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38930A - 一种形状识别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形状识别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38930A
CN104238930A CN201310247476.0A CN201310247476A CN104238930A CN 104238930 A CN104238930 A CN 104238930A CN 201310247476 A CN201310247476 A CN 201310247476A CN 104238930 A CN104238930 A CN 1042389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oint
random
point
random touch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474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38930B (zh
Inventor
谢晓辉
卢睿
付荣耀
曾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474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389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38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8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38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89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状识别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不改变控制芯片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对多点触摸手势识别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存储有第一应用程序的存储单元,以及一与触摸单元连接的触摸控制单元,电子设备还包括一形状识别单元,分别与触摸控制单元与存储单元连接,该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间段内,获得由触摸控制单元采集的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基于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对N个随机触摸点所形成的区域进行形状识别,获得第一识别结果,使得第一应用程序能够基于第一识别结果响应第一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形状识别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形状识别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智能程度也越来越高,出现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超级本、智能电视等,这些电子设备中大多都设置有触摸屏,而关于触摸屏的触摸手势操作也从开始的使用单根手指的触摸,即单点触摸,来操作电子设备,到现在支持多点触摸来操作电子设备。
目前,支持多点触摸操作的触摸屏均与一个“强大”的控制芯片连接,那么,当用户使用一个操作体在上述触摸屏的表面进行手势操作时,控制芯片会获得操作体触摸轨迹的多个触摸点信息,然后,再根据这些触摸点信息来对触摸屏所接收到的手势操作进行形状识别,以获得其是一个什么样的手势,对应一个什么样的指令,最后,将手势操作对应的指令发送给应用程序,以执行该指令。但是,通常控制芯片均由控制芯片厂家制作,普通电子设备制造商并没有权限去更改/优化控制芯片的功能,所以,技术人员就想到将对触摸操作的形状识别交由应用程序或者CPU去进行,这样,在不改变控制芯片的前提下,应用程序或者CPU对控制芯片发送的多个触摸点信息进行运算分析,进一步通过形状识别来识别这是一个怎样的手势,并找出与其对应的指令,进而通过应用程序进行执行该指令。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采用应用程序或者CPU对控制芯片接收到的多个触摸点的触摸点信息进行形状识别,使得CPU在处理原有数据的基础上,还要处理用于形状识别的数据,增加了应用程序或者CPU的数据处理量,所以,导致了对于多点触摸手势的识别处理速度较慢,进而存在在不改变触摸屏控制芯片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对多点触摸手势的形状识别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识别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不改变触摸屏控制芯片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对多点触摸手势的形状识别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形状识别的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有第一应用程序的存储单元,以及一与触摸单元连接的触摸控制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形状识别单元,分别与所述触摸控制单元与所述存储单元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间段内,获得由所述触摸控制单元采集的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其中,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具体为第一操作体在所述触摸单元表面进行第一操作时所产生的N个随机触摸点的信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基于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对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所形成的待识别区域进行形状识别,获得第一识别结果,使得所述第一应用程序能够基于所述第一识别结果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所形成的待识别区域进行形状识别,获得第一识别结果,具体包括:将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第一图像与所述电子设备中存储的第一预设图像进行匹配,获得第一相似系数;当所述第一相似系数的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获得所述第一识别结果。
可选的,在所述将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第一图像与所述电子设备中存储的第一预设图像进行匹配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通过对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进行特征分析,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是否为误操作;当所述第一操作不是误操作时,执行步骤:将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第一图像与所述电子设备中存储的第一预设图像进行匹配,获得第一相似系数。
可选的,所述待识别区域具体由以下步骤确定获得:根据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确定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所对应的2N个延伸点,其中,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中的每一个随机触摸点均对应所述2N个延伸点中的两个延伸点;基于所述2N个延伸点,确定所述待识别区域。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所对应的2N个延伸点,具体包括:确定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所对应的M条轨迹,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对于所述M条轨迹中的第i条轨迹,当i取值为1、2、3、…、M时,依次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第i条轨迹上确定k个随机触摸点,其中,k为大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根据所述k个随机触摸点的k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在所述k个随机触摸点中的每一个随机触摸点两侧的法线上分别确定一个延伸点,使得所述第i条轨迹对应2k个延伸点;根据所述2k个延伸点,确定所述2N个延伸点。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待识别区域,具体包括:对于所述2N个延伸点中与所述第i条轨迹对应的2k个延伸点,当i取值为1、2、3、…、M时,依次执行以下步骤:将所述2k个随机触摸点中位于所述第i条轨迹一侧的k个延伸点中相邻的延伸点两两相连,同时,将所述2k个随机触摸点中位于所述第i条轨迹另一侧的k个延伸点中相邻的延伸点两两相连,确定以所述2k个延伸点的连线为边界的所述第i条轨迹所在的第一区域;基于M个所述第一区域,确定所述待识别区域。
可选的,所述待识别区域具体由以下步骤确定获得:确定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所对应的M条轨迹,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对于所述M条轨迹中的第i条轨迹,当i取值为1、2、3、…、M时,依次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第i条轨迹上确定k个随机触摸点;在所述k个随机触摸点中,确定第一随机触摸点作为起点,同时,确定不同于所述起点的第二随机触摸点作为终点;获得所述N-k个随机触摸点中与所述起点的距离和与所述终点的距离的和为最小值的第三随机触摸点;基于所述k个随机触摸点以及所述第三随机触摸点的k+1个随机触摸点信息,确定所述第i条轨迹所在的第二区域;基于M个所述第二区域,确定所述待识别区域。
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触摸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操作体在所述触摸单元表面的第一操作;触摸控制单元,与所述触摸单元连接,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内,采集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其中,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操作体在进行所述第一操作时所产生的N个随机触摸点的信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形状识别单元,与所述触摸控制单元连接,用于获得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基于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对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所形成的待识别区域进行形状识别,获得第一识别结果,使得安装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应用程序能够基于所述第一识别结果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可选的,所述形状识别单元具体包括: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识别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基于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对所述待识别区域进行形状识别,获得第一识别结果,使得安装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应用程序能够基于所述第一识别结果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可选的,所述识别单元,具体包括: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第一图像与所述电子设备中存储的第一预设图像进行匹配,获得第一相似系数;第二获得单元,当所述第一相似系数的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获得所述第一识别结果。
可选的,所述识别单元,具体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通过对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进行特征分析,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是否为误操作;驱动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操作不是误操作时,驱动所述匹配单元。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确定单元,用来确定所述待识别区域;所述确定单元,具体包括: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确定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所对应的2N个延伸点,其中,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中的每一个随机触摸点均对应所述2N个延伸点中的两个延伸点;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2N个延伸点,确定所述待识别区域。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子单元,具体包括: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所对应的M条轨迹,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第一循环单元,用于对于所述M条轨迹中的第i条轨迹,当i取值为1、2、3、…、M时,依次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第i条轨迹上确定k个随机触摸点,其中,k为大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根据所述k个随机触摸点的k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在所述k个随机触摸点中的每一个随机触摸点两侧的法线上分别确定一个延伸点,使得所述第i条轨迹对应2k个延伸点;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2k个延伸点,确定所述2N个延伸点。
可选的,所述确第二确定子单元,具体包括:第二循环单元,用于对于所述2N个延伸点中与所述第i条轨迹对应的2k个延伸点,当i取值为1、2、3、…、M时,依次执行以下步骤:将所述2k个随机触摸点中位于所述第i条轨迹一侧的k个延伸点中相邻的延伸点两两相连,同时,将所述2k个随机触摸点中位于所述第i条轨迹另一侧的k个延伸点中相邻的延伸点两两相连,确定以所述2k个延伸点的连线为边界的所述第i条轨迹所在的第一区域;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M个所述第一区域,确定所述待识别区域。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确定单元,用来确定所述待识别区域;所述确定单元具体包括:第六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所对应的M条轨迹,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第三循环单元,用于对于所述M条轨迹中的第i条轨迹,当i取值为1、2、3、…、M时,依次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第i条轨迹上确定k个随机触摸点;在所述k个随机触摸点中,确定第一随机触摸点作为起点,同时,确定不同于所述起点的第二随机触摸点作为终点;获得所述N-k个随机触摸点中与所述起点的距离和与所述终点的距离的和为最小值的第三随机触摸点;基于所述k个随机触摸点以及所述第三随机触摸点的k+1个随机触摸点信息,确定所述第i条轨迹所在的第二区域;第七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M个所述第二区域,确定所述待识别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在电子设备中专门设置一用于对多点触摸手势进行形状识别的形状识别单元,该形状识别单元分别与触摸屏的触摸控制芯片和存储有第一应用程序的存储单元连接,那么,在第一时间段内,当形状识别单元获得由触摸控制单元采集的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其中,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具体为第一操作体在触摸单元表面进行第一操作时所产生的N个随机触摸点的信息时,形状识别单元能够基于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对N个随机触摸点所形成的区域进行形状识别,获得第一识别结果,使得第一应用程序能够基于第一识别结果响应第一操作,也就是说,当触摸控制单元获得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后,直接发送给形状识别单元进行识别,而不需将其发个应用程序,或者CPU,这样,就是的对于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的识别处理加快,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不改变触摸屏控制芯片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对多点触摸手势的形状识别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对于多点触摸手势识别的效率。
2、由于在获得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之后,在第一时间段之内,对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进行特征分析,判断第一操作是否为误操作;当第一操作不是误操作时,对待识别区域进行形状识别,这样,就不会出现对于误操作还进行识别的情况,减少了形状识别单元的数据处理量,大大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形状识别的方法流程图;
图3A-图3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确定N个随机触摸点所构成的待识别区域的方法流程图;
图4A-图4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确定第一条轨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识别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不改变触摸屏控制芯片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对多点触摸手势的形状识别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存在的在不改变触摸屏控制芯片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对多点触摸手势的形状识别效率低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在电子设备中专门设置一用于对多点触摸手势进行形状识别的形状识别单元,该形状识别单元分别与触摸屏的触摸控制芯片和存储有第一应用程序的存储单元连接,那么,在第一时间段内,当形状识别单元获得由触摸控制单元采集的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其中,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具体为第一操作体在触摸单元表面进行第一操作时所产生的N个随机触摸点的信息时,形状识别单元能够基于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对N个随机触摸点所形成的区域进行形状识别,获得第一识别结果,使得第一应用程序能够基于第一识别结果响应第一操作,也就是说,当触摸控制单元获得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后,直接发送给形状识别单元进行识别,而不需将其发个应用程序,或者CPU,这样,就是的对于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的识别处理加快,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设备对多点触摸手势的形状识别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对于多点触摸手势识别的效率。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识别的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大尺寸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该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存储有第一应用程序的存储单元10,以及一与触摸单元20连接的触摸控制单元30,电子设备还包括一形状识别单元40,分别与触摸控制单元30与所述存储单元10连接,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第一应用程序可以为游戏程序,文档编辑程序,浏览器等等,只要能够支持多点触摸操作的应用程序即可,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另外,第一操作体可以为用户的手掌,掌侧等部位,与触摸屏20大面积接触,使得触摸控制芯片30能够获得多个随机触摸点,这些随机触摸点能够构成一个连通的或者非连通的区域,本申请亦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2所示,该识别的方法包括:
S101:在第一时间段内,获得由触摸控制单元采集的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其中,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具体为第一操作体在触摸单元表面进行第一操作时所产生的N个随机触摸点的信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S102:基于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对N个随机触摸点所形成的待识别区域进行形状识别,获得第一识别结果,使得第一应用程序能够基于第一识别结果响应第一操作。
下面以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脑为例,来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请结合图1和图2,例如,用户在进行对平板电脑进行控制时,用户将第一操作体,如手掌的掌侧,放置在触摸屏20的表面上,以对平板电脑进行第一操作,此时,第一操作体与触摸屏20的接触,使得触摸控制单元30能够通过触摸屏20上的电荷变化,获得在第一时间段内由第一操作体产生的N个随机触摸点,接着,触摸控制单元30将这N个随机触摸点的随机触摸点信息,如这些随机触摸点的位置信息,发送给形状识别单元40,这时,形状识别单元40执行S101,即:获得由触摸控制单元30采集的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其中,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具体为第一操作体在触摸单元表面进行第一操作时所产生的N个随机触摸点的信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接下来,在执行S102之前,为了避免对于误操作还进行识别的情况,减少形状识别单元40的数据处理量,大大节约了资源,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第一时间段内,对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进行特征分析,判断第一操作是否为误操作;当第一操作不是误操作时,执行S102。
具体来说,在第一时间段内,对N个随机触摸点可以且不限以以下5个条件来进行特征分析,来判断第一操作是否为误操作。
条件一:N个随机触摸点的数量N>3;
也就是说,在第一时间段内,由于随机触摸触摸点201的数量N在实时变化,那么,就计算每个时刻N与3的差值,然后,加权算出第一时间段内N大于3的平均系数A;比如,第一时间段为T1到T3,在T1时刻,N1=7,此时,△N1=+4;在T2时刻,N2=7,此时,△N2=+4;在T3时刻,N3=20,此时,△N3=+13,然后,综合△N1、△N2、△N3的值,算出这三个时刻的△N的平均值7,即系数A。当系数A越大,第一操作为误触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N的预设阈值,即取值3,还可以有其他取值,比如,2、10、16、25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操作需要自行设定,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条件二:N个随机触摸点的数量变化对应的时间间隔△t<0.2s;
也就是说,在第一时间段内,由于随机触摸触摸点201的数量N在实时变化,可能出现比如T1时刻N1=7,T2时刻N2=7,T3时刻N3=20,那么,计算T1与T3之间的时间间隔△t,判断其是否小于0.2s,假如T3-T1=0.3s,则△t=0.3s>0.2s,此时,系数B就为(0.3-0.2)=+0.1。当系数B越小,第一操作为误触的可能性就越大。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对于在N个随机触摸点中的点A,在T1时刻,点A出现,直到T2时刻,点A消失,计算T1与T2之间的时间间隔△t,判断其是否小于0.2s,假如T2-T1=+0.1s,则△t1=+0.1s<0.2s,对于N个随机触摸点中的其他点也做同样计算,得出每个点△tp(p=1,…,n),再将N个△tp,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就是系数B。同样的,当系数B越小,第一操作为误触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t的预设阈值,即0.2s,还可以有其他取值,比如,0.3s、0.5s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操作需要自行设定,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条件三:第一时间段内N个随机触摸点变化量△n>8;
也就是说,在第一时间段内,由于随机触摸触摸点201的数量N在实时变化,可能出现比如第一时间段为T1到T3,那么,计算T1与T3之间的N的变化量△n,判断其是否大于8,假如,T1时刻N1=7,T2时刻N2=7,T3时刻N3=20,则△n=20-7=13>8,此时,得到系数C就为(13-8)=5。当系数C越大,第一操作为误触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n的预设阈值,即8,还可以有其他取值,比如,5、13、21、46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操作需要自行设定,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条件四:N个随机触摸点中先后出现两点之间距离d<100像素;
也就是说,在第一时间段内,由于随机触摸点的数量N在实时变化,那么,就可能出现在T1时刻在触摸屏20的第一位置出现一个点A,在T2时刻,在触摸屏20的第二位置出现第二个点B,判断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d是否小于100像素,假如,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为d=120像素大于100像素,此时,得到的系数D为+120;假如,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为d=75像素小于100像素,此时,得到的系数d为-45。当系数D越大时,第一操作为误触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d的预设阈值,即100像素,还可以有其他取值,比如,150像素、210像素、360像素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操作需要自行设定,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条件五:同一时刻的N个随机触摸点中每两个点之间的间距的最小值△dmin<0.1mm;
也就是说,在第一时间段内,由于随机触摸点的数量N在实时变化,那么,在同一时刻,比如T1时刻,N个随机触摸点中每两个点之间的间距的最小值,即△dmin可能为0.5mm,则△dmin=0.5mm>0.1mm,此时,获得的系数E就可以为(0.5-0.1)=+0.4mm;当然,△dmin还可能为0.05mm,则△dmin=0.05mm<0.1mm,此时,获得的系数E就可以为(0.05-0.1)=-0.05mm。当系数E越小时,第一操作为误触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dmin的预设阈值,即0.1mm,还可以有其他取值,比如,0.3mm、0.5mm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操作需要自行设定,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N个随机触摸点的特征分析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特征条件,不仅限于上述五种,上述特征条件仅为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当然,也可以仅采取上述五种条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申请亦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在采用上述五个特征条件对N个随机触摸点进行特征分析,分别得到系数A、B、C、D、E后,对这5个系数进行加权计算,获得最后的综合系数,并基于该综合系数,判断第一操作是否为误操作。比如,当综合系数小于于一预设阈值时,就认为第一操作不是误操作。关于预设阈值的具体取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接下来,在判断出第一操作不是误操作之后,执行S102。也就是说,当第一操作不是误操作时,执行以下对N个随机触摸点所构成的待识别区域的形状识别步骤。
在获得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之后,执行S102,即:基于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对N个随机触摸点所形成的待识别区域进行形状识别,获得第一识别结果,使得第一应用程序能够基于第一识别结果响应第一操作。
具体来说,首先,基于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确定N个随机触摸点所构成的待识别区域。也就是说,由于触摸控制单元30对于确定多个随机触摸点位置的局限性,随机触摸点的位置是不稳定的,所以会出现触摸点突然消失或者在另一位置生成新的触摸点的情况,所以,对待识别区域进行形状识别需要在第一时间段内进行,如0.1s、0.2s或者0.5s内。那么,在第一时间段内,根据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如N个随机触摸点的位置信息,来确定待识别区域。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待识别区域的具体确定步骤可以且不仅限为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如图3A所示,确定待识别区域的方法包括:
S201:根据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确定N个随机触摸点所对应的2N个延伸点,其中,N个随机触摸点中的每一个随机触摸点均对应2N个延伸点中的两个延伸点;
S202:基于2N个延伸点,确定待识别区域。
具体来说,如果要确定待识别区域,首先,执行S201,来确定与第一时间段内的N个随机触摸点中每个随机触摸点对应的两个延伸点,这样,一共会确定2N个延伸点。也就是说,上述N个随机触摸点为在第一时间段内的所有随机触摸点,当然,还可以为多个第一时间段内的所有随机触摸点,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S201可以包括:确定N个随机触摸点所对应的M条轨迹,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对于M条轨迹中的第i条轨迹,当i取值为1、2、3、…、M时,依次执行以下步骤:在第i条轨迹上确定k个随机触摸点,其中,k为大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根据k个随机触摸点的k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在k个随机触摸点中的每一个随机触摸点两侧的法线上分别确定一个延伸点,使得第i条轨迹对应2k个延伸点;根据2k个延伸点,确定2N个延伸点。
比如,N个随机触摸点具体为18个随机触摸点,对应有3条轨迹,这3条轨迹中第一条轨迹包含了3个随机触摸点,第2条轨迹包含了5个随机触摸点,第三条轨迹包含了10个随机触摸点,首先,确定上述3条轨迹,然后,对于第一条轨迹,如图4A所示,确定该条轨迹上的3个随机触摸点,第三步,基于这3个随机触摸点的随机触摸点信息,如这3个随机触摸点的位置坐标,在这3个随机触摸点中每个随机触摸点两侧的法线上以与该随机触摸点相距d来分别确定一个延伸点203,那么,第一条轨迹就具有6个延伸点203。对于每一条轨迹都重复上述动作,能够得到所有随机触摸点的对应延伸点203,共36个。
接下来,执行S202,即:基于2N个延伸点,确定待识别区域。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S202可以包括:对于2N个延伸点中与第i条轨迹对应的2k个延伸点,当i取值为1、2、3、…、M时,依次执行以下步骤:将2k个随机触摸点中位于第i条轨迹一侧的k个延伸点中相邻的延伸点两两相连,同时,将2k个随机触摸点中位于第i条轨迹另一侧的k个延伸点中相邻的延伸点两两相连,确定以2k个延伸点的连线为边界的第i条轨迹所在的第一区域;基于M个第一区域,确定待识别区域。
比如,仍如图7所示,对应第一条轨迹,将由S201确定的36个延伸点203中位于第一条轨迹一侧的3个延伸点203依次两两相连,同时,将另一侧的3个延伸点一次两两相连,这样就形成了以延伸点203的连线为边界的第一区域,对于其他两条轨迹也重复上述动作,分别得到其对应的两个第一区域,这样,根据上面的到的36个延伸点203就能够划分3个第一区域,再根据这3个第一区域,就能够确定上述18个随机触摸点所构成的区域了。
第二种,如图3B所示,确定待识别区域的方法包括:
S301:确定N个随机触摸点所对应的M条轨迹,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S302:对于M条轨迹中的第i条轨迹,当i取值为1、2、3、…、M时,依次执行以下步骤:在第i条轨迹上确定k个随机触摸点;在k个随机触摸点中,确定第一随机触摸点作为起点,同时,确定不同于起点的第二随机触摸点作为终点;获得N-k个随机触摸点中与起点的距离和与终点的距离的和为最小值的第三随机触摸点;基于k个随机触摸点以及第三随机触摸点的k+1个随机触摸点信息,确定第i条轨迹所在的第二区域;
S303:基于M个第二区域,确定待识别区域。
具体来说,如果要确定N个随机触摸点的所构成的区域,首先,执行S301,确定N个随机触摸点所对应的轨迹条数,然后,针对每一条轨迹确定该条轨迹上的随机触摸点数,接下来,执行S302,分别选取各条轨迹上的起点和终点,第四步,在剩下的N-k个随机触摸点中选取与起点的距离和与终点的距离的和为最小值的第三随机触摸点,最后,基于该条轨迹上的k个随机触摸点以及第三随机触摸点,总共k+1个随机触摸点的随机触摸点信息,确定该条轨迹所在的第二区域。
比如,N个随机触摸点具体为18个随机触摸点,对应有3条轨迹,这3条轨迹中第一条轨迹包含了3个随机触摸点,第2条轨迹包含了5个随机触摸点,第三条轨迹包含了10个随机触摸点,首先,确定上述3条轨迹,然后,对于第一条轨迹,确定该条轨迹上的3个随机触摸点,第三步,在这3个岁触摸点中确定一个起点,一个终点,如图4B所示,第四步,计算除这3个随机触摸点以外的15个随机触摸点中与上述起点和终点距离之和最小的随机触摸点P,第五步,将上述起点、终点、以及随机触摸点P两两相连,再结合第一条轨迹,构成第一条轨迹所在的第二区域。对于每一条轨迹都重复上述动作,能够得到所有轨迹的对应3个第二区域。
最后,执行S303,即:基于M个第二区域,确定待识别区域。也就是说,根据上面的到的3个第二区域,就能够确定上述18个随机触摸点所构成的区域了。
然后,在确定了待识别区域之后,对N个随机触摸点所形成的区域进行形状识别,获得第一识别结果,使得第一应用程序能够基于第一识别结果响应第一操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N个随机触摸点所形成的区域进行形状识别过程可以为:将待识别区域的第一图像与电子设备中存储的第一预设图像进行匹配,获得第一相似系数;当第一相似系数的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获得第一识别结果。
具体来说,将区域的第一图像,与存储在电子设备中的第一预设图像,如掌侧在触摸屏20上接触区域的标准图像,进行匹配,获得第一相似系数。接着,当第一相似系数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获得第一识别结果,即将第一操作识别为第一预设图像中掌侧手势所对应的操作,比如控制平板电脑锁屏、或者控制平板电脑关机。
至此,就完成了对于用户的第一操作体与触摸屏接触形状的形状识别,以识别第一操作,进而控制电子设备的过程。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当判断第一操作为误操作时,形状识别模块仍可以对待识别区域进行形状识别,并将该识别结果告知第一应用程序或者系统,以提示用户产生误操作的第一操作体具体是什么,如用户的手掌,掌侧,或者肘部等等。
由以上描述可知,由于在电子设备中专门设置一用于对多点触摸手势进行形状识别的形状识别单元,该形状识别单元分别与触摸屏的触摸控制芯片和存储有第一应用程序的存储单元连接,那么,在第一时间段内,当形状识别单元获得由触摸控制单元采集的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其中,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具体为第一操作体在触摸单元表面进行第一操作时所产生的N个随机触摸点的信息时,形状识别单元能够基于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对N个随机触摸点所形成的区域进行形状识别,获得第一识别结果,使得第一应用程序能够基于第一识别结果响应第一操作,也就是说,当触摸控制单元获得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后,直接发送给形状识别单元进行识别,而不需将其发个应用程序,或者CPU,这样,就是的对于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的识别处理加快,提高了电子设备对于多点触摸手势识别的效率;进一步,由于在获得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之后,在第一时间段之内,对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进行特征分析,判断第一操作是否为误操作;当第一操作不是误操作时,对待识别区域进行形状识别,这样,就不会出现对于误操作还进行识别的情况,减少了形状识别单元的数据处理量,大大节约了资源。
另一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触摸单元20,用于接收第一操作体在触摸单元20表面的第一操作;触摸控制单元30,与触摸单元连接,用于采集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其中,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具体为第一操作体在进行第一操作时所产生的N个随机触摸点的信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形状识别单元40,分别与触摸控制单元30以及存储有第一应用程序的存储单元10连接,用于获得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在第一时间段内,基于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对N个随机触摸点所形成的区域进行形状识别,获得第一识别结果,使得安装在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应用程序能够基于第一识别结果响应第一操作。
进一步,形状识别单元40具体包括: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识别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内,基于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对待识别区域进行形状识别,获得第一识别结果,使得安装在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应用程序能够基于第一识别结果响应第一操作。
进一步,识别单元,具体包括:匹配单元,用于将待识别区域的第一图像与电子设备中存储的第一预设图像进行匹配,获得第一相似系数;第二获得单元,当第一相似系数的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获得第一识别结果。
进一步,识别单元,具体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内,通过对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进行特征分析,判断第一操作是否为误操作;驱动单元,用于当第一操作不是误操作时,驱动匹配单元。
进一步,电子设备还包括一确定单元,用来确定待识别区域;确定单元,具体包括: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确定N个随机触摸点所对应的2N个延伸点,其中,N个随机触摸点中的每一个随机触摸点均对应2N个延伸点中的两个延伸点;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2N个延伸点,确定待识别区域。
进一步,第一确定子单元,具体包括: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N个随机触摸点所对应的M条轨迹,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第一循环单元,用于对于M条轨迹中的第i条轨迹,当i取值为1、2、3、…、M时,依次执行以下步骤:在第i条轨迹上确定k个随机触摸点,其中,k为大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根据k个随机触摸点的k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在k个随机触摸点中的每一个随机触摸点两侧的法线上分别确定一个延伸点,使得第i条轨迹对应2k个延伸点;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2k个延伸点,确定2N个延伸点。
进一步,确第二确定子单元,具体包括:第二循环单元,用于对于2N个延伸点中与第i条轨迹对应的2k个延伸点,当i取值为1、2、3、…、M时,依次执行以下步骤:将2k个随机触摸点中位于第i条轨迹一侧的k个延伸点中相邻的延伸点两两相连,同时,将2k个随机触摸点中位于第i条轨迹另一侧的k个延伸点中相邻的延伸点两两相连,确定以2k个延伸点的连线为边界的第i条轨迹所在的第一区域;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M个第一区域,确定待识别区域。
进一步,电子设备还包括一确定单元,用来确定待识别区域;确定单元具体包括:第六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N个随机触摸点所对应的M条轨迹,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第三循环单元,用于对于M条轨迹中的第i条轨迹,当i取值为1、2、3、…、M时,依次执行以下步骤:在第i条轨迹上确定k个随机触摸点;在k个随机触摸点中,确定第一随机触摸点作为起点,同时,确定不同于起点的第二随机触摸点作为终点;获得N-k个随机触摸点中与起点的距离和与终点的距离的和为最小值的第三随机触摸点;基于k个随机触摸点以及第三随机触摸点的k+1个随机触摸点信息,确定第i条轨迹所在的第二区域;第七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M个第二区域,确定N个随机触摸点所构成的区域。
根据上面的描述,上述电子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形状识别的方法,所以,该电子设备的工作过程与上述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致,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在电子设备中专门设置一用于对多点触摸手势进行形状识别的形状识别单元,该形状识别单元分别与触摸屏的触摸控制芯片和存储有第一应用程序的存储单元连接,那么,在第一时间段内,当形状识别单元获得由触摸控制单元采集的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其中,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具体为第一操作体在触摸单元表面进行第一操作时所产生的N个随机触摸点的信息时,形状识别单元能够基于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对N个随机触摸点所形成的区域进行形状识别,获得第一识别结果,使得第一应用程序能够基于第一识别结果响应第一操作,也就是说,当触摸控制单元获得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后,直接发送给形状识别单元进行识别,而不需将其发个应用程序,或者CPU,这样,就是的对于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的识别处理加快,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不改变触摸屏控制芯片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对多点触摸手势的形状识别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对于多点触摸手势识别的效率。
2、由于在获得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之后,在第一时间段之内,对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进行特征分析,判断第一操作是否为误操作;当第一操作不是误操作时,对待识别区域进行形状识别,这样,就不会出现对于误操作还进行识别的情况,减少了形状识别单元的数据处理量,大大节约了资源。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形状识别的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有第一应用程序的存储单元,以及一与触摸单元连接的触摸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形状识别单元,分别与所述触摸控制单元与所述存储单元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时间段内,获得由所述触摸控制单元采集的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其中,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具体为第一操作体在所述触摸单元表面进行第一操作时所产生的N个随机触摸点的信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基于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对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所形成的待识别区域进行形状识别,获得第一识别结果,使得所述第一应用程序能够基于所述第一识别结果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所形成的待识别区域进行形状识别,获得第一识别结果,具体包括:
将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第一图像与所述电子设备中存储的第一预设图像进行匹配,获得第一相似系数;
当所述第一相似系数的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获得所述第一识别结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第一图像与所述电子设备中存储的第一预设图像进行匹配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通过对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进行特征分析,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是否为误操作;
当所述第一操作不是误操作时,执行步骤:将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第一图像与所述电子设备中存储的第一预设图像进行匹配,获得第一相似系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识别区域具体由以下步骤确定获得:
根据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确定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所对应的2N个延伸点,其中,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中的每一个随机触摸点均对应所述2N个延伸点中的两个延伸点;
基于所述2N个延伸点,确定所述待识别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所对应的2N个延伸点,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所对应的M条轨迹,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对于所述M条轨迹中的第i条轨迹,当i取值为1、2、3、…、M时,依次执行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i条轨迹上确定k个随机触摸点,其中,k为大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
根据所述k个随机触摸点的k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在所述k个随机触摸点中的每一个随机触摸点两侧的法线上分别确定一个延伸点,使得所述第i条轨迹对应2k个延伸点;
根据所述2k个延伸点,确定所述2N个延伸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待识别区域,具体包括:
对于所述2N个延伸点中与所述第i条轨迹对应的2k个延伸点,当i取值为1、2、3、…、M时,依次执行以下步骤:
将所述2k个随机触摸点中位于所述第i条轨迹一侧的k个延伸点中相邻的延伸点两两相连,同时,将所述2k个随机触摸点中位于所述第i条轨迹另一侧的k个延伸点中相邻的延伸点两两相连,确定以所述2k个延伸点的连线为边界的所述第i条轨迹所在的第一区域;
基于M个所述第一区域,确定所述待识别区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识别区域具体由以下步骤确定获得:
确定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所对应的M条轨迹,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对于所述M条轨迹中的第i条轨迹,当i取值为1、2、3、…、M时,依次执行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i条轨迹上确定k个随机触摸点;
在所述k个随机触摸点中,确定第一随机触摸点作为起点,同时,确定不同于所述起点的第二随机触摸点作为终点;
获得所述N-k个随机触摸点中与所述起点的距离和与所述终点的距离的和为最小值的第三随机触摸点;
基于所述k个随机触摸点以及所述第三随机触摸点的k+1个随机触摸点信息,确定所述第i条轨迹所在的第二区域;
基于M个所述第二区域,确定所述待识别区域。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操作体在所述触摸单元表面的第一操作;
触摸控制单元,与所述触摸单元连接,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内,采集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其中,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操作体在进行所述第一操作时所产生的N个随机触摸点的信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形状识别单元,与所述触摸控制单元连接,用于获得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基于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对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所形成的待识别区域进行形状识别,获得第一识别结果,使得安装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应用程序能够基于所述第一识别结果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识别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
识别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基于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对所述待识别区域进行形状识别,获得第一识别结果,使得安装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应用程序能够基于所述第一识别结果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单元,具体包括:
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待识别区域的第一图像与所述电子设备中存储的第一预设图像进行匹配,获得第一相似系数;
第二获得单元,当所述第一相似系数的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获得所述第一识别结果。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单元,具体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通过对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进行特征分析,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是否为误操作;
驱动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操作不是误操作时,驱动所述匹配单元。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确定单元,用来确定所述待识别区域;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信息,确定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所对应的2N个延伸点,其中,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中的每一个随机触摸点均对应所述2N个延伸点中的两个延伸点;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2N个延伸点,确定所述待识别区域。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子单元,具体包括: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所对应的M条轨迹,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第一循环单元,用于对于所述M条轨迹中的第i条轨迹,当i取值为1、2、3、…、M时,依次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第i条轨迹上确定k个随机触摸点,其中,k为大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根据所述k个随机触摸点的k个随机触摸点信息,在所述k个随机触摸点中的每一个随机触摸点两侧的法线上分别确定一个延伸点,使得所述第i条轨迹对应2k个延伸点;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2k个延伸点,确定所述2N个延伸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第二确定子单元,具体包括:
第二循环单元,用于对于所述2N个延伸点中与所述第i条轨迹对应的2k个延伸点,当i取值为1、2、3、…、M时,依次执行以下步骤:将所述2k个随机触摸点中位于所述第i条轨迹一侧的k个延伸点中相邻的延伸点两两相连,同时,将所述2k个随机触摸点中位于所述第i条轨迹另一侧的k个延伸点中相邻的延伸点两两相连,确定以所述2k个延伸点的连线为边界的所述第i条轨迹所在的第一区域;
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M个所述第一区域,确定所述待识别区域。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确定单元,用来确定所述待识别区域;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第六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N个随机触摸点所对应的M条轨迹,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第三循环单元,用于对于所述M条轨迹中的第i条轨迹,当i取值为1、2、3、…、M时,依次执行以下步骤:在所述第i条轨迹上确定k个随机触摸点;在所述k个随机触摸点中,确定第一随机触摸点作为起点,同时,确定不同于所述起点的第二随机触摸点作为终点;获得所述N-k个随机触摸点中与所述起点的距离和与所述终点的距离的和为最小值的第三随机触摸点;基于所述k个随机触摸点以及所述第三随机触摸点的k+1个随机触摸点信息,确定所述第i条轨迹所在的第二区域;
第七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M个所述第二区域,确定所述待识别区域。
CN201310247476.0A 2013-06-20 2013-06-20 一种形状识别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2389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47476.0A CN104238930B (zh) 2013-06-20 2013-06-20 一种形状识别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47476.0A CN104238930B (zh) 2013-06-20 2013-06-20 一种形状识别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8930A true CN104238930A (zh) 2014-12-24
CN104238930B CN104238930B (zh) 2018-08-10

Family

ID=52227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47476.0A Active CN104238930B (zh) 2013-06-20 2013-06-20 一种形状识别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3893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45627A1 (en) * 2004-02-27 2010-02-25 Apple Inc. Shape detecting input device
CN101661373A (zh) * 2009-09-29 2010-03-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接触面型进行识别解锁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21925A (zh) * 2011-04-22 2011-10-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触控输入识别方法
CN102262477A (zh) * 2010-05-28 2011-11-30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故意的触摸屏接触的系统和方法
CN102750089A (zh) * 2012-06-06 2012-10-24 谢达 一种环绕屏幕边缘显示的用户界面的显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45627A1 (en) * 2004-02-27 2010-02-25 Apple Inc. Shape detecting input device
CN101661373A (zh) * 2009-09-29 2010-03-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接触面型进行识别解锁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62477A (zh) * 2010-05-28 2011-11-30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故意的触摸屏接触的系统和方法
CN102221925A (zh) * 2011-04-22 2011-10-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触控输入识别方法
CN102750089A (zh) * 2012-06-06 2012-10-24 谢达 一种环绕屏幕边缘显示的用户界面的显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8930B (zh) 2018-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8973B (zh) 一种以多指手势进行触控操作的触控解译装置与方法
CN103092342B (zh) 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704157B (zh) 一种多屏界面操作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17208109A (ja) タッチセンサデータの改善された処理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4007932A (zh) 一种触摸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951078A (zh) 一种手势唤醒黑屏的方法和系统
CN104516675A (zh) 一种可折叠屏幕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4019124A1 (zh) 触摸事件上报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549825A (zh) 一种应用图标的位置调整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2929556A (zh) 一种基于触摸屏的交互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2768597B (zh) 一种操作电子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85051A (zh) 锚拖动触摸符号辨识
CN104793744A (zh) 一种手势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27042B (zh) 一种定位触摸点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257812A (zh) 一种调整显示输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068664A (zh) 交互系统及交互控制方法
CN111831180A (zh) 图标整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769381A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739771A (zh) 一种显示界面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020712B (zh) 一种触控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380990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10199309A1 (en) Input Device
CN103034431A (zh) 智能型gui触控方法及系统
CN102073415A (zh) 触摸系统、辅助装置及其输入方法
CN104238930A (zh) 一种形状识别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