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4630B - 一种网络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处理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处理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4630B
CN104754630B CN201310752447.XA CN201310752447A CN104754630B CN 104754630 B CN104754630 B CN 104754630B CN 201310752447 A CN201310752447 A CN 201310752447A CN 104754630 B CN104754630 B CN 1047546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mr
measurement report
tcp
tim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524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54630A (zh
Inventor
谢银祥
李斌
叶建涛
陈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5244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546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54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4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546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46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处理平台,所述方法包括:监控业务的传输层流,按照预设周期生成所述业务对应的传输控制协议测量报告TMR,所述TMR包括往返时延测量报告、丢包测量报告、零窗口测量报告、传输控制协议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个;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生成的至少一个TMR发送给处理平台,以使所述处理平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TMR进行网络质量评估。本发明的网络质量评估装置与处理平台相互配合即可实现小范围的网络质量评估,提高了问题网络的精准定位以及网络质量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处理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络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处理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宽带和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用户应用的业务类型日益丰富,对网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主要通过KQI(Key Quality Indicator,关键质量指示)来进行网络质量评估,这种方式必须结合用户业务进行网络质量评估,也就是说,只能评估网络在业务持续时间段内的性能,且KQI评估结果针对的是整个业务过程。
考虑到无线网络的质量可能会随着位置的变化而不同,且用户业务又常在移动过程中完成的,如用户在乘坐地铁时通过智能终端观看视频,那么视频业务就是在移动过程中进行的;或者用户边走边通过智能终端发送邮件,那么邮件业务也是在移动过程中进行的。针对这种在移动过程中完成的业务来说,利用KQI评估网络质量时就存在以下问题:
1.因为KQI评估结果针对的是整个业务,也即一个业务产生一个KQI,如此,在评估结果表示网络质量较差时,无法对问题网络进行精准定位。
2.因为KQI评估结果针对的是整个业务,可能会出现平均化处理后掩盖网络问题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处理平台,用以实现小范围的网络质量评估,提高问题网络的精准定位以及网络质量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质量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监控业务的传输层流,按照预设周期生成所述业务对应的传输控制协议测量报告TMR,所述TMR包括往返时延测量报告、丢包测量报告、零窗口测量报告、传输控制协议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个;
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生成的至少一个TMR发送给处理平台,以使所述处理平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TMR进行网络质量评估。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所述业务对应的TMR,包括:
根据三次握手时间生成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
根据ACK数据包以及所述ACK数据包对应的数据生成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
根据上游丢包次数以及下游丢包次数生成所述丢包测量报告;
根据终端缓存空间满窗口的次数生成所述零窗口测量报告。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三次握手时间生成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包括:
采集到TCP流数据包之后,获取该TCP流的五元组信息;
如果所述TCP流数据包为第一次握手消息包,则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第一次握手消息包对应的时间T1,并返回执行所述采集TCP流数据包的步骤直至到达所述预设周期;
如果所述TCP流数据包为第二次握手消息包,则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第二次握手消息包对应的时间T2,以及第二次握手时延(T2-T1),并返回执行所述采集TCP流数据包的步骤直至到达所述预设周期;
如果所述TCP流数据包为第三次握手消息包,则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第三次握手消息包对应的时间T3,以及第三次握手时延(T3-T2),并返回执行所述采集TCP流数据包的步骤直至到达所述预设周期;
在所述预设周期到达后,利用所述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的信息生成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ACK数据包以及所述ACK数据包对应的数据生成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包括:
采集到TCP流数据包之后,获取该TCP流的五元组信息;
如果所述TCP流数据包为ACK数据包,则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ACK数据包对应的时间T5;
查找所述ACK数据包对应的数据,并获取所述数据对应的时间T4,计算本次时延(T5-T4);
当本次时延大于预设时延时,将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的时延次数加1;
判断所述预设周期是否到达,如果未到达,则返回执行所述采集TCP流数据包的步骤;如果已到达,则利用所述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的信息生成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质量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处理平台接收至少一个传输控制协议测量报告TMR,所述TMR包括往返时延测量报告、丢包测量报告、零窗口测量报告、传输控制协议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处理平台根据业务信息或位置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TMR中选取出至少一个待用TMR;
所述处理平台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待用TMR进行网络质量评估。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业务信息选取所述待用TMR,包括:
所述处理平台从业务话单中获取业务信息,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五元组信息、业务开始时间和业务结束时间;
所述处理平台获取每个TMR包含的五元组信息、报告开始时间和报告结束时间;
所述处理平台将具有相同五元组信息,且报告开始时间不小于业务开始时间、报告结束时间不大于业务结束时间的TMR确定为待用TMR。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业务持续时间段内按照预设周期获取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平台,所述预设周期与生成所述业务对应的TMR的预设周期相同;则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TMR中选取至少一个所述待用TMR,包括:
所述处理平台查找每个TMR对应的开始位置信息和结束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平台将所述开始位置信息和结束位置信息均位于预设范围内的TMR确定为待用TMR。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种或者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评估结果表示所述网络质量差,则
所述处理平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待用TMR确定故障发生点。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平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待用TMR确定故障发生点,包括:
按照以下方式逐个判断每个待用TMR:
如果所述零窗口测量报告表示满窗口的次数大于第一预设次数,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终端;
如果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表示第二次握手时延大于第一预设时延,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核心网侧;
如果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表示第三次握手时延大于第二预设时延,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无线侧;
如果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表示下行时延大于第三预设时延,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无线侧;
如果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表示上行时延大于第四预设时延,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核心网侧;
如果所述丢包测量报告表示下游丢包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次数,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无线侧;
如果所述丢包测量报告表示上游丢包次数大于第三预设次数,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核心网侧。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质量评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报告生成单元,用于监控业务的传输层流,按照预设周期生成所述业务对应的至少一个传输控制协议测量报告TMR,所述TMR包括往返时延测量报告、丢包测量报告、零窗口测量报告、传输控制协议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个;
发送单元,用于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将所述报告生成单元生成的至少一个TMR发送给处理平台,以使所述处理平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TMR进行网络质量评估。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报告生成单元包括:
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根据三次握手时间生成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
往返时延测量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根据ACK数据包以及所述ACK数据包对应的数据生成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
丢包测量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根据上游丢包次数以及下游丢包次数生成所述丢包测量报告;
零窗口测量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终端缓存空间满窗口的次数生成所述零窗口测量报告。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采集单元,用于在预设周期到达之前采集到TCP流数据包,并获取该TCP流的五元组信息;
第一记录单元,用于在所述TCP流数据包为第一次握手消息包时,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第一次握手消息包对应的时间T1,并通知所述第一采集单元继续采集TCP流数据包;
第二记录单元,用于在所述TCP流数据包为第二次握手消息包时,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第二次握手消息包对应的时间T2,以及第二次握手时延(T2-T1),并通知所述第一采集单元继续采集TCP流数据包;
第三记录单元,用于在所述TCP流数据包为第三次握手消息包时,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第三次握手消息包对应的时间T3,以及第三次握手时延(T3-T2),并通知所述第一采集单元继续采集TCP流数据包;
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生成子单元,用于在所述预设周期到达后,利用所述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的信息生成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生成单元包括:
第二采集单元,用于在预设周期到达之前采集到TCP流数据包,并获取该TCP流的五元组信息;
第四记录单元,用于在所述TCP流数据包为ACK数据包时,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ACK数据包对应的时间T5;
查找单元,用于查找所述ACK数据包对应的数据,并获取所述数据对应的时间T4,计算本次时延(T5-T4);
第五记录单元,用于在本次时延大于预设时延时,将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的时延次数加1;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预设周期是否到达,如果未到达,则通知所述第二采集单元继续采集TCP流数据包;
往返时延测量报告生成子单元,用于在所述预设周期到达后,利用所述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的信息生成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平台,所述处理平台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传输控制协议测量报告TMR,所述TMR包括往返时延测量报告、丢包测量报告、零窗口测量报告、传输控制协议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个;
选取单元,用于根据业务信息或位置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TMR中选取出至少一个待用TMR;
评估单元,用于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待用TMR进行网络质量评估。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选取单元包括:
业务信息获取单元,用于从业务话单中获取业务信息,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五元组信息、业务开始时间和业务结束时间;
报告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个TMR包含的五元组信息、报告开始时间和报告结束时间;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将具有相同五元组信息,且报告开始时间不小于业务开始时间、报告结束时间不大于业务结束时间的TMR确定为待用TMR。
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业务持续时间段内按照预设周期获取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平台,所述预设周期与生成所述业务对应的TMR的预设周期相同;则所述选取单元包括:
位置查找单元,用于查找每个TMR对应的开始位置信息和结束位置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开始位置信息和结束位置信息均位于预设范围内的TMR确定为待用TMR。
结合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一种或者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平台还包括:
故障发生点确定单元,用于在评估结果表示所述网络质量差时,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待用TMR确定故障发生点。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故障发生点确定单元按照以下方式逐个判断每个待用TMR:
如果所述零窗口测量报告表示满窗口的次数大于第一预设次数,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终端;
如果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表示第二次握手时延大于第一预设时延,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核心网侧;
如果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表示第三次握手时延大于第二预设时延,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无线侧;
如果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表示下行时延大于第三预设时延,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无线侧;
如果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表示上行时延大于第四预设时延,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核心网侧;
如果所述丢包测量报告表示下游丢包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次数,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无线侧;
如果所述丢包测量报告表示上游丢包次数大于第三预设次数,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核心网侧。
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处理平台,在业务持续时间段内生成多个与该业务相对应的TMR,并上报至处理平台。在需要结合业务进行网络质量评估时,处理平台可从其接收到的所有TMR中选取出与业务信息相关联的待用TMR,利用待用TMR实现对业务的分段网络质量评估,避免评估过程中的平均化处理,就可提高网络质量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另外,在需要结合位置进行网络质量评估时,处理平台还可从其接收到的所有TMR中选取出与位置信息相关联的待用TMR,利用待用TMR实现对指定区域的网络质量评估,实现网络质量的小范围评估,就可在网络质量较差时进行问题网络的精准定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TMR生成设备侧的网络质量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往返时延测量报告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处理平台的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业务信息选取待用TMR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位置信息选取待用TMR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处理平台的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质量评估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生成单元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往返时延测量报告生成单元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处理平台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选取单元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选取单元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处理平台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质量评估装置的硬件构成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处理平台的硬件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质量评估方案提出了一个全新概念传输控制协议测量报告TMR(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Measurement Report),在业务持续时间段内,每隔预设周期生成一个TMR,并在满足条件时通过TCP传输信道将TMR发送至处理平台。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业务来说,其可能不止对应有一个TMR(当然,在业务持续时间较短时,也可能只生成一个TMR),如此,就可分别利用每个TMR对网络质量进行分段评估,获得网络在小范围内的质量评估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能生成TMR的设备可以是终端、基站NodeB、网元RNC(RadioNetwork Controller),具体地,可以通过这些设备上的数据业务抓取获得,或者还可由这些设备到传输路径中复制获得,本发明对此可不做具体限定。为了方便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将可生成TMR的设备统称为TMR生成设备。
处理平台是在现有网络构架的基础上新增的设备,可根据实际需要被设置在终端、NodeB、RNC上,本发明对此亦不做具体限定。处理平台主要用于根据TMR生成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TMR进行网络质量评估,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评估过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业务进行的网络质量评估;一种是针对位置进行的网络质量评估,此处暂不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平台优选利用多个TMR进行网络质量评估,即主要针对持续时间较长的业务进行网络质量评估。当然,在业务持续时间较短,或者满足预设条件的TMR较少时,本发明方案仍可适用。
下面先从TMR生成设备侧出发对本发明的网络质量评估过程进行解释说明。
参见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TMR生成设备侧的网络质量评估方法的流程图,可包括:
步骤101,监控业务的传输层流,按照预设周期生成所述业务对应的传输控制协议测量报告TMR(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Measurement Report),所述TMR包括往返时延测量报告、丢包测量报告、零窗口测量报告、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三次握手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个。
为了方便处理平台根据TMR进行网络质量评估和故障发生点定界,TMR至少应包括以下一项信息:
(1)往返时延测量报告
往返时延RTT(Round-Trip Time)是判断网络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网络拥塞程度的变化。往返时延测量报告主要包括:
上行数据传输时延,即上行RTT,也就是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消息后,服务器向终端进行反馈确认的时间。如果该时延过长,则说明核心网侧存在故障。
下行数据传输时延,即下行RTT,也就是服务器向终端发送消息后,终端向服务器进行反馈确认的时间。如果该时延过长,则说明无线侧存在故障。
需要说明的是,以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为例,核心网侧可包含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网关GPRS支持节点)、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GPRS服务支持节点)、SP(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方)服务器、及之间的传输路径,无线侧可包含RNC、NodeB、终端、及之间的传输路径。
(2)丢包测量报告
网络丢包可能是由物理线路故障、网络拥塞、路由信息错误等原因引起的,可以根据上游丢包次数以及下游丢包次数生成丢包测量报告(或者,还可根据上游丢包率和下游丢包率生成丢包测量报告)。若上游丢包次数过多(或上游丢包率过高),则说明核心网侧存在故障,若下游丢包次数过多(或下游丢包率过高),则说明无线侧存在故障。
需要说明的是,上游和下游主要是根据处理平台设置的位置划分的,处理平台到SP的方向被划分为上游,处理平台到终端的方向被划分为下游。以处理平台设置在RNC上为例,RNC至SP之间称为上游,RNC至终端之间称为下游。
(3)零窗口测量报告
零窗口测量主要是根据终端缓存空间满窗口的次数生成的。终端具有一个缓存空间,需要终端处理的信息先存放在缓存空间中,若终端出现故障不能及时处理缓存空间中的信息,就会出现满窗口情况,故可通过满窗口次数来反映终端正常与否。
(4)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
为了实现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可靠连接,可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服务,本发明中的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主要包括两个时间差:一个是第二次握手与第一次握手之间的时间差(下文中称为第二次握手时延),一个是第三次握手与第二次握手之间的时间差(下文中称为第三次握手时延)。此处暂不详述生成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的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预设周期越短,评估结果针对的网络覆盖范围就越小,相应地计算量就越大,因此,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预设周期。作为一种示例,可将预设周期设置为12s,本发明对此可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102,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生成的至少一个TMR发送给处理平台,以使所述处理平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TMR进行网络质量评估。
从业务开始之时起,TMR生成设备就会按照预设周期不间断的生成TMR,直至业务结束时停止生成(如果业务结束时距离上一次生成TMR的时间不到一个预设周期,则可针对该较小时间段生成一个TMR,或者丢弃该较小时间段的信息不生成TMR,本发明对此可不做限定),然后将满足预设条件的TMR发送至处理平台。其中,预设条件可以体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TMR生成设备按预设周期向处理平台发送TMR,即在预设周期到达后就向平台上报TMR。仍以上述预设周期为12s为例,也就是说,TMR生成设备每隔12s生成一个TMR后就立即发送给处理平台,即TMR生成设备上报TMR的频度为12s。
一种是,只有在测量结果符合预设门限时,TMR生成设备才将对应的TMR上报给处理平台,也即TMR生成设备不会将其生成的所有TMR上报至处理平台,预设门限可体现为以下至少一项:
(1)满窗口的次数大于第一预设次数,则上报TMR。
(2)第二次握手时延大于第一预设时延,则上报TMR。
(3)第三次握手时延大于第二预设时延,则上报TMR。
(4)下行RTT大于第三预设时延,则上报TMR。
(5)上行RTT大于第四预设时延,则上报TMR。
(6)下游丢包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次数,或者还可定义为下游丢包率大于第一阈值,则上报TMR。
(7)上游丢包次数大于第三预设次数,或者还可定义为上游丢包率大于第二阈值,则上报TMR。
预设门限可体现为至少一项可以理解为:
如果预设门限体现为(2),就说明只要TMR的第二次握手时延大于第一预设时延就向处理平台上报本TMR,如果第二次握手时延不大于第一预设时延,即使该TMR满足其它预设门限亦不上报。
如果预设门限体现为(1)(2),就说明只有TMR的满窗口次数大于第一预设次数、且第二次握手时延大于第一预设时延时,才向处理平台上报本TMR,其它情况均不上报。
需要说明的是,可根据实际网络分析需要,从上述7项情况中选取合适的预设门限,作为判断是否上报TMR的预设条件。
TMR生成设备按照本发明上述方案,在业务开始时就实时监控传输层的数据流,并根据监控结果不间断的按照预设周期生成一个个的TMR上报给处理平台,供处理平台评估网络质量时使用。如此,一个业务就可对应多个TMR,就为本发明解决现有评估过程定位不精准以及评估结果准确性低等问题提供了技术基础。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的过程进行解释说明。具体可参见图2所示流程图,可包括:
步骤201,采集到TCP流数据包之后,获取该TCP流的五元组信息;
步骤202,如果所述TCP流数据包为第一次握手消息包,则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第一次握手消息包对应的时间T1,并返回执行所述采集TCP流数据包的步骤直至到达所述预设周期;
步骤203,如果所述TCP流数据包为第二次握手消息包,则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第二次握手消息包对应的时间T2,以及第二次握手时延(T2-T1),并返回执行所述采集TCP流数据包的步骤直至到达所述预设周期;
步骤204,如果所述TCP流数据包为第三次握手消息包,则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第三次握手消息包对应的时间T3,以及第三次握手时延(T3-T2),并返回执行所述采集TCP流数据包的步骤直至到达所述预设周期;
步骤205,在所述预设周期到达后,利用所述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的信息生成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
在业务开始之时起,TMR生成设备就开始实时监控业务的传输层流,在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接口上采集数据包,然后判断采集到的数据包是否为TCP流数据包,如果不是,则丢弃不处理,并继续从接口上采集数据包。
如果采集到的数据包为TCP流数据包,则继续判断该TCP流对应的TMR是否已存在(主要是通过五元组信息判断),如果不存在,则创建TMR并执行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生成步骤。
如果已存在(以预设周期12s为例,一个TMR应包含12s时间段的信息,因此,除了在预设周期开始时刻,即创建TMR时采集的TCP流数据包之外,对于预设周期的其它时刻采集到的TCP流数据包来说,均已存在该TCP流对应的TMR),则继续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如果满足,则将该TMR上报至处理平台,如果不满足,则执行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生成步骤。
在生成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时,采集到TCP流数据包,并进行上述判断之后,即可按照以下方式生成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具体可分为三种情况:
情况一,TCP流数据包为第一次握手消息包SYN(synchronization),此时若不存在TMR,则可根据TCP流的五元组信息(终端IP地址ue ip、服务器IP地址Server ip、终端端口ue port、服务器端口server port、传输层协议类型)创建一个TCP周期事件,并在TCP周期事件中记录采集到SYN的时间T1,该时间亦是预设周期开始计时的时间。若已存在TMR,则可根据五元组信息找到对应TMR,并在TCP周期事件中记录采集到SYN的时间T1。
情况二,TCP流数据包为第二次握手消息包SYN ACK,如果TCP流数据包为SYN ACK,则说明此时必然已存在TMR,故可根据五元组信息找到对应TMR,在TCP周期事件中记录采集到SYN ACK的时间T2,并计算第二次握手时延(T2-T1)。
情况三,TCP流数据包为第三次握手消息包SYN ACK的ACK,如果TCP流数据包为SYNACK的ACK,则说明此时必然已存在TMR,故可根据五元组信息找到对应TMR,在TCP周期事件中记录采集到SYN ACK的ACK的时间T3,并计算第三次握手时延(T3-T2)。
如此循环往复,在预设周期持续时间段内不断的采集并记录三次握手的时间及两个时间差,就可生成该周期对应的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往返时延测量报告的过程进行解释说明。具体可参见图3所示流程图,可包括:
步骤301,采集到TCP流数据包之后,获取该TCP流的五元组信息;
步骤302,如果所述TCP流数据包为ACK数据包,则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ACK数据包对应的时间T5;
步骤303,查找所述ACK数据包对应的数据,并获取所述数据对应的时间T4,计算本次时延(T5-T4);
步骤304,当本次时延大于预设时延时,将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的时延次数加1;
步骤305,判断所述预设周期是否到达,如果未到达,则返回执行步骤301;如果已到达,则执行步骤306利用所述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的信息生成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
在终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之后,二者即可进行数据交互,如终端向服务器请求观看视频,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即会向终端发送视频包(即带内容的数据包),对应的,终端在接收到视频包后,会向服务器发送视频包对应的ACK,通知服务器本终端已正确接收所请求的视频。
TMR生成设备可抓取数据交互过程中的数据包,并据此生成往返时延测量报告,下面以上述视频业务为例,对生成往返时延测量报告的过程进行解释说明:
采集并记录服务器向终端发送视频包的时间,同时还要采集并记录终端向服务器发送ACK数据包的时间;
在TMR生成设备监控传输层流的过程中,如果采集到的TCP流数据包为ACK数据包,则根据TCP流的五元组信息找到对应的TMR,在TCP周期事件中记录采集到ACK数据包的时间T5;然后查找该ACK对应的带内容的数据包的时间T4,并计算二者的时间差(T5-T4)。如果ACK数据包为终端发送给服务器,则(T5-T4)为上行时延;如果ACK数据包为服务器发送给终端,则(T5-T4)为下行时延。
如此循环往复,在预设周期持续时间段内不断的采集并记录带内容的数据包T4、ACK数据包T5,就可生成该周期对应的往返时延测量报告。
仍以上述视频包传输过程为例,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可能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一个视频包之后,就向服务器回应一个ACK;也可能在接收到多个视频包之后才回应一个ACK,如接收到10个视频包回应一个ACK,此时,ACK可以针对这10个视频包中的任一个,如针对第2个视频包,那么计算时延的T5是采集到ACK的时间,T4是采集到第2个视频包的时间;如果ACK针对的是第4个视频包,那么T4就是采集到第4个视频包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TMR生成设备采集到一个TCP流数据包之后,可利用这一个数据包依次生成往返时延测量报告、丢包测量报告、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具体过程可体现为:
步骤1,在数据网络中的某一个或多个接口采集数据包。
步骤2,判断采集到的数据包是否是TCP流数据包,如果是则获取TCP流的五元组信息,执行步骤3,如果否则返回执行步骤1。
步骤3,判断TCP流对应的TMR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执行步骤4;如果不存在则执行步骤5。
步骤4,判断TCP流对应的TMR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如果满足则向处理平台上报该TMR;如果不满足则执行步骤5。
步骤5,判断TCP流数据包是否为SYN、SYN ACK、SYN ACK的ACK中的一种,并按照图2所示过程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T1、T2、T3、第二次握手时延、第三次握手时延等信息,生成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判断是否存在上游丢包,如果存在,则根据五元组信息找到对应的TCP周期事件,并使上游丢包次数+1;如果不存在,则执行步骤7。
步骤7,判断是否存在下游丢包,如果存在,则根据五元组信息找到对应的TCP周期事件,并使下游丢包次数+1;如果不存在,则执行步骤8。
需要说明的是,可采用现有方式实现上游丢包、下游丢包的判断过程,本发明对此可不做具体限定,此处亦不做过多介绍。
步骤8,如果TCP流数据包不是SYN、SYN ACK、SYN ACK的ACK,可继续判断其是否为ACK数据包,如果是,则在TCP周期事件中记录ACK数据包对应的时间T5,继续执行步骤9;如果否,则执行步骤10。
步骤9,判断是否查找到ACK所对应的带内容的数据包的采集时间T4,如果查找到,且本次时延(T5-T4)大于预设时延,则将RTT总次数+1。
步骤10:判断TCP流数据包是否为RESET包(表示强行结束业务)或FIN包(表示正常结束业务),如果是,则输出满足条件的TMR。
下面先从处理平台出发对本发明的网络质量评估过程进行解释说明。
参见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处理平台的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可包括:
步骤401,处理平台接收至少一个传输控制协议测量报告TMR,所述TMR包括往返时延测量报告、丢包测量报告、零窗口测量报告、传输控制协议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个。
步骤402,所述处理平台根据业务信息或位置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TMR中选取出至少一个待用TMR。
步骤403,所述处理平台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待用TMR进行网络质量评估。
TMR生成设备按照上文介绍的方式生成TMR之后,会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将业务对应的TMR发送至处理平台。在需要进行网络质量评估时,处理平台首先要根据评估需求从接收到的所有TMR中选取部分作为待用TMR,然后再利用这些待用TMR进行网络质量评估。其中,处理平台选择待用TMR的方式可体现为以下两种:根据业务信息选取待用TMR;或者,根据位置信息选取待用TMR。
下面先对根据业务信息选取待用TMR的过程进行解释说明。具体可参见图5所示流程图,可包括:
步骤501,所述处理平台从业务话单中获取业务信息,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五元组信息、业务开始时间和业务结束时间;
步骤502,所述处理平台获取每个TMR包含的五元组信息、报告开始时间和报告结束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改变步骤501、502两个动作的执行顺序,或者还可并行执行,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获取到业务话单和TMR包含的信息即可。
步骤503,所述处理平台将具有相同五元组信息,且报告开始时间不小于业务开始时间、报告结束时间不大于业务结束时间的TMR确定为待用TMR。
这种根据业务信息选取待用TMR的方式主要用于结合业务来评估网络质量,即上文提及的针对业务进行的网络质量评估。处理平台分别循环读取业务话单数据和TMR数据,从业务话单数据中获取五元组信息、业务开始时间、业务结束时间,从TMR数据中获取五元组信息、报告开始时间、报告结束时间,通过比对这三方面信息,找到评估网络质量时使用的业务所对应的所有TMR,这些TMR就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待用TMR。
首先,通过五元组信息对处理平台接收到的所有TMR进行初选,筛除其中与业务的五元组信息不对应的TMR,保留与业务的五元组信息相符的TMR(可称为初选剩余TMR);
其次,利用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对初选剩余TMR进行二次筛选。因为TMR是在业务开始之后生成的,因此报告开始时间不能早于业务开始时间,即报告开始时间不小于业务开始时间。因为业务结束后不会再生成TMR,因此报告结束时间不能晚于业务结束时间,即报告结束时间不大于业务结束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选取待用TMR时,也可先利用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进行初选,再利用五元组信息进行二次筛选,本发明对此可不做具体限定,只要利用这三个信息找到待用TMR即可。
通过五元组信息、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筛选出的多个待用TMR即可实现对业务持续过程中网络质量的分段评估。以接收一个10M邮件为例,用户从地下车库移动到露天地面才完成接收,在邮件业务持续时间段内产生了多个TMR。若现在结合该邮件业务进行网络质量评估,要先从处理平台接收到的所有TMR中选取出与该邮件业务相关联的待用TMR,如找到10个待用TMR,这就相当于将邮件业务划分了10个小段,其中,TMR0~TMR6对应在地下车库进行的邮件业务,TMR7~TMR9对应在露天地面进行的邮件业务,每个待用TMR分别用于评估与其对应的小段持续时间内的网络质量。若地下车库的网络质量较差,露天地面的网络质量较好,这些均可反映到每个待用TMR的评估结果中。如此,就可避免现有技术利用KQI评估网络质量时,在部分网络质量差,部分网络质量好的情况下,平均化处理后的评估结果掩盖问题网络的缺陷,提高了网络质量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如果TMR生成设备在生成TMR时还抓取到了host(是HTTP协议定义的一个字段,用于表示网站域名)、uri(Uniform ResourceIdentifier,通用资源标识符,用于定位Web上的可用资源,如HTML文档、图像、视频片段、程序等)、referer(HTTP Referer是header的一部分,当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的时候,一般会带上Referer,告诉服务器我是从哪个页面链接过来的)等信息,那么在选取待用TMR时,处理平台还可分别从话单数据和TMR数据中获取这些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选取待用TMR,具体过程可参照上文所做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与现有通过KQI评估网络质量的方案相比,本发明方案除了可以结合业务进行网络质量评估之外,还可结合位置(或覆盖范围)进行网络质量评估,对应于此,还需要按照预设周期获取终端移动过程中的位置信息,即保证位置信息的获取与TMR的生成保持同频率,以使每个TMR都对应一个开始位置和一个结束位置。如,将业务开始时获取的位置记为D1,经一个预设周期后生成的第一个TMR记为TMR0,此时获取的位置记为D2;再经一个预设周期后生成第二个TMR记为TMR1,此时获取的位置记为D3,如此循环往复直至业务结束。这样,TMR0对应的开始位置为D1,结束位置为D2;TMR1对应的开始位置为D2,结束位置为D3。
需要说明的是,位置信息可以是TMR生成设备在生成TMR时抓取,并添加在TMR中发送到处理平台;也可以是设备(可以是TMR生成设备,也可以是其它能够抓取终端位置信息的设备,本发明对此可不做限定)抓取后单独发送到处理平台,本发明对此可不做具体限定。
下面对根据位置信息选取待用TMR的过程进行解释说明。具体可参见图6所示流程图,可包括:
步骤601,所述处理平台查找每个TMR对应的开始位置信息和结束位置信息;
步骤602,所述处理平台将所述开始位置信息和结束位置信息均位于预设范围内的TMR确定为待用TMR。
处理平台接收到TMR和位置信息之后,先对二者进行关联处理,即找到每个TMR对应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然后再根据预设范围选取待用TMR,这种方式主要用于结合位置来评估网络质量,即上文提及的针对位置进行的网络质量评估。
例如,从小区中心到小区边缘要穿过四条街道,现在需要评估每条街道的网络质量,以便定位哪条街道对应的网络存在问题,对此,可通过分析每条街道对应的TMR的方式来评估街道对应的网络质量。以评估第一条街道的网络质量为例,第一条街道的覆盖范围就是本发明中的预设范围,在确定好预设范围后,处理平台就开始从其接收到的所有TMR中筛选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均位于预设范围内的待用TMR,这些待用TMR可能针对同一业务,也可能针对不同业务;可能是同一终端执行的业务,也可能是不同终端执行的业务;可能是同一时间段发生的业务,也可能是不同时间段发生的业务,本发明对此可不做限定。
这样,就可实现小范围的网络质量评估,相对现有技术只能将网络问题定位到小区,本发明方案就实现了问题网络的精准定位。另外,在业务跨小区进行时,现有技术根本无法明确是哪个小区的网络存在问题,而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这种小范围网络质量评估的方案即可明确问题存在于哪个小区,甚至还可定位到问题发生的具体位置。此外,这种综合不同业务、不同终端、不同时间段的评估方式还可提高本发明实施例进行网络质量评估的准确性。
参见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处理平台的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可包括:
步骤701,处理平台接收至少一个传输控制协议测量报告TMR,所述TMR包括往返时延测量报告、丢包测量报告、零窗口测量报告、传输控制协议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个。
步骤702,所述处理平台根据业务信息或位置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TMR中选取出至少一个待用TMR。
步骤703,所述处理平台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待用TMR进行网络质量评估。
步骤701~703与步骤401~403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704,如果评估结果表示所述网络质量差,则所述处理平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待用TMR确定故障发生点。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TMR评估网络质量之后,还可进一步利用TMR对用户感知差(也即网络质量差)的业务进行分析,明确故障发生点及原因。
因为业务持续过程中可能会在不同小区之间切换,也可能会经过不同路由,为了提高本发明实施例故障定界的准确性,可按如下故障定界方式逐个分析业务对应的每个待用TMR:
(1)故障定界在终端
如果待用TMR的零窗口测量报告表示满窗口的次数大于第一预设次数,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终端。
(2)故障定界在核心网侧
如果待用TMR的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表示第二次握手时延大于第一预设时延;或者,如果待用TMR的往返时延测量报告表示下行时延大于第三预设时延;或者,如果待用TMR的丢包测量报告表示上游丢包次数大于第三预设次数,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核心网侧。
(3)故障定界在无线侧
如果待用TMR的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表示第三次握手时延大于第二预设时延;或者,如果待用TMR的丢包测量报告表示下游丢包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次数,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无线侧。
利用TMR进行故障定界之后,即可结合现有方式进一步对故障进行精准定位,提高故障定位的效率,本发明对于定位方式可不做过多介绍与限定。
与图1所示网络质量评估方法相对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网络质量评估装置,参见图8,所述装置可包括:
报告生成单元801,用于监控业务的传输层流,按照预设周期生成所述业务对应的传输控制协议测量报告TMR,所述TMR包括往返时延测量报告、丢包测量报告、零窗口测量报告、传输控制协议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个;
发送单元802,用于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将所述报告生成单元生成的至少一个TMR发送给处理平台,以使所述处理平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TMR进行网络质量评估。
其中,所述报告生成单元可包括:
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根据三次握手时间生成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
往返时延测量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根据ACK数据包以及所述ACK数据包对应的数据生成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
丢包测量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根据上游丢包次数以及下游丢包次数生成所述丢包测量报告;
零窗口测量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终端缓存空间满窗口的次数生成所述零窗口测量报告。
参见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生成单元的示意图,可包括:
第一采集单元901,用于在预设周期到达之前采集到TCP流数据包,并获取该TCP流的五元组信息;
第一记录单元902,用于在所述TCP流数据包为第一次握手消息包时,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第一次握手消息包对应的时间T1,并通知所述第一采集单元继续采集TCP流数据包;
第二记录单元903,用于在所述TCP流数据包为第二次握手消息包时,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第二次握手消息包对应的时间T2,以及第二次握手时延(T2-T1),并通知所述第一采集单元继续采集TCP流数据包;
第三记录单元904,用于在所述TCP流数据包为第三次握手消息包时,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第三次握手消息包对应的时间T3,以及第三次握手时延(T3-T2),并通知所述第一采集单元继续采集TCP流数据包;
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生成子单元905,用于在所述预设周期到达后,利用所述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的信息生成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
参见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往返时延测量报告生成单元的示意图,可包括:
第二采集单元1001,用于在预设周期到达之前采集到TCP流数据包,并获取该TCP流的五元组信息;
第四记录单元1002,用于在所述TCP流数据包为ACK数据包时,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ACK数据包对应的时间T5;
查找单元1003,用于查找所述ACK数据包对应的数据,并获取所述数据对应的时间T4,计算本次时延(T5-T4);
第五记录单元1004,用于在本次时延大于预设时延时,将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的时延次数加1;
判断单元1005,用于判断所述预设周期是否到达,如果未到达,则通知所述第二采集单元继续采集TCP流数据包;
往返时延测量报告生成子单元1006,用于在所述预设周期到达后,利用所述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的信息生成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
与图4所示网络质量评估方法相对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处理平台,参见图11示出了处理平台实施例1的示意图,可包括:
接收单元1101,用于接收至少一个传输控制协议测量报告TMR,所述TMR包括往返时延测量报告、丢包测量报告、零窗口测量报告、传输控制协议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个;
选取单元1102,用于根据业务信息或位置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TMR中选取出至少一个待用TMR;
评估单元1103,用于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待用TMR进行网络质量评估。
参见图1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选取单元实施例1的示意图,可包括:
业务信息获取单元1201,用于从业务话单中获取业务信息,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五元组信息、业务开始时间和业务结束时间;
报告信息获取单元1202,用于获取每个TMR包含的五元组信息、报告开始时间和报告结束时间;
第一确定单元1203,用于将具有相同五元组信息,且报告开始时间不小于业务开始时间、报告结束时间不大于业务结束时间的TMR确定为待用TMR。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平台还能利用位置信息选取待用TMR,此时要求在业务持续时间段内按照预设周期获取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平台,所述预设周期与生成所述业务对应的TMR的预设周期相同。对应于此,本发明还提供了选取单元实施例2的实现方式,具体可参见图13所示示意图,可包括:
位置查找单元1301,用于查找每个TMR对应的开始位置信息和结束位置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1302,用于将所述开始位置信息和结束位置信息均位于预设范围内的TMR确定为待用TMR。
与图7所示网络质量评估方法相对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处理平台,参见图14示出了处理平台实施例2的示意图,可包括:
接收单元1401,用于接收至少一个传输控制协议测量报告TMR,所述TMR包括往返时延测量报告、丢包测量报告、零窗口测量报告、传输控制协议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个;
选取单元1402,用于根据业务信息或位置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TMR中选取出至少一个待用TMR;
评估单元1403,用于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待用TMR进行网络质量评估;
故障发生点确定单元1404,用于在评估结果表示所述网络质量差时,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待用TMR确定故障发生点。
具体地,所述故障发生点确定单元可按照以下方式逐个判断每个待用TMR:
如果所述零窗口测量报告表示满窗口的次数大于第一预设次数,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终端;
如果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表示第二次握手时延大于第一预设时延,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核心网侧;
如果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表示第三次握手时延大于第二预设时延,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无线侧;
如果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表示下行时延大于第三预设时延,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无线侧;
如果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表示上行时延大于第四预设时延,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核心网侧;
如果所述丢包测量报告表示下游丢包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次数,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无线侧;
如果所述丢包测量报告表示上游丢包次数大于第三预设次数,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核心网侧。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网络质量评估装置和处理平台的硬件构成。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CPU),至少一个网络接口或者其它通信接口,存储器,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用于实现这些装置之间的连接通信。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网络接口(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系统网关与至少一个其它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
参见图15示出的网络质量评估装置的硬件构成示意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中存储了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可以被处理器执行,其中,程序指令包括报告生成单元801、发送单元802,各单元的具体实现可参见图8所揭示的相应单元。
参见图16示出了处理平台的硬件构成示意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中存储了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可以被处理器执行,其中,程序指令包括接收单元1101、选取单元1102、评估单元1103,各单元的具体实现可参见图11所揭示的相应单元。或者,参见图14所揭示的单元,程序指令还可包括故障发生点确定单元,此处不赘赘述。
本发明方案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单元。一般地,程序单元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发明方案,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单元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设备;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8)

1.一种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监控业务的传输层流,按照预设周期从所述业务开始时生成所述业务对应的传输控制协议测量报告TMR,直至所述业务结束时停止生成,所述TMR包括往返时延测量报告、丢包测量报告、零窗口测量报告、传输控制协议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个;
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生成的至少一个TMR发送给处理平台,以使所述处理平台根据业务信息或位置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TMR选取至少一个待用TMR进行网络质量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所述业务对应的TMR,包括:
根据三次握手时间生成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
根据ACK数据包以及所述ACK数据包对应的数据生成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
根据上游丢包次数以及下游丢包次数生成所述丢包测量报告;
根据终端缓存空间满窗口的次数生成所述零窗口测量报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三次握手时间生成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包括:
采集到TCP流数据包之后,获取该TCP流的五元组信息;
如果所述TCP流数据包为第一次握手消息包,则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第一次握手消息包对应的时间T1,并返回执行所述采集TCP流数据包的步骤直至到达所述预设周期;
如果所述TCP流数据包为第二次握手消息包,则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第二次握手消息包对应的时间T2,以及第二次握手时延(T2-T1),并返回执行所述采集TCP流数据包的步骤直至到达所述预设周期;
如果所述TCP流数据包为第三次握手消息包,则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第三次握手消息包对应的时间T3,以及第三次握手时延(T3-T2),并返回执行所述采集TCP流数据包的步骤直至到达所述预设周期;
在所述预设周期到达后,利用所述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的信息生成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ACK数据包以及所述ACK数据包对应的数据生成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包括:
采集到TCP流数据包之后,获取该TCP流的五元组信息;
如果所述TCP流数据包为ACK数据包,则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ACK数据包对应的时间T5;
查找所述ACK数据包对应的数据,并获取所述数据对应的时间T4,计算本次时延(T5-T4);
当本次时延大于预设时延时,将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的时延次数加1;
判断所述预设周期是否到达,如果未到达,则返回执行所述采集TCP流数据包的步骤;如果已到达,则利用所述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的信息生成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
5.一种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处理平台接收至少一个传输控制协议测量报告TMR,所述TMR包括往返时延测量报告、丢包测量报告、零窗口测量报告、传输控制协议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个;所述TMR为从业务开始时按照预设周期生成的,在所述业务结束时停止生成;
所述处理平台根据业务信息或位置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TMR中选取出至少一个待用TMR;
所述处理平台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待用TMR进行网络质量评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业务信息选取所述待用TMR,包括:
所述处理平台从业务话单中获取业务信息,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五元组信息、业务开始时间和业务结束时间;
所述处理平台获取每个TMR包含的五元组信息、报告开始时间和报告结束时间;
所述处理平台将具有相同五元组信息,且报告开始时间不小于业务开始时间、报告结束时间不大于业务结束时间的TMR确定为待用TMR。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业务持续时间段内按照预设周期获取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平台,所述预设周期与生成所述业务对应的TMR的预设周期相同;则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TMR中选取至少一个所述待用TMR,包括:
所述处理平台查找每个TMR对应的开始位置信息和结束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平台将所述开始位置信息和结束位置信息均位于预设范围内的TMR确定为待用TMR。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评估结果表示所述网络质量差,则
所述处理平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待用TMR确定故障发生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平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待用TMR确定故障发生点,包括:
按照以下方式逐个判断每个待用TMR:
如果所述零窗口测量报告表示满窗口的次数大于第一预设次数,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终端;
如果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表示第二次握手时延大于第一预设时延,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核心网侧;
如果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表示第三次握手时延大于第二预设时延,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无线侧;
如果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表示下行时延大于第三预设时延,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无线侧;
如果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表示上行时延大于第四预设时延,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核心网侧;
如果所述丢包测量报告表示下游丢包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次数,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无线侧;
如果所述丢包测量报告表示上游丢包次数大于第三预设次数,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核心网侧。
10.一种网络质量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报告生成单元,用于监控业务的传输层流,按照预设周期生成所述业务对应的至少一个传输控制协议测量报告TMR,所述TMR包括往返时延测量报告、丢包测量报告、零窗口测量报告、传输控制协议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个;
发送单元,用于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将所述报告生成单元生成的至少一个TMR发送给处理平台,以使所述处理平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TMR进行网络质量评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告生成单元包括:
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根据三次握手时间生成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
往返时延测量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根据ACK数据包以及所述ACK数据包对应的数据生成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
丢包测量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根据上游丢包次数以及下游丢包次数生成所述丢包测量报告;
零窗口测量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终端缓存空间满窗口的次数生成所述零窗口测量报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采集单元,用于在预设周期到达之前采集到TCP流数据包,并获取该TCP流的五元组信息;
第一记录单元,用于在所述TCP流数据包为第一次握手消息包时,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第一次握手消息包对应的时间T1,并通知所述第一采集单元继续采集TCP流数据包;
第二记录单元,用于在所述TCP流数据包为第二次握手消息包时,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第二次握手消息包对应的时间T2,以及第二次握手时延(T2-T1),并通知所述第一采集单元继续采集TCP流数据包;
第三记录单元,用于在所述TCP流数据包为第三次握手消息包时,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第三次握手消息包对应的时间T3,以及第三次握手时延(T3-T2),并通知所述第一采集单元继续采集TCP流数据包;
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生成子单元,用于在所述预设周期到达后,利用所述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的信息生成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生成单元包括:
第二采集单元,用于在预设周期到达之前采集到TCP流数据包,并获取该TCP流的五元组信息;
第四记录单元,用于在所述TCP流数据包为ACK数据包时,根据所述五元组信息在对应的TCP周期事件中记录ACK数据包对应的时间T5;
查找单元,用于查找所述ACK数据包对应的数据,并获取所述数据对应的时间T4,计算本次时延(T5-T4);
第五记录单元,用于在本次时延大于预设时延时,将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的时延次数加1;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预设周期是否到达,如果未到达,则通知所述第二采集单元继续采集TCP流数据包;
往返时延测量报告生成子单元,用于在所述预设周期到达后,利用所述TCP周期事件中记录的信息生成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
14.一种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平台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传输控制协议测量报告TMR,所述TMR包括往返时延测量报告、丢包测量报告、零窗口测量报告、传输控制协议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个;
选取单元,用于根据业务信息或位置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TMR中选取出至少一个待用TMR;
评估单元,用于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待用TMR进行网络质量评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单元包括:
业务信息获取单元,用于从业务话单中获取业务信息,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五元组信息、业务开始时间和业务结束时间;
报告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个TMR包含的五元组信息、报告开始时间和报告结束时间;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将具有相同五元组信息,且报告开始时间不小于业务开始时间、报告结束时间不大于业务结束时间的TMR确定为待用TMR。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在业务持续时间段内按照预设周期获取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平台,所述预设周期与生成所述业务对应的TMR的预设周期相同;则所述选取单元包括:
位置查找单元,用于查找每个TMR对应的开始位置信息和结束位置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开始位置信息和结束位置信息均位于预设范围内的TMR确定为待用TMR。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平台还包括:
故障发生点确定单元,用于在评估结果表示所述网络质量差时,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待用TMR确定故障发生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发生点确定单元按照以下方式逐个判断每个待用TMR:
如果所述零窗口测量报告表示满窗口的次数大于第一预设次数,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终端;
如果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表示第二次握手时延大于第一预设时延,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核心网侧;
如果所述TCP三次握手测量报告表示第三次握手时延大于第二预设时延,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无线侧;
如果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表示下行时延大于第三预设时延,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无线侧;
如果所述往返时延测量报告表示上行时延大于第四预设时延,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核心网侧;
如果所述丢包测量报告表示下游丢包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次数,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无线侧;
如果所述丢包测量报告表示上游丢包次数大于第三预设次数,则确定故障发生点在核心网侧。
CN201310752447.XA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网络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处理平台 Active CN1047546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52447.XA CN104754630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网络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处理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52447.XA CN104754630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网络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处理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4630A CN104754630A (zh) 2015-07-01
CN104754630B true CN104754630B (zh) 2018-09-07

Family

ID=53593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52447.XA Active CN104754630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网络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处理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546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0607A (zh) * 2016-08-25 2017-01-11 北京润通丰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单向监听日志估算tcp连接应用质量的方法和系统
WO2018082536A1 (zh) * 2016-11-02 2018-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cp延时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其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023686B (zh) * 2016-11-02 2022-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cp延时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20468B (zh) * 2017-06-26 2021-09-2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端到端网络时延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7645409B (zh) * 2017-08-18 2021-02-1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数据的传输故障原因方法及装置
CN114630423A (zh) * 2020-12-10 2022-06-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788684B (zh) * 2020-12-17 2023-08-08 上海途鸽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高终端连网质量的方法以及系统
CN113259193B (zh) * 2021-04-26 2023-05-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网络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07394B (zh) * 2021-06-10 2023-03-10 广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性能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80890B (zh) * 2022-12-08 2023-02-24 石家庄学院 移动网端到端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17707A3 (en) * 2003-08-14 2006-03-16 Telcordia Tech Inc Auto-ip traffic optimization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01026509A (zh) * 2007-02-28 2007-08-29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端到端低可用带宽测量方法
CN101227340A (zh) * 2007-01-17 2008-07-23 上海市电信有限公司 嵌入式网络质量探测装置和方法及其评估系统和评估方法
CN101814977A (zh) * 2010-04-22 2010-08-25 北京邮电大学 利用数据流头部特征的tcp流量在线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2014030A (zh) * 2010-12-31 2011-04-13 湖南神州祥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cp的网络性能测量诊断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17707A3 (en) * 2003-08-14 2006-03-16 Telcordia Tech Inc Auto-ip traffic optimization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01227340A (zh) * 2007-01-17 2008-07-23 上海市电信有限公司 嵌入式网络质量探测装置和方法及其评估系统和评估方法
CN101026509A (zh) * 2007-02-28 2007-08-29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端到端低可用带宽测量方法
CN101814977A (zh) * 2010-04-22 2010-08-25 北京邮电大学 利用数据流头部特征的tcp流量在线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2014030A (zh) * 2010-12-31 2011-04-13 湖南神州祥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cp的网络性能测量诊断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4630A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4630B (zh) 一种网络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处理平台
US9800478B2 (en) Cross-layer troubleshooting of application delivery
US11050652B2 (en) Link fault isolation using latencies
Matthews et al. The PingER project: active Internet performance monitoring for the HENP community
Veal et al. New methods for passive estimation of TCP round-trip times
JP4879281B2 (ja) ソースルーティングされたプローブを使用するエンドツーエンド型サービス品質
US1017820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3716198B (zh) 数据网络质量自动拨测方法及系统
CN106850337A (zh) 一种网络质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224883B (zh) 一种应用于电信承载网的灰色故障诊断方法
CN111030873A (zh) 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EP4044514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packet and receiving packet for performing oam
CN109428785A (zh) 一种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5323121B (zh) 一种网络状况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139014B (zh) 基于旁路的网络质量评测方法及装置
CN102404170A (zh) 报文丢失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656643A (zh) 一种分段计算网络延迟的测量方法
CN103678311A (zh) 基于中转模式的网页访问方法及系统、抓取路径服务器
CN107667504A (zh) 使用回声定位进行用户体验质量的分析
Luo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CP Data Probes for Reliable and Metric-Rich Network Path Monitoring.
CN105656662B (zh) 一种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3974295A (zh) 链路状态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5142175B (zh) 一种无线网络设备间快速链路状态检测的方法
JP5958355B2 (ja) 分析装置、分析方法及び分析プログラム
Ranjitha et al. A case for cross-domain observability to debug performance issues in microser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