值2好;
(vi)事件A5,其表示相邻小区变成比服务小区好的偏移量;
(vii)事件B1,其表示相邻小区比绝对阈值好;以及
(viii)事件B2,其表示主要小区比绝对阈值1差并且相邻小区比另一绝对阈值2好。
在第二存储器140内还显示了适合于允许UE 100在UL共享信道(UL-SCH)上传输的上行链路缓冲器142。在这个非限制性实例实施方式中,显示了缓冲器#0(142-0)、缓冲器#1(142-1)以及缓冲器#N(142-N),用于说明的目的。UE 100可以包含超过在图2中所示的数量的多个UL缓冲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DP 110和PROG#1(132)可以触发交叉链路BSR操作。例如,响应于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在双重连接布置情形中,PROG#1(132)可以通过宏链路将局域缓冲状态报告148选择性传输至宏基站,或者通过局域链路将宏缓冲状态报告146传输至局域接入点。在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可以是特定的测量事件144(例如,A1-A6或B1-B2)。又一个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可以是由RLF检测器120检测的无线电链路故障。换言之,如果RLF检测器120检测无线电链路的损失,则本发明提供了冗余链路,以便避免传输损耗的一个实例。宏BSR 146和/或LA BSR 148格式化成长交叉链路MAC CE 300或短交叉链路MAC CE 300A,如下面参照图4和图5所述,并且传输至MeNB或LAeNB。因此,UE 100响应于所传输的LABSR148或者所传输的宏缓冲状态报告从MeNB或LAeNB中接收消息,所述消息适合于通过局域链路或者通过宏链路引导多个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组的分配。例如,如图1中所示,如果UE 100朝着哑点(例如,位置A或位置B)移动,则通过MeNB 12保持覆盖范围。
UE 100还包括多个收发器150和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天线160。多个收发器150可以是长期演进/先进的长期演进/超越长期演进(LTE/LTE-A/LTE-B)收发器或任何相似的收发器。这种非限制性实例包括任何其他收发器,该收发器能够与在长期演进/先进的长期演进/先进的长期演进(LTE/LTE-A)中描述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陆地无线接入网、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无线接入网、增强数据速率GSM演化(EDGE)无线接入网、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以及第一响应器网络、或其他相似的无线接入网、或使用宽带码分多址或高速分组接入的蜂窝网络通信。
现在,参照图3,显示了可以是演进的节点B(eNB)200的第一接入点或节点的简化方框图,作为适合于实践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实例电子装置。返回图1,eNB 200可以是(例如)MeNB 12、微微eNB#0(24-1)、微微eNB#1(22-1)以及毫微微eNB#0(28-1)。如在图3中所示,eNB 2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至少一个数据处理器(DP)210)、存储多个计算机程序的第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230(例如,PROG#1(232)、PROG#2(234)以及PROG#N(236)),适合与执行本发明的各种实例实施方式。例如,PROG#1(232)与DP 210一起控制MAC调度器220的操作。MAC调度器220适合于在安顿在LA小区(例如,微微或毫微微eNB)(例如,UE的服务微微或毫微微eNB)上的用户设备之中并且在每个UE的无线承载之中在一个小区(例如,宏和LA小区)内分布可用的无线电资源。PROG#2(234)与DP 210一起将缓冲条件请求发送给每个UE和接收器LA BSR 248以及宏BSR 246。在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缓冲条件请求可以颁发给服务链路和非服务链路或仅仅一个链路。服务链路可以是LA链路或宏链路,同样,非服务链路可以是LA链路或宏链路。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一旦接收这种命令,UE就触发“某个(某些)”链路的规定的BSR。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PROG#1(232)与DP 210一起适合于将信号发送给一个或多个UE,以启用或禁用交叉链路BSR触发。在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更高层信令(例如,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或者根据UL TDM模式信号确定将启用/禁用指令传输至UE。
第二计算机可读存储器240存储LA BSR 248和宏BSR 246。而且,第二计算机可读存储器240存储长交叉链路MAC CE 300或短交叉链路MAC CE 300A,如下面参照图4和图5以及能够执行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程序的方法和操作的描述更详细地所述。
虽然图3描述了第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230和第二计算机可读存储器240,但是eNB 2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额外存储器或者更多的存储器单元,用于执行本发明的实例实施方式。而且,上述程序(例如,PROG#1(232)、PROG#2(234)以及PROG#N(236))不限于特定的存储器位置(例如,第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230和第二计算机可读存储器240)。图3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可能的非限制性实例实施方式。
而且,如在图3中所示,eNB 200包括多个收发器260和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天线270。多个收发器260可以是长期演进/先进的长期演进/超越长期演进(LTE/LTE-A/LTE-B)收发器或任何相似的收发器。这种非限制性实例包括任何其他收发器,该收发器能够与在长期演进/先进的长期演进/先进的长期演进(LTE/LTE-A)中描述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陆地无线接入网、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无线接入网、增强数据速率GSM演化(EDGE)无线接入网、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以及第一响应器网络、或其他相似的无线接入网、或使用宽带码分多址或高速分组接入的蜂窝网络通信。而且,在图3中显示了X2接口,其适合于在一个或多个合作的eNB、缓冲条件请求程序252和启用/禁用交叉链路BSR 250之中给回程操作提供支持,下面详细地进行解释。
现在,参照图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显示了具有长格式的交叉链路BSR MAC CE 300。如在图4中所示,交叉链路BSR MAC CE300包括数据的6个八进制,每个八进制能够包含关于8个LCIDS的信息。八进制1到3包含关于服务链路(SL)310的4个LCIDS,该链路可以是宏链路或LA链路。每个八进制通过任意的方式分开并且包含数据。即,仅仅提供在图4中的SL缓冲器#0-#3,用于说明的目的,并非旨在将本发明的实例实施方式限于给每个八进制的缓冲区范围的一个特定分配。同样,八进制4到6包含关于非服务链路(NSL)320的4个LCIDS,该链路可以是宏链路或LA链路。每个八进制通过任意的方式分开并且包含数据。即,仅仅提供在图4中的NSL缓冲器#0-#3,用于说明的目的,并非旨在将本发明的实例实施方式限于给每个八进制的缓冲区范围的一个特定分配。
在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在给服务链路(例如,LA链路或宏链路)填充BSR之后依然具有可用的填充位时,可以触发非服务链路(例如,LA链路或宏链路)的缓冲状态报告。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具有两个链路的长BSR可以将其自身的链路BSR放入前三个字节内并且将其他链路BSR放入后三个字节内,或者通过相反的顺序。
现在,参照图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显示了具有短/缩短的格式的交叉链路BSR MAC CE 300A。如在图5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提供单个LCID 312以及与非服务链路对应的交叉链路缓冲区范围314,如下面更详细地所述。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示出方法操作以及在永久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上体现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执行结果的逻辑流程图,该存储器提供考虑到在双重连接模式中的演进节点B的并且在长期演进网络400中操作的交叉缓冲状态报告。如图6中所示,该方法或计算机操作的执行包括响应于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在双重连接布置情形中,通过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的链路由接入点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缓冲状态报告和一个或多个第二缓冲状态报告(410)。
在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缓冲状态报告是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所述第二缓冲状态报告是宏缓冲状态报告,所述链路是宏链路,并且所述接入点是宏基站(420)。如下面更详细地所述,这个实施方式允许由宏基站在基于一个或多个局域接入点的数据、通信量或不可用性的优先级的情形中处理缓冲状态报告。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缓冲状态报告是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所述第二缓冲状态报告是宏缓冲状态报告,所述链路是宏链路,并且所述接入点是局域接入点(430)。在这个特定的实施方式中,宏基站可以不可用,并且将缓冲状态报告发送给一个或多个局域接入点。
在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切换测量报告触发,其适合于指导用户设备切换到目标基站中,延迟到目标基站的切换,或者根据一个或多个测量事件,找出另一个目标基站。所述一个或多个测量事件包括响应于一个或多个测量事件的触发,其中,所述测量事件选自由以下测量事件构成的组:事件A1,其表示服务小区比绝对阈值好;事件A2,其表示服务小区比绝对阈值差;事件A3,其表示相邻小区变成比主要小区好的偏移量;事件A4,其表示相邻小区比绝对阈值好;事件A5,其表示主要小区比绝对阈值1差并且相邻小区比另一个绝对阈值2好;事件A5,其表示相邻小区变成比服务小区好的偏移量;事件B1,其表示相邻小区比绝对阈值好;以及事件B2,其表示主要小区比绝对阈值1差并且相邻小区比另一个绝对阈值2好,其中,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造成演进节点B引导从主要小区到一个或多个次要小区的切换。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无线电链路故障,其适合于表示宏链路或局域链路的无线电链路故障,其中,响应于局域链路故障的指示,通过宏链路将局域缓冲状态报告链路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宏基站,或者响应于宏链路故障的指示,通过局域链路将宏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局域接入点,其中,所述宏基站或局域接入点选择性引导用户设备通过操作无线电链路执行无线电资源控制建立程序。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多个逻辑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或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组是高优先级逻辑信道并且所述宏链路具有低通信量负荷,则所述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指向宏链路。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局域链路具有低通信量负荷,则所述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为继续停留在局域链路上。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与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数据存储容量不超过预定的数据存储阈值,则所述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指向宏链路。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定的数据存储阈值小于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25%的容量、小于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50%的容量或者小于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75%的容量。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该方法或计算机代码的执行包括从宏基站或局域接入点中接收缓冲条件请求。所述缓冲条件请求适合于引导用户设备,以回报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和/或宏缓冲状态报告,并且将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和/或宏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宏基站或局域接入点。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该方法或计算机代码的执行包括接收启用/禁用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其适合于启用或禁用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触发。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启用/禁用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是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或上行链路时分多路复用模式。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宏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局域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宏和局域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宏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局域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宏和局域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宏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以及宏和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其中,所述宏和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适合于促使宏或局域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设置在头三个字节或随后的三个字节内。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其中,当存在在填充服务链路之后可用的可用填充位时,通过交叉链路填充非服务链路的方式,进一步填充所述宏链路缓冲状态报告以及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所述交叉链路填充包括:仅仅给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仅仅给非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给服务和非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给服务链路填充短/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然后,给另一个链路填充短/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其中,所述服务链路或非服务链路是宏链路或局域链路。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长缓冲状态报告在包含属于服务和非服务链路的信息的媒介访问控制控制部件内实现,并且给设置在至少一个或多个八进制内的每个缓冲状态报告分配多个缓冲区范围。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通过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增强数据速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化网络、公共安全网络或第一响应器网络,在第一载波频率上接收和发送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并且在第二载波频率上接收和发送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实施方式的示出方法操作以及在永久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上体现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执行结果的逻辑流程图,该存储器提供考虑到在双重连接模式中的演进节点B的并且在长期演进网络500中操作的交叉缓冲状态报告。如图7中所示,该方法或计算机操作的执行包括响应于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在双重连接布置情形中,通过宏链路将局域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宏基站,或者通过局域链路将宏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局域接入点(510),并且响应于传输的局部缓冲状态报告或传输的宏缓冲状态报告,从宏基站或局域接入点中接收消息,所述消息适合于引导通过局域链路或通过宏链路分配多个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组(520)。
在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响应于一个或多个测量事件的触发,其中,所述测量事件选自由以下测量事件构成的组:事件A1,其表示服务小区比绝对阈值好;事件A2,其表示服务小区比绝对阈值差;事件A3,其表示相邻小区变成比主要小区好的偏移量;事件A4,其表示相邻小区比绝对阈值好;事件A5,其表示主要小区比绝对阈值1差并且相邻小区比另一个绝对阈值2好;事件A5,其表示相邻小区变成比服务小区好的偏移量;事件B1,其表示相邻小区比绝对阈值好;以及事件B2,其表示主要小区比绝对阈值1差并且相邻小区比另一个绝对阈值2好,其中,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造成演进节点B引导从主要小区到一个或多个次要小区的切换。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无线电链路故障,其适合于表示宏链路或局域链路的无线电链路故障,其中,响应于局域链路故障的指示,通过宏链路将局域缓冲状态报告链路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宏基站,或者响应于宏链路故障的指示,通过局域链路将宏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局域接入点,其中,所述宏基站或局域接入点选择性引导用户设备通过操作无线电链路执行无线电资源控制建立程序。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多个逻辑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或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组是高优先级逻辑信道并且所述宏链路具有低通信量负荷,则所述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指向宏链路。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局域链路具有低通信量负荷,则所述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为继续停留在局域链路上。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与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数据存储容量不超过预定的数据存储阈值,则所述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指向宏链路。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定的数据存储阈值小于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25%的容量、小于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50%的容量或者小于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75%的容量。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该方法或计算机代码的执行包括从宏基站或局域接入点中传输缓冲条件请求。所述缓冲条件请求适合于引导用户设备,以回报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和/或宏缓冲状态报告,并且由宏基站或局域接入点接收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和/或宏缓冲状态报告。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该方法或计算机代码的执行包括传输启用/禁用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其适合于启用或禁用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触发。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启用/禁用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是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或上行链路时分多路复用模式。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宏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局域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宏和局域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宏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局域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宏和局域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宏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以及宏和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其中,所述宏和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适合于促使宏或局域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设置在头三个字节或随后的三个字节内。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其中,当存在在填充服务链路之后可用的可用填充位时,通过交叉链路填充非服务链路的方式,进一步填充所述宏链路缓冲状态报告以及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所述交叉链路填充包括:仅仅给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仅仅给非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给服务和非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给服务链路填充短/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然后,给另一个链路填充短/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其中,所述服务链路或非服务链路是宏链路或局域链路。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所述长缓冲状态报告在包含属于服务和非服务链路的信息的媒介访问控制控制部件内实现,并且给设置在至少一个或多个八进制内的每个缓冲状态报告分配多个缓冲区范围。
在另一个实例实施方式中,通过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增强数据速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化网络、公共安全网络或第一响应器网络,在第一载波频率上接收和发送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并且在第二载波频率上接收和发送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
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例实施方式可以至少部分由存储在永久性存储器上的计算机软件实现,该软件由处理器、由硬件、或者由明确存储的软件和硬件(以及明确存储的固件)的组合可执行。实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的电子装置不需要是整个装置,如图2(例如,用户设备)和图3(例如,eNode B)中所述,但是一些实例实施方式可以由电子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元件实现,例如,上述明确存储的软件、硬件、固件以及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或系统芯片(SOC)、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
计算机可读存储器的各种实施方式(例如,在图2中公开的实施方式)包括任何数据存储技术类型,该类型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半导体的存储器装置、磁存储器装置和系统、光学存储器装置和系统、固定存储器、移动式存储器、盘式存储器、闪速存储器、DRAM、SRAM、EEPROM等。数据处理器的各种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多核处理器。
用于本申请中的术语‘电路’表示所有以下内容:(a)仅仅硬件实现方式(例如,在仅仅模拟和/或数字电路内的实现方式);(b)电路和软件(和/或固件)的组合,例如(如果适用的话):(i)处理器的组合、或(ii)处理器/软件(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软件以及存储器的一部分,其共同运行,以促使设备(例如,移动电话或服务器)执行各种功能;以及(c)电路(例如,微处理器或一部分微处理器),即使在物理上没有软件或固件,这些电路也要求软件或固件进行操作。“电路”的这个定义适用于该术语在本申请中的所有使用,包括在任何权利要求中。作为进一步的实例,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电路”还涵盖仅仅一个处理器(或多个处理器)或一部分处理器及其(或其)伴随软件和/或固件的实现方式。例如并且如果适用于特定的权利要求部件,术语“电路”还涵盖基带集成电路、或用于移动电话的应用处理器集成电路,或在服务器、蜂窝网络装置或其他网络装置内的相似的集成电路。可以在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装置、膝上型电脑、上网本、平板电脑、或能够与E-UTRAN、UTRAN或GERAN启用的装置通信的任何其他装置上,体现在本公开中的UE的引用,如在图1和图2中所示。
而且,以上非限制性实例实施方式的各种特征中的一些特征可以加以利用,无需相应地使用其他描述的特征。因此,以上描述应被视为仅仅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教导内容以及一些实例实施方式,而非进行限制。

Claims (124)

1.一种方法,包括:
响应于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在双重连接布置情形中,通过链路由接入点从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缓冲状态报告和一个或多个第二缓冲状态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缓冲状态报告是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所述第二缓冲状态报告是宏缓冲状态报告,所述链路是宏链路,并且所述接入点是宏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缓冲状态报告是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所述第二缓冲状态报告是宏缓冲状态报告,所述链路是宏链路,并且所述接入点是局域接入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响应于一个或多个测量事件的触发,所述测量事件选自由以下测量事件构成的组:
第一测量事件,表示服务小区比绝对阈值好;第二测量事件,表示服务小区比绝对阈值差;第三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变成比主要小区好的偏移量;第四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比绝对阈值好;第五测量事件,表示所述主要小区变得比绝对阈值1差并且相邻小区比另一绝对阈值2好;第六测量事件,表示所述相邻小区变成比所述服务小区好的偏移量;第七测量事件,表示所述相邻小区变得比绝对阈值好;以及第八测量事件,表示所述主要小区比绝对阈值1差并且所述相邻小区比另一绝对阈值2好。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无线电链路故障触发,适于表示所述宏链路或所述局域链路的无线电链路故障,
其中,响应于局域链路故障的指示,通过所述宏链路将局域缓冲状态报告链路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所述宏基站,或者响应于宏链路故障的指示,通过所述局域链路将宏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所述局域接入点,
其中,所述宏基站或所述局域接入点选择性地引导用户设备通过操作无线电链路执行无线电资源控制建立程序。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多个逻辑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或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组是高优先级逻辑信道并且所述宏链路具有低通信量负荷,则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至所述宏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所述局域链路具有低通信量负荷,则所述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为继续停留在所述局域链路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与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数据存储容量不超过预定的数据存储阈值,则所述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至所述宏链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的数据存储阈值小于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25%的容量、小于所述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50%的容量或者小于所述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75%的容量。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从所述宏基站或所述局域接入点中接收缓冲条件请求,所述缓冲条件请求适于引导用户设备回报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和/或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以及
将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和/或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所述宏基站或所述局域接入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适于启用或禁用交叉链路缓冲状态触发的启用/禁用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启用/禁用的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是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或上行链路时分多路复用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宏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以及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其中,所述宏链路和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适于使得所述宏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或所述局域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被设置在头三个字节或随后的三个字节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存在在填充服务链路之后可用的可用填充位时,通过交叉链路填充非服务链路的方式,进一步填充所述宏链路缓冲状态报告和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所述交叉链路填充包括:
仅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仅针对所述非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和所述非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填充短/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然后,针对另一链路填充短/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
其中,所述服务链路或所述非服务链路是所述宏链路或所述局域链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长缓冲状态报告在包含属于所述服务链路和所述非服务链路的信息的媒介访问控制控制元件内实现,并且针对设置在至少一个或多个八进制内的每个缓冲状态报告分配多个缓冲区范围。
1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增强数据速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化网络、公共安全网络或第一响应器网络,在第一载波频率上接收和发送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并且在第二载波频率上接收和发送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
17.一种设备,包括:
电路,适于使所述设备至少:
响应于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在双重连接布置情形中,通过链路由接入点从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缓冲状态报告和一个或多个第二缓冲状态报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缓冲状态报告是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所述第二缓冲状态报告是宏缓冲状态报告,所述链路是宏链路,并且所述接入点是宏基站。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缓冲状态报告是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所述第二缓冲状态报告是宏缓冲状态报告,所述链路是宏链路,并且所述接入点是局域接入点。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响应于一个或多个测量事件的触发,所述测量事件选自由以下测量事件构成的组:
第一测量事件,表示服务小区比绝对阈值好;第二测量事件,表示服务小区比绝对阈值差;第三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变成比主要小区好的偏移量;第四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比绝对阈值好;第五测量事件,表示所述主要小区比绝对阈值1差并且相邻小区比另一绝对阈值2好;第六测量事件,表示所述相邻小区变成比服务小区好的偏移量;第七测量事件,表示所述相邻小区比绝对阈值好;以及第八测量事件,表示所述主要小区比绝对阈值1差并且所述相邻小区比另一绝对阈值2好。
21.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无线电链路故障触发,适于表示所述宏链路或所述局域链路的无线电链路故障,
其中,响应于局域链路故障的指示,通过所述宏链路将局域缓冲状态报告链路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所述宏基站,或者响应于宏链路故障的指示,通过所述局域链路将宏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所述局域接入点,
其中,所述宏基站或所述局域接入点内的一个或多个部件选择性地引导用户设备通过操作无线电链路执行无线电资源控制建立程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宏基站或局域接入点选择性地引导用户设备通过操作无线电链路执行无线电资源控制建立程序。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设备,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多个逻辑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或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组是高优先级逻辑信道并且所述宏链路具有低通信量负荷,则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至所述宏链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所述局域链路具有低通信量负荷,则所述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为继续停留在所述局域链路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设备,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与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数据存储容量不超过预定的数据存储阈值,则所述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至所述宏链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预定的数据存储阈值小于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25%的容量、小于所述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50%的容量或者小于所述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75%的容量。
27.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宏基站或所述局域接入点中从一个或多个部件中发送的缓冲条件请求,所述缓冲条件请求适于引导用户设备回报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和/或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
其中,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和/或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由所述宏基站或所述局域接入点被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
适于启用或禁用交叉链路缓冲状态触发的启用/禁用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设备,其中,启用/禁用的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是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或上行链路时分多路复用模式。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宏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以及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其中,所述宏链路和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适于使得所述宏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或所述局域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被设置在头三个字节或随后的三个字节内。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中,当存在在填充服务链路之后可用的可用填充位时,通过交叉链路填充非服务链路的方式,进一步填充所述宏链路缓冲状态报告和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所述交叉链路填充包括:
仅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仅针对所述非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和所述非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填充短/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然后,针对另一链路填充短/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
其中,所述服务链路或所述非服务链路是所述宏链路或所述局域链路。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长缓冲状态报告在包含属于所述服务链路和所述非服务链路的信息的媒介访问控制控制元件内实现,并且针对设置在至少一个或多个八进制内的每个缓冲状态报告分配多个缓冲区范围。
33.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设备,其中,通过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增强数据速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化网络、公共安全网络或第一响应器网络,在第一载波频率上接收和发送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并且在第二载波频率上接收和发送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
34.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宏基站是节点B、演进的节点B、宏演进的节点B、微微演进节点B、毫微微演进节点B、远程无线电头、基站、接入点、或者能够与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启用装置、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启用装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启用装置、增强数据速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化启用装置、公共安全启用装置或第一响应器网络启用装置进行通信的任何其他装置,以及
其中,所述局域接入点是节点B、演进节点B、宏演进节点B、微微演进节点B、毫微微演进节点B、远程无线电头、基站、接入点、或者能够与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启用装置、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启用装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启用装置、增强数据速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化启用装置、公共安全启用装置或第一响应器网络启用装置进行通信的任何其他装置、以及适于支持装置到装置双重连接通信的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智能电话、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装置、膝上型电脑、上网本、平板电脑、或者与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启用装置、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启用装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启用装置、增强数据速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化启用装置、公共安全启用装置或第一响应器网络启用装置进行通信的任何其他装置。
35.一种机器可读的程序存储装置,所述程序存储装置有形地体现机器可执行的指令程序以使得执行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响应于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在双重连接布置情形中,通过链路由接入点从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缓冲状态报告和一个或多个第二缓冲状态报告。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程序存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缓冲状态报告是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所述第二缓冲状态报告是宏缓冲状态报告,所述链路是宏链路,并且所述接入点是宏基站。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程序存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缓冲状态报告是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所述第二缓冲状态报告是宏缓冲状态报告,所述链路是宏链路,并且所述接入点是局域接入点。
38.根据权利要求35至3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第一测量事件,表示服务小区比绝对阈值好;第二测量事件,其表示服务小区比绝对阈值差;第三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变成比主要小区好的偏移量;第四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比绝对阈值好;第五测量事件,表示所述主要小区比绝对阈值1差并且相邻小区比另一个绝对阈值2好;第六测量事件,表示所述相邻小区变成比所述服务小区好的偏移量;第七测量事件,表示所述相邻小区比绝对阈值好;以及第八测量事件,表示所述主要小区比绝对阈值1差并且所述相邻小区比另一绝对阈值2好。
39.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无线电链路故障触发,适于表示所述宏链路或所述局域链路的无线电链路故障,
其中,响应于局域链路故障的指示,通过宏链路将局域缓冲状态报告链路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所述宏基站,或者响应于宏链路故障的指示,通过局域链路将宏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所述局域接入点,
其中,所述宏基站或所述局域接入点选择性地引导用户设备通过操作无线电链路执行无线电资源控制建立程序。
40.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多个逻辑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或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组是高优先级逻辑信道并且所述宏链路具有低通信量负荷,则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至所述宏链路。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所述局域链路具有低通信量负荷,则所述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为继续停留在所述局域链路上。
42.根据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与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数据存储容量不超过预定的数据存储阈值,则所述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至所述宏链路。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所述预定的数据存储阈值小于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25%的容量、小于所述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50%的容量或者小于所述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75%的容量。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从所述宏基站或所述局域接入点中接收缓冲条件请求,所述缓冲条件请求适于引导用户设备回报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和/或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以及
将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和/或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所述宏基站或所述局域接入点。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适于启用或禁用交叉链路缓冲状态触发的启用/禁用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启用/禁用的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是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或上行链路时分多路复用模式。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宏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以及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其中,所述宏链路和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适于使得所述宏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或所述局域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被设置在头三个字节或随后的三个字节内。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当存在在填充服务链路之后可用的可用填充位时,通过交叉链路填充非服务链路的方式,进一步填充所述宏链路缓冲状态报告和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所述交叉链路填充包括:
仅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仅针对所述非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和所述非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填充短/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然后,针对另一链路填充短/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
其中,所述服务链路或所述非服务链路是所述宏链路或所述局域链路。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所述长缓冲状态报告在包含属于所述服务链路和所述非服务链路的信息的媒介访问控制控制元件内实现,并且针对设置在至少一个或多个八进制内的每个缓冲状态报告分配多个缓冲区范围。
50.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通过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增强数据速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化网络、公共安全网络或第一响应器网络,在第一载波频率上接收和发送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并且在第二载波频率上接收和发送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
51.一种设备,包括:
用于响应于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在双重连接布置情形中通过链路由接入点从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缓冲状态报告和一个或多个第二缓冲状态报告的装置。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缓冲状态报告是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所述第二缓冲状态报告是宏缓冲状态报告,所述链路是宏链路,并且所述接入点是宏基站。
53.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缓冲状态报告是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所述第二缓冲状态报告是宏缓冲状态报告,所述链路是宏链路,并且所述接入点是局域接入点。
54.根据权利要求51至5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第一测量事件,表示服务小区比绝对阈值好;第二测量事件,表示服务小区比绝对阈值差;第三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变成比主要小区好的偏移量;第四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比绝对阈值好;第五测量事件,表示主要小区比绝对阈值1差并且相邻小区比另一绝对阈值2好;第六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变成比服务小区好的偏移量;第七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比绝对阈值好;以及第八测量事件,表示主要小区比绝对阈值1差并且相邻小区比另一绝对阈值2好。
55.根据权利要求52或5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无线电链路故障触发,适于表示所述宏链路或所述局域链路的无线电链路故障,
其中,响应于局域链路故障的指示,通过宏链路将局域缓冲状态报告链路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所述宏基站,或者响应于宏链路故障的指示,通过局域链路将宏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所述局域接入点,
其中,所述宏基站或所述局域接入点选择性地引导用户设备通过操作无线电链路执行无线电资源控制建立程序。
56.根据权利要求54或55所述的设备,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多个逻辑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或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组是高优先级逻辑信道并且所述宏链路具有低通信量负荷,则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至所述宏链路。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设备,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局域链路具有低通信量负荷,则所述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为继续停留在所述局域链路上。
58.根据权利要求56或57所述的设备,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与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数据存储容量不超过预定的数据存储阈值,则所述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至所述宏链路。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预定的数据存储阈值小于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25%的容量、小于所述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50%的容量或者小于所述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75%的容量。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宏基站或所述局域接入点中接收缓冲条件请求的装置,所述缓冲条件请求适于引导用户设备回报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和/或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以及
用于将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和/或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所述宏基站或所述局域接入点的装置。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
用于接收适于启用或禁用交叉链路缓冲状态触发的启用/禁用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的装置。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设备,其中,启用/禁用的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是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或上行链路时分多路复用模式。
63.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宏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以及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其中,所述宏链路和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适于使得使所述宏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或所述局域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被设置在头三个字节或随后的三个字节内。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设备,其中,当存在在填充服务链路之后可用的可用填充位时,通过交叉链路填充非服务链路的方式,进一步填充所述宏链路缓冲状态报告和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所述交叉链路填充包括:
仅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仅针对所述非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和所述非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填充短/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然后,针对另一链路填充短/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
其中,所述服务链路或非服务链路是所述宏链路或所述局域链路。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长缓冲状态报告在包含属于所述服务链路和所述非服务链路的信息的媒介访问控制控制元件内实现,并且针对设置在至少一个或多个八进制内的每个缓冲状态报告分配多个缓冲区范围。
66.根据权利要求52或53所述的设备,其中,通过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增强数据速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化网络、公共安全网络或第一响应器网络,在第一载波频率上接收和发送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并且在第二载波频率上接收和发送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
67.一种方法,包括:
响应于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在双重连接布置情形中,通过宏链路将局域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宏基站,或者通过局域链路将宏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局域接入点。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第一测量事件,表示服务小区比绝对阈值好;第二测量事件,表示服务小区比绝对阈值差;第三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变成比主要小区好的偏移量;第四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比绝对阈值好;第五测量事件,表示主要小区比绝对阈值1差并且相邻小区比另一绝对阈值2好;第六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变成比服务小区好的偏移量;第七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比绝对阈值好;以及第八测量事件,表示主要小区比绝对阈值1差并且相邻小区比另一绝对阈值2好。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无线电链路故障触发,适于表示所述宏链路或所述局域链路的无线电链路故障,
其中,响应于局域链路故障的指示,通过所述宏链路由所述宏基站接收局域缓冲状态报告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或者响应于宏链路故障的指示,通过所述局域链路由所述局域接入点接收宏缓冲状态报告,
其中,所述宏基站或局域接入点选择性地引导用户设备通过操作无线电链路执行无线电资源控制建立程序。
70.根据权利要求68或69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多个逻辑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或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组是高优先级逻辑信道并且所述宏链路具有低通信量负荷,则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至所述宏链路。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所述局域链路具有低通信量负荷,则所述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为继续停留在所述局域链路上。
72.根据权利要求70或7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与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数据存储容量不超过预定的数据存储阈值,则所述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至所述宏链路。
73.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的数据存储阈值小于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25%的容量、小于所述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50%的容量或者小于所述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75%的容量。
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宏基站或所述局域接入点发送缓冲条件请求,所述缓冲条件请求适于引导用户设备回报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和/或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以及
由所述宏基站或所述局域接入点接收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和/或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发送适于启用或禁用交叉链路缓冲状态触发的启用/禁用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
76.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方法,其中,启用/禁用的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是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或上行链路时分多路复用模式。
77.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宏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以及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其中,所述宏链路和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适于使得所述宏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或所述局域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被设置在头三个字节或随后的三个字节内。
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存在在填充服务链路之后可用的可用填充位时,通过交叉链路填充非服务链路的方式,进一步填充所述宏链路缓冲状态报告和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所述交叉链路填充包括:
仅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仅针对所述非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和所述非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填充短/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然后,针对另一链路填充短/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
其中,所述服务链路或所述非服务链路是所述宏链路或所述局域链路。
79.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长缓冲状态报告在包含属于所述链路服务和所述非服务链路的信息的媒介访问控制控制元件内实现,并且针对设置在至少一个或多个八进制内的每个缓冲状态报告分配多个缓冲区范围。
80.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增强数据速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化网络、公共安全网络或第一响应器网络,在第一载波频率上接收和发送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并且在第二载波频率上接收和发送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
81.一种设备,包括:
电路,适于使所述设备至少:
响应于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在双重连接布置情形中,通过宏链路将局域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宏基站,或者通过局域链路将宏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局域接入点。
82.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第一测量事件,表示服务小区比绝对阈值好;第二测量事件,其表示服务小区比绝对阈值差;第三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变成比主要小区好的偏移量;第四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比绝对阈值好;第五测量事件,表示主要小区比绝对阈值1差并且相邻小区比另一绝对阈值2好;第六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变成比服务小区好的偏移量;第七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比绝对阈值好;以及第八测量事件,表示主要小区比绝对阈值1差并且相邻小区比另一绝对阈值2好。
83.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无线电链路故障触发,适于表示所述宏链路或所述局域链路的无线电链路故障,
其中,响应于局域链路故障的指示,通过所述宏链路由所述宏基站接收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或者响应于宏链路故障的指示,通过所述局域链路由所述局域接入点接收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
其中,所述宏基站或所述局域接入点选择性地引导用户设备通过操作无线电链路执行无线电资源控制建立程序。
84.根据权利要求82或83所述的设备,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多个逻辑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或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组是高优先级逻辑信道并且所述宏链路具有低通信量负荷,则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至所述宏链路。
85.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设备,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局域链路具有低通信量负荷,则所述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为继续停留在所述局域链路上。
86.根据权利要求84或85所述的设备,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与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数据存储容量不超过预定的数据存储阈值,则所述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至所述宏链路。
87.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预定的数据存储阈值小于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25%的容量、小于所述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50%的容量或者小于所述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75%的容量。
88.根据权利要求87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宏基站或所收局域接入点发送的缓冲条件请求,所述缓冲条件请求适于引导用户设备回报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和/或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并且由所述宏基站或所述局域接入点接收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和/或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
89.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
启用/禁用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适于启用或禁用交叉链路缓冲状态触发。
90.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设备,其中,启用/禁用的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是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或上行链路时分多路复用模式。
91.根据权利要求9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宏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以及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其中,所述宏链路和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适于使得所述宏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或所述局域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被设置在头三个字节或随后的三个字节内。
92.根据权利要求91所述的设备,其中,当存在在填充服务链路之后可用的可用填充位时,通过交叉链路填充非服务链路的方式,进一步填充所述宏链路缓冲状态报告以及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所述交叉链路填充包括:
仅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仅针对所述非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和所述非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填充短/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然后,针对另一链路填充短/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
其中,所述服务链路或所述非服务链路是所述宏链路或所述局域链路。
93.根据权利要求9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长缓冲状态报告在包含属于所述服务链路和所述非服务链路的信息的媒介访问控制控制元件内实现,并且针对设置在至少一个或多个八进制内的每个缓冲状态报告分配多个缓冲区范围。
94.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设备,其中,通过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增强数据速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化网络、公共安全网络或第一响应器网络,在第一载波频率上接收和发送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并且在第二载波频率上接收和发送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
95.根据权利要求9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是用户设备、智能电话、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装置、膝上型电脑、上网本、平板电脑、或者能够与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启用装置、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启用装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启用装置、增强数据速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化启用装置、公共安全启用装置或第一响应器网络启用装置进行通信的任何其他装置。
96.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宏基站是节点B、演进节点B、宏演进节点B、微微演进节点B、毫微微演进节点B、远程无线电头、基站、接入点、或者能够与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启用装置、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启用装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启用装置、增强数据速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化启用装置、公共安全启用装置或第一响应器网络启用装置进行通信的任何其他装置,以及
其中,所述局域接入点是节点B、演进节点B、宏演进节点B、微微演进节点B、毫微微演进节点B、远程无线电头、基站、接入点、或者能够与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启用装置、通用陆地无线接入启用装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启用装置、增强数据速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化启用装置、公共安全启用装置或第一响应器网络启用装置进行通信的任何其他装置、以及适于支持装置到装置双重连接通信的用户设备。
97.一种计算机程序装置,包括:
响应于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在双重连接布置情形中,通过宏链路将局域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宏基站,或者通过局域链路将宏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局域接入点。
98.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第一测量事件,表示服务小区比绝对阈值好;第二测量事件,表示服务小区比绝对阈值差;第三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变成比主要小区好的偏移量;第四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比绝对阈值好;第五测量事件,表示主要小区比绝对阈值1差并且相邻小区比另一绝对阈值2好;第六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变成比服务小区好的偏移量;第七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比绝对阈值好;以及第八测量事件,表示主要小区比绝对阈值1差并且相邻小区比另一绝对阈值2好。
99.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无线电链路故障触发,适于表示所述宏链路或所述局域链路的无线电链路故障,
其中,响应于局域链路故障的指示,通过所述宏链路由所述宏基站接收局域缓冲状态报告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或者响应于宏链路故障的指示,通过所述局域链路由所述局域接入点接收宏缓冲状态报告,
其中,所述宏基站或所述局域接入点选择性地引导用户设备通过操作无线电链路执行无线电资源控制建立程序。
100.根据权利要求97或9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多个逻辑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或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组是高优先级逻辑信道并且所述宏链路具有低通信量负荷,则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至所述宏链路。
101.根据权利要求100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所述局域链路具有低通信量负荷,则所述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为继续停留在所述局域链路上。
102.根据权利要求99或100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与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数据存储容量不超过预定的数据存储阈值,则所述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至所述宏链路。
103.根据权利要求102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所述预定的数据存储阈值小于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25%的容量、小于所述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50%的容量或者小于所述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75%的容量。
104.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宏基站或所述局域接入点中发送缓冲条件请求,所述缓冲条件请求适于引导用户设备回报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和/或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以及
由所述宏基站或所述局域接入点接收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和/或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
105.根据权利要求10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发送适于启用或禁用交叉链路缓冲状态触发的启用/禁用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
106.根据权利要求105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启用/禁用的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是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或上行链路时分多路复用模式。
107.根据权利要求10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宏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以及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其中,所述宏链路和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适于使得所述宏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或所述局域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被设置在头三个字节或随后的三个字节内。
108.根据权利要求10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当存在在填充服务链路之后可用的可用填充位时,通过交叉链路填充非服务链路的方式,进一步填充所述宏链路缓冲状态报告以及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所述交叉链路填充包括:
仅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仅针对所述非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和非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针对服务链路填充短/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然后,针对另一链路填充短/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
其中,所述服务链路或所述非服务链路是所述宏链路或所述局域链路。
109.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所述长缓冲状态报告在包含属于所述服务链路和所述非服务链路的信息的媒介访问控制控制元件内实现,并且针对设置在至少一个或多个八进制内的每个缓冲状态报告分配多个缓冲区范围。
110.根据权利要求109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装置,其中,通过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增强数据速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化网络、公共安全网络或第一响应器网络,在第一载波频率上接收和发送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并且在第二载波频率上接收和发送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
111.一种设备,包括:
用于响应于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在双重连接布置情形中、通过宏链路将局域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宏基站的装置或者用于通过局域链路将宏缓冲状态报告传输至局域接入点的装置。
112.根据权利要求1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第一测量事件,表示服务小区比绝对阈值好;第二测量事件,表示服务小区比绝对阈值差;第三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变成比主要小区好的偏移量;第四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比绝对阈值好;第五测量事件,表示主要小区比绝对阈值1差并且相邻小区比另一个绝对阈值2好;第六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变成比服务小区好的偏移量;第七测量事件,表示相邻小区比绝对阈值好;以及第八测量事件,表示主要小区比绝对阈值1差并且相邻小区比另一绝对阈值2好。
113.根据权利要求1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无线电链路故障触发,适于表示所述宏链路或所述局域链路的无线电链路故障,
其中,响应于局域链路故障的指示,通过所述宏链路由所述宏基站接收局域缓冲状态报告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或者响应于宏链路故障的指示,通过所述局域链路由所述局域接入点接收宏缓冲状态报告,
其中,所述宏基站或所述局域接入点选择性地引导用户设备通过操作无线电链路执行无线电资源控制建立程序。
114.根据权利要求112或113所述的设备,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多个逻辑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或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组是高优先级逻辑信道并且所述宏链路具有低通信量负荷,则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至所述宏链路。
115.根据权利要求114所述的设备,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所述局域链路具有低通信量负荷,则所述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为继续停留在局域链路上。
116.根据权利要求114或115所述的设备,其中,如果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表示与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数据存储容量不超过预定的数据存储阈值,则所述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或一个或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组被引导至所述宏链路。
117.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预定的数据存储阈值小于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25%的容量、小于所述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50%的容量或者小于所述可用的本地缓冲存储器的75%的容量。
118.根据权利要求117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宏基站或局域接入点中发送缓冲条件请求,所述缓冲条件请求适于引导用户设备回报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和/或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
并且由所述宏基站或所述局域接入点接收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和/或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
119.根据权利要求118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发送适于启用或禁用交叉链路缓冲状态触发的启用/禁用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
120.根据权利要求119所述的设备,其中,启用/禁用的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是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或上行链路时分多路复用模式。
121.根据权利要求12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交叉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触发包括:
宏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短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宏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以及
宏链路和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
其中,所述宏链路和局域链路长缓冲状态报告逻辑信道识别适于使得所述宏链路缓冲状态报告或所述局域链路缓冲状态报告被设置在头三个字节或随后的三个字节内。
122.根据权利要求121所述的设备,其中,当存在在填充服务链路之后可用的可用填充位时,通过交叉链路填充非服务链路的方式,进一步填充所述宏链路缓冲状态报告以及局域缓冲状态报告,所述交叉链路填充包括:
仅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仅针对所述非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和所述非服务链路填充长缓冲状态报告;
针对所述服务链路填充短/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然后,针对另一链路填充短/缩短的缓冲状态报告,
其中,所述服务链路或所述非服务链路是所述宏链路或所述局域链路。
123.根据权利要求12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长缓冲状态报告在包含属于所述服务链路和非服务链路的信息的媒介访问控制控制元件内实现,并且针对设置在至少一个或多个八进制内的每个缓冲状态报告分配多个缓冲区范围。
12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设备,其中,通过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增强数据速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化网络、公共安全网络或第一响应器网络,在第一载波频率上接收和发送所述局域缓冲状态报告,并且在第二载波频率上接收和发送所述宏缓冲状态报告。
CN201380070049.8A 2013-01-10 2013-01-18 用于双重连接的缓冲状态报告 Pending CN1049197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80070049.8A CN104919741A (zh) 2013-01-10 2013-01-18 用于双重连接的缓冲状态报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13/070314 2013-01-10
CN2013070314 2013-01-10
CN201380070049.8A CN104919741A (zh) 2013-01-10 2013-01-18 用于双重连接的缓冲状态报告
PCT/CN2013/070650 WO2014107917A1 (en) 2013-01-10 2013-01-18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for dual connec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9741A true CN104919741A (zh) 2015-09-16

Family

ID=54087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0049.8A Pending CN104919741A (zh) 2013-01-10 2013-01-18 用于双重连接的缓冲状态报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19741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06253A1 (zh) * 2016-07-04 2018-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7911837A (zh) * 2017-11-24 2018-04-13 北京泰德东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窄带物联网终状态缓存报告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9076366A (zh) * 2015-10-01 2018-12-2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小区范围扩展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测量控制
CN109314986A (zh) * 2016-10-19 2019-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缓存状态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CN114208228A (zh) * 2019-07-31 2022-03-1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与bsr有关地操作ue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150957A1 (zh) * 2021-01-12 2022-07-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缓存数据信息发送、缓存数据信息接收装置和方法
WO2023130430A1 (en) * 2022-01-10 2023-07-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domain compression considerations for accumul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3460A (zh) * 2003-10-03 2006-09-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使用用户设备缓冲区占用率作为选择标准的软切换中的小区选择
CN101483918A (zh) * 2008-01-08 2009-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及其装置
CN101686577A (zh) * 2008-09-23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触发缓存区状态报告的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2045851A (zh) * 2011-01-25 2011-05-0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中继网络中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US20120140743A1 (en) * 2010-12-03 2012-06-0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performing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arrier aggregation
US20120281544A1 (en) * 2010-11-05 2012-11-0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obility For Multipoint Operatio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3460A (zh) * 2003-10-03 2006-09-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使用用户设备缓冲区占用率作为选择标准的软切换中的小区选择
CN101483918A (zh) * 2008-01-08 2009-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发送方法及其装置
CN101686577A (zh) * 2008-09-23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触发缓存区状态报告的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US20120281544A1 (en) * 2010-11-05 2012-11-0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obility For Multipoint Operations
US20120140743A1 (en) * 2010-12-03 2012-06-0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performing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2045851A (zh) * 2011-01-25 2011-05-0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中继网络中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6366A (zh) * 2015-10-01 2018-12-2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小区范围扩展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测量控制
CN109076366B (zh) * 2015-10-01 2021-12-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小区范围扩展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测量控制
WO2018006253A1 (zh) * 2016-07-04 2018-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US10624146B2 (en) 2016-07-04 2020-04-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adio link failure handling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9314986A (zh) * 2016-10-19 2019-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缓存状态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US10945155B2 (en) 2016-10-19 2021-03-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uffer status report
CN107911837A (zh) * 2017-11-24 2018-04-13 北京泰德东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窄带物联网终状态缓存报告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14208228A (zh) * 2019-07-31 2022-03-1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与bsr有关地操作ue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150957A1 (zh) * 2021-01-12 2022-07-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缓存数据信息发送、缓存数据信息接收装置和方法
WO2023130430A1 (en) * 2022-01-10 2023-07-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domain compression considerations for accumul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9789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ity enhancements
CN105848222B (zh) 用于切换的方法和基站设备
US11116029B2 (en)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network entity,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therefor
US8954086B2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a measurement procedure in LTE-A (long-term evolution advanced) system
US107986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of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ual connectivity
US9191098B2 (en) Capability reporting for relay node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230247505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terminal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US20150358838A1 (en)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for dual connection
US2023007830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ity enhancements
JP6886400B2 (ja) 通信制御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CN104919741A (zh) 用于双重连接的缓冲状态报告
CN110073692A (zh) 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US1165324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and reporting measurement for LTE/NR interwork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419033B2 (en) Metho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and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JP2020504544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lte/nrインターワーキングのサポートのための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を管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4365140A (zh) 用于卸载回程业务的方法和设备
CN104041118A (zh) 无线网络中的高速切换
CN102238757B (zh) 一种通过专用数据无线承载进行前转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2022021758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leasing candidate target cell resources in multi-connectivity operation
CN102752818B (zh) 无线中继节点切换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08373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02892153A (zh) 一种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2752820A (zh) 小区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2752819A (zh) 无线中继节点切换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WO202407400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 iab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443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21443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