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7611A - 一种从公钥基础设施环境到无证书环境的签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从公钥基础设施环境到无证书环境的签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7611A
CN104767611A CN201510223342.4A CN201510223342A CN104767611A CN 104767611 A CN104767611 A CN 104767611A CN 201510223342 A CN201510223342 A CN 201510223342A CN 104767611 A CN104767611 A CN 1047676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vironment
pki
recipient
private key
transmit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233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7611B (zh
Inventor
周才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u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u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u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u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2233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676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67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7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7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76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一种从公钥基础设施环境到无证书环境的签密方法,属于保密通信领域。签密步骤依次为:无证书环境系统初始化;公钥基础设施环境系统初始化;无证书环境接收方密钥生成;公钥基础设施环境发送方密钥生成;公钥基础设施环境的发送方根据系统参数、发送方私钥与公钥、接收方身份与公钥和消息m生成签密文 ,将结果发送给接收方;无证书环境的接收方根据系统参数、发送方公钥、接收方身份与公钥验证签密文的正确性并利用接收方完整私钥解密签密文。本发明可以实现公钥基础设施环境的发送方向无证书环境的接收方发送签密文,为他们提供保密性和认证性服务;并且具有可公开验证的认证性和收发双方无需共用系统公共参数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从公钥基础设施环境到无证书环境的签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公钥基础设施环境到无证书环境的异构签密方法。
背景技术
1976年,Diffie和Hellman提出了公钥密码体制的概念。公钥密码体制相比于对称密码体制有两个显著的优点:密钥分配简单,很容易实现数字签名。公钥密码体制有两个密钥,一个公钥和一个私钥。公钥可以公开,私钥保密。由于公钥与用户身份没有直接关系,所以需要一个可信第三方--认证中心(Certificate Authority,以下简称CA)颁发一个证书来把用户的公钥与其身份信息进行绑定,从而需要建立一套公钥基础设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以下简称PKI)。由于PKI的建立需要高昂的费用,这阻碍了基于PKI的公钥密码体制的广泛使用,使得它只适合于用户数量适中的系统。
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可以降低高昂的公钥管理费用,它是Shamir于1984年在CRYPTO’84中提出的概念。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是先确定用户的公钥,再计算相应的私钥。因而公钥可以取为用户的身份信息,从而省去了公钥证书,降低了公钥管理的费用。但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的私钥必须由可信第三方—私钥生成中心(Private Key Generator,以下简称PKG)产生,不可避免地引起密钥托管问题,即PKG知道所有用户的私钥。所以,它只能适合于对PKG绝对可信的场合应用。
无证书密码体制既可降低公钥的管理费用又可解决密钥托管问题,它是Al-Riyami和Paterson于2003年在ASIACRYPT’2003中提出的概念。无证书密码体制的私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密钥生成中心(KeyGeneration Center,以下简称KGC)生成的部分私钥;另一部分是用户自己选取的一个秘密值。公钥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用户的身份信息;另一部分是秘密值对应的公钥。由于KGC不知道用户的完整私钥,因而解决了密钥托管问题。并且用户的公钥不需要证书,因而降低了公钥的管理费用。
保密性和认证性是信息安全领域里两个基本的安全需求。保密性可以通过加密技术来实现;而认证性可以通过数字签名来实现。当我们同时需要保密性和认证性时,传统做法是“先签名再加密”。签密可以实现在一个逻辑步骤内同时实现加密和签名两项功能,而且其计算代价和通信成本比传统的“先签名再加密”的两步实现要小得多,它是Zheng于1997年在CRYPTO’97中提出的概念。
目前,基于PKI的签密方案、基于身份的签密方案和基于无证书的签密方案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它们都假定用户属于相同的公钥认证环境,即收发双方要么同属于PKI环境、要么同属于基于身份的环境、要么同属于无证书环境。
2010年,Sun和Li提出了一个异构环境的签密方案,该方案的发送方属于PKI环境而接收方属于基于身份的环境,它为属于不同公钥认证环境的用户提供了能进行签密通信的方法。2011年,Huang,Wong和Yang提出两个发送方属于PKI环境而接收方属于基于身份环境的异构签密方案。2013年,Li,Zhang和Takagi提出两个异构环境签密方案,第一个方案的发送方属于PKI环境而接收方属于基于身份的环境,第二个方案的发送方属于基于身份环境而接收方属于PKI环境。同年,Li和Xiong提出一个异构环境的在线/离线签密方案,该方案的发送方属于基于身份的环境而接受方属于PKI环境。
另外,中国专利申请CN103746810A公开了一种发送方属于PKI环境而接收方属于基于身份环境的匿名签密方法。中国专利申请CN103746811A公开了一种发送方属于基于身份环境而接收方属于PKI环境的匿名签密方法。中国专利申请CN104270249A公开了一种发送方属于基于无证书环境而接收方属于基于身份环境的签密方法。中国专利申请CN104301108A公开了一种发送方属于基于身份环境而接收方属于无证书环境的签密方法。
但以上所有异构环境的签密方法都假定收发双方共用相同的系统共用参数,然而由于收发双方属于不同的公钥环境,更普遍和更实际的情况是收发双方使用不同的系统共用参数。而且,若发送方属于PKI环境而接收方属于无证书环境,则以上方法都将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发送方属于PKI环境而接收方属于无证书环境的异构签密方法,并且收发双方的系统公共参数不同。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公钥基础设施环境到无证书环境的签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无证书环境系统初始化:设定无证书环境的系统参数,用于生成接收方的完全私钥和公钥、签密和解签密。
步骤2PKI环境系统初始化:设定PKI环境的系统参数,用于生成发送方的私钥和公钥、签密和解签密。
步骤3无证书环境的接收方密钥生成:接收方B提交自己的身份信息IDB给密钥生成中心KGC,KGC根据系统参数和身份信息IDB生成部分私钥DB并秘密地发送给接收方B。接收方B基于系统参数随机生成一个秘密值xB,计算相应于该秘密值的公钥PKB,并基于秘密值xB和部分私钥DB计算自己的完整私钥。
步骤4PKI环境的发送方密钥生成:发送方A随机选取一个秘密值xA作为私钥,并计算公钥PKA
步骤5签密:发送方根据系统参数、自己的私钥、消息m、自己的公钥和接收方的身份和公钥生成签密文σ。
步骤6解签密:接收方根据系统参数,发送方的公钥和自己的身份与公钥验证签密文σ的正确性,如果正确则接受该签密文σ,然后再使用自己的完整私钥解密出消息m,否则拒绝。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步骤1中无证书环境系统参数设置为:安全参数k1-1为正整数;一个循环加法群G1-1和一个循环乘法群G2-1,两个群的阶都为素数q1-1;一个随机的G1-1的生成元P1-1;一个双线性映射e1:G1-1×G1-1→G2-1;一个安全的散列函数其中{0,1}*表示任意比特长的二进制序列组成的集合,表示去掉单位元所得的加法群;一个随机数作为主私钥,计算Ppub=sP1-1作为主公钥,其中是由所有大于等于1且小于q1-1的正整数组成的有限域;公开系统参数为{e1,G1-1,G2-1,P1-1,Ppub,H1},保密主密钥s;
所述步骤2中PKI环境的系统参数为:安全参数k1-2为正整数;一个循环加法群G1-2和一个循环乘法群G2-2,两个群的阶都为素数q1-2;一个随机的G1-2的生成元P1-2;一个双线性映射e2:G1-2×G1-2→G2-2;两个安全的散列函数H2:{0,1}*→{0,1}l其中{0,1}l表示比特长为l的二进制序列组成的集合,l为预设参数,表示消息的比特长度;公开系统参数为{e2,G1-2,G2-2,l,P1-2,H2,H3};
所述步骤3中无证书环境的接收方密钥生成具体为:密钥生成中心计算接收方B的部分私钥DB=sQB,其中QB=H1(IDB);接收方B随机选取秘密值并设置完整私钥为(DB,xB),计算公钥PKB=xBP1-1,则完整公钥为(QB,PKB);
所述步骤4中PKI环境的发送方密钥生成具体为:发送方A随机选取作为私钥,计算公钥PKA=xAP1-2
所述步骤5中签密具体为:设消息m∈{0,1}l,q=max{q1-1,q1-2},其中max表示取最大值;发送方A随机选取计算U1=rP1-1,U2=rP1-2,T=e(Ppub,QB)r,h=H2(U1,U2,T,rPKB,IDB,PKA),W=xA·H3(U1,U2,V,PKB,IDB),输出σ=(U1,U2,V,W)作为签密文;
所述步骤6中解签密具体为:接收方B验证e(P1-2,W)=e(PKA,H3(U1,U2,V,PKB,IDB))是否成立,不成立则返回⊥表示拒绝;否则恢复消息 m = V ⊕ H 2 ( U 1 , U 2 , e ( U 1 , D B ) , x B U 1 , ID B , PK A ) .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为发送方是基于PKI环境而接收方是无证书环境的用户提供签密服务;
2、发送方和接收方无需共用系统公共参数;
3、实现了可公开验证的认证性,验证等式中的所有参数都是已知的或可计算的,发生纠纷时任何人都能在不泄露任何秘密信息的情况下对签密文进行有效性验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通信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方法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公钥基础设施环境到无证书环境的异构签密方法,本发明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1、无证书环境系统初始化。
安全参数k1-1为整数,生成元为P1-1的一个加法循环群G1-1和一个乘法循环群G2-1,两个群的阶都为素数q1-1。e1:G1-1×G1-1→G2-1为一个双线性映射。定义安全的Hash函数其中{0,1}*表示任意比特长的二进制序列组成的集合,表示去掉单位元所得到的加法群。密钥生成中心KGC随机选取作为主私钥,计算Ppub=sP1-1作为主公钥,其中是由所有大于等于1且小于q1-1的正整数组成的有限域。公开系统参数为{e1,G1-1,G2-1,P1-1,Ppub,H1},保密主密钥s。
步骤2、PKI环境系统初始化。
安全参数k1-2为整数,生成元为P1-2的一个加法循环群G1-2和一个乘法循环群G2-2,两个群的阶都为素数q1-2。e2:G1-2×G1-2→G2-2为一个双线性映射。定义两个安全的Hash函数H2:{0,1}*→{0,1}l其中{0,1}l表示比特长为l的二进制序列组成的集合,l为预设参数,表示消息m的比特长度。认证中心CA公开系统参数为{e2,G1-2,G2-2,l,P1-2,H2,H3}。
步骤3、无证书环境的接收方密钥生成。
KGC计算接收方B的部分私钥DB=sQB,其中QB=H1(IDB)。接收方B随机选取秘密值计算公钥PKB=xBP1-1,则接收方B的完整私钥为(DB,xB),完整公钥为(IDB,PKB)。
步骤4、PKI环境的发送方密钥生成。
发送方A随机选取作为私钥,计算公钥PKA=xAP1-2
步骤5、签密。
假设PKI环境的发送方A想要给无证书环境的接收方B发送签密消息,设消息m∈{0,1}l,q=max{q1-1,q1-2},其中max表示取最大值。发送方A随机选取计算U1=rP1-1,U2=rP1-2,T=e(Ppub,QB)r,h=H2(U1,U2,T,rPKB,IDB,PKA),W=xA·H3(U1,U2,V,PKB,IDB),输出σ=(U1,U2,V,W)作为签密文,其中表示异或运算。
步骤6、解签密。
接收方B验证e(P1-2,W)=e(PKA,H3(U1,U2,V,PKB,IDB))是否成立,不成立则返回⊥表示拒绝;否则恢复消息 m = V ⊕ H 2 ( U 1 , U 2 , e ( U 1 , D B ) , x B U 1 , ID B , PK A ) .
本发明使得PKI环境的发送方可以向无证书环境的接收方发送签密消息;发送方和接收方无需共用系统公共参数;实现了可公开验证的认证性,发生纠纷时任何人都能在不泄露任何秘密信息的情况下对签密文进行有效性验证。

Claims (2)

1.一种从公钥基础设施环境到无证书环境的签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无证书环境系统初始化:设定无证书环境的系统参数,用于生成接收方的完全私钥和公钥、签密和解签密;
步骤2、公钥基础设施环境系统初始化:设定公钥基础设施环境的系统参数,用于生成发送方的私钥和公钥、签密和解签密;
步骤3、无证书环境的接收方密钥生成:接收方B提交自己的身份信息IDB给密钥生成中心KGC,KGC根据系统参数和身份信息IDB生成部分私钥DB并秘密地发送给接收方B;接收方B基于系统参数随机生成一个秘密值xB,计算相应于该秘密值的公钥PKB,并基于秘密值xB和部分私钥DB计算自己的完整私钥;
步骤4、公钥基础设施环境的发送方密钥生成:发送方A随机选取一个秘密值xA作为私钥,并计算公钥PKA
步骤5、签密:发送方根据系统参数、自己的私钥、消息m、自己的公钥和接收方的身份和公钥生成签密文σ;
步骤6、解签密:接收方根据系统参数,发送方的公钥和自己的身份与公钥验证签密文σ的正确性,如果正确则接受该签密文σ,然后再使用自己的完整私钥解密出消息m,否则拒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从公钥基础设施环境到无证书环境的签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无证书环境系统参数设置为:安全参数k1-1为正整数;一个循环加法群G1-1和一个循环乘法群G2-1,两个群的阶都为素数q1-1;一个随机的G1-1的生成元P1-1;一个双线性映射e1:G1-1×G1-1→G2-1;一个安全的散列函数其中{0,1}*表示任意比特长的二进制序列组成的集合,表示去掉单位元所得的加法群;一个随机数作为主私钥,计算Ppub=sP1-1作为主公钥,其中是由所有大于等于1且小于q1-1的正整数组成的有限域;公开系统参数为{e1,G1-1,G2-1,P1-1,Ppub,H1},保密主密钥s;
所述步骤2中公钥基础设施环境的系统参数为:安全参数k1-2为正整数;一个循环加法群G1-2和一个循环乘法群G2-2,两个群的阶都为素数q1-2;一个随机的G1-2的生成元P1-2;一个双线性映射e2:G1-2×G1-2→G2-2;两个安全的散列函数H2:{0,1}*→{0,1}l其中{0,1}l表示比特长为l的二进制序列组成的集合,l为预设参数,表示消息的比特长度;公开系统参数为{e2,G1-2,G2-2,l,P1-2,H2,H3};
所述步骤3无证书环境的接收方密钥生成具体为:密钥生成中心计算接收方B的部分私钥DB=sQB,其中QB=H1(IDB);接收方B随机选取秘密值并设置完整私钥为(DB,xB),计算公钥PKB=xBP1-1,则完整公钥为(QB,PKB);
所述步骤4公钥基础设施环境的发送方密钥生成具体为:发送方A随机选取作为私钥,计算公钥PKA=xAP1-2
所述步骤5签密具体为:设消息m∈{0,1}l,q=max{q1-1,q1-2},其中max表示取最大值;发送方A随机选取计算U1=rP1-1,U2=rP1-2,T=e(Ppub,QB)r,h=H2(U1,U2,T,rPKB,IDB,PKA),W=xA·H3(U1,U2,V,PKB,IDB),输出σ=(U1,U2,V,W)作为签密文;
所述步骤6解签密具体为:接收方B验证e(P1-2,W)=e(PKA,H3(U1,U2,V,PKB,IDB))是否成立,不成立则返回⊥表示拒绝;否则恢复消息 m = V ⊕ H 2 ( U 1 , U 2 , e ( U 1 , D B ) , x B U 1 , ID B , PK A ) .
CN201510223342.4A 2015-05-05 2015-05-05 一种从公钥基础设施环境到无证书环境的签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676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3342.4A CN104767611B (zh) 2015-05-05 2015-05-05 一种从公钥基础设施环境到无证书环境的签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3342.4A CN104767611B (zh) 2015-05-05 2015-05-05 一种从公钥基础设施环境到无证书环境的签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7611A true CN104767611A (zh) 2015-07-08
CN104767611B CN104767611B (zh) 2017-10-24

Family

ID=53649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2334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67611B (zh) 2015-05-05 2015-05-05 一种从公钥基础设施环境到无证书环境的签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67611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7205A (zh) * 2015-08-05 2015-12-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无证书的基于层次身份基的认证密钥协商方法和协商系统
CN106897879A (zh) * 2017-03-06 2017-06-27 广东工业大学 基于pki‑clc异构聚合签密算法的区块链加密方法
CN107248909A (zh) * 2017-03-16 2017-10-13 北京百旺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m2算法的无证书安全签名方法
CN108449326A (zh) * 2018-02-27 2018-08-24 淮阴工学院 一种异构可否认的认证方法和系统
CN109412815A (zh) * 2018-11-13 2019-03-01 南昌大学 一种实现跨域安全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14024683A (zh) * 2021-09-28 2022-02-08 淮阴工学院 一种从clc环境到pki环境的在线离线签密方法
CN114285546A (zh) * 2021-11-24 2022-04-05 淮阴工学院 一种可用于车载自组网络中的异构签密通信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98824A1 (en) * 2004-10-28 2006-05-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hort-term private keys in public key-cryptographic systems
CN104270249A (zh) * 2014-09-23 2015-01-0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从无证书环境到基于身份环境的签密方法
CN104301108A (zh) * 2014-09-23 2015-01-2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从基于身份环境到无证书环境的签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98824A1 (en) * 2004-10-28 2006-05-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hort-term private keys in public key-cryptographic systems
CN104270249A (zh) * 2014-09-23 2015-01-0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从无证书环境到基于身份环境的签密方法
CN104301108A (zh) * 2014-09-23 2015-01-2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从基于身份环境到无证书环境的签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鸣: "无证书签密方案的分析与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7205A (zh) * 2015-08-05 2015-12-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无证书的基于层次身份基的认证密钥协商方法和协商系统
CN105187205B (zh) * 2015-08-05 2018-05-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无证书的基于层次身份基的认证密钥协商方法和协商系统
CN106897879A (zh) * 2017-03-06 2017-06-27 广东工业大学 基于pki‑clc异构聚合签密算法的区块链加密方法
CN107248909A (zh) * 2017-03-16 2017-10-13 北京百旺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m2算法的无证书安全签名方法
CN108449326A (zh) * 2018-02-27 2018-08-24 淮阴工学院 一种异构可否认的认证方法和系统
CN108449326B (zh) * 2018-02-27 2021-03-16 淮阴工学院 一种异构可否认的认证方法和系统
CN109412815A (zh) * 2018-11-13 2019-03-01 南昌大学 一种实现跨域安全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9412815B (zh) * 2018-11-13 2020-04-24 南昌大学 一种实现跨域安全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14024683A (zh) * 2021-09-28 2022-02-08 淮阴工学院 一种从clc环境到pki环境的在线离线签密方法
CN114024683B (zh) * 2021-09-28 2024-03-26 淮阴工学院 一种从clc环境到pki环境的在线离线签密方法
CN114285546A (zh) * 2021-11-24 2022-04-05 淮阴工学院 一种可用于车载自组网络中的异构签密通信方法
CN114285546B (zh) * 2021-11-24 2023-12-12 淮阴工学院 一种可用于车载自组网络中的异构签密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7611B (zh) 2017-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73639B (zh) 一种基于sm9签名算法的两方合作签名方法
CN107707358B (zh) 一种ec-kcdsa数字签名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7733648B (zh) 一种基于身份的rsa数字签名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4767612A (zh) 一种从无证书环境到公钥基础设施环境的签密方法
CN104821880B (zh) 一种无证书广义代理签密方法
CN101594228B (zh) 证书公钥系统与身份公钥系统之间的认证加密方法
CN102523093B (zh) 一种带标签的基于证书密钥封装方法及系统
CN104767611B (zh) 一种从公钥基础设施环境到无证书环境的签密方法
CN103746811B (zh) 从身份公钥系统到证书公钥系统的匿名签密方法
CN104539423A (zh) 一种无双线性对运算的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的实现方法
CN110120939B (zh) 一种基于异构系统的可否认认证的加密方法和系统
CN101667913B (zh) 基于对称加密的认证加密方法及加密系统
CN104393996B (zh) 一种基于无证书的签密方法和系统
CN107425971B (zh) 无证书的数据加/解密方法和装置、终端
CN104168114A (zh) 一种分布式的基于(k,n)门限证书加密方法及系统
EP2792098B1 (en) Group encryp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CN104301108A (zh) 一种从基于身份环境到无证书环境的签密方法
CN106713349B (zh) 一种能抵抗选择密文攻击的群组间代理重加密方法
CN105763528A (zh) 一种混合机制下多重接受者匿名的加密装置
Wei et al. Remove key escrow from the BF and Gentry identity-based encryption with non-interactive key generation
CN103746810B (zh) 从证书公钥系统到身份公钥系统的匿名签密方法
CN105978687B (zh) 一种标准模型中素数阶下基于身份匿名广播加密方法
CN108055134B (zh) 椭圆曲线点数乘及配对运算的协同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7682158B (zh) 一种可托管的认证加密方法
CN102299795A (zh) 基于身份的签密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4

Termination date: 2019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